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的作文課怎麼評課
認真丶仔細,不能粗心
Ⅱ 如何寫英語作文課評課稿
寫作思路:來不要平鋪直源敘地進行,要注意及時地、不斷地變化描寫的角度,使描寫更加具體,給讀者主體化之感。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教育理念新:
1、 體現了任務性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從這堂課的題目來看,老師與學生的訓練很默契,
2、 通過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注重對學生動機、興趣、意志、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二、授課方法活
1、 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給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
2、 學生參與面廣。據我統計,整堂課有30位左右的同學站起來發言。
3、 課堂互動頻繁。師生之間的一問一答,生生之間的pair work、group work使課堂動了起來,活了起來。
三、組織能力強
1、 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能用不同手段完成不同任務。
2、 有親和力。上課時老師始終面帶笑容,平等待人,對學生耐心啟發,循循誘導,課堂氣氛輕松和諧。在這種氛圍下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3、 應變能力強。能妥善解決課堂上出現的隨機問題,並與教師設計的課堂進程以及提出的各項要求同步。
Ⅲ 對初中作文指導課"生活讓我懂得了."的評課怎麼評
評課評什麼一、評教學效率評課,首先要求鑒別出課的優劣,盡管許多評課並不追求鑒定結論。評教學效率,不僅要評出教學效果的好壞,還要算一算時間賬。教學效果好,但課堂容量小,屬整體教學效率不高;弄簡成繁,枝節問題糾纏不休,表現明顯的徒勞無功,屬局部教學效率不高。評教學效果,一是看學生學到多少東西,受到哪些教育,二是看學生獲得了多少激勵和滿足。前者主要體現在學生知識的增長、學習方法的獲得、技能的訓練、智力的發展、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鍛煉以及思想方法、政治觀點、道德信念和價值觀的形成等方面,它是當堂教學效果的實質所在;後者主要體現在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的培養上。評教學效果,要結合預定的教學目標、具體的教學內容、現實的教學設備、設施條件以及學生學習狀況進行。一般來說,沒有明顯的遺漏或遺憾,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就可視為教學效果好。二、評教學思想教學思想是教學行為的靈魂,是教學實踐和教學價值觀的體現。教學思想的優劣,不僅決定著教學行為的方向,還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好壞。所以,針對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首先,應從教師教學思想方面做出肯定與否定的評析。具體來說,從教學的宏觀模式來看,是素質教育的模式,還是「應試教育」的模式;是對社會需求和學生終生發展負責,還是對學生一己一時(升學)負責。從教學的微觀過程來看,教授與反饋是否注意到教育對象的全體性;教與學的組織是否體現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角色作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德育滲透等是否有所偏廢或顧此失彼的現象。評教學思想,要有針對性,要針對目前教育的「時弊」來評。目前教育「時弊」的主要表現是:「填鴨式」、灌輸式教學;重知識、輕能力、忽視德育;重視可能升學的少數尖子生,忽視大多數升學無望的後進生等等。要通過評課,明確反對什麼,提倡什麼,圍繞推進素質教育的大方向,努力糾正錯誤的教育思想,倡導科學的、先進的教學思想。評教學思想,不等於空洞的「上綱上線」,它要求我們聯系教育方針、政策、法規、現代教育的價值取向和相關的教學理論,結合教學過程中暴露出的實際問題,有理有據地進行評析。這一方面是宣傳正確的教學思想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讓講課人心服口服,達到評課的實際效果。在聽評課活動中,我們時常碰到一些「教學水平高」的教師,講起課來口若懸河,一發難收,只知「自得其樂」,不知「與民同樂」,全然不頓學生的情緒與反應,更不說給學生充分思考和作業(動口、動手)的機會和時間,可以想像,這種缺乏或很少讓學生參與的「精彩」的教學,是很難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的。這問題主要出在教學思想上,必須通過提高教學認識予以糾正。三、評教學態度如果說教學思想決定著教學行為的方向,那麼教學態度就決定著教學行為的努力程度。教學態度是否嚴謹認真,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看:一是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對教材、大綱及學情是否研究透徹、把握准確,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具體或過高過低,重、難點把握不準,教學內容的內在邏輯結構不清楚,出現知識性錯誤等。首先就是一個教學態度問題,是教師課外的功夫下得不夠造成的。