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二作文有關於狗的議論文200字左右
夜深了,狗怎麼也無法入睡……
它又被粗暴的主人踢了一腳。因為它出現的不是地方,毫無戒備的狗對自己的被踢表示極大的憤慨,「嗚」了一聲以發泄心中的不滿,滿臉警惕地後退了幾步,沖著主人示威性地叫了幾下。由於寄人籬下,底氣顯得有點不足,跟主人對峙了半晌,狗又像平常一樣敗下陣來,耷拉著腦袋懨懨不樂地徑直離去。狗很委屈,深感自己的地位不公,同樣是生物,為什麼人和狗有如此大的區別?人踢狗天經地義,而狗出於自衛的需要咬了一下人,彷彿犯了大戒,人人群起而攻之,被扣上瘋狗之類有辱尊嚴的帽子?狗忍不住為同類鳴起冤來,有哪條明文規定狗不可以咬人呢?難道狗素來命賤,天生是讓人欺侮的嗎?為什麼沒有人站出來替狗主持公道呢?人可以有自我保護意識,為什麼狗連這么一點最起碼的權利也被人毫不留情地剝奪了?狗類招惹誰了?想著,想著,狗激動得有點不能自已了,狗順著牆角蹲下,繼續剛才未竟的思緒……
也許情況會有所不同,假如能跟主人交流,交流的話,狗情不自禁地想。是的,肯定是這樣。有這樣的想法真高興,於是狗漸漸地淡忘了剛才被踢的不愉快,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希望總歸是有的,明天可能會是另一種情況。狗一邊警惕地蹲在主人家門口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一邊安慰著自己:眼前的處境雖然不怎麼樣,但無論如何,活著本身就是希望。不過我真的不懂人為什麼這樣喜歡欺壓弱者,難道就因為他們比我強?我曾經也欺負過一個小孩兒,那種感覺還真不錯,不過,其實我不應該對那小孩兒那麼凶,因為根本不是那小孩兒的錯。狗思緒萬千,不禁想起了過去的種種苦楚,新仇舊恨一起湧上心頭,也該是結束這種窩囊的日子的時候了。狗決定跟主人對著干,於是,狗只覺有股神奇的力量支配著它,不由自主地沖進主人睡覺的屋子。
⑵ 「高度」為話題議論文800字作文高中
人生匆匆,只有追求高度,創造輝煌,才無悔在人間走這一遭。
人的一生就像在爬一座高山。若止步不前,只能見到平凡不過的風景。若勇敢攀登,奇花異草,天地湖海盡收眼底。試想,若你心存高遠,想成為天空中那最燦爛奪目的明月,我想你通過不懈努力,就有可能真的實現自己的夢想。就算不能,你至少也能成為天空中那最耀眼的明星。明星不也為人們所欣賞的嗎?可見追求高度的重要性。
大鵬從一出生就努力向天空中騰翔,高度雖不可觀,可其一直不願放棄。斥晏(池邊的小鳥)譏笑說:「你何必費如此大的力氣?我們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了下來,何不在雜草間嬉戲遊玩?」然而,結果是大鵬從東海飛往南海,在更廣闊的海面上自由翱翔,斥晏只能在雜草間荒度一生。「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斥晏不願追求高度,一生只會碌碌無為。大鵬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泰勒斯與常人一同行走,泰勒斯走高地,常人走低地。泰勒斯不小心從高處滑落下來,常人恥笑他。泰勒斯卻說:「你無需笑我,你連想掉下來的機會都沒有,你是悲哀的。」於是,泰勒斯又費力重新走在高地上。是啊!如果你只甘於現狀,連從高處掉下來的機會也沒有。偉大的人必能在掉下來後自省,通過繼續奮斗,到達一個更高的高度,貝多芬是一個音樂天才,創造無數首世人推崇的名曲。而他後來失聰,就如從高高的雲端掉落到深淵中一般。他不甘於命運的作弄,扼住命運的咽喉,創作了《月光》等更加優美動人的曲子。我想他後來的成就應該比先前的成就更加珍貴難得。他所達到的新高度是令人敬畏的。
曾聽朋友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做人低調,做事高調。」這里的「高調」或許就是指做事要追求高度,追求完美吧!我正努力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丁玲曾說過:「幸福不是月下飲酒,花前吟詩,而是在猛烈的暴風雨中做勇敢的搏擊。」朋友們,請無畏於追求高度,或許這過程是痛苦的,是漫長的,但你一定會在暴風雨的搏擊中飛向新的高度。如果能這樣,此生何悔?
