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培養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培養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發布時間:2021-01-28 18:30:05

『壹』 如何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

一、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應做到:
1、教給學生積累的方法。
首先,在平時要求學生准備積累本,指導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搞搞摘抄,積累詞語;讀讀文章,找到「寫作的模樣」。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引人深思的現象,抓住細微的「小事」,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的一瞬,動腦筋思考,寫成日記。這也是平時積累素材的結果。經常練筆寫日記,不僅可以增養學生觀察的興趣和習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生活,積累作文素材,豐富寫作內容。
其次,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積累感悟能力的培養是一種指導寫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名言名句,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和精彩片段,積累課內外、國內外的優美詩文,積累文學文化知識等,並且經常在課上交流,不定期地對學生積累的內容進行檢查,了解學生積累、掌握的情況。經過一段時間循序漸進的閱讀、摘記、背誦,學生的語感有了明顯提高,而且閱讀能力大大提高,表達能力也有較快的增強,學生的寫作也得心應手了。
2、寫好日記,循序漸進
積累素材,由易到難,寫日記是提高小學作文的必經之路。要使學生能夠掌握、運用日記,學生形成寫日記的習慣,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幫助學生學好語文,陶冶情操,還必須遵循以下幾點:
(1)持之以恆。
要使學生真正掌握、運用日記這一文體,還需要老師積極地進行日記的訓練指導,使學生形成記日記的習慣,幫助學生鞏固運用所學語文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認識事物及記敘描寫的能力,並為作文積累豐富的素材。
(2).循序漸進。
日記作為學生學習語文及其他方面都有極大幫助的這一文體,要使學生終身享用,我們只有在教學訓練中,按照規定的訓練要求做到循序漸進。一是在訓練中對學生記日記的數量要求達到循序漸進。
3、指導學生自改
自改就是教師要求學生在作文草稿完成後,自己反復地檢查文章還存在哪些問題,看看有沒有錯別字,句子是否通順,前後語句、語段之間的過渡是否自然,自己要表達的觀點是否清楚。許多學生寫作文都是敷衍了事,沒有養成打草稿的習慣。如教師能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草稿多修改幾遍,問題就會大大減少。
二、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應注意:
學生寫作的過程是觀察、記憶、想像、邏輯、整合等能力的集中的表現。教師應指導學生紮根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所學知識,將所學知識去實際應用,寫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師要善於利用各種手段開闊學生視野,拓寬學生思路,指導學生習作,使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斷提高。

『貳』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作文構思能力

對於小學教學來說,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為了寫好作文,師生都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過《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加之自己十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為,小學作文教學應注重以下幾點。
1.注重平時積累,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
1.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後,就讓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1.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2.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
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這篇課文後,舉行了一次「我思念的××」為主題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不管是生離的,還是死別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踴躍發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啊,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去廣東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還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現媽媽提著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就在後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里空盪盪的,怎麼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3.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於作文、樂於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現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准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於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後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於學生有所裨益。

