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文 慎獨,學會耐得住寂寞
慎獨的作文]
人生不能沒有慎獨
第一幕
時間:春秋戰國時期
地點:魯國郭門里
內容概要:在一個天寒地凍的夜晚,柳下惠宿於郭門,
慎獨的作文。有一個沒有住處的美貌女子來投宿,柳下惠恐她凍死,叫她坐在懷里,解開外衣把她裹緊,同坐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並沒發生非禮行為。
畫外音:柳下惠之所以被譽為「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是因他能夠堅守慎獨。深更半夜,面對楚楚動人的美女毫不動心,能挑戰自我,戰勝色慾,表現出讀書人的高尚人生修養。
第二幕
時間:宋朝
地點:子罕家中
內容概要:宋國有個人給大夫子罕送來了一塊好玉,子罕卻不肯收。送玉者誤以為他嫌玉的質地不好,急忙解釋它是塊經玉匠斷定的寶玉。豈料子罕卻說:「我把不貪圖別人的財物當作『寶』,而你把這塊寶玉當作『寶』,如果你把它給了我,那麼我們都喪失了自己的『寶』。還是讓我們各自守住自己的『寶』吧!」
畫外音:子罕「以不貪寶」,被譽為千古美談。他身居高位,卻能兩袖清風,面對價值連城的美玉,能挑戰自我,戰勝物慾,堅持操守,毫不動心,表現出為官者的高尚道德情操。
第三幕
時間:元代戰亂的某個夏日
地點:大梨樹旁邊
內容概要:元代大學者許衡一日外出,因為天氣炎熱,口渴難耐。正好路邊有一棵梨樹,行人們紛紛去摘梨解渴,只有許衡一個人不為所動。這時候有人就問他:「為什麼你不摘梨呢?」許衡就說了:「不是自己的梨,怎麼可以隨便亂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這么亂,管它是誰的梨。」許衡說:「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畫外音:「梨雖無主,我心有主」。言約意豐!它充分顯示了許衡的高尚情操,更重要的是,它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咬定做人的崇高准則,不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都要時時牢記心中有主,不隨波逐流,挑戰自我,戰勝口欲,恪守慎獨。
第四幕
時間: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
地點:雲南馬班郵路
內容概要:一個普通的鄉村郵遞員,20年來一個人、一匹馬,走在一條路的艱苦而寂寞的郵路上。他冒著生命危險跋涉在人跡罕至的高寒深山:摔倒了,爬起來;口渴了,喝口泉水;肚餓了,吃點干糧;天雨了,躲進帳篷。馬馱人送,走村串戶。深山獨行53萬里。盡管生存環境和工作條件十分惡劣,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准確率達100%。他說:「保證郵件送到,是我的責任。」
畫外音:「保證郵件送到,是我的責任。」「深山信使」王順友心繫山民,20年如一日,上高山,下深谷,冒嚴寒,頂酷暑,行行重行行,嚴格要求自己,恪守慎獨,堪稱典範。
結束語:柳下惠坐懷不亂,宋子罕以不貪寶,許衡不食無主梨,王順友認真送信:同樣的慎獨,不一樣的表達。人間慎獨,時時處處閃光。
【簡評】
構思新穎,層次清晰地以四幕劇形式,概述了人生中時時處處應堅守慎獨,絕不可錯過,不然會遺憾終生,抓住歷史與現實中的人與事,按照時間順序緊緊扣住話題,意義深遠。文章總體上是分——總的結構,而中間部分,採用內容「概要+評價」的方式,十分新奇,足見作者對文章的把握。文章通體明亮,奪人眼球;古今結合,輻射性強。(高星雲)
【例文2】
君子慎獨
毛主席曾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那麼同樣的,一個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做一個君子不難,難的是獨處時也做君子。
慎獨」是一種高境界的道德修養。我國古代的賢者很早就明白:君子處世,所慎在獨。早在《禮記》中就有記載:「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歷覽前賢,歷史上道德彰顯之人莫不慎獨。聖人孔子,不僅在朝堂之上嚴遵「君君臣臣」之儀,在顛沛流離之途也堅守君子之禮,席不正不坐,語非禮不言。詩人屈原,雖身處濁世,慘遭罷黜流放,仍能「沐後彈冠,浴後更衣」。四知堂上那一聲斷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令污者抱頭鼠竄,令美德彪炳千古,從而成為「君子慎獨」的最好注腳。
「君子慎獨」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誠實。一個人只有對自己誠實,方能對他人守信。《五元燈會》上曾載有這樣一則故事:由於戰亂,普陀寺的眾禪者決定遷移廟址。在遷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師一人堅持早課,從不荒廢。有人勸曰:「此處無佛,大師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師答一偈子曰:「此處無佛,我心有佛。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好一個「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其實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廣眾之下的君子是眾人的君子,只有獨處一室之時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獨,對自己誠實,就像是空谷中的幽蘭,即使無人知曉,也始終散發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獨」之人,徒然地欺騙著自己的良心,內心最終會成為一間臭不可聞的鮑魚之肆!