⑶ 語文作文素材200字左右
1、在人生短暫而漫長的路途中,給你快樂的也許是你的朋友,讓你美麗的也許是你的追求,令你充實的也許是你的事業,但是,使你溫暖的必定是你的母親。她用她的身體為你阻擋著寒氣襲人的風霜,更用她的愛心為你消除了成長中的煩惱,用她的智慧為你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迷惘,母親永遠是你的燦爛陽光。
2、母親是疲憊中的一杯龍井,當你軟弱無力時,只消幾口就使你神清氣爽;母親是煩惱中的一曲古箏,當你意氣消沉時,優雅的旋律飄盪,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親是挫折中的陣陣清風,當你驚惶傷心時,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亂的思緒;母親是困難中的一根拐杖,當你腳步蹣跚時,幫助你找好重心,支撐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3、母親的一切言行都賦予了孩子一事實上的精神與靈性,在無形中定格了孩子一定的質量與價值。母親的微笑和親吻是撫慰孩子心靈的最好的良葯;母親的擁抱和鼓勵是激勵孩子前進最恆久的動力;母親的取捨和好惡是孩子認識世界最原始的標尺。
4、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瓢紛灑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靈的滋潤;愛心是一淚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熱不寐的人領略詩般的恬靜;愛心是一柄撐起在雨夜的小傘,使漂泊異鄉的人得到親情的蔭庇;愛心是一道飛架在天邊的彩虹,使滿目陰霾的人見到世界的美麗;愛心是一杯潑灑在頭頂的冰水,使高熱發昏的人得能冷靜地思索;愛心是一塊銜含在嘴裡的奶糖,使久飲黃連的人嘗到生活的甘甜;愛心是一陣炎炎夏日的清風,使心急如焚的人感到無比的涼爽愛心是一股撞開冰閘的春水,使鐵石心腸受到震撼;愛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燈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灣。
5、「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說的是親情;「人生得一知己足,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說的是友情;「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說的是愛情;「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說的是愛國情。
同學·友誼篇
1、初中三年,光陰荏苒。憶同學少年,良多趣味。
我們曾談曹操青梅煮酒,縱論天下英雄;我們曾誦李白舉頭望明月,細訴思鄉情懷;我們曾吟周敦頤愛蓮篇章,立下君子之志;我們曾學毛澤東指點江山,歌頌風流人物……如今,這些都如片片楓葉,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詩集。
2、朋友是什麼,朋友是快樂日子裡的一把吉它,盡情地為你彈奏生活的愉悅;朋友是憂傷日子裡的一股春風,輕輕地為你拂去心中的愁雲;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師,熱情地將你引向陽光的地帶;朋友是失敗苦悶中的一盞明燈,默默地為你驅趕心靈的陰霾。
3、友誼,源於愛心。跌倒時,伸出扶持的雙手,憂傷時,送上一縷安慰;孤獨時,捎去一瓣心香。
如果說友誼是一顆常青樹,那麼,澆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說友誼是一朵開不敗的鮮花,那麼,照耀它的必定是從心中升起的太陽。
多少笑聲都是友誼喚起的,多少眼淚都是友誼揩乾的,友誼的港灣溫情脈脈,友誼的清風灌滿征帆。
4、我們用友誼寫一本書,一本厚厚的書。在書里:
友誼如珍珠,我們共同穿綴,連成一串串璀璨的項鏈;友誼如綵綢,我們共同剪裁,縫製成一件件絢麗的衣裳;友誼如油彩,我們共同調色,描繪出一片片美好的景色;友誼如花種,我們共同撒播,培育出一個五彩的花壇。
⑷ 有關英雄人物的高中作文素材,200字左右
黃繼光 男,漢族,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1月出生,1951年4月入伍,195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4月,中國人民志願軍授予他「特級英雄」榮譽稱號,授予稱號時任15軍135團2營通信員。1952年10月,他所在營向上甘嶺597.9高地反擊。當打下4、5號陣地後,部隊有了傷亡,前面又發現新的火力點,反擊受阻。這時他挺身而出,帶領兩名同志去執行爆破任務。打下幾個地堡後,前面仍有一個地堡火力點的機槍在瘋狂掃射。他忍受7處傷痛,直撲上去,以自己的身體堵住了敵機槍射孔,用生命換取了勝利。
補充:
=================================================
抗日將軍楊靖宇
1905年2月26日生於河南省確山縣(今駐馬店市驛城區)李灣村窮苦農民家庭。在東北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時,曾化名張貫一、乃超。1932年赴南滿領導抗日武裝斗爭時,改名楊靖宇。楊靖宇父親馬錫齡是一窮苦農民。
