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小學生食堂飯菜情況的調查作文600字
共 16 條 關於少先隊員近視率與用眼習慣的調查 最近,學校里近視的人越來越多了,特別是高年級的同學。校園里,進進出出的同學有不少人戴起了小眼鏡。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臉上一副十分稚氣的樣子,可鼻樑上卻已經掛起了沉甸甸的眼鏡。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戴眼鏡的同學可真不少!我們很想知道為什麼,就在這下了一番功夫。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針對近視做了關於少先隊員近視率與用眼習慣的調查。在查找資料時,我看到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是世界第2位,發病率為50%。其中,小學生近視率為22.78%,初中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大學生高達80%以上。我國中小學生患近視的人數占整個學生比例的60%,患者人數超過6000萬。居世界首位。看了這一則網訊,我心中不禁一顫,產生了疑雲:「為什麼小學生也有那麼多人近視呢?為什麼大學生近視人數那麼多呢?從小學生到大學生人數逐漸上升,近視和年齡有關嗎?」一切疑問,都在我心中產生。我又查找到了其他資料,猜測造成近視的原因是用眼習慣不良與學習任務加重。在蔣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又拿到了學校2007年9月份的學生視力表,經過統計,我得到如下近視(視力不到5.0)數據:一年級92人中有12人近視;二年級82人中有8人近視;三年級92人中有7人近視;四年級94人中有5人近視;五年級130人中有15人近視;六年級133人有42人近視。我發現近視人數從一年級到四年級逐漸減少,但五、六年級卻又增加了,特別是六年級近視人數大約佔了六年級總人數的30%。「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針對近視做了進一步的調查。不體會生活,就不知道生活的甜。同樣,不問同學,怎麼能知道近視的原因呢?我們採取了詢問法。我來到六年級班中詢問了同學。其中A同學說,他在家裡經常上網玩游戲,時常玩到半夜才睡覺,放假時還玩個通宵;B同學說,她看書寫字喜歡趴在桌子上,有時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離電視機很近;C同學說,他做眼保健操時經常與同學說笑吵鬧,眼睛痛時還經常用臟手擦;D同學是又矮又胖的,他說他喜歡吃巧克力、糖等甜食,不喜歡吃西紅柿、桔子等含維生素的食物。許許多多的同學都說出了日常不良的用眼習慣。通過詢問,我知道了同學有許多不良用眼習慣,發現同學們近視的主要原因是 1、閱讀時間太長,注意力集中,視力工作時間長。 2、缺乏應有的體育鍛煉和室外活動。 3、看書、寫字姿勢不端正。 4、家長不重視孩子的視力健康。 5、卧床、躺在車廂里看書。 6、在太強、太暗的燈光下看書、寫字。 7、近距離、長時間看電視、上網。 8、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9、營養結構不合理。 10、學習負擔重,心裡壓力大。 11、經常用臟手擦、揉眼睛。 12、發現遠視力不好,不及時檢查、治療。在網上,我還了解到:近視很少有病發症的可能;近視原因還有先天性近視,遺傳性近視,但可能性只達1%……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是探索萬物的工具,更是我們身體不可欠缺的一部分。如果失去了尋找光明的眼睛,我們的世界將會是一片黑暗。同學們,一定要保護好眼睛,做眼睛的好主人。記住,千萬不要做到以上12點,還要注意日常飲食習慣哦!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用科學的方法保護眼睛,愛護我們心靈的窗戶!
回答者: 草莓味の牛奶糖 - 一級 2010-4-4 13:54
關於少先隊員近視率與用眼習慣的調查 最近,學校里近視的人越來越多了,特別是高年級的同學。校園里,進進出出的同學有不少人戴起了小眼鏡。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臉上一副十分稚氣的樣子,可鼻樑上卻已經掛起了沉甸甸的眼鏡。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戴眼鏡的同學可真不少!我們很想知道為什麼,就在這下了一番功夫。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針對近視做了關於少先隊員近視率與用眼習慣的調查。在查找資料時,我看到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是世界第2位,發病率為50%。其中,小學生近視率為22.78%,初中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大學生高達80%以上。我國中小學生患近視的人數占整個學生比例的60%,患者人數超過6000萬。居世界首位。看了這一則網訊,我心中不禁一顫,產生了疑雲:「為什麼小學生也有那麼多人近視呢?為什麼大學生近視人數那麼多呢?從小學生到大學生人數逐漸上升,近視和年齡有關嗎?」一切疑問,都在我心中產生。我又查找到了其他資料,猜測造成近視的原因是用眼習慣不良與學習任務加重。在蔣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又拿到了學校2007年9月份的學生視力表,經過統計,我得到如下近視(視力不到5.0)數據:一年級92人中有12人近視;二年級82人中有8人近視;三年級92人中有7人近視;四年級94人中有5人近視;五年級130人中有15人近視;六年級133人有42人近視。我發現近視人數從一年級到四年級逐漸減少,但五、六年級卻又增加了,特別是六年級近視人數大約佔了六年級總人數的30%。「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針對近視做了進一步的調查。不體會生活,就不知道生活的甜。同樣,不問同學,怎麼能知道近視的原因呢?我們採取了詢問法。我來到六年級班中詢問了同學。其中A同學說,他在家裡經常上網玩游戲,時常玩到半夜才睡覺,放假時還玩個通宵;B同學說,她看書寫字喜歡趴在桌子上,有時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離電視機很近;C同學說,他做眼保健操時經常與同學說笑吵鬧,眼睛痛時還經常用臟手擦;D同學是又矮又胖的,他說他喜歡吃巧克力、糖等甜食,不喜歡吃西紅柿、桔子等含維生素的食物。許許多多的同學都說出了日常不良的用眼習慣。通過詢問,我知道了同學有許多不良用眼習慣,發現同學們近視的主要原因是 1、閱讀時間太長,注意力集中,視力工作時間長。 2、缺乏應有的體育鍛煉和室外活動。 3、看書、寫字姿勢不端正。 4、家長不重視孩子的視力健康。 5、卧床、躺在車廂里看書。 6、在太強、太暗的燈光下看書、寫字。 7、近距離、長時間看電視、上網。 8、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9、營養結構不合理。 10、學習負擔重,心裡壓力大。 11、經常用臟手擦、揉眼睛。 12、發現遠視力不好,不及時檢查、治療。在網上還要注意日常飲食習慣哦!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用科學的方法保護眼睛,愛護我們心靈的窗戶!
❷ 小學作文味道好極了
(1)
我的家鄉在上海,我最愛吃上海的特產———南翔小籠。那滋味,準保你吃了還想吃。
有一次,爸爸特地帶我去品嘗南翔小籠。十分鍾後,一客小籠上桌了,還冒著熱氣呢!它的外皮極薄,一個個玲瓏剔透,微微泛著油光,裡面的餡料若隱若現。看得出餡料中還加入了蔥末,隱隱透出一絲綠意,好看極了,讓人垂涎三尺。聽爸爸說,吃小籠還有幾大「秘笈」呢!傳授完「秘笈「,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了一個小籠,蘸了點醋,撅起小嘴,輕輕地在皮上咬了一個小口,開始輕輕地吮吸裡面的湯汁,真是鮮美無比。吸得差不多了,我馬上將小籠包子一口送進嘴裡。慢慢地咀嚼著薄薄的皮和富有韌性的餡,這感覺真是妙極了!一籠吃完,我又狼吞虎咽地吃起了第二籠,肚子彷彿永遠也不會飽似的。再看看周圍的人們,一個個都吃得那麼津津有味。
南翔小籠還有一段悠久的歷史呢!聽爺爺說,南翔小籠饅頭最初叫做南翔大肉饅頭,可以追溯到清代同治十年,南翔鎮日華軒點心店主黃明賢是南翔大肉饅頭的最初創始人。因味道鮮美,膾炙人口,同行紛紛效仿,使黃明賢生意受到影響,於是他對大肉饅頭採取「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改良成為「南翔小籠」,流傳於世。
聽了我的介紹,你也一定想親口嘗嘗南翔小籠的滋味了吧!朋友,上海歡迎你,南翔小籠也歡迎你!
