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根作文小學

根作文小學

發布時間:2021-01-19 17:40:36

① 作文-(誰)就是根

晨曦要感謝陽光給人們帶來黎明,花兒要感謝小草無私襯托更加鮮艷奪目,小鳥要感謝樹枝讓它有高歌的舞台,我要感謝媽媽讓我學會堅強。但,有時我也想流淚。
「去年天氣舊亭台」。去年,一場無情的大雪奪去了父親的生命!我還記得那天下午下雪了,同學在學校里玩得異常開心,可我總高興不起來,可能是學業太重吧,心裡一直惦記著作業。晚上回到家,看到媽媽哭紅了雙眼,我問媽媽怎麼了,媽媽說下大雪,高速公路封車,爸爸想回家看看女兒,於是便繞山路回家。因為結了冰,山路很滑,在XX——九江的路上,車子翻下山去。我不敢相信媽媽說的,怎麼可能?爸爸昨天還打電話給我,說給我買了很多禮物。我哭了,但是沒發出聲,我怕媽媽聽到後會更難過。
第二天,我不想上學,媽媽發現後,拉著我的手說:「孩子,你爸爸走了,你還有媽媽呀,不管再苦再累,媽媽都會把你養大,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這也是你爸爸的期望啊。」我聽後,淚水在眼睛裡翻滾,好像山洪馬上要爆發一樣。我用手擦了眼睛,心想,我一定要堅強,一定要挺住。現在家裡只有我和媽媽了,說什麼我也不能失去信心。在媽媽濕潤目光的護送下,我又開始了緊張的學習。有時,我也想哭,但為了媽媽,我不能。
「無可奈何花落去」。自從爸爸去世,我變得沉默了很多,媽媽也再少有歡笑,家裡常常彌漫著靜穆的空氣。學習上,我沒有了爸爸的輔導,加上整天心煩意亂,成績一落千丈。有時回到家,還沖媽媽發起火來。一看到媽媽頭上銀光閃閃的白發,一下子又後悔了。是啊,媽媽不也難過嗎?我滿心懊惱,又覺得對不住媽媽,如果她知道我的成績下降了,她會比我更難過。
一場考試失敗後,我回到家就關起房門抽泣,很久很久,直到媽媽打開我的房門。媽媽進門後摟著我,兩人一起哭!好一陣子後,我和媽媽互相勸慰。那一次,媽媽對我說了很多,我只深深地記住了一句:「人的身體可以倒下,但意志不能倒下」 。
「似曾相識燕歸來」。 我懂了媽媽的意思,擦乾淚水,從此我自己獨立做題目,認真鑽研,一般到十二點才睡覺。媽媽也每晚都陪我到深夜。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的成績排到了全班第二。想到媽媽日日夜夜的付出,我真想投在她的懷抱里痛哭一場。但我不能,我不能流淚,我不能讓媽媽擔心我不夠堅強。那種「似曾相識」的歡樂,又回到了我的身邊。現在我帶著去世父親的希望,帶著慈祥母親的寄託,一個人在考場。
媽媽,您知道嗎,這篇文章我會強忍著淚水一氣呵成的。您操勞的身影,您陪讀的笑容,您堅強的性格,歷歷在目。媽媽,是您給了我溫暖,是您給了我信心,是您給了我堅強。
媽媽,我很想流著淚一吐為快,但我不能,因為淚流多了,會影響考試的。因為今天還只是中考的第一場,後面的科目還等著我滿懷信心去應對呢!我不能、也不會讓您失望。
真的,有時,我也想流淚。只是,為了媽媽,我剋制著。
考場佳作二
有時,我也想不動心思
景德鎮市某考生○
「碧雲天,黃葉地……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看著作文題里「有時我也想」的提示語,我的腦海閃過一幅幅畫面,思緒萬千,很久才緩過神回到考場。不知怎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我的心思越來越重,常常告誡自己少動心思,但總控制不住。
我曾經想過青史留名。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我這十五年的蹉跎歲月啊,又流下了什麼呢?
春去秋來,歷經十五個輪回,十五個年間的磨難滄桑,讓我飽經風霜,卻又讓我自始至終都沒能真懂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我曾經想過堅強勇敢。
面對保爾•柯察金,我捫心自問實在是有愧。遇到困難就退縮,考試成績一下降就喪氣,刀子劃破手就痛哭…… 我很想在困難面前堅強一回,不退縮,勇敢地面對困難,挑戰自己;有時,我也想在成績的打擊下堅強一回: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奮起直追,勇往直前;有時,我也曾想在手在滴血的情況下堅強一回:抹乾眼淚,拿起剪刀、紗布,忍痛為自己包紮傷口。可是我好像沒能做到。
我曾經想過刻苦攻書,孝敬父母。
回想「懸梁刺股」、「卧冰求鯉」這兩個經久不衰的成語故事,我不禁要低垂下頭,自我反省。想想故事的主人公,他們,為了刻苦學習,竟然頭懸梁、錐刺股,多麼勇敢,多麼刻苦!而我,從來都不為好成績做出犧牲。想想古人,為了滿足母親的心願,竟然自己躺在冰上,用自己的溫暖去熔化冰雪,為母親求得鯉魚,而我,卻從來都沒有為母親付出過什麼,說來慚愧愧。
我也曾經想過認真一回。
看看我的同學,瞧瞧我的同桌,聚精會神聽講,端端正正摘筆記,響響亮亮回答問題,而我,課堂上時不時開小差,字寫得亂七八糟,回答問題總是低著頭,偶爾,我在想,那首《學生四頭》的怪詩是不是在說我呢:「班裡活動充大頭,老師提問低下頭,每逢考試伸伸頭,成績不好搖搖頭」。雖然我不「伸伸頭」,但其它「三頭」我幾乎一一「做到了」。
我還曾經想過:我向來很浮躁,有時也想深沉一回;我一直都漫不經心,有時也想認真一回;困難中有時也想勇敢一回;是非中也想正義一回;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挫折中有時也想頑強一回……