楊靖宇八歲時進私塾讀書。1918年入確山縣高等小學讀書。1923年進開封紡織染料工業學校,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3月,為迎接北伐軍勝利北進,領導了確山農民起義。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初調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陽、開封等地先後三次被捕入獄。
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東北,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同年秋被捕,在獄中堅持斗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出獄,任哈爾濱市委書記,滿洲省委委員、代軍委書記等職,積極領導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1933年任中國工農紅軍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政委、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委。1934年任南滿抗日聯軍總指揮、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等職。1937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委,基本隊伍有六千餘人,分布南滿一帶開展抗日斗爭。盧溝橋事變後,楊靖宇發動西征,經常出擊日軍,支援關內的斗爭。1938年5月,召集南滿黨和軍隊幹部開會,討論堅持游擊戰爭策略。會後,在通化、臨江一帶開展抗日斗爭,給敵偽軍以沉重打擊。同年冬,日寇實施慘無人道的歸屯並戶政策,並勾結日本武裝屯田移民,加強對南滿抗日根據地的摧殘,抗日聯軍的處境更加艱難。楊靖宇率第一路軍一部一千四百多人,進入長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縣境與敵人戰斗中受重大損失,隊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為解決部隊給養問題,命部隊主力北上,自己帶領一支小部隊東進。到了最後,他身邊僅有7名戰士,4名負傷。於是楊靖宇下令4人轉移。後來,他派了剩下的兩名戰士去找村落些吃的,下山後,兩名戰士被日偽軍殺死。楊靖宇明白了一切。2月22日,在一間雪地中的小破屋裡度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夜。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縣(今靖宇縣)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個中國人,楊靖宇恪守黨的鐵的紀律,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於是給了錢,讓其中一人幫他買些食物和棉鞋。那個人回大屯泄密給日偽當局;關東軍討伐隊包圍了將軍,並緊急召集由抗聯叛徒組成的偽滿特工隊參戰;經過數小時激戰,將軍被叛徒機槍點射命中要害,壯烈殉國。經日軍解剖,發現他竟以軍大衣中的棉花、樹上的樹皮、雪下的草根為食,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當年殺害將軍的岸谷隆一郎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並於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自殺。特工隊的領隊叛徒、原抗聯1軍1師師長程斌於抗戰勝利後混入山西省的八路軍隊伍,並於1950年代初被發現鎮壓。
⑸ 高中作文,正視挫折200字議論文
有一個人,在他二十一歲歲時,做生意失敗;二十二歲時,角逐美國州議員落選;二十四歲時,做生意再度失敗;二十六歲時,他的情人離開人間;二十七歲時,一度精神崩潰;三十四歲時,角逐美國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四十五歲時,角逐美國聯邦參議員落選;四十七歲時,提名副總統落選;四十九歲時,角逐美國聯邦參議員再度落選。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屢戰屢敗的人;在他五十二歲時,當選美國第十六任總統!這個人就是林肯。
成功者是需要堅韌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氣的。一個人經歷一些挫折,並不是什麼壞事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在人們成長的道路上,有坦途,也有坎坷;有鮮花,也有荊棘。在你伸手摘取美麗的鮮花時,荊棘同時會刺傷你的手。如果因為怕痛,就不願伸手,那麼對於這種人來說,再美麗的鮮花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成功永遠屬於挑戰失敗的人。我們擁有年輕,年輕沒有失敗。只要能戰勝荊棘,戰勝自己,即便是弄得遍體鱗傷,至少也可以證明我們曾經奮斗過,我們不是挫折的奴隸!