(2)
我是一位小小美食家,山珍海味是我的首選,特色小吃從不放過,誘人的零食更是不懈追求……漫漫美食路,任重而道遠。在我的不斷艱苦探索與品嘗中,我終於找到了一種百吃不厭、老少皆宜、品位純正、頗具小資情調的美食——匹薩。
這是一種舶來品,名稱諧音於PIZZA。據老媽回憶,登陸上海灘只有十二年,「必勝客」、「巴貝拉」、「哈啰匹薩」都是享受此珍饈的理想之地。我至今記得第一次去「必勝客」吃匹薩的美味感受……
經過近半個小時的排隊等候,我終於如願以償地坐進了「必勝客」舒適的沙發椅。一番手忙腳亂地點餐後,美味逼人的匹薩上桌了。這種被老年人視為中國大餅,而年青人趨之若騖的美食果然「艷」驚四座。撲鼻而來的烤香味誘惑了我的嗅覺,精心搭配的顏色沖擊了我的視覺。仔細端詳,它的底部是一個烘烤成金黃色的厚餅,上面鋪著一層厚厚的、散發出誘人香味的乳酪,而切成圈形的青椒、紅椒零星點綴在其中。主料,是小塊的黑色香菇、金黃色的菠蘿、黑胡椒牛肉。笨拙地用刀叉切下一小塊,咬一口,哇,牛肉香酥、青椒爽口、餅皮鬆脆……濃濃的異國風味在我齒間流動,清香舒暢遍布全身。倘若再配上一份酥皮蛤蜊湯,那份愜意的享受,猶如置身於鄉間別墅欣賞田園美景。按照餅的厚薄,它又有鐵盤匹薩、無邊匹薩、芝心匹薩之分。
怎麼樣,來一份匹薩吧,味道好極了!
在中國,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比如,北京的烤鴨,陽澄湖的大閘蟹,蘇州的豆腐乾……上海城隍廟的五香豆、梨膏糖……要說我最喜歡的食品,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那就是城隍廟的小籠包子。
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帶我到城隍廟去玩。剛進大門,就聞到陣陣香味,我睜大眼睛一看,原來是從一家小籠包子店飄出的,再一看,裡面人滿為患,還排起了長隊,於是,我連忙加入了隊伍。終於輪到我們了,我們點了幾客小籠包子,找了一個空位子坐了下來。不多久,熱氣騰騰的包子上桌了。只見一個個小籠包子像一個個胖娃娃仰著笑臉望著我,它們個個晶瑩剔透,香氣撲鼻。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就往嘴裡塞,只聽見「啊」的一聲,這下可好,湯汁濺了自己一臉一身,嘴也被燙得「哇哇」直叫,爸爸媽媽哈哈大笑。媽媽笑著說:」傻女兒,吃包子是講究方法的。首先,把小籠包子用筷子夾住,放在湯勺里,再把湯勺托起,放在嘴邊,咬一個小洞,然後把湯汁吸掉,最後,把小籠包子連皮帶肉一起吃下去。」媽媽還說:」你還可以蘸著醋一塊兒吃,這樣味道能更鮮美!」我說:」不用了,我喜歡原汁原味。」說完,我又細細地品嘗起來。啊!小籠包子的湯汁鮮美可口,肉肥而不膩,真是人間美味。我吃了一個又一個,不知不覺,一客小籠包子被我」一掃而光」。
城隍廟的小籠包子太好吃了,每當我想起它,就會饞涎欲滴,希望大家有空也去嘗一嘗,一定會讓你大飽口福。
每天放學回家,經過天鑰橋路從天橋下來,就可以聞到臭豆腐那臭中帶香特有的味道。
這使我回想起曾經看到臭豆腐是先把豆腐泡在一種從植物里提取的特殊液體中,接著把豆腐拿出,炸一炸,就可以吃了。
不知不覺中,臭豆腐的味道越來越濃了,抬頭一看,我已到「吳宇坊臭豆腐」小吃店前,往裡一看,許多臭豆腐整整齊齊地排著隊,這些老豆腐上有一些黑點,有時是一大片。工作人員把豆腐放進油鍋里一炸「嗞-」臭豆腐周圍冒起了許多小泡泡,一兩分鍾後,臭豆腐變得金燦燦的,四角翹起,就像金衣包著白玉。胖乎乎,圓滾滾,像一隻只小金豬。讓我饞涎欲滴,因為我本就對它情有獨鍾,於是,我立即叫奶奶給我買了一份。
我急忙用牙簽戳了一塊往嘴裡塞,還沒品嘗出什麼滋味,就燙得我趕忙吐了出來,我暗暗好笑:急得出了洋相,連沙茶醬都沒蘸就急於品嘗了。我重新蘸好沙茶醬,又對准它吹了又吹,才送進口中。一口咬下去,外面的金衣服脆脆的,上面的小顆粒酥酥的,裡面的白豆腐碎滿了一嘴,那微微帶有一點鹹的鮮鮮的汁水在我舌頭上盡情地流淌。那油而不膩、臭中帶香的味道好極了。
聞聞臭,吃吃香是臭豆腐的特點。我就喜歡它好極了的味道。
(3)
兩年前的一個秋天,我和爸爸來到了崑山巴城的美食景點——陽澄湖。
陽澄湖水質澄清,陽光透過水底遠遠望去,真像一塊碧綠的翡翠。據說,陽澄湖水產資源十分豐富,因此盛產七十種淡水產品。其中,素有「蟹王」美稱的陽澄湖清水大閘蟹更是馳名中外。
螃蟹的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人人都愛吃。它的食法很多,有清蒸、腌制、糟醉等等。其中,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清蒸大閘蟹。
當我們點好螃蟹後,他們便把裝蟹的大籠子從水中拉上來。等螃蟹受到驚嚇後,就打開籠子,派一個人跳下去抓蟹,再把抓上來的蟹拿去加工。等待了半小時左右,六隻大閘蟹端上來了。它們香味撲鼻,金爪黃毛,使人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當你扒開蟹的腹部,打開蟹殼時,蟹黃便流了出來。當你咬下一口蟹黃,才發現它是那樣的鮮嫩多汁,所有的食物都沒有它好吃。若你想吃蟹腳時,只要把關節咬掉,嘴巴對准蟹肉,輕輕一吸,蟹肉就「吱溜」地一聲,到了你的嘴裡,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雄蟹的味道還要誘人,它的蟹膏白白的,帶點兒透明,咬上去軟軟的,既有點香又有點甜,使我忍不住再吃一口。如果蘸一點兒醋,那就更好了!
怎麼樣,你是不是也喜歡陽澄湖的大閘蟹?那就去嘗嘗吧,它的味道——好極了!
我的家鄉不在四川,但我最喜歡吃四川的麻辣燙.
