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讓學生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怎樣指導小學生作文,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思考和探索這個問題。我認為輔導小學生作文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我把小學生作文輔導概括為三個階段:摹仿輔導、遷移輔導、創新輔導
任何一種技能、技巧都是從摹仿開始的。小孩是怎樣說話的?他是通過摹仿父母及周圍的人說話時唇、齒、舌、喉的動作,而學會說話的。輔導學生啟蒙作文時,最好用摹仿輔導法。教學作文時,出示優秀的範文,讓學生摹仿著去寫。例如:我們可以把《可愛的小雞》一文抄在黑板上,讓學生明白著篇文章從哪些方面告訴我們小雞是什麼樣子,那些詞語、句子寫出了小雞的可愛,然後讓學生試著寫可愛的小動物——小狗、小貓、小鳥、小豬……學生呢感作文時有章法可依,輔導的效果會是良好的。
孩子學會口語是因為他們自身迫切需要與外界進行交際,積極主動的摹仿周圍人說話而學會口語。進行書面語言的交際,學生本人並沒有這種迫切的需要。他們把寫作文看作是一種很費腦筋很麻煩的作業,在被動的情況下去完成學習任務。這時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寫作的慾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誰家的小動物最可愛,誰家周圍的景色最美,誰的爸爸媽媽最優秀,請寫出來,告訴老師和同學們。這樣一鼓勵,學生就會產生表現的慾望,就會積極、主動的寫作文,效果顯然比被動作文要好。
經過低年級的摹仿輔導作文教學,學生基本上能夠寫作文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年級的提高,如果仍然用摹仿的方法輔導學生作文,將會產生一種不良的作文現象。學生抄襲作文選上的內容,他們將作文選上的作文所寫的人和事改名換姓,變成自己的作文。這種經過改造的作文,因為是抄來的,在謀篇布局、遣辭造句、敘事狀物等方面都比學生自己冥思苦想寫出來的作文要好,所以在考試的時候,這類作文一般都會評上高分,正因為這樣,為了追求名次和升學率,有些教師竟然鼓勵學生考前背誦作文,應付考試。小學試卷上的作文題大都是要求學生寫人敘事的題目,寫人的作文背兩篇,寫事的作文背兩篇,考試時將背熟的人和事往作文題里一填就了事,快捷方便。像扶老人、小孩、殘疾人過馬路,公車上為孕婦讓座,撿到錢包或貴重物品歸還失主,考試時借筆或尺給同學等等都是萬能的作文材料,用到寫人敘事的作文題里都很合適。這樣一來,機關學生呢感作文得了高分,但學生實際的作文能力並沒有提高,甚至到了離開作文選就不會作文的地步。這就是語文教學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克服摹仿帶來的負面影響,必須及時地轉入第二階段的輔導訓練,即遷移輔導。
遷移輔導法,就是將摹仿階段學會的別人寫文章的技能、技巧遷移到學生呢感自己的作文中去。輔導的關鍵是要求學生學會協作的技能、技巧來表現自己生活中的美與丑、善與惡、愛與恨、悲與歡、喜與憂,把學生的作文與他們的生活聯系起來。在輔導是,要嚴把選材關,要求學生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寫人必須是你實習的人,這個人的音容笑貌、舉首投足必須忽之欲出,並對他們的思想、品質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寫事必須是你親身經歷的事情,對它的始末了如指掌,對事件中包含的意義有獨到的認識和看法。寫景一定是你親眼目睹過的,並有你自己的美感體驗。寫物必須熟悉它的外形、結構、特徵。