其實,在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上,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遇到失敗和挫折。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因為被困難嚇倒,放棄了追求,失去了向上的信心,導致了徹底的失敗;而有的人卻能變失敗為動力,認真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吸取教訓,決不放棄理想和目標,最後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⑹ 格物致知議論文200字
中國的傳統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
——題記
格物致知是我國「情系中華」的徵文特別獎榮譽獎的獲得者——丁肇中,提出來的。他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這可能是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使人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大家就經常在想,為什麼我堂堂一個有5千年文化歷史的大國,還不如一個美國,那我就告訴你,不是因為當時的美國來打過中國,而是中國的教育系統有問題!
大家可以想,美國為什麼能這樣的牛B呢?那是因為美國注重的是特長培養,而我們的中國呢?是想培養一個全才啊!
就拿一個小小的紡織業,除了紡織,什麼材料,布料啊,這全是美國的,你敢說紡織也要大學生,博士來紡織?所以說中國的教育有問題啊!( 文章閱
格物致知
謂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為中國古代認識論的重要命題之 一。語出《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鄭玄註:「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大學》。格,至也。物,猶事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
詞 目 格物致知
發 音 gé wù zhì zhī
釋 義 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出 處 《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示 例 顧彼西洋以~為學問本始,中國非不爾雲也,獨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⑺ 高中議論文怎麼訓練,每次寫作文都寫不到200字
議論文的三要素
議論文具有論點、論據和論證三個要素。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的事物或者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科學原理和典型事實,論證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
1、論點
論點就是文章中要加以闡述和說明的基本觀點,在議論文中要解決的是"證明什麼"的問題。在一篇議論文中,論點是文章的價值所在,一篇文章的高下優劣主要取決於它。因此,對論點有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論點要正確。論點一定要符合客觀實際,作者除了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以外,還要以辯證法的觀點去研究分析問題,防止認識上的主觀片面性。此外,還要注意論斷中的每一個概念都應當是准確無誤的。准確性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論點准確,包括概念、論斷、提法和分寸的准確;論據、引語准確;語法、邏輯、用詞造句准確;闡明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准確;實事求是、切合實際,不武斷、不浮誇,要一分為二。
(2)、論點要有針對性。申論的論點針對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輿論導向上具有針對性;針砭時弊,針對社會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各種弊端、陋習,對症下葯,加以評說,予以治療;觸及當前社會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矛盾,分析起因,找出解決的方法等等,以正確引導輿論和指導實踐;抓住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分析說理,解開人們的思想疙瘩;針對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論證評說。
申論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就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加以論述。因此,哪裡是主要的問題、哪裡是問題的主要方面,必須在動筆之前解決好。需要說明的是,申論論證評說的是"主要的問題",而不是問題解決的方案和做法。
