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其他科目,語文的工具性很強,應做到知識與能力並重。不管知識還是能力,都指內向容聽、說、讀、寫。四項都是重點,但第四項是難點。小學語文教學重難點有階段性,低、中、高年級分別有不同,六年級時字詞教學不是重難點,但在一年級時卻顯得尤為重要。就是每一冊的各個單元的教學,也不相同。要確定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必須在吃透教材和深刻領會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才能做出。(你的問題既可作一篇論文,也可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
❷ 小學作文課題計劃
[小學作文課題計劃]小學作文課題計劃對小學低段起步作文的指導策略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條件
1、現實中面臨的教學問題:如今的小學生,由於生活單調、閱讀面狹窄,在寫作時往往無話可說,而作文教學又存在著隨意、效率低、訓練有限、訓練周期長、效果不佳等弊病,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很困難,因為學生對寫作也沒有興趣,小學作文課題計劃。於是加強學生的作文起步教學,對學生積累材料的問題和語言表達的問題有很大幫助。作文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怎樣進行起步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
2、新課改強調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讓學生能很好掌握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與寫作技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實現尤其是表達與思考能力的提高,讓課堂教學與寫作實踐同步運行,我們必須重視作文起步的指導,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語言素材;促進了學生語言、思維的發展,使學生語文水平大面積大幅度的提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心理品質及創造精神,陶冶了思想、道德、情操,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積蓄了潛能。
3、由於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致使學生表達空間狹小,加之不公正的評價機制,使得學生表達的氛圍不夠開放,像感傷、惆悵、畏懼等一些人們的正常的消極負面的情感被排斥。學生的表達過程基本上變成了造假過程。學生的表達個性消磨殆荊正確理解寫作,可以讓學生抒發靈性,鼓勵學生寫真話,自由發表在課堂上沒能說的話,還學生話語權,這既有利於老師了解學生,從而在教學工作中有的放矢,也有利於培養身心健全的接-班人。
二、問題分析
學生起步作文,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儲備一定數量的常用漢字,一般要學會1000多個常用字;二是要閱讀一定數量的範文,從範文中獲得有關的知識,積累詞彙,學習表達方法。
現行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要求一、二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背誦優秀詩文50篇。識字進度不夠,閱讀量少,拖了起步作文教學的後腿。
而小學作文訓練的程序是:低年級著重練習寫句、寫話;中年級著重練習寫片斷;高年級著重練習寫成篇的作文。作文訓練分為多級過程,寫完整文章的訓練滯後,難以有效發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從作文教學的歷程看,總擺脫不了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文內容不能貼近學生的生活、順應他們的心理;訓練方法劃一化,齊步走,忽視學生個性的差異。
作文是一種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能力的發展,靠學生自主訓練、實踐、應用。指導學生作文,必須以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基礎,同識字、閱讀和發展口頭語言同步進行。作文教學要有新的突破,應力爭提早起步,引導學生自主練筆、學用結合,把激勵學生的內驅力擺上重要位置,貫串於整個語文教學過程。
二、本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目的:通過培養學生應用課堂所學的能力、督促學生不斷積累,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主要是讀、寫能力,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各人的個性潛能、興趣愛好得到充分的發展,最終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本課題研究的內容(策略研究):
(一)、提早起步
要發揮漢語拼音工具的作用,加快識字,提前讀寫。漢語拼音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多功能工具。掌握好這個工具,能熟練直呼音節,就為他們獨立識字、獨立閱讀創造條件。在學生識字不多的情況下,可用拼音代替漢字寫話和作文,使識字、閱讀、作文互相促進。
小學生自讀課本,對加快識字,培養獨立閱讀能力,提早起步作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鼓勵學生閱讀自讀課本做到「三達標」,即熟讀課文,每課自學幾個生字,能回答課後問題。並以引導學生讀好自讀課本為中介,過渡到閱讀其他課外讀物,努力使學生拓寬視野,擴大知識面,為起步作文創造條件。
學生通過課內課外兩條渠道的學習,增加了識字量,擴大了語言積累,一般從一年級第二學期就可以起步作文。從寫一兩句至幾句記實性的話開始,逐漸過渡到寫命題日記和短文。
(二)、自主練筆
作文是學生運用書面語描繪多彩的世界,表達真情實感的心靈勞動。只有學生熟悉、感興趣、有表達願望的內容,才能激起他們的寫作動機和熱情,從而動腦動筆將它表達出來。這是學生的知識積累與生活體驗,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即知、行、意、行綜合作用的復雜心理過程。指導學生作文,應充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堅持「激勵、自主、開放、個性化」的原則引導他們自由自在地獨立思考,獨立作文。這是發展書面語言最有效的方法。
我們的做法:一是寫日記,放手讓學生寫自己具有的獨特性的內容;二是結合生活,在教師的誘導下,捕捉機遇寫情境作文;三是按教科書上的安排,進行說說寫寫的作文訓練。
實踐證明,「奉命作文」,路於狹窄,學生望而生畏;自由作文,不受時空所限,寫作內容取之不荊而學生自己選材定題,可從整體著眼,傳達一個完整的信息,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打破分階段從句到段再到篇的訓練程序,能有效發展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小學二年級作文《小學作文課題計劃》。