「君子慎獨」還是一種對自己的審視。每當夜深人靜、獨處一室之時,當顏面億代未易的星圖高懸頭頂,你能夠因為無須顧及旁人而放縱身心嗎?不,燦爛的星空遙望著你,皎潔的月亮守望著你。隱隱地,有一種聲音,彷彿是靈魂對自己的拷問,在這獨處的靜謐里。君子慎獨,他的靈魂始終謹慎不苟。
當一輪新月升起,照在空寂的幽谷里,有一株獨生的蘭花,冰清玉潔,直立在自己的芬芳中。就在這獨處的正直中,他贏得了滿天星光。
【簡評】
中學生對「慎獨」一般不大容易寫好。本文能准確理解題意,採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謀篇。主體部分從「慎獨是一種高境界的道德修養」,「慎獨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誠實」,「慎獨是一種對自己的審視」展開論述,論述中事實論據的運用和對所用材料的理解准確到位。作文結構、材料雖不新穎,但顯示了作者的文化和思想的積淀。(高星雲)
【滿分作文】
「慎獨」與「蓮」
我一個人坐在花園中,靜靜看著塘中飽滿欲爆的蓮花,清風帶來夏日夕陽的暗香。花苞盈盈顫動,粉色嫩尖好似少女的粉腮,惹人憐愛……站起身來,走至塘邊,輕撫如紗誘人的瓣邊,我多想折下一枝,插在書房中,讓這香氣伴我左右!四下無人,僅有我與滿池蓮花,相對默默無言。
纖長指尖終還是滑下花脈,收於身側。慎獨啊,慎獨!我默念著這重似千鈞的至理之言,離開了花園,夕陽從身後進來,送我一條暗色影,伴我踏上歸途。
星空閃爍,月華流轉,書桌前缺了一枝清蓮,卻並不讓人遺憾,我甚至任性地想,一池蓮花,是否會在深夜竊竊私語,悄悄回味著暮色四合之時,手指與瓣脈離開一瞬的韻味?
想著想著竟有幾分痴了,忽然又冒出幾分澀味:若換成別人,蓮的境遇又會是何般?
這也許就是自己才解得開的謎題罷。」慎獨」二字,在我咿呀學語之間,滿腹詩書的祖父便一遍又一遍地讓我記得,小時不明所以,卻是在此時此刻,暮色四合,才恍然大悟。確是至理名言,不枉人一生銘記。
獨處時,人心有些不似平常。似乎一切都可以鬆弛下來。平日里的善行善舉,行端言慎,又是幾分真心,幾分假意?這都市光怪陸離,世界變數無窮,又有誰能有通天徹地之曉,掐指一算,告訴你什麼是該,什麼不該?不知不覺中,生活也許已經不由人反抗,在你臉上牽上一幅面紗,喜怒不由人!一副偽裝,讓人變成另一人,人生如戲,丐子將相,又有誰知那面紗下真面目?獨處時,一切都可以卸下,周身散發一切,只留下自己和自己,撫心低語。
或許你在人前滿腹經綸,可自己卻明白,全是虛偽的裝飾;或許在人前善行屢屢,可自己卻明白,這樣非自私的本意……獨自一人,你如何對待自己?是無賴撒潑,還是喜怒無常,全然不似平日?
舉手投足間,泄露一個人如何與自己對話。對自己誠懇的人,是為人的最高褒賞,人獨自來這繁華世間,又獨自靜靜離去,修身自養比乞巧於人更值得去躬行,無人之時,一個眼神都能泄露最真實的自己,獨自走過斷柳,躬身而行透出你的溫良;獨自面對病狗,憐憫避開透出你的和善;獨自面向困難,安之若素地經過,透出你的不卑不亢……
是所渴望「慎獨」!獨處時,用良善溫儉之心面對一顆赤子之心,這不經意的舉動,泄露了你的真實與誠懇。
我面窗臨月,彷彿嗅到不遠處的蓮香,獨處時,如此清新美好的時光,絕不只有自己在體味,還有的,是自己的舉手投足之間,不經意留下的氣質與芬芳。
【簡評】全文充滿了一種文化氣息,「慎獨」是一種境界,顯現在舉手投足之間,與儒家追求的修身養性結合起來,文章有文化內涵。「慎獨」與「蓮」結合,「慎獨」的內涵變得更豐富,又飽含了審美所求。考生以內心獨白的方式,結構全篇,穿插自己的人生經驗,容易讓讀者產生親切感。在表述方式上,避免了正面議論的枯燥,既體現議論文的深沉,又有散文的靈動。
(慎獨作文還可參考這個網址http://yuwen.chazidian.com/xiangxi-279605/)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寂寞是一節無人相伴的旅程,是一方沒有星光的夜空,是一段
沒有歌聲的時光。它使空虛的人孤苦,使淺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
人深沉。
思想豐富的人,可以憑借寂寞的空曠與歷史對話,攜靈魂遨遊
,接靈感入懷。
人,無論是高尚的齷齪的優秀的猥瑣的睿智的愚鈍的,身處寂