我很想拋下私心雜念,不胡亂想心思,但就是做不到。
要是我能夠少點或者不——浮想聯翩,那麼,我這十五年,可能不是「灰」雲天,黃葉地,而是「碧天雲,綠葉地」,那麼,十五年風雨,十五年歲月,也就留下了一頁輝煌。
真的!有時,我想不動心思。
考場佳作三
有時,我也想寫一本書
德興市一考生○
有時,我也想寫一本書……
夏夜的星空,承載著我太多的夢想。我靜心冥想,希望能用青春寫下一本書。
有時,我想學著魯迅,寫一本像《朝花夕拾》一樣的書。歲月的腳步匆匆,我們將往事默默藏在了記憶的箱底。有時,我也想寫一本書去記錄下曾經美麗花開的瞬間。我想在一個明媚的清晨靜靜回憶兒時與小夥伴們搭積木時的歡樂,慢慢回想小學時與朋友鬧別扭又和好後友情的升華,細細回味我的初中生活的酸甜苦辣和現在的夢想,待到幾年後的一個黃昏再打開緊閉的心扉,拭去記憶上的塵埃。有時,我也想寫一本書,去守候過去美好的財富。入夜,又讓當下的溫馨與往日的甜蜜同枕。
有時,我也想學著川端康成,寫一本像《伊豆的舞女》一樣的書。也許是學習壓力過大,我像一個蝸牛一般背著一個重重的殼,幾乎喘不過氣來。我想寫一本書,和天真爛漫的伊豆的舞女一樣,在心中舞蹈;像花兒一樣在純凈的世界中綻放,用純潔的心靈釋放最完美的人生。有時,我也想寫一本書,去記錄一顆毫無雜念的心,不讓世俗的煙塵蒙蔽了雙眼,羈絆了自己前進的腳步。
有時,我也想學著奧斯托洛夫斯基,寫一本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書。生活教會我,人生中的困難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告訴自己要堅強。我想做一個保爾一樣的戰士,用微笑面對挑戰,用青春迎接夢想,釋放心中的縷縷陽光,有力地書寫下自己的格言——青春是這樣煉成的!這讓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一個個普通而高大的身影,那些憑借自己的信念與勇氣而活下來的倖存者,不也同保爾一樣,演繹了一個個完美人生嗎?有時,我也想寫一本書,像一個戰士,用堅強與勇氣構築自己的神話。
夏夜璀璨的星空下,我靜心冥想,人生又何嘗不是一本書呢?需要我們認真過好每一天,拋開雜念並用堅強的意志去寫好它。我默默許下願望,要用最美麗的畫筆揮寫下最燦爛的篇章。
有時,我也想寫一本書。可是,還沒有動筆……
考場佳作四
有時,我也想帶上那包泥土
○江西鷹潭一考生○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平平安安。」看到作文考題,我想起這首歌。半年來,每當聽到這歌聲,我心裡總有惶惶的感覺。歌聲讓我想起父母,想起一包泥土。有時,我也想帶上那包泥土。
我的家在大山裡,我是地地道道的山裡人。春日的鳥語花香,夏日的清風蟬鳴,我曾經與它們為伴。但生活的困窘,精神的貧乏,我也時常與它們為伍。「山裡的孩子命不好」,這是在山民間流行的說法,母親打小就常常對我念叨:「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一定要走出大山。」我牢牢記住了這句話,為了母親,也為了自己。小學時,每天翻越五六里的山路去上學,成績一直在班上前三名。小學畢業後,我考上了城裡的重點中學的實驗班。
進城來上學那天,母親把我一直送到學校。安頓好我的飲食起居臨走前,母親掏出一個小布包,輕輕地說「孩子,拿著。」我看著她手中的包,看著那爬滿了青藤般的青筋的手,驚疑地問:「這是什麼?」母親說:「孩子,這是一包土,咱家後園菜地里的。」我不解:「媽,您包它來市裡做什麼?」母親說:「媽怕你進城裡讀書會驕傲,會想家!當你驕傲的時候,當你想爸爸媽媽的時候,你就看看這包土,想想山裡的鄉親,想想鄉親們的艱苦生活。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你就得回山侍候這些土地。」「我不要!」我有點不高興的說,「我不會驕傲的,您放心吧。」看著周圍來來往往的同學,我對母親說:「趕緊扔掉吧,不要讓別人看見。」母親的臉色頓時暗了,我甩下一句「我走了,您回家吧」就頭也不回地走向了寢室。
三年來,那包土會偶從夢中滑落,讓我的心在悸動,尤其是上學期我沉迷於網吧,雙休日常常不回家,卻打著電話告訴母親功課緊張,讓她把錢和衣物送到學校……
去年寒假過小年那天,母親進進出出忙忙碌碌,一陣陣溫馨包裹著我。我捧著書本,心裡卻總走神。忽然,「在我的床頭櫃里幫我拿剪刀來,我剛殺了雞,剖雞給你吃。」母親使喚著我。我拉開床頭櫃,一個熟悉的小包赫然出現在我眼前。把剪子遞給母親後,我回到父母親房間,小心的打開層層布包裹,是的,真是一包泥土!打開滲透著家的味道、滲著母愛的那把土,我的心開始顫抖。已經乾燥的泥土的裡面,還有一張字條:「孩子,走好自己的路,一定要真正走出大山!」歪歪斜斜的字,一筆一畫都是母親愛的詮釋,一字一句穿透了孩子懊悔的心。
我不敢想像那天母親從學校回山時一路上的心情,這包土沒有被扔掉,母親竟然把它帶回大山裡的家,藏進了床頭櫃中。一包泥土,寄託著母親對我多麼重的心思啊。
大山的陽光也許不夠溫暖,大山的誓言也許不夠響亮,但大山的愛卻永遠博大,足以擁抱整座大山,融化所有冰冷的心靈。新年開學,我拿起那包泥土准備收進我的行囊,想把它帶到學校、壓到枕頭下,時時記著母親的希望與期待。母親發現了,盯著我看一會,一句話沒說,收回了那個布包。
真的,有時,我也想帶上那包泥土!我堅信,那把土在,夢就在