從我校一、二年級學生的習作看,寫入敘事、描景狀物、議論抒情都有。或實話實說,或虛構幻想,題材廣泛,富有生活氣息,充滿童真童趣。家鄉變化、軍民抗災、台灣地震、國慶閱兵、「神舟」上天、環保問題、喜迎新年等題材,都在他們稚氣的筆下反映出來。
(三)、學用結合
學校是由師生員工群體組合成的「小社會」,學生是這個「社會」的小公民、小主人。學生在學校受教育,是他們實現自身社會化的過程。他們通過這個「小社會」的教育與熏陶,要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創新與發展。我們覺得把學生的作文,單純看作語文科的一種作業,僅在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是不夠的。這樣,不可能很好地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也不可能更好地發揮作文的育人功能。我們把學生的作文訓練,從「封閉式」轉變為「開放式」,盡量使學生的作文具有實用目的,成為他們參與學校教育和管理的手段,成為交際和表現自我的工具,成為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把講台、舞台、廣播台、校園牆報,都當作學生學作文用作文的場所,當作學生練文煉人的基地。學生在學作文用作文的過程中,不但提高了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還形成了陶冶情感、美化心靈、促進精神文明、優化育人環境的綜合效應。
(四)、注重激勵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情感因素起決定作用。我們在指導學生作文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育人為本,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把鼓勵參與、鼓勵表現、調動情緒、培養興趣、激發動機,放在重要位置。做法有:(1)樣板激勵。學生群體中會冒出一些先走一步,作文寫得好的拔尖生。樹立樣板,有了「帶頭雁」,就能影響和帶動一大-片。(2)目標激勵。具體明確的目標,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我們把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近期目標:鼓勵學生每周讀l-2本課外書,寫3-4篇日記。遠景目標:爭取到小學畢業,讀滿300萬字以上的課外書,能寫500字以上的日記、作文。(3)成果激勵。學生在練習作文的過程中,有量的積累、質的提高,有創新精神的萌發。我們十分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重視通過不同形式,給予表揚鼓勵。各班都製作了學生課外閱讀和日記登記表,逐周登記公布學生的讀寫情況,使每個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同學們的學習成果和進步足跡。期末,還把每個學生的識字量和讀寫情況寫進學生的素質報告中。(4)環境激勵。環境是教育的重要因素,學生練習作文,需要開辟一個大語文教育環境,需要營造一個有利於發展語言的氛圍。我們著重抓兩條:一是廣辟信息渠道,用好信息資源。讓學生源源不斷地有新書可讀,有兒童報刊可供閱覽。通過獲取新信息,激活思維,觸發靈感,從而使作文常寫常新,表達能力不斷提高。二是辦好「廣播台」和「小作家園地」,使它們成為經常性的練人練文基地。廣播台每天定時讓學生親自播出自己的習作;學習園地幾乎天天有學生的新作發表,人人都有發表文章的機會。環境育人激勵人,互相影響,產生了人人樂於作文、勤於動筆的良好效應。
三、本課題研究原則:
1.實踐性原則。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課堂效果,把周記寫作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
2.主體性原則。在實踐中,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和能動性,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於核心地位,為其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教師主要起組織、指導和評價的作用,重點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創造力。
3.可行性原則。因教制宜,因材施教,制定可行的有效的寫作計劃及寫作內容,在行動中研究。
4、指導性原則。教師要以新課改為指導,制定適當的寫作內容和做好相關的教學,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學生的寫作要遵循教師的指導。
五、課題研究對象
1教學大綱、課改等理論知識。
2具體的學情。
3語文課文,確定這個範本能給學生提供怎樣的寫作知識與技巧。
4寫作教學的相關知識。
六、課題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
2、觀察法
3、文獻法
七、課題研究的步驟和進程
一準備階段: (2009年6月——2009年8月)
1、學習小課題研究理論設計研究方案,撰寫研究方案。
2、參加相關各級教育教學科研課題研究的學習培訓活動。
二實施階段: (2009年9月——2010年9月)
1、研究學情及下學期的課文篇目,確定課文這個範本能給學生提供怎樣的寫作知識與技巧,學生需要怎樣的寫作上的相關知識,制定周記寫作計劃,查找所需資料並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理論素養。
2、確定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實踐內容,並付諸實踐。
3、及時記錄實踐體會,進行思考修改、提煉總結。
三總結成果階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
結果的整理、分析得出結論和呈現,撰寫研究論文或結題報告,優秀作品匯編,成果上報,交流。
八、通過研究要達到的目的效果、成果
1改進課堂閱讀教學,注重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
2提高教師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能力。
3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4形成1或2篇高質量的研究論文。
❸ 如何讓小學生寫出個性化作文之我見
小學是作文教學的起步階段,是人一生練習寫作的搖籃,廣大語文教師都非常重視作文教學,課前認真地引導學生進行素材的搜集,課中細心地進行習作指導,課後詳細地進行批改,然後進行講評。盡管大家都在為之付出努力,但收效甚微。不少學生怕寫作文,作文內容脫離生活實際,語言貧乏,形式千篇一律。為了讓學生在習作中說真話,吐真情,表達出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我自己積極進行「如何讓學生寫出個性化的作文的實踐與研究」旨在針對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化」問題,探索出學生作文個性化的有效途徑與方法,改變作文教學中這種被動局面。在如何讓小學生寫出個性化的作文的思考與實踐中自己積累了一些經驗,以飧同仁,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觀察生活細節,積累習作素材
