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作文:正月十五鬧紅火
「噼里啪啦……」放鞭炮了。清晨,一陣又一陣的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噢,對了,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
吃過早飯,我和爸爸媽媽一同來到街上看紅火。走著走著,只見一輛彩車敲鑼打鼓地向我們這方開來。車上的背景布是紅色的。車上有一隻淺紅色的小牛,旁邊還寫著「牛氣沖天」幾個大字車上還掛著一圈小燈籠。不大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八一廣場。哇!這里表演的節目可真多,有舞龍、扭秧歌、舞獅子、威風高蹺……其中我最喜歡的就要算是舞獅子和威風高蹺了。瞧!舞獅子的演員們一會兒往上躥,一會兒往下跳,一會往前,一會兒往後,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讓人又害怕又歡喜。威風高蹺可真驚險,我看上面的演員好象要掉下來似的,為他們足足捏了一把汗。
時間不知不覺就飛到了傍晚。我們到城南生態園去觀燈,嗬!這里的燈各式各樣,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真可謂是「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啊!不信,你看!一座座彩燈高聳,映紅天際:「豬八戒吃西瓜」、「後羿射日」、「牧童吹春」、「八仙過海」、「誇父追日」……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燈下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聲鼎沸,川流不息。真是一片燈的世界,人的海洋。這時,禮花似流星一般飛向天空,又像盤旋著的蛇一樣落了下來,真是美不勝收。
回到家,媽媽給我們煮了元宵。我輕輕地咬了一口,嗯,真香!吃元宵也預示著在今年能夠團團圓圓。
這真是一個快樂,難忘的元宵節。
⑵ 關於元宵節的作文1500字
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觀燈賞月,後來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該習俗始於宋朝。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 "、"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吃元宵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貴,姜白石有詩「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後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猜燈謎
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舞獅子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劉宋的軍隊,後來傳人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
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綉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並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 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並風行於港澳,東南亞僑鄉。
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綵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
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須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須紅面獅,人稱"關公獅 ",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鬍須獅,動作粗獷好戰,俗稱"張飛獅"。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樣如意,事事平安。
⑶ 關於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作文 500字 急用 馬上
難忘的元宵節
今年的元宵節是我過的最難忘的一個元宵節,因為我們和姑姑到外面吃大餐。
正月十五的晚上,姑姑請我們去火鍋店,豐盛的晚餐擺滿了一桌,我們一家人共吃團圓飯。我對全家人在這難忘元宵夜,相聚在這里,共度良宵的幸福之情難以言表。
吃過飯後,我們從火鍋店出來,看到街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在路邊的空地上,有許多的小朋友在放煙火,五彩的火花不時從天空呼嘯劃過,或是從平地竄出,把元宵節的夜空裝扮的更加燦爛絢麗。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縣城的廣場上,廣場上正在舉辦著燈展。這兒的燈真多啊!!!!。你瞧,各家店鋪門口都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有紙的、紗的、玻璃的、塑料的......有的燈套著粉紅色的外套,有的燈穿著金色的褲子,有的燈披著淡藍色的披肩,有的還襯著變色的五綵衣.....可真是五顏六色,形態各異,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他們中有轉動不停的跑馬燈、有像福橘一樣的長壽 燈.....花火,金光閃閃,彷彿群星閃爍。
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隻小豬燈。小豬渾身上下金燦燦的,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它肥頭肥腦大耳朵、長嘴巴,一雙黑黝黝的眼睛,十分引人注目。小豬背上還有一個大大的金元寶,一按金元寶,小豬兩個大耳朵就一扇一扇的,還放著金光,微卷的尾巴左右擺動四隻腳有節奏的擺來擺去像是在奔跑。小豬燈真是栩栩如生,真想把它抱回家。
今年的元宵節真是開心,我一直也不會忘記的。
⑷ 正月十五的月亮 作文(元宵節的)
正月十五的月亮
人們常說正月十五的月亮是最美的,我有些半信半疑,於是就來到窗前想內以欣賞一下正月十五的容月亮究竟有多美。
