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作文《日常生活中的孔子》
假如邁克爾·傑克遜遇到孔子?(幸福談之九)
邁克爾傑克遜死了,死得非常突然,他才50歲,孔子所說的「知天命」的年齡。他的死,使我常常想起孔子的教誨。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孔夫子在《論語》的最後如是說。2008年春天以來,我時常頌讀品味這句話,心裡總是生出許多的感慨。我覺得自己應該讀懂了老人家的意思。
「命」是什麼呢?我以為,孔子所說的「命」,至少有四層含義:一是生命,二是命運,三是使命,四是天命。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生命,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命運軌跡,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和獨特的天命。知命才能樂天,樂天即是知命。幸福就是承擔自己獨特的使命,活出自己獨特的天命。只有當我們真正洞徹生命的奧秘,看透命運的原理,走在使命和天命的路上,我們才可能經驗到那至高的圓融的幸福。
可是,我們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這個生命體呢?我們是否了解和懂得命運的玄機呢?我們是否真正承擔自己的使命、活出了自己的天命呢?
在舞台極盡眩麗瀟灑瘋狂的邁克爾·傑克遜知命么?五年前縱然一躍飄然而逝的張國榮知命么?……請相信,我沒有任何在人格上指責批評他們的意思。我對他們的愛和所有人沒有兩樣。
孔子一生都教導人們要成為一個君子。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君子呢?具備一定智慧和德行的人。當一個人的智慧和德性達到一定程度時,他的人生通常是幸福的,因為他懂得明辨是非,走積極正確的人生道路。這樣的人,通常會擔負著管理和領導社會的職責,他們通常被人們視為道德行為的榜樣。
今天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在社會地位和影響力上相當於當年孔子所說的君子。可是,許多人成功卻不幸福,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他們居於君子的地位,卻缺乏君子應有的智慧和德性,他們佔有著比一般人多得多的社會資源和影響力,卻不能成為人們的幸福榜樣,甚至還帶領人們走向幸福的反面。
君子的智慧和德性是有高有低的。對於那些具備至高的德性和圓滿的智慧的君子,子思在《中庸》里極盡贊嘆之辭:
「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中庸》里的這句話告訴我們,真正具足智慧和德性的卓越君子,他的舉措將世世代代為人們所稱道,他的行為將世世代代被人們所效法,他的言語將世世代代被人們視為社會人生的准則。因為他的一切言語行為都依循至高的天道的標准。「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卓越的的君子,人們遠離他的時候就是自發自覺地時時仰望他,一旦有機會親近他的時候,無論相處多長的時間都不會感到厭倦。
「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卓越的君子,他可能什麼都沒有做,人們自然就尊敬他,他們可能什麼話都沒有說,人們自然會信任他。(因為他的身心靈具足了真善美的能量,這是至高圓滿的幸福能量,這種能量會超越一切肢體行為和語言,潛移默化地感染、教化著人們,令人們油然起敬,高山仰止。)
這幾句話所描述的,其實正是孔子這樣的聖賢人物的人生境界,也是至高的人生境界。
如此卓越的君子,他的智慧和德行從哪裡來的呢?孔子在《論語》的最後指出了根本:一個人只有真正理解「命」是怎麼回事,才能成為真正的君子。這就是說,一切智慧和德行,皆源於我們對於「命」的理解;一切幸福的體驗,皆是我們的生命體驗。
可是,「命」到是什麼呢?難道僅僅是我們這具裝著屢尿膿血的臭皮襄么?
孔子還曾告訴我們:「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早上聞到什麼是「道」,哪怕晚上就死掉了,也是可以無憾的。這句話告訴我們,人生還有比這個看得見的什麼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道」。
「道」是什麼呢?「道」難道比我們的生命還重要麼?「道」在哪裡呢?
