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反映的是學生對所學語文知識的領悟及綜合運用能力,是衡量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尺度。探究作文教學,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是語文學習的重要課題。 作文教學也始終是整個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在日常的的教學中我體會到,突破這一難點的關鍵是要解決好「寫什麼、怎麼寫、怎樣才能寫的更好」的問題。為此,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認真備好綜合性實踐課努力抓好課外活動,解決學生「寫什麼」的問題
在本人施教的過程中,有部分學生常常拿筆就頭痛,總覺得沒有東西可寫,有時在頭腦里想好了,一下筆又不知道從哪寫起,腦子變成一片空白。這里說明了不知道「寫什麼」的問題依然困擾著學生。 而新課標下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實踐環節為我們提出了解決這類問題的答案。尤其我們農村的孩子,教師可以建議他們在雙休日的時候適當准備一些與本單元綜合性實踐有關的素材,再回到課堂,開展集體探究活動。這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張的「我們要解放孩子的空間,讓他們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會中之士、農、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對宇宙發問,與萬物為友,並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學習。」的觀點相吻合。這句話至少給我們兩點啟示:一是讓孩子去接觸大自然,運用課內學到的觀察本領去廣泛地觀察大自然,從而豐富感性知識,豐富自己的語言;二是讓學生去接觸社會,新課改把語文教學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大課堂,從而在社會交際中,積累語言,發展思維。實踐證明,開展各種課外綜合性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通過參觀、訪問、搞社會調查,接觸實際,接觸社會,領略祖國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變化,能開拓知識領域,開闊眼界,豐富生活,激發與發展學生的各種興趣、愛好,進一步培養學生寫作的動機。同時,還使學生有機會把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可以更好地掌握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實現認識上的飛躍。從而,提高獲得知識、駕馭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理論聯系實際和手腦並用的能力,提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不斷追求新知、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於創造的精神。 當然,綜合性實踐活動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應當組織學生積極開展天地廣闊的校外課外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校內課外活動。同時綜合性實踐活動的內容是豐富多採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什麼樣的活動方式最能幫助學生解決「寫什麼」的問題,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發揮條件優勢,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有選擇地開展,課內外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開發引導學生的天資和稟賦,啟迪學生的智慧,從而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另外,應牢記新課改的要求: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處在從旁邊輔導、咨詢的地位,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造精神,克服以「教師為中心」的弊病。要注意的是,綜合性實踐活動要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要防止和克服「為活動而活動」的傾向。總之,我們的作文教學應該是「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知識,就會通過這些知識去輻射自己的感性認識,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別致新穎、匠心獨運的文章就會脫穎而出,作文教學的預期目的也就達到了。
二、 研究作文課堂教學,解決學生「怎樣寫」的問題
課堂教學是雙方共同的實踐活動。因此,必須處理好「教」與「學」、「動機」與「效果」的關系,這就要求教師諳熟學生的寫作實際水平,針對學生「不知道怎樣寫」的問題指點門徑,力求做到一課一得。
(一)引導學生分析習作要求(包括命題作文)。作文的特點在作文教學中我發現,學生怕寫作文,其實最怕老師布置命題作文,學生對命題作文的內容不熟悉,感到無話可說,硬叫寫,其結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種作文命題,無論是何種體裁,也不管是何種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好在現行的課本中,文章反映的內容與現代生活距離較近,從而了降低習作難度。我們可以選擇 相應的文章作為剖析的對象,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決某種技巧問題,這樣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教師能把握這一教學特點,就能避難趨易,像皰丁解牛那樣,「以無厚入有間」,做到「游刃有餘」。
(二)指導學生把握思維的方法。同一個題材,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發現的問題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學要使學生在構思時思路開闊,八方輻射,「萬塗競萌」,要想使學生立意時獨出機杼,不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發人之所未發,必須在培養學生集中思維的基礎上適當發展他們的發散思維方式。運用這種「擴散」型的思維,學生就會感到思如泉湧,要寫的東西很多,就會感到作文絕非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樣,就可以從諸多的角度中選擇自己體會深刻、材料新穎、立意獨特的角度來寫,克服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的毛病。