麻辣燙吃起來麻麻的,辣辣的,還很爽口.這里不得不提到川菜的特色與風味.川菜都是辣辣香香的,紅紅火火的.怪不得四川的女子都叫"辣妹子"呢!每到冬天,我都會纏著媽媽星期五陪我去吃一碗麻辣燙.這不,我們上星期五又去了.
走進麻辣燙店,一股熱氣伴著香辣味撲鼻而來.麻辣燙店裡坐滿了人,最小的只有6歲,最大的已經是須發皆白的老人了.呵,不僅麻辣燙是紅紅火火的,麻辣燙店的生意也是那樣紅紅火火呀!那擁擠的人群和濃濃的熱香,彷彿混合成了一碗巨大的麻辣燙.我們拿好籃子,隨即開始挑選起自己想吃的菜了.麻辣燙並不是固定一碗必須放什麼,而是根據你的個人喜好自己挑選.面前的架子上放著素菜,如冬瓜,青菜,海帶,蘑菇等.身後的冷櫃里則陳列著各式葷腥:貢丸,鵪鶉蛋,雞肫,包心魚丸……讓人眼花繚亂.
選好菜,便去付錢.麻辣燙在付錢時可以讓廚師幫你加粉條,香菜或雞鴨血塊(也可以什麼也不加).還有,千萬別忘了選擇適合自己的辣味程度!有微辣,中辣,重辣和不辣.麻辣燙嘛,當然得吃辣嘍!所以我還是勸你,如果你不會吃辣,還是壯著膽子試一試吃辣吧,否則說白了,就是你在吃"不辣燙"了
麻辣燙端上來後,最誘人的依然是它那撲鼻的香味.香味直往我鼻子里躥,好像我的鼻子也被吸引住了.香味麻麻熱熱的,差一點把我麻出鼻涕來.我往碗里加入了少許花生醬,它的味道更加鮮香了.夾起一塊豆腐,迅速放入湯勺,放在嘴邊吹幾下,然後送入嘴裡,入口即化.再喝一口湯,一個字:"鮮!"但鮮的同時,也麻痹了你的味覺.有時候喝多了,會被它麻得鼻涕眼淚橫流,但是那湯在唇齒間留香,讓人慾罷不能,迫不及待想在喝一口……每當我走出麻辣燙店時,總是滿面紅光,滿頭大汗,捧著吃的脹鼓鼓的小肚子.
我愛你,鮮美的麻辣燙!
(4)
我最喜歡的食品,那就是城隍廟的小籠包子了!
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帶我去城隍廟玩。剛進大門,就聞到了陣陣香味,我順著味兒瞧去,原來是從一家專賣小籠包的小店飄出來的,再仔細一看,店裡坐滿了人,好不熱鬧!店外還排起了長隊呢!我想:這家店的小籠包味道一定不錯。於是,我趕緊拉著爸爸、媽媽加入了隊伍。等了好長一段時間,總算能坐下來,好好品嘗熱氣騰騰的包子了。只見那一個個小籠包子像一個個胖娃娃一樣,仰著笑臉望著我們,它們個個晶瑩剔透,香氣撲鼻。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就往嘴裡塞,只聽見「啊」的一聲,這下可好,湯汁濺了自己一臉一身,嘴也被燙得「哇哇」直叫,爸爸、媽媽見了,哈哈大笑。媽媽笑著說:」傻兒子,吃小籠包是要講究方法的。應該先咬個小洞,慢慢地把裡面的湯汁吮吸掉,再把小籠包連皮帶肉一起吃下去。」媽媽還告訴我,可以蘸著醋一塊兒吃,這樣味道就更鮮美了!按照媽媽所說的,我又夾起一個小籠包,細細地品嘗起來。果然湯汁鮮美可口,肉肥而不膩,真是人間美味啊!吃了一個又一個,不知不覺,一客小籠包被我「一掃而光」。
直到現在,每當我想起城隍廟里的小籠包,就會饞涎欲滴,希望大家有空也去嘗一嘗,一定會讓你大飽口福的!
(5)
味道好極了
油炸臭豆腐
這是江南冬天特有的地方小吃。
小的時候,一放學就往街上跑,當然,這是在口袋裡有幾個錢的時候。穿過小巷,翻過小橋,就可聞到油炸臭豆腐的香味。經營油炸臭豆腐的是個瘦瘦的老人,眉毛鬍子全白了,他總是挑一副擔子,擔子其實是木頭做的箱子,前面一個箱子放著臭豆腐、醬油、辣椒醬和一疊小盤子,還有一個罐頭瓶,裡面插著幾雙筷子。後面一個箱子安放著一隻小煤爐和一口鍋。
老人總是站在街的拐角,專心致致地油炸臭豆腐。從沒有聽過他的吆喝聲,但總有許多食客尋著香味而來,在他的小擔子前站成一圈。他的臭豆腐很有特色,乍看上去黑不溜湫,和別的臭豆腐沒有什麼兩樣,但一入鍋再一出鍋,就變得金燦燦、香噴噴,塗上一層醬油或辣椒醬(他的辣椒醬是自製的,紅艷艷的,辣得香,辣得舒服),黃黃紅紅,煞是好看。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因為非常燙),外黃內白,外酥內嫩,香辣刺激,此時已不是在吃而是舌頭打著卷往下吞。
老人一次總是只炸幾塊,炸好幾塊賣幾塊,所以等的人都是一個吃,其他的人共同行注目禮。吃油炸臭豆腐的人大多是女人和孩子,真的很奇怪,江南女子都是不吃辣的,但一到這擔子前就都變成「辣妹子」了,辣椒醬塗了厚厚的一層還要塗,女人此時也不管斯文了,直吃得嘴唇通紅,涕淚交加,熱汗直冒。老人只是不住地說:辣得結棍,勿要吃得格許多。說歸說,他也不去阻擋。所以,老人的辣椒醬每天都要消耗一瓶。
那時,我父親每月給我五毛錢,至少有一半的錢是貢獻給臭豆腐了。一塊臭豆腐一分錢,吃完一塊,這一天才能安靜下來。有時候沒有計劃好超支了,那麼,我就剋制住自己不往那裡跑,怕自己的眼睛裡會長出鉤子來。不過,那樣的時候,只要我不小心溜到老人的擔子前,老人總會洞察一切,好象發現了我的口袋裡沒有半分錢,就會笑眯眯地炸一塊最脆最嫩的送給我吃。不好意思白吃,等下個月父親寄錢來的時候,我馬上就去還給他,老人也收下,但必定多炸一塊臭豆腐給我。
離開那個江南小城二十多年了,我再也沒有吃過那樣美味的油炸臭豆腐(雖然我在其他江南城市也吃過油炸臭豆腐,但是味道好象總是差了一點)。它總是出現在我的夢里,和它一起出現的還有那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白鬍子白眉毛的瘦老人。
(6)
肉骨頭粥
我只吃過一次肉骨頭粥。
那是江南冬日的一個星期日的早晨,一向節儉的舅母突然提出帶我去吃肉骨頭粥。我受寵若驚,一路屁顛屁顛地緊跟在她身後,生怕她又突然改變主意。
沿著青石板路,穿過熙熙攘攘的菜市,拐進一條小巷。遠遠看見一個小鋪子飄出陣陣白霧,還聽到鐵勺敲鍋沿的聲音。舅母領著我走進這間鋪子,鋪子里已經座無虛席。大家都在唏哩嘩啦地喝這叫肉骨頭粥的東西,好象這東西真的很好吃。