寫感悟必須是你心靈震撼的產物。這樣學生作文的內容是他自己鮮活的生活,就避免了抄襲作文選上的人和事,同時也減少了無病呻吟的學生腔調。只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學生就能寫出內容充實,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要指導學生寫出優秀的作文,必須知道學生在寫作時要創新。創新輔導包含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文章的技能技巧形式上的創新,一是文章內容方面的創新,後者尤為重要。文無定法,文章的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文章採取什麼樣的形式是由作文的內容的需要決定的。要注意輔導學生用恰當的形式表現作文的內容。學生作文時常抱怨沒有什麼東西可寫,在創新輔導階段要幫助學生解決寫什麼的問題。生活之樹常青,文章是對生活的反映。沒有什麼東西可寫是學生對生活觀察不細,思考不深的結果。生活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對美的事物感悟的心靈,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要指導學生留意觀察自己生活的周圍環境,觀察所有人在上呢搞活中的表現,特別是有沖突、有矛盾的時候,觀察事件的發展變化,深刻地思考生活的本質,從中捕捉住美的東西,鞭韃丑惡的東西,然後用恰當的形式,把它表現出來,寫成作文,這樣的作文就不乏新意了。
三個階段的輔導不是相互獨立和排斥的,它們互有聯系,互相滲透,循序漸進地輔導學生作文。在作文教學中把著幾個階段輔導落到實處,分年級按階段地實施,我想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不無裨益。
2. 急要一篇寫事的作文!要有真情實感,還能符合實際生活! 小學生作文,400字以上
蜘蛛記 今天,我獨自躺在床上,眼睛半張半合,無意間,我看到牆壁上有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我想:這會不會是一隻蜘蛛啊!我懷著好奇心,便站起身,走上前去,想看個究竟,沒想到,它竟然動了起來.啊!它真的是「八腳怪」!我嚇得「哇」地一聲叫了出來,要知道,我最怕的蟲子就是蜘蛛了,何況這只蜘蛛又黑又大,怪嚇人的. 媽媽聽到叫聲,便走過來問:「什麼事啊?」我結結巴巴地說:「這兒有…蜘…蛛.」說完,便指了指牆壁上的蜘蛛,誰知,媽媽卻若無其事地說:「我還以為什麼事呢,大驚小怪的,不就是一隻蜘蛛嗎,它又不會咬人,你怕什麼呀?」說完便走了出去.我想:一隻小小的蜘蛛怕什麼呀,我比它大好幾百倍呢!用一根手指頭就能把它壓成肉餅.想是這么想,可我的眼睛卻始終盯著那個「八腳怪「,怕它爬到我的小床上來.只見它爬呀爬,當它爬到空調的邊上時,忽然掉了下來,我心裡「咯噔」一下,目不轉睛地盯著蜘蛛,沒想到它盪在了半空中,原來蜘蛛用它吐出的絲在做雜技表演呢,等它玩夠了,又像彈簧 一樣「嗖」的一下上去了,我長長地吁了口氣,幸虧沒掉到我的床上來,唉,真是有驚無險啊! 我正在為自己慶幸,沒想到它以飛快的速度爬向我的小床,我吃了一驚,剛才那股高興勁兒早就煙消雲散了,隨之而來的是「咚咚」的心跳聲,可這只蜘蛛卻一點兒也不知情,還在往我的小床的方向爬過來.我忙跳下床,去搬我的「救兵」—爺爺,爺爺看到這個情景,便撕了一張報紙,他把報紙放在蜘蛛的必經之路,等它「自投羅網」,只見蜘蛛真的沿著報紙爬了上來,爺爺輕輕地拿起報紙,打開窗戶,把蜘蛛放回了大自然. 我問爺爺:「爺爺,您為什麼不把蜘蛛打死啊?」爺爺笑著對我說:「蜘蛛專吃蚊子,是益蟲,我們應該保護它才對呀.」我聽了,點了點頭,心想:看一樣東西不能只看它的外表,只有懂得了更多的文化知識,才能夠更好的保護和利用它們.