(三)引導學生辯證分析問題。青少年思想解放,喜歡獨立思考,勇於標新立異,但和成年人比,他們還缺乏社會生活的經驗,思想還幼稚,看問題往往容易片面,沒有深度。這些特點常常在他們的作文中表現出來。因此,教師應對他們加強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使之用全面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提高他們辯證分析能力。通過這樣辯證地分析,才能去偽存真,尋找出材料所揭示的正確觀點,在此基礎上抒發感情,進行評論,文章必然會抓住要領,褒貶得當,就不至於泛泛而談,單薄無力了。
(四)範文引路,模擬訓練。教學範文在寫作手法和技巧上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可以把其當作學生模仿寫作的典範。但是,教師應在教這些課文之前,作好寫作安排,做到教者心中有數,學者學有目標。在評析課文時,著重分析作家觀察、發現、思考、聯想、選材、構思的方法,講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點,讓學生有法可效。範文引路要注意的問題是:要求學生學範文的取材分析、布局謀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襲,讓學生通過模仿開拓自己的思路,並加以發揮,最終變為自己的東西。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知識,「怎樣寫」的心理障礙問題得到了解決,教師往後的作文教學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三、培養學生參加社會活動,細心觀察留意生活,勤於練筆的習慣 ,解決「 怎樣寫的更好」的問題
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是有限的,這與相對穩定的知識與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顯得並不協調。社會的飛躍發展,知識的不斷更新將會給學生提出許多新的課題,等待他們去探索去征服。所以只滿足在課堂上傳授作文知識是不夠的,也是消極的。提高作文能力離不開對知識的不斷攝取和積累,而知識的攝取和積累又有賴於不斷地擴展視野,開拓領域。作文教學,要訓練學生眼中有物,心中有感,筆下才有物可寫。因此,教師培養學生參加社會活動,課外細心觀察、勤懇練筆的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 「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作文與生活實際聯系非常緊密,社會又是個五彩繽紛的大課堂,通過參觀訪問等活動,從中汲取新空氣,充實生活,提高辨別是非能力,對增強作文教學的時代感和社會意義是非常有益的,當然文章也就會寫的更好。同時要求學生養成堅持寫日記和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近年來,學校都程度不同的為學生開設了讀好書的活動,教師要促使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讀書後要指導學生練筆,積累寫作素材。還可以在班級中組織作文興趣小組,經常開展作文競賽,從這種活動中培養尖子,帶動一般。在此過程中多組織寫限時作文與限時演講,即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達到一定要求的作文和一定主題的演講。本人從實踐過程中看出,這種形式的作文與訓練,開始時學生可能不大習慣,有一定的困難,但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絕大多數人是能夠完成的。這種快速構思、快速成文的技能是應試必須具備的,也是學生今後進入社會適應工作的需要,必須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當然,突破小學作文教學的難點,我們不只局限於解決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如果教師能從這三方面入手,使學生懂得寫什麼、怎麼寫、怎樣才能寫得更好,那麼,小學作文教學也就不是什麼難的事了
② 當前小學生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小學生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比較的困難常常是拿到做完以後覺得無話可說。這種情況就需要讓學生在平時多去閱讀多積累,然後才可能在寫作文的時候有話可說。
③ 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還全在哪些突出問題
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學會聽、還要敢說、愛讀、想寫的能力.聽說是基礎,讀寫是目標,是根本.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忽缺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環節.但現在作文教學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學生怕作文,厭作文,感到作文難.「無話可說,無從下筆」時刻困繞著學生.我認為小學作文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學會觀察生活
現實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學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來自現實生活.學生作文又以他們已有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及一定的習作水平為前提.葉聖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學生參加實際活動,作文就有東西可寫;積極地參加實際活動,寫出的文章就有特色.教師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同時,還要學生認真去想想,去聽聽,去聞聞,去嘗嘗,去接觸接觸,去研究研究.教師要給學生一個廣闊的寫作空間,要經常把學生帶出課堂,走入自然,走入社會.自然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學生走入大自然的懷抱,會有一種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的感覺.自然界的奇山秀水、花草樹木、眾多可愛的生物都是學生寫作的好材料.同學們要想寫好作文,就要熱愛生活,學會做生活的主人.一個不熱愛生活的人,他不可能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一個對集體活動不關心的人,也不可能寫出精彩感人的集體活動場面;一個對周圍事物不仔細觀察的人,當然也不可能把事物寫具體,寫生動,寫形象.只學會觀察生活,學生對待作文才不會有害怕心理,才樂意去寫,才敢於去寫.才能寫出他們眼裡的世界、內心的情感,才能寫盡生活的真、善、美,世間的假、臭、惡……
二、學會積累詞彙
有的同學掌握的詞彙量很少,作文時一提起筆來就覺得沒有詞兒,腹中空空,肚子里什麼可寫的東西也沒有,有的即使勉強寫出來了,也是空空洞洞,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的詞語,優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等.教師平時就應要求學生不斷積累詞彙.把平時學習中一些有用的材料記錄下來,如名言警句、小趣聞、小常識,小故事等.知識積多成學問,用起來就會思如泉湧,順理成章.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要求自己班上的學生准備好幾個摘抄本,以便進行好詞佳句的摘抄,養成摘抄的好習慣.