② 寫一篇有關根的作文

你知道艷麗的玫瑰花嗎?你知道那襯托紅花的綠葉嗎?你一定不知道玫瑰的地下工作者——根。
根,是萬物生命之源,從生物角度來說,有了根的職務才可能成為高等植物。由此可見,根的作用之巨大。
艷麗的玫瑰花,是紅色;嬌嫩的葉片,是綠色;可根,是古樸的深褐色。
它不需要語言的修飾、人工的美化,僅憑它自己,就足以征服大千世界。當沉睡的種子被一滴清泉所喚醒,根便開始完成它的使命。它極力地向著有水源的地方前進,由於勞累過度,且在地下工作,根的皮膚也成了「因變數」,它的皮膚失去了往日的光澤,變成了現在歷盡風霜的黑皮膚。由於工作的艱辛與忙碌,根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打扮自己,從此,跟的祖祖輩輩變成了這副模樣。
但根並不為自己的形象而自卑,因為,它深知它地上的部分是多麼光彩:紅紅的花,綠綠的葉,引來蜜蜂來作伴。因而,根很快樂。它默默地奉獻,換來了花朵的光彩,人們的稱贊,鳥兒的偉大。根,是偉大的。
偉大的人並不在意是否總在前台工作,比如:「神五」「神六」的飛天,靠的不只是楊利偉、費俊龍、聶海盛著三個宇航員,更重要的是無數名幕後工作者,無數的研製人員。這些幕後工作者並不一定眾所周知,然而他們才是那真正偉大的人!他們如同玫瑰的根一樣,往往容易被忽視,但他們一旦被發現,就如同原本不起眼的根成了藝術品,依然用原有的粗壯、古樸、剛勁有力來訴說著一切……我們開始明白,開始覺醒,開始注意它的存在。玩樂,有點遲了,我在自責,責備自己沒有早些發現這默默地奉獻者。心胸寬廣的根,它並不在乎對它的漠視,依舊保持著原來的姿態,還是那麼粗壯、古樸、剛勁有力……
再次見到嬌艷的花朵,輕輕問你,你想到它根了嗎?

③ 以根為話題寫一篇1000的作文

家--永恆的根
家就是人們年青時想盡方法要離開,而老了後不顧一切要回來的地方。
--題記
小的時候對家沒概念,模糊的不去思考它的真諦。無法理解那麼多思鄉的感慨,那麼多想念的眼淚。16歲以前,總是圍著家轉,沒有新奇,沒有感動,一切都只是本來的那樣,彷彿太陽就應該從東邊升起那麼簡單。
漸漸懂事的時候,總是望著天邊很遠的地方發呆,想像太陽落下的地方是什麼樣子,於是渴望飛翔,像鳥兒一樣自由自在的飛翔。沒有牽掛、沒有束縛,一簫一劍走江湖一樣瀟灑地去流浪。對於家,只是想逃離,它的概念大概就好比一個鳥籠,鎖住了我自由的翅膀。
在緊張的中考之後,於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離家最遠的學校,逃離的欣喜遠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終於盼來了開學,父母領著我來到這遠地他鄉。他們的叮嚀囑咐讓我心裡一下子有了一種悲傷,壓在心頭難以言喻,在他們轉身的那一剎那,突然無意識地冒出一句話,「我想回家」!那一刻似乎多年的疑惑都煙消雲散,為什麼人們總說「在家百事好,出門一事難」,「每縫佳節倍思親」。原來那些思鄉的感情真的可以濃到無法釋懷,濃到了流淚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程度。
高三的生活更加沉悶,更加辛苦,每每遇到挫折總是不由地想回家,彷彿到了家什麼事都能解決,再大的困難也不會害怕。
放假了,回到家中,看著父親的忙碌,聽著母親的念嘮,不再心煩,反而有一種安寧的感覺,就像葉落歸根般的踏實。
我很抱歉因為只有當我受傷的時候才會想到家,但我想也許那就是家真正的含義,就像遭受狂風的樹葉渴望回到根莖,感受大地的保護的溫暖那樣。
家不是一杯濃烈的葡萄酒,它是一碗沁人心脾的粗茶,只為了在你口渴時給你滋潤;家不是炫目的日光燈,它只是一盞簡單的小油燈,只為了讓你在黑夜中感受溫暖;家不是繁華的樹枝閃耀的翠綠,它是樹底下最深處的根,只為了靜靜地護你成長,然後默默地等你回來。
家,是每個人心中永恆的根。