希望採納
3. 如何讓小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
要想讓學生喜歡寫作文,並且寫出的作文有真情實感,就要讓學生有生活體驗和積累,並鼓勵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寫身邊的人和事,,這樣也有利於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使他們作文「有內容可寫,有情感可抒」。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針對農村小學生,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方式讓學生去體驗生活: 一、走進農田,體驗勞動 例如在教學《鋤禾》這首詩時,同學們群情激奮,紛紛闡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表達了自己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然而現實生活中學生浪費糧食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可見,學生課堂上所表現的情感還只停留在較淺層次,教學並未收到很強的教育效果。為杜絕此種現象,我的做法是:麥假前一天,向同學們提出具體要求:和父母一起到田裡去參加麥收,用不同形式進行勞動實踐,勞動後寫一篇200字以上的感想。 麥假期間,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幫父母幹些力所能及的麥收活,親身體驗勞動的辛苦;休息時,請父母給他們講些耕種方面的常識;晚上,在燈下奮筆作文。麥假結束後,同學們寫出了一篇篇內容生動、情感真摯的文章。有個同學寫道:「今天的勞動雖然苦了點兒,但我卻感到非常有意義。在今天的勞動中,我不僅看到了農村繁忙的景象,看到了機械化的威力,也體會到了人工收割的艱辛;不僅品嘗到了勞動果實的甘甜,增強了勞動自豪感,更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糧食是農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是來之不易的,以後我再也不浪費糧食了。……」真情發自肺腑,真情溢自內心,這次作文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走進農村,認識社會 如寫以愛家鄉為題材的文章,可帶領學生走進養殖廠、溫室大棚,了解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等;寫以人間真情為題材的文章,可帶領學生走訪孤寡老人,開展「我為他人獻愛心」活動。 農村為科技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科技活動又為體驗性作文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條件。學生在科技活動中,不但養成了遇事總想問個為什麼的好習慣,錘煉出了堅韌不拔的意志,還大幅度地提高了寫作水平。 三、引導學生走進自然,在自然中去攝取語文素養。
農村學生的眼裡沒有林立的高樓,沒有精彩紛呈的歌舞,沒有變幻莫測的現代背景,但他們卻擁有一個比城市學生更廣闊更豐富的世界——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那裡有高山,有流水,有花草樹木,有鳥獸蟲魚,有自然的天籟,有無窮的奧秘,更有豐富無比的人文景觀。這個豐富得無與倫比的大自然,不僅給我們賞心悅目的風景,更蘊藏著供我們使用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資源。農村教師要善待這份資源,要積極引導學生走進自然,在自然中攝取語文素養。
在教學實踐中,我以課本上的一些知識為載體,注重引導學生走進自然,觀察自然。我還開展了一系列諸如「我和自然對話」、「告訴你,我家鄉的小河」等一系列以自然為主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並取得令人滿意的收獲。在活動過程中,由於學生能得到實踐參與而興致極高,他們觀察細致,講述生動,交流也精彩紛呈。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既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又培養了學生熱愛自然、善待自然的人文思想。 這樣寫出的作文就非常生動。
四、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結合家庭生活、校園生活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寫出真實之作。
盡管農村學生沒有這樣色彩富麗斑斕的生活畫面,但是他們卻擁有同樣豐富的生活感受。在他們的生活里,有勤勞無怨的父母,有淳樸善良的鄰里,有純真無邪的朋友,更有與父母一道走向田間地里那種沉甸甸的生活感受......農村學生的生活是豐富的,生活的感悟也同樣厚實的。作為農村語文教師,更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走進自己熟悉的生活,把語文學習活動與具有鄉土特色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的作文實踐活動,往往會獲得意料之外的成功。