葉聖陶先生說:「訓練學生作文,必須注重於傾吐他們的生活積蓄。」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說:「作文教學的源頭活水,是生活積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沒有豐富的材料,寫作時就只有胡編亂造。我們要引導學生去接觸社會、自然,做生活的主人,不光要用眼睛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用耳朵聆聽生活中的種種聲響,還要教他們用大腦去思考,用心靈去感受體會。訓練學生通過多種感官認識世界,不斷豐富知識、陶冶情操。作為語文老師指導學生如何聯系生活,深入挖掘,積累寫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對學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學生身邊。只要我們鼓勵學生用心觀察,勤於思考,注意積累,再加上教師適當地指導,學生那種「腹中空空,無話可說」的局面就會得到改善。
二、讀寫結合,以讀促寫
1、在學習、生活中學會積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就告訴我們:多讀課外書是一種很好的積累詞語的方法。課文是例子,生活是影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能實現「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情感轉化。
《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學》指出:「背誦是積累知識、豐富語言材料的好方法。」所以我十分重視讓學生背誦詩歌、名言警句,課文後面的新詞語運用聽寫、默寫的方法鞏固積累。
閱讀課外書時,當看到自己喜歡的詞、句子、片段,用摘記法摘錄到讀書筆記本上,在造句、作文的時候,經常翻閱,適時運用。也可以把自己需要的、喜歡的內容或圖畫剪下來,貼到本子上,還可以配上自己畫的插圖。在剪剪貼貼、畫畫中獲取了知識,積累詞語。這對學生掌握詞語,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很有幫助。
在現實生活中,每天都跟周圍的人、事、物接觸,每天都能接受到眾多的語言信息,尤其是老百姓的口頭語言,都是語言中的精華。如俗語、歇後語、諺語等。另外,我們還可以從電視廣告,餐廳標語中去吸取優秀的語言,這也是積累語言的好機會。如許多優秀的廣告詞,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做得更好!」「讓病痛下崗,讓健康再就業。」等等,都是我們學習的最好材料。
2、在寫作時學會運用。語言材料的理解和貯存,是以其「運用」為關鍵條件,因此,須加強詞語運用訓練,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內化,在語言運用中活化。(1)提供運用機會。如《飛奪瀘定橋》中「心驚膽寒」一詞,可在引導理解詞義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寫出「心驚膽寒」的具體原因;接著結合實際,口述幾個使人「心驚膽寒」的場面;再接著描述自己在某種情況下「心驚膽寒」的心理;最後讓學生用這個詞寫話。(2)拓展運用空間。嘗試想像作文,設想現在所不能見的,沒有做的,讓學生在思維的空間中自由發揮,解脫束縛,創作出自己的東西來。很多學生都喜歡暢想未來生活,描寫未來世界先進的科技,舒適的生活,希奇古怪的事物,豐富學生的想像,寫出了每個人不同的精彩世界;童話是最美好的故事,有作者豐富的想像,有生活點滴的折射,有人性美麗的反映。學生喜歡童話創編,教師要精心設計題目,亦可讓學生自己出題,適時訓練,培養興趣。(3)為布局謀篇鋪路搭橋。小學中高年級每一單元的課文在編排上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單元後的作文也是根據單元課文安排的,因此,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要為學生寫作文鋪路。這樣學生到寫作文時,就有水到渠成之感。如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作者的觀察方法如何,文章是如何寫具體的,在遣詞造句、連句成段、布局謀篇上有哪些地方值得學習等等。通過引導使學生知道怎樣才能把習作寫得更好些,因此,在教學中我總是見縫插針地滲透寫作訓練,如,寫讀了課文的感受、啟示,續編故事等等。
三、範文引路,為習作導航
每一次作文教學之前,自己搜集與習作要求對應的優秀範文至少一篇。主要從四個方面搜集:一是選入教材的優秀課例,二是教師的下水文,三是學生的優秀習作,四是從網路中閱讀到的優秀習作。力求明晰每一篇範文是如何體現作文要求的;範文的精彩之處在哪裡。這樣為課堂教學運用範文奠定了基礎。
❹ 《如何讓小學生寫出有個性的作文》的階段小結
」針對當今學生寫作格式程式化、寫作內容套式化、寫作語言成人化等不良傾向,我覺得教師應當指導學生真正把寫作作為自我表達、真誠交流的方式,讓他們在寫作中自然地、創造性地表達,在寫作中發展健康的心理,養成良好的個性。根據我校實際情況,我們六年級確立了「如何讓小學生寫出有個性的作文」的研究課題。現將這一學期的研究成果總結如下:一, 分析現狀為了真實地了解學生作文情況,我們對六年級三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作文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沒有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不愛讀課外書,不喜歡摘抄,不愛寫日記,對作文毫無興趣,寫作文是為了應付老師和家長。作文時空洞無物、了無創意。面對這種調查結果,我們六年級語文老師認真研究,思考良策。寫出《龍水二小作文現狀分析》。二,學會積累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新課標提出積累各種素材、加強背誦的要求。要求「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在語文教學中,如果不注重積累,學生的語言倉庫就會永遠貧瘠,學生的語言泉流就會永遠乾涸。因此,,應將積累貫穿於整個教學之中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優美精彩的詞句片斷,誦讀品味、融會貫通,日積月累,不斷豐富學生對語匯的記憶儲存。但課本範文數量畢竟有限,其用意只是一種精讀的引路和示範,我們必須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課外,拓寬學校以外的生活,鼓勵學生博覽群書,從課外讀物獲取知識,增加新鮮語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要讓學生注意積累大量的好詞佳句、名言警句、俗話諺語、成語詩詞,掌握各種句式和表達方式,提高遣詞造句的能力。唐代大詩聖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朱熹有詩「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作文時,所需詞句就會隨著思緒自然流淌出來,寫起來也就感到得心應手, 三,交流寫法寫作雖然沒有死板的定式,但應該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在掌握段式寫作技巧如並列式、總分式、連續式的基礎上指導他們進行文章怎樣審題,怎樣開頭,怎樣過渡,怎樣結尾,又怎樣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的訓練。讓學生了解鳳頭,豬肚,豹尾等寫作知識,教會學生怎樣過渡,怎樣前後照應,怎樣進行細節描寫,怎樣動靜結合等。學生逐步積累了寫作技巧,學會了謀篇布局。 四.學會創新齊白石曾這樣告誡他的弟子:「學我者在,似我者死。」