寞的境遇,不等於陷入寂寞的窘迫。環境似雲,有聚的熱烈,有散
的寡落;心靜如水,有靜的輕柔,有動的洶涌。人無非生活在這兩
片天地里,以不斷變換的角色,把各個不同的命運演示。
許多人都怕寂寞,無論對於誰,寂寞與否,取決於有無所依的
心境。
一個人時,百無聊賴,情無所寄,便會寂寞。這說明他生活的
貧乏。
一個人時,心馳神往,思物念友,感情一片亮色,便不會寂寞
,因為他有一個溫馨的自設之境。
一個人時,文思泉湧,佳構特書,筆走龍蛇,也絕不會覺得寂
寞因為他沉浸在創作的歡愉之中。
高雅的人,獨處靜隅,或賞文或聆曲,則又是一番清逸的享受
;等而下之者,一卷在手,讀些演繹故事,藉以消遣,也不至於為
寂寞所惱。
人生在世,路,還要自己走。在命運的航程中,無疑每個人都
是獨行者。可能有的人會一帆風順,但更多的會坎坎坷坷。一帆風
順者,如碧海泛舟,難有心旌獵獵的動魄之喜;一旦生活之舟擱淺
,寂寞的難堪便會長驅直入,衍化成無數的噬齒之情。坎坷多桀者
,如攀山行棧,一息尚存,壯心未已,一路方卉虉草,奇險風景,
自有難得的人生體驗。這是磨礪,是財富,他已咀嚼了人生,踏碎
了寂寞。
或許,人為了不寂寞,才成家交友。然而,輕易成婚,完成了
人生一大任務,卻背上了同床異夢的不幸,值得嗎?泛泛而交,雖
然擁聚著新朋舊友,卻感覺不到切近心脈的摯情,會不會更加落寞
?
或許,人是為了事業不寂寞才追求自我價值i的實現。真心修
道的人,苦心勵志,耽於寂寞之隅,義無反顧,始有成功;虛情掩
飾的人,附庸風雅,浮心燥氣,終見陋於大方。
寂寞是漫撒人生的清輝,是滴進情感的夜露。所以,真正體驗
了寂寞的人,才會更加診視生活的溫馨。
望採納!!!!!!望採納!!!!
B. 君子修身貴在慎獨為話題寫1000字作文
慎獨,語出《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大體意思是:「道,是不可分離的,而分離開來的東西,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在別人聽不到的時候,也要謹慎自己的言行。
慎獨是一種情操,一種修養,一種自律,一種坦盪。它是指人在獨自活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按照一定的道德規范行為。而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做人原則之事。這是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也是評定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關鍵性環節。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慎獨。只有慎獨,才能成為真君子。失去慎獨,都是偽君子。慎獨,是一種操守,一種淡定。慎獨的人每做一件事,每一起心,每一動念,都認為天知,地知,神知,我知。舉頭三尺有神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很多事,我們偷偷做了,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一夜之間天下凈知。
慎獨,在自覺的狀態下,體會著生命本真的樂趣。慎獨是心靈的自然有序,是自覺的天人合一。慎獨是一種清明的境界,一種高尚的情操。堅守慎獨,感受純真。生命恬然,生活坦然,心靈和諧,從容豁達,寬容大度。慎始敬終,默默無聞,無為而無不為。慎獨的人純潔而善良,真誠而守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世界物慾泛濫,永遠堅守內心的純凈與寧靜。他們人性的最高處,向世人昭示了生命的本真與智慧。慎獨就是掛在我們面前的一面鏡子,時時提醒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看不見就干見不得人的事。
史上某宰相供公職,夜間,在家處理公務,點朝廷供應的蠟燭。夜深了,公務理畢,轉入私人讀書時間,則吹滅朝廷供的蠟燭,轉而點用私家蠟燭。家人曰:夜深人息,何必如此,又沒人看見。此公曰:君子當慎獨也,人此一生,所作所為,不為做給別人看,是為對自己有所要求、有個交代。君子修身,貴在慎獨!