④ 以根為題的作文

我找了幾篇,希望能幫到你根與葉的故事

在春天溫暖陽光的照耀、甘爽春雨的滋潤下,柳樹的樹葉張開了他們的眼睛和身體。
「多美的柳葉啊!」人們紛紛被這奇妙的景觀吸引了,他們駐足觀看,在樹葉下遊玩,一邊贊賞著。
在春風地拂動下,葉子們高昂地抬起頭向人們展示著自己的動人舞姿,更博得了人們的喜愛,人們紛紛與其留影。
漸漸地,樹葉開始驕傲自滿起來,沉醉在人們對他們的喜愛中,在他們眼裡,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因此他們對其他東西不屑一顧。
一群小鳥在空中飛累了,並落在了枝頭上休息。
「走開,你們這些麻雀,小心你們的腳弄臟了我們!」葉子厭惡說道,並不時地抖抖身體,老麻雀平和地道:「葉子,你怎麼這么說,難道你以為你很漂亮嗎?」
「不是嗎?」葉子迎風跳起了舞,「的確,你很漂亮,但你知道嗎,是根給了你這些,如果沒有他,你現在什麼也沒有!」說完,麻雀們飛走了。
葉子好奇地問樹枝:「根是什麼啊!」「根是我們這棵樹的另一半,沒有他,就沒有我們!」葉子聽了,依舊不信。「怎麼可能,難道有誰比我更重要!」葉子依舊迎風起舞,全然忘記了根。
一天,一陣大風把樹吹倒了,樹被連根拔起,根露了出來。
葉子從來沒見過這種丑的東西,不禁露出了鄙夷的目光:「你就是根,你這么丑,怪不得埋在地下!」根無力地回答:「是,我很醜,可是沒有我,就沒有今天的你,相信我,要是我不吸收水分,你就會死去了!」葉子「噓」的一聲,不再理睬,他打心眼裡看不起這種丑東西。
正如根所說的,葉子一天比一天憔悴,葉子低著頭,無力地望著根尋求幫助,終於城管處把這棵柳樹又重新栽到土裡,葉子又恢復了以前的模樣,他不再那樣高傲了,因為他知道,他的一生是根給予的。
秋天來了,風帶走了葉子,在落地之時,葉子心裡默念著:「讓我來為你提供營養吧」!
尋根

魚兒可以忘記那一簇簇綠油油的水草,但是它卻忘不掉那給予它暢游的大海;鳥兒可以忘記沿途見過的山川,但是它卻忘不掉那給予它自由的天空;花兒可以忘記那些給它帶來快樂的蝴蝶,但是它卻忘不掉那給予它安定的大地……
而我們人類,豈不是如此嗎?
我們可以為忘記金錢,忘記榮譽,忘記朋友們的音容笑貌,但是我們能忘得掉我們的根,那塊生我們、養我們的故土?
茫茫人海中,我們都在尋找那些似曾相識的陌生人,他們穿著家鄉的衣服,這樣的裝束讓我們感到欣慰;人聲鼎沸時,我們都在尋找那些熟悉的家鄉土話,聽著那些與標准普通話格不入的家鄉方言,我們覺得安心;去書店的時候,我們都在尋找有關描寫家鄉的書籍,讀著那些樸素干凈的話語,我們感到由衷的喜悅……
這些再平凡不過的細節,無時無刻都不體現著人類最本能的歸宿感。尋根,不錯的,自始至終……
偉大的音樂天才肖邦每到一個國家演出,他總喜歡帶一瓶裝著自己國家的泥土。他說:「聞著這泥土的芬芳,讓我無時無刻地想到我的祖國波蘭。」
在一本雜志上看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位旅居異國多年的俄羅斯太太托她的一位回鄉探親的朋友帶一份家鄉的報紙。當她看到這些多年不見的熟悉的俄羅斯文的時候,她不禁流下了激動的眼淚。此刻,那種根的歸屬感,在她心中猛然爆發。
每個人的一生中,他可以去很多地方旅遊或者居住,但他們的心中還是惦記著自己的家鄉的。當他們年老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希望回到自己的故鄉,那最初的原點,根的起點,也是終點……
記得一位在巴黎留學的朋友,他說每天晚上睡覺前,他都要在心裡給自己的家鄉道晚安。然後才能入睡,盡管法國的時間和中國的相差8個小時,然而這卻是一種在他心底生長出來的情愫,一種尋根的思念,一種可以橫跨時間與空間的力量,使他養成了這樣一種習慣。
路在我們的腳下一直延伸,尋根,從我們背上行囊的那一刻起,在遠方,在心裡,抑或在夢境……
家——永恆的根