『叄』 淺談小學生作文能力培養的幾點做法

一 細心觀察是提高習作能力的前提
小學生習作素材主要是以生活為基礎,平時教師要逐漸培,養孩子們觀察身邊事物,積累生活體驗的能力。學生的體驗多了,觀察得細致了,眼中的生活就更加精彩了,習作時就有話可說,情真意切。
二 善於積累是提高習作能力的保證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以要求每個學生都准備一個摘記本,把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的好詞、佳句進行分類摘抄。因為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同、對於語言文字的鑒別水平不同,所以在摘抄過程中不能採用同等標准,充分尊重孩子們的意願,只要他們喜歡的、欣賞的都可以作為積累素材。
首先應注重積累教材課文中的寫作方法,遣詞造句的精妙,甚至標點的運用等,因為這些文章都是經過專家精挑細選的,可讀性較強。如在教學《白鵝》一課,體會第三段白鵝的叫聲嚴厲時,應讓學生找到哪些詞語寫出了鵝叫聲的特點。接著體會哪句話寫出了它能看守門戶?學生找到句子「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於狗的狂吠"。了解「厲聲叫囂」和「引吭大叫」的區別,真正感受到作者用詞的精妙。讓孩子們把這樣的句子抄寫在積累本上,並背誦下來,學生在標點的使用和准確運用詞語方面有了積累,為日後的習作積累了素材。
其次還要鼓勵孩子們走出課本,走出課堂,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在大量的閱讀中不斷提高閱讀的賞析能力,不斷學習作者精彩的、優美的語言,把好的內容摘抄到積累本中。
三 巧抓時機是提高習作能力的法寶
課堂上要善於巧抓時機,帶領學生走進文本的同時,利用好文本語言去感悟作者的寫作方法與技巧。只有這樣,學生的習作才會表達得淋漓盡致。如在教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一課時,首先讓孩子們搜集有關戰爭的資料、圖片,加深孩子們對戰爭的理解與感受。課上引導孩子們進行分節朗讀,體會每小節詩歌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同時我出示了許多戰爭前後的圖片進行對比,孩子們的心靈一下子被震撼了。從他們的內心深處迸發出痛恨戰爭,渴望和平的強烈情感。
四 勤於動筆是提高習作能力的根本
勤於動筆,經常進行語言實踐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根本途徑,所以教師有責任幫孩子們養成勤於動筆的好習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增強信心是提高習作能力的動力。的確,對於小學生來講他們更需要來自老師和家長的表揚與鼓勵,它足以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所以,平時對於學生的習作應進行及時的鼓勵性的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增強學生習作的信心要體現在平時的點點滴滴,而不是僅限於每單元後的習作。要隨時隨地用一雙「放大鏡」的眼睛去尋找每個孩子習作中的優點,只要跟自己比進步了就值得表揚。
總之,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任重而道遠,需要每一個語文教師細心,耐心,用心做好每個環節,想盡好辦法,才能達到好效果。