我們之所以不將其歸為教學水平問題,是因為目前教師隊伍基本是「科班」出身,且各類配套「教參」齊全。二是課前准備是否充分。教案不熟、教具不全;演示實驗課前不試做,課堂上出問題;課堂表現慌亂以至丟三落四,出現明顯的教學遺漏等現象,就屬於課前准備不充分。三是課堂表現是否嚴肅。偏離課題誇誇其談,浪費有限的教學時間;不注意留心學生的反饋和情緒反應,表現目中無人;遇到偶發事件,採取不負責的處置方法等現象,就屬於課堂表現不嚴肅。評教學態度,一是要結合教學常規、工作要求,以體現教學管理的嚴肅性;二是要結合教師本人的成長進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確立正確的教學態度和人生態度。評教學態度,要注意就事論事,不可籠統直言「教學態度」好壞,不可誇大其辭,更不可就事論人。四、評教學基本功1.教學模式的選擇與運用。教學只要有準備、有計劃地進行,勢必然存在一定的基本階段和格局的順序,存在一定的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的組合。教師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模式才能優化課堂教學,可以從兩個方面衡量:一是體現啟發性原則。因為它主張的是意義學習,反對機械學習,這是現代教學模式的一個起碼標准。二是體現目標性原則,即模式的選擇要與教學目標要求基本相符。如我國近年來探討的「指導——自學」式又稱「學導式」類教學模式,它適合於牢固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引導——發現」式又叫「問題式」類教學模式,它注重學生獨立活動,著眼思維力和意志力培養。2.教學組織能力。模式的選擇只決定教學的基本形式和框架,而要使教學過程「活」起來關鍵看有效的教學組織。教學組織分為教與學的組織,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的組織。對於課堂教學組織,目前尤其要注重學生學的組織。因為學生的「學」未組織起來,教學活動就不可能按照既定的目標進入「狀態」,教學目標就不可能較好地達成。3.教授行為策略。教授行為策略主要是指課堂提問的策略、處理學生回答問題的策略、激發動機的策略、提示信息的策略(包括版書、演示、視聽方法等)、收集和處理信息的策略、引出見解的策略、作出結論的策略等等。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記)中講「道而弗牽,開而弗達」,以及西方古代教育家蘇格拉底的「產婆術」等,都強調在啟發引導和作出解答上,要把握「火候」,講究教授行為策略。教師的教授行為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教學組織的效果,並且,教師只有講究教授行為策略,教學工作才可能達到藝術般的高度,給人以藝術般的享受。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課堂教學自始至終一問一答,熱熱鬧鬧,由於問題頻繁而膚淺,學生大多是不加思索地回答。這種看似「啟發式」教學的「有序」開展,不僅不能真正開啟學生思維的大門,還將導致學生日後更大、更深刻的思維混亂。4.教學機智與表現力。教學機智即教學活動中的應變力和即時組織力,主要體現在對課堂偶發事件的處理上,能否因勢利導而又使教學活動不逾軌。教學表現力即教師運用各種教學工具的能力,它包括語言表達力、情感表達力及運用教學儀器設備的操作能力等。教師只有做到身心一體化的表達,教學要求和教學影響才能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可以說,這是教師的「演技」。5.理論功底與知識面。教師的理論功底,一方面表現在課堂教學設計是否科學、實用,另一方面表現在課後自己說課的理性分析,能否據理「自圓其說」。教師的知識面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中,能否根據當時的教學需要,信手拈來相關知識充實教學,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課堂教學更加豐滿。教師表現知識面廣,還有利於「博學多才」形象的建立,為教師多增添幾份教學魅力。6.教師的氣質表現。教師的精神狀態、儀表體態、舉手投足的風格等都對學生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正如一位日本學者所說的:「教學工作是以教師的整個人格決一勝負的職業」。評教學基本功,要注意或區別被評對象而有所側重,對於一般教師,重在教學設計的目標性、邏輯性,教學操作的規范性、技巧性等方面,以促使他們較好地適應教學工作,達到「會教」;對於骨幹教師,重在教學過程構建的創新、開拓性,教學操作的藝術性和個性化,以促使她們進入教學改革的前沿陣地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成長為學科教學的領路人,對於同一層次的教師,評教學基本功還應注意抓主要矛盾,分析主要問題,明確主要努力方向。
Ⅳ 《如何指導學生修改作文》評課
1、這是一堂學生愉快的活動課。
教育——這首先是人學。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慧發展,他的思維、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等就談不上教育。特別對於傾吐學生內心,展示學生真實生活的作文來說,激發學生說真話,吐真情是很關鍵的。對於學生來說,首先應該激發的是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好動而形象性強的他們最樂於接受的就是活動的課型。所以劉老師的課定位在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上。在課堂上,盡可能地讓學生自主交流、活動。如在學生的自由修改中重現本次作文的要求,而不是老師的硬塞;在評賞同學的習作中,讓學生做個小老師,相互點評,又讓同學與同學面對面地交流,更激發了學生修改的興趣等等。在改中學,在學中改,作文修改課就成了學生愉快的活動課。
