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小學生蒙古包作文

小學生蒙古包作文

發布時間:2021-01-16 11:53:33

『壹』 描寫蒙古包作文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稱作穹廬、「氈包」或「氈帳」.隨著畜牧業經濟的發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廬或氈帳逐漸被蒙古包代替.
蒙古游牧人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60毫米左右,用條木編圍砌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
普通蒙古包,頂高10-15尺,圍牆高約50尺左右,包門朝南或東南開.包內四大結構為:哈那(即蒙古包圍牆支架)、天窗(蒙語「套腦」)、椽子和門.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區分大小,通常分為4個、6個、8個、10個和12個哈那.12個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見的,面積可達600多平方米,遠看如同一座城堡.過去幾十個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壯觀.
蒙古包是許多蒙古人的日常居住地.大多數的蒙古人終年趕著他們的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只駱駝運到落腳點,再起帳篷.現在開始搭了,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蒙古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便可以開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毯,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那」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那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40峰駱駝或10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20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貳』 蒙古包50字作文大全

[蒙古包作文]
蒙古包是白色的,裡面花花綠綠,但很小,蒙古包作文。它的門上有兩條龍,上面還有蒙文,蒙文的讀音有點像日語。蒙古包的頂上有很多木頭。蒙古包的門都是朝著東邊開的。蒙古包作文50字小學生作文(/)

『叄』 寫蒙古包的作文

蒙古包,蒙舌語稱「蒙古勒格日」,意為蒙古房子。在遼闊的三北邊陲,從西部阿爾泰的雪峰,到東部興安嶺的綠林。從北部的貝加爾湖到南部的萬里長城。都曾經是北方游牧民族縱馬征戰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適合這種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所以有時也把蒙古民族稱為「氈帳之民」,蒙古包或稱穹廬、氈帳。《史記·匈奴列傳》中有「匈奴父子乃同穹廬而卧」的記載。隋·唐道衡在詠王昭君的樂府詩中,亦有「皮裘氈帳亦開顏」的句子。清《黑龍江外記》:「『穹廬』國語(即滿語)曰『蒙古博』,俗讀『博』為『包」』。漢語即是音譯,又是意譯。

1、早期的蒙古包有兩種。一種是載於車上可以移動的蒙古包。另一種是能夠拆卸、直接搭在草地上的蒙古包。載於車上的蒙古包大小不一,小的載在車上,一頭牛或一匹馬就能拉走,而大的則需多頭牲畜拉載。

蒙古人在尋找適合自己生活居室的時候,經過千百年來的摸索,終於在窩棚的基礎上形成了適用於四季游牧搬遷和抵禦北方高原寒冷氣候的住宅,找到了蒙古包這種能夠經受大自然考驗的居住形式。

2、蒙古包的特點

(1)適合自然環境
蒙古包以圓形為總風格,無棱無角,呈流線形。包頂為拱形,其承受力最強,包身近似圓柱形,上下形成一個強固的整體。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風雪,不會使蒙古包陷於滅頂之災。搭蓋堅固的蒙古包,可以經受冬春的十級大風,由於包頂是圓的存不住水,下雨落雪的時候,把蒙古包的頂氈蓋上,它就形成了一個球狀封閉體。因此它還能經得住草原上的大雨。連續幾天幾夜的大雨,下得房倒屋塌,它卻安然無恙,再大的雨也不會漏進包里。

蒙古包冬暖夏涼。蒙古地方自古奇寒,「三九的嚴寒,會凍裂三歲牛的犄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的蒙古包,沒聽說凍壞一個人的,因為其一,包里有火,牧區有的是牛羊糞,只要火一生起來,立刻熱浪撲面。其二,冬天氈包外面加厚,裡面又綁一層氈子,隔風性能較好。其三,睡覺的時候,把家裡燒暖,把套瑙蓋上,門堵嚴,蓋上羊皮被、皮袍,怎麼會冷呢?其四,還可以在包里盤座暖炕,從外面燒火。如果包內熱的厲害,還可以通過頂氈調解;在驕陽似火的夏天,在視野遼闊的高地搭上氈包,人坐其中飲酒唱歌,真是花香襲人,涼風撲面,奶油飄香,不啻仙宮帝闕。因為蒙古包形似球體,以白色為主色調,有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可以開天窗,還可以把圍氈邊撩起來,使其八面來風,如坐涼亭。尤其適合製做奶食品,因為不會酸得過勁。現在有的蒙古包已不住人,夏天專門用來做奶食品。