邁克爾·傑克遜大概不曾思考過這些問題,他才不可能思考清楚這些問題。否則他就不會做出那麼多錯亂的、變態的、違反常情常理的事情,而正是這些事情,一再傷害著他的人生,他的生命,最終以一種突然的方式要了他的命。
假如傑克遜遇到了孔子,他還會如此英年早逝么?他的生命會不會在至性至性、敢做敢為之餘,散發出更多的真、善、美?
也許我這個問題假設得有些不識時務,不過,我承認,我真地為如傑克遜般一個個傑出生命在他們了悟到生命真諦之前突然離世,感到難過!我相信,上天如果有知的話,也一定是如我一樣的心情。
⑵ 我心目中的孔子形象高中作文
我心目中的孔子二千五百年前,來自泰山山脈的北風吹動著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但風中這位魯國的國公依舊一絲不苟,這種庄嚴在風動的夕陽中與相鄰的泰山輝映在一起,多少個斗轉星移後迎送著一個個朝陽。他就是萬世師表,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每一位偉人的誕生,都伴隨著天將降大任前的磨礪與洗禮。孔子的一生無疑是一次人世間的苦行。他出身於曾經的貴族,卻必須面對家族沒落的現實,他創造了以仁為本的思想,卻要應對爾虞我詐的世事。年少的貧困病未泯滅他遠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動搖他那不去的鬥志,晚年的離喪沒能阻擋他思想的升華!他三十而立辦教育,開私塾,使貧困人民得以走進知識的殿堂,他「有教無類」的教學思想是中華民族的知識傳播突破了出生,階級的鴻溝,他「因材施教」的理念是知識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使知識走進民間,面向大眾。是他讓中華民族成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他這個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壯舉,是我們的民族的知識水平遠遠超越了當時任何以出生決定知識走向的民族,為中華民族若干年後各個盛世的騰飛積蓄了雄厚的知識力量。
這位慈祥的老人,不僅告訴他的學生以及他身後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學習知識的目的,同時也交給了世人學習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夠治國經世,小的方面可以凈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義」和「禮」來闡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來傳播「仁」的觀念。學習方法上要「溫故知新」,要「舉一反三」,在細微處體現出偉人不朽的智慧光輝!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魯國的老人,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方略的施展而努力奮斗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著著耀眼的光芒,同時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當今的世界「文明的沖突」隨處可見,局部的戰火彌漫著硝煙,紛亂的動盪使生靈塗炭。我國國內因社會轉型而帶來的問題亦急需解決。當今的時代最需要什麼?需要「和諧」!而孔子的理想不正是貧富平均.重視民生的個守本分的和諧社會嗎?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這與我國現階段追求的縮小貧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又是何等的契合!二千五百多年的時光彈指一揮,孔子的思想卻永立東方,並已走向世界!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為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偉人!
⑶ 請教『寫有關孔子的作文』800字有關孔子
我去過孔子傳播思想,教育子弟的聖地——曲阜。或許由於相隔的時間太久了,我只記得孔府比皇宮還高的門檻;孔廟的滿園銀杏樹,孔林的子貢手植樹和旁邊那塊使我流淚的石碑;還有那條在樹蔭下長一華里的路,路的一邊種了73棵樹,代表孔子享年73歲,另一邊種了72棵樹,代表孔子三千弟子中的72賢人。但是是我永生難忘的是那一股如煙霧般飄渺的書香,和那一片讓人不忍破壞的寧靜。我現在才明白孔子對人的教育意義絕非只在《論語》之中,還有那種好學勤奮的精神和氣沉丹田、平靜祥和的氣質。我曾經十分崇尚墨家思想,因為我認為「兼愛、非攻」比孤零零的一個「仁」字更富有血性。我覺得儒家學說太中庸了,有時表現出一種懦弱。隨著我理性思考能力的提高,我意識到雖然「儒」和「懦」兩個字很相像,但他們的意思卻不可同日而語。我了解到,墨家思想是從儒家思想中分離出來的,它們的本質都是躲避爭端,崇尚和平,它們可以融為一體。其實儒家思想並不難理解,就看你怎麼看它。我以往的看法有些消極,實際上儒學並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大度和寬容,寬容並不等於懦弱,具體來講就是:不是爭不過,而是不喜歡爭斗」。在我的眼中孔子永遠是那個穿著布袍,拄著拐杖,頭頂上有丘的老頭;永遠是那個性格沉穩、天資聰穎、頑強固執的人。但是,他的靈魂卻穿越了亘古的長空,向我們訴說著「是謂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讀時就會想起柏拉圖的理想國,但孔子與柏拉圖畢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於丹的一句話:「孔子沒有色彩,只有溫度」。沒有色彩,在我看來就是適合一切的色彩。「天下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你能想像沒有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嗎?