作文同作畫一樣,要做到「學」而不「似」,「生」而不「死」,關鍵在於創新。許多學生常為自己的作文落入俗套、千人一面而苦惱 ⒈形式創新。小學生的作文訓練大多數是寫事、寫人、寫景、寫物。但是,除了記敘文,我們的寫作方式還有很多,如:詩歌、散文、議論文(讀後感、觀後感)等等。只要老師的稍作點撥,稍作提點,相信我們的孩子也能寫出千變萬化、吸引人的作文形式來。記得有一次,學了《桂林山水》一課,讓學生寫自己的感想。結果學生們的習作出奇的好,形式豐富多樣:有朗朗上口的新詩《桂林山水甲天下》,有意味深長的信《致桂林山水管委會的一封信》,有吸引人的童話故事《比美》……2,材料創新。學生作文材料經常讓人似曾相識:總是讓座、下雨媽媽送傘、老師給我補課、幫助孤寡老奶奶等等。這是不注意取材的創新,思維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生活日新月異、豐富多彩,只要用心觀察、留意,「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上所見所聞均可入作文。事物的多樣性決定了材料的千變萬化。即使是同一幅圖畫,不同的人寫作,也應有不同的取材角度,如:寫《第一場雪》,我引導學生可以寫雪景,可以寫雪中發生的事情,也可以寫你看到雪的感受。結果學生是想像豐富,創新不斷,精彩紛呈。 3。布局創新。學生習作有先摹仿後創新的過程。學生學習文章基本布局模式、熟練運用後,就不必拘泥摹仿,可以引導創新破格了。根據材料、主題的需要,安排恰切的結構形式能使文章增色。恰當運用倒敘和插敘能引人入勝、增強讀者閱讀的興趣。可以收到出人意外的效果。作文的布局有法而無定法,學生可以根據需要推陳出新、創造發展。五,張揚個性「語不驚人死不休」,也就是說寫文章時語言一定要獨到、新穎,能吸引人,打動人。學生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語言積累,因而形成了學生不同的個性和不同的語言。我們要把自己獨到的個性,獨特的思維用獨特的語言表現出來,以「我手寫我見,我手寫我心」,寫出有自己風格的作文來。如。 所以,我們必須追求語言的新鮮、生動、活潑,講究行文的安排、布置,講究寫作技巧,只有立意深而新,構思巧而妙的文章才有價值。
❺ 淺議如何做好小學個性化作文教學
培養獨立的主體、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個性化作文教學
近幾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開展,這是在新環境中尋找更新與發展,是繼承歷史傳統上的再一次跨越。站在這一潮頭浪尖上,反觀傳統得教育教學,由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反思,特別是其抹殺個性的一面。日本學者池田大作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導致教育痼疾的根源:「現代教育已陷入了功利主義的泥潭,這是很可悲的事情,這種傾向帶來了兩個害處,一是使教育變成了政治、經濟的工具,進而失去了它天生的主體性及尊嚴;其二,由於只承認實用性知識和技術的價值,便使從事這類學科的人們淪為知識和技術的奴隸,隨之產生的結果便是尊嚴的喪失。」這句話揭示了現在教育存在的危機,也從另一角度道出現代教育所存在的工具性教育的弊端。
顧名思義,工具性教育就是要把人培養成工具,把教育當作工具使用。他反映的是一種觀念形態的思想,是支配教育的一種哲學理念。可以這樣理解,工具性教育使教育消失了它在整個社會系統中的獨立地位,成為外部社會要求的被動適應者,教育不再是教育本身,而是社會的工具;同時他使教育不再把人作為獨立的主體來培養,發展人的內在價值,而是把人作為工具,發展人的外在價值或工具價值。這一理念反映在寫作教學中,即喪失了寫作的主體,為文而文,使作文與人格分離,作文的心理畸形,這就喪失了寫作作為一種生命活動存在的本質意義。
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對語文教學的要求是:「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造就現代化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要進行系統的改革。」
❻ 小學語文立項小學個性化作文教學研究課題書怎麼寫
個性與和諧現在的時代是講求個性的時代,這是「人」的覺醒、時代的進步。但個性不能走極端,不是隨心所欲,不是一味地自我中心。有人說:藝術的極端是痴,思想的極端是瘋。可見極端是要不得的。這里所說的個性,是指一個人性格的主側面。個性有好也有壞。僅就三國人物而言,關羽和呂布一個義薄雲天一個反復無常,誰高誰下,一眼便知。諸葛亮鞠躬盡瘁、孫仲謀知人善任,一言一行可圈可點;董卓專橫兇殘、劉禪昏庸無能,低劣個性禍國殃民。發揚優良的個性,抑制惡劣的個性,是個人之幸、社會之幸。作為單個人,每種優良的個性都是值得尊重的,但個性的張揚也不是永無止境的。人處在社會中,並非生活在真空中,因此人和人打交道就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個性。中國文化從本質上說是講求和諧的。孔子提倡和而不同,提倡仁和恕。老子講求「無為」,說到底也是強調尊重自然規律,反對極端的「亂為」。人的社會需要和諧,要和諧就不能只考慮自己而不管其他。一個團體,大到國家、政黨,小到單位、家庭,要想順利發展和謀求幸福,既要尊重個性的活力,又要顧及到團體的利益和他人的需求。優良的個性理應得到尊重,人需要充實自己、不斷發展。另一方面,規則也必須有、必須不斷改進。從古到今,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和革命,法律的一次次修改,不正是在改進和發展社會規則嗎?社會的現代化,需要人的現代化。沒有人的素質提高、沒有人的個性優化,哪來社會的全面進步?只有物質的現代化,沒有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不是完善的社會進步和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應該是相輔相成的。社會和諧發展的真正目的,不正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物質條件、完善快樂的個性,為了創造人的幸福生活嗎?人世間絕對的自由是沒有的,人人都追求絕對自由,最終也就沒了自由,比如人人都不顧紅綠燈的約束、人人都不考慮其它的車輛,結果只能是人人都失去了可貴的自由,現場一片混亂。可見,在現實社會中個人的生存總要遵循一定的規則。一個有活力的整體不是一團泥,而應是一袋豆,既要遵守團體規則的約束,又應適當保持相對獨立的自我。誰都需要自我空間,這是人的天性使然啊。這樣的團隊才是我們共同期待的吧?或者說,一個有活力的社會應該像一支訓練有素的球隊,他們活躍在球場上,既有團體合作精神,又盡最大力量發揮個性,表面看去亂亂騰騰,實則活而有序。遵循一定的規則,又合作又講個性,這樣的球隊才能精神高昂,活力四射,團隊蓬勃向上,個人心情舒暢、個性飛揚,在發展團體的同時,也實現了自我。
❼ 小學作文課題研究活動記錄
答--您想要問什麼?小學語文教學都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來授課的,學校的要有教學活動都是要將老師講好,學生都能掌握所學的知識。
❽ 如何讓小學生在作文中具體描述課題 實驗班與對比班的統計材料
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研究課題階段總結
《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研究》課題階段總結
呼瑪縣第一小學