家就是人們年青時想盡方法要離開,而老了後不顧一切要回來的地方。
——題記
小的時候對家沒概念,模糊的不去思考它的真諦。無法理解那麼多思鄉的感慨,那麼多想念的眼淚。16歲以前,總是圍著家轉,沒有新奇,沒有感動,一切都只是本來的那樣,彷彿太陽就應該從東邊升起那麼簡單。
漸漸懂事的時候,總是望著天邊很遠的地方發呆,想像太陽落下的地方是什麼樣子,於是渴望飛翔,像鳥兒一樣自由自在的飛翔。沒有牽掛、沒有束縛,一簫一劍走江湖一樣瀟灑地去流浪。對於家,只是想逃離,它的概念大概就好比一個鳥籠,鎖住了我自由的翅膀。
在緊張的中考之後,於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離家最遠的學校,逃離的欣喜遠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終於盼來了開學,父母領著我來到這遠地他鄉。他們的叮嚀囑咐讓我心裡一下子有了一種悲傷,壓在心頭難以言喻,在他們轉身的那一剎那,突然無意識地冒出一句話,「我想回家」!那一刻似乎多年的疑惑都煙消雲散,為什麼人們總說「在家百事好,出門一事難」,「每縫佳節倍思親」。原來那些思鄉的感情真的可以濃到無法釋懷,濃到了流淚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程度。
高三的生活更加沉悶,更加辛苦,每每遇到挫折總是不由地想回家,彷彿到了家什麼事都能解決,再大的困難也不會害怕。
放假了,回到家中,看著父親的忙碌,聽著母親的念嘮,不再心煩,反而有一種安寧的感覺,就像葉落歸根般的踏實。
我很抱歉因為只有當我受傷的時候才會想到家,但我想也許那就是家真正的含義,就像遭受狂風的樹葉渴望回到根莖,感受大地的保護的溫暖那樣。
家不是一杯濃烈的葡萄酒,它是一碗沁人心脾的粗茶,只為了在你口渴時給你滋潤;家不是炫目的日光燈,它只是一盞簡單的小油燈,只為了讓你在黑夜中感受溫暖;家不是繁華的樹枝閃耀的翠綠,它是樹底下最深處的根,只為了靜靜地護你成長,然後默默地等你回來。
家,是每個人心中永恆的根。

尋根的孩子

鳥兒在蔚藍的天空快樂地飛翔,因為天空才是它的樂園;魚兒在碧藍的大海中幸福地遨遊,因為大海才是它的故鄉。是鳥兒就不要嚮往那無邊的大海,是魚兒,就不要羈戀無邊的天空。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
或許你和我一樣,都是背著行囊流浪的孩子,去尋找幸福。我們不帶走家鄉的一抔黃土,一帶走家鄉的一絲氣息,因為我們,故意屏棄家鄉的土裡土氣,一心想擺脫家鄉親人的束縛。慢慢的,你融入了這個喧鬧繁華的都市生活。你和城裡人一樣來去匆匆,享受高質量生活,你和城裡人一樣無時無刻不追求生命的潮流。可你發現,它的臭熏熏的空氣讓你窒息,它的摩天大樓讓你重新審視「遠親不如近鄰」,它的爾虞我詐讓你懼怕。
於是,在那寂靜的夜晚,你在黑暗中啜泣,思索,你開始想念家鄉那美麗的油菜花田,你開始留戀家鄉那些淳樸的和你一起在田裡捉泥鰍的朋友,你開始肆無忌憚地想念那些讓你感動流淚的親人……
冥冥之中,似乎有人在黑夜中召喚:孩子,回來吧,這里才是快樂的源泉。
哦,那是家鄉的召喚,於是,你重新背起重整,踏上回家之路,你的背包鼓鼓的,因為那裡有你無盡的思念。
回到家鄉,那一切都那麼親切,讓人忍不住地親吻它,你躺在田間的小道上,呼吸大自然的清香;你玩耍於快樂的池塘里,感受兒時快樂;你吃著媽媽的餃子,熱淚盈眶。
原來,我們是多麼地留戀這里的一切。
我們就像那在空中飄盪的風箏,無論你流浪到哪裡,總會有一個繩子牽著你,那是令人流淚的親情,那是令人平靜的田地,那是令人快樂的魚塘。當你試圖想掙斷這根繩子,可就在繩斷的那一刻,我們迷失了方向,茫然而無知,最後重重地一摔結束了我們的自由。那時,我們開始後悔,拚命尋找那根斷了的線。
沒有體積數倍於樹冠的發達根系所提供的水分營養,就沒有樹的高大參天、濃陰蔽目;沒有格拉丹冬冰峰孕育的第一滴水,就沒有長江的波瀾壯闊,浩盪千里;沒有家鄉的那片黃土,那份氣息,就沒有我們的快樂和幸福。
原來,我們都是尋根的孩子。 我覺得第三篇比較合適,望採納

