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與人之間禮貌待人的作文120
「叮鈴鈴!」下課鈴聲響了。我像一隻久圈在籠中的小鳥等到了籠門開放的時刻,歡快地跑出教室,准備到操場去玩。
我們的教室在三樓。正當我下到二樓時,看見一群四年級左右、穿著校服的小女孩正興致勃勃地在走廊里踢那些五顏六色的塑料毽子。她們大概還不知道自己堵塞了「交通」,仍在那裡踢個起勁。
我不滿地皺了皺眉頭,因為學校不止一次地強調不能在走廊里踢毽子。
就在我這么想時,忽然用餘光發現:有一團翠綠色的「不明物體」正向我飛來!我嚇了一跳,猛地抽身向後一閃。
那團東西總算沒有砸到我,但也不偏不倚地落到了我的臂彎里。我顧不上慶幸沒被砸到,趕忙低下頭去看自己臂彎里的「不明物體」。
原來那是一隻翠綠色的新塑料毽子!
我頓時火冒三丈,但礙於大庭廣眾,只好在心裡抱怨道:「誰這么缺德,把毽子往別人身上踢……要是讓我抓到他,哼哼……」
我抬起頭,正准備找出「真凶」,忽然看見眼前站著一位個子不高,頭發束成一個稍微有些凌亂的馬尾辮,穿著校服的小女孩。
她看見我手裡拿的毽子,眼裡掠過一絲不安。
「對不起,姐姐,是我不小心把毽子踢到了你身上,真對不起啊……」不用說,這女孩就是毽子的主人了。
她說完後,兩手一直不住地搓揉校褲的兩側,上嘴唇緊咬下嘴唇。
我本來還想奚落她兩句,可看到她的認錯態度如此誠懇,又怎麼好意思?心中不滿早已煙消雲散的我,一臉笑容地對小女孩也對自己說:「沒關系!」
一場可能產生誤會的沖突就這樣避免了。
正如俗話所說:「禮到人心暖,無理討人嫌」。我想,這就是禮貌待人的力量——它能化解一切矛盾,架起人與人之間理解的橋梁,使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貳』 描寫禮貌待人的作文有哪些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養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先讓我為大家講述兩個事例: 第一個事例是: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第二個事例是:據中央電視台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的口香糖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漬,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庄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以上兩個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細節構成的,通過這些細節,我們看見了文明離我們國家還有一定距離,因此我們每個學生都應該養成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尤其是對於我們施橋中心小學的學生來說,你們中有不少學生是經過各種途徑和努力後,才得以成為了施橋中心小學的一員。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例如,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白色垃圾,尤其星期六、星期日教室里、校園內垃圾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可見在教室走廊上的起鬨大鬧,走路推推搡搡,隨意撞壞門窗,也不覺心疼;再例如校園內部分同學之間相互的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學校牆頭、國旗圍欄和車棚圍欄,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良好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整個學校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造出優良的學習成績。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探索時期,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質建設,那我們縱然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應該先成人,後成材,不要做一部單純掌握一些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使收獲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我相信,我們全體師生經過努力,一定會營造成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謝謝大家。 