2、這是一堂陶冶學生性情的審美課。
作文能力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語言的敏感性,即語感。而語感的培養,就在於對學生潛移默化的熏陶中。這是一種感悟,很難用直白的語言來傳授。有一位偉人說:「每一部偉大作品的精華部分,總是無法把它解釋得很清楚。因為它好,所以它好。」學生要多讀佳作,從中感悟語言的魅力,感受表達的順暢,從而提高語感,自如地運用於寫作中。在短短的一堂作文修改課中,學生的語感慢慢地提升了。在《池塘美景》的修改中學生大膽想像,我聽到修改後的美景文采飛揚,表達流暢。這也便是審美熏陶的過程,學生在評賞中,自覺地感受到了什麼是語言美,怎樣來美美地表達。
Ⅳ 情境作文指導課從哪幾方面去評課
(一)著力於學生的基礎素質
語文學科首先應該著眼於人,著眼於學生的發展。應該從語文與人的發展關系的角度,考慮語文學科在素質教育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在學生的語文基礎素質方面,新課標強化了以下構成因素:1.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2.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能力;3.良好的語感、豐富的語言積累和文化底蘊;4.良好的語文學習態度、習慣和方法。為了強化這些因素,大綱從「教學目的」開始,做了大量的努力。同時,在某些方面也適當降低了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1.明確要求不背詞語解釋和段落大意,要求背誦優秀詩文,並且作了量的規定,推薦了部分背誦篇目。
2.降低閱讀教學中「分析」的要求。比如,原來要求小學生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了解詞與句、句與句、句與段、段與段、段與篇之間的聯系等。現在則要求「對閱讀有濃厚興趣,閱讀程度適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的一些方法,注意積累語言材料」。初中減少了語文基礎知識的分量,必要的語法、修辭知識只作為常識介紹。
3.對考試作了一些限制。降低難度的意義不只在於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更重要的在於按照語文教育的規律辦事,從學生的發展出發,著力於學生的基礎素質。把不必要的要求降下來,把該增加的要求加上去,既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又為學生的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
(二)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素養是人文素養的一部分,語文課程還承擔著全面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任務。大綱修訂版正是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強調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全面提高人文素養,為學生打好人生的底色。這包括以下幾點。1.愛國主義精神、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品質。2.科學的思想方法和思維品質。3.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對於文道關系的處理,大綱強調潛移默化和熏陶感染,突出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強調思想道德教育、審美教育是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情感的渠道,通過長期的熏陶和浸染,達到提升道德、人格的目的。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點,是現代社會的要求,也是各個學科的共同責任。語文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並不亞於一些自然科學的學科。因此,大綱突出了以下幾點:
1.提出了發展健康個性的要求。強調要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要求,開發他們學習的潛能;提出語文評估要注重學生發展水平的評價。尊重個性,發展個性,是培養創新精神的基礎。大綱正是從這樣的認識出發,提出以上要求。改變用一個模子培養人的做法,給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留下空間。
2.在繼續重視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歸納、觀察、記憶、思考、聯想、想像能力的同時,大綱強調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倡鼓勵有自己的見解和自由、有創意的表達。
3.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特別強調轉變學習方式,把學生從被動壓抑的狀態下解放出來,讓學生在主動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要求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使閱讀的教學活動成為學生實踐的過程。提倡自主閱讀、自主寫作;提倡課內課外打通,課堂教學活動化;提倡啟發式、討論式;鼓勵研究性、探究性的學習方式。