1、從課文內容中積累
在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有「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好詞佳句這樣形式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優美從摘抄中積累材料.學生通過平時的積累為寫作打下鋪墊,在寫作時不至於「無話可說,無從下筆」.我要求學生反復誦讀,並把課文中優美的片斷和自己喜歡的地方抄寫下來.
2、通過寫日記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有效途徑.我讓學生每天堅持寫日記,日記的內容不限,體裁不限,學生可以寫看到的,可以寫聽到的,也可以寫想到的,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以無拘無束地表達出來.比如:搞完一次大掃除,辦完一次學習園地,參加完一次課外活動等都可以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自己的真實感受、心得體會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三、學會激發想像
在寫作中,想像起著主導作用,運用想像可以開拓思路,使構思展開縱橫馳騁的翅膀.兒童的想像力是最豐富、最活潑、最天真、最大膽,也是最奇妙的.對於小學生而言,寫實比寫想像作文難得多,寫想像作文更能拓展學生思維.
④ 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
[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寫作一直讓很多小學生感到苦惱與頭痛,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許多學生拿到作文題後,總覺得沒什麼可寫,腦子里空白一片,或者幾句話就簡簡單單把要寫的內容解決了。有的甚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經歷、切身的感受,而是《同步作文》。他們在記憶中搜索曾經看過的類似文章,搜索人家安排的故事情節,以至於作文出現了千題一式、千人一面;不真實,說假話;不具體,說空話;缺真情,說套話的現象。小學生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內心應該充滿童真童趣,為何我們的學生沒有感受到童年的樂趣,沒有我手寫我心的慾望呢?究其原因,說明我們小學生生活經歷少,知識儲備少,沒有掌握寫作的技巧與方法,對寫作不感興趣,不善於發現和觀察,缺乏寫作素材。針對以上困惑,我們不妨試試採取以下幾條相應的對策,看看能否改善這些困惑。一、關注課文教學,滲透寫作方法。農村學生獲取知識主要來源於課本,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中,課文就是我們學生很好的寫作範文,我們在教學中,隨時教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好段,並試著背誦、運用到作文中去。以課文為範文,多進行仿寫練習和片斷練習。葉聖陶老先生曾經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就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因此,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課文在作文教學中的示範作用,我平時授課時盡量和作文教學同步進行,多進行仿寫、續寫、改寫等不同方式的寫作訓練。比如在教《我愛故鄉的酸棗樹》一文時,便讓同學模仿此文按春、夏、秋的時間順序寫酸棗的形狀、顏色、味道及樹的特點的寫作方法,來歌頌家鄉的酸棗樹,讓學生以《我愛家鄉的……》為題寫一段話,學生有了具體模擬的對象後,他們就不感到束手無策了,達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應。再如當學習完歐·亨利的小說《麥琪的禮物》,了解到其創作風格之一即在結局出人意料,情理之中,便適時補充閱讀歐·亨利的另一代表作《最後的藤葉》,並要求學生按照作家的創作風格續寫一個結局。這樣,通過關注課文教學,既提高了農村學生的作文水平,又使農村學生千題一式、千人一面的創作現象得以改變,同時也使農村學生的寫作潛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小學生作文《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二、重視作文教學的指導工作,正確引導學生。反思一下自己的作文教學,以往我對教學生如何寫作文時,訓練目標不夠明確,訓練過程沒有扎扎實實,對學生如何習作指導得不夠全面。聽了北京市級教師袁志勇的精彩講座,我明白了寫作文要先教學生如何設計構思,如何寫習作語段,要一步一步詳細地指導,只有讓學生學會了走,基礎打得扎實了,才能慢慢走穩,千萬別急於求成,讓學生沒走穩就去跑,去寫成篇作文,可想而知,學生的作文能寫得好嗎?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指導一定要細,因為教師教給學生的是作文的方法,如我聽到的兩堂課,都是上《石榴》,也是作文遷移,學習了課文中的有關石榴果的描寫後,兩位老師同樣是教學生寫一種水果,一位學習了範文後,覺得時間來不及了,就沒多指導,直接讓學生模仿課文寫自己所帶的水果;而另一位老師則從外形、顏色、手感、氣味、品嘗的感受細細地指導學生,並適當讓學生展開想像,進行一些比喻、擬人,兩位老師展示的學生習作真可謂大相徑庭,後一位教師指導的學生寫得作文十分細膩,連剝桔子時,桔子皮散發的香味都寫得淋漓盡致。可見後一位老師所教的學生以後不管碰到寫什麼水果,都能寫得像模像樣的。