(3)、論點要深刻。論點一定要抓住問題的關鍵,能科學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質。要使論點深刻有力,作者就必須首先清除那些泛泛的、裝腔作勢的議論。同時,深刻也還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前瞻性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對事物的認識具有敏銳性;能夠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從表面現象能夠看到事物發生發展的根源;具有預見性,即對錯綜復雜的矛盾及其未來的結局分析之後,能夠作出具有預見性的科學論斷。
(4)、論點要鮮明。作者要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一定要旗幟鮮明,不能模稜兩可。對所論述的問題自己先要思考透徹,不能含混不清。論點的語義必須十分清楚確切,不能曖昧不明。
(5)、論點要新穎。論點要有創見,給人以啟發。要善於發現新的問題,解決新的矛盾,不能人雲亦雲。新穎性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論題新穎,即評論的問題能夠觸及新的矛盾,或者能夠提出新的見解、主張;在與錯誤及片面的觀點交鋒中鮮明地提出精闢的見解,表現出真理的光輝。論說中有新的論據,並能以這些新的論據作為依託,引發議論;選取新的議論角度,諸如輿論的非熱點、容易被忽視或者被掩蓋的矛盾側面、對解決矛盾能夠起到關鍵作用的環節等。
(6)、論點要同一。在論證過程中要保持思維的確定性,防止出現違反同一性的要求、偷換論題或轉移論題的現象。這一條是從邏輯上對論點提出的要求。
(7)、論點要突出。議論中不能以材料淹沒論點。當所論述的問題比較復雜時,其中心論點與派生出的分論點、小論點的關系只能是總分關系,因為多中心即無中心。這是從文章中心思想的表達上對論點提出的要求。
2、論據
論據就是用來論證論點的根據,是議論的基礎,解決的是"用什麼證明"的問題。
論據有事實論據和事理論據兩種。事理論據除一般原則外,還包括那些從長期生活實踐中概括出來的、被公認為符合事理的諺語、俗語、典故等。
申論對論據有如下要求:
(1)、論據要真實。事實論據必須可靠,事理論據必須准確。要有嚴肅認真的態度,注意調查核實。不能道聽途說,斷章取義。未經證實其真實性的論據只能用"預期理由",論據不能靠論點證明,以免形成循環論證。
(2)、論據要典型。事物有必然性與偶然性、一般情況與個別情況的差別。只有從事物的一般情況及其內部的必然聯系出發去掌握事實,這樣的事實才能勝於雄辯。所以選擇論據要注意排除那些偶然的、個別的事例,而選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的典型材料。這樣的材料才能以少勝多,以一當十。
(3)、論據要充分。即使是真實的論據,如果不全面,其說服力也不會強。論據要全面、充分才有說服力。
(4)論據要新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新的總是吸引人的,對舊的論據讀者不會很感興趣,自然也就影響說服力。
3、論證
論證就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它解決的是"怎樣證明"的問題。
議論的目的在於使別人同意並接受你的觀點,這除了要看你的觀點是否"有理",還取決於你是否會"說理"。只有說理充分,分析透徹,論證周密,議論才會有說服力。
申論作文,一定要以理服人,同時合乎邏輯,而不能以勢壓人,用大話、空話、假話去強迫人接受。因此,申論論證時要注意採用靈活多樣的論證方法。
一切道理、結論總是從客觀事實當中、從實踐經驗當中引申和概括出來的。因此,我們要把道理說明白、容易讓人接受,就得依靠具體的事實材料,在立論寫作中就是人們常說的擺事實、講道理。從事與理的關系而言,事實正是說理的依託或論據,論理則是由事實的現象、感覺到本質、理性的開掘、分析、推理、引申和發揮。這種說理方法的好處在於理從事出,虛實結合,使立論文章增添理論色彩,避免空泛議論或就事論事。事實和道理的有機結合,是增強評論說服力的一項基本原則、要求和方法。所以,在申論寫作中一定要有雄辯的事實作基礎。
總之,論點、論據和論證是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是靈魂,論據是血肉,論證是骨骼。論點是解決"要證明什麼"的問題,論據是解決"用什麼來證明"的問題,論證是解決"怎樣進行證明"的問題。三者緊密聯系,就能構成一個完整的論證過程。
就議論文的要素來說,一般要求論點正確鮮明,論據准確充分,論證嚴密,合乎邏輯。
論點正確,就是要體現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符合黨的方針政策,並且能從實際出發。鮮明,就是要有明確的態度,贊成什麼、反對什麼、主張什麼、駁斥什麼、愛什麼、恨什麼,都毫不含糊。正確鮮明的論點,一般是深入社會實踐,對某個問題作周密的調查,掌握了大量的、可靠的事實和材料,然後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出發,以黨的方針政策為准繩,對事實和材料進行具體的、科學的分析而概括和提煉出來的。它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方向。是不是每篇議論文都有這三個部分呢?不一定。有的議論文,從論證開始,到結尾才歸納出論點,就沒有緒論。有的議論文,論證結束就煞尾,不再有結論。特別是雜文,寫法不拘一格,信手拈來,任意發揮,皆成文章,這就更不能篇篇都要求寫出這三部分。
議論文的結構並不復雜,但能否安排適當,關鍵還在於寫作時是否思路清楚。毋庸置疑,文章要思路清晰,首先要對所議論的問題認識清楚。然而,對問題認識清楚了,一到寫作時由於同時要遣詞造句、策劃論證,原來想到的材料會忘卻,原來想清楚的問題會模糊起來。這時,可以擬定寫作提綱。