(2)適應游牧生涯
搭蓋迅速:搭蓋蒙古包不必嚴格擇址,只要周圍水草好就行。蒙古包是一種組合房屋,各個部件都是單獨的,搭蓋時不用很多人參加,二人足可。到一個新地方以後,把它們從車上卸下來,只需生著火熬好奶茶的時間,一座蒙古包就搭起來了。熬茶時還是野炊,到了
喝茶的時候,已經坐在蒙古包里了。

拆卸容易:拆卸蒙古包,比搭蓋還容易許多。兩個人拆卸只需十幾分鍾。圍繩、帶子都是活扣,很容易解開。帶子一解開,氈子和架木就自動分離。哈那、烏尼、套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很快就可以拆卸開並折疊起來。
裝載搬遷輕便:蒙古包以木、氈為基本材料,不用金屬、磚、瓦、水泥等,同時又是由各部件組裝而成,所拆卸的任何一件都不重,一個女人就可以舉起來放到車上。

維修方便:蒙古包所用的材料無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哪個部件壞了、舊了就可以把它換掉。蒙古包可以擴大,也可以縮小。不過在心理和習慣上,蒙古人不喜歡縮小。有「與其縮小氈房,不如縮小肚子」之說。

3、蒙古包的組成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氈(覆蓋物)、繩帶三大部分組成。

(1)架木
蒙古包的整體框架是木質結構,由套瑙、烏尼、哈那、門組成。

套瑙為架木的首腦,是蒙古包的天窗,套瑙的大小決定烏尼的長短、數量。套瑙為圓拱形,如撐開的傘,一般由三個規格有序的圓形木環和四個弧形木樑組合而成,最大的圓木環外側,鑿有方形插口。

烏尼通譯為椽子,是連接套瑙和哈那的木桿,木桿長約為套瑙直徑的1.5倍,上端較細,下端較粗。上端插入套瑙環形木的方口,下端穿有孔眼,與哈那的孔眼一致,用繩與哈那連接。

哈那是以柳木條用皮繩縫編成菱形網眼的網片。將若干哈那連結,形成一個圓形柵框,就是蒙古包的牆壁。蒙古包的大小,一般由哈那的多少而定。普通蒙古包,多為四、五、六個哈那,也有八、十個哈那的大蒙古包。哈那有三個神奇的特性:其一是它的伸縮性,高低
大小可以相對調節,不像套瑙、烏尼那樣尺寸固定。其二是它有巨大的支撐力。哈那頭均勻地承受了烏尼傳來的重力以後,通過網眼分散和均攤下來,傳到哈那腿上。這就是為什麼指頭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壓力的奧妙所在了。其三是外形美觀。製做哈那的木頭一
般用紅柳,輕而不折,打釘眼不裂,受潮不變形,粗細一樣,高矮相等,網眼大小一致。這樣做成的氈包不僅符合力學要求,外形也勻稱美觀。

門,蒙古語稱作「哈拉嘎」。由門框、門檻和門楣組成,門框與哈那高度相等,門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門不能太高,一般高約三尺五寸左右,寬約二尺五、六寸,人得彎著腰才能進去。門朝南或東南方向,可避西北風。冬季門一般是雙層的,兩扇里門叫風門,向兩邊
開。外門為單扇門,從左向右開,叫封閉門。此外門簾(蒙古語稱「烏德」)也是蒙古包的組成部分。蒙古包通常用兩種門簾:一種是用氈子製做的,四邊納雙邊,有各種花紋。一般多為白色,藍邊,也有紅邊的,上邊吊掛在門頭上。另一種是用蘆葦或白柳條做成,一般在夏季使用。

(2)苫氈
苫氈由頂氈、頂棚、圍氈、外罩、氈牆根、氈幕等組成。蒙古包的苫氈夏季蓋一層,春、秋季節蓋兩層,寒冷的冬季則蓋三層,並在裡面掛簾子。套瑙上蓋的氈子叫頂氈,蒙古語稱「額入和」,是蓋住套瑙的正方形氈子,四周都有扣繩,夜間壓蓋,成正方形,白天揭開一半,變成三角形。它有調節空氣新舊,包中冷暖,光線強弱的作用。頂氈亦稱氈包之帽、頂飾,素來看重。拆卸氈包時最先拿掉的就是頂氈,要放得離人腳遠遠的,防止踐踏和跨越。由於它苫蓋處於最高位置的套瑙,煙火所出,故重視之。遷徙時,和佛像放在一起,走在車乘的最前面。

