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愚公移山的作文。要4百多字。
這里最多可以輸入999個字哦,在家庭會議上愚公召集老老小小家庭成員,開了一個討論會。沒等他把想法說完,年輕的年幼的兒孫們個個摩拳擦掌,齊聲贊同。有的說:「把山搬走,咱們再也不要繞這麽大的彎子啦!」有的說:「這不光是咱家子孫的事,也是住在北山的鄉親們的願望呀!』愚公看著一張張喜氣洋洋的笑臉,感受到全家洋溢著向大自然挑戰的壯志豪情,心裡樂滋滋的:「既然大家都有這個心願,也有這個決心,那咱們就分頭作準備,把鋤頭磨得鋒利一些,鏟子多備幾把,還有籮筐、扁擔,要多多准備,選一個吉日動工吧!』「慢!」愚公的老伴冷不丁的叫了一聲。老婆婆一直坐在邊上聽著,眉頭皺得緊緊的。現在,大大小小一家人真要動手幹了,她不得不把自己心裡的顧慮說出來。愚公轉過頭看著她,眾孩兒都閑了嘴,屋裡剎時靜了下來,靜得幾乎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到。「老頭兒,你的心比天還高,可是你的脊背都已彎曲了,你不想想,你挖得下多少石頭,再說挖下的山石、泥土又丟在哪兒去呀!」愚公笑呵呵的說:「瞧你,想得還挺仔細呢!別擔心,我早想好了,挖下的山石、泥土可以挑到渤海去,那海可深哩,別說太行山、王屋兩座山,就是再有幾座山,也填不滿大海呀!至於我,大的山石挖不動,小的還可挖些嘛,多一個人,多一雙手,一天挖一點,十天挖一塊,連你這老太婆也能幫著送送籮筐呀!」一群小孫兒七嘴八舌的嚷嚷:「我們也能遞籮筐!」「我們可以給大人送飯、送茶水!」大夥聽了哈哈大笑。愚公笑呵呵地說:「瞧,我們子子孫孫齊上陣,力量大著呢!」老伴聽了笑眯眯的直點頭。眾人都笑著拍起手來,那掌聲彷彿是向大山吹響的號角!號角聲傳到了鄰居耳中,眾鄉親聚集到愚公家院子里,你一言我一語,有的持有懷疑,有的踴躍支持,最後,愚公揮手下令:明天動工!不要偷懶嘛,回答完整才能被採納或者被推薦哦~
❷ 關於愚公移山的800字作文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經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起愚公的故事,堅信只要像愚公一樣堅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60年轉瞬即逝。今天,我國經濟形勢和發展任務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的時代還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嗎?
按照現在的眼光來看待愚公,也許有人會這樣想:
他為什麼不「搬家」呢?一家幾口背上行李,翻過大山,走不多遠,就可以到達洛陽、鄭州、西安這些大城市。如果嫌城市喧鬧,還可以定居在華北平原土地肥沃的村莊;
他為什麼不找領導解決呢?兩座大山,擋的肯定不只他一家的出路。所以,他可以找鄉長匯報,還可以找縣長匯報。如能爭取到國家立項撥款,還可包下一段工程……
也有人說,這樣一來,愚公就不是「愚公」了,更不是受人尊敬、值得學習的榜樣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貴,就在於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難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當代仍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主動挖山」的精神。在我們的面前,還有很多的「山」。比如落後的西部地區、基層單位和工作較艱苦的行業,都需要有人去「挖」。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主動做當代「愚公」:他們也知道大城市裡經濟待遇高,生活條件好,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奔向基層,奔向西部,奔向艱苦的地方。因為他們明白,「搬家」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卻改變不了艱苦地區的落後面貌。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許可以把挖山的重任交給領導,推給集體,留給後人。誰也不會要求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去完成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愚公沒有這樣做,他說:「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並在統一了家人思想之後,馬上付諸行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不斷挖山」的精神。一個人搬掉一塊石頭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搬石頭,子子孫孫永遠搬石頭。在挖山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吃飯問題、穿衣問題、工具問題、傷病問題、有人說閑話的問題、做了驚天動地的好事卻沒有得到獎勵的問題等等。可是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愚公都沒有動搖,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實干。信仰正確、信念堅定、信心充足,才會為偉大的事業奮斗終身。事業的成功與實干密不可分。我們今天學習《愚公移山》,就應該像愚公一樣直面困難,求真務實,埋頭苦幹。有了這樣一股勁頭,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幹不成的事業。
❸ 我喜歡的神話故事作文 愚公移山小學生800字
《盤古開天闢地》講的是在遠古時期,天地一片混沌就像一個大雞蛋,天地還連在一塊。就在這時,一位偉大的巨人,不知睡了多長時間,終於醒來了,他醒來後看到天地一片混亂,一片漆黑,感到非常生氣,不知從哪裡撈來一把板斧,使勁一輪,只聽「喀嚓」一聲,天地竟這樣被他掄開了,輕飄清白的東西不斷上升,成了藍天,沉重渾濁的東西不斷下降,成了大地。從此宇宙有了天地之分,盤古頭頂藍天、腳踩大地,他長高一丈,天地也長高一丈,就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變的極高,地變得極厚,盤古也成了九萬里長的大巨人,又過了許多年,天地都長結實了,可是盤古也筋疲力盡了,他像大山一樣倒下了,左眼變成了光芒四射的太陽,右眼變成了明亮皎潔的月亮,身軀成了高聳的山川,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湖海,他的肌肉變成了肥沃的良田沃土......