總之,我認為,農村小學語文學習資源的開發,要根據農村學校的特點,發揮農村孩子的優勢,因勢利導,利用我們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民俗文化,引導他們融入美麗的大自然,感悟豐富的民俗文化,結合語文學習的實際,引領學生關注自然,體悟民俗風情,在觀察中拓寬視野,豐富知識,砥礪能力,培養素養。讓學生去體驗生活,一定能在作文中寫出真情實感。
4. 如何讓小學生作文寫出真情實感
「觀山則情滿於山,看海則意溢於海」。一篇文章語言朴實,真情流露,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便可稱作佳作。其實,文章令人心動的不僅僅是巧妙的布局,華麗的辭藻,更主要的是內在情感的抒發。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說:「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筆調都不能打動人心。」所以,文章只有有了真情實感,才能有妙筆生花的精彩。那麼,小學生的作文中如何才能寫出真情實感呢?一、選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我們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一定經歷過許多事,其中有些事有教育意義或使人受到啟迪,有的會使你感動,難以忘懷。如果我們在習作中,根據題目要求,選擇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達真情實感。如《難忘的一課》,寫「我」在抗戰勝利後,在台灣高雄港口附近一所鄉村小學看到一位教師教學生們學習祖國文字的情景及在小禮堂參觀中國偉人像的經過,受到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由於這些都是「我」所見、所聞、所感,因而字里行間洋溢著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的真情實感。二、要用具體事物表達真情實感。沒有具體事物,文章就沒有真情實感。而真情實感一般都是通過具體事物的敘述、描寫、議論等表達出來的。例如在《難忘的一課》中,「我」看到年輕教師認真地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時,「我」被這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懷著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從後門走進教室,在最後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們一起,跟著那位老師,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讀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一具體生動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這樣寫,確實感人。三、用詞造句要准確、實在。文章以情動人,這「情」指真情實感。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實,用詞造句就要較准確、實在,做到恰如其分。《感情真實、恰如其分》(讀寫例話)一文以《窮人》這篇課文為例進行了具體闡述,並得出了結論:寫出真情實感,不在於用華麗的詞語或激昂的語句,而是要做到用詞造句恰如其分。如《難忘的一課》中,寫參觀小禮堂里的中國偉人像後,「我」的眼睛不覺濕潤了。這簡朴的一句話,真實而准確地表達了「我」當時的心情。又如課文結尾,在寫「我」激動的心情時,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華麗的詞藻,作者用「我緊緊地握著這位年輕的台灣教師的手,但是想不到還有什麼話,比他剛才教給孩子們的那句簡單的話,更足以表達我這時的全部感情。」這句朴實的語言准確地表達了「我」當時的真情實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四、觀察生活豐富積累寫作離開了生活,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同學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時時觀察、感悟、積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思想的觸角伸向生活的角角落落。感動、悲傷、憂愁、快樂、苦澀、無奈,生活的多姿多彩也讓我們的作文豐富起來。感情是誠摯的,它弄不得虛假,也只有當某些事、某句話、某個眼神真正觸動了你內心最柔軟的那個部分,它就令你難忘。記得一位學生作文中寫到:春天萬物吐綠,他便對母親說,「柳樹發芽了」,「是,柳樹爆青了。」母親的一句話令他驚嘆不已。「爆青」形象地再現那種沖破冬的禁錮迎來春天的蓬勃的生命力。所以觀察生活,積累生活,才能有的寫作素材。