老闆娘把我們領進里間的灶旁,滿臉歉意地說:「就在這里吃吧。」老闆娘是一個40來歲的女人,頭發齊耳,一絲不苟地用黑色的發卡別在耳後。我生怕舅母臨陣脫逃,趕緊自做主張說:「可以可以。」結果招來舅母兩個白眼。「好吧,來一碗肉骨頭粥。」老闆娘一手抄起大鐵勺,一手揭開大鍋蓋,頓時一股熱浪席捲著肉粥的香味撲鼻而來。她用大鐵勺在鍋里攪了攪,盛了一大碗粥遞給我。這碗粥是灰白色的,米已經煮得不見原形,粥面上還點綴著幾小塊肉骨頭。我小心翼翼地嘗了嘗,嗯,香香糯糯,黏黏呼呼。真的不需要「吃」,只要喝就行了。我就這樣站在大灶旁,端著大碗,呼啦呼啦地喝著有生以來第一次肉骨頭粥。最後還像小狗一樣把那幾塊肉骨頭啃得乾乾凈凈。那碗粥花了舅母5分錢。
後來,舅母告訴我,煮肉骨頭很麻煩。先要把肉骨頭(連著些肉的骨頭)煮上幾小時,然後再把新米淘好放進去,再煮。不能煮焦,關鍵是要掌握火候,細火慢熬才行。最後放上鹽和味精。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肉骨頭粥的,費時費力還不經喝。她還警告我,街上的肉骨頭粥不能多吃,因為有的老闆為省錢把客人吃過的骨頭,又重新放進鍋里煮。也不知她說的是真是假。反正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吃過肉骨頭粥,不是因為害怕不衛生,而是口袋裡的錢還不夠分配的呢。
不過,我還是經常到那家肉骨頭粥鋪去,主要是想看看她們怎麼處理吃完的骨頭的。可老闆娘好象明白我的意圖,總是笑眯眯的招呼我:「小姑娘,來吃一碗啊。」然後,我撒腿就逃。
(7)
陽春面
陽春面名字挺好聽,很高貴的樣子,其實是江南老百姓最愛吃最便宜因而也最能爽氣掏錢的大眾麵食。《上海的早晨》中資本家徐義德為了逃避公私合營裝窮,叫小伙計送的午飯就是這個陽春面,可見,陽春面是屬於勞苦大眾的專利。至於為什麼取這樣一個陽春白雪的名字,可能是取其反義吧,但我敢肯定,取這個名字的人絕不是下里巴人。
二十多年前,舅舅一家好象特別喜歡吃陽春面,每到星期天,舅舅就必定帶領全家到鎮上的面館去吃陽春面。兩個表弟興高采烈,但我卻很不喜歡。陽春面上除了撒一些蔥花就沒有別的了,光溜溜的,一點味道都沒有,吃了第一口就不想吃第二口。每次我都沒有方法把一碗陽春面吃完,我總是旁敲側擊地提醒舅舅還是吃餛飩好,至少還有點肉味。但舅舅堅決不肯,說餛飩太貴,又不經吃,同樣一角錢,陽春面吃得飽飽的,而餛飩卻只能塞牙縫。舅舅的牙縫好大。不喜歡吃,但每個星期天都得陪舅舅全家去吃,因為這是他們的節日,整整六天他們都在等著這一天。鎮上那家面館都認識舅舅,每次一來不用吩咐,就很快端上陽春面來,然後,舅舅一家就開始埋頭苦幹,並製造出幸福的聲響來。每當此時,我就望著面前的陽春面愁眉苦臉。
陸文夫在《美食家》里專門提到過陽春面,說第一鍋的陽春面最清爽最可口,因此,很多人都趕早去吃頭湯。我想,舅舅們吃得絕對不是這種陽春面。但不管怎麼說,我對陽春面是沒有興趣的了,胃口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倒了。
(8)
光餅
光餅是福州的小吃。據說是記念戚繼光而來的,總之和這位民族英雄有一定的關系。
小的時候總喜歡站在高高的桶爐前面,看師傅做光餅。做光餅的師傅到處都有,一個案板,一個爐子就是全部的道具。光餅師傅把袖子卷得高高的,把放了鹼水和鹽水的面團摔得啪啪作響,然後分成一個一個劑子,用手左右一拍,一個小圓餅就出來了,再用一根竹簽往中間戳一個小洞,就勢往桶爐內壁一貼,等著吧,不一會,爐內就飄出香味來。估計差不多了,光餅師傅就用小鐵鏟利索地一鏟,焦黃的光餅就跳出來了。
這光餅硬梆梆、黃通通的,咬得很費勁,沒有一口好牙和頑強的拼搏精神是對付不了它的,但一旦入口就越嚼越香,越香越嚼,最後總是吃了一塊還想帶走第二塊。光餅耐嚼還耐儲藏,放它十天半月沒有問題,堅韌不拔,很有民族氣概,可能這就是它和戚繼光的關系吧。光餅很便宜,一分錢一塊,那時經常光顧光餅爐,買上一兩塊,一路嚼著上學校。
冬天光餅師傅比較幸福,守著爐子暖烘烘的,夏天就苦了,赤膊上陣還是大汗淋漓,汗水滴在爐子上嗤嗤作響。我就不敢買了,因為那光餅里必定也有光餅師傅勤勞的汗水。
前段時間,在福建「老鄉」處提到光餅,他們都說那玩意好吃而且對牙齒有利,經常嚼嚼絕對比「白箭」「綠箭」效果好。但不知現在還有沒有了,都好多年沒有吃過了。但願,這光餅爐子還能在福州的某個街角看到。
(9)芋頭果
芋頭果是福州的早點之一,也稱三角糕。據說是把檳榔芋煮熟後剝皮碾成糊狀,再摻入米粉揉合而成。然後,切成一塊一塊三角形狀,放到油鍋里去炸,直炸得兩面焦黃,出鍋。吃的時候,用一張紙包著芋頭果的下端(因為很油),以一個角為突破口,咬一口,外焦內嫩(內色灰白),還有一股芋頭的清香,嗯,味道好極了。
炸芋頭果的攤子也是到處都有,每天一大早,就可看到街頭巷尾支起的一個個攤子,煙霧繚繞,香氣四溢,買芋頭果的人端著碗或提著小竹籃,等著芋頭果出鍋。往往炸出一鍋就買出一鍋。但也有買不完剩下的,擱一兩個時辰也不要緊,吃起來還是很香的,它不象油條,登陸不久就成了嚼不爛的老油條。所以,賣芋頭果的攤主都很自得,有時候上午九十點鍾了,還不見他們收攤子,慢悠悠地守著還沒有賣掉的幾塊芋頭果。他們知道總有肚子容易餓的人自會尋香而去。
福州的市民通常是一碗鍋邊糊外加一隻芋頭果就解決了早飯問題,既好吃也實在,吃完後,打一個飽咯去上班,這革命干勁足得沒法說。
(10)鍋邊糊
一次在辦公室里和同事們侃吃,我說要論吃,還是福州的鍋邊糊好吃。他們齊聲問:什麼叫鍋邊糊?這幫平日里吃遍天下無敵手的傢伙竟然也有不知道的東西。我得意洋洋地開始向他們介紹福州小吃——鍋邊糊。
鍋邊糊在福州乃至福建許多地方都有,但在外地我卻從來沒有看到過,不出產的原因可能是外地沒有一種叫「蝦油」的調味品,而鍋邊糊沒有加蝦油就不成為鍋邊糊了。