⑤ 有關根的500字作文

《竹石》根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根,是紮根在岩石縫中的根。我的年齡已經很大了,在這幾百年的歲月里,不知為國家做了多少貢獻。在我年輕的時候,為了找到紮根之地,我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一塊堅硬的岩石,當我要扎進石縫中時,石頭非常自負,他瞥了我一眼,傲慢地說:「我如此堅硬,你那麼弱小無能,肯定扎不進去。」而我毫不氣餒,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努力地尋找縫隙,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找到了一個不足豆大的縫隙。於是,我便長期的生活在這里。我拚命的汲取岩石中的水分和營養,把根扎得很牢很深。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在逐漸的成長,漸漸地,那個豆大的縫隙已經承受不了我了。我的身體變粗,變粗,而石頭又是那麼堅硬,我被撐得快要窒息了!但是,我一定要頑強生長,不為惡劣的環境所屈服!我被磨破了皮和肉,體無完膚,我痛得差點暈過去。經過千種磨難,在那一霎那,「咔」的一聲,我感到無比輕松,原來這細小的岩石縫居然被我撐大了!從那以後,我變得剛烈、堅韌了許多。一天晚上,突然飛沙走石,雷鳴電閃,接著,狂風呼嘯,天上落起了傾盆大雨。那拳頭大的雨珠打在我的身上,職業被打斷了,散落一地。不幸的事又發生了,一道閃電向我撲來……就這樣,我還是頑強的生存著,終於長成了參天大竹。工人們砍伐了我的枝葉,伐木取材,我仍堅韌地生長著,再砍,再長,再砍,再長,而我毫不吝嗇,我願把整個身軀都奉獻給祖國和人民!

