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生·調查報告怎麼·寫400字作文400字
【小學調查抄報告範文】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有好幾個同學都戴上了小眼鏡,看著他們的樣子,我真替他們難過,現在都近視了,往後學習,生活,工作肯定會不方便的。可他們確無奈地常開玩笑說:「我們是『眼鏡蛇』,很值得研究。」於是我決定給還沒有近視的同學一些幫助,預防近視。
二、調查方法
1、看有關的書籍和報刊。
2、上網瀏覽。
3、防問,了解學校同學的近視狀況,以及近三年同學視力不良的發展造勢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近視的原因:在車箱里看書;在陽光下看書;在床上趴著躺著看書;長時間看電視或玩電腦;看書寫字離書本太近了。
2、正確做法:1、胸離桌子一拳,筆尖離手一寸,眼睛離桌子一尺。堅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寫字時,心要靜,人要坐正,腳放平。 2、多到外面去看看,不要用臟手擦眼睛,眼睛疲鍵的時候多看看遠方一些綠色的東西,注意讓眼睛休息。
四、結論
如果大家不想近視的話,就按照我的方式去做,這樣我們就不會戴上小眼鏡了。讓我們都能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2. 小學生 上網情況 調查報告 作文
關於小學生上網利與弊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現在,電腦已經成為了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因為這樣,所以有些
家長正在對孩子們上網有利還是有弊深思熟慮,不過沒關系,不管有利,還
是有弊,讓我們先做一個研究報告來整理整理吧!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的書籍。
2、詢問父母、長輩。
3、通過互聯網查找有關發面的資料
三、調查資料的整理
信息來源
利
弊
查閱書籍
有助於開闊學生們的思路和
視野。
網上有些不健康的內容會導致青少年誤入歧途。
上網查資料
在網上經常舉辦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材的活動,吸引青少年的積極參與
如果沉迷網路,就會荒廢學業,沉迷於網路世界,不能自拔。
詢問父母
可以隨時查到自己不懂的問題,也可以在網上和同學溝通。
長時間使用電腦對眼
睛有害。
四、結論
上網有利也有弊,利在於學習,弊在於沉迷,所以我們要合理安排時間,學
要學得深入,玩要玩得盡興,注意勞逸結合。最後,讓我們高聲念出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要善於網上學習 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 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 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虛擬時空
3. 小學生調查報告作文400字
現在,我發來現有許多小學生總會帶一些自零花錢來小賣部里去買零食……可是,這些同學的零花錢是從哪裡來的呢?因此我為此事作了一份調查報告。
調查
我調查了一些同學們,他們有的說:「是壓歲錢。」有的說:「是早餐省下的。」可是,這些同學說的是真的假?我決定去問問這些同學的家長。他們有的回答:「我沒有給她錢呀!」也有的回答:「怪不得我給他坐車錢,他還是那麼晚才回來。」根據我的調查,我發現去偷爸爸媽媽的有百分之二十,騙爸媽的有百分之五十,其他的同學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
1、他們大多數是因家長給他們在學校訂學習資料的錢「節約」出來在買外面的零食。
2、有些同學是去偷或騙爸媽的錢。
結論
1、爸爸媽媽給他們的搭車錢,他們卻用來買些零食。
2、過年的壓歲錢用來上網吧,打游戲機等。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他們手上的錢,大部分都不是父母給他們的,而是他們自己偷的或騙的。
建議
小學生從小就有這種不良習慣,會影響小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希望家長得把這件事管理一下,不能再讓小學生發生這種事。
4. 小學生的學習態度的調查報告作文400字百度作業幫
關於小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便於教師根據實際表現與認識,進行合理引導與幫助 二、研究方法 (一)調查方法。 問卷法:學生問卷。 訪談法:師生座談會。 觀察法:查看學生作業、到教室聽課 定量、定性分析。 (二)調查時間、對象與范圍。 1、時間:2014.6 2、對象與范圍:廈門路小學三——六年級的部分學生 三、調查結果 (一)學習態度方面。 在調查問卷中有四道題目是關於學生學習態度的調查: 1、上課時,老師提出問題之後,你是怎樣表現得呢? 在350份調查問卷中,有56%的學生是積極參加的,有41%的學生表現一般,還有3%的學生不參加。 2、在課堂小組合作交流中,你的表現怎樣?(A積極發表意見;B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C不參與) 3、課堂上你會認真傾聽同學回答問題或老師講解嗎?