《五元燈會》上曾載有這樣一則故事:由於戰亂,普陀寺的眾禪者決定遷移廟址。在遷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師一人堅持早課,從不荒廢。有人勸曰:「此處無佛,大師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師答一偈子曰:「此處無佛,我心有佛。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做人做事貴在自覺。(
C. 君子慎獨的作文怎麼寫
毛主席曾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那麼同樣的,一個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做一個君子不難,難的是獨處時也做君子。
「慎獨」是一種高境界的道德修養。我國古代的賢者很早就明白:君子處世,所慎在獨。早在《禮記》中就有記載:「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歷覽前賢,歷史上道德彰顯之人莫不慎獨。聖人孔子,不僅在朝堂之上嚴遵「君君臣臣」之儀,在顛沛流離之途也堅守君子之禮,席不正不坐,語非禮不言。詩人屈原,雖身處濁世,慘遭罷黜流放,仍能「沐後彈冠,浴後更衣」。四知堂上那一聲斷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令污者抱頭鼠竄,令美德彪炳千古,從而成為「君子慎獨」的最好注腳。
「君子慎獨」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誠實。一個人只有對自己誠實,方能對他人守信。《五元燈會》上曾載有這樣一則故事:由於戰亂,普陀寺的眾禪者決定遷移廟址。在遷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師一人堅持早課,從不荒廢。有人勸曰:「此處無佛,大師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師答一偈子曰:「此處無佛,我心有佛。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好一個「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其實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廣眾之下的君子是眾人的君子,只有獨處一室之時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獨,對自己誠實,就像是空谷中的幽蘭,即使無人知曉,也始終散發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獨」之人,徒然地欺騙著自己的良心,內心最終會成為一間臭不可聞的鮑魚之肆!
「君子慎獨」還是一種對自己的審視。每當夜深人靜、獨處一室之時,當顏面億代未易的星圖高懸頭頂,你能夠因為無須顧及旁人而放縱身心嗎?不,燦爛的星空遙望著你,皎潔的月亮守望著你。隱隱地,有一種聲音,彷彿是靈魂對自己的拷問,在這獨處的靜謐里。君子慎獨,他的靈魂始終謹慎不苟。
當一輪新月升起,照在空寂的幽谷里,有一株獨生的蘭花,冰清玉潔,直立在自己的芬芳中。就在這獨處的正直中,他贏得了滿天星光。
D. 誰能給點以 慎獨 為題的作文題材,謝謝
君子慎獨
湖南師大附中 張 喬
毛主席曾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那麼同樣的,一個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做一個君子不難,難的是獨處時也做君子。
「慎獨」是一種高境界的道德修養。我國古代的賢者很早就明白:君子處世,所慎在獨。早在《禮記》中就有記載:「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歷覽前賢,歷史上道德彰顯之人莫不慎獨。聖人孔子,不僅在朝堂之上嚴遵「君君臣臣」之儀,在顛沛流離之途也堅守君子之禮,席不正不坐,語非禮不言。詩人屈原,雖身處濁世,慘遭罷黜流放,仍能「沐後彈冠,浴後更衣」。四知堂上那一聲斷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令污者抱頭鼠竄,令美德彪炳千古,從而成為「君子慎獨」的最好注腳。
「君子慎獨」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誠實。一個人只有對自己誠實,方能對他人守信。《五元燈會》上曾載有這樣一則故事:由於戰亂,普陀寺的眾禪者決定遷移廟址。在遷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師一人堅持早課,從不荒廢。有人勸曰:「此處無佛,大師可不必如此。」 豫通大師答一偈子曰:「此處無佛,我心有佛。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好一個「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其實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廣眾之下的君子是眾人的君子,只有獨處一室之時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獨,對自己誠實,就像是空谷中的幽蘭,即使無人知曉,也始終散發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獨」之人,徒然地欺騙著自己的良心,內心最終會成為一間臭不可聞的鮑魚之肆!
「君子慎獨」還是一種對自己的審視。每當夜深人靜、獨處一室之時,當顏面億代未易的星圖高懸頭頂,你能夠因為無須顧及旁人而放縱身心嗎?不,燦爛的星空遙望著你,皎潔的月亮守望著你。隱隱地,有一種聲音,彷彿是靈魂對自己的拷問,在這獨處的靜謐里。君子慎獨,他的靈魂始終謹慎不苟。
當一輪新月升起,照在空寂的幽谷里,有一株獨生的蘭花,冰清玉潔,直立在自己的芬芳中。就在這獨處的正直中,他贏得了滿天星光。
E. 誰有關於「慎獨」的作文最好是原創。要是沒有給點提綱也好啊。或者給點材料
小議「慎獨」
現實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現象:在眾人面前講究衛生,獨自一人時就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有警察時遵守交通法規,一旦路口無人值守就闖紅燈;在自己熟悉的集體中謙恭有禮,一旦置身於陌生的環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見,一個人在沒有外在監督而獨處的情況下,嚴於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獨」是十分必要的。