⑥ 小學生閱讀短文根是一個童話故事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休閑活動,將可養成閱讀的習慣,將可獲得各種知識,對於陶冶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學生語文水平,提高文化素養,也是至關重要的。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亦早有定論:「在小學里,獨立閱讀在學生的智力發展、道德發展和審美發展中起著特殊的作用」<1>。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因而培養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一點。人有學步時,讀有起步時。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適時施教,在學生開讀的最佳時段,教師幫助其樹立起閱讀的興趣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也是語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機遇。經調查發現,有相當多的學生還沒有培養起積極閱讀的興趣,不具有經常閱讀的習慣。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一、應試教育的影響 教師嚴重地被應試教育束縛了思想,考什麼就教什麼,考什麼就練什麼,一切圍繞考試轉,師生陷入汪洋題海。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任務被視為可有可無因而被置之一邊,還有的老師甚至認為課外閱讀與學習無益因而公然反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從家庭的角度來看,應試教育也使得家長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一般不會積極地去為學生創造閱讀的條件。在不少家長的觀念里,課外閱讀也被認為是看「閑書」,是對學習無益的事情,不少學生因為課外閱讀一些文學作品而受到家長的批評或指責。二、可供學生獨立支配的時間太少 雖然教育部幾次出台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措施,但由於目前以考試為主的選拔人才的體制沒有改變,以分數為主的學習評價方式沒有改變,再加上偏頗的人才觀念以及由於目前工作競爭壓力而導致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等等的原因,所以,這些措施還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效果。目前,我們國家小學生的課業負擔仍然偏重,可供小學生獨立支配的時間相對較少。特別是我們農村小學的學生沒有家長的輔導和教育。三、電視等媒體的沖擊 以電視為主的現代信息媒體以其傳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動性、快捷性和豐富性,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獲取愉樂的主要途徑,這使得人們用於閱讀的時間大大減少。電視媒體對兒童的文本閱讀也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四、小學生難以接觸到適合自己閱讀的優秀讀物 受應試教育和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成人提供給學生的讀物多以各種作文選及各種練習冊為主,深受學生喜愛的各種優秀的兒童讀物很難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五、來自於學校語文教育的弊端抑制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以肢解、分析為主的閱讀教學模式,破壞了文章的整體美;以考查抽象分析能力為主的閱讀測試,影響了學生閱讀的自信心。學校語文教育的弊端抑制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六、純功利化的閱讀觀挫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些教師把學生的閱讀目的指向好詞好句的積累,指向為寫作服務,在布置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總是與詞語的摘抄與讀後感的寫作聯系在一起。摘抄詞句和寫讀後感帶給學生的心理壓力挫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七、沒有形成一套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完整體系 雖然有些教師和學校意識到閱讀對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對學生一生發展的重要性,但由於缺乏深入細致的研究,無論是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還是對課外閱讀的評價,無論是對課外讀物的選擇,還是對實課內外閱讀的互動研究等,都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沒有系統的理論作指導,使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形成效率大打折扣。 無論是從提高民族的文化素養來說,還是從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來說,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都應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新近頒布的《試用修訂版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准》,都特別關注課外閱讀,關注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並明確規定了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150萬字的任務。 要使孩子們保持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並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由於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維持對某件事的熱情的時間很短,許多孩子都只具有所謂的「三分鍾熱情」。如何培養小學生積極閱讀的習慣,筆者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淺見。 為學生選好讀物,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願望,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認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幫學生選好讀物,引導學生讀好優秀的課外作品。 一般地,低年級的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應選取圖文並茂的課外讀物;中部和高部的學生的思維已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因此,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邏輯性、說理性較強的讀物給學生閱讀。低年級學生從開學就為他們設立圖書角,介紹好的圖書給他們看。可以讓他們看一些圖文並茂的兒歌、童話故事。學完拼音後,給他們介紹帶有拼音的圖書,要求邊看圖邊讀拼音和漢字。以後學生學完課文後,還可以想學生介紹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並指導怎樣讀。如學了《回聲》一文,就讓學生<讀十萬個為什麼》中相關的聲波文章。經過引導,學生逐漸養成閱讀習慣,提高了閱讀興趣。 。魯迅先生曾經告誡少年朋友:「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這富有哲理的話,正是我們語文教師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選擇的內容應較廣泛,可涉及兒童生活、歷史故事、科學常識等;體裁應多樣,可以是詩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說、童話、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有教育性,對兒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響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博覽群書。 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還要使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由課內向課外延伸。 葉聖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課本內數量有限的文章只能舉其一,只有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應用中化方法為能力,使閱讀能力越來越強。因此,學生每學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的資料,我都會向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並指導學生怎樣讀。比如: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這些課文,我就向學生介紹《安徒生童話》;學了《示兒》,我就向學生介紹詩人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並讓學生去學習有關陸游的其他古詩;學了《將相和》,我就向學生介紹當時的背景以及文中主要人物的軼事,並讓學生課後去查找有關的故事……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大大提高,讀書的熱情也提高了。 再次,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常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應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同樣,閱讀也應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愉悅地讀,快樂地讀,從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與作者心靈交匯,產生共鳴。 古人雲:「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外閱讀要「養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讀書筆記的形式多樣,有「摘錄好詞好句」,有「概括主要內容」,有「寫讀後感」,還有「直接在書中圈點勾畫批註」等多種形式。而教師在知道學生記筆記時,大可不必統一形式,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愛的筆記形式來記筆記。讀書也是一種創作,讀書筆記應成為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讀什麼書,在筆記上記下篇名、出處及閱讀日期,這是日後考核閱讀量的依據。讀到好文章,摘錄下好詞好句,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增加了詞彙量,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讀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畫畫,或一朵小花,或一課小草,或高山流水,或鳥獸蟲魚,這樣,給閱讀增添了無限的情趣。 給學生閱讀的空間,自由發揮的空間,只有這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實踐、思考,才能真正地獲得能力,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第四,開展豐富的課外閱讀交流活動,也有利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沒有收到實效的。組織圖書角。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裡,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也可採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各班幹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為了介紹圖書,也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圖書展覽,把被介紹的圖書陳列出來,同時展出學生整理編寫的宣傳圖書的資料。資料可包括圖書內容提要,作者簡介,時代背景等,這樣就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閱讀條件。通過開展「講故事」、「讀書匯報會」、「展評優秀的讀書筆記」、「剪貼冊」、「手抄報」、「知識競賽」、「比賽查閱資料」、「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 在這么多的課外活動形式中,其中,最讓學生感興趣的非「講故事」莫屬了。因此,我們教學工作者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利用「故事遷移」,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以此來推動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的延伸發展,激發學生自覺進行課外閱讀。 故事人人愛聽,尤其是小學生,一聽老師要講故事,都會挺直身子,豎起耳朵,兩眼閃爍著興奮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聽得津津有味。所以,這時候,當老師講完故事,向學生推薦課外書時,這效果肯定比任何說教都有效。但是,僅僅靠老師講故事,學生聽還遠遠不夠。講故事的形式可以多變,不僅老師講,還可以讓學生講,還可以師生、生生之間比賽講。這樣,學生有了自主的發言權,就會千方百計地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感人……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劑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催化劑。讓講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愛課外閱讀;讓聽者在講述者繪聲繪色的講述中感受課外閱讀的誘惑。你看,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第五,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保障。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緊緊抓住課文,實行精講多讀,教會學生獨立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自覺性。學生在課堂上學會了獨立閱讀的方法,在課外閱讀中能自主地進行閱讀,豐富了語文材料,擴大了知識面。 進行閱讀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提高理解能力是一個從膚淺到深刻,從理解不確切到確切理解,從被動記背結論到主動思考理解的過程。因而,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是學生理解閱讀內容的有效途徑。閱讀的方法歸結主要有以下三個:1、按順序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每讀一篇文章,先按一定的順序朗讀,弄明白事情怎樣從頭說起,先說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文章主要講一件什麼事情。試著找出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詞、句或段,細細體會這些詞、句、段表達了作者什怎樣的思想感情,用什麼語速、語調或語氣朗讀就能表達作者的這種思想感情。 2、分步朗讀,評讀賞悟。通讀了全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後,就應分步賞讀文章。在這一環節上,教師應著力指導學生養成以適當地提出問題的習慣:「這本書大概講什麼?」「主題是什麼?」「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有什麼意義?」「給我們什麼啟迪?」並且明確地告訴學生,僅僅會提問題是不夠的,還必須能回答問題,引導學生用筆在字里行間、文章的空白之處圈點重要的詞,劃出重要的段落,或把自己的閱讀感受以讀書筆記的形式記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更大興趣,調動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六,鼓勵先進,堅持閱讀。 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自流。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其形式或是舉行讀書報告會、經驗交流會,或是展覽優秀的讀書筆記、經驗,評比表彰課外閱讀積極分子等。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後,會更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範例,這樣班裡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其意義也就更加深遠了。 總之,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重視閱讀效果,注重正面引導,給學生閱讀的時間,給學生閱讀的內容,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去閱讀,去思考,使學生從小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讓學生與書為友,是一項系統工程,這項工程的諸多方面都有待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⑦ 關於根的作文