五、全心投入調動感情「情到真時總動人」,朱自清的《背影》非字字珠璣,卻句句動人。那「爬月台買橘子的背影」早已成為永久的畫面定格在我們的腦海之中。如果你自己還未掀起感情的波瀾,又如何能讓讀者產生共鳴呢?一位學生的作文里曾這樣寫過,在寒風中,慘淡的月光平添了幾分凄冷。我到了村口,遠遠的看到家門口的燈光中那個拉長的身影,飄動的衣襟卻又看不分明。走近,迎著母親那張熟悉的笑臉,我看到了卻不熟悉的一雙手,粗糙、乾裂、布滿血痕。我摘下手套,緊緊握住了那雙冰冷的手……學生用心寫出了母親等候的情景。看著聽者濕潤的雙眸,我相信這個作文寫得很成功。六、錘煉語言細節描繪「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是事件的目擊者,有的敘述索然無味,有的敘述活靈活現。究其原因,就是語言的運用。一篇文章根據需要可以自由裁剪。不同的體裁,多種寫作手法,可令文章變幻多姿。修辭的運用,可迅速抓住讀者的眼,但在表達真情實感時,關鍵要進行細節描繪。什麼是細節描寫?就是對某些細小事件,細微特徵(語言、外貌、舉止、行動等)或場景的描寫。好的細節描寫不僅使文章具體生動,而且真實感人。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對魯提轄三拳的描寫:一拳打出個「油醬鋪」,二拳打出個「彩帛鋪」,三拳打出個「全道水陸的道場」,形象的比喻從味覺、視角、聽覺等多方面將鄭屠被打的情態,描寫的真切生動,淋漓盡致。再如同是寫一位女同學,「老師表揚她時,她低著頭,手輕輕地擰著衣角」,一個害羞的女孩躍然紙上,遠比直接描述要好得多。我在平時作文教學中,了解到學生作文之所以缺乏真情實感,是因為他們對真情實感的認識產生了誤解,認為作文就是寫完全和事實相符合即可,卻沒有考慮如何去表達更恰當。所以寫出來的作文如白開水一樣無味,沒有什麼感情,反映的主題不深刻。這時我在作文教學時引導學生真情的表露可通過細節描寫來達到目的。如寫作文《我的媽媽》,有位學生為了突出媽媽對自己的愛,是這樣寫的:「媽媽每天給我做飯、洗衣、起早摸黑,對我噓寒問曖……」他認為這就是真實的情感。這時,我先肯定了他在文中所表達的對媽媽的深情,然後指出他這種情感還夠細膩。再引導他可通過細節的描寫來表達這種細膩的感情。在我的啟發下,他重寫了這篇文章:「媽媽每天給我做飯、洗衣、起早摸黑。因急於做好飯,能讓我上學不遲到,不小心劃破了手指,她卻忍痛不出聲;媽媽的手因常常洗衣服而被洗衣粉侵蝕得起了紅斑。她洗衣服時只好避開傷處,小心翼翼地揉搓著衣服……。」通過具體的細節描寫,不但體現出媽媽對「我」深厚的愛,而且不失真實。又如學生寫他第一次登台領獎的心情,他只說「格外激動」。這時我引導他索性不用「格外激動」,而是具體寫下心跳如何加快,全身熱血怎樣往上涌,兩手怎樣微微顫抖,眼眶是怎樣濕潤的等細節描寫來表達此時激動的心情。總之,在作文教學中,要讓學生領悟到:寫人能使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狀物能使之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繪景能使之有聲有色,令人神往。通過以上的引導,學生認識到:文章充滿真情的生命力,在於恰到好處的細節描寫。這些細節從何而來?當然是對生活要用「心」去觀察,有一顆熱愛生活、熱愛周圍事物的「心」去感受,並養成一種習慣。正像高爾基說的:「我是一個文人,職業使我必須注意一些細微末節,這種『必須』已經成為習慣。」如果籠統概括,即便是親身經歷,也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所以很多文章巧妙的運用細節描寫,令文章熠熠生輝。有的同學誤認為表達真情實感就是內心的宣洩,可以天馬行空,無所顧忌。其實不然,作文應表達積極健康的真情實感。要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要關注生活,選擇那些健康向上的情感來抒發。為情感插上理性的翅膀,讓感性認識閃耀出理性的光輝。巴金曾說過:「我不是用文字技巧,只是用作者的真情實感打動讀者,鼓舞他們前進。我的寫作的最高境界,我的理想絕不是完美的技巧,而是高爾基《草原故事》中勇士丹柯——他用手抓開自己的胸膛,掏出自己的心來,高高的舉在頭上。」我相信真情實感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所在,這樣的文章才能真正走進讀者的心靈。
5. 怎樣讓小學生作文表達出真情實感
「觀山則情滿於抄山,看海則意溢於海」。一篇文章語言朴實,真情流露,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便可稱作佳作。其實,文章令人心動的不僅僅是巧妙的布局,華麗的辭藻,更主要的是內在情感的抒發。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說:「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筆調都不能打動人心。」所以,文章只有有了真情實感,才能有妙筆生花的精彩。那麼,小學生的作文中如何才能寫出真情實感呢?一、選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我們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一定經歷過許多事,其中有些事有教育意義或使人受到啟迪,有的會使你感動,難以忘懷。如果我們在習作中,根據題目要求,選擇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達真情實感。