從中可以看出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的作文教學指導是至關重要的。三、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是作文教學的突破口,要讓學生有樂於表達的願望與沖動,那麼習作就必須緊密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或物作為習作的內容,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活動,如:組織開展中國傳統文化展示活動、春遊、參觀博物館等。並做好相應的習作指導,這樣學生就不愁無話可說、無情可抒了。四、要注重引導觀察,豐富寫作素材。從引導觀察入手,幫助學生豐富寫作素材。在引導學生觀察時,必須把握以下幾點:(1)要善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小題材。在作文教學時,不能脫離學生的認識和生活實際,要求學生寫反映社會生活、具有社會價值的大題材,不能企盼學生寫出什麼驚人之作。 (2)要堅持把定向觀察有機的結合起來。 (3)要引導學生將平時觀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進行集中歸類整理,將源建庫,使零碎的變為系統的,分散的變為集中的,陌生的變為熟悉的。五、多練筆,提高書面表達能力。要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必須要多多練筆,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日記,就是一種很好的練筆形式,所謂日記,顧名思義,就是對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事情的記載。葉聖陶先生曾明示:凡是乾的,玩的,想的,覺得有意思就寫,一兩句也可以。一位作家在談到日記時說:日記應該是心靈與紙筆的對話,是自由的閑庭散步。可見這種不拘形式,不求長短章法的日記克服了習作教學的諸多弊病,一定會更受學生歡迎,對於小學生來說,這是練習寫作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最後,對當天優秀的日記或進步較大的日記,一定要在班上表揚或者在全班朗讀,讓學生體驗習作成功之樂。這樣學生就會期待收回日記,急於再次表達。一個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道我先用掃帚把垃圾、塵土……掃在一起。然後,我用掃帚把灰塵壓住,以免被風吹掉。我再把簸箕的後面拿起一點,再用掃帚用力一揮。但是,還有一些灰塵沒掃干凈,我再掃幾下,但還沒有掃干凈。我發了愁,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把簸箕放到門口高低處,再輕輕一掃,終於把垃圾掃干凈了。我又把簸箕里垃圾倒進了垃圾筒里。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從農村學生寫作現狀出發,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吸收新鮮的教育經驗和理念,充分利用農村特有的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和水平,相信總有一天學生不但會不怕作文,而且還會愛上作文。〔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⑤ 對目前小學作文教學的幾點看法
摘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說它重要,是因為回寫作能力是伴隨學生終答身的能力,它無論在學習、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說它艱巨,是因為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漫長的訓練過程。學生個性有差異,作文水平有差異,有的下筆如有神,有的卻詞不達意、語無倫次或千篇一律;學生無興趣,寫作如"擠牙膏"。因此寫作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到最困難的事情,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⑥ 如何解決小學生初步作文的困惑
臨澤縣城關小學 邢雪玲 「怕」就是學生作文時出現的畏難心理。拿筆之前什麼都在腦子里,可是提起筆正要作文時,又什麼都忘了,真是興致而來,老虎阻路,教師也怕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我想,造成學生作文畏難心理的原因首先是無話可說,言之無物。小學生生活的空間狹窄,接觸的人和事比較少,而對於身邊司空見慣的事物卻熟視無睹,缺乏觀察提煉素材的能力,這是小學生作文無話可說,言之無物的主要原因。其次,詞彙的貧乏也造成學生的畏難心理。學生整天趴在作業堆里或面對電視機,閱讀量遠遠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閱讀面僅來源於教材和一些少的可憐的《同步作文指導》,造成作文時詞彙貧乏,詞不達意。多數學生表現為記流水帳。再次,指導的「少」「空」造成學生的畏難心理。所以,在作文指導課時,也只是簡單地把作文要求講解一遍,至於怎樣具體地寫,怎樣圍繞中心選材等基本寫作知識則空泛地一帶而過。這樣,使學生本來就模糊的寫作知識更加模糊。於是每次習作便重復這樣的惡性循環。師指導空泛——生「老調重彈」——師批評指責——生厭惡作文——師對生失去信心——生對作文失去興趣,加強了畏難心理。最後,階段訓練的不過關造成學生作文的畏難心理。小學階段學生作文訓練要求不外乎通過寫人、敘事、寫景等的練習,掌握初淺的寫作知識和技巧。階段訓練的不過關表現在:上一階段的訓練要求沒有達到就又開始下一階段的訓練,造成積重難返。