有人愛那高大挺拔的樹桿;有人愛那堅硬細小的樹枝;有人愛那又香又甜的果實,可是我愛那無私奉獻的根。
根對人們來說很平凡,可誰又明白根是偉大的!根被人們埋在地下,因為長期不見天日,所以根很快地就被人遺忘了,人們平日只看到那「驕傲」的表面,很少見到根,大概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認為根是優秀的。
根長著許多根毛,植物的養份全是靠根毛從土壤里吸收的,根毛也是很重要的,人們移栽植物的時候,都是帶著土移栽的,那是為了保護根毛,只要根毛受到損害植物就會活不成。植物長得那麼壯,那可全是根的功勞,根既能夠吸收水分,又能夠固定植物,使植物不會被暴風颳走。其實根是很有靈性的,它對大自然的感覺甚至比對人類還要敏銳,南瓜的根能夠伸長到3-4米左右。在沙漠中有一種植物,它的根能夠伸長到5-10米左右,根長這么長都是為了保護植物,不被暴風損壞,是根給予了植物生命,可見根對植物有多麼重要啊!人們都在贊揚表面的植物,怎樣怎樣好,從沒有人贊揚根,可是根還是在地下無私地奉獻,一點也不嫉妒,默默地運輸著養料,可見根是多麼的偉大啊!
一見到根,就使我想到人,在我們班中,也有像根一樣無私的人,比如馬琳,馬琳在我們班中,學習還算不錯的呢!我們一有困難馬琳總會主動地幫忙同學,從不計報酬,雖然我們大家在班會課上沒有人提到過她、表揚過她,可是她還是願意幫忙大家,這樣的人多可貴啊!
根,是你的無私奉獻時刻在教育著我,你是多麼地偉大啊!我想,將來必須會有更多的人贊美你喜愛你!

⑧ 以「根」為話題的作文、800字左右

尋根 魚兒可以忘記那一簇簇綠油油的水草,但是它卻忘不掉那給予它暢游的大海;鳥兒可以忘記沿途見過的山川,但是它卻忘不掉那給予它自由的天空;花兒可以忘記那些給它帶來快樂的蝴蝶,但是它卻忘不掉那給予它安定的大地…… 而我們人類,豈不是如此嗎? 我們可以為忘記金錢,忘記榮譽,忘記朋友們的音容笑貌,但是我們能忘得掉我們的根,那塊生我們、養我們的故土? 茫茫人海中,我們都在尋找那些似曾相識的陌生人,他們穿著家鄉的衣服,這樣的裝束讓我們感到欣慰;人聲鼎沸時,我們都在尋找那些熟悉的家鄉土話,聽著那些與標准普通話格不入的家鄉方言,我們覺得安心;去書店的時候,我們都在尋找有關描寫家鄉的書籍,讀著那些樸素干凈的話語,我們感到由衷的喜悅…… 這些再平凡不過的細節,無時無刻都不體現著人類最本能的歸宿感。尋根,不錯的,自始至終…… 偉大的音樂天才肖邦每到一個國家演出,他總喜歡帶一瓶裝著自己國家的泥土。他說:「聞著這泥土的芬芳,讓我無時無刻地想到我的祖國波蘭。」 在一本雜志上看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位旅居異國多年的俄羅斯太太托她的一位回鄉探親的朋友帶一份家鄉的報紙。當她看到這些多年不見的熟悉的俄羅斯文的時候,她不禁流下了激動的眼淚。此刻,那種根的歸屬感,在她心中猛然爆發。 每個人的一生中,他可以去很多地方旅遊或者居住,但他們的心中還是惦記著自己的家鄉的。當他們年老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希望回到自己的故鄉,那最初的原點,根的起點,也是終點…… 記得一位在巴黎留學的朋友,他說每天晚上睡覺前,他都要在心裡給自己的家鄉道晚安。然後才能入睡,盡管法國的時間和中國的相差8個小時,然而這卻是一種在他心底生長出來的情愫,一種尋根的思念,一種可以橫跨時間與空間的力量,使他養成了這樣一種習慣。 路在我們的腳下一直延伸,尋根,從我們背上行囊的那一刻起,在遠方,在心裡,抑或在夢境……

滿意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根作文小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