鍋邊糊的製做很復雜,要先把大米淘凈浸泡幾小時,然後磨成糊狀待用。支一口大鍋,煮上一鍋湯,湯里放上蝦米、蟶干、香菇、蔥、蒜、芹菜,最後放進必不可少的蝦油若干勺,這濃湯就做成了。這還沒有完,萬里長征第一步。將湯倒出另裝,下清水若干燒到七成熱時,鍋邊抹勻花生油,然後舀一碗米糊繞鍋澆一圈,蓋上鍋蓋。三分鍾後見鍋邊米漿起卷時,用鍋鏟鏟入清水中,再加入清水,重復上述行為。當最後也就是第四次澆完時,放入一份濃湯料,並視情再加入蝦油等輔助調料。煮熟後盛放在另一口鍋中,用微火保持溫度,待售。
總之這是一個循環反復的過程,沒有耐心是做不成的。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鍋邊糊的,要吃就到街上去買。福州的大街小巷飯店小攤都有買,而且很便宜。鍋邊糊味道特別,海鮮味濃,每片米糊都打著卷,白白的,象一管管青蔥,非常爽口,再配上黃黃的蝦米、蟶干,黑黑的香菇,綠綠的蔥蒜,色澤鮮明,令人食慾大開。
聽到這里,同事們的喉嚨都動了一下。然後商量,什麼時候能去福建出差,一定要去嘗嘗這鍋邊糊。我補充說,在福建,鍋邊糊都是作為早點和茶餘飯後的點心的,並不把它當正餐,大概它是管吃不管飽的緣故吧。想想本地品種單一而又甜得發膩的小吃,大家都說:福建人民真是幸福。
是啊,福建人民真幸福。
(11)餛飩
我想,大概沒有什麼小吃有餛飩那麼普及和名稱多樣了。餛飩在福建叫扁肉;在四川叫抄手;在雲南廣西一帶叫雲吞;只有在江南才叫餛飩。
內容差不多,形式卻有些差別。福建的餛飩注重鮮,加蝦油是它的一大特色。小時候總是被喜歡吃餛飩的母親支出去買餛飩,買來買去,也就買出經驗來了。知道街頭的那家餛飩味太濃,吃完後就要趕緊灌開水;而街尾的那家餛飩味道尚好,就是只見皮不見肉;最好的是穿過幾條街的那家「野」店,說它野,是因為時開時不開的,好像全憑主人興趣。這家的餛飩量足味最地道,每隻餛飩雪白剔透,中間一點紅紅的肉餡若隱若現,再配上幾粒蔥花,就好象一池秋水中的白蓮。福建的餛飩一般都很節儉,一根小木棍往肉泥上一點再往餛飩皮上一翻,一隻餛飩就完成了,往往一盤肉泥可以對付一天所要出售的餛飩。吃餛飩的一般都是女孩子,她們可以不計較得失,慢悠悠地翹起蘭花指,用小調羹小心翼翼地舀起餛飩往櫻桃小口裡送。所以,較之其他小吃,福建餛飩更顯得女人味一些。
而四川餛飩則個性鮮明,陽剛味十足。首先一大特色是沒有湯,第二大特色是辣得過口不忘。那一年去成都調研,特地拜訪「抄手」,誰知端上來的是幾只乾巴巴的結結實實的餃子狀餛飩,上面還澆了一層紅彤彤的辣椒油。仗著本人吃辣還有一些功底,掙扎著把這碗「抄手」給吞了。結果,除了辣,我已經不記得它還有沒有其它味道。
江南一帶,餛飩是最常見的小吃,這里的餛飩分為大餛飩和小餛飩兩種。大餛飩里餡比較多,有鮮肉的也有青菜的,但它又不同北方的餃子那樣皮厚餡足,江南人總是不肯象北方人那樣乾脆利落地做出餃子風格,他們總要保持餛飩的傳統,哪怕再大一些,小家碧玉的本色不變。江南大餛飩是放大了的小餛飩,樣子象修女的帽子,湯多量也足,一般人吃一碗也就有了七分飽的感覺。
正宗的江南小餛飩是最具江南文化味的,皮擀得講究,貼著碗能看到碗里的花紋,真正是薄如蟬翳。肉要精瘦的,處理得細膩無渣,燒好後的餛飩,皮子晶瑩舒展,「白里透紅,與眾不同」,象一隻只美麗的白蝴蝶 。這時候的注意力就不會在吃上了。不過,這樣的小餛飩現在已經不多了,做的人和吃的人好象都已經缺少了這份精緻的心情。取而代之的是滿街都是的大眾小餛飩,簡單一裹,完事,連皮也不擀了,買現成的。
在北方讀書的時候,思念餛飩(福建的江南的),思念得咬牙切齒。北方同學很不以為然,說,那有什麼好吃的?清湯寡水的,不如咱北方餃子實在。
是的,要想實在,吃北方餃子;要想苗條,吃江南餛飩。
❸ 小學四年級作文,這個春節不一般,要突出怎樣不一般,最少三段
春節七天假期過得真快,又踏上返程的道路。回想這個春節,還真的和往年不一樣。
就說說年夜飯吧,往年都是雞、鴨、魚、肉……樣樣齊全,每盤都盛得滿滿。還有老傳統,說是年夜飯不能吃光,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餘」。過去我記憶中的年夜飯,都是按照老傳統來。可是,今年除夕那晚,家裡的掌門人爺爺向大家宣布:「最近國家提倡厲行節約,咱們家也要與時俱進年夜飯要光碟。」我當時就為爺爺的決定鼓起掌來,可是又有些許疑慮,爺爺是很講究傳統的人,吃光了飯菜豈不是沒有了好的寓意。爺爺的話打消了我的疑慮,他說「年年有餘,過去我一直有誤解。其實啊,吃光了節儉了,才能有富餘。如果一年一直頓頓有剩飯,日積月累,就沒有了余,只剩下空了,未來也不可能有好的生活。」是啊,只有日積月累的小節儉,才能有積少成多的大富有。這是爺爺給「年年有餘」下的新定義。
爺爺的號召,得到了全家人得積極響應。
媽媽作為年夜飯的主廚,年夜飯前,也有了新舉措。讓大家提前報菜名。而且要求,每人負責將自己報的主菜光碟。這個辦法好,徵集下來,菜品種類大大減少了。而且針對每個人的口味,不但讓每個人都吃到可口的飯菜,還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老媽為我們家春節光碟行動的執行功不可沒。
不但年夜飯,春節期間,走家串親戚,為客人准備一桌可口的飯菜,那是必須精心預備的。讓客人親屬吃的滿意,也需要花一分心思。往年,親戚家都是准備一大桌子飯菜,好像只有如此才能體現出熱情好客。今年,餐桌上好像也瘦了身,不像原來那樣大魚大肉滿桌擺,精緻、適量好像成了所有家庭宴請的標准。而親朋好友也對光碟的宴請,稱贊不絕。真沒想到,我們家這么一個小小的分子,都能將「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的倡議實施起來。我想全國很多家庭應該和我家一樣,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過了一個以勤儉節約為榮的春節。我也在時刻提醒著自己,日常生活中更應該厲行節約,將光碟進行到底!