我喜歡這篇神話傳說的理由如下:
1、我喜歡這篇神話里的各種好詞好句,如描寫盤古死後的身體變化,讓人遐想翩翩。
2、我喜歡盤古敢於嘗試、創新的品質,如盤古劈開天地的勇氣。
3、我喜歡盤古為後代造福的品質,他不顧各種困難在天地之間站了一萬八千年。
4、我還喜歡盤古勇於犧牲的精神,如盤古把天地撐結實了,自己卻死去了,而且死後的身體還變成了各種對人們有益的事物。
❹ 愚公移山作文
我們中國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被華夏兒女樂此不疲地世代傳誦,這就是《愚公移山》的故事。我們不止一次地被愚公契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動,這則寓言故事雖流傳了幾千年,但 愚公精神仍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奮發向上的炎黃子孫。 「愚公移山」,大智若愚;河曲智叟,大愚若智。在太行王屋面前,嗤笑譏諷,盡煙消雲散於他的一聲長嘆之中。自開天闢地之時,太行王屋二山就堅持著他們亘古不變的傲氣,陽光的刺痛,黑風的叫囂,經千萬年的沉澱成那儼然肅穆,返樸歸真的灰色的山石。盪滌後的冷漠和孤寂,毫不客氣地將黑暗和紆徐推給山那頭的愚公的祖宗,壓住了他們祖祖輩輩的野心和好戰的本性。
平靜了幾千年,所有人都丟棄了對那個陌生世界的妄想,沒有奢望的安靜朝拜著面前的兩座大山。
突然一天,愚公站起來了,挺著年近九旬的腰板——他要移山。
移山?這遠比他每天的出入迂迴要艱難。高聳入雲的太行王屋,其盛氣凌人只是豈肯屈服於笨拙的斧錘之下?人生的八十餘個春秋都被戲弄於他們的蔑視里,又何必大動干戈,以杯水車薪的資本來挑戰這莽莽大山呢?知足則是福。
然而愚公想不通,他不甘把自己與生俱來的勇氣乖乖交給隨遇而安的苟且手上,他要證明人定勝天。
一錘一敲,揮汗如雨的拼搏,山的氣勢卻毫無動搖,一年的往返,只想將自己的夢想一點一點地堆積於那渤海之邊。日復一日,繼而年復一年,山依舊面無表情的矗立在天的前面,他依舊是如此頑固,毫無遮掩的山石緊緊包裹著他的脆弱,或許,他擁有的只有陽光敲擊下寵辱不驚的堅強。
烈日的炙熱和諷刺,似乎是天帝在譏笑他的自討苦吃,智叟的冷言冷語,不允許爭論的否決了他的狂妄。可愚公還是爭了,他毫不承認自己正在為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浪費生命,因為她從沒有懷疑過這些艱辛的汗水在滴入冰冷的山石的那一刻是否後悔過,是否會沖刷掉石頭那頑固的外殼,粉碎他的殘忍,刺痛他的記憶。他堅信,一切都是值得的,這是個終會勝利的夢。 面對烈日的炙熱,智叟的冷言冷語,愚公絲毫不動搖移山的決心。他堅定「只要有恆心,鐵杵磨成針」這個信念,相信只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頑強地幹下去,移山就不再是個夢。同時,寓言通過將愚公和智叟兩個人物進行鮮明的對比,體現出了人定勝天的樂觀信念。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主動挖山」的精神。兩座大山阻礙了交通,造成來往不便。為了排除障礙,愚公主動提出了挖山。學習愚公,要學習他「自力挖山」的精神。在統一了家人的思想後,馬上付諸行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不斷挖山」的精神。一個人搬掉一塊石頭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搬石頭,子子孫孫永遠搬石頭。在挖山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可是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愚公都沒有動搖,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我們在學習這則寓言時,既要認識到愚公的可貴之處,更要領悟到 「 眾人拾柴火焰高」 的道理。我們在褒揚愚公精神的同時,不要忽視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應兩者攜手同進, 共創美好未來。我想,這才是「愚公精神」 的精髓所在。