6. 小學生作文沒有真情實感怎麼辦
很多同學一提寫作,就感到頭疼,覺得沒東西可寫。於是寫起作文來,有的同學喜歡胡編亂造。課標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的體驗」。撇開課標要求不談,其實,寫文章應該是一項很自然的活動,寫文章無須造作,你想說什麼就寫什麼,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就是文章。
每個人對生活都有感受,你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關心的東西寫下來,寫出你心中感受最深的東西,用那曾打動過自己心靈的東西去使別人的心靈顫動,用自己的情感去喚起別人的情感,這樣,你筆下的文字就會搖電曳多姿、情真意切,就能感動人,從而獲得成功。 要達到這個寫作效果,如下兩點值得注意。
實感才有真情。寫人敘事要有真情實感,首要的條件是要有「實感」,也就是要有親身經歷或體驗。力求材料的真實。需要強調的是,「真實」不是簡單地把生活經歷當作素材拿來就用。比如,一談到信心,就寫考試失敗,父母或是老師找自己談心;一談到友情,就是同學主動把珍貴的學習資料借給自己。要想通過「實感」來表達真情、感動別人,在選材上首先得感動自己。
精心選擇細節。對於記敘文而言,除了要內容充實外,還需重視敘事過程中精心安排一些能表現主題或是刻畫人物的細節和場面。否則,籠而統之,即使洋洋灑灑幾百字,而沒有這些典型情節的支撐,讀完後就不會在讀者的心靈深處激發情感的共鳴。比如一篇藉助洗腳來表現母愛的作文:洗腳前母親用手試探水溫,洗腳時幫自己慢慢揉腳,洗完後母親用一塊干毛巾幫自己仔細地擦乾凈。有了這樣的細節,平常的事件有了感人的力量。
7. 小學作文怎麼寫出真情實感
【小學作文怎麼寫出真情實感】
要想讓學生喜歡寫作文,並且寫出的作文有真情實感,就要讓學生有生活體驗和積累,並鼓勵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寫身邊的人和事,,這樣也有利於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使他們作文「有內容可寫,有情感可抒」。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針對農村小學生,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方式讓學生去體驗生活: 一、走進農田,體驗勞動 例如在教學《鋤禾》這首詩時,同學們群情激奮,紛紛闡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表達了自己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然而現實生活中學生浪費糧食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可見,學生課堂上所表現的情感還只停留在較淺層次,教學並未收到很強的教育效果。為杜絕此種現象,我的做法是:麥假前一天,向同學們提出具體要求:和父母一起到田裡去參加麥收,用不同形式進行勞動實踐,勞動後寫一篇200字以上的感想。 麥假期間,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幫父母幹些力所能及的麥收活,親身體驗勞動的辛苦;休息時,請父母給他們講些耕種方面的常識;晚上,在燈下奮筆作文。麥假結束後,同學們寫出了一篇篇內容生動、情感真摯的文章。有個同學寫道:「今天的勞動雖然苦了點兒,但我卻感到非常有意義。在今天的勞動中,我不僅看到了農村繁忙的景象,看到了機械化的威力,也體會到了人工收割的艱辛;不僅品嘗到了勞動果實的甘甜,增強了勞動自豪感,更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糧食是農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是來之不易的,以後我再也不浪費糧食了。……」真情發自肺腑,真情溢自內心,這次作文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走進農村,認識社會 如寫以愛家鄉為題材的文章,可帶領學生走進養殖廠、溫室大棚,了解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等;寫以人間真情為題材的文章,可帶領學生走訪孤寡老人,開展「我為他人獻愛心」活動。 農村為科技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科技活動又為體驗性作文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條件。學生在科技活動中,不但養成了遇事總想問個為什麼的好習慣,錘煉出了堅韌不拔的意志,還大幅度地提高了寫作水平。 三、引導學生走進自然,在自然中去攝取語文素養。
農村學生的眼裡沒有林立的高樓,沒有精彩紛呈的歌舞,沒有變幻莫測的現代背景,但他們卻擁有一個比城市學生更廣闊更豐富的世界——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那裡有高山,有流水,有花草樹木,有鳥獸蟲魚,有自然的天籟,有無窮的奧秘,更有豐富無比的人文景觀。這個豐富得無與倫比的大自然,不僅給我們賞心悅目的風景,更蘊藏著供我們使用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資源。農村教師要善待這份資源,要積極引導學生走進自然,在自然中攝取語文素養。