「慎獨」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課。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獨」。一個人越是在無人監督的時候,越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謹慎從事,不做違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獨」還是道德品質的「試金石」。《後漢書•楊震傳》有一則「暮夜無知」的故事:楊震赴任東萊太守時途經昌邑,被他推薦為昌邑縣令的王密夜晚拜見,想送他十斤黃金,楊震拒絕了。王密說:「暮夜無知。」楊震義正詞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無人時,同樣面對十斤黃金,楊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養,就高下分明了。
「慎獨」更是社會生活的「凈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獨」精神,就會降低自己的道德水準,只顧個人利益而無視他人利益。可怕的是這種思想一旦「傳染」開去,別人也會以他為「榜樣」,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風日下就成必然。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慎獨」呢?關鍵要在「隱」和「微」上下功夫。即無人在場和有人在場都是一個樣,不讓任何微小邪惡的念頭萌發,這樣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質日臻完善。
「慎獨」離不開嚴格要求自己。三國時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就是慎獨自律、道德完善的體現。2005年感動中國的王順友,一個普通的鄉村郵遞員,就是當代恪守「慎獨」的典範。他一個人20年走了26萬多公里的寂寞郵路。盡管生存環境和工作條件十分惡劣,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准確率達100%。他說:「保證郵件送到,是我的責任。」在漫漫「孤獨之旅」上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在「一個人的長征」中,他服務無數山裡人的執著,為人類創造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慎獨」也離不開自我反省。一個人要進步,就要經常地、認真地反省自己。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份量來報償我所領受的、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蜚聲中外的醫學院士吳階平在年老時這樣反思自己:「我自己認為,在1950—1960這十年裡是取得了可喜成績的,那時自己也的確十分勤奮,但這並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堅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學研究中鍥而不舍的精神還遠遠不夠,自己也有偷懶、靠小聰明過關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學家們這種勤於反思、嚴於自律的精神為我們做出了表率。
「慎獨」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禦各種各樣的誘惑,防範各色各類的「糖彈」;「慎獨」是一盞明燈,可幫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獨」是一劑良葯,可使你內心清朗,精神昂然。那麼,就讓我們用「慎獨」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盪為人,踏實做事,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更加和諧。
F. 無人監督我時我該怎麼做的作文四百個字
君子慎獨
毛主席曾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那麼同樣的,一個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做一個君子不難,難的是獨處時也做君子.
「慎獨」是一種高境界的道德修養.我國古代的賢者很早就明白:君子處世,所慎在獨.早在《禮記》中就有記載:「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歷覽前賢,歷史上道德彰顯之人莫不慎獨.聖人孔子,不僅在朝堂之上嚴遵「君君臣臣」之儀,在顛沛流離之途也堅守君子之禮,席不正不坐,語非禮不言.詩人屈原,雖身處濁世,慘遭罷黜流放,仍能「沐後彈冠,浴後更衣」.四知堂上那一聲斷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令污者抱頭鼠竄,令美德彪炳千古,從而成為「君子慎獨」的最好注腳.
「君子慎獨」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誠實.一個人只有對自己誠實,方能對他人守信.《五元燈會》上曾載有這樣一則故事:由於戰亂,普陀寺的眾禪者決定遷移廟址.在遷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師一人堅持早課,從不荒廢.有人勸曰:「此處無佛,大師可不必如此.」 豫通大師答一偈子曰:「此處無佛,我心有佛.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好一個「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其實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廣眾之下的君子是眾人的君子,只有獨處一室之時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獨,對自己誠實,就像是空谷中的幽蘭,即使無人知曉,也始終散發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獨」之人,徒然地欺騙著自己的良心,內心最終會成為一間臭不可聞的鮑魚之肆!
「君子慎獨」還是一種對自己的審視.每當夜深人靜、獨處一室之時,你能夠因為無須顧及他人而放縱身心嗎?不,燦爛的星空注視著你,皎潔的月亮守望著你.隱隱地,有一種聲音,彷彿是靈魂對自己的拷問,在這獨處的靜謐里.君子慎獨,他的靈魂始終謹慎不苟.
當一輪新月升起,照在空寂的幽谷里,有一株獨生的蘭花,冰清玉潔,直立在自己的芬芳中.就在這獨處的正直中,她贏得了滿天星光.