(3)帶子和毛繩
帶子和毛繩(圍繩、壓繩、捆繩、墜繩等)這些東西雖然零碎,卻起著很大作用;保持蒙古包的形狀;防止哈那向外炸開;使頂棚、圍氈不至下滑,在風中掀不起來。總之,對保持蒙古包的穩定和延長壽命都有很大關系。
蒙古包的搭蓋較簡單,先選擇位置,略加修整地面後將整個框架固定好,然後用毛氈圍好,再用毛繩拴繞即可。

蒙古包上的民族圖案較多,其裝飾主要在套瑙、額人和、圍氈和門簾上。常常以犄紋、回紋、卷字紋及其他各種引人注目的民族圖案裝飾。

蒙古包充分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審美文化。蒙古包的色澤潔白,整個形體為圓狀,套瑙與烏尼連接,呈日月射光狀,是蒙古族尚圓、尚日月的審美心理表現。

4、蒙古包里物品的陳設
蒙古包的內部陳設也別具特色。各種物品大致都有固定的位置,正中央為爐灶,即火撐。火撐在一個家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火是一個家庭存在和延續的重要標志,是一個家庭興旺繁榮的象徵。

蒙古包的西北側是供奉神象、佛龕、祖先的地方。因為蒙古族一直以西北為尊,古代的神物一直供奉在西北。解放後,經過無神論的教育及廣大牧民文化素質的提高,觀念的更新,現在包內的供奉者大多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收音機、電視機等。依次往西南主要是擺放男人們放牧、狩獵的用具。如馬鞍、馬鞭、弓箭、獵槍等。蒙古包北面放置被桌,緊挨被桌的東北方,是放置女人的箱子的地方,東面擺放繪有各種圖案的豎櫃,盛裝碗盞、鍋灶、勺子、茶、奶、傢具等。東南側放置炊具、奶具等。

5、蒙古包內的座次、坐法和下榻就寢
自古以來,蒙古人對於坐包就有清楚的劃分。很古的時候,男人坐西面,女人坐在東面。當時在東面是尊位。古代蒙古人有過一個母權制的氏族社會時代。那時的人崇拜太陽,把太陽升起的方向看得特別神聖。因此把東方讓給了占統治地位的女性。當社會發展到父權時代,又把西方當成尊位。這樣雖然男女的座位沒變,尊卑關系實際已顛倒過來。家中的男人們,按照輩份高低,歲數大小在西面由上(北)向下(南)排坐。東面的女人也如此類推。北面和南面又有特殊的劃分:氈包的正北喚作金地,為一家之主的座位,即使是自己的子弟,也不能坐於正北或西北。只有當他成為一家之主或建立新家的時候,才能繼承或取代父親的座位。如父親年事已高,就要把家裡的權力交給已經成家的兒子,讓其坐在正面(北面),自己坐在西北面。如果父親早逝,兒子不論大小,母親也要讓他坐於正面。蒙古包的門口處一般情況是不坐人的,尤其是客人,只是有時家裡人多,孩子們可暫時坐在那裡。

客人在蒙古包的座次,與上面家裡人的坐法相同。普通客人和年輕人不能越過套瑙橫木以北,長者則一定越過橫木以北就坐。主人如請上座的話,則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要坐到西北或正北。不過一般不要坐在西北面佛桌或箱子的前面、灶火的上頭等地方,表示尊重那家的神佛、祖先、香火、門庭。女性來客從東面繞過灶火坐於東北面。東面一般留給女主人燒火做飯用。客人在包中分東西落座的時候,要按年齡大小,出身尊卑、親戚遠近等,從上往下依次排列。

民間格言說:「不學書也要學坐」。在蒙古包中如何就坐,歷來被看作是學問和大事。不論什麼客人,來到別人家一定要單腿盤坐。包西就座者,應屈左膝;包東就座者,應屈右膝。不僅客人要這樣坐,主人看見客人進來以後,也要採取這一坐姿,坐於迎客的座位上,以不彼此尊重。女人在客人面前,多採取一蹲一跪的姿勢,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和友好。蒙古人平日在自家睡覺,主人同他妻子睡北面,家中長者睡西面。如果睡不開,需要在東面睡的話,一般讓女人睡,客人來了以後,要把最好的地方(北面或西面)讓給他們睡。