寫作提綱是文章內容的簡略提示,擬寫提綱的方法如下:
(1)、擬寫提綱前應先將所寫內容思考一遍,即確定論點、論據、論證方法與議論程序。
(2)、按照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分別寫入各項內容。如在"緒論"內寫入議論的事實或問題。有時,也可在緒論內直接寫出論點;在"本論"內寫入中心論點或各分論點,以及各項論證的論據或論證方法;在"結論"中寫出主要的結束語。
(3)、寫完提綱後應該復核一遍,並根據新的想法作一些必要的修改。
(三)、議論的方式
議論有兩種基本方式,即立論和駁論。
立論指議論目的是為了從正面證明自己提出來的論點。駁論指議論目的是為了反駁某一錯誤的論點或相關的論據、論證。立論和駁論是從正反兩方面對問題的論述,是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的。二者之間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為在確立一個正確論點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否定批駁和它相對立的論點。而在批駁錯誤論點的同時,則必須確立與它相對立的正確的見解或主張。
立論和駁論不是簡單地表示贊成或反對,而是要提出理由,進行闡述,說明為什麼贊成或反對。因此立論、駁論的關鍵在於設法證實一種觀點的正確或謬誤。立論和駁論的重點在於立和駁,而不在論。「論」是文章的思想內容,「立」和「駁」是文章的邏輯形式。
無論是證明還是反駁,其要求是要合乎邏輯,要正確地使用各種推理形式,合乎相應的推理規則。「不能推出」、輕率概括、以偏概全、機械類比,以及在論證中濫用權威、因人廢言、感情用事等都是要注意避免的。
1、立論
立論在就某一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表明自己的態度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這些看法和主張必須是經過認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實踐,確實是自己所獨有的正確的認識和見解,或者是切實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主張。要使讀者感到有新意,增長知識,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2)、必須圍繞所論述的問題和中心論點來進行論證。開篇提出怎樣的問題,結篇要歸結到這一問題上。在論證過程中,不能離題萬里,任意發揮,或者任意變換論題。如果有幾個分論點,每個分論點都要與中心論點有關聯,要從屬於中心論點。所有論證都要圍繞中心論點進行。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論點和中心論點。議論文的邏輯性很強,論證必須緊扣中心,首尾一致。
(3)、「立」往往要在「破」的基礎上進行。在立論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提到一些錯誤的見解和主張,加以否定和反駁,以增加論證的效果。
在議論文體中,「已知的真實判斷」就是論據,真實性有待證明的判斷就是論點(論題),而論證方式則是將論據和論點聯系起來的邏輯形式,它的作用就是從論據的真實性推論出論點的真實性。
2、駁論
駁論是就某一事物或者問題發表議論,揭露和反駁別人錯誤的或反動的言論。
駁論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1)、反駁別人的錯誤言論,一定要對存在的錯誤作具體分析,特別要注意不能就事論事,說些不痛不癢的話,主要應該揭示錯誤的性質,分析它的思想根源和危害性,這樣才能擊中它的要害,使讀者認清這種言論為什麼是錯誤的。如果反駁的要點抓得不準,理由講得含糊不清,對錯誤的性質又沒有揭露出來,這樣的駁論就不能以理服人,更不能駁倒錯誤言論。
(2)、一篇駁論所駁的錯誤論點一般只能有一個,也可以叫做反面的中心論點。在論證過程中,必須始終圍繞著這個錯誤論點來進行反駁,不能任意轉移或分散。駁論也要做到緊扣中心,前後一貫,首尾一致,使讀者一目瞭然。
(3)、「破」中有「立」,反駁別人的錯誤言論,就能從中表達自己正確的見解和主張。有時在反駁中還需要把正確的見解和主張明確地提出來,使讀者容易明辨是非,更好地達到反駁的目的。
由於議論文是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有機構成的,因此駁倒了論據或論證,也就否定了論點,與直接反駁論點具有同樣效果。一篇駁論文可以幾種反駁方式結合起來使用,以加強反駁的力量和說服力。而且駁論與立論經常是相輔相成的,往往是以駁為主,駁中有立。駁論的根本目的是要證實對方論點的虛假性,但在具體反駁時,可以根據對方議論的特點,靈活採取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如反駁論點、反駁論據、反駁論證等。
寫駁論時應該注意:
(1)、寫駁論是對別人的看法發表不同的意見,即使意見是針鋒相對的,也要對事不對人,對於發表對立意見的人要「以禮相待」,不能出語傷人。初學寫駁論文章的同志愛犯一種毛病,就是感情用事,以罵代駁。他們往往用感情沖動代替冷靜的分析,在文章中寫上「不要臉」、「恬不知恥」、「混蛋透頂」之類的話,以為這就是「立場鮮明」,其實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以罵代駁,並不能增加文章的批判力和說服力,並不能對反面論點有所觸動,有時候,反而會暴露出作者對反面觀點的認識不清和無能為力。因此在駁論文章中,應當堅持始終以理服人,不搞「以罵代駁」。