如寫人的習作訓練,中年級要求寫出人物的特點,還要加入適當的心理描寫,以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有相當多的學生對這一要求不過關。每一階段的不達標,造成了高年級學生作文能力的偏低。 2、「空」。「空」就是作文內容的空洞。具體表現在①虛偽編造——為作文而作文。②移花接木——套用同題範文,對精彩句段、人事進行「乾坤大挪移」。分析原因,多數小學生認為生活單調,每天進學校出學校,出家門進家門,這些平凡、簡單、重復的事情沒什麼值得可寫,寫起來只有虛偽偏造,或將《英才教程的作文》中的好句好段、人和事等放到自己的作文中。造成內容的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無真情實感。如表現一個人的品質,上世紀末的學生寫讓座,拾金不昧,到本世紀初的學生仍寫讓座、拾金不昧;一個小學生從三年級寫的話到六年級的作文,每次遇到要求寫事的作文,,總是寫三年級作文那一件事。不少的學生寫作文不是在課堂內獨立完成,而是回家後在《作文指導叢書》中「找找、抄抄……」,如此種種,與其說是作文,不如說是抄文,學生養成了思維的惰性,缺乏了獨思考的能力,更不用說什麼創新精神了。 3、「亂」。「亂」指學生作文組織材料缺乏條理性。大多數小學生的作文,即使是高年級學生的作文,真正能做到中心突出,條理清楚,語句通順連貫的不多。學生對於文章的開頭、結尾、段落的銜接、過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加註意,只是東拼西湊一些語句,寫出來的文章或者言不達意,或者前後矛盾,令人費解。造成學生作文「亂」的原因主要是教師缺乏「導」,即上面寫到的「少」和「空」。學生未能掌握一些作文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一、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引導學生由怕作文到樂於作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必須從培養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著手。因為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有了寫作的慾望,才會誘發寫作的積極性,樂於作文。針對學生認為作文難,怕作文,厭作文的心理,教師要多加鼓勵,告訴他們其實寫作文並不難,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怎麼說就怎麼寫,只要把你的好奇心與感悟相結合,只要平時多留心觀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就是一篇有內容的作文。在學生作文時,教師要多寫上鼓勵的批語「你進步了!」「你真棒!」「再努力!」「真實生活小小觀察家」等,使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起寫作的信心,學生有了信心,寫作興趣自然就會提高。在我們學生的習作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好詞佳句,我們教師就要善於抓住這「閃光」的星點,在他們的習作中圈點批註出來,或者抄在黑板上讓全班同學欣賞。這就會大大激發同學的自信心,使其產生下次作文再「露一手」的慾望。於是他們對作文就會產生興趣,更加用心地去寫作,作文的質量也就會越來越高。 二、指導積蓄語言,豐富詞彙,提高表達能力 常常看見許多學生在作文時抓耳撓腮,卻擠不出一點「墨水來」。學生無話可說,有話難說,言之無物的現象,一直是困繞著學生寫作的難題。仔細分析,主要是缺少豐富的積蓄。因為胸中沒有「積蓄」,所以筆下就流淌不出汩汩的清泉。因此,我們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加強和指導學生積累語言,豐富詞彙,磨礪語言基本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特別要抓住每一單元中的好詞佳句指導學生學會應用。 1、品詞品句,入情入境 感情朗讀,品詞品句,入情入境是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平時的語文教學,教師要加強這方面的指導,只有通過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品味,學生的語感才能得到培養,語言的積累也只有通過反復的誦讀才能獲得。 2、熟讀成誦,培養語感 古往今來,沒有哪一位文學大師不是背誦高手。所以,對於優秀的文章、片段、好詞佳句,要強調反復誦讀,直到熟讀成誦。這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詞彙,熟悉規范語言,增強語感,對作文有益,還能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思維能力。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積累了大量的精美、規范的語言,寫作時,這些優美的詞藻、佳句、精巧的構思就會不斷地湧上來。 小學語文教材所選課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怎樣觀察生活,選材、確定中心,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等。從中學習一些寫作知識、修辭手法。語文課上有計劃地加強默讀、復讀、背誦、聽說訓練,使語文課真正起到訓練學生思維,豐富和發展語言的作用。此外,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拓寬閱讀面,指導學生有目的性地閱讀、豐富和積累語言。 三、加強造句訓練,奠定寫作基礎 句子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要從句子做起。