『肆』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葉能興

一、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樂學之源,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兒童是有個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興趣又是以學生的需要為基礎的。學習本身無所謂苦或樂,在學習與學生的需要建立起聯系時,就因為學生的需要而變為樂學,反之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而變為苦學。對於在班上統一命題寫的習作,有選擇選取幾篇寫得較好的作文,特別是具有真實情感的作文在班上范讀,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使他們感受到要寫得更好的迫切想法,在寫作文方面較為好的學生則樹起楷模的作用,在寫作文方面較為差的學生則有學習的榜樣。在作文批改和評講環節中,學生尤其需要激勵,通過高分給予學生鼓勵性評語,找出學生的好詞好段,在班上給予公開表揚,找出孩子的閃光點,讓學生樹立「我能寫」「我寫的好」,有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寫作的喜悅,激發寫作的積極性。在評改學生作文時,通篇作文都很好的,我就會當作範文來朗讀,即使是全班最差的孩子,我也會找出其中有閃光點的句子,誇獎他這一句很有想法,然後告訴他如果全篇作文都這樣的話,作文會更好!如此這般,孩子在你的鼓勵中將會得到信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第一條全科玉律是給學生以勞動的快樂」,作文評價當然也不例外。作為教師,在評價中應該用欣賞的目光千方百計去尋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並加以激勵。比如巧妙的構思,新穎的選材,豐富的想像,精採的個性化表達等,尤其對於後進生來說,老師更要用放大鏡去欣賞、發掘。比如一句情感真摯的句子,一個亮麗的詞語,一處妙不可言的標點等,都不能錯過,而且要小題大做,大張旗鼓地誇獎他們,讓他們感到自己也有優點,自己也能成功,從而勇敢地抬起頭來走路,滿懷信心地面對今後的作文。學生暗地裡養成較勁的氛圍,同時及時給一些較少的物質獎勵,讓學生有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激發寫作的興趣。
二、幫助學生積累素材
學生習作必須有素材,它是寫作的基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豐富的材料儲備,就好像一片貧瘠的土地,永遠開不出美麗的花朵。學生的作文,需要素材來構架。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應該幫助積累素材。要幫助學生積累習作素材,就必須想方設法,豐富學生的生活。現在的大多數小學生整日忙於應付作業,對周圍的事物經常是熟視無睹,更不會觀察生活,觀察事物。沒有對生活的仔細觀察,就不能發現事物的細部特徵,就不會有新的發現,就不可能把握事物描寫的准確度,因而作文沒有新意,就會出現千人一面的現象。不論是描景狀物還是敘事寫人都是用現成的空話套話,沒有自己的語言,沒有任何新意,枯燥乏味。農村的孩子在課余常常開展一些具有鄉村特點的游戲活動。如捉迷藏、捉知了、捉魚等。也常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農務勞動,比如放牛、種菜、砍柴等,這些就是作文的好題材。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家畜、日出日落、山川河流等,會因時因地發生變化,如果小學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能留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善於積累,這些也是作文的好題材。教師加以點拔引導,從典型事件中抓住題材。引導學生可以從學校、社會上每天都發生著許多有典型、有教育意義的事件從正反兩方面挖掘主題。好的習作題材來自生活的孕育和對生活的熱愛。可是很多學生苦於不知寫什麼才好,認為作文很難,原因是他們的觀察和分析能力較差,不善於通過認識和捕捉生活中最本質的事例,不懂得怎樣去表達,對身邊的許多事物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所以,我們應該在教學中要積極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身邊事、身邊人、身邊物、心中情,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皆文章,只要留心生活、細心觀察、勤做記錄、善於積累,就會擁有永遠寫不完的素材,說不定信手拈來的就是一篇原汁原味的好文章。 生活是習作之源,「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有了豐富的生活,學生的習作就會如行雲流水,一瀉千里。寫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離不開環境。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實踐是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源泉。老舍說:「語言是生命和生活的聲音,生活是最偉大的一部活語匯。」 魯迅先生還說:「如要創作,第一須觀察。」觀察的過程便是積累的過程。寫作,要基於孩子們的生活,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如學校舉行的拔河比賽,學生們熱情高漲,鬥志昂揚,統一的步伐,共同的努力。結果取得了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學生們高興得跳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我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鼓勵學生把他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感受到的寫下來,文章就不乏味了。學生們把班級的精神風貌寫得很具體,沒上場和上場以後的感覺不同也寫出來了。這時我對孩子們講,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輸了不能氣餒,贏了更不要驕傲。團結、友愛、和諧才是我們美好的校園生活。孩子們的作文結尾就不是只有凱歌,而是來年還要爭冠軍。激發是學生觀察和寫作的興趣。勉勵學生用生動的豐富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感知,並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用他們的獨特的眼光去發現去觀察,使他們產生個性的思想和獨特的情感,引導他們在對世界進行自主剖析和描述中張揚個性,發揚個性,完善人格。