G. 高二語文作文,,關於君子慎獨。。。最近學了《大學》《中庸》,,大概就是在文中選一兩句話然後解釋然後
新學期,新氣象。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在新的學期里提高學習成績,養成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必須有一個好的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制定計劃前一定要先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我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誦古詩、講故事、辦板報都是我的拿手好戲。在新的學期我要把這些優點發揚下去,首先把自己的學習搞上去,在老師的協助下讓我們班的集體生活再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這只是我的一些優點,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從要我學習,變成我要學習。這說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要真正做到自主學習卻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以前我只是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不會主動深入地學習。在新的學期我要從思想上有所改變,我的學習是為了充實自己,不是為爸爸、媽媽、老師或者某個人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只要從內心深處有所認識,我想,在新的學期我的學習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馬虎是我最大的毛病,現在我已經是高年級的學生了,在新的學期無論做什麼事都一定要細心、細心再細心,做完後要學會認真檢查,仔細思考,和馬虎道永別。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以前的晨讀做得不是很好,只是把老師要求會背的背會,不要求會背的一目十行,一讀而過。新學期的晨讀不但把要求會背的背會,沒有要求會背的課文也要認真地讀,理解其含義。
小學是讀書的最好時間,在課余時間要多讀一些課外書,每天在做完作業以後不少於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日積月累,增加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新的學期還要繼續幫媽媽做家務事,這能讓我的生活能力提高,還能讓爸爸、媽媽分享我的愛。
預則立,不預則廢。一定要按自己的計劃,持之以恆,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選自―《中庸》)
H. 君子慎獨作文
[君子慎獨作文]
慎獨指的是 人們在個人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能自覺地嚴於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違道德的慾念和行為發生,從而使道義時時刻刻伴隨主體之身,君子慎獨作文。劉少奇對慎獨作了更通俗的解釋,一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時,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而不做壞事。能否做到慎獨, 以及堅持慎獨所能達到的程度,是衡量人們是否堅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 成績大小的重要標尺。慎獨作為自我修身方法,不僅在古代的道德實踐中發揮過重 要作用,而且對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仍具有重要 的現實價值。較新的解釋[編輯本段]這一解釋是一些專門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儒學的學者所持的意見。所謂慎獨或慎其獨,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從功夫論說,慎獨就是面對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對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覺。從消極的角度說,慎獨是一個防止和約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現的過程;從積極的角度說,慎獨則是一個保持和守護自我道德本性的過程清人主張釋慎獨的慎為誠,相應地有人就把獨解釋為身, 如陳碩甫說:《中庸》言慎獨,即是誠身。( 見王先謙《荀子集解·不苟篇》,中華書局,1997年)獨的解釋:《五行》篇的說,從喪服制度與內心悲哀的關系,解釋《詩·邶風·燕燕》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之詩句說:能差池其羽然後能至哀。言至也。差池者,言不在衰絰。不在衰絰也,然後能至哀。夫喪,正絰修領而哀殺矣,言至內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謂獨。獨也者,舍體也。另外還有舍其體而獨其心、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謂獨的說法。明確地把心界定為獨,或者以心為獨。《荀子·不苟》篇: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惟仁之為守,惟義之為變化代興,謂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類至。明儒中,則有:劉宗周:聖賢千言萬語說本體說工夫,總不離慎獨二字,獨即天命之性所藏精處,而慎獨即盡性之學。(《劉子全書》卷五《聖學宗要??陽明王子》)獨之外別無本體,慎獨之外別無功夫。(《劉子全書》卷八《中庸首章說》) 慎獨之功,只向本心呈露時隨處體認去,使得全體熒然,與天地合德。(《劉子全書》卷六《證學雜解》) 慎的解釋:《左傳》:慎守其一《周書》:慎,德之守也。守終純固上博簡《三德》:君子不慎其德、慎守其□、各慎其度,毋失其道《成之聞之》篇: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言慎求之於己,而可以至順天常矣。……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韓非子·解老》: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亂其精神。真者,慎之固也。修之身,其德乃真。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凡為吏之道,必清挈正直,慎謹堅固,審悉無私從以上慎的一些用例,可以得出幾點重要看法:一是慎與守直接合用,慎守可以解釋為持守(或者專注);二是慎與固和堅固放在一起使用,其慎有牢固保持的意思;三是根據文句的意思,慎可釋為守;四是慎關注的都是人的內心和內在性。根據這幾點,慎獨的慎完全可以從保持、敬重、敬持、專注、持守和固守等相近的意義上加以界定,這應該正是慎獨之慎的確切意義。生活中的慎獨老百姓生活中的慎獨其實就是一種自我約束,對自我行為的約束,"慎"就是謹慎;"獨"就是單獨,也就是突出,出頭;自古就有"槍打出頭鳥"的說法,慎獨是融合在老百姓生活中的中庸之道,要謹慎做"出頭鳥",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最突出的事情就是在一個單位中做事情不能超過領導,甚至不能跟領導平起平坐,生活中的慎獨基本是流行的潛規則,是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的,也是國人的一種處世哲學..