(2)、要有分析地對待對立面的意見。一個人說話不可能句句都是謬論,批駁時應肯定對方正確的意見,反駁的只是其確實錯誤的部分。既要有嚴肅認真的態度,又不誇大對方的錯誤,實事求是,合情合理。這樣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才容易使人心悅誠服。
(3)、寫駁論時特別要做到以理服人,最忌在缺乏分析說理的基礎上武斷地給對方的意見下結論,自己的看法當然應該堅持,但也不能強詞奪理,語氣上要留有餘地,要有樂於傾聽對方意見的討論式態度。
寫駁論重在分析,不加分析地批駁是沒有力度的。
駁論有三種類型:
(1)、短評式駁論。它篇幅短小,一般只抓住對方錯誤言論的片言只語進行反駁,但它們體現著駁論文章的基本特點。
(2)、評論式駁論。是短評式評論在反駁這一部分(即短評的本論部分)的擴充,即對對方言論進行多方面的反駁。
(3)、局部式駁論。即指有些文章從整篇看不是駁論,但在議論中包含著一部分駁論。
⑻ 求高中語文作文的名人事跡素材,要勵志的,每個事跡200字左右
1、從「賭局」中領悟父親的良苦用心
有誰統計過,貝克漢姆在球場上到底吸引過多少人的目光?每當這位世界頂級球星的身影出現在球場,無數的尖叫聲立刻響遍全場,相機快門也閃個不停。小貝從3歲就開始踢球,盡管那時還是「玩」球多於「練」球,但父親一直苦心培訓他,頑皮的他漸漸奠定了對足球事業的熱愛。上小學時,小貝跟父親之間甚至還約定了一個常規「賭局」:如果小貝能站在禁區邊不助跑射門,每次把球踢中門柱,就能從父親那兒賺到50個便士。總是贏到零花錢的小貝很開心,直到長大成人後他才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2、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3、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4、從母親那裡受益匪淺
惠普前任女掌門卡莉。菲奧里納曾是男性主導的矽谷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精明強干、堅忍不拔的卡莉曾兩度榮登財富「最有權威的女企業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從小就受母親影響,從母親那裡學到了堅強、博學和熱愛生活,並受益一生。
卡莉出生於美國得州一個帶有歐洲血統的家庭。父親是聯邦法院的法官,母親則是一位藝術家。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親一直是她最崇敬的人。母親熱愛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卡莉童年時代隨父母游歷了不少國家,不僅開拓了眼界,更培養了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這對她成為一個有勇氣、有魄力、自信並熱愛生活的人也不無影響。
5、鄧亞萍的勵志故事
鄧亞萍是乒乓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選手,她5歲起就隨父親學打球,1988年進入國家隊,先後獲得14次世界冠軍頭銜;在乒壇世界排名連續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成為唯一蟬聯奧運會乒乓球金牌的運動員,並獲得4枚奧運會金牌,其中包括單打和與喬紅組合的雙打。
童年的鄧亞萍,因為受當時體育教練父親的影響,立志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但是她個子矮,手腳粗短,根本不符合體校的要求,體校的大門沒能向她敞開。於是,年幼的鄧亞萍跟父親學起了乒乓球,父親規定她每天在練完體能課後,必須還要做100個發球接球的動作。鄧亞萍雖然只有七八歲,但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練,基本功更加扎實,便在自己的腿上綁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換成了鐵牌。
經過不懈的努力,鄧亞萍取得了出色的成就,改變了世界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也為鄧亞萍的球風和球藝所傾倒,親自為她頒獎,並邀請她到洛桑國家奧委會總部做客。
勵志:奮志,集中心思致力於某種事業。漢 班固《白虎通·諫諍》:「勵志忘生,為君不避喪生。」勵志也是一門學問,這門學問大多數人都讀不懂,學不精,進而形成了一個獨立學科「成功學」。勵志學,不僅僅是要激活一個人的財富慾望,更要激活一個人的生命能量,喚醒一個民族的創造熱情。失去創造力,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最大的悲哀。而勵志,便是讓一個人重新煥發起這種力量。勵志,並不是讓弱者取代另一個人成為強者,而是讓一個弱者能與強者比肩,擁有實力相當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即是喚醒一個人的內在創造力。惟有從內心深處展開的力量,用心靈體驗總結出的精華,才是一個人真正獲得尊嚴和自信的途徑。
勵志句子
1、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揚帆沒人幫你起航,久了就是一片死海;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夢,自己不去做沒人幫你做,久了心中就沒了寄託;人人心中都有一朵花,自己不澆水,沒人幫著芬芳,久了心中會一片荒涼;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愛,你不去珍惜,沒人替你收藏,久了心中就充滿空蕪。記住:一切全靠自己承擔!