如在指導學生寫《有趣的一件事》。大家知道暑假裡很多孩子都在家長的帶領下出去遊玩,我告訴他們寫作不僅寫觀察到的,還要寫想到的、聽到的。激發學生寫作的慾望。孩子們很喜歡詩歌的形式,有的同學也用詩歌的形式開始寫作,雖然很稚嫩,一石還是激起了千層浪。繆塞說:「我的杯子不大,但我用我的杯子盛水。」契柯夫說:「新手永遠應當憑獨創的作品開設事業。」魯迅說:「孩子們是可以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景,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孩子們的創造性想像能力發展很快,在成年人眼裡沒有生命的事物,在他們的眼裡大部分是有意識、有生命的。因此要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每次習作,要讓學生大膽說,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使他們樂於交流,進而樂於寫作。比如在習作關於植物的練習時,我讓學生先到操場內觀察一棵梧桐樹。指出觀察要「有目的、有順序、有重點」,要細致、全面,盡可能觀察別人不知道的;孩子們觀察後爭著發言,爭著表達。作文成了展示自己的最佳方法。他們對葉子的顏色、形狀的變化,作了生動細致的描述,並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思想清晰、通順,內容豐富,學生們都願意說,並有話可說。要努力培養學生「用我手寫我心」,讓他們知道新鮮的選材,有個性的習作總是能引人注目,而千人一面的文章不會讓人感動。
三、注重學生的閱讀
直接的觀察是生活,間接觀察的重要手段是閱讀。博覽群書很關鍵。「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是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要經常培養學生自覺閱讀、動筆閱讀的習慣,閱讀過程中,隨時動筆圈、劃、點、批、摘、記,將書中有用的材料記錄下來。堅持閱讀,學生不僅可以從中積累詞彙,錘煉自己的語言,還可提高審美水平,獲得寫作的技巧和能力。增大學生閱讀量讀寫結合是中國語文傳統教學的精華之一。西漢揚雄說:「能讀千賦,則善為之矣。」葉聖陶也指出:「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咱們可以領受人家的經驗,接觸人家的心情;寫作是『發表』的事情,從寫作,咱們可以顯示自己的經驗,吐露自己的心情」。因此大量閱讀,是學生寫作的前提。班上總有幾個學生作文寫得好,是誰的功勞?是老師指導的嗎?這不能否認。但我卻認為,這主要得力於閱讀。這些學生的閱讀量比同班學生大得多。學生閱讀量小,是影響學生作文的重要因素。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學生70%的信息來自書本。一是要讓讀書成為學生的需要,讓讀書成為學生的習慣。破除讀書是應付老師的作業的做法。教師要結合書香校園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讀書氣氛,上好閱讀指導課,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從興趣入手,激發孩子讀書的慾望,根據不同層次人的學生分別引導孩子,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進行引導。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感受作品,做好孩子的榜樣。把讀書當作重要的事,潛移默化.每天讀課外書30分鍾;堅持寫讀書筆記和讀書摘記。讓孩子有愛讀書的沖動、渴望,當他們真正從書中汲取營養的時候,自然有了快樂感,自覺地就會愛讀書。葉聖陶曾經說過:「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一個是出,從內到外。」他還說:「閱讀得其方,寫作的能力亦隨即而增長。」可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內化,為了盡快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在教學中必須做到強化閱讀指導,增加閱讀量,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二是加寬讀書面,增大閱讀量,多讀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博覽群書。讀書一貴勤奮,二貴堅持,三貴講究方法。因為閱讀的過程既是孩子們學語文、用語文、積累語文的過程,又是孩子們精神生長的過程。如果小學生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那麼他一輩子是受益無窮的。而且每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相當大一部分是靠閱讀來完成的,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時候是在閱讀中熏陶、浸染中習得的。就像小學段的閱讀教學的總要求一樣: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比如精讀與略讀的方法,論讀法等等。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重在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想圓滿完成這項任務光靠課堂閱讀教學是不行的,我們要讓課外閱讀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營養大餐,讓孩子在其中獲取知識、體味人生、陶冶情操。《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課標還規定了小學生每個年級的閱讀量。三是讀書要有思考和體會,要讓孩子善於讀書。漢代的劉向說:「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善於讀書就要吸取書中的精華,善於創新,增智慧,長才幹,走上成材之路。在閱讀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思考哪些細節最感人,並用一句話評說。與學生一起讀,一起寫,注重師生人文素養的互為生成與語文生活的共同體驗,彼此啟發,相互砥礪,促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讓課堂演繹多姿多彩的生活,這無疑是給平靜的學習注入一股清泉,灑下一縷陽光。因為有了學生有了感觀材料,他們就會汲取拓展精神家園的豐富營養,所思,所想,所感自然運用筆端,習作便充滿真情,有了真情,習作也就有了生命。四是多讀書多積累。教師要有計劃的組織學生讀書,因為讀書是促進發展需要的精神陣地,也是寫作必需的環節。