(A會;B有時會;C不會) 從以上的兩道(2、3題)問卷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認真傾聽」,但在小組交流中積極發表意見的學生為數不多。 以上的三個方面,問卷結果和我們的聽課觀察結果基本一致:學生聽課率還比較高,大部分學生聽課都比較認真,而踴躍舉手回答問題、積極發言的學生不多;主動參加各種學習活動和被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學生基本上是各佔一半。以上這些方面,低年級的學生比高年級的學生,城區小學的學生比山區小學的學生表現會好一些。 在學習態度方面,通過和老師的交談還了解到:勤學好問的學生在一班中大約佔五分二,一些學生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和刻苦精神。 調查問卷的最後一道題目是: 你最喜歡哪一門學科的老師?(A語文;B數學;C英語;D美術;E音樂;F體育;G其他)本題目目的是想了解學生的興趣情況。從調查問卷和我們的訪談中了解到,學生最喜歡的學科不一定就是主科,而是他們最喜歡的老師任教的哪一個科。學生之所以喜歡這個學科的老師,是因為這個老師的課上得好,生動、有趣。
(二)學習習慣方面。
調查結果表明:小學生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有90%以上的學生在「課堂練習能獨立思考完成後等候展示思維過程」(「等待同學或老師說了再做」的學生只佔10%);90%的學生能獨立完成各科教師布置的課後作業」;有80%的學生有看課外書的習慣;大部分學生具有良好的傾聽習慣等。
但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學生作業習慣普遍比較差。
我們檢查了學生的語文、數學作業,其中有學生的作業大部分做得比較好,還有的學生作業質量普遍比較差,表現在字跡不端正,隨意塗改,不整潔,正確率不高。聽課觀察:寫字的姿勢不正確,頭趴得低,作業本斜放,握筆很低,大拇指壓著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學生不多。
2、預習、復習習慣尚未「定型」。
調查問卷顯示,做到「經常預習、復習」的學生佔27%,「有時預習、復習」的學生佔52%,「老師布置就會預習和復習」的學生佔21%。通過我們與老師、學生的交談,了解到的情況也基本如此。這就充分地說明了學生能自覺對學科內容進行預習、復習的習慣尚未形成。
3、缺乏提出問題、獨立思考的習慣。
聽課觀察:例如語文課,教師要求讀完課文後提出問題或發表自已的意見,但能主動地提出問題、發表意見的學生為數不多,大部分學生都是等待,一旦老師提問便「沉默是金」。有的課堂上表面熱鬧,有問有答,實際情況是除了幾個優秀的學生能回答老師的問題外,不少學生都是等待其他同學或老師的答案,或是隨聲附和,自己根本不動腦筋思考問題。
四、原因分析
1、教師忽視對學生學習態度的關注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根據觀察和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關心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往往忽視對學生學習態度的關注,遇到學習態度不好的學生時,常常會推給班主任或家長,而很少主動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納入自己的工作計劃中,更少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系統培養。多數教師重視的都是學習結果(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造成一定的影響。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心中只裝著教案,沒有注意調控課堂紀律,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久而久之,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有的教師教法比較陳舊,如「滿堂灌」、「填鴨式」等,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確立,課堂氛圍不夠民主、和諧,致使學生長期處於被動的接受狀態,學生沒有提問、沒有思考的時間,也沒有發言的機會。有的教師教學設計不合理或不正確,這樣也會影響學生的聽課習慣,如:提問不明確,啟發性不強,問題質量差等,學生不知從何答起或回答不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規則、參與方法不明確,討論的問題交待不清等,致使學生無所適從。有的教師不注意自身的示範作用,如:教師在課堂上隨手畫圓,畫出的圓似圓非圓;要求學生
5. 作文:《小學生喜歡的書的調查報告》400
一、
活動的原因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發現,現在課外書對我們的吸引力越來越小了。我們到底還要不要讀課外書?我們的讀書情況如何?在媽媽的帶領下,我在小區中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內容及數據分析
我根據小學生課外書閱讀的實際情況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1)你是否喜歡閱讀?(2)你在讀課外書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3)平時讀的課外書中種類最多的是什麼類的書?(4)課外書的來源?