做一個文明之人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做一個文明之人》。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凈化語言,美化校園 同學們: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聊聊美化校園的話題。我想現在可能會有一些同學在想,美化校園?我們的校園不是很美嗎?你看校園里:操場上乾乾凈凈無紙屑,四周圍綠樹草皮話爛漫,樓房整齊一排排,同學們穿紅著綠好漂亮,外面還有綠水青山來擁抱,誰敢說我們的校園不美嗎啊?可是今天,老師要實話實說:我們的校園里還有美中的不足,還存在著"丑"的東西。 那麼這個"丑"到底藏在哪裡呢? 我說這個"丑"就藏在一些同學的嘴巴里。前些天,我路過教室門口,竟聽到有同學在相互傳唱這樣的一首打油詩:(什麼)讀書苦啊,讀書累,讀書還要繳學費,不如參加黑社會,有吃有喝有地位 下面還有更難聽的,我也不好意思給大家再背下去了。當時,我心情沉重地回到了辦公室,跟老師聊起這樣的事情。老師們在生氣之餘告訴我,前些時候還流傳過這樣一個順口溜:(什麼)一年級是小偷二年級是賊,三年級的美女沒人追,四年級的帥哥排成對,五年級的情書滿天飛,六年級的鴛鴦成雙對。 這是什麼話?是怎樣的人編造的?其編造的目的又在哪裡呢?同學們對這樣的一些問題思考過嗎?昨天,老師對這些問題,思考了一個晚上,現在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對於第一個問題--這是些什麼話?我說是瞎話瞎講,以為根本沒有這個事實,純屬胡編亂造。第二個問題--是些怎樣的人胡編亂造的?我的回答是:是一些胸無大志,不願學習,只貪圖眼前舒服與享受的,又別有用心的人編造的。他們的別有用心又再哪裡呢?--他們學壞了,還想讓更多的人也跟著學壞。打個比方,他們已經落水了,快要淹死了,還想多找幾個人下水陪他們一起淹死,這就是他們的目的。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小心啊! 古人說:"言為心聲",就是說,一個人的語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說,語言是心靈的一面鏡子,什麼樣的語言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想做一個文明的學生,首先應該從學會說文明的語言開始。 校園是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園應該是一個美麗而純潔的地方,所以我們絕不允許此類不文明語言來玷污我們美麗純潔的校園,毒害小朋友們純潔美麗的心靈,大家說,對嗎? 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地抵制這些不文明語言的傳播。 讓我們行動起來,人人都來自覺地使用文明禮貌語言。 讓我們人人都來用美麗的語言,給我們的校園再添一份美吧!
『叄』 一篇關於禮貌待人好處事例的作文,作文!!!
人應該學會禮貌待人。這樣不僅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還可以減少互相間發生的矛盾。版 記得一次,爸爸權帶我到餐廳吃飯,服務小姐在幫我們上菜時,不小心把湯倒在我的衣服上,服務員深感不安,說:「對不起,請問您有沒有燙傷?」我微笑著說:「沒關系。」接著,她又說:「不好意思,請慢用。」我又高興地說:「謝謝!」「不用謝。」服務員笑著說。 使用禮貌用語,會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採納哦
『肆』 關於待人禮貌,孝順父母的作文
《弟子規》有感
「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這是《弟子回規》中的一句答,一句看似普通的句子,卻引起我不同尋常的遐想。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制定讀書計劃的時候,不妨寬松一些,實際執行時,就要加緊用功,嚴格執行,不可以懈怠偷懶,日積月累的功夫深了。原來窒礙不通,困頓疑惑的地方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
草草而看,這段文字好像在講述關於制定讀書計劃的方法及後果的事情,但如果細細品味下去,這句話說得是不是應該在讀書的時候抓緊時間,不要胡思亂想,要專心致志?答案很明確:是。但又如何抓緊時間呢?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書非借不能讀也」。它的意思是「如果書不是借來的,就不會認真地讀,不會抓緊時間去讀,而反之,如果這本書是借來的,你的心理暗示就會告訴你:這是借來的,是要還的,要抓緊讀,自然而然就會提高閱讀效率。這樣的結果往往是把自己買來的書束之高閣,上面布滿灰塵,這難道是正確的嗎?