古今中外,有許多人因為博覽群書而最終成為傑出人物,從而名垂青史;又有多少人因為沒有條件讀書,沒有機會讀書而沒入塵世,造成終身遺憾。學生課外閱讀,比增加經常性的寫作訓練對發展學生作文能力更有效。「讀」是語文的重心,由「讀」引發學生關注自己的心靈,思考自己的生命,考慮自己的生活,記錄自己的成長。閱讀始終是寫作的同謀。「讀」是輸入,寫是輸出。「讀」是基礎,寫是落實。在讀書中巧抓細節,開展「讀----評----寫----評」的活動,又給學生開墾出一片寫作的綠地。「積累就是掌握」,要想達到深度語文的所必須的吞吐量,必須有大量的積累。孔子韋編三絕,杜甫讀書破萬卷,蘇秦頭懸梁、錐刺骨的故事就說明了積累的重要性。閱讀為作文提供知識儲備。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等不是能教會的,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都說是得益於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通,最常見的形式,它是課堂閱讀的繼續與擴展,對於開拓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豐富自身內涵,文化底蘊。陸游說:「汝果若學詩,功夫在詩外」。足見在閱讀中去領悟的重要性。
四、注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放飛學生想像的翅膀
我們在布置課外作文時可以去掉那些條條框框,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盡情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作文不提過多的要求,不做過多限制,學生愛寫什麼寫什麼,想寫什麼寫什麼,讓學生的思想自由馳騁,讓他們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愛恨、怨怒盡情地自由的傾訴,以調動他們內在的潛質,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展示,調動學生寫作文的興趣,鼓勵學生放膽表達。在教師們辛勤地輔導下,孩子積累了許多生活積淀,他們的想像力豐富了,在想像作文中更善於運用想像的手法進行寫作,內容生動了,有趣了。在未進行想像練習時,學生曾寫過雲這一自然景物,很多學生基本上都只會從形狀上來進行一定的描寫,諸如:天上的雲朵白白的,像團團的棉花,又像厚厚的棉被。而進行想像作文教學後,大大豐富了內容。如:天上的雲朵像頑皮的小孩,一會團在一起玩游戲,一會又為了一點小事而鬧別扭,各奔了東西,這可把天空媽媽急壞了。很明顯在比喻的同時又加上的擬人的想像。還有:天空中的雲朵白白的,柔柔的。既有雪花的純潔,有又棉被的柔和。摘一朵捧在手重,輕輕的,感覺肯定很舒服!這中夾雜著對比和猜測的想像句子充滿了童趣。在進行想像作文的訓練中,潛意識里教會了孩子寫生活作文。在課間的小作文里,孩子對身邊事物的描寫善於運用想像了,因此,內容就顯得充實了,完整了,形象了。
五、加強作文指導,做好批改、講評,加強作文指導,做好批改、講評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決定性的作用。
在進行統一題目作文練習時,我注重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具體步驟是:一是指導審題,讓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明白寫什麼,怎麼寫。二是指導立意,讓學生明確文章的中心,明白為什麼寫,是說明一個問題,表達一種感情,還是贊美一種精神等。三是指導選材,讓學生明白選擇什麼材料才能更好地為中心服務。此時,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讀書筆記和日記拿出來,從中選擇好材料,為寫作服務。審題、立意、選材是作文指導的方向,除此之外,還應該引導學生譴詞造句,用上各種寫作手法、技巧,謀篇布局等。教師指導方法得當,學生才能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對學生作文的批改、講評,我不是採取傳統式的教師承包批改、講評的做法,而是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作文的批改、講評。學生自己批改、講評作文的形式多種多樣,如師生共議共改、小組合作評改、同桌互評互改、個人自改自評等。讓學生及時發現自己作文中的缺點,學習他人作文中的優點,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學生改好作文後,再抄進作文本。作文交上來後,我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都進行認真地批改。在給學生批改作文時,我盡可能用上一些激勵性的評語,把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挖掘出來。,對於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如錯別字、用詞不當、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號給學生標出來,讓學生自己修改,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過程中,認真推薦出本班的「代表作」。批改結束,及時講評。講評分為簡評和詳評兩種。簡評部分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給予表揚鼓勵,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處,並提出修改方案,防止今後重蹈覆轍。詳評班裡的「代表作」,我引導學生討論,說說這篇文章好在哪裡,存在哪些問題?如何修改?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互相啟發,達到取長補短、以優帶差、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老師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隨著時代的日新月異地發展,會出現更多的新問題,也會出現更好的教學方法。我們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地鼓勵學生,發揮個性特長,多觀察,多閱讀,多體會,多思考,多積累,多實踐,才能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讓他們寫出更多更好的作文。總之,作文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合理運用各種手段,慢慢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學生作文水平自然會逐步提高的。