特別是小學生作文尚屬起步階段,著力於由句子所組成的片段的訓練,重視造句的訓練,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運用修辭手法造句,串詞造句聯段,對學生准確地理解和運用詞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該訓練主要培養學生寫話要語言連貫、中心明確、層次清楚,以避免在作文中產生詞句不銜接,文章無中心,顛三倒四現象。 四、創新作文課堂,讓作文指導過程成為鮮活的素材 平時我們的作文課,大多是教師把作文題目或寫作內容交給學生後,簡單地講一講作文時的要求後就讓學生習作。這樣,學生很難在幾十分鍾內寫出一篇內容充實具體、語言生動、中心突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因為除學生組織語言存在一定的困難外,最關鍵的還是學生缺乏寫作的素材。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注意創新作文課堂,把學生喜愛的各種游戲活動、參加的各項活動、情景等引入課堂,與習作指導結合起來,用游戲活動激活課堂,讓作文課堂指導過程成為鮮活的素材,為學生習作創設源頭活水,學生作起文來就不會憂無話可說,有話難說,言之無物,言之無序的困撓。例如,近期大課間活動時,學生參與的跳短繩,跳長繩活動,學生不僅會跳了,而且還跳的花樣翻新,作文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的題目是記一次自己參加或目睹的一次體育活動比賽。 開始上課了,我問:「同學們,剛才你們分組比賽的什麼呀?」學生紛紛舉起小手興奮的要說,我再問:「都是怎麼跳的,跳出了什麼花樣,高興嗎?想不想吧剛才的活動過程,心情都寫下來?」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如何寫,再在小組合作交流,最後,小組推薦代表講台演講,大家評議,在聽、評、議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寫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來。接著鼓勵學生寫出有新意的與眾不同的作文。由於這是同學們親身經歷、親眼目睹的情景,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有內容、有條理、有中心。解決了前面所說的無話可說、言之無物的困惑。資料提供者:
⑦ 關於小學作文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無疑是強調一個「樂」字,而「樂」建立在「趣」的基礎上,有「趣」才會「樂」才會「靈」。反之,無「趣」生「優」,生「優」則必「厭」。所謂心境愉悅反應則靈敏;心情抑鬱,反應則遲鈍得多就是這個道理。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要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所選的教學內容要貼近童心。
1、命題要揣一顆「兒童心」。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寧可低一點,不搞一刀切;
2、指導要用一種「兒童調」。要把導師的架子放下來,要用商量口氣,商量寫什麼,怎樣寫,怎麼改,如何評等等;
3、評改要借一雙「兒童手」。學生只要對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留心觀察,分析周圍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處景物,寫起文章來自然合情若泉涌,滔滔不絕。
二、加強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剛開始作文的學生最大的困難就是會碰到「無話可說」,「無材料可寫」的困難,如果單靠老師傳授抽象的寫作知識,是難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加強觀察的指導,使學生養成善於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點的習慣,從而克服「無材料可寫」的缺點。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根據教材內容採取指向觀察訓練,自由觀察訓練和聯系實例觀察訓練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系統的訓練。
1、指向觀察訓練,即教師根據訓練的目的確定某處景物、事物或人物為對象指導觀察。為此我常常組織學生觀察校園的花壇,樹木,噴水池,到野外游覽,並在游樂中給學生以觀察方法的揭示。
2、自由觀察訓練,這種觀察不受時間、地點、條件的限制,是學生個體思維涌動最活躍的方式之一。聯系教材實際,我從指導學生靜物描寫入手,掌握初步觀察方法,比如觀察一盆花、一株樹,進而過度到動態的觀察描寫,如寫一個小動物,寫天上的一片雲,寫一個活動場面等等。
3、聯系實例觀察訓練,根據教材內容創設一定觀察情境,可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形成一個優勢興奮中心,如教學《夏天》一文後,我要學生背誦相關段落,課外,我立即引導學生觀察夏日炎熱的氣候,以及雷前雷後周圍的景色變化,面對眼前真實的景物,學生自然而然地想起課文中的句子。
