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白族的火把節作文,250字的 急,,,,,,,,
時間: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五日
火把節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節日前夕 ,全村同豎一根高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樹做桿,上捆麥稈、松枝,頂端安一面旗。旗桿用竹竿串聯三個紙篾紮成的升斗,意為「連升三級」。每個升斗四周插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類字畫的小紙旗;升斗下面掛著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燈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節的中午,人們帶上小火把、 紙錢、香燭、供品,到祖墳前掃墓、祭奠。小火把點燃後,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桿後方能回家。墓地如離家甚遠,則在家裡祭祀。
太陽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飯,扶老攜幼出門觀賞火把和跑馬。跑馬的有大人、有小孩。繞火把跑三圈後,才能向遠處馳騁。不跑馬的,就挨家挨戶欣賞各家門前的火把,看誰家火把精緻美觀。在全村的大火把點然之前,年輕的媳婦們打著傘,背上新生嬰兒在火把下轉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臨時,村中老人領頭獻祭品,向大火把叩頭。幾個勇敢矯健的小夥子,一個接一個地攀上高豎的大火把,將小火把逐人上傳將大火把點燃。剎時,列焰騰空,鼓樂大作,鞭炮齊鳴,響切雲霄,場面壯觀。當火把上懸掛升斗的竹桿被燒斷時,人們爭相搶奪凌空飛下的升斗。搶到者被視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賀,被簇擁著回家,由主人用煙、酒、茶款待簇擁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搶得升斗的人備辦。
火把節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個火把。見人就從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發出耀眼的火光,發出「轟」的一響,火苗燎向對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認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氣,.故競相燎耍,喜氣洋洋。燎耍過後,青年要成群結隊,舉著小火把到田間地頭,向火把撒松香粉,給穀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蟲保豐收。
火把節的尾聲還要跳火把。午夜前後,把狂歡時燃燒著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個接一個地從篝火來回跨越兩三次,祈求火神「禳災祛邪」。要看誰跳跨得高、跳得遠,直到興盡為止
B. 關於白族的火把節作文有哪些,500字
火把節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節日前夕 ,全村同豎一根高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樹做桿,上捆麥稈、松枝,頂端安一面旗。旗桿用竹竿串聯三個紙篾紮成的升斗,意為「連升三級」。每個升斗四周插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類字畫的小紙旗;升斗下面掛著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燈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節的中午,人們帶上小火把、 紙錢、香燭、供品,到祖墳前掃墓、祭奠。小火把點燃後,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桿後方能回家。墓地如離家甚遠,則在家裡祭祀。
太陽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飯,扶老攜幼出門觀賞火把和跑馬。跑馬的有大人、有小孩。繞火把跑三圈後,才能向遠處馳騁。不跑馬的,就挨家挨戶欣賞各家門前的火把,看誰家火把精緻美觀。在全村的大火把點然之前,年輕的媳婦們打著傘,背上新生嬰兒在火把下轉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臨時,村中老人領頭獻祭品,向大火把叩頭。幾個勇敢矯健的小夥子,一個接一個地攀上高豎的大火把,將小火把逐人上傳將大火把點燃。剎時,列焰騰空,鼓樂大作,鞭炮齊鳴,響切雲霄,場面壯觀。當火把上懸掛升斗的竹桿被燒斷時,人們爭相搶奪凌空飛下的升斗。搶到者被視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賀,被簇擁著回家,由主人用煙、酒、茶款待簇擁人。下一年度
C. 白族的火把節作文500字
火把節是彝族來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源祜族等民族傳統節日。在雲南少數民族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歷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火把節,古稱星回節,又稱保苗會,至今至少有二千都年的歷史。
關於火把節的傳說,白族的傳說是這樣的:漢朝的副將郭世忠殺死了大理的曼阿那酉長,發覺 2006乘著火車游西藏 馬行夏日"放牧"京郊 心靜之旅"禪"之旅 環球跳蚤市場淘寶記 酉長的妻子河南長得很漂亮,便要娶她為妻。河南假意答應,但提出了祭祖亡夫的三個條件,然而,河南在祭夫時, 卻點火燒著了靈堂,躍身跳入熊熊烈火申自盡。河南的忠貞勇敢,博得了人們的贊嘆和欽佩。
從此每年在河南自盡的日子,白 族同胞便點燃火把,串鄉游寨,以示紀念。節日期間,各家都要准備慧的食品,在節日里縱情歡聚,放歌暢欽。白天舉行鬥牛、摔跤等娛樂活動;入夜則點燃火把,成群結隊行進在村邊地頭、山嶺田埂。遠處望去,火龍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動人。最後人們會聚廣場,將許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們圍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歡騰。
D. 火把節作文500字。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桑植縣等地也均有分布。
火把節,於每年夏歷六月十五舉行,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穀豐登。節日前夕,全村同豎一根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樹做桿,上捆麥稈,松枝,頂一面旗。旗桿用竹竿聯三個紙篾紮成的升斗,意為連升三級。
大理白族地區的日常飲食,隨當地物產不同而有所差異。白族人民喜歡吃酸、冷、辣等口味。平壩地區的百姓以稻米、小麥為主食,住在山區的則以玉米、養子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蘿卜、茄子、瓜類、豆類及辣椒等。在白族飲食習俗中,「白皮」「海水煮海魚」「下關砂鍋魚」「燉梅」「雕梅」「鉺塊」「乳扇」等較具名族特色。白族人民還喜歡喝燒茶。
白族的服飾,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頭纏白色或藍色的包頭,身著白色對襟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肩掛綉著美麗圖案的掛包。大理一帶婦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絲絨領褂,下著藍色寬褲,腰系綴有綉花飄帶的短圍腰,足穿綉花的「百節鞋」,臂環扭絲銀鐲,指帶戒指。
白族,雖然人數不夠漢族的多,衣服不夠漢族的漂亮,節日不夠漢族的多;但是,白族的人民都過得很開心,過得舒舒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