㈠ 作文素材積累:孟子
作文素材積累:孟子可以這么寫。 孟子生活於戰國中期,是以雄辯著稱的儒學大師,孟子的雄辯顯示出無限的豪情與自信。孟子的自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捍衛與弘揚儒家思想文化,二是堅持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三是堅守「大丈夫」的理想人格,而這三者歸根結底是文化的自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孟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也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典型,學習孟子堅定文化自信,具有較強的現實啟示。 在群星閃爍的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史上最活躍的黃金時代。孟子是戰國中期的儒學大師,在諸子百家中以雄辯著稱,不論是游說諸侯、與各家爭論,還是教育弟子,孟子的言行總是充滿自信。孟子的自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捍衛與弘揚儒家思想文化,二是堅持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三是堅守「大丈夫」的理想人格,而這三者歸根結底是文化的自信。 孟子仁政學說的核心是「以民為本」,它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思想內涵和實施方案。首先,政治上提倡尊民愛民。孟子認為,得天下與失天下的決定因素在於能否贏得民心,即所謂「得天下有道,得其民」[3]136,「得其民有道,得其心」[3]136。因此在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地位時,孟子還力勸統治者聽民情重民意。例如,孟子認為,君王在破格進賢時不能輕信左右的親近和在朝官員的進言,而應當以百姓的評議,即以「國人皆曰賢」[3]32作為參考標准。同理,在決獄用刑時要採納百姓的意見,即「必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而殺之」[3]32。在制定國家的政策方針時也要體恤民情,因此當齊宣王用羊替換牛舉行祭祀時,孟子引導他要將仁愛之心推及百姓。其次,經濟上提倡富民利民。土地是農業社會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但戰國時期嚴重的土地兼並導致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對此孟子主張通過法定化土地政策以達到「制民恆產」的目的。 來源:中共石家莊市黨委黨校學報
㈡ 高中作文800字 孟子高尚的人格操守
我眼中的孟子
孟子,一位先秦大家,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風度翩翩的儒生,他和藹可親,慈祥的面頰上總是返著一絲微笑。
孟子是博愛的.
孟子的仁政和非攻思想處處都體現著他憂國憂民的仁心。他四方游說諸侯施行仁政。在那戰亂紛飛的年代,充斥著暴力,流行著吞並,肆虐著攻伐,這位儒家學派的 「亞聖」要從法家的血腥中搶得一絲仁愛的地位,何其不易。但是他為天下萬民,仍不屑努力與八方諸侯,無奈天下分久必合,孟子最終放棄了。他站在泰山之巔,俯視天下萬民,有的窮困潦倒餓死街頭;有的為謀生存骨肉分離……仰不足以養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他萬念俱灰,為何他的眼中長含淚水,因為他愛老百姓愛得深沉。游說不遂他便退以著書,終成《孟子》。
孟子十分講原則.