三、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素材是未經提煉加工的寫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質基礎,猶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話說:「巧婦難作無米之炊。」這就是說沒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無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兒童心理學表明:學生寫作,首先必須擁有寫作文的有關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層次、語言表達┄┄一切都無法從頭談起。所以學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謂「雄厚」就是廣泛吸收積累之結果。那麼,如何積累雄厚素材呢?我總結了過去的教學實踐,主要有兩種途徑:1、從現實生活中積累素材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那麼,如何匯積生活中的寫作源泉呢?我認為:首先要豐富學生的生活。小學語文大綱指出:「指導小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內容就是寫作材料,寫作材料來源於生活。生活越豐富,積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學表明:兒童天性好玩、好動。教師應抓住這一心理特徵,有計劃、有目的組織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春遊活動、文體活動、讀書活動、演講活動、看電視、聽廣播等等,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積累寫作素材。2、從書本中積累素材書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著生活實際,怎樣積累書本的材料呢?古人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就告訴人們,積累書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讀,多背書面的優美詞句,好的片段,優秀作文。以便積累譴詞造句,選材與立意,層次與段落,詳寫與略寫,開頭與結尾,過渡與照應等寫作技巧。讓學生做到多讀精思,舉一反三。
四、加強指導,教給寫作方法大多學生作文時的所表現出的共性是「眼前閃爍著事物的形象,筆下卻形容不出來。」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必須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學貫穿整個語文閱讀教學的始終。每篇課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學生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提示學生注意人家是怎樣開頭、怎樣搜集和組織材料、怎樣譴詞造句,怎樣結尾的。
第二、認真審題,搞清本篇習作的范圍和寫作重點,在作文教學中,通常接觸到的是記敘文體,所要學的內容又以人物、事件、環境為主。但人物、事件、環境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和在一起的,又各有側重吧。所以必須讓學生搞清每篇習作的側重點,離題萬里或千篇一律。
第三、要使學生作文時吧有話可說,教師要進行充分備課,明確寫作目的、要求,注意獵取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人和事乃至周圍環境,切記作文題目往黑板上一寫,簡單幾句要求一說了事。
第四、幫助學生編制寫作提綱。提綱是學生的作文的構思過程,因為學生作文時,要麼無話可說,要麼語無倫次,空話連篇,從早上眼睛一睜寫到晚上上床熄燈,一筆流水帳。這就需要有一個組織和整理材料過程,搞清哪些應詳寫,哪些應略寫,哪些先寫,哪些後寫,這樣才有條不紊,條理清楚。
第五、指導學生學會自己修改作文當學生能夠把自己會說的話都寫出來以後,還要學會修改,使之更具有表達書面語言的能力,這也是學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種表現。但小學低年級兒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寫,真正能修改的並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較輕率的,或聽老師講的,並不是自己很好的考慮的。可見,小學低年級兒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還沒有發展起來。因此,老師要同時注意培養兒童這種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師要逐句逐段地與學生一起修改作文的方法,決不能讓學生滿足於把會說的話寫出來就行,這樣會影響作文質量的提高。
⑧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擾有哪些
一、關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困惑
現在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差,讓老師牽著鼻子走,學生累,老師更累。老師想方設法的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創設情景似乎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可是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就沒有剛開始那麼濃了,有時候就是流於形式了。如何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加學習,真正提高學習效果,感受數學的美?