❺ 小學生作文愚公移山的精神過時了嗎
沒過時,作文;
關於《愚公移山》這個故事好像人人都知道。可是愚公堅持不懈、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在當今科技發達的時代過時了嗎?如今,在意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沒有過時,而另一派認為已經不提倡了。但是不管怎麼樣,我認為這種精神沒有過時,依然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在古今中外,有很多的名人都值得我們學習。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他小時候,家裡並不富裕,但貧窮並沒有阻擋他對電學試驗研究的渴望,雖然他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當小販、報務員是家常便飯。當他埋頭研究的是時候,無疑是認真的,是專心致志的。而我國現代作家齊白石,在他的一生始終沒有停止過揮毫作畫。就算到了晚年,也依然堅持每天作畫三幅,正是因為他有了這份堅持,才是他的畫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我的身邊也有很多例子:那天,我上奧數課,只見同桌有道題不會,便仔細的鑽研起來,無比的專心,好像世上的一切與他無關似的。終於,在他鍥而不舍的堅持下,那道題終於堅持不住了,倒地屈服了。
這些人不都是靠他們的耐心、堅持,才打死了兩條攔路虎,搬走了兩座大山嗎?而如果我們沒有專一的目標,廣而不實,並且沒有堅定的心,做事半途而廢,這個還沒干成,又想干那個。如果這樣,那我們怎麼能成為祖國的花朵,把祖國發展得更美好、更富強呢。
❻ 愚公移山的故事寫成片段作文600
移山之後
話說太行、王屋兩山一夜間鏟平後,愚公一家著實高興了一陣子,但也引出了不小的波瀾。
方圓幾百里的兩座高山一夜間搬了家,鬧得舊地新居兩地不寧:愚公的鄰里街坊們個個擔驚受怕,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智叟又出來添油加醋:「啊呀,實在不好,愚公這老頭子吃飽了撐的,說什麼要挖山,觸犯了山神,把他們給氣跑了!」「哎呀這可怎麼得了?」大家都氣得不輕,紛紛到愚公家訴苦,鬧得一個村子都雞犬不寧。
山神的家先是被搬到了荒野里,但兩位山神不甘寂寞,私下裡一商量,又偷偷把山搬到了老百姓的田裡,他們怕搬到村裡愚公又要移山,心想這回離愚公遠遠的,他也不能再管閑事,卻苦了當地老百姓,正要去田裡收割了,卻不知怎的「長」出兩座山,著實嚇了一跳!這可上哪兒吃飯呀!一家人揭不開鍋,哭爹喊娘的!天帝自知對不起老百姓,但又不能太委屈山神了,就又派誇娥氏二子在一夜之間把村外的荒山開墾成良田,第二天清早,二子強作笑容把良田送給農民,又說了一大堆好話,之後,憋了一肚子氣逃回天庭。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幾個月的工夫,就有幾伙土匪強盜來搶劫,又狼狽為奸,聯合起來要攻打中原,不幾天功夫,就來到了愚公的村子,又搶又殺,智叟更來勁了:「都怨愚公造的孽啊!」之後,這一支強盜軍又繼續向南挺進,愚公氣得捶胸頓足:「說我傻,我就傻!太行、王屋兩座山在這兒隔著,敵人能過去嗎?以前不就是走路不方便嗎?……我睦是個糊塗蟲!」
不過,朝廷出兵,敵軍很快投降了。
愚公仍然不時地埋怨自己,說自己自私自利,害了好多人,鄰里街坊都來勸他,弄得智叟也怪不好意思。
這又是後話。
你說愚公到底愚還是不愚?