1.小學生喜不喜歡課外書
從我調查的情況來看,有95%的同學選擇了喜歡讀課外書,只有5%的同學選擇了不喜歡,選擇不喜歡的同學都是語文成績極差的。「為什麼喜歡讀課外書?讀課外書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大部分同學的回答比較含糊,大部分是「多讀課外書有利於學習,有利於提高寫作水平」等,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讀課外書同樣是學習。其實,健康有益的課外書也能像語文、數學書一樣增長我們的知識。如果把學習比做吃飯,語文、數學等學校里學習的科目是主食,課外閱讀應該是副食了,我們難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課外閱讀這一「副食」嗎?
2、同學們不讀課外書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過調查,我發現同學們不讀課外書的主要原因是:看電視比讀課外書有勁;沒有課外書可讀;老師沒有要求;家長不給錢買課外書。
調查結果表明,現在小學生放學後做完作業就是看電視,熱播的電視劇如數家珍,但是有益的課外書卻甚少。有37%的同學認為「看電視比看書來得有勁」;有45%的同學說自己家中沒有適合自己的課外書,家裡基本沒有書,有書的同學也反應家中大多是幼兒讀物及小學生作文、奧數之類的教輔用書。從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級往往看重的是學生在校的成績,一般不重視課外閱讀。
3、課外書來源渠道:
從我的調查情況來看,從學校圖書室借書的佔40%,同學相互借的佔30%,家長買的佔21%,學校中訂的報刊雜志佔9%。由於家長對孩子的課外書閱讀不夠重視,沒有主動給孩子買書的習慣,更不可能在孩子的閱讀上進行有益的指導。大部分同學的課外書主要來自於學校的圖書館與同學處借的。但是,學校圖書館書籍也有限。同學互相借書,往往屬於口袋書,沒有多大好處。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同學們對課外書的涉獵
調查結果表明,同學們所讀課外書籍涉及面較廣,有小說、散文、詩歌、科普、科普讀物、報刊等。但結構不合理,小說類佔65%,詩歌佔5%,科普讀物佔10%,報刊雜志佔20%。從閱讀情況來看,小說類偏多,占總量的65%。同學們的讀書隨意性強,喜歡讀什麼就讀什麼,碰上什麼就讀什麼。我認為小學生會讀書、讀好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結論
我們由於種種原因,閱讀習慣到六年級還沒有養成,甚至出現不喜歡閱讀的現象。現在知識更新越來越快,只靠教科書是不行的,只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使我們與時代同步,讓我們愛書吧!「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6. 小學生作文生態環境調查報告
大家都知道,由於人類向自然界過度的索取,已經導致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颶風、暴雨、暴風雪、洪澇、乾旱、蟲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災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乾旱等原因而造成的遷移性難民預計到2025年達到1億人。 蘇南鄉鎮工業
鄉鎮工業的興起和發展,對改變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商品經濟,對廣大農民脫貧致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江蘇鄉鎮工業起步於50年代末,近幾年發展迅速,並連年持續發展。1985年末全省擁有鄉鎮工業8.15萬個,總產值357億元,約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34.4%,其中蘇南地區鄉鎮工業發展速度,一直居全省鄉鎮工業的領先