拙文中提到鄭玄、朱熹兩個人,是說按照鄭玄、朱熹的注釋,‘獨’是指‘獨居’、‘獨處’……錢文則省去了鄭玄,改為按照朱熹的注釋,獨’是指‘獨居’‘獨處’,這可能因為鄭玄慎獨者,慎其閑居之所為的註解十分明確,沒有迴旋的餘地,故只談朱熹一個人,初中作文《君子慎獨作文》。那好!就讓我們來談朱熹。錢文說朱熹對‘獨’的 注釋,是‘獨者,人所不知而己獨知之地也。’而‘人所不知而己獨知之地’決不能等同於‘獨居、獨處’。而且完全沒有提到獨居、獨處。那麼,朱熹是不是沒有提到獨居、獨處呢?他所講的慎獨包不包括獨居、獨處的意思呢?我想,這最好還是引用朱熹自己的言論來說明:光祖問:物格知至,則意無不誠。而又有慎獨之說。莫是當誠意時,自當更用工夫否?曰:這是先窮得理,先知得到了。更須於細微處用工夫。若不真知得到,都恁地鶻鶻突突,雖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眾所共知之處,亦自七顛八倒了,更如何地慎獨!(《朱子四書語類》第三卷《大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頁。)(按:這里慎獨與眾所公知之處相對,顯然有獨居、獨處的意思。)致知者,誠意之本也。慎獨者,誠意之助也。致知,則意已誠七八分了。只是猶恐懼隱微獨處尚有些子未誠實處,故其要在慎獨。(同上)(按:隱微、獨處,說得很明白。)君子慎其獨,非特顯明之處是如此,雖至微至隱,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同上,第70頁)(按:這里的人所不知之地顯然即指獨居、獨處。)問謹獨。曰:是從見聞處至不睹不聞處,皆戒謹了。又就其中於獨處更加謹也。是無所不謹,而謹上更加謹也。(第四十九卷《中庸》一,第981頁)(按:獨處,很明確。)問:不睹不聞者,己之所不睹不聞也。獨者,人之所不睹不聞也。如此看,便見得此章分兩節分明。先生曰:‘其所不睹’‘不聞’,‘其’之一字,便見得是說己不睹不聞處,只是諸家看得不子細耳。又問:如此分為兩節工夫,則致中和工夫方各有著落,而天地位,萬物育亦各有歸著。曰:是。(同上)(按:獨者,人之所不睹不聞也,顯然與獨居、獨處有關。)類似的言論還有很多,為節省筆墨,只引到這里。通過這些言論,朱熹是不是提到獨居、獨處,不是已經很清楚了嗎?錢文指責我們誤解了朱熹,那麼,是我們誤解了朱熹,還是錢文對朱熹作了曲解,同樣不是已經很清楚了嗎?拙文談論慎獨,主要集中在朱熹的《大學章句》中。《大學》在同一段文字中出現兩個慎獨。前一個慎獨,正如拙文所說,是對‘誠其意而言,顯然是指內心的精神狀態,而與獨居、獨處沒有關系。沒有表示異議。我們主要討論的是下一段文字,認為朱熹對這一段文字的註解,反映了他對慎獨的理解:《大學》: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朱註:閑居,獨處也。厭然,消沮閉藏之貌。此言小人陰為不善,而陽欲揜之,則是非不知善之當為與惡之當去也;但不能實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揜其惡而卒不可揜,欲詐為善而卒不可詐,則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為戒,而必謹其獨也。《大學》原文是說,小人平時喜歡作不好的事情,當他見到君子後,卻試圖偽裝自己,揜其不善,而著其善。然而人們的內心與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時不好的意念、想法總能在行為中表現出來,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偽裝是偽裝不了的;同樣,平時好的意念和想法也可以在行為中表現出來,(文章省略了這個環節),這就叫誠於中,形於外。因此需要慎獨,也就是誠其意。朱熹對這段文字的解釋是,小人獨自一人的時候,常常干出不好的事情來,然而從他見到君子後試圖掩蓋自己惡行來看,他並非不知道應該為善去惡,只是到一人獨處,無人監督的時候,便故態萌發,不能實用其力以至此耳。然而既然偽裝並不能真正掩蓋自己,所以就應當引以為戒,謹其獨,過好獨居這一關。朱熹為什麼要對這段文字進行曲解呢?這不正反映他是從獨居、獨處來理解慎獨的嗎?不僅如此,朱熹還將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解釋為幽獨之中,如果他不是有獨居、獨處的先入之見,他何必要在這里繞圈子呢?所以朱熹所說的謹其獨就是針對文中的獨處而言的。對於我們文中提到的這些問題,錢文避而不談,卻說什麼梁文看到了‘閑居,獨處也’,就以為‘人所不知而己獨知之地’也就是‘獨居、獨處’,是把兩者混淆了,正如梁文所說,小人閑居為不善‘不過是作為一個例子’來說明慎獨的重要,是不能據此來看朱熹對慎獨的理解的。可是錢文恰恰忽略了一點,在《大學》中,小人閑居為不善作為一個例子是用來說明誠於中,形於外的,而誠於中,形於外才是慎獨的真正內容,可是按照朱熹對這段文字的註解,誠於中,形於外一句卻正好被排除在文義之外。錢文說小人閑居為不善‘不過是作為一個例子’來說明慎獨的重要,那麼我們倒要問,小人閑居為不善是如何作為一個例子來說明慎獨的重要呢?是通過誠於中,形於外,還是通過獨居、獨處也即是他所說的謹其獨呢?從朱熹的這段文字中不是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嗎!我們勸錢文作者再平心靜氣認真讀讀朱熹的這段文字,看看是我們搞混淆了,還是自己根本就沒有讀懂。
〔君子慎獨作文〕【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I. 無人監督我的時候作文400
君子慎獨
毛主席曾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那麼同樣的,一個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做一個君子不難,難的是獨處時也做君子。
「慎獨」是一種高境界的道德修養。我國古代的賢者很早就明白:君子處世,所慎在獨。早在《禮記》中就有記載:「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歷覽前賢,歷史上道德彰顯之人莫不慎獨。聖人孔子,不僅在朝堂之上嚴遵「君君臣臣」之儀,在顛沛流離之途也堅守君子之禮,席不正不坐,語非禮不言。詩人屈原,雖身處濁世,慘遭罷黜流放,仍能「沐後彈冠,浴後更衣」。四知堂上那一聲斷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令污者抱頭鼠竄,令美德彪炳千古,從而成為「君子慎獨」的最好注腳。
「君子慎獨」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誠實。一個人只有對自己誠實,方能對他人守信。《五元燈會》上曾載有這樣一則故事:由於戰亂,普陀寺的眾禪者決定遷移廟址。在遷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師一人堅持早課,從不荒廢。有人勸曰:「此處無佛,大師可不必如此。」 豫通大師答一偈子曰:「此處無佛,我心有佛。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好一個「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其實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廣眾之下的君子是眾人的君子,只有獨處一室之時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獨,對自己誠實,就像是空谷中的幽蘭,即使無人知曉,也始終散發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獨」之人,徒然地欺騙著自己的良心,內心最終會成為一間臭不可聞的鮑魚之肆!