山神告狀
「玉帝,老神有本要奏!」山神拄著拐杖一瘸一拐的來到大殿上。
「有本早奏!」玉帝不耐煩的說。
「玉帝啊玉帝,您可千萬要給我做主啊,我與森林之神一起住在太行、王屋。山門前有戶人家,戶主叫愚公,大兒叫愚純,二兒叫愚知,三兒叫愚昧,四兒叫愚……」
「廢話少說!寡人並不是要你報戶口,有什麼事快快講來!」
「玉帝不知,那愚公老兒竟要將我的家搬到渤海邊上去,森林之神已帶著兒女連夜趕赴東北,只剩老神一人獨守大門。不料,這愚公老頭竟然將我的腳趾掰斷,連腳筋也差點挑斷,實在使老神痛苦不已。據老神所知,《玉律》第三千五百九十一條規定對違規挖山採石者一律給予50兩銀子以上罰款,並遭雷劈懲罰。請玉帝為老神做主!」
玉帝聽了,心裡覺得愚公非常的可敬,一個老頭子竟又如此精神,難得啊難得!《玉律》畢竟只是一張紙,其實不就是我說了算嗎?於是就派誇娥氏二子把山給搬走了。
❼ 神話作文愚公移山300字
論《愚公移山》 對於愚公這個人物,雖有人異議,但卻被大多數人認同.支持者要贊揚的,便是所謂的「愚公精神」.到底什麼是愚公精神?它包括了堅定、無畏、奉獻、遠謀等相當豐富的內涵.不錯,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品格.這些品格本身是高尚的,然而是否真正是愚公所體現出來的呢?我不敢苟同.不怕困難,是教科書所闡述的最重要的一條.單單抽出來,並沒有什麼不對;愚公也確確實實「不怕困難」.類似地,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怕虎是一種現象,是值得贊同的,正如愚公的「不怕困難」;然而為什麼不怕虎?是因為初生牛犢不知虎為何物,有多危險,從而盲目地「不怕虎」,這也正如愚公,他的「不怕困難」不是建立在對客觀事物的清晰認識、科學理智的思考之上,而結果更是得不償失的——千載萬世的勞動,僅僅是為了出入方便.盲目的不怕困難,見到石頭都要砸一錘頭——注意,正是愚公的可悲與愚蠢之處.這樣的不怕困難,值得提倡么?況且,繞開困難未必就是錯誤.如果我們面臨著一個困難,需要花費100元去克服它,可是克服了這個困難後只能得到50元,而繞開困難同樣可以得到50元或者更少一點,我們是應該繞開困難呢,還是克服它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也許有人會反駁我:「我們所要學習的只是這種精神,不在於他的具體行為如何.」請注意,精神是不能脫離實體而存在的.舉個例子,周恩來總理日理萬機,希特勒也是勤奮工作,不錯,希特勒的勤奮也不是不值得學習的,但是當我們要教育兒童刻苦勤奮的時候,是應該舉周恩來的例子呢,還是告訴他們學習希特勒的勤奮呢?反正只是學習勤奮的精神嘛,管他的具體行為呢.至於說愚公眼光長遠,更是欺人之談.他對山的認識「山不加增」就犯了哲學上形而上學的錯誤,即認為一切事物是孤立、靜止的,如果說有變化,只是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這種增減或變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內部而在事物外部.試想,他們「寒暑易節,始一反焉」,在這一年中,山上又增添了多少植被?山體因為滄海桑田又有了多大變化?這些變化,在大自然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可是那「方七百里,高萬仞」的大山稍有變化,就夠愚公們忙活的了.他只看見了子孫無窮匱這一顯而易見的發展,忽視了更大的發展.也許又有人說了:「古人不知道那麼多嘛.」既然不知道,就不要輕舉妄動,否則不但害了自己,還害了子孫.如果他們搬家,不但出入的問題解決了,本來用於移山的勞動力可以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課本說這是智叟言論的「老調重彈」,殊不知這和智叟有本質的區別.