論我國工業污染防治系統模式與技術政策框架 並不是只做所謂的幾件好事就是行德,老子說上德不德,是為有德,下德有德,是為無德,老子在此的意思是說,至高的德是純朴的自然行為,也是道性的自然流露,故意的當好人做善事不是真正的有德,因萬事萬物的發生都不是巧合,是有其發生的因緣關系的,是道性的使然,所以上德的人是不會干擾這種事物的演變的。
故意做好事的好人善人一定不是一個自然人,他一定是壓抑了自己內在的什麼,而只要是壓抑,就一定會使他走向另一個極,那麼好人善人反而會成為一個惡人,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演變,他是一個從內在演化的自然現象。
只做好事的人如果有期望回報的心,那麼他的行為只能是行善,而不稱為有德,有人稱此為陽德、顯德,盡管行善之人並沒求別人物質的回報,但其內心深處還極可能掩藏著名利的貪求,或者是想做所謂的好人,只要人的行為是有目的,那德的含義就不同了。上德的人沒有自己的私心,也不會有善惡之分,他只是如同一個純朴的嬰兒,但他卻有博大的智慧。
上德無為,但有慈悲,有愛,愛所有萬物和人,有利於萬物而不加干涉,上德不德,不故意做好事顯示有德,也包括不故意顯示愛什麼人或物,她的愛是廣義的,愛是神,母親不會看到自己的兒女互相打鬧就憎恨某一個子女,或者幫助某一個子女欺負另外的子女,母親只會給他們說明道理,而如果子女的打鬧還沒有徹底的盡興,那麼允許他們把他們的事情做到盡致,當子女對事物徹底盡興,他們才會長大成熟。所以慈悲地、有愛地觀察事物並行動,一切順其自然而不幹涉事物,這才是老子所說的上德無為。
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從內心深處對所有生命及存在的慈悲和愛,自然的回應就是這個人必然會擁有和諧的生命,所有的存在是一個強大的生命信息場,它會根據人的意識和行為產生自然的反應,所以,每一個生命都要智慧的生活,慈悲懷愛的對待一切存在。每一個生命所有對待別人的思想、語言、行為,都必然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你所給予別人的一切就是給予自己。
面對萬千事物,每一個思想,每說一句話,每做一件事,都會在不同的層面產生反應,人生生世世有過多少思維,說過多少話,又做過多少事,這一切並不是成為了歷史就與人沒有關系了,它依然和你大有關系,一些你製造的事因已經反應過去了,一些還沒有反應過,它們還在等待時機降臨的那一天,積攢它能量可以爆發的那一天,那個事緣的波源已經形成,正在向表面演化而來。
任何福緣都不是偶然的,任何災禍也不是巧合的,老子在此說強硬象徵著死亡,他又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一切的發生都是自己的緣因自然反應的現象。對於人世間的懲惡現象,老子又說代替司殺者去殺很少有不傷到自己的,作惡者都會咎由自取,惡貫滿盈自然必有反應,哪怕任何人在思想、語言、行為中所做的微小到一點什麼也必然會有相應的反應,天地之道是那麼的完美,是那麼的博大,她的深奧與美妙是無與倫比的。
河水已經渾濁,只要不再繼續攪動它干擾它,只要那水源潔凈,總會有清澈的時刻。而你卻在不斷地製造負面的東西,無數的事緣產生的負面能量信息積累在人生命裡面的某些地方,它會使人性變態,由於人積累的能量信息形形色色,千千萬萬,表現的形式也不盡相同,它會使人生病,性格改變,脾氣變壞,多災多難……,總之所有人的一生發生的事沒有一件是巧合,絕非偶然現象,是不能用表面看到的原因去解釋的,你的妻子為什麼是她,她對你為什麼會這樣。你的朋友和你的敵人為什麼形成,你的事業為什麼會是現在的樣子,你的一生為什麼會是這樣,你為什麼能看到我的這本書,我為什麼寫書,是誰讓我知道這些並寫出來,而又是什麼原因使你相信這些文字,或者不相信這些文字,或者產生什麼反應……。物質世界繁雜,非物質存在的玄妙神奇,道的博大深邃誰又能說清楚呢?