孟子為人很講原則。即:「生而有不用也,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無論何時,哪怕是生死關頭也要講求原則,決不做苟且偷生之事。他大義凜然,四心伴身:他遇人知惻隱;遇錯明羞惡;遇賢懂恭敬;遇事辨是非。面隊萬鍾的豐厚條件,他毅然詠頌出: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和加焉!他一生兩袖清風,不求宮室之美;不愛妻妾之奉;不需所識窮乏者得我。他從始至終都保持著人皆有之的「本心」,使他成為了正人君子的典範。
孟子作為亞聖,真的將仁愛的種子播撒如萬民的心中,普濟了天下。
孟子樸素的一生充滿了失望,無奈,貧困。但他志向遠大,卻壯志未酬。真正做到了: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不失為一位學術,政治教育大家。
㈢ 孟子的經歷,可以作為作文素材的那種
1、孟母三遷
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2、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3、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4、一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准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quot;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5、孟母斷織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6、仁者無敵
梁惠王說:「晉國是天下最強的國家,老丈你是知道的。到了我這一代,東面戰敗於齊國,長子陣亡;西面喪失了七百里疆土給秦國;南面受辱於楚國。我對此感到恥辱,願意替死者來洗刷所有的仇恨,怎樣才能辦到呢?」
孟子答道:「擁有方圓百里的土地就能稱王天下。大王如能對民眾施行仁政、減省刑罰、薄斂賦稅、深耕土壤、清除雜草;青壯年在空閑時修習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裡用這些來事奉父兄,出外用這些來事奉尊長,就能使他們拿著木棒來打擊秦楚的堅甲利兵了。那些國家侵奪民眾的農時,使他們不能耕種農田來養活自己的父母,父母挨凍受餓,兄弟妻兒離散。那些國家虐害自己的民眾,大王去討伐他們,誰能和大王對抗?所以說仁者是無敵的,希望大王不要猶豫。
㈣ 若用孟子作為作文素材該如何描寫200以內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范疇為基石的.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皺國(今山東皺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於子思也罷,孟子的學說都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游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今天我們所見的《孟子》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注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鑒別,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偽篇.東漢以後,這幾篇便相繼亡佚了.
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盡管《漢書·文藝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後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歷代為《孟子》作注釋比較重要的有東漢趙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義》一書,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為變亂,社會更加動盪不安.同時,思想也更加活躍正當「百家爭鳴」的時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學術思想.同時,在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激烈交鋒中,孟子維護了儒家學派的理論,也確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成為僅次於孔子的正宗大儒.隨著儒家地位的不斷提高,孔子被尊為「聖人」,孟子也被稱為「亞聖」.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如果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麼《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㈤ 求一高中作文《談談孟子》1000字左右