⑷ 介紹孔子的作文 1500字
提到孔子,總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可望」不是因為我可以真正的看到孔子他老人家,而是很明顯的看到,或者是感受到孔子對我們的影響,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影響,這些都是可以從我們的生活或多或少的感受到的:說「不可及」是因為他離我們生活的年代太久遠了,他的思想有那樣的博大精深,而我們學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提到孔子,他總是以一種仙風道骨,有很長的胡須,很長的眉毛,和顏悅色的老者形象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有時候我在想,為什麼是這樣一種形象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那些形象都是一種智慧的象徵吧,特別說的是老者,老者在我們心裡都是受人尊重,很有智慧的感覺,所以說是一種智慧的象徵。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聽到這樣的旋律,大家都很熟悉吧,這首歌很多人都會唱吧,先不管人們喜不喜歡這首《中國話》。然而,這首歌把孔夫子的話當成是中國話的代表,可見孔子的地位也是非同一般的 啊!還有很多學校都有孔子的塑像,可見在教育領域的地位也是不一般的。關於他的形象,我都是通過一些文章來對他進行了解的,最初,學了《兩小兒辯日》那篇文章,雖然有一種說法是說,這篇文章是寫出來嘲笑孔子的,嘲笑他是一個很有知識的人,也有不懂的知識,但是我卻沒有一點嘲笑之意,因為這樣讓我感覺更真實的孔子,畢竟他還是一個真真實實的人,並不是一點缺點都沒有的神人。這樣反而讓我覺得他是一個可親可敬的人,謙虛,不自大,又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哪怕對方是一個小孩子。後來慢慢的學習《論語》,也總是之乎者也的,當時就在想,《論語》是通過別人的記錄來了解孔子的,那樣會有更多的真實性。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都是在教我們學習之道。很多很多在我們今天看來真的還有很多意義,還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
慢慢的,我通過一些歷史材料對孔子有了另一方面的了解,雖然說孔子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裡主張「仁」,實行仁政,但是對於那個時代而言,他的主張卻不是那個時代的主流,但是他的堅持卻讓人十分的佩服,他周遊列國,傳到著自己的思想主張,而沒有一點的退縮和絲毫的畏懼,這樣的勇氣與毅力讓人佩服。很多時候,我很直觀,很直接的對他有很深的了解到他的家庭,或者說他的親人,有人說;他雖然很偉大,但對家庭沒有責任心,而我卻不這樣認為,他的一生只有一個妻子,在那個年代是很難得的吧,而他是一個極力主張仁義的人,怎麼又會對自己的家庭不負責呢?而且對於孔子的言行舉止,用「言傳身教」,「表裡如一」這樣的詞來形容他一點都不過分,而且我也絕對相信孔子是一個表裡如一的人。他擁有的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還有《論語》,這些都很好的證明。
縱觀歷史,以孔子為創始人的儒學,經歷了許許多多的起伏,歷史的選擇,有時候對它一文不值的貶低,有時候又對儒學無限的推崇,有「獨尊儒術」的高峰期,也有「焚書坑儒」的低谷期,但不管怎樣,經過歷史的反復洗禮它還是保存下來了。也許我們現在的人或多或少的保存著一種儒學氣質,這不得不說是孔子的影響。
⑸ 我心目中的孔子的八百字高中作文
二千五百年前,來自泰山山脈的北風吹動著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但風中這位魯國的國公依舊一絲不苟,這種庄嚴在風動的夕陽中與相鄰的泰山輝映在一起,多少個斗轉星移後迎送著一個個朝陽。他就是萬世師表,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每一位偉人的誕生,都伴隨著天將降大任前的磨礪與洗禮。孔子的一生無疑是一次人世間的苦行。他出身於曾經的貴族,卻必須面對家族沒落的現實,他創造了以仁為本的思想,卻要應對爾虞我詐的世事。年少的貧困病未泯滅他遠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動搖他那不去的鬥志,晚年的離喪沒能阻擋他思想的升華!