社會發生的任何事都有它的起因和反應,非物質意識的存在和物質的世界是一體,我們不能只了解物質的世界而不了解或者否定非物質的能量或意識存在,否則,人類永遠不會真正了解世界,道的一切存在太偉大神奇了。
可喜的是科學已經發現了它,而社會某些人和機構卻還在否定它,老子是我們人類的祖先,而究竟人們是怎樣理解他的,人們對他的話是相信還是不相信,不相信的話為什麼總把老子的精神理念和文字拿出來顯示於世界,難道它只是人們用來美化文字語言及歷史的工具嗎?愛因斯坦及科學家們發現的相對論難道不包括物質世界的背後必定有一個非物質的能量和意識存在嗎?……中國的科學家李政道先生說世界 85% 以上是暗能量組成,而且正在繼續研究,這是了不起的發現。
這個物質的世界很多人甚至大部分人都已被知識和邏輯填充而產生認識生命的阻礙,以致於我們一再否定我們真實的存在。
人的思、言、行是能量,它會在物質和非物質中演化,最終又反應到這個物質的世界,萬物有它各自的演化規律,它們都反復變化不斷,盡管有些物質從有至無的演化時間需要上億年。
相同的意識能量總是聚集在一起,然後變成有形物質,而思想也是如此,相同的思維能量發出以後不會消失並會和無形的能量信息產生反應,它們會聚集交匯溶合在一起……,然後變化成物質或其它的什麼,這在人類中也是大同小異,所以人們常說物以類聚,如民族、宗教、窮人、富人相同愛好者等。
人要重德,做好事幫助別人也必會有相同的反應。你幫助了別人,會有那麼一天或某一生的某時你會體驗到你被別人幫助的體驗,做壞事也是會有相同的反應。就好比你對一個人的看法,你認為這個人對你不好、很壞,那麼他真的會成為你的想像之人。如果你發自內心的把他看作對你很好,那麼就算過去他有對你不好的心也會被化解。
你是自由的,你有這個能力選擇做什麼人,但無論你對別人做了什麼都會有反應,盡管你自己認為無人知道你的事,你做的事只有自己知道,但什麼事都不會漏失一絲一毫,哪怕一句話,一個思想。所以老子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幫助別人是顯德,也叫陽德,是人類認為比較好的行為,陰德屬於非物質存在的意識部分,但最深的德也就是老子所謂的厚德,是無為,是慈愛,是利萬物而不妨礙。
老子在這里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像嬰兒一樣純朴,實際上是沒有自己的頭腦意識,因自我的思維有時會不自主地想一些不利事物的事,肯定也會有不利事物的語言,行為更是如此,而一個嬰兒則不會,她只是在,她只是知,是喜悅,是道性(也可稱為神)透過嬰兒在行動,她的德深厚,鬼神不欺,邪不會近其身。因為她的德深厚無染,萬物歸附,生靈喜與親近,虎蟲不傷。並不是他們傷害不了她,而是她德純朴之至,道呵護她,萬物不生害其心,不生傷其緣。所謂邪魔都是因得失心而存在,能夠放下一切做到三個不動心的修持,則自然安靜、祥和、喜悅。
當一個人有了自我,有了思想,相應的反應就會開始,比如說,恐懼什麼反而會招致它發生,萬事萬物源源不斷,生生世世的因緣都在一個整體裡面反應,當一個嬰兒發生疾病或災難時,有人會疑問,難道嬰兒不夠純朴嗎?不夠有德嗎?人的生命是一個整體,並不是單這一生的問題,她已經積累了眾多的因緣,這個災難是這種積累能量信息的爆發,那個膿瘡早已開始生成了,早晚會有破潰的那一天。還要再提一下,人類的有些所謂的災難是自己想要體驗的,也有其它原因。純朴的嬰兒必須是純正神性的,來自於大道深處的,無有任何污染的,而現在的人已經少有這樣的了,過去上古時代的人純朴無邪,嬰兒一降生時更是純朴至德,而隨著人類的演變絕非從前的厚德嬰兒了。而我們人類可以通過智慧的覺悟使自己返璞歸真,回歸純朴快樂的生命。
人怎麼做才能回歸原始的純朴呢?只有一條路,就是守德從道,人有了思想就會有反應,有了行為就會有反應,人類有多少思想和行為呢?我們都說不清,貪欲、恐懼、憂愁、快樂、高興、傷害人、幫助人、傷害或幫助動物和其它生命包括植物,我們在人生命中製造無數的事件,破壞自然界多少呢,給其它生命帶來多少影響呢?而這些都會有它的反應,在物質世界和非物質存在中反應,反應又會造成更多的反應,世界就成了這個樣子,有些人完全失去了道的原始純朴,失去了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們互相爭斗,互相碾扎,互有得失,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皆不清楚,德損耗之極,有些人連禽獸也不如了,真是可悲又可憐,而其卻渾然不知,真的像動物一樣愚蠢的繼續做他的事情。