就寢時不論客人和家人,不能將腳伸向佛像、灶火。睡在西面的人頭朝北,睡在北面的人頭朝西,睡在東面的人頭朝北。睡時,須給來客專門鋪新氈,准備好枕頭被褥,請客人人睡。來客、長者、主人睡下以後,其餘家庭人員才擇隙而寢,不得先於客人而睡。

『肆』 介紹蒙古包的作文 300字以上

蒙古等游牧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蒙古語稱格兒,滿語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為適應游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0~160厘米、長23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成網狀 ,幾塊連接,圍成圓形 ,長蓋傘骨狀圓頂,與側壁連接。帳頂及四壁覆蓋或圍以毛氈,用繩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裝門板,帳頂留一圓形天窗,以便採光、通風,排放炊煙,夜間或風雨雪天覆以氈。蒙古包最小的直徑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數百人 。蒙古汗國時代可汗及諸王的帳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動式兩種。半農半牧區多建固定式,周圍砌土壁,上用葦草搭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或馬車拉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僅在游牧區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薩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稱的「格爾斯」。自從有蒙古族以來,人們就開始使用蒙古包。因為很容易拆裝,有利於放牧時搬遷流動。這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究竟是何時開始使用的,無人知道確切的時間。

蒙古包成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數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終年趕著他們的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頭雙峰駱駝馱著,運到下一個落腳點,再重新搭起帳篷。

蒙古包也稱「氈包」。蒙古族傳統民居。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牧區。一種用厚羊毛氈製成的圓形凸頂房屋。分移動式和固定式兩種。牧區多建移動式。通常高約2.5米,直徑4米。包頂有圓形天空,通煙氣。包門小,朝南或朝東南。具有製做簡便,便於搬運、耐御風寒,適於游牧等特點。
目前蒙古包大多用在內蒙古草原旅遊區,有著蒙古民族特色。並發展特色農業

『伍』 關於介紹蒙古包的作文

世界上不有幾個民居是建在草原上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民居是可以攜帶組裝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民居是擋風能力極強,可以讓屋內溫暖舒適的呢?

蒙古包歷史悠久,早在匈奴時代就出現了,為了可以在草原上隨意更換軍營,當時匈奴便發明了蒙古包。後來,蒙古族的游牧人便把蒙古包當成了家,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放牛放羊,一片草吃完了就帶上蒙古包,尋找另一片長滿青草的草地,蒙古包是用牛車運輸的,不用花費人力,組裝也很容易。

蒙古包不但歷史悠久,觀形也很獨特。蒙古包外觀呈圓形,頂部為圓錐形,圍牆是圓柱形,四周的牆壁是用160厘米左右的木板,用木條編圍砌蓋,搭建方法也十分簡單。蒙古包搭建好後人們將會在包外包內進行裝飾,在四周的牆上掛上鏡框和招貼花,在牆的正中間掛一把弓,並在包內鋪上厚厚的羊絨地毯。隨著現代科學的日新月異,一些現代化的傢具電器也「走」進了蒙古包。蒙古包的進口會裝上木門,在內外兩側鋪上厚厚的屏風,讓蒙古包的保暖性能更上一層樓。蒙古包外的裝飾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裝飾越豪華就越能體現出身份的尊貴。古時的蒙古可汗的蒙古包外都會插滿紅色或黃色的旗幟,門口會放兩口大鼓或兩把大刀。現在的蒙古族的游牧民則會在門口鋪上一塊地毯,並在蒙古包的頂部插一面黃色的旗幟。

在蒙古汗國時代,可汗的蒙古包可容兩千多人,在民居中,蒙古包就是一個智慧的結晶,從貴族王室到游牧人經歷了幾百年歷史。

蒙古包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讓游牧人民住下去。

『陸』 描寫蒙古包作文400字

世界上還有幾個抄民族住著蒙襲古包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是用馬奶招待客人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是穿著大袍、腰帶、靴子呢?
傳說在仕爾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聳入雲的納德山。山頂終年積雪,雲霧彌漫,泉水泛涌而成的山湖,清澈如鏡,人們都說這是天神的隱居的地方。一天,一位年輕的獵人在山頂湖岸忽然發現一群仙女在湖中嬉戲,那婀娜的身姿,動人的笑語,使獵人驚羨不已。他悄悄拿來一副套馬的皮挎索隱身窺伺。仙女們盡情的追逐戲耍,絲毫不覺。獵人飛來皮挎索套住其中一名仙女,其他人驚慌躲入雲端。獵人向仙女求愛,仙女答應了。不久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便成刀綽羅斯家族的祖先。
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現在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