他三十而立辦教育,開私塾,使貧困人民得以走進知識的殿堂,他「有教無類」的教學思想是中華民族的知識傳播突破了出生,階級的鴻溝,他「因材施教」的理念是知識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使知識走進民間,面向大眾。是他讓中華民族成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他這個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壯舉,是我們的民族的知識水平遠遠超越了當時任何以出生決定知識走向的民族,為中華民族若干年後各個盛世的騰飛積蓄了雄厚的知識力量。
這位慈祥的老人,不僅告訴他的學生以及他身後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學習知識的目的,同時也交給了世人學習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夠治國經世,小的方面可以凈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義」和「禮」來闡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來傳播「仁」的觀念。學習方法上要「溫故知新」,要「舉一反三」,在細微處體現出偉人不朽的智慧光輝!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魯國的老人,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方略的施展而努力奮斗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著著耀眼的光芒,同時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當今的世界「文明的沖突」隨處可見,局部的戰火彌漫著硝煙,紛亂的動盪使生靈塗炭。我國國內因社會轉型而帶來的問題亦急需解決。當今的時代最需要什麼?需要「和諧」!而孔子的理想不正是貧富平均.重視民生的個守本分的和諧社會嗎?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這與我國現階段追求的縮小貧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又是何等的契合!二千五百多年的時光彈指一揮,孔子的思想卻永立東方,並已走向世界!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為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偉人!
⑹ 我心目中的孔子高中作文
我心目中的孔子 我喜歡孔子。覺得他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英雄。相比老子的高深莫測,莊子的漂渺遁世,只 有勇於入世、至情至性、在黑暗的世界裡堅持為理想而奮爭的孔子最為可親可敬。 通過《論語》《史記》的記載,可以看到一個真實鮮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達、風趣、積 、 極、率性、無私,看到一個真性情的不朽的孔子。 孔子出身貧賤,身份卑微,算是社會的最底層。 《史記》記載:魯國的季氏舉辦宴會,孔子 與一些士人前去參加,被一個叫陽虎的人大罵「季氏款待士人,你沒有資格來」,於是「孔 子由是退」。 「孔子由是退」這一句話很妙,孔子當時年少氣盛,受此污辱,卻並未爭辯、氣惱,只是 默然退出。少年孔子已經初露大度從容的儒家風范。 孔子後來立志恢復周禮,規范人們的淪理道德行為准則,但四處碰壁,甚至幾處險境,但 都能達觀地對待。 孔子在鄭國和弟子們失散了。子貢去找孔子,這時有個鄭國人對子貢說:「東門那裡站著 一個人,一副疲憊倒霉的樣子, 真像個喪家之犬。」子貢把這些話告訴孔子, 孔子樂了, 說: 「嘿嘿,說得真對啊,我就像個喪家之犬啊。」 老莊是無為而無不為,孔子卻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孔子一生都在為了實現他心目中的理 想社會而奮爭,在天下無道、禮崩樂壞的社會里,他四處飄游,向人們宣揚「仁義」、「愛 人」、「以德治國」,他明知不可行,卻拚卻一生的心血,飛蛾撲火,直落得貧老落魄,仍 痴心不改,其精誠之至,足以讓逃避現實、獨善其身、渾渾噩噩的人汗顏。 孔子和子路曾在路上迷路, 向兩位種田的人打聽, 得知是孔子後, 其中一位耕者說道, 「天 下的壞東西像滔滔洪水一樣多, 你管得過來嗎?