在教學實踐中,我以課本上的一些知識為載體,注重引導學生走進自然,觀察自然。我還開展了一系列諸如「我和自然對話」、「告訴你,我家鄉的小河」等一系列以自然為主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並取得令人滿意的收獲。在活動過程中,由於學生能得到實踐參與而興致極高,他們觀察細致,講述生動,交流也精彩紛呈。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既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又培養了學生熱愛自然、善待自然的人文思想。 這樣寫出的作文就非常生動。
四、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結合家庭生活、校園生活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寫出真實之作。
盡管農村學生沒有這樣色彩富麗斑斕的生活畫面,但是他們卻擁有同樣豐富的生活感受。在他們的生活里,有勤勞無怨的父母,有淳樸善良的鄰里,有純真無邪的朋友,更有與父母一道走向田間地里那種沉甸甸的生活感受......農村學生的生活是豐富的,生活的感悟也同樣厚實的。作為農村語文教師,更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走進自己熟悉的生活,把語文學習活動與具有鄉土特色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的作文實踐活動,往往會獲得意料之外的成功。
總之,我認為,農村小學語文學習資源的開發,要根據農村學校的特點,發揮農村孩子的優勢,因勢利導,利用我們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民俗文化,引導他們融入美麗的大自然,感悟豐富的民俗文化,結合語文學習的實際,引領學生關注自然,體悟民俗風情,在觀察中拓寬視野,豐富知識,砥礪能力,培養素養。讓學生去體驗生活,一定能在作文中寫出真情實感。
8. 作文怎麼才能寫得有真情實感
內容具體,感情真實,作文如何寫出真情實感?。 真情實感從小學習作看包含著這樣幾個意見:1、真實的內容。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2、真實的感受。寫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認識,而不是套出來,移植過來的。3、真摯的感情。文中對客觀事物所表達的心情,必須伴隨著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字里行間流露的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筆是心非的,虛情假意的感情。那麼小學生習作是不是做到了真情實感呢?筆者曾對全市部分師生進行了習作教學問卷調查,並查閱了一些學生習作,對小學習作缺乏真情實感問題進行了一番歸類。 胡編式作文:言過其實,無中生有。敘假事,編造假經歷、離奇事物;抒假情,無病呻吟,生搬硬套「豪言壯語」。 拼湊式作文:東摘一段,西抄一節,或把所得材料統統寫進作文,不顧材料是否能表情達意,更有的把老師的指導,其他學生出於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讀給同學聽的習作,合為一體,拼湊成文。 抄錄式作文:抄題材,不顧城鄉不同,南國北疆有差別;抄詞句、抄結構、抄感情、哪管個性特點,認識有別。 仿套式作文:用司空見慣的題材套在自己身上,仿照結構,填充材料,製造出一個個相同的成品,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是一個多元的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沒有抓住小學習作教學的根本——讓學生 「自言自語」,也就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在課程目標中指出的「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第一學段(1~2年級)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第二學段(3~4年級)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第三學段(5~6年級)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作文指導《作文如何寫出真情實感?》。」總之,「自言自語」會讓小學生真情實感在習作中自然流露。 「自言自語」就是用自己的語言說自己想說的話。用自己的語言,才會不同的人寫出不同的文,體現兒童的個性,真的情感表現在兒童那特有的朴實而富有情趣的童言稚語中;說自己想說的話,才會使作文內容生活化、情趣化,真切的情感得以抒發。 