『柒』 草原的蒙古包作文抒情

「哇!多美的草原啊!」我們終於來到了美麗的希拉穆仁草原,廣闊的天空,成群的牛羊.
我們跟著導游先來到了敖包,那裡還有一個古老的
傳說呢!現在你一定想知道敖包是什麼樣的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敖包是像一座圓形平頂房子,不過是用石頭壘起來的,一層一層的,上面那層最小.導游告
訴我們,每一片草原上都有這樣的敖包.只要你拿一塊石頭,圍著敖包轉三圈,再把石頭扔到最上面,說出自己的願望,這願望就一定能實現.於是我悄悄地許下了
自己的願望.
下午,我們來到了馬場,因為我們要去騎馬,真把我給樂壞了,那可是我第一次騎馬呢!由於是第一次,我都有些不敢騎,所以媽媽選擇了騎
二小時路程的馬隊.馬倌抱著我坐在一匹白馬上,他手裡還牽著一匹馬,馬上坐著一位胖哥哥.剛開始,我們都很害怕,生怕從馬上掉下來,可是心裡卻非常興奮,
所以才一會兒的功夫,大家漸漸習慣了,我們的馬隊就有了歡笑聲.
我們騎在馬上還可以看到美麗的風景呢,一群群牛羊在綠綠的草地上吃草,非常悠閑.
再看遠處,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是多麼廣闊,多麼美麗啊!最後我們來到了一片水草豐足的地方,看到許多人都在拍照.於是我也換上了蒙古族的衣服讓媽媽給我拍
照,照片里的我有燦爛的笑容,牽著一隻小羊,多像一位真正的蒙古族小姑娘.
回來的路上,馬跑得很慢,大家玩得也很高興.可就在這時,一位阿姨騎的馬沖了上去,我們的馬見了,好像不甘示弱的樣子,也飛快地追了上去,真好玩呀!可是旁邊那位胖哥哥去不行了,他的屁股在馬背上很震,痛得哇哇直叫.大家見他這副模樣,都笑了……
大草原多麼遼闊,騎馬特別好玩,真想有機會也來大草原,讓我們在這里盡情賓士!

『捌』 蒙古包的作文

遼闊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帳篷們蒙古包
蒙古包蒙古族牧民居住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方便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稱作穹廬、氈包或氈帳隨著畜牧業經濟發展和牧民生活改善穹廬或氈帳逐漸被蒙古包代替
蒙古游牧人民族傳統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已出現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60毫米左右用條木編圍砌蓋;游牧區多游動式游動式又分拆卸和拆卸兩種前者牲畜馱運者牛車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
普通蒙古包頂高10-15尺圍牆高約50尺左右包門朝南或東南開包內四大結構:哈(即蒙古包圍牆支架)、天窗(蒙語套腦)、椽子和門蒙古包哈多少區分大小通常分4、6、8、10和12哈12哈蒙古包草原罕見面積達600多平方米遠看同座城堡過去幾十此大蒙古包聚起十分壯觀
蒙古包許多蒙古人日常居住地大多數蒙古人終年趕著們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牧場蒙古包打點成行裝由幾只駱駝運落腳點再起帳篷現開始搭了蒙古包架設簡單般搭建水草適宜地方根據蒙古包大小先畫畫圈便開始按照圈大小搭建蒙古包搭好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地毯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玖』 描寫蒙古包的作文600字左右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稱作穹廬、「氈包」或「氈帳」。據《黑韃事略》記載:「穹廬有二樣:燕京之制,用柳木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開門,上如傘骨,頂開一竅,謂之天窗,皆以氈為衣,馬上可載。草地之制,以柳木組定成硬圈,徑用氈撻定,不可卷舒,車上載行。」隨著畜牧業經濟的發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廬或氈帳逐漸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圓形尖頂,頂上和四周以一至兩層厚氈覆蓋。普通蒙古包,頂高10-15尺,圍牆高約50尺左右,包門朝南或東南開。包內四大結構為:哈那(即蒙古包圍牆支架)、天窗(蒙語「套腦」)、椽子和門。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區分大小,通常分為4個、6個、8個、10個和12個哈那。12個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見的,面積可達600多平方米,遠看如同一座城堡。過去幾十個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壯觀。

蒙古包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6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圍砌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運輸。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這就是那有特點的蒙古包!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蒙古包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