❹ 年夜飯的由來 小學作文 400字左右
按照民間的傳統習慣,各地的年夜飯食俗各不相同: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米團子、水磨年糕,江浙和閩粵等地初一吃元宵,或炸或煮;福建漳州人初一早上吃生蒜和皮蛋;廣東潮州人初一吃當地特有的「腐圓」;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條和燉肉,初二才吃餃子。餛飩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 傳說盤古氏開天劈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餃子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後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 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邊遠地區。除夕夜,十二點鍾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時來臨之意。 年糕春節食年糕的風俗,興於宋代,盛於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繹為年年高升之意。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除夕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有時實在不能回家時,家人們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這年夜飯也叫「合家歡」,是人們極為重視的家庭宴會。
俗話說得好,打一千,罵一萬,三十晚上吃頓飯。按照我國民間的傳統習慣,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通常有餛飩、餃子、長面、元宵等等。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劈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辭年,就是在除夕吃豐盛的晚餐,俗話叫做「年夜飯」,也有稱「團年飯」、「合家歡」、「分歲酒」、「守歲酒」、「辭歲酒」。辭歲之風自晉朝以來就很盛行,當夜骨肉團聚,兒孫繞膝,燈紅酒綠,共話團圓。
我國早在漢代就 有除夕吃團圓飯的習俗。舊時,由於生活水平較低,平時做不 到飲食豐厚,只有到了過年時才能改善一下,因此對年夜飯的 質量和內容要求較高,飯菜要盡可能豐富,一是為了解饞,二 是這種充實感預示著來年的豐衣足食。年夜飯的進行過程中還要彼此祝福,說些吉祥話,使氣氛和諧融洽。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宋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365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少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神先的祖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里竄了出來,摸進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門前還堆著芝麻稈,街上卻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了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只好啃些芝麻稈充飢。再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過「年關」的人們欣喜不已,感謝天地祖宗的護佑,互相祝賀沒有被「年」吃掉,還要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去同鄰里親友見面道喜。
春節為什麼要吃年夜飯(團年飯) 年夜飯(團年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准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雲鄉撰寫的《燕京鄉土記》卻記載著除夕一個十分凄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有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錢歸來,"家中瓶粟早罄,年貨毫無。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家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丈夫能否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如何過,又怕自己家中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一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讓人聽了.確實心酸。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有些酒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醅"、"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蘇酒"等等。在這些酒中間,流傳最久、最普遍的,還是屠蘇酒。但是屠蘇酒的名稱是如何來的?又是用什麼製作的?從來傳說不一。
屠蘇是一種草名,也有人說,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尾因為在這種房子里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白術、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葯入酒中浸制而成。這種葯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的。孫思邈每年臘月,總是要分送給眾鄰鄉親一包葯,告訴大家以葯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還將自己的屋子起名為"屠蘇屋"。以後,經過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為過年的風俗。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也就是說合家歡聚喝飲屠蘇酒時,先從年少的小兒開始,年紀較長的在後,逐人飲少許。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有人不明白這種習慣的意義,董勛解釋說:"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這種風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蘇軾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中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蘇軾晚年雖然窮困潦倒,但精神卻很樂觀,他認為只要身體健康,雖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後罰飲屠蘇酒自然不必推辭。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這一習俗仍不衰。今天人們雖已不再大規模盛行此俗,但在節日或平時飲用這些葯酒的習俗仍然存在。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葯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提供資料
❺ 小學作文:順德的美食50字以
「離開順德就沒有好吃的」,這句話頗有點自傲和缺乏包容的味道,然而也反映了順德人對自己飲食文化的那份自豪。
「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道出了全國著名地方菜之一的粵菜與順德的關系。證明了順德人在飲食方面確實有獨到的一手。
作為順德人,不言而喻是順德飲食養大的,習以為常了,並沒有當那麼一回事去研究它。只是改革開放後,走南闖北的機會多了,吃過西餐、日本餐、泰國餐,也嘗過北京菜、上海菜、湘菜、川菜、魯菜、山西菜,才發覺攝取碳水化合物的活動竟如此五花八門,人的口味原來如此千差萬別,於是也留意起自己生長地的飲食來。通過比較,發覺順德的飲食的確有許多與別不同的地方。光是烹飪來說,它就有幾個突出的特色,我試圖用四句話以概括之:性清淡、嘗真味、巧變化、形式美。
清淡者,不濃不膩者也。以我嘗過的北方菜而言,總覺得味道濃烈,不是太咸,就是太甜,有的喜歡酸,有的離不開辣,還有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說法。而順德菜則清純可口,極少有濃烈的咸酸辣味兒。吃肉則以瘦肉為主,一些肥腴的肉類,在烹制時通過選用一些塊莖類植物或調味料以「中和」之。如肥豬肉則以粉葛、香芋、蓮藕配搭。製成扣肉,吃起來就肥而不膩,老火湯更是清淡的典型飲食之一。肉類經過一兩小時的熬煎(俗稱煲),讓脂肪盡量溶解排出,這樣的湯,自然是清淡可口,佐膳養生。
嘗真味,恐怕是順德飲食之最精華所在。「民以食為天」,不光要吃飽,更要嘗到各種食物的真正味道,才是享受。為此,順德人首先要求食物要鮮活。第二是烹制時要掌握火候,不能生也不能過熟,要恰到好處,這樣的食物才又鮮又嫩。第三是製法上盡量簡約、保持自然,很少用紅燒或濃烈的高味料去炮製食物,多用清蒸、白切,白灼等手法,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紅燒魚往往有「死魚」之嫌。如果把一條死魚製作好搬上餐桌,順德人可以列舉出七八個依據判別這條魚在烹制前是死的,讓你心悅誠服。為了嘗真味,還有吃魚生,清水邊爐燙魚片的食法,無論在食肆或家庭都很普遍。
巧變化是順德廚師的絕技,家庭主婦在這方面也不遜色。粗料精作和物盡其用是其精髓,順德的食物都是很普通的豬雞鵝鴨魚,果實蔬菜之類,卻都能做出精美食品。一條魚或一隻雞可以整體烹制,也可分解精製,煲、燉、蒸、煮、炆、炒、煎、焗……做出一百幾十種不同菜色,味味可口,令人嘆為觀止,絕無浪費又吃得精彩,回味無窮。
形式美是求真的另一種表現,它不僅反映在酒樓餐桌上那種雕龍畫鳳的手藝上,更主要是保持食物自然美。比如蔬菜不是隨便煮熟就算,要保持綠油油的自然色彩,雞上了碟還是一隻完整的雞,魚在碟上還是完整的魚。尤其令人賞心悅目的是那釀鯪魚,一條活生生的魚,把骨肉取出搗爛,加上少許配料拌勻,再釀回魚皮裡面去,恢復魚的原形然後蒸熟,既有欣賞價值,吃起來又是另一番滋味,又沒有骨絲,你說妙與不妙!
烹飪的特色,折射出特定的飲食文化,從順德的烹飪特色中,強烈地表達了順德飲食文化豐富的內涵。其核心是享受生活的文化。享受生活中的真善美。順德地處珠三角,優越的自然條件,加上順德人的勤勞,轉變成物阜民豐的社會環境,「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認真品嘗食物,不浪費食物,也是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表現,是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體現,一種極其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順德人在飲食上的求真求美,與他們求真務實,追求完美的文化精神也是一脈相承的。這方面不僅表現在烹飪上,在喜慶筵席、歡宴親朋上也可見一斑。筆者曾在省外吃過一種很有名的盛宴,幾十道菜在桌上疊成三層,讓你不知如何著手吃,在一個古城裡還見過一種叫「水席」的,128道菜,簡直成了食品展覽。順德喜慶風俗與之比起來就簡約得多,無論如何隆重的宴會,出「九大簋」已是最高規格了,九個主菜,吃飽不浪費,這不是一種文化嗎?