還有許多同學遇到困難就「不假思索」地去問別人,這也是不好的習慣,應該「遇惑而思,不得則問」
文學是要靠聚沙成塔般積累的,如果你想一步登天,那隻是沙上建塔,徒勞無功。
讓我們學《弟子規》、品《弟子規》、仿《弟子規》、行《弟子規》。
『伍』 以誠實守信和禮貌待人為主題的作文怎麼寫
做一個誠實守信、禮貌待人的小公民
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誘惑,人們在追逐這些誘惑時,往往違背了自己的身體或心靈。他們得到了某些身外之物因此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道德。人世間最可悲的莫過於那些失去了道德還不自知,並以此為樂的人。
禮貌待人
星期六,我去市裡面學樂理,等車時,一個外地中年男子帶著一個小姑娘問路人:「喂!寶山醫院怎麼走啊?」那個人連睬也不睬他就走開了。我心想:像他這樣問路,有幾個人會回答他呢?還是小姑娘懂禮貌,走到我面前大聲說:「大姐姐,我們想去寶山醫院,你能告訴我怎麼走嗎?」我心裡頓時暖暖的,微笑著告訴她說:「一直往前走,不遠處就是了。」「謝謝!」小姑娘甜甜地說,接著一蹦一跳地跑回了那男子的身邊,而那男子卻早已羞愧地低下了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這樣簡單:眨一眨眼,一個微笑,就能溫暖人心,化解彼此的爭吵。
誠實守信
有一天,我們家的水管漏了,於是,我們打電話叫人明天上午來修水管。第二天上午,我和媽媽兩個健忘蟲早就把昨天的事忘得一干二凈。一大早,我們就出門,去易買得超市逛去了。去時的路上我突然想起昨天修水管的事,連忙對媽媽說:「媽媽,不好了,今天上午不是有人要到我們家去修水管嗎?萬一他來了找不到人怎麼辦?」「呀,我怎麼也給忘了,快回家!」媽媽二話沒說,連忙把自行車掉頭就騎。我對媽媽說:「算了吧,都騎了這么遠了,還回去?」媽媽教育我說:「傻孩子,我們約好了人家,怎麼能自己先不講信用呢?」我頓時埡口無言。守信,會成為你一生享不盡的財富,並且會為你贏得更多的機會和朋友;反之,則會自食其果。
團結合作
我們學校一年一度都會舉辦一次運動會,今年也不例外。在運動會上,同學們都是拼了命地想為自己的班級爭光。最後,我們班的比分與(2)班相持不下,就看最後的女子400米和接力賽了。在四百米接力中,我們班的璐璐因為起跑慢了,所以得了第二,使比分扯平了,她的心情很不好,我主動安慰她說:「沒有關系的,不是還有最後的接力賽嗎?我們一起加油吧!」在接力賽中,我們四人發揮出的超常水平,把其他班的選手遠遠的甩在了後面,我們班拉拉隊的加油聲也是震耳欲聾,最後,在我們全班的努力下,我們獲得了接力賽冠軍,也因最後的勝利獲得了運動會的全年級第一。團結就是力量!
尊敬老人
在我們學校的旁邊,有一個敬老院。每個星期,老師總會組織同學們去敬老院照顧那些孤老。我每次都沖在最前面。我們每次去敬老院都會使老人們平靜的生活一下子變得多滋多彩。從老人們臉上的一個個笑容就可以看出,他們非常歡迎我們,而且每個星期都盼著我們來。在敬老院里,我們有的打掃房間,有的給老人們讀報紙,有的喂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吃飯,而我最喜歡陪老人們聊天,聽他們說說最近發生的事情,講講我們學校里的故事,說得老人們都希望來我們學校參觀參觀呢!老人們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家庭盡職盡責,忙碌了一輩子。我們也都會慢慢變老,所以尊敬老人是我們每個公民都應該做到的。
學會寬容
今年暑假,電腦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讓我們做一份有關於八榮八恥的小報,我同學家的電腦列印機壞了,所以她想讓我幫她帶一份,我同意了。我花了整整一天時間做出了兩份不同主題的精美的小報,並在小隊活動時帶給了她。可是沒過多久,她就哭喪著打電話給我說,她不小心把小報弄丟了,想請我再幫她做一份,開學再帶給她。我心裡雖然不情願,但嘴上還是答應了她,幫她又做了一份,但自己心裡還是很不高興。後來,我仔細想了一想,其實同學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所以我應該原諒她。俗話說得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開闊自己的心胸,集百川入大海。開心過是一天,生悶氣也是一天,就看你如何抉擇了!
『陸』 關於禮貌待人方面的作文400字
昨天,老師在語言課上教我們要禮貌待人,我想:今天要好好地利用昨天學的知識了!
早上,我和媽媽坐公共汽車上學。不久,就看見一位懷孕的阿姨和一位老公公上來了,媽媽毫不猶豫把座位讓了出來,頓時,我想起昨天學的知識,於是,我也跟著把座位讓出來了,說:「阿姨,公公,你們坐!」阿姨跟老公公微笑地點點頭。旁邊的乘客說:「做媽媽的有禮貌,小孩子的就更懂事了!」我望瞭望媽媽,甜蜜地笑了。
回到學校,我看見了老師,就跟老師問好,老師點點頭,說:「真是好孩子。」在走廊里,突然,兩個男在追逐,把我撞倒在地上了。「哎呀!」疼死我了!「對不起!對不起!」他們忙跟我道歉。原本我真想好好地罵他們一頓,可是,人家已經跟我道歉啦,於是。我說:「沒關系,不過,老師說過,在走廊上追逐是不對的,這樣是很危險的!」他們臉紅紅的,知道錯了。在課堂上,同桌的鉛筆盒忘帶了,於是,我把鉛筆借給他,他說:「謝謝。」我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的!」
放學時,我還跟老師說再見。
我想,禮貌待人的感覺真不錯,以後,我還要繼續這樣!