智叟阻撓愚公,僅僅是建立在膚淺的觀察之上,並不是科學的結論.他並沒有從歷史發展、自然變化的角度去看問題,鑽進了愚公本人這一牛角尖里,自然無法有力地反駁愚公.還有人說:「《愚公移山》表明了古代勞動人民戰勝自然的勇氣.」「戰勝自然」本身就有問題.恩格斯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的勝利.對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因此,「戰勝自然」的精神在這里就因愚公的行為而帶上了盲目性.還有什麼「勇氣」可以學習?要學習他的勇氣,乾脆不如去學習日本武士道的勇氣罷!因此,所謂的愚公精神,不過是一個虛無的海市蜃樓罷了,本來沒有的精神被教材的編者生搬硬套解釋出來一大堆.或許有人還不死心:「你忽略了《愚公移山》一文的體裁——神話寓言故事.顯然,對一篇神話寓言故事的的理解決不能混同於一般的記敘文.」無論它是神話寓言故事還是記敘文也好,它所宣傳的精神必須是正確、科學的,有一些合理的想像、誇張也是允許的.但愚公移山呢,純粹是狂熱的唯意志論、唯心主義哲學.需要指出的是,一個神話寓言故事,即便它是經過想像、誇張的,原有的精神不因想像、誇張而改變,真正的精華同樣存在於想像、誇張當中.比如說伊索寓言經常使用貓啊狗啊之類的動物作為主角,雖然動物是不會說話的,但是它們所說的「話」多數可以照套在人身上,而且很有哲理,不過是借動物的口說出來罷了.因此,借寓言神話故事表達思想,一定要這個思想本身是正確的,否則只能像《愚公移山》這樣被編者生拉硬扯弄出來一些「精神」.還有人攤出底牌:「這是祖國文化的一部分,作為對中學生的文學熏陶有什麼不好?」試問,既然《愚公移山》不是甚好的文章,為什麼要編入課本?難道沒有比它更好的文章么?難道就找不到一篇文學熏陶效果更強的文章么?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只能說明編課本的人像課本前言所說的「水平有限」吧
❽ 作文愚公移山
1.在家庭會議上
愚公召集老老小小家庭成員,開了一個討論會。沒等他把想法說完,年輕的年幼的兒孫們個個摩拳擦掌,齊聲贊同。有的說:「把山搬走,咱們再也不要繞這麽大的彎子啦!」有的說:「這不光是咱家子孫的事,也是住在北山的鄉親們的願望呀!』
愚公看著一張張喜氣洋洋的笑臉,感受到全家洋溢著向大自然挑戰的壯志豪情,心裡樂滋滋的:「既然大家都有這個心願,也有這個決心,那咱們就分頭作準備,把鋤頭磨得鋒利一些,鏟子多備幾把,還有籮筐、扁擔,要多多准備,選一個吉日動工吧!』
「慢!」愚公的老伴冷不丁的叫了一聲。老婆婆一直坐在邊上聽著,眉頭皺得緊緊的。現在,大大小小一家人真要動手幹了,她不得不把自己心裡的顧慮說出來。愚公轉過頭看著她,眾孩兒都閑了嘴,屋裡剎時靜了下來,靜得幾乎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到。
「老頭兒,你的心比天還高,可是你的脊背都已彎曲了,你不想想,你挖得下多少石頭,再說挖下的山石、泥土又丟在哪兒去呀!」
愚公笑呵呵的說:「瞧你,想得還挺仔細呢!別擔心,我早想好了,挖下的山石、泥土可以挑到渤海去,那海可深哩,別說太行山、王屋兩座山,就是再有幾座山,也填不滿大海呀!至於我,大的山石挖不動,小的還可挖些嘛,多一個人,多一雙手,一天挖一點,十天挖一塊,連你這老太婆也能幫著送送籮筐呀!」一群小孫兒七嘴八舌的嚷嚷:「我們也能遞籮筐!」「我們可以給大人送飯、送茶水!」大夥聽了哈哈大笑。愚公笑呵呵地說:「瞧,我們子子孫孫齊上陣,力量大著呢!」老伴聽了笑眯眯的直點頭。眾人都笑著拍起手來,那掌聲彷彿是向大山吹響的號角!號角聲傳到了鄰居耳中,眾鄉親聚集到愚公家院子里,你一言我一語,有的持有懷疑,有的踴躍支持,最後,愚公揮手下令:明天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