順德的飲食文化,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很值得研究。老實說,筆者在烹飪方面完全是一個門外漢,只不過通過一些現象,作些思考,寫出來拋磚引玉,以期引起行家的重視罷了。
❻ 小學作文 我學會了做飯
暑假的時候,我最開心的一件事,就是我學會了做飯!
那是一個艷陽高照的中午,爸爸和媽媽都出去做事了,只剩我一個人在家。都快十二點了,爸爸媽媽還沒回來。於是,我心想:為什麼我不可以自己做飯充飢呢?於是,我馬上拿出一本菜譜,翻到叫人炒土豆的那一頁,認真地看了具體的做法,接著我似模似樣地做起一個小廚師來了。
我先從冰箱里拿出一塊豬肉,放到微波爐里解凍,然後開始削土豆皮,削完後用白水洗干凈,在預先准備一盆水放在一邊。終於到了切土豆的時候了,切土豆可是我最緊張的一個環節。我的左手抓著土豆,右手不停地切著。突然,土豆一滑,菜刀差點切到我手,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啊!我馬上把土豆拿上來,重新小心翼翼地切。終於切完了,我把切好的土豆泡在預先准備好的水裡。接著再切大蒜。首先要把大蒜的皮剝開,然後,把大蒜打碎,放入盤子里。
開始炒菜了,我拿出微波爐里的豬肉放在鍋上炒了一會兒,然後將浸泡在盆子里的土豆放下去一起炒,最後將大蒜也放下去炒一下,再放鹽、放水,然後蓋上鍋蓋,不一會兒就大功告成了,哈哈!
我剛把美味十足的菜端上桌,爸爸媽媽就回來了,他們看到座桌子上的菜驚喜極了,說:「我們的兒子會煮飯了!」並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一次炒菜讓我感受到:一個人不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爸爸媽媽不可能陪伴我們一生!我們要勤勞,要學會獨立!只要有信心,沒有什麼學不會、做不到的事情!
❼ 飯桌上的故事 小學四年級作文 我的作文水平一般啊!! 快 ! 快!
飯桌上的故事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上午,爺爺、奶奶、叔叔和妹妹來我家吃飯。爸爸做了一桌子好吃的午餐,有香炒雞蛋、清燉雞、紅燒牛肉,還有我最愛吃的鹵雞蛋……這些美味讓我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我用筷子使勁敲打著碗,邊敲邊喊:「開飯啦!開飯啦!各就各位啦!」「吃飯啦!」妹妹也隨著我敲了起來。不一會兒,家人圍滿了桌子開始吃飯了。
我望著桌上香噴噴的雞腿,忍不住拿起筷子去夾它,妹妹也學我去夾雞腿。「啪」的一聲,爸爸按住了我的胳膊。「干什麼呀?」我回頭望著爸爸說。爸爸很嚴肅地看著我。「怎麼,我不能吃嗎?」我問爸爸。叔叔也把妹妹的胳膊按住了,她也莫名其妙地說:「我也不能吃嗎?」「這是給爺爺奶奶吃的。」爸爸和叔叔說著把我和妹妹碗里的雞腿夾給了爺爺奶奶。爸爸說:「這個雞腿燉得很爛,爺爺奶奶吃,剛好。」「好,好。」爺爺奶奶不約而同地說著,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線。這時,奶奶不知對爺爺嘀咕了什麼,爺爺對我和妹妹說:「我給你們兩個人一個任務,能完成嗎?」「沒問題!」我和妹妹異口同聲拍著胸膛說。「來,我把雞腿給你們吃。」說著,爺爺奶奶分別把雞腿夾給了我和妹妹。我推辭道:「爸爸才說了我一頓,要給長輩吃雞腿的,我不吃。」「是呀,我們不能吃。」妹妹也附和著。就這樣,雞腿在餐桌上「飛」來「飛」去,最終又落在了我和妹妹的碗里。爺爺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們就吃了吧。」爸爸見狀後,無可奈何地搖頭, 對我和妹妹說:「吃吧,吃吧。」我慢慢地吃著雞腿,熱淚不禁流了出來。
通過這次飯桌上讓雞腿的事,讓我懂得了要尊重老人,更讓我感受到了爺爺奶奶對我們的疼愛,我愛爺爺和奶奶。
❽ 小學一年級作文飯桌上的對話30個字
又到吃飯的時候了,桌上擺著新鮮的白灼蝦,誘人的紅燒肉,綠油油的小青菜,還有一大鍋燉了好久的排骨湯,真是葷素搭配,營養豐富,一看就是外公外婆精心為我准備的。外婆在一邊不停地對我說「多吃點蝦,長高個,喝點排骨湯,補鈣的,再吃點蔬菜,補充維C……」哎,我一直對大人們這種「填鴨」式喂養有意見,我看著滿桌豐盛的菜餚一點胃口也沒有,慢吞吞地嚼著飯,滿腦子里只有牛排漢堡。外公看我一副不樂意的樣子,不高興地說:「你這孩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媽媽在你這么大的時候,不管買什麼東西都要憑票,買肉要肉票,買米要糧票……全是由國家統一分配,想多買些肉都不行。」「是啊!是啊!」爸爸也在一邊接著說,「如果我小時候天天有雞蛋吃牛奶喝,我還會長得更高些!」一直沒開口的媽媽說話了,「吃飯的時候別教育孩子,會消化不良的。」還是媽媽好啊!可我又聽到媽媽接著說「趙怡霖,多吃點,你看你瘦得……」看著四個大人圍著我,四張嘴說個不停,我只好一聲不吭,誰叫我長得像根小豆芽菜呢?他們也是為了我有個好身體,想給我增加營養啊!哎,這就是我們家,每次吃飯最後都變成了憶苦思甜。不過,我覺得他們說得也有道理,我們現在的生活確實像掉進了蜜罐里,我也十分慶幸,我生活在幸運的年代,能過著幸福的生活。外公這個老黨員曾告訴我:「這都是黨的功勞!」是黨,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如果把黨比作陽光,那我們就是花兒,花兒在陽光下茁壯生長,我們在黨的關懷下幸福成長。我們要像花兒吸取養料一樣,不斷汲取知識,學好本領,將來報效祖國。我堅信,在我們不懈的努力下,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
❾ 小學四年級作文 進步
總是在進步中成長,進步帶給人類一個美好的世界。世界上有許多事物都在進步:科技、思想、經濟……但是對於我這位剛升上初中的學生來講,學業上的進步才是我們心中最為自豪的事了
古人雲:「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也是我在學業上的座右銘。試想:在一條水流湍急的河面上,有一支行風破浪的小舟,逆著水在前進。如果這只小舟不去奮發前進,它將會落在後頭。學業的競爭不也是如此嗎?
升入初中以來的第一次月考時,我拿出了實力,放開了思維,在卷面上酣暢淋漓地揮舞著手中之筆……也許,我發現了,發現我將緊張感拋之九霄雲外;發現了,我比以往更多了一點壓力;發現了,我的思想在進步,我的自理能力在進步,我的思維、知識也都在進步。
什麼促使我從考場上得來的種種進步呢?為何會進步呢?