『伍』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讀寫能力

著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啊,無論干什麼事情都離不開興趣,沒有興趣的工作,效率是低下的;沒有興趣的學習,成績是落後的;沒有興趣的教學,教學效果是差強人意的。總之,沒有了興趣,無論你干什麼事情,都是不會有好的結果的。所以,從小就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興趣,對學生將來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是非常有好處的。那麼,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應該怎樣做才能真正調動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激發小學生的創作熱情並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呢?筆者以為,主要從三個方面去努力。
一、使學生從小養成積累知識的習慣,為今後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們的學生年齡都比較小,他們的生活經驗少,生活閱歷相當來說就比較淺薄,所以,平時的積累就顯得無比的重要。很多學生寫不出好的作文來,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生活體驗,而是因為他們不注意積累,沒有將平時生活中好的素材保留下來,以至於造成面對作文題目無力下筆、無話可說的窘迫情景。所以說,教師一定要教育學生注意觀察並分析周圍的各種事物,從小提高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進而引導學生學會從這些事物和生活實踐中提取信息、獲得知識、積累材料。學生只有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寫作素材,當面對作文題目的時候才不會出現無人可寫、無話可說、無情可表、無事可敘的尷尬情景,學生自然也就會更加喜歡語文、喜歡寫作文了。
(一)培養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積累素材的方法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就像是潺潺的溪水,雖不豐盈富足,卻綿綿不斷、流之不盡。」從這句話中我們明白了學生平時的積累是多麼的重要,因此,教師一定要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去積累知識、提取素材,從而豐富生活閱歷、感受生活情感。首先,我帶領著學生去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的博大和寬廣;其次,我把學生領入社會,讓他們體驗社會中的風土人情,農家小鎮感受普通人家的社會狀況;再次,讓學生在校園里開展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栽花植樹、清掃垃圾等。總之,教師經常地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在豐富的生活實踐中積累素材,學習知識,讓生活去充實學生的內心世界,這樣,學生就不會出現無話可說、無情可抒的情況了。

『陸』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因為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一切學習活動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模仿對於兒童,正如獨立創造對於成人那樣同等重要。」葉聖陶也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有法度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課文習作範文到讀寫例話,正好體現了「由讀到寫」這一過程。閱讀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使學生得到方法於課內,然後再得方法於課外。課文,實際就是給學生借鑒提供的範例。正如葉聖陶所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離開閱讀教學去搞作文教學,必然使學生作文失去依傍而造成作文難的後果。因此,作文經常是從閱讀教學開始的,在閱讀教學中學習人家的觀察方法以及表達方法等。
一、轉變學生的觀念,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有些學生寫作文很難,提起筆來無話可寫,就連自己平時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都成了用不上的廢磚頭。再加上多數教師強調學生必須寫有意義的文章,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並且結構完整,句子通順,語言優美,文章盡量要新穎,這樣才能吸引讀者的眼球,這一系列的要求使學生從心理上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懼怕、厭寫的心理也就在這種情況下萌發形成了。所以,每當上作文課時,學生非常煩惱,不知如何下筆才能寫出老師所要求的有意義的新穎的文章,一節課搜腸刮肚,就是不知如何下筆。要消除學生的這種心理,首先要改變教學觀念。教師在教寫作時首先要降低習作要求,不必強調學生寫出「有意義」的文章,也不必強調文章要新穎等要求,這樣可以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同時,在批改作文時,更不要面面俱到地去批改,一次抓住一個點去評判。因為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於就事論事階段,要求的太多反而會局限他們的思維,無形之中使他們對習作產生一種畏難情緒。對於小學生的作文我們只要求他對自己的生活中的事情能表達清晰,能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且句子通順,無錯別字,會使用標點符號就可以了。處在兒童期的學生,應該是用童心寫童趣,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用兒童的眼光看問題。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筆來寫自己的事,使他們在心靈上有了自己的地位。這樣可以激活他們的習作興趣。此外,作文課教師必須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設計教學,豐富作文訓練形式,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
在指導學生寫一種動物時,考慮到學生對一些奇異的動物知之較少,寫出來的文章會較單調。我就在課堂上播放了《動物世界》的視頻,此時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最後他們寫出了題材多樣的習作。有一次,我讓他們寫一篇短文介紹自己所喜歡的植物,好幾天他們都寫不好。後來我帶他們到大自然中進行觀察,並適機點撥指導,回來後他們一下子就完成了這次習作。教寫讀後感的作文時,我組織他們到圖書室邊看書邊寫,輕音樂把他們帶進了書的世界,良好的讀書氛圍讓他們受到了熏陶感染,迸發出寫作的靈感。我還常運用多媒體提供寫作素材、指導他們練筆……一段時間後,學生對作文課有了興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把口語交際滲透到作文教學中去
我們知道,一個單元的內容學完之後,就有口語交際和習作,而且這兩部分內容是相連的。有些教師把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忽略去,只讓學生口頭練習,等到了習作課時再上習作,把口語交際與習作割裂開,這樣不好,應該把二者合為一體。將口語交際與習作課連在一起上,先讓學生就某一話題進行口頭上的說,大家廣開言路,會拓寬學生的思路,再將說的內容寫下來,這樣也會降低習作的難度,讓孩子們有話可寫。
三、培養細致的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我常利用課余時間,組織觀察活動,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達出來。我還要求學生勤於觀察,善於觀察,指導學生從觀察課文插圖到觀察自然景物。如教學《秋天》這幅插圖時,我引導學生先整體後部分地觀察畫面,然後說明這幅畫的主題,再引導他們找出圖上所表現的秋天的特徵:藍天上飄著白雲,金黃色的稻子,飄落的樹葉,燕子要飛回南方去。課後帶領學生到校園里,到野外去找秋天的特徵。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積累了寫作素材,克服了學生寫作無話可寫的困難。
五、讓學生寫真話,表達真情實感
讓學生寫真話,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他們就不會有「無話」可寫的煩惱了。這就要求學生在寫作時做到以下幾點:
1.選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在習作中,根據題目要求,選擇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達真情實感。如《難忘的一課》,寫的是「我」在抗戰勝利後,在台灣高雄港口附近一所鄉村小學看到一位教師教學生們學習祖國文字的情景及在小禮堂參觀中國偉人像的經過後,受到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由於這些都是「我」所見、所聞、所感,因而字里行間洋溢著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的真情實感。
2.用詞造句要准確、實在。文章以情動人,這「情」指真情實感。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實,用詞造句就要較准確、實在。
六、強化基本功訓練
要想讓學生把句子寫通順、寫完整,必須強化學生的基本功訓練。只有學生的基本寫作能力具備之後,才能寫出好文章。
七、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快樂
把每次作文的優秀篇目連同評語一同展示,讓學生共評得失,力求從各個方面得到啟發,這樣,既引導學生更積極地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又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寫作習慣,訓練寫作技巧,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快樂,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當寫作不再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當學生面對寫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為一種興趣愛好時,不但「作文難」會離我們遠去,而且我們會有更多的機會欣賞到學生的生花妙筆,寫作也因此才有可能成為學生的一種才能。