在放學的路上,路邊的花兒向我微笑,小樹們向我點頭,小鳥也唱起了悅耳的歌曲……
『柒』 遵紀守法禮貌待人作文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流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以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捌』 禮貌待人的作文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流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以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開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一艘載有數百人的大型輪船在海上失火沉沒,許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還。乘客中有一個游泳專家來回遊了十幾次,在連續救起了二十個人後因過分勞累雙腳嚴重抽筋而導致殘廢必須終身坐輪椅,他一直大叫著問自己:我盡力了嗎!幾年後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問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記憶是什麼,他傷感的說:我最記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個人中,沒有一個人來向我道謝。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於是,選擇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麼樣的一種生活。
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感恩,並不局限於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時,我們是否會受喜怒哀樂所左右生活?喜的時候是否會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時候是否會大發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時候是否會惆悵萬分失落無比?樂的時候是否會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樣做到對喜怒哀樂處之泰然?要如何保持平靜的心靈?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於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麼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敗也是如此。
感恩,並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 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余傑說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那麼,就讓我再次用一個小故事結束今天的演講吧:有位和尚叫佛印,與朋友結伴出遊.在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的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當走過原始森林時佛印和尚遇險被朋友所救,於是他在岩石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問他為什麼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是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學會感恩的生活,寧靜而祥和。
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小公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他們為兒女付出了許多心血,作為兒女,我們應時時處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然而,我們這些獨生子女,仗著自己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些人便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在家中樣樣依賴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對自己照顧得稍不如意,便會亂發脾氣,父母的話不聽,還粗聲粗氣地頂撞父母,更談不上體貼父母,幫父母做事了。你說,這是尊重、孝敬父母的表現嗎?
在一次思品課上,老師要我們寫出父母的生日及愛好,沒想到,一大半同學不知道,就算答出的人里也有一些是自編的答案,由此可見關心父母的人數之少。我家隔壁就有一個小男孩,一心只想著玩,平時寵愛他的媽媽叫他作作業,他竟大吵大鬧、大哭大叫,還砸起東西來。媽媽很生氣,責備他幾句,他居然對媽媽大打出手,又抓又咬,氣得媽媽打電話求助於爸爸,你說這個孩子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嗎?
孝敬父母是每個公民必須做到的,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關心,不孝敬的人,又怎能為他人,為祖國獻出愛心呢?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聽父母的話,對父母有禮貌,關心體貼父母,做一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做一個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的好公民。
孝敬父母,關愛他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兒子不忘父母恩。我家四口人,父親母親,弟弟和我。父親因工作需要經常出差。母親既要上班又要帶弟弟,還得搞家務。忙的她經常夜裡12點以後才睡覺。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所以在節假日我回到家裡後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就幫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早上幫媽媽買菜,摘菜,洗菜然後再幫媽媽拖地板,擦桌子,照看弟弟。有一次,媽媽感冒了,頭痛的不得了,躺在床上,不想動,急的我趕緊跑到大街上的葯店裡買了感冒葯和消炎葯,回到家裡按葯盒上的說明,讓媽媽吃下去,並且讓媽媽喝了大量的水,然後給媽媽蓋上被子,媽媽睡了半天起來以後,她的感冒好多了。我記得從我5歲時,凡遇到媽媽的生日和母親節,我總要給媽媽製作一張精美的卡片,上面寫著祝媽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或者是「祝媽媽生日快樂」「節日愉快」!