還不如像我們一樣過隱世的生活。 」孔子失 望又絕決地說道: 「正因為天下無道, 我才出來, 如果天下太平了, 我也會過隱世的生活。 」 孔子不愧為萬世知識分子「敢為天下先」的楷模, 這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強烈的 責任感讓人唏噓不已。 倔強的孔子也有多次絕望的時候,他曾憤悶悲哀地感嘆:「我的主張行不通了,我將乘桴 浮於海了!」「我衰老得多麼厲害啊!好久好久沒有夢到周公了。」「鳳凰不來了,黃河也 沒有圖出現,我這一生也快完了吧!」 我們彷彿可以聽到一個理想主義者無奈的吶喊。 孔子曾坦言自己喜歡富貴的生活,但是要以平常心對待,不能強求,更不能通過不義的手段 來達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而即使是清貧的生活,孔子 也會樂在其中,生活得有滋有味,「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 貴,於我如浮雲。」孔子還說可以通過任何正當的途徑追求富貴的生活,他甚至願意去做趕 馬車的營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孔子在齊國聞 《韶》 樂, 一下子痴然入迷,渾然忘我,身心處於一種最寧靜最舒適的境界, 竟達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 其純真的赤子之心可見一斑。 這也是孔子一生「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寫照。 敢愛敢恨的孔子平日的孔子平易近人,隨和達觀,知錯就改,但孔子也是敢愛敢恨的人, 也有氣極敗壞的時候。因為他說過「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這句話閃著多少人性的光輝 啊,因為只有仁者才不懼怕惡的方面,才敢能向惡的一方挑戰。他曾大罵興起陪葬風俗的人 會斷子絕孫,對白天屢次睡覺的弟子也恨鐵不成鋼地罵道:「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 污也。」 而孔子心愛的學生顏回死了,孔子大慟,哭得肝腸寸斷,「天喪予!天喪予!」 有一次孔子家的馬廄失火,孔子慌急地問有沒有傷人,而不過問馬傷了沒有。孔子是個充 滿人情味的人。 這就是孔子,穿越幾千年的時光河流,我們可以看到他一生的風塵僕僕,出身卑賤,爾後 自強不息,背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鴻志,學而不厭;開中國私學教育之先河,誨人 不倦;為了萬民蒼生的福祉,向各統治者宣揚「仁義」、「禮樂」、「德治教化」;整理編 纂六經文獻……他就這樣不停地走啊走, 給我們留下了萬世的文化, 也造就了泱泱中華「文 明禮儀之邦」的盛譽。
⑺ 孔子觀泗水 高中作文
條清澈的小河。大樹上的葉子像蝴蝶飛舞一樣落了下來,像給大地內鋪了一層黃地毯。容小紅看到了千姿百態的菊花,有的笑彎了腰,有的綻開了笑臉,還有的含苞欲放。忽然,一陣涼爽的秋風吹來,散發出菊花淡淡的清香。小紅忍不住就去摘。媽媽及時發現,對小紅說:「小紅你不能摘花,花也是有生命的。如果你今天摘,就等於今天結束了它的生命。要是你摘一朵,他摘一朵,摘完了,別人怎麼欣賞這份美景呢?」小紅低下頭,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媽媽,我以後要愛護花草樹木。」媽媽微笑著說:「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
⑻ 急求寫孔子的高中作文
與孔子同行
《論語》的墨香中,飄來2500多年前的芬芳。這種芬芳,是《論語》所孕含的智慧所贈予我們的。與孔子同行,他教我「學而時習之」;教我「溫故而知新」;教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僅教我如何學習,他還教我如何生存。與孔子同行,使我的羽翼日漸豐滿,在這個世界上自信地翱翔。
生存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技能。子曰:「君子不器。」為什麼君子不應當像器具一樣呢?可以這樣理解,器具各有各的用途,很少有萬能的器具。孔子告誡我們,君子應當博聞廣見,具有多方面的技能和素質,即全面發展,做一個復合型人才。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達街的人感嘆孔子學問的廣博,但同時也惋惜他沒有成為某一方面的專才。對於這個人的評論,孔子沒有正面回復,而是給予了開玩笑一般的回應。實際上,孔子對於六藝是樣樣精通的,只不過它更關注與政治教化。