要讓學生習作「自言自語」,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並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積累習作素材,以豐富見聞,形成個人的獨特感受,從而達到學生習作有話可寫並充滿兒童情趣。 要讓學生習作「自言自語」,必須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自主擬題,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使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少寫命題作文並注意命題的多樣化,將減少對學生習作的束縛,可使學生根據自己情趣和生活積累各取所喜、各顯神通,真實具體地寫出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要讓學生習作「自言自語」,習作訓練就要發揮學生主動性。習作訓練要發揮學生主動性表現在多方面:(1)習作內容要由學生選擇確定。可放手讓學生從接觸和了解的事中選擇,寫清楚具體就行,允許學生憑自己的認識寫各種各樣的人,寫出人物特點就可以。選材自己定,就會言之有情、言之有物。(2)表達方式由學生自己定。教學生習作就要引導他們自己去表現,用他們的方式,說自己想說的話。(3)「詞必己出」。讓學生盡情地所欲所語,用朴朴實實的語言寫自己實實在在的感情;寫自己的理想追求,喜怒哀樂;寫自己天真幼稚想法;寫那些在成人眼中平常而又為自己津津樂道的趣事。 要讓學生習作「自言自語」,習作指導就要注意層次性。習作指導要因人施教,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起點上都得到提高:對習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可簡略指點,對習作有困難的就要進行分門別類的具體指導:選材舉棋不定的要幫助及時選定材料;對沒有內容寫的,要善於引導對周圍事物進行精心觀察,逐步培養觀察能力;對「拼湊作文」的學生要指導立意,圍繞立意選材;對懶於動腦、 「抄錄仿套」的學生,要調動寫作積極性,啟發思維、培養求異思維能力。在分類指導時,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使學生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寫文。 小學生習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學時教師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通過「自言自語」來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真切的感受一定會在「自言自語」中自然流露,真摯感情也一定會在「自言自語」中准確表達,從而使得習作達到「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使習作過程成為「動情與達意完整統一的過程」,「 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
9. 怎樣體現小學作文的真情實感
那麼,小學生的作文中如何才能寫出真情實感呢?
一、觀察生活豐富積累
寫作離開了生活,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同學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時時觀察、感悟、積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得一位學生作文中寫到:春天萬物吐綠,他便對母親說,'柳樹發芽了','是,柳樹爆青了。'母親的一句話令他驚嘆不已。'爆青'形象地再現那種沖破冬的禁錮迎來春天的蓬勃的生命力。所以觀察生活,積累生活,才能有更多的寫作素材。
二、全心投入調動感情
一位學生的作文里曾這樣寫過,在寒風中,慘淡的月光平添了幾分凄冷。我回家遠遠的看到家門口的燈光中那個拉長的身影,飄動的衣襟卻又看不分明。走近,迎著母親那張熟悉的笑臉,我看到了卻不熟悉的一雙手,粗糙、乾裂、布滿血痕。我摘下手套,緊緊握住了那雙冰冷的手……學生用心寫出了母親等候的情景。看著聽者濕潤的雙眸,我相信這個作文寫得很成功。
三、錘煉語言細節描繪
同是事件的目擊者,有的敘述索然無味,有的敘述活靈活現。究其原因,就是語言的運用。不同的體裁,多種寫作手法,可迅速抓住讀者的眼,但在表達真情實感時,關鍵要進行細節描繪。
什麼是細節描寫?就是對某些細小事件,細微特徵(語言、外貌、舉止、行動等)或場景的描寫。好的細節描寫不僅使文章具體生動,而且真實感人。如寫一位女同學,'老師表揚她時,她低著頭,手輕輕地擰著衣角',一個害羞的女孩躍然紙上,遠比直接描述要好得多。如果籠統概括,即便是親身經歷,也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所以很多文章巧妙的運用細節描寫,令文章熠熠生輝。
我認為寫作的最高境界絕不是完美的技巧。'我相信真情實感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所在,這樣的文章才能真正走進讀者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