每當往日我的課後練習逐漸增多時,我總花著精力去完成;每當往日趕夜地學習至十一點,父母催我睡時,而我總是在夜燈下不知疲倦地苦讀;每當往日的我,在每堂課上發言、舉手、做筆記時……我明白了,想要進步需勤奮。
當我會用學習方法後,我的學習得到輕松,從此懂得「快樂學習,輕松學習」之道了。
汪國真說過「目標實現了,便是光榮;目標實現不了,人生也會因這一路風雨跋涉變得豐富而充實。」我感受到一種拼搏,明白了比路更遠的只能是人的腳和那顆永遠在進步在追求完美的心靈。
誰取得進步的成就不會開心呢?進步的成果靠勤奮得來的,在進步之後的甜滋滋味兒人人皆有。但是,人總不能永遠停留在甜的滋潤里。一點進步要告訴自己,路還遠著呢!「一山還比一山高」啊!外界的高手多得是,想要競爭,就要勤奮,知道勤奮,還要方法。
以一人進步影響他人進步,造就社會進步,讓我們生活在一個進步的美好世界吧!
我進步了
聽媽媽說,一二三年級是打基礎,五六年級則是總復習,四年級就是個轉折點。而我在四年級進步了,這代表在以後的五六年級我會更出色。
原來,我的語文總是中不溜,忽上忽下,一點也不穩定,就像在蹺蹺板上,上去了就下來了。媽媽為此給我報了許多補習班,而我認為:興趣班興趣班,如果沒有興趣,那上了有什麼用?還不如不上,能省點錢。
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有意在四年級下學期什麼興趣班也沒報,還給我出了一些又奇怪又耐人思考的問題,如:木質——質地——地理——理想。媽媽給了我開頭和結尾,讓我練習,可每次都是查字典完成的,這可是我的好勝心所不容許的,便引起了我的興趣,當我了解了許多詞彙後,這道基礎題就變得易如反掌了。漸漸地,成語接龍我也能對上了。
然後,我找了份試卷,上面的題全都很靈活,從那本書中,我明白了不管寫什麼,必須把真情實感寫出來,才算好文章,如果沒有感情,文章就乾巴巴的,像一朵沒有養料、水的花,沒有了艷麗,觀看的人也會因此而不滿。懂了這些後,我的作文水平真有所提高。這讓我更有信心學語文了,我懂得了學習語文的方法。
我進步了,我確實進步了。因為我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的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
進步對我來說,是值得驕傲、自豪的事。
以前,我是家裡的小公主,在父母的關懷下,我不太愛勞動,都是父母操勞家務,而我卻坐在沙發上,看著這一幕幕的發生,毫無奇怪之感。媽媽常對我說:「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可我不當一回事。
就在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覺得自己做錯了,媽媽在工作上就忙不過來,還要為家裡付出勞動。我不但不幫助她,還不當一回事。剎那間,我油然而生出一種想法:「讓媽媽休息一次,我來做家務。」等回過神來時,自己已到了家,便展開了行動。掃地、擦桌子……累得不知所措,汗珠顆粒大的掉了下來,可未停下。當我看到家裡如此潔凈時,才想到母親是這么般的累。我又趁媽媽還沒回來,就開始煮飯,當飯菜一一上齊,只聽見「碰」的幾下響,原來是媽媽回來了。我用最快的速度坐在一邊,若無其事。媽媽一進來,看見亂糟糟的屋子一個下午竟成了一條亮麗的風景線,高興得無話可說,再加上桌上的飯菜,更是無法比喻。忽然,她的目光轉向我,我相信她知道了這是我做的了。
就在享用晚餐的時候,媽媽突然對我說了一句話:「孩子,你進步了,」我嚇了一大跳,這是從小以來,媽媽第一次表揚了我。
我進步了,但不能驕傲,要以這事為前提,更加努力。
❿ 小學作文
生命在於奉獻
燭,燃盡了自己,消失在燭台上,而打破黑暗與冰冷的光束讓燭的生命永遠停留在那片曾經奉獻過的土地。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你可以選擇做一名匆匆的過客,也可以擔起一分責任,在離去後留下一段深深的足跡.
雨,悄悄地落下,消失得無影無蹤,卻滋養了大地,在綠色的田野留下自己的痕跡;煙花,壯闊地舞動,謝幕在一片寂靜之中,卻昭示了它獨特的魅力,在空虛的暗夜中歌唱對生命的熱愛.潭千秋,和藹地微笑,離別在一片哭泣的廢墟中,卻用愛的翅膀,支撐起一方愛的天空!
奉獻是人活著的最大的價值.倘若一個人只知道一味的索取,那他的生命就變得毫無意義可言.而能夠奉獻的人他讓自己的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愛著身邊每一朵雲彩每一個生命,他的生命才會更有價值.
或許你還在疑問,連生命都快消逝了,你還為什麼要去奉獻?這個道理很簡單.什麼很短暫,也很脆弱,或許有80年,或許才是短暫的幾年.但這個時間不是讓你去嘆息生命的短暫,總是過於小心翼翼保護自己的生命,而是讓自己的生命得到升華.因為人在一生中能夠做出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這輩子也就值了!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其實人活著,不只是為自己活著,而是為了別人而活.一個人是不可能單獨是為了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正是有這無數的奉獻無數的犧牲才會使這個世界絢麗多彩.
生命在於奉獻,因奉獻去流血去流汗去流淚,讓自己的生命化為永恆,讓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掛滿你生命的結晶,讓生命像燭一樣默默奉獻!
生命在於奉獻,讓奉獻充實你的生命,告訴世界,你真正地活過!
生命在於奉獻
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忙碌無畏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以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一番慷慨之詞出自奧斯特洛夫斯基,一位不屈於死亡的志士,更是一位傳播奉獻思想的學者.他告訴了我什麼叫奉獻.
翻開歷史長卷,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飛的「待重頭,收拾舊山河,驅韃虜,朝天闕!「的豪言壯語,並且他們馳騁沙場,身先士卒,精忠報國,真可謂是拋頭顱,撒熱血!使我望洋興嘆,只能送他們一句話「利慾功名塵與土,祖國威嚴雲和月!「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價值是何等可貴.
穿越時空,回到現代.居里夫人之所以成功地提煉「鐳「除了有對科學執著的罪囚和不達目的追求和不達目的的誓不罷休持之以恆的精神外,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心.她提煉的3克鐳沒有1顆需要的地方.並且憑借著「鐳「的提煉她大可以大發橫財,一夜搖身變為億萬富家女,然而她斷然放棄,人們在她家看到的只是一貧如洗.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從她身上,深深印證了奉獻的偉大,因為他贏得了全人類的尊嚴與愛戴.
審視自我,我的生命價值又在何妨?記得在去年秋天,當西風捲起黃夜時,我漫步在小路上,落葉給了我靈感與啟發.「無邊落葉蕭蕭下,秋風颯颯卷殘泥「.這景象生情,徒感惆悵.而我卻以為著是勇著的雄精,強者的悲壯.與其坐以待壁等待冬風的鞭韃,何不如借著秋風秋陽翩翩投入大地母親的懷抱.化為滋潤新芽的肥料.
「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沒有落葉紛紛,怎有新枝萌芽?古往今來,我們的前輩為我們鋪設了一條條通向未來的道路,而我們也應踏著他們的足跡,趕快加如到「落葉「的隊伍中,為祖國繪制美好的藍圖,暢想亞洲,雄鳩鳩氣昂昂地走向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