一、課題的提出〖HT〗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新基」理論中對塑造未來新人的描述:「21世紀的基礎教育應把每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健康個性與社會規范性的有機統一的發展作為最根本的任務」,可以看出,新時期的語文教學更注重於個性化教育。而寫作能力則是構成語文素養的一個主要分支,提高學生個性化作文能力對於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造就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認為,在新基礎教育理念指導下對個性化作文教學進行深入探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當前的作文教學中,存在著以下現象:(1)重表達,輕育人。教師十分看重學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結構和技巧,至於作文內容是否真實,則全然不顧。(2)重模式,輕能力。有的教師不厭其煩地將一點作文知識和方法公式拋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套用現成的材料與模式。(3)重課堂,輕生活。在教學中,教師把學生關在教室,苦思冥想,閉門造車。(4)重指導,輕講評。很多教師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指令性建議,面對作文後的講評不重視,常常批完作文,寫幾句不痛不癢的評語,就把本子發給學生完事或不尊重學生的個性,大刀闊斧的進行修改。這樣,學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假話連篇,假情假意,缺乏個性化體驗,學生獨具匠心的稜角受到壓抑,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寫出的東西蒼白無力,毫無童真、童趣,毫無靈性可言。
目前,世界各國寫作教學有一個共同的趨向,就是向生活靠攏,以內容為中心。日本語文教學界倡導的「生活作文的寫作思想,值得我們借鑒。「生活作文」是通過以生活世界為對象的寫作,在培養語言能力的同時,通過以作文內容為中心的討論等活動,使學生深化對生活的認識,使學生形成主體的人格,這是一種基於事實的、學生的自由表達為主的教學形態。又如美國的寫作教學也有一種盛行的做法,就是作文題目不受拘束,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寫作的東西必須是學生真正相信和關心的。
據以上認識,我們提出並實踐了「超越教材,張揚個性」的研究設想。所謂超越教材是指突破教材中相對固定的作文訓練序列,有序與無序相結合,訓練習作(教材上的)與引導創作相結合,允許和鼓勵學生自主表達;使我們的作文教學隨時適應學生變化著的現實生活,順應學生不同的語言個性。這樣,我們的作文指導就能從知識形態真正走向生命形態,將「習作」植根於學生真實生活的土壤,置身於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的環境中,潤物細無聲般地將鮮活的具有時代特色的作文資源引進我們的作文教學中來,使它每一天都煥發時代的活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語言個性才能獲得自由張揚的空間。
二、研究目標1、總體目標
通過本次研究,使學生能夠達到新課程標准所提出的目標:能夠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總結出作文個性化發展的教學策略的基本目標、內容的組織,方法的選擇、教學程序的設計,得出作文個性化的教學策略的理論與操作性結論。
2、具體目標
我們的具體目標是以綜合實驗為背景,不同年級採用「專項突破」的方式進行。我們把一至六年組分為三個段。
一、二年級是准備階段。應突出說話能力的培養。這一階段是直觀感知階段,主要指導學生初步觀察、認識事物,進行說話訓練。說是寫的基礎,突出個性化,做好「四練」:一是練膽,訓練學生敢說;二是練看,看是說話的基礎,要學會看;三是練聽,聽是發展語言的基礎;四是練讀,繪聲繪色地讀,積累語言,這是學生應用語言的基礎。
三、四年級是過渡階段。重點突出觀察能力的培養。學會觀察要做好三點:一是解放,把學生從狹窄封閉的課堂中解脫出來,讓他們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去觀察,體驗,去廣泛閱讀、開拓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素養;二是培養會看,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揭示事物的確良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作文有沒有獨特感受,有沒有創意,關鍵在於學生是否能多角度地觀察生活。三是敢寫,有時學生所寫並非是學生所想、所見、所聞,而是說一些唯心的話,假話。因此,文章往往出現「假、大、空」。要激勵學生敢說,敢於發表自己真實的情感,說真話,抒真情,這是寫好個性作文的基礎,使學生習慣於大膽地、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
五、六年級,綜合體現階段。是學生把「觀察、想像、寫作」三者有機結合起來進行訓練的階段;此階段要求學生學會合理地想像、客觀地分析事物的變化過程,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的本質。在綜合體現階段,要突出兩個字,一個是「趣」,一個是「活」。要讓學生覺得作文是一項輕松愉快而又具有創造性的腦力勞動,並且以濃厚的興趣作動力。因而,教師在訓練的方法上必須不斷創新,推出新方法。
三、研究內容
1、將作文訓練的內容向生活延伸;向不同的學科延伸,實現學生作文個性化2、培養學生習作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3、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深刻而細膩多角度感悟生活,有個性地表達生活。4、真實,說真話,寫真話,表達真情實感,讓學生真正做到「文中有我之心,有我之思,有我之情」。
5、引導學生實施個性化的閱讀。四、實驗原則及研究方法1、實驗原則(1)以學生為本的原則
關注學生的發展,特別是學生個性的發展。要使學生在寫作實踐活動中,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教師的指導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熱情,客觀准確地把握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特點,正確處理好順應與引導的關系,特別要在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動機方面多下功夫,使學生的寫作成為一種自主的行為。
(2)求真求善的原則
一是要倡導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通過實驗,探索作文教學規律。二是追求最佳教學效果。(3)探究創新的原則
探索性實驗研究的目的是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發現新規律,獲得新的科學理論。探索性實驗的生命在於不斷創新。在實驗過程中,要不斷發現新經驗,新方法並及時總結交流。
(4)動態發展的原則
實驗研究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本課題採取滾動式推進不間斷實驗的研究策略,以求推舊出新,不斷豐富,不斷完善。
(5)整體推進的原則