在進入現代社會以後,對於一個人的才能是應當「專」還是應當「博」的問題,也許應當以「既專又博」來回答。特長使我成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多種技能又可以使我在社會生存與交往中游刃有餘,俗話說得好——「技不壓身」。博學而又有特長,才具競爭力。
既然有了生存的基本技能,有了出眾的才能,那就應當積極地發揮自己的本領。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瀆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聰明的子貢,通過巧妙的途徑了解老師的所思所想。子貢以美玉來提問,孔子也明白這美玉是用來比喻自己的,便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每一社會中人都有兩種生存方式,要麼「韞瀆而藏」,要麼「求善賈而沽」。在孔子看來,還是應當選擇後者,應當積極地投身於社會實踐中,努力為社會做貢獻。
與孔子同行,還教會我做人的道理。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光說不練,或者是未經深思熟慮便發表意見,都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即使是一個凡夫俗子,一旦立下志向,便有了骨氣,具有了堅定的意志,有了「士可殺不可辱」的氣節,便具有了無窮的力量,外界根本無法強迫他放棄志向。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告訴我們要從困難里考驗自己的意志,在磨煉中使自己成熟起來。
與孔子同行,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也。」
⑼ 我心目中的孔子高中作文議論文900字
一
我心目中的那位孔聖人離我們已經有兩千多年了。雖然他已經不在我的這個高度文明的時代,但是他的思想仍活在我們的身邊。
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我就接觸了這位老人的那些儒雅的思想。記得,我跟著語文老師背誦著:「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有遠方來,不亦樂乎------」當時的我對孔老聖人有了一種神聖的感覺。他的許多的教育思想,在我的學習當中,還是比較適用的。另外,他講述的許多做人的道理,至今我還是需要借鑒的。例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我做人的基本標准之一。
我讀了孔子的生平,對孔聖人的做人這方面是值得比較稱道的。魯昭公讓他去管理倉庫,他就去把這差事作的井井有條。 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無論孔子做什麼事,都是從一點一滴做的。其實,我們之所以把他稱為「聖人」,是因為他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在做人上確實是達到了人生的很高的境界。
孔老聖人不光是我的教育老師,他也是我身邊生活的一位指路人。每當,我在生活上感到失意的時候,我總會想到孔子在失意的時候,仍然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最後在不起眼的事情上成功,像我這樣的泛泛之輩更應當把精力投入的自己的目標上去。
在我的心目中,孔聖人不是一個神,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他對自己的弟子時那麼的有禮,而他的弟子又那麼的尊敬他。另外,孔老聖人甘願屈身向路邊的孩童請教問題,絲毫沒有失去學者的風度,他儼然把自己看作了一位過路的老人。
孔子,不只是指的是孔聖人,也暗含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是兩千多年的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現在還影響著我所在的時代的人。沒有他的文化,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沒有禮道,我也會變得不那麼精彩。
我心目中的孔子,在我的眼裡,他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又是一位人哲聖人。孔老聖人,是我從小認識的老師,也是我的親密的儒者。他的思想,已經紮根於我們以及身邊人的心目中,讓我們更有選擇的去繼承他的儒家的文化。