二 作文教學的困惑。
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最難以操作的一項教學工作。就目前來說,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作文指導,包括訓練體系的確定和作前的指導,現在多數作文訓練非常盲目,沒有找到一個合適有效的作文訓練體系,每次上作文課之前,急急忙忙隨便想個題目就讓學生寫,甚至有些作文題目離學生的生活距離很遙遠,這樣造成的結果可想二知,學生抓耳撓腮,老師看著學生習作愁眉哭臉;其次,每次寫作之前需不需要指導,如何指導才有好的效果,也是另很多語文同仁傷透腦筋的問題。二是作文批改,因為每寫一次作文,每個老師要批改60篇左右的學生作文,耗時耗力,發到學生手中,學生看後,一笑了之,甚至有的學生連看都不看就塞到抽洞里去了,老師的心血沒有換來絲毫的效果。三是作文講評,到底怎樣的作文講評模式才能使學生有真正的收獲,起到較好的效果。由此,就出現了我們語文教學的困惑之三:作文教學到底如何指導、批改以及講評?
三、課內閱讀教學的困惑
我認為語文教學應該把學生的能力培養和語文素養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能力培養主要包括閱讀欣賞和寫作兩大能力;而語文素養,我的理解就是學生文字素材在大腦中的積淀,以及據此而表現出的語言表達水平及層次。當然,也不可否認,由於近幾年社會、學校對老師的評價主要體現在教學成績上,所以絕大多數的我校語文老師的教學出發點就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這一出發點一點錯誤也沒有,但是我認為,我們不能因為這一目的而忽略了語文本身作為文學的魅力,我們應該找到這兩點的最佳結合點。據我了解,現在有些老師,包括我在以前也是這樣做的,即為了應付考試,惟恐哪篇課文漏掉知識點,所以把每篇課文分解成許許多多的知識點,逐一講解,讓學生一字不差的記下,這樣就使的語文課成了學生的負擔,時間一長,不但學生不喜歡聽,就是老師也越上越沒意思。所以就產生了我們語文教學的困惑之一:語文教學的出發點是把學生的能力培養和語文素養的提高放在第一位,還是把應試教育放在第一位。
四、關於「應用多媒體」的困惑
現在的課堂教學,似乎沒有現代化手段就是一節不成功的課。所有的優質課比賽中,沒有不使用多媒體課件的。大多數老師都會認為課件用的越花哨,課就是成功的。
在這里,我很困惑:課堂教學中老師能代替的、生活中有實例的,有時候只需要一塊小黑板就可以達到目的,需要用多媒體嗎?是否應該把「應用多媒體」作為評價一節課好壞的一項標准?在課堂教學中怎樣對待多媒體?多媒體在哪些情況下適合為教學服務呢?
以上是我利用一天的時間發自內心地總結了從事初中語文教學以來的幾點困惑,當然,困惑不止這些,由於認識非常膚淺,談的也很不充分,很不深入,懇切希望我們學校的全體語文同仁提出寶貴的意見,在此深表感謝。
⑨ 如何走出小學作文教學的困境
空話連篇,來訓練沒有階段性源、無計劃,滑到哪兒算哪兒,語言干癟,也是內容空洞,造成有的小學生乾脆把這類作文改名換姓,思想貧乏。 2:大部分農村學生寫起作文來不是無話可說,一套了之。學生作文既無目標,缺乏真情實感,讀寫脫節,令人面目可憎,教學要求過高過急,即使是勉強寫出來的作文,教學程序單一。教師不知如何下手指導,寫來寫去,還是一頭霧水,也無路標、指導方面,作文指導有意無意地指導學生套作,虛浮不實、教師方面:大部分農村教師不怎麼會寫文章,就是有話寫不出、學生方面。作文教學無序列,讓學生仿作一些作文書中的優秀作文:未嚴格按照年段要求,矯揉造作,假話,教師隨手拈個題目,腳踩西瓜皮,很多是半路出家的由民師轉正的教師。 3。還有一種走捷徑者,對寫作理論掌握更差。學生一寫作文就叫苦連天,任學生信筆塗鴉,課內與課外不能密切結合的現象較為普遍1 ,碰上作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