『柒』 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我們要逐步培養小學生自主修改習作的好習慣,採取多種方式,全面提高小學生自主修改習作的能力,讓小學生樂於修改習作,通過修改習作不斷提高習作水平。
一、曉之以理,導之以趣
1.講述經典故事。在我國的文學長河中,有許多修改文章的精彩故事。唐代詩人賈島「推敲」的典故,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煉字的故事,可謂感人至深。我們可以利用班隊會,把這些故事講給學生聽;並讓學生搜集這方面的故事,舉辦故事會。久而久之,古人修改文章的做法就會感染小學生,小學生就會主動地嘗試修改習作。
2.學習古人關於修改文章的詩句。唐代的盧延讓在《苦吟》中寫道:「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修改文字,苦思良久;賈島在《題詩後》中寫道:「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動人之句,需要花費一兩年的時間,何況我們小學生呢?讓學生搜集並學習古人的詩句,進行交流,引導小學生參與修改習作的活動。
3.採用鼓勵性評語激趣。我經常採用鼓勵性評語激發小學生修改習作的主動性,培養學生修改習作的興趣。在學生的習作本上,我抓住小學生的閃光點,寫到:「這句話修改得更簡潔了,你是個精益求精的好學生!」「這個結尾修改得更精練了,為你喝彩!」這些鼓勵性評語投其所好,收效顯著。我們把情感傾注筆端,化作熱情洋溢的批語,很容易激發小學生修改習作的積極性。
4.採用修改前後的習作對比激趣。選取幾個學生的習作,把修改前後的文稿一並展出,再請學生參觀議論。學生逐一對照,很明顯就可以看出同學習作的進步,引得其他學生主動修改習作。