仁者無敵——孟子的人生哲學 在孟子看來,要想成為聖人就必須「保養本心」、善養「浩然之氣」。孟子說這種「浩然之氣」「至大至剛」,能夠「塞於天地之間」,聽起來似乎充滿故弄玄虛的神秘色彩,實則仍以保養本性和加強仁義道德修養為旨歸。紛繁世間,酒色財氣,人生總是充滿了慾望和誘惑,要想學做聖人就必須擺脫這些干擾。孟子認為,人們的差別不在於富貴貧賤,而在於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即做「仁人」。君子「以德服人」,「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抵禦外在物慾干擾,保養良好天性,既需要好的環境,更需要個人持之以恆的努力。因此,孟子更強調個人的立志和堅持,強調君子必須「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孟子反對的是大家都將「仁義」拋諸腦後而把眼睛緊盯在「利」上,反對「見利忘義」和「後義而先利」。他認為,如果人人都「懷利以相接」,「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那就會導致人們不顧廉恥、互相傾軋,天下大亂。因此他提倡君子應該做到「仁民而愛物」,在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時,要舍利取義、「捨生取義」。 與老子的清凈無為不同,孟子奉行積極入世的人生觀,有一種「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軒昂霸氣,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無可奈何更為堅毅和充滿斗爭意志。他相信即使暫時遇到挫折和困難,那不過是一些必經的考驗,人要想成功,必須經風雨、見世面。孟子認為人只有在逆境中奮斗,才能激發出強烈的進取精神。在面對困境時,「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實現人生價值。 孟子還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典範——大丈夫人格。在孟子看來,保持自我和完善人格才是理想的人格即所謂大丈夫:「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只有人格獨立自主才能「無為其所不為」,才能「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仁人無敵於天下」,有了這樣的修養和「浩然之氣」,就能夠無所畏懼。
㈥ 高中作文《孟子 離婁上》
孟子
原文:
離婁上•第十一章
孟子曰:「道在邇①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離婁上•第十二章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獲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獲於上有道:不信於友,弗獲於上矣。信於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於友矣。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於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離婁上•第十三章
孟子曰:「伯夷辟①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②歸乎來③!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歸之:是天下之父歸之也;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內,必為政於天下矣。」
離婁上•第十四章
孟子曰:「求也為李氏宰①,無能改於其德,而賦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觀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棄於孔子者也。況於為之強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故善戰者服上刑②,連諸侯③者次之,辟草萊任土地④者次之。」
離婁上•第十五章
孟子曰:「存①乎人者,莫良於眸子②。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③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④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度⑤哉!」
離婁上•第十六章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侮奪人之君,惟恐不順焉,惡得為恭儉!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
離婁上•第十七章
淳於髡①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②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離婁上•第十八章
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①;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②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③,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離婁上•第十九章
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養曾皙①,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餘?』必曰『有。』曾皙死,曾元②養曾子,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餘?』曰:『亡矣。』將以復進也。此所謂養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
離婁上•第二十章
孟子曰:「人不足與逋①也,政不足間②也。惟大人為能格③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
譯文:
11
孟子說:「道在近處,卻到遠處去尋求,事情本來容易,卻往難處去下手。只要人人都親近自己的父母,敬重自己的長輩,天下就安定了。」