2、奔跑著追求目標是一種境界,竭力地挑戰極限是一種快樂。很多時候,累與不累,並不取決於事件本身,而最終取決於我們對事件的心態。我們常常會發現,做自己願意做喜歡「握緊雙手,裡面什麼也沒有;可是,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當我們終於理解了「舍」的真義,才能將生命活得更充實!
3、行動的聲音,比語言的聲音大百倍,感覺的速度,比語言的速度快百倍。再好走的路不願走,永遠也走不到盡頭;再不好走的路一直走,一定可以走到盡頭。因為一個人有動力,遠勝於有能力。能力還在其次,動力才是最重要的。
⑼ 高中生作文200字以抱怨為題的議論文
抱怨,抱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抱怨已成為一種流行。
《沒有抱怨的世界》是一本成功之作。它用簡潔的文字和生動的事例改變了一大批人的想發。不僅如此,它提出的「紫手環運動」更是讓人們在實踐中一點點地減少了抱怨,有效地控制了「聽覺污染」,切切實實地讓世界更加美好。
抱怨說起來也有些復雜,畢竟每天都有那麼一批人不斷地為它更新、升級。總的來說,抱怨分為四個階段: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和無意識的有能。早晨起床,我會嘟囔著:「為什麼不讓我多睡一會兒!」上午在家,又會情不自禁地發出「無聊」的感嘆。吃飯時又會「責怪」媽媽飯菜不合我胃口。做作業時又會嫌作業太繁瑣……一天下來,抱怨不斷從我口中出發,遇到冰冷慘白的牆壁又被反射回來。就這樣,連鎖反應便發生了,悄無聲息,不易發現。若抱怨,就會遇上更多想抱怨的事。
像我這樣的大多數人,咱們還正處於第一階段「無意識的無能」。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現在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無能」,不曉得一天要抱怨多少次。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這一定律運用地還真廣泛。若認真地統計下來,一天中無意識的抱怨絕對不下十次吧。要想重新設定心靈的硬碟很難,但是不是不可能。有那麼多人積極響應「紫手環運動」,不就是想要改變嗎?成功的也頗多。據統計,成功完成此項游戲平均要花4—8個月。這不算短,亦談不上長,會讓你成功到達第四階段「有意識的無能」。
抱怨是人類毫無抵抗而自然出現的預設反應,書中是這么寫的。抱怨像是口臭,只有在別人那才會被我們敏銳地發現,對自己卻毫無知覺。抱怨像是感冒,會傳染。當一堆朋友興高采烈地談論著一個有趣而積極的話題時,當局者們是不會發現那些細微的變化,久而久之,這竟會成為一個抱怨的競賽。
抱怨應該不常發生,若對自己坦誠,足以讓我們抱怨的事寥寥無幾。
⑽ 作文:寫一篇語文議論文,200字左右
體育課——無來法替代
由於月考,同源學們學習緊張,有老師提出把體育課換成體育課,對此,我實在不能同意。
首先,我不能否認自習的重要性。自習是學習主動性的體現,是同學們自己思考的時間,是同學們消化知識的大好時機,因此,我並不否認我們需要上自習。
其次,我覺得體育課同樣重要。體育課可以強身健體,可以放鬆我們緊綳了一天的神經,更可以在體育活動中促進同學交流。對此,我們有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體育課換成自習課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同學們可以在上完體育課後,更加有效率的上自習。時間是擠出來的,只要我們想學習,就一定會找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