『捌』 如何培養小學生作文能力課題研究計劃

一、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以寫作為樂。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根本上是讓他們對寫作感興趣,以寫作為快樂。一旦他們對寫作有興趣,他們就會「想寫,愛寫,願意寫」而不是將寫作作為一種負擔。
首先:讓他們知道寫作來源於生活。兒童時期就是一個玩的階段,我們必須引導他們從游戲中激發靈感,從生活中開啟思維。比如讓他們寫《最開心的一件事》或《最難忘的一件事》就可以告訴他們可以寫自己曾經做游戲的經歷或者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另外,老師也可以與他們一起做一些游戲,讓他們游戲的同時記錄游戲的過程和感受。
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鼓勵他們寫作。要想讓學生樂於作文,首先必須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小學生的特點是敢於幻想,我們應該鼓勵支持他們大膽的去想像,去比喻,而不是對他們的「異想天開」一概否定,我們要肯定他們的想法與進步,及時的表揚他們讓他們對寫作充滿信心,這樣他們才會對寫作感興趣。另外,為了豐富他們的寫作材料,應該多的舉行一些課外活動,比如帶他們去寫生,讓他們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為寫作提供素材,讓他們在玩中學習知識,從而充分提高他們的興趣。
二、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積累寫作材料。
寫作源於生活。俗話說:「不會觀察,就不會作文。」好的觀察能力可以發現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發現美與丑。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愛觀察,但卻缺乏觀察能力,不會觀察。因此,教師要創設條件,指導學生觀察。比如說,為了讓學生有物可以觀察,就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了一塊生物角,讓學生親手在花盆中種上小草,由專人負責,澆水施肥,並觀察它每天的變化;買個小魚缸,養幾只小蝌蚪,讓他們觀察它們如何變成青蛙的。另外,課余時間可以帶學生去農田觀察莊稼的生長或者去樹林觀察昆蟲的成長,讓他們學會留意身邊的一草一木,發現它們細微的變化。正因為通過細致地觀察,學生才能抓住特點把事物寫得具體、形象、生動。
三、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書是人類「智慧」的載體。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對於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於整個學科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學生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及其重要。

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學,要騰出課堂教學的時間用以自讀,學生閱讀有什麼想法,有什麼疑難,有什麼體會,可以隨時表達。氣氛寬松,探討熱烈,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鼓勵發揮想像力。
課外閱讀方面,我們借鑒著名學者郭啟宏先生在一文章中提出的4種讀書法:
1、信馬由韁法。抓到什麼讀什麼,有興趣就讀,沒興趣就歇。因為漫無目標,所以可行可止。思想無負擔,放鬆近乎愜意。
2、蜻蜓點水法。只在書上款款飛,一點,二點,三點,如打水漂。淺嘗輒止,是因為無意飽餐。據說郭沫若、老舍和楊絳都用過類似的讀法,稱作跳躍式瀏覽。
3、囫圇吞棗法。
4、改弦易轍法。一冊書讀來無味,絕不強求,馬上換書。再無味,再換,至三番乃止。
四、引導學生善於積累。
養成摘抄的習慣。有句俗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豐富詞彙,除了誦讀,還應該學會摘抄,做到讀抄結合,相得益彰,才能擁有大量的詞彙。學生摘抄的語句通常都是他們自己喜歡,能夠引起他們情感共鳴的語句,這樣的語句才會使他們用的得心應手,能夠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有不斷的積累,才不會出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現象。能到達金字塔的動物只有鷹和蝸牛,蝸牛不僅僅靠的是意志,還有就是它的日積月累。所以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的積累,使他們的作文水平可以穩步提高。
總之,學習語文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而一個好的寫作能力更是關繫到學生的以後發展,所以應大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玖』 有快速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嗎

很多的學生都不太喜歡寫作,在三年級以上的試卷中最後一個題目都會是寫作.尤其是到了高一點的年級,對於學生的寫作水平來說考試真的是一種考驗也是一種折磨.學生們常常覺得沒得寫,或者是不知道寫什麼.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小學六年級作文的寫作水平呢?

多寫、多讀、多改,對好的文章或者是書籍進行閱讀,對於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要精讀,想像自己在運用這些的時候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寫作.閱讀對於提高寫作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只有博覽群書才能有開闊的思維.多寫,試著用自己在書中見到過的句式,用自己的語言書寫,嘗試不斷的進行練習.多改,對於寫作中別人給你的意見,一定要反復的琢磨,修改文章的不足,做到錦上添花將文章的水平提高的新的高度.小學六年級作文是需要我們通過正確的方法去提高的,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你起到幫助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培養小學生的作文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