12
孟子說:「處於下級的地位不能得到上級的信任,老百姓就無法治理好。得到上級的信任是有辦法的,首先要取得朋友的信任,假如不能取信於朋友,就不能得到上級的信任。取信於朋友是有辦法的,首先要得到父母的歡心,侍奉父母不能讓他們高興,就不能取信於朋友。讓父母高興是有辦法的,首先要誠心誠意,如果反躬自問而心意不誠,就不能讓雙親高興。使自己誠心誠意是有辦法的,首先要懂得什麼是善,不明白善的道理,就不能使自己誠心誠意。因此,誠,是上天的准則;追求誠,是為人的准則。極端誠心而不能使別人動心的,是從來沒有的。不誠心,則從未有過能感動人的。」
13
孟子說:「伯夷為躲避殷紂,隱居在北海之濱,聽說周文王興起,便說:『何不去歸依他啊!我聽說西伯是善於養老的人。』姜太公為躲避殷紂,隱居在東海之濱,聽說周文王興起,便說:『何不去歸依他啊!我聽說西伯是善於養老的人。』他們兩位是天下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去歸依文王,就好比天下的父親都歸依了文王。天下做父親的歸依了文王,他們的兒子還會跑到哪兒去呢?諸侯中如有施行文王之政的,七年之內,必定能統治整個天下。」
14
孟子說:「冉求做季氏的家臣,沒有能改變季氏的德行,反而幫助他將賦稅增加了一倍。孔子說:『冉求不是我的門徒,後生們大張旗鼓地去聲討他好了。』由此看來,不幫助國君施行仁政而使他聚斂財富,都是被孔子所唾棄的,何況為他們使用強力去爭戰呢?為爭奪土地而作戰,殺死的人充滿原野;為爭奪城池而作戰,殺死的人充滿城邑,這就是所謂的為爭奪土地而吃人肉,其罪行連死都不足以寬恕。所以,好戰的人應受最重的刑罰,策劃合縱連橫的人應受次一等的刑罰,開墾荒地、分土授田的人應受再次一等的刑罰。」
15
孟子說:「觀察人,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地方了,眼睛不能掩蓋他的丑惡。心胸端正,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昏暗。聽人說話,觀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惡能藏匿到哪裡去呢?」
16
孟子說:「謙恭的人不會欺侮他人,儉朴的人不會強奪他人。有些國君一味欺侮,強奪他人,還唯恐別人不順從自己,怎麼能做到謙恭、儉朴呢?謙恭、儉朴這兩種美德難道能用聲音和笑臉做到嗎?」
17
淳於髡說:「男女間不親手遞接東西,這是禮制嗎?」
孟子說:「是禮制。」
淳於髡說:「嫂嫂掉入水中,要伸手去救援她嗎?」
孟子說:「嫂嫂掉入水中而不救她,是豺狼。男女間不親手遞接東西,是守禮制;嫂嫂掉入水中伸手去救,這是權宜時的變通辦法。」
淳於髡說:「現今整個天下都掉入水中了,先生不去救援,為什麼呢?」
孟子說:「天下掉入水中,只能用道來救援。嫂嫂掉入水中,是用手去救援的,你想用手去救援天下嗎?」
18
公孫丑說:「君子不親自教育兒子,這是為什麼呢?」孟子說:「因為在情勢上行不通。教育必定要用正確的道理,用正確的道理沒有成效,接著就會發怒。一發怒,便會傷感情了。『老人家用正確的道理教育我,可自己卻不從正確的道理出發。』這樣父子間就會相互傷感情。父子間相互傷感情,關系就惡化了。古時候相互交換兒子來教育,父子之間不用善的道理來責備對方。如果用善的道理來責備對方,就會有隔膜,一有隔膜,那就沒有什麼比這更不好的了。」
19
孟子說:「侍奉誰最為重要?侍奉父母最為重要。守護什麼東西最為重要?守護自身的節操最為重要。不喪失自身的節操又能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我聽說過;喪失自身的節操又能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我未曾聽說過。誰不該侍奉呢?但侍奉父母是侍奉中的根本;誰不該守護呢?但守護自身的節操是守護中的根本。曾子奉養曾皙,每餐必定有酒和肉,將要撤去時,必定請示要把剩餘的給誰,如果曾皙詢問有沒有多餘的,曾子必定說:『有。』曾皙去世,曾元奉養曾子,每餐必定有酒和肉,將要撤去時,不請示要把剩餘的給誰,如果曾子詢問有沒有多餘的,曾元就說:『沒有了。』實際上是要將剩餘的下次給父母再吃,這叫做奉養父母的口舌和身體。只有像曾子那樣,才可以叫作順從了父母的意願。侍奉父母能像曾子那樣,就可以了。」
20
孟子說:「人事不值得過於指責,政事不值得過於非議。只有君子才能夠糾正國君內心的錯誤。國君仁,就沒有人不仁;國君義,就沒有人不義;國君正,就沒有人不正。因此,只要國君品行端正,國家就安定了。」
㈦ 高中作文孟子告訴我們
在孟子看來,要想成為聖人就必須「保養本心」、善養「浩然
之氣」。孟子說這種「浩然之氣」「至大至剛」,能夠「塞於天地
之間」,聽起來似乎充滿故弄玄虛的神秘色彩,實則仍以保養本性
和加強仁義道德修養為旨歸。紛繁世間,酒色財氣,人生總是充滿
了慾望和誘惑,要想學做聖人就必須擺脫這些干擾。孟子認為,人
們的差別不在於富貴貧賤,而在於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即做「仁
人」。君子「以德服人」,「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
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抵禦外在物慾干擾,保養良好天性,既
需要好的環境,更需要個人持之以恆的努力。因此,孟子更強調個
人的立志和堅持,強調君子必須「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孟子反對的是大家都將「仁義」拋諸腦後而把眼睛緊盯在「利
」上,反對「見利忘義」和「後義而先利」。他認為,如果人人都
「懷利以相接」,「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
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那就會導致人們不顧廉恥、互相傾
軋,天下大亂。因此他提倡君子應該做到「仁民而愛物」,在魚和
熊掌「不可得兼」時,要舍利取義、「捨生取義」。
與老子的清凈無為不同,孟子奉行積極入世的人生觀,有一種
「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軒昂霸氣,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