寫作能力是構成學生語文素養的一個分支,個性化只是評價作文優劣的一個維度。作文個性化只是我們要改變作文教學現狀的一個切入點。在關注學生作文個性化的同時,必須重視與之相關的諸如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和實踐活動,將作文個性化納人語文教學的整體改革之中,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全面發展。特別是閱讀教學的改革,尤其重要。
(6)多元開放的原則
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百花齊放,求同存異。廣泛吸收已有的實驗研究成果,廣泛團結志同道合者,摒棄門戶之見,共同切磋探討。
五、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主要側重課題的前期論證,收集國內外有關內容、研究的觀點、方法等。2、調查研究法:各課題組成員通過調查,了解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寫成調查報告,明確研究方向。3、行動研究法:及時記錄在該問題研究過程中來自教師、學生、教法和學法模式等,通過論證確定實際可行的實施策略。
4、個案研究法:針對具體情況,依據全面發展理論,對個別學生進行個案記錄和研究。六、研究步驟:
1、准備階段(2006.32006.8)
調查、分析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調查,完成調查報告,起草並擬定本課題研究方案。2、實施階段(2006.92008.8)
邊計劃,邊論證,邊學習,邊實驗,邊研究,邊小結,邊推廣。3、總結階段(2008.92008.12)
整理資料,撰寫報告、論文,提供優秀課例,學生優秀習作。七、成果形式
《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研究論文集》《呼瑪一小學生習作選》課題結題報告及工作報告
課題組成員作文「個性化」教學課堂展示八、具體做法:
(一)建實驗班,精選實驗教師。
搞好此項課題研究,不能只顧一點一面,不計其餘。所以,我們所選的是很普通的班級。對實驗教師進行了精選,要求實驗教師,首先是有思想有個性的人,要熱心課題研究,肯下功夫,有愛心,有敬業精神。
(二)制定實驗方案及制度
1、依據該項實驗的基礎理論和指導思想,通過對我校作文教學現狀的評測分析,對實驗教師的摸底了解,制定了《實驗方案》。
《方案》包括以下內容:1、指導思想。2、實驗的目的要求。3、實驗的原則。4、實驗的方法。5、達到的目標。有了這樣的方案,就減少了實驗的盲目性。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課題實驗的有效進行,我們課題組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制度。其中包括:研討制度、備課制度、觀摩制度、交流制度,要求課題組成員應積極參加組織的各種探討及實驗等活動,把握實驗方向與重點;課題組要建立、健全集體備課制度。本實驗課題組的備課分為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兩種主要形式,實驗教師要對備課及其實施情況進行如實總結,不斷積累經驗,並努力建立起本實驗課題的備課資源庫,提高實驗的層次;學校每學期組織實驗教師開展一次專題教學觀摩活動,具體展示教師教學的個性化風格;學校每學期組織參加實驗的學生開展一次講故事、專題演講、現場作文競賽等活動,檢驗學生學習情況,推進實驗進程,展示學生個性化發展風采等。
(三)研究的具體措施
在課題研究實施中,課題組堅持「科學、有效、創新」的研究思想,認真開展課題研究活動,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初步摸底,搞清基礎。
實驗班確立後,通過測試;問卷等形式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了口語交際、作文等方面的調查了解,同時又對學生的家庭、生活環境進行了初步了解,目的是以利於我們有的放矢地進行作文教學。通過調查了解,目前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是孩子往往在大人的規范和勸誡下,要挑大人們希望他做的事兒來寫,這些事也往往滲透著大人們所希望的思想或觀念。如小學生應該聽話,應該拾金不昧,應該見義勇為,不應該撒謊,不應該,所以目前學生作文里的思想應該說是千篇一律的,看了一百個學生的作文,也就只看到一種思想。在本來就經歷不多的小學生身上,就只有幾種近似公式化的「范型」可寫。如果沒有,就只好依賴於編造。如拾金不昧是好的,但路上不是那麼容易揀到好東西的,那就假想一件吧。難怪在學生周記中,竟有近四分之一的學生在路上拾到了錢。造成「似曾相識」的重要原因是我們教師的作文指導過於整齊劃一,審題、選材、表達方法等都要一一落實,才能放手讓學生寫作;之後,教師精批細改,然後針對學生的典型問題進行集體講評修改等。這種指導其實是漠視學生的生命意義,漠視學生的個性差異與發展。缺乏個性化的指導,是導致學生作文缺乏個性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我們認為教師的作文指導工作的核心是加強個性化的指導,將主要精力放在啟發、引導、鼓勵、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寫作上,成為學生寫作上的合作夥伴。
2、轉變思想觀念,促進認識到位。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實驗教師對課題研究的認識程度直接關繫到他們實踐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新的作文理念要真正深入到教師的心靈,才能成為教師理念建構的基礎和准繩,從而指導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
(1)加強培訓,理論引領實踐
學校加強對課題的培訓與學習,加強對課題的動態管理,堅持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在集中學習上,我們實行例會制、學習制,每月召開一次課題研討會議,安排一次評價專題學習,讓課題組成員及時掌握當前有關作文個性化的新理念以及作文個性化的新方法,讓課題組成員,及時交流各自對課題研究的經驗與困惑。同時向實驗的老師介紹一些書刊雜志,拓展教師的認知視野、拓深他們的研究視角、拓寬他們的研究范疇,從而使他們在理論上有更多的收獲。研究伊始,組織實驗教師學習課題實驗方案和相關的理論,使教師深刻領會實驗的目的、要求,以及要達到的目標;使教師真正領悟:個性化作文教學是主體性教育理念指導下的作文教學,是個性化教學理論在作文教學領域的實踐體現。它除了作文教學所涵蓋的學科定義和學科使命外還包含著以下三個層面的內涵:
在教學目標指向上,把培養學生優良素質最終形成以「自由個性」為核心的健全人格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採取與之相適應的個別化的教學方法。
在作文評價體制上,打破傳統作文教學概念化、模式化的評價方法,採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不同學生提出分層級的教學要求。簡單說,就是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能自由地寫作,寫真實的文章,寫出的文章新穎。「思想」「自由」「真實」「新穎」是作文個性化的基本內涵總之,個性化作文重在強調求異,盡量避免趨同。
(2)重視反思,提煉研究經驗
加強實驗教師的自我反思和隨機溝通,積極撰寫教研日記,實現以交流促思考和以思考促積累,以積累促發展的目的。促使教師從參與研究變為自覺參與,自覺地從理論上反思研究行為,逐步將經驗提煉上升。
3、以課例引路,上好研究課
課題組成員積極參加組織的各種探討及實驗等活動,把握實驗方向與重點。以教學、教育案例為載體,實施行動研究,使教師與研究者(專家)在共同製作案例時出現困惑與思索,教師在理念與經驗引領之下進行行為自省、教學經驗重構、紮根埋論建立。研討活動為集中研討共三種形式,一般情況做如下安排:
(1)每兩周由執行組長牽頭,組織課題小組成員,開展一次研究活動,主要是學習本課題實驗的理論知識與先進經驗,小結本課題實驗的經驗與教訓,確保課題研究在正確的指導下有序進行。
(2)每月每個實驗項組織一次公開研究課。
(3)每月由小組長牽頭,組織課題組成員開展一次研究活動,主要是研究、解決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在互相交流中共同提高實驗的操作水平與效益,並努力爭取形成理論認識,不斷豐富實驗的內涵,使實驗更有普遍指導意義和推廣價值。
由於作文教學改革始終是一項難點,在課改背景下上好作文課,更有難度。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課的嘗試,我們發現,執教者已經有課改意識,但行動上還是猶猶豫豫,力度不大,深度不夠。為此,我們組織課題組成員觀看「作文教學觀摩課」的教學錄像,寫好教學小記並在課題組進行交流,以優質課促反思,以優質課來引路。通過「觀看反思交流」這樣一個過程,組員們從教學理念上有了根本的轉變,從而切實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
4、加強教師間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因為每位教師的學歷不同、閱歷不同、知識結構的不同,所以對課題研究的認識也不同,對個性化作文的理解、把握不同。為使課題研究順利有效進行,我們採取先觀摩課題研討課,再集中交流各地課題研究情況的形式,老師們緊緊圍繞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結果等,暢談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實踐收獲。老師們的交流中,有理論學習的收獲,有教學困惑的剖析,有教學成功的感慨,有教學失敗的傾訴。通過平等的對話、橫向的交流、縱向的引領、思維的對撞、觀念的爭鳴,老師們都說,這是一次教學觀念上的洗禮,也是一次教學經驗的展示,更是一頓豐盛的精神佳餚。
5、反思、總結、提高。
為了保證本課題研究工作的落實,我們制定了研究過程中每個階段的實施計劃,做到人員、時間、效果三落實,並把課題計劃分解納入學期教學工作計劃之中。每次活動後都讓教師及時反思、不斷總結、提高。每次聽課、看錄像後,都要求教師認真填寫課例分析。每學期,都要求課題組成員認真撰寫一篇作文教學方面的論文。
九、取得的成效。
通過近一年的研究,我們在實施」作文個性化」教學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個性化作文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規范了訓練過程,使每次的作文寫有目標,評有依據,改有方向。實施全方位把關,面向全體,有利於調動學生寫作文,改作文的積極性,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發揮,由害怕寫作文到樂於寫作文;由「空洞無物」到「靈性四射」;作文題材俯首可拾,佳作妙語信手拈來。
(二)促進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在這一學年中,學生通過閱讀,記筆記,寫日記,辦手抄報,作文園地等,寫作能力日漸提高,並養成了隨手記筆記,隨時寫日記的好習慣,為更好地進行個性化作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僅在本年級中脫穎而出,在校內的各項比賽中紛紛獲獎。
(三)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科研能力
課題組通過富有個性的教學實踐活動,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並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教學成果,得到校內同行的公認。
思考與啟發
我們的「作文個性化」課題旨在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張揚學生的個性,這與新課程標準是相吻合的。
(一)培養興趣為先導
培養學生個性化的作文能力,應當從低年級抓起。我們必須採取多種辦法,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教師對寫得好的誇一誇,對不敢寫的拉一拉,對寫不好的幫一幫,在老師的不斷鼓勵中,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從而期待下一次的成功,漸漸形成寫話的興趣。
(二)重視個性化作文的引領
個性化作文,提起的時間不長,教師在指導上辦法也不多,當前應予以更多的關注。低年級是最愛想像,最富於幻想的年齡段。我們要不失時機地利用寫想像中的事物,激活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的個性,學生的能力是無窮的,一旦讓它釋放出來,會給我們一次次驚喜!因此教師應取得家長的配合,使作文個性化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個性化作文」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顯示個性應和時代緊密結合,讓學生融入社會生活之中,但是教師必須在班集體中做出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對「真善美」的謳歌和對「假惡丑」的批判必須旗幟鮮明,避免學生走極端。
2、顯示個性並不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全盤否定。它是一種有批判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才能得以更好的發揮,我們的作文教學才會撥雲見日,其樂無窮。
3、教師的觀念要從根本上轉變,否則影響課題研究的成效。十、下一步設想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作文教學的關鍵還是應該上好作文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同時,要重視作文評講。今後,我們的研究工作將進一步側重於作文課堂教學,向作文課堂教學要效益。我們還要讓作文向其他學科更好地延伸,讓作文與綜合實踐活動相融合、與藝術學科相融合,與信息技術相融合。我們將不斷建立完善的作文多元化評價體系,真正讓學生愛寫、樂寫、會寫,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個性發展。下一步的具體做法:
1、學校每學期組織課題研究的教師開展一次專題教學觀摩活動,具體展示教師教學的個性化風格。2、學校每學期組織參加實驗的學生開展一次專題演講、現場作文競賽等活動,檢驗學生學習情況,推進實驗進程,展示學生個性化發展風采。
3、成立「個性化作文文學社」,每兩個月由文學社負責出版一期專刊,刊登實驗班學生的優秀作品及教師的點評,為師生提供發揮個性特長的舞台,以點帶面,激勵全體學生參與實驗的熱情。
4、條件成熟時,舉辦對外的教學公開觀摩、演講會、辯論會等活動,推廣實驗的成功經驗,提升實驗的實際價值。
責任編輯:姚尚元
擴展閱讀:小學生作文_個性化_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小學生作文「個性化」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呼瑪縣第一小學
2007.11