窗外的夜空是湛藍湛藍的,稀疏的星星閃著點點寒光,橡似想要與月亮比一比到底誰亮是的。月亮先是金黃色的,徐徐地穿過一綹綹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再向上。她身穿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玉盤似的臉,掛著溫和的笑容,靜靜地望著大地。
幾朵銀灰色的,薄薄的雲繞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薄薄的輕紗翩翩起舞。
月光如水般靜靜地灑向大地,像誰往地上撒了一大把碎銀,大地上的一切都沐浴在銀光之中,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朦朧。
啊,這是一種夢幻般的美麗!朦朦朧朧的讓人心醉。
月色皎潔,圓月當空。望著一輪滿月,我惦念起不在身邊的媽媽,情不自禁地默頌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故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如果對你有幫助,採納吧
⑸ 以《難忘的正月十五》為題的作文(600)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令我們難忘的事,我們想讓它在大腦中煙消雲散,可這件事卻久久的在我們的腦海中回盪,好像有什麼東西使它留戀。當然,有一個節日,使我至今難忘。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賞花燈。象徵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記的那是去年的2月21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霄節。白天呢?是各鄉演的社火,有舞獅、唐三藏師徒四人、姑娘騎毛驢、……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表演。大街上熱鬧非凡,鞭炮聲、鼓聲、小朋友的歡笑聲,簡直能淹沒了整個芮城縣。
隨著秒針不停的轉動,八點到了,廣場外已經是人山人海,彷彿每個人滴一滴汗,就能下一場雨,這一天要在廣場放各式各樣的禮花:首先是幾顆「星星」往天上飛,離地面大約有兩米多的時候,便炸開了。然後是由定時禮花「佔領了」整個廣場。看的我是眼花繚亂,這可是原來沒有的。看完煙花,我們隨著人流開始觀花燈,街上的燈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燈、如來佛燈、觀音燈、豬八戒燈、米老鼠燈、臉譜燈、……加上霓虹燈,把整個臨澤城裝扮得更加美麗。彩燈綻放著絢爛的色彩,好像在為國慶加油呢。
這一天,白天的熱鬧非凡,夜晚的人山人海,都使我記憶猶新,使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因為它代表這我們的中國富有了!我相信,在不久的今天,中國一定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來迎接下一次的輝煌!(
⑹ 正月十五元宵節作文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中秋節、端午節、元宵節、春節………我內最喜歡元宵節了。每容當這時,家家戶戶都會聚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甜蜜蜜的湯圓,去看絢麗多彩的煙花和花燈。
我興高采烈的去觀花燈,只見人們不約而同的走出家門來看花燈,在大街上掛著姿態各異的花燈:有飛翔的仙鶴,有艷麗的薔薇,還有頑皮的猴子…….突然,我看見一盞蓮花式的花燈,就走上前去觀看這盞燈。它粉妝玉抹的花瓣層層疊疊,花瓣一張一合,害羞的像個小姑娘,坐在綠船上。「蓮花代表著純潔。」爸爸告訴我說,有一首詩是這樣形容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著青漣而不妖。
元宵節可以吃湯圓,看花燈,還能猜燈謎,它帶給我許多快樂,還交給了我更多知識。
⑺ 過年 為題的作文(除夕至正月十五)
過年放鞭炮
壓歲錢
送禮
感人的,可以寫家人阿,其實如今過年都是給孩子過年,最辛苦的還是家人……
等等
過年啦!「嘭嘭嘭!嘭嘭嘭!」在煙花爆竹的響聲中。2009年已經過去,2010年已經到來了!不論是街上,還是家裡,都充滿了過年的那種濃濃的喜慶味,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春節到了,各家各戶都在忙著裝扮自己的家,我們家也不例外。這不,你們看我們這一家子可忙碌呢!
no.1 家裡
瞧!媽媽正在搖搖晃晃的梯子上撕下舊對聯,准備換新的對聯呢!媽媽撕得滿頭大汗,地上卻如雪花飛舞落滿了紙屑,如同剛剛下了一場雪。瞧!再擦玻璃的爸爸也同樣忙的不亦樂乎呢!只見爸爸「全神貫注」地擦著,玻璃被爸爸擦得亮的像一面鏡子,那薄薄的玻璃像禁不起爸爸那樣用力的擦著,還不時發出「嚓嚓」的響聲,彷彿在快樂地唱著歌呢。
終於,媽媽把對聯撕干凈了,可以貼了。我便趕緊找來「恭候多時」的對聯。嗯!不錯嘛!上聯是「人和家事福星照」,下聯是心想事成鴻運開」。橫批是「萬事如意」。表達了我們對2010年的希望和期待!對聯貼好了,我趕緊找來一對可愛的卡通虎,叫媽媽貼在門上希望我們今年能夠「虎虎生威」。一貼上去,咦!挺可愛的嘛!那隻「虎公主」拿著一把上面寫著「萬事如意」的小扇子,頭上還帶著一朵又大又鮮艷的大紅花和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穿著粉紅色的小裙子;「虎王子」穿著紅色的中國唐裝,可漂亮了。有了這兩只小老虎陪我們過年,今年的春節那一定熱鬧多了!瞧!他們彷彿在說:「祝你們『happy new year』呢!」
no.2 大街小巷
過年,大街小巷中的氣息可也不賴於家中哦!來看看吧!
瞧!在大街小巷中,人們互相問著好,一句「新年好」是必不可少的,這一句句人與人之間傳遞著短短的話語,多麼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和平與和諧呀!小孩子們個個樂呵呵的,拿著壓歲錢,在大街小巷中快樂的奔跑著,一個個可愛的小臉蛋像一個個漂亮的紅蘋果。
看!那條小巷也熱鬧極了!那邊的老奶奶正在掛上喜慶的大紅燈籠呢!咦!那裡怎麼那麼熱鬧呀?哦,原來那在表演舞龍呢。這條龍可有精神了,它金光閃閃的,身上的龍鱗可漂亮呢,像真的一樣!在人群中「翱翔」著,人們不是發出一聲聲驚呼,好像這條「真龍」就出現在眼前似的。
「砰砰砰!砰砰砰!」什麼聲音呢?是幾個小孩子在放鞭炮呢!瞧!這些鞭炮的響聲在大街小巷中穿梭著,給原來就年味十足的小巷中增添了不少生氣,這些響聲好像也在給我們拜年呢!
2010年在鞭炮聲中來臨。面對新一年的到來,我們要繼續努力,在這新的一年中向別人展現出一個更加完美的自己,向全世界展現出一個更加強大的民族、更加富強的新中國!信心壹零,我們一定努力,要做得比過去的一年更加精彩!
⑻ 描寫正月十五夜景作文開頭
我的家鄉——重慶有許許多多美麗的地方和迷人的景色。今天我就來說說我們重慶舉世聞名的夜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