浮於海」的無可奈何更為堅毅和充滿斗爭意志。他相信即使暫時遇
到挫折和困難,那不過是一些必經的考驗,人要想成功,必須經風
雨、見世面。孟子認為人只有在逆境中奮斗,才能激發出強烈的進
取精神。在面對困境時,「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
之重」,以實現人生價值。
孟子還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典範——大丈夫人格。在孟子看來,
保持自我和完善人格才是理想的人格即所謂大丈夫:「居天下之廣
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只有人格獨立自主才能「無為其所不為」,才能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仁人無敵於天下」,有了這樣的修養和「浩然之氣」,就能
夠無所畏懼。
㈧ 求作文一篇關於孟子的觀點的議論文
孟子與農家的爭辯: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
以駁論為主的議論文,文章主要駁斥農家「賢者與民並耕」的主張,論證社會分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時還駁斥了農家「市賈不貳,國中無偽」的觀點,指出「市賈不貳」會帶來人情作偽和擾亂國家的惡果。此外,文中還斥責陳相的背叛師道為不義之行為。所以,在理解本文時,要注意對以下重點內容進行把握。
1.本文採用的論證方法
(1)運用演繹論證法,駁斥「君民並耕」的片面觀點。作者採取步步追逼、請君人豰的演繹論證方法。首先借陳相之口擺出農家學派的觀點並不直接反駁,而是從打聽許行的日常生活人手,設下一個大圈套,以一連串的問話,誘使陳相鑽進圈套中:許行用粟交換陶器,用粟交換工具,與百工交易。陳相只得承認許行除了自耕自食外,並不能自陶自冶,一人盡百工之職。然後作者再抽緊圈套,用反法從陳相口中引出「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的結論。至此,「賢者與民並耕」的片面觀點不攻自破,從而自然而然地演繹出聖人治理天下同樣不可耕且為的正面結論。
(2)運用歸納法,證明「勞心者治人」的觀點時。作者採用了大肆鋪陳、最後反詰的歸納方法。首先花大量筆墨鋪陳堯、舜、禹、益、後稷等聖人治國安民的大量事實,宣揚了他們治國安邦的偉大業績,從三個方面論證聖人因「勞心」而無法與民並耕:一是聖人為平天下而憂,不得耕;二是聖人為教育人民而憂,無暇耕;三是聖人為尋求人才而憂,不能用心於耕。大量的事實先造成一種不容爭辯的氣勢,然後用反詰句(如:「雖欲耕,得乎?」「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豈無所用其心哉?」)點撥,作者所持的「勞心者治人」的正面論點就不言自明了。
(3)運用對比論證方法,駁斥陳相兄弟背叛師道之不義。作者分別列舉陳相兄弟「師死遂倍之」的不義之舉與子貢、曾子等人懷念孔子的感人行為,兩者一對比,陳相兄弟背師叛道之不義就更加鮮明突出了。
(4)採用演繹方法,駁斥農家「市賈不貳、國中無偽」的片面觀點。孟子採用與農家相同的事實,卻推導出與之相反的結論,與農家針鋒相對,從而更加理直氣壯,有力地反駁了農家「市賈不貳、國中無偽」的片面觀點。
2.修辭手法
(1)文章多次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或使論點層次清晰,或使論證的論據充分,其作用是大大增強了文章的雄辯氣勢。如:「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勛日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等等。
(2)文章大量運用了反法的手法,先列舉大量論據進行充分論證,而後用簡練的反這句收結。通常可以收到兩方面的效果:一是不直接說出正面結論,令對方思而得之,更有啟發誘導力量;二是反法語氣更有逼人氣勢,使人難以招架。如:「雖欲耕,得乎?」「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豈無所用其心哉?」
㈨ 若用孟子作為作文素材該如何描寫500以內
孟子是繼孔子來之後,源儒家學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啟荀子的先秦儒學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同時對東西方文化的發展也產生了廣泛影響。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他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同時也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孟子從40歲開始,除了收徒講學之外,開始接觸各國政界人物,奔走於各諸侯國之間,宣傳自己的思想學說和政治主張。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學說是對孔子「仁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為本」,他認為,對一個國家來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還說,國君有過錯,臣民可以規勸,規勸多次不聽,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對戰爭,他認為戰爭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在經濟上,孟子主張「民有恆產」,讓農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權,要減輕賦稅。 來源:黃河黃土黃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