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教育中的難題,長期以來困擾著小學語文教師,並制約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學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假話連篇,缺乏個性化體驗,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寫出的東西毫無童真、童趣。從2005年課題立項後,我校師生積極實踐,努力提高實驗效果,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
課題組成員都是有一定教學經驗和指導作文的功底的教師,為提高研究水平,大家訂閱了大量的作文指導書籍,積淀文學功底,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全組老師還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教育理論,研討新課標,運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實踐,學習了《走進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等一些書籍和雜志,並作了適量的摘抄記錄和學習筆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課題研究小組成員經常聚在一起,討論作文教學,討論課題的進行,大家交流經驗,群策群力,使課題研究沿著健康的軌道順利發展。對學校的讀書、徵文等活動,大家認真組織學生參加,爭取讓學生在不斷的鍛煉中得到提高。
由於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加上選擇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大都有較好的信息技術素養,因此大家參與本課題研究的熱情較高,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識較強,日常的課題研究資料得到了及時的收集和整理。注重課題的研究過程,在研究過程中教師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反思,不斷把感性的認識、平時的做法上升為理性的認識。教師之間還相互聽作文教學的研究課,課下進行討論,不斷提高。
二、加強過程管理,豐富研究活動
嚴格課題管理,規范課題操作是課題研究能否得到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為了使本課題得以順利實施,我們首先是嚴格落實課題實施計劃。為了使課題計劃落到實處,我們定期開展課題研究活動,認真上好專題研究課,作好課題研究記錄,及時總結經驗。堅持寫好教學反思,並積極撰寫相關的故事和論文。
三、重視課堂教學的實踐語文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語言材料的積累和反復多次的語言實踐活動為前提的,我們既注重課堂教學,又僅僅抓住課外的閱讀和寫作。
教師充分利用各種有限的時空去訓練學生的的作文能力。在個性表達中展現自我。文章源於真實的生活但又不是生活的簡單照抄,我們注意重視兒童的主觀感受,尊重兒童獨特的審美體驗和兒童化的語言,注意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表達生活,並且大膽表達有自己的有特點、有個性、有創意、有獨特的感受和見解,不盲目從眾,不人雲亦雲,用個性化的話語,使用個性化的表現手法,去反映個性化的生活經歷,暢談個性化的認識感悟,抒發個性化的審美情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抒發真情、真體驗、真感受。比如馬瀟瀟就喜歡很細膩,很哲理的描寫;張皓喜歡玩點小幽默;梅若晨總是寫得情感交融;宋雨晴的文字則是優美的散文。事實證明,有不少學生的文筆很有特色,看事物的視角也很獨特,具有了很好的作文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引導學生說真話,追求學生個性能力的發展,藝術地引導學生從敢於參與到樂於參與,再到善於參與,把作文寫好。
四、寫作、講評、修改有機結合。
要想寫出好文章,唯有多讀、多寫。當然習作練習要注意方法,要以課文為依託,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連,走從仿到創的路子,讓學生少走彎路。同時把寫作與修改、講評有機結合。在精心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後,總有一些佳作,所以在每一篇作文收上來後,我們就選幾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讀給大家聽,然後分成小組評、改。評改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幫助了別人,同時也學會了如何改文章。同時,我們挑選一些好的作品,列印出來,編在校刊里,讓大家傳看學習。當孩子們看到自己優秀的作品變成鉛字、漂亮工整地列印出來,再配上美麗的插圖,心裡非常高興。這樣,就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❾ 小學語文的個性化作文怎麼去教學
【摘要】作文教學是我們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大環節,作文本身就是一種體現強烈個性色彩的創造活動,而且有無創造個性直接決定著作文的質量,因而個性化作文教學成為作文教學發展的必然。本文探究了小學生作文缺乏個性的種種原因,並從三個方面提出了小學生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實施策略:(一)激發學生興趣,落實因需要而作文;(二)沖破思維定勢,訓練學生思維的發散性;(三)改革評價機制,讓小學生品嘗作文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小學生;個性化作文教學;實施策略
小學生是具有個性特點的生命體,這決定了小學作文教學天經地義是個性化的。然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小學生作為寫作的主體和教學的主體已經迷失,導致作文中「假話」「套話」「大話」「空話」滿天飛。小學生的作文大同小異,毫無個性可言,具體表現為:內容狹窄陳舊,千篇一律,標新立異難,抒寫真情難,准確表達難。
一、小學生作文缺乏個性的原因
(一)學生方面
小學生缺乏豐富多彩的生活經歷。由於小學生年齡小,知識面窄,與大自然、社會的接觸很少,沒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怎麼能寫出內容充實的作文呢?小學生寫作時往往只是苦思冥想,卻無話可說,只得東拼西湊,假話連篇。
小學生缺乏寫作動機。動機是行為的動力,沒有動機等於沒有作文積極性的源泉。小學生寫作動機缺乏,造成了對學習寫作態度的冷漠。同時,由於作文評分標準的不確定性和給分的趨中向性,促使小學生欠缺基本的成就感,體會不到作文的價值。
(二)教師方面
在作文訓練過程中,教師過多地注重作文技巧訓練,而不注重文章內容的挖掘,注重用語巧妙,卻不注重思維的訓練,從而扼殺了小學生的個性和獨創性,使小學生成為方法、技巧的奴隸。
「樂於表達」「自由表達」是小學作文的本質特點,但由於教師的任意拔高,誤把作文當作創作,小學生望而生畏,一開始就被帶上了沉重的鐵鐐。加之批改拖拉,信息反饋慢。小學生關注作文的熱情得不到及時的反饋和強化。同時老師在批改時,或橫加指責,或大刀闊斧地大加修改,傷害了小學生的自尊、自信,抑制了小學生個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