老子說:失道才有德,失德才有仁,失仁才有義,失義才有禮,失禮才有法,最後無奈只好強迫人們循規蹈矩,這就是人類世界演變到今天的法制社會。有德的人是思想清靜無雜念,行為舉止利於萬物,最重要的是其道性和人的身體合一,它的存在是那終極的喜悅和愛。道性也既是神性,是至高無上的德,上德是無為,是慈悲與愛,是大道能量的存在,沒有了德,就失去了能量滋養,失去能量滋養人會更加浮躁上火,就會更不容易安靜,就會進入生命的地域,失去身心的健康和快樂。
植物缺失滋養會生病,人缺失滋養不也是如此嗎?身體沒有營養會不健康,而失去德也就是失去道,也就是失去了維持人的生命能量來源,生命何以安健,身體怎樣康泰。人若失去安靜、祥和變得瘋狂浮躁,就意味著離道遠亦而馳,每個人都應覺察自己,盡可能的使自己和於生命中心,擁有高品質的生命。
老子說天得道而明,地得道而寧,人得道而靈,河谷得道而盈,萬物得道而生,君王得道而能成,而無道一切將是災難……。人類無道會將自己的世界變成痛苦和折磨甚至……。天地無道則天崩地潰……
萬事萬物來源於道,道是萬物之母,萬物對道都有一種親和力,真可謂鬼神相助,所以得到的人其心願必成,這才是厚德載物的真實含意。這是道性,有道之人德渾厚利萬物,像水一樣利萬物,而處眾人不喜歡的地方,不與人爭,正因不爭,所以無其私,也就是沒有自我,而沒有了自我,它仍然在,只是那個在不再在一個點上,也就是不再在自我上,那麼她的在將自動的和宇宙的在融為一體,於是她成了宇宙,她成了眾生,她成了道。
有道之人不爭反而居先,萬物自然歸附,其心願自然天成,老子說道利萬物而不主宰萬物,正因其無私心,所以成其私,當人的意識不再注意某處,人的自我不再有目標,神性意識不會再受自我意識的阻礙,自我之死神之生,神會成為人的主人,神就是道,道和萬物是一體,天下人如果有道,世界會安寧太平,祥和自然。
樹木的根深扎於大地,才會吸收更多的營養,才能滿足生長的需要,人不能活在表層,而失道的滋養,表層就是自我,就是物慾的世界,是自私、貪欲、爭搶、瘋狂……,丟棄自我,生命的根就會融入大道,超越自我就會新生,這就是老子所言的居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處其華。我們神意太極康復法治癒別人的疾病方法就是讓人的生命之根深植於大道的存在里,使人身體和心靈充分得到大道的滋養和整合,人必然就會煥發勃然生機,茁壯成長,自然就會擁有身體健康和心靈快樂。
身體勞累了一天會很疲勞,只需放鬆讓身心休息,美美的睡上一覺,讓身體自然運行便可重現生機。頭腦自我的瘋狂使身心失去安泰祥和,攪亂了正常的生命,使能量不能正常深入身心並運行,只有自我安靜祥和時身體才會放鬆。徹底的放鬆,進入深深的睡眠,道的能量就會滋養並重新整合生命。當太陽升起的時候,一個充滿活力的人又重新開始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一個不能進入深睡眠的人只能進入低迷無奈的生活中,甚至生活變成了一種折磨。
一個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的人,將會和整個生命存在融為一體,他的身體會安泰,他的生活是喜悅、是愛、是慈悲。當一個垂死的人沒有了任何憂慮和慾望,也沒有了任何恐懼和擔心,他會變成一個安靜祥和的生命,此時只要他始終保持生命的覺知,就會進入那非物質的生命未知領域,她是生命的另一種存在方式,那更是一種生命的自由和喜悅,她絕對不是恐懼,恐懼只有人的信念才會創造。永遠需要記住的是,生命是永恆的,無論如何沒有人能夠死去,那個生命和死亡本身都屬於生命的一部分。
使河流復歸清澈的方法不是怎樣幫助它,那隻會事與願違,人們只需放任自由不加干涉水流自然清澈,水有這個清潔能力,想如何幫助它都會於事無助,反而使它更不能清澈復原。人也如此,從現在開始安靜下來,慈悲懷愛的去對待一切生命,順其自然的去生活,覺知的生活,覺知你的生活每一個片刻,你只是在演戲,你正在扮演其中的角色,富人也不要有內疚,窮人也不要為貧窮而不安,「善人」也不要自覺清高,「罪人」也不要心懷恐懼,恐懼什麼反而會吸引它發生,過去做過的不利於別人的事,要深深的懺悔然後就把它忘掉,不要再為此惦記,也不要總想著怎麼樣補救它,要順其自然。