二
在孔子墓前,凝視著那荒草掩蓋下的巨大土堆,穿越兩千多年的時空,毀也罷,譽也罷,風風雨雨,他都默默無言地獨自承受。他不會再爆發,也不會滅亡,只是在那裡、在世人的毀譽中,把血肉變成了白骨,但誰都不會無視他思想的存在。
堅強如他。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飽經人生的苦難,卻始終堅強樂道。「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所有人生的苦難都如同烈火淬鋼般催熟他年輕博大的思想,個人的苦難比起大道之不行又算得了什麼。可是,在那個功利霸道橫行的時代,沒有哪一個君主能夠施行他的主張,他就那樣孤獨而倔強地堅持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他毫不絕望、不知疲倦地周遊列國、傳道授業,渴望大道能夠在未知的土壤里長成參天大樹。
寬厚如他。在一個秩序混亂的泱泱大國里,他的思想維系了一種最起碼的社會和人性的平衡。他歷來主張政教分離,「敬鬼神而遠之」,「不語怪力亂神」,絕不把希望寄託在毫無根據的來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把對生命本身的敬重作為「為政」的起點和終點;「以直報怨」,以此張揚生命的尊嚴,決不隱匿自己的不滿和仇恨。「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是他終生追求的理想,那裡,沒有階級、沒有等級,有的只是老者、朋友、少者。
兼容博大如他。他從來就沒有說過,信我者得富貴,不信我者入地獄的話。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就如同一個坦誠長者,把愛推己及人乃至整個世界,他的弟子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今日,極端利己主義的膨脹帶來了人類精神家園的荒蕪,自私、焦慮、仇恨如同瘟疫威脅著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在這樣一個呼喚安全、責任和道義的世紀里,孔子的思想便更加顯得光輝燦爛,面對戰爭和恐怖,孔子所說的「和為貴」或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三
雙襟抱禮,兩鬢斑斑。一生輾轉,華澤後延。
這就是孔子,一代士大夫,一代中國真正稱得上的學者,一個在後人心中永恆的智人。
古往今來,文人武將,遷客綠林,多喜名利。功利所至,心性相隨。
孔子,自幼聰慧,十三四歲,作詩成對。飽讀精覽,年至十五,治學不悔。長夜青燈,韋編三絕。春來冬往,三月不知肉味。窗外喜雨,引為知己。生根催發,相應成慰!
孔子,雖三十而立,盛名遠飛。詩書禮樂,細細研推;廣見賢人,謙納博維。喜得弟子,僅以半肉為媒。仁義施教,感邪改歸。學徒之所疑,躬答親教誨。大家風范,史見青垂!
噫,弟子雖好,難知我意。生逢亂世,禮壞樂崩。諸國交戰,百姓苦痛!世間皆醉,怎敢獨醒?學門欲諧,世間欲需平興。
遂駕起馬車,幾出杏壇,周遊列宗。伴愚君左右,與狼臣共舞,忍辱負重!怎奈奸臣相逼,治國平天下,有負黎民蒼生!
歸來兮,弟子滿庭,官至顯貴,否極成幸。自嘆人生知天命。遂教育之欲更濃。
官宦子弟,八方遠朋,多拜讀於此,至此隆中孔學興。
這就是孔子,一個不折不扣的孔子。自古英雄多寂寞,惟有聖賢識英雄!與其讓自己成為一個英雄,不如將自己打造一個聖賢。
無意苦爭榮,他只想用自己的所學和行動去恩澤百姓;又何須去留名,只想教誨好自己的弟子以惠及眾生!
但自春秋以來至今,他承受了太多的橫加指責與別有用心評判的不幸。孔子,我認識您,我引您為千古知音!您代表了草根,也代表了賢君。您融匯了國之德本。世事的滄桑與人性的洗煉並不能將您消沉!在冬日,您如冰雪之雕,欲刻欲晶瑩;在夏天,您如萬物之根,俞發俞深蓬!孔子,您是天人合一的象徵。您非中庸,您倡行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您也並非神,不是萬能。百姓對您最懂,所以我們尊您為聖!
真正的人格是能夠讓人感動而守墓六年的;
真正的思想是穿越時空,是值得起人們的對對錯錯、又經得起人們的指指評評!
有人說您南飛了,我想那是因為您超越了國界,您屬於全天下的百姓。感受著您沿襲到今日的教誨,我不禁向您鞠躬致敬!以您為榜樣,去實現自己應有的價值,日夜兼程!
孔子,今世不能與您高山流水,我願化作鬼,與您再愛愛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