「君子慎獨」還是一種對自己的審視。每當夜深人靜、獨處一室之時,你能夠因為無須顧及他人而放縱身心嗎?不,燦爛的星空注視著你,皎潔的月亮守望著你。隱隱地,有一種聲音,彷彿是靈魂對自己的拷問,在這獨處的靜謐里。君子慎獨,他的靈魂始終謹慎不苟。
當一輪新月升起,照在空寂的幽谷里,有一株獨生的蘭花,冰清玉潔,直立在自己的芬芳中。就在這獨處的正直中,她贏得了滿天星光。
(轉載)
[範文二]
獨上高樓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來燭照獨處時的心靈。
--------題記
當更多的污水在暗夜裡被悄悄地排入江河,當更多的生靈在夜幕中被肆意獵殺,當更多的官員因為貪污受賄被拉下馬……我想起了古聖先賢們用以約束自我的「慎獨」,那種在獨處無人注意時也要謹慎不苟的高潔情操。
慎獨有形,慎獨有色,慎獨有格。
它是陸放翁筆下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它是沃雪千里,荒寒幽寂的北海邊上蘇武心繫大漢的一根根白發;它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於蒼茫空闊中獨釣寒江的蓑翁挺拔的靈魂與不屈的意志。
慎獨雖然是古聖先賢提出用以約束自我的,但它並沒有因時代的更迭變遷而失去其普遍的現實意義。它永遠是懸掛在我們每一個人心頭的一座警鍾,是阻止我們陷進深淵的一道屏障,是提升我們自身修養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
堅守慎獨,是因為它能讓我們在最卑微、最平凡的位置上打造出不平凡的業績,讓平淡的人生因此而走向亮麗。
告別繁華的都市,人民教師李振華紮根到了偏遠窮困的沂蒙山區。半個世紀,他把三尺講台站成一道風景;克己奉公,他把師道尊嚴演繹成一種親情。他用自己的雙肩擔起了山區薪火相傳的文明,他把生命中美好的一切,都化成一縷縷陽光,照亮大山深處一代代孩子的心靈。
「許身孺子甘為牛,赤心奉教終不悔。」在70年的人生歲月中,他本可以留在大城市享受安逸,本可以借返城浪潮回到南京盡孝於親情,但他還是選擇了老區,選擇了孩子。他用畢生的心血鑄就了一座令人仰視的豐碑。
堅守慎獨,是因為它能讓我們在金錢的誘惑面前,永不低垂高貴的頭顱,於無聲處勾勒人性的高潔。
9月的南通,桂花香飄。62歲的蔣長英經營的體彩銷售站點喜中500萬巨獎。高興之餘,她發現中獎號碼竟是一位彩民委託她購買的。但彩票還沒有取走,購彩的錢還欠著。面對500萬大獎,是通知彩民,還是據為己有:蔣長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
「不與人爭,做人簡單點,凡事豁達點,不該拿的錢不拿,能幫人的就幫」。蔣長英如是說。500萬大獎,她完全可以據為己有,但她卻選擇了通知彩民。她用最簡單的行動、最朴實的話語為慎獨作了最簡明的註解。
我們怎樣把握慎獨呢?孟子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一個人在人前做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在獨處時也能做好事,不做壞事。但難做不等於不可做。只要我們固守住道德底線,無愧於心,像魯迅那樣在夜深人靜時三省己身勇於解剖自己,像民工魏青剛那樣即使在陌生的都市裡也勇於聽取良知的召喚,那麼我們就能獨上高樓,自成境界,笑攬風雲動,睥睨得失輕。
世界上最廣闊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是人的胸懷。那麼就讓我們在胸懷深處栽種一株聖潔的雪蓮吧,讓她永遠綻放於我們的心田,永遠呵護我們那顆人前人後謹慎不苟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