記得,有一次母親節,我用采條紙給媽媽製作了10個不同款式的戒指和一隻手鐲及一串項鏈,媽媽收到後高興的合不攏嘴。我生日的時候,我總是用我的壓歲錢給媽媽買蛋糕或者點心以表達媽媽對我的養育之恩。在我10歲生時給媽媽買了一條大紅色的絲巾,媽媽那激動的眼淚一滴滴的落在她抱我親我的臉上,在媽媽的心目中我是一個孝敬母親的孩子。
雷鋒日記中寫到「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還重要」對我教育很深。我在努力的去做。走在大街上,我經常碰到要飯的殘疾人,我非常可憐他們,聽說災區兒童上不起學時,把口袋裡僅有的錢捐了出去,又捐了一些書。一次一位同學,在廁所里不小心滑倒扭傷了腳,一時行走困難,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把他從一樓背到了百米外的教室里,他用感激的目光看著我,連聲說:「謝謝你,謝謝你!」我說:「不客氣」。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我要一輩子做好事,一輩子關心他人。
『玖』 用關於論語中禮貌待人的句子寫作文(500字)
朱熹集註:樂,音洛。知,去聲。約,窮困也。利,猶貪也,蓋深知篤好而必欲得之也。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約必濫,久樂必淫。惟仁者則安其仁而無適不然,知者則利於仁而不易所守,蓋雖深淺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奪矣。謝氏曰:「仁者心無內外遠近精粗之間,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亂,如目視而耳聽,手持而足行也。知者謂之有所見則可,謂之有所得則未可。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亂,未能無意也。安仁則一,利仁則二。安仁者非顏閔以上,去聖人為不遠,不知此味也。諸子雖有卓越之才,謂之見道不惑則可,然未免於利之也。」
我萬沒想到這句話,居然沒有一個人搞通了的。
關鍵字眼就是 智者利仁。
多數的理解是聰明人善於利用仁。這個解釋明顯是打胡說。
朱熹的認識是,利,猶貪也,蓋深知篤好而必欲得之也。我給他美化一下,那不叫貪,叫渴求。(是不是讀書人哦。)意思就是還沒具備仁的境界。最後謝氏還大言不慚地說:孔子的弟子,在顏回和閔損以下的,雖然有過人之處,說其不是糊塗蛋還湊合,但(安仁就差得遠了),未免就是在利仁那個檔次,(頂多算個聰明人)。
兩者的意思都是:利仁的境界要低於安仁的境界。
咔咔咔-------
我記得《劉三姐》裡面有一句歌詞:笑死人勒哎--------
比如,某人說:耶,慕容求輸,你還有一張利嘴兒咧?
我笑著回答:哪裡,是因為我的智慧。
意思就是,我智慧,才使我的嘴兒更能侃。
那麼,智慧對口才,是有利還是無利?
那麼,智慧對於仁呢?
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孔子座下弟子之後,少有儒家弟子,知道仁、義、信的具體含義。
仁,是儒家對長者要求的一種美德,形而下,就是寬容(廣)的胸懷。
所以,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的意思:寬容,使人心情安寧;睿智,使人心胸開闊。
從語法上講,我這個解釋是絕對沒得問題的,但是我總覺得,孔子想表達的是另外的意思。因此,我懷疑儒家弟子在整理、回憶、抄錄、流傳、刊印、校稿的這個過程中,有些許內容已經失真了。甚至由於悟性的高低,有人根據自己的認識擅自改動了其中的個別地方。何況,現在我們看到的《論語》,已經不是孔子座前弟子的第一手筆記,因為 《論語》 中加入了其弟子的言論,這絕對是嚴重褻瀆老師的行為。那麼,這個弟子的言論,絕對不是孔子的座前弟子所為,他們還沒無知到這個地步。那麼,肯定是後來的、後來的、後來的---------人,乾的這事兒。如此一來,這個 《論語》部分內容失去原貌也在情理之中。
我懷疑,智者利仁 的原文是: 愚者利仁。
就是說,愚蠢的人利用別人的寬容。
那麼,仁者安仁、愚者利仁的意思就出來了:寬容的人安樂於自己的寬容,愚蠢的人利用別人的寬容。
我覺得,孔子想表達的是這個意思。
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得去追 利 的本義。
利 ,會意字。從刀,從禾。表示以刀斷禾的意思。本義:刀劍鋒利,刀口快。
那麼 愚者利仁,是不是就是 愚蠢的人,削弱自己的仁德,即:愚蠢,會使人心胸狹小?
孔子的意思是不是:寬容的人,安樂於自己的仁德;愚蠢的人,削弱自己的仁德?
但是,從刀口快,繞到削弱。我自己都過不了我自己這一關。
到底孔子的願意是什麼?我最終也茫然在這兒了。
『拾』 說明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的作文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事例三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事例四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事例五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