老子說,抱怨以德安可為善,就是說也不要故意的用善行來對待怨恨……。一切都無牽無掛的生活,記住,這很重要,沒有任何牽掛,包括煩惱、憂愁、恐懼、性愛、嫉妒、仇恨、貪欲、榮耀、廉恥、失敗、健康、子女、社會、工作……。這不是反對生活,而是使人怎樣更真實的生活,你照樣可以繼續干你的事,只是品質不同了,你有了智慧的生活,覺知的生活,真實的生活。
雲從來不反對風,任由風把自己造成無數種形狀,草也不會反對風,它只是順風倒,所以從來不會被風吹斷,強硬只會帶來死亡
7. 小學生家庭調查報告作文的200字
家庭成員:爸爸,媽媽,弟弟和我。
支出情況:
一、每月用水15方,每方水3.5元,每月的水費則是52.5元;每月用電約150°每度電0.71元,每月電費106.5元。天然氣每方約1.4元,每月約用10方,一個月的費用約為14元。
二、每日油鹽醬醋蔬菜副食品等費用約為二十元,一個月即600元。
三、因我家住房是按揭的,總價23萬,所以每月月供1300元。
四、我參加輔導班費用每月為100元,平時零食每月200元;我的午飯錢每周50元,一個月即200元。弟弟寄宿家教家,每月700元。
小計:父母從事室內裝潢設計職業,月收入為5000~6000元,全家人的花銷共計3400元,占總收入的1/2,剩餘2600元,用於儲蓄,作為我和弟弟的教育儲蓄金和家人疾病治療的准備。
這些費用中,有很多是可以節省下來的。例如:水可以以循環利用的方式節約;每次用完電隨手關掉開關;我的伙食費一周並用不了50元,至少可以節省20元;平時零時也應少買.能省的不該浪費。
家用支出的多少,也反映了家庭成員生活習慣的好壞。對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就要避免.今後我們全家人的生活習慣也更應改進。
通過"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綜合性學習,我明白了我們應該有計劃有目標地對待每一筆支出。要盡量地節約,以有限的支出獲取更多。我還了解了一個家庭經濟支出項目很多,除了各項正常運轉之外,還要有計劃的儲蓄,以備將來教育及醫療之用。在這之前,我總認為父母的錢包就向個魔袋,想要多少,就能拿多少,花費的時候也很奢侈,沒有一點金錢來之不易的意識。所以今後在花錢的時候就應多一點理性,少一點任性。
8. 小學生調查報告作文我家的生活變化
關於我們家生活的變化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這幾個星期里,爸爸每天都向我提起以前的生活情況,教育我要好好學習。有一天,我對以前的生活情況出現了好奇,於是,我對家裡生活的變化情況做了一次調查。
二、
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以前生活的的書籍,看一下以前的生活情況。
2、采訪自己的親戚,了解自己以前的的生活與變化。
3、上網查閱,了解以前的生活情況與現在的生活情況作對比與變化過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具體內容
爸爸媽媽的講述
現在的生活情況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家以前的草房變成了現在的瓦房
上網搜索
以前生活情況與現在關系
我們的生活成了科技生活,給我們的幫助
查閱書籍
以前的生活情況
傢具以前都是用木頭做的用柴火燒飯
自己觀察
現在生活中的電器與以前
比如燒飯時木柴會掉下來,而現在用電飯煲既實用又方便
四、結論
1、我們家裡的以前生活水平比較差,現在的生活水平比較好
2、科技的發展,可以促進我們的生活發展。現在,科技容納生活
3、生活在以前年代的人非常喜歡讀書,盡管他們居住的環境不好,也很想讀書。生活在現代生活中的我們,有些人不喜歡讀書,盡管我們居住環境優美,也不願意讀書。
五、建議
1、我建議大家要好好學習,好好地利用科學,發明能夠幫助我們生活的東西,促進生活與社會的發展。
2、我建議政府能在每一個村裡蓋上幾棟別墅,提高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