(四)增強了現代意識
1.體現了時代精神。許多新的觀念、新的理論、新的思想在大綱修訂版中得到體現:終身教育、大眾教育、學習化社會的思想,文明、合作、開放、進取等新的價值觀念,還有哲學、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文學等方面的一些新思想、新觀念、新的研究成果等等。大綱修訂版還要求課本選文要有時代氣息,要以現代作品為主。
2.體現了信息化社會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閱讀速度的量化指標;(2)略讀、瀏覽的閱讀方法;(3)收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4)包括網上學習在內的多媒體的利用等等。
3.體現了開放社會的要求。大綱提出了「吸收人類進步文化」的要求。初中選文要求「兼顧外國作品」,在推薦的10部課外閱讀書目中列出5部外國文學名著。這些都表現出了一種「面向世界」的開放意識,目的在於增強學生的全球意識,增進國際理解,吸取全人類進步文化來塑造高素質的國民。
Ⅵ 作文教學如何評課
作文教學如何評課來? 1、在評課之前,不源妨先聽取開課教師對本堂課的設計思路, 以便有個整體的把握。 2、評教學設計、目標、內容、時間等的安排是否合理。 3、學生的參與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受教育者, 在教學過程中,是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應當作為評課的一個主要標准。 4、評教學的實效性。由於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情景可以設計的相當完美, 但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很可能因為漂亮的情景而轉移了對課本知識的興 趣,教學效果打折扣。 5.思路、邏輯體系也應當是一個評價的重點。 6、不應當把是否完成了教學任務作為評價成功與否的依據, 而應當把師生的互動程度、內容的實效性作為評價的一個主要依據。 7、評課的過程中,多些指導、建議,少些其它的語言。
Ⅶ 作文課如何評課
一、立足於作文課的教學內容
在各級各類公開課、觀摩課中,對於作文教學的評價大家關注的是授課人,即教師個體的教學組織、教學技術與教學風采。由於教師個體的差異顯而易見,這種只見教師而不見學生的評課,當然要受到質疑。在新課程的理念下,人們更改評課的視角,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評教,即學生在課堂中有沒有互動、有沒有合作?學生發言了幾次?討論是否熱烈等。著眼於外在形式的評課,其指向依然是教師的課堂組織與教學方法,而作文課上教師到底在「教什麼」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
王榮生教授一直以來主張從教學內容角度觀課評教,他認為「在評價一堂課的教學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學內容對不對;在感受課堂教學的活躍氣氛之後,更要關心學生是不是駐留了與教學內容相應的語文體驗」。
教學內容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際在「教什麼」的問題。課程標准對於小學階段作文教學提出了「寫話」和「習作」的要求,但具體要求又不詳。關於寫作教學的教學內容,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概述:一方面教師給出作文題目,學生在課堂內或課外時間自己寫作,作文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對學生作文的講評。教師組織的課堂教學內容是「命題——學生自己寫作——批改——講評」,關於「如何寫作」,「怎樣寫作」的教學內容幾乎為空白。這種靠學生自主摸索的作文教學,往往費時而無效。還有一種教學內容,教師講解一定的寫作知識,如怎樣描寫、怎樣抒情、怎樣進行段落布局等等,這些寫作內容的教學往往又跟閱讀教學相結合,等到學生真的要動筆寫作了,往往發現教師教的這些寫作知識不怎麼好用。反觀這種教學,教師在課堂上教的是一些外在的、靜態的寫作知識,而寫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言語技能,從靜態的知識變為實踐的技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經過一個漫長的轉換過程。
教師在作文課上不是什麼也不講,就是講一些沒有什麼幫助的寫作知識,作文教學內容幾近稀缺。教了的不管用,用了也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問題之症結是由於這些寫作內容的教學脫離了學生寫作的語境所致。
如何從教學內容的角度進行觀課評教呢?我們結合兩個作文教學的案例進行分析。於永正老師的《考試》(見《人民教育》,2006,5)一課在寫作內容上,教師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通過詢問學生是否願意考試,自然過渡到學生對考試的看法;
進行考試,並提出兩點要求(教師設下考試的陷阱);
批改試卷並講評;
教師引導,學生寫下自己的感受;
學生之間交流。
於老師通過這次另類的考試,讓同學們落入他預設的「陷阱」,從而讓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與感受,在接下來的寫作中,學生自然個個暢所欲言。「情動於中而發於言」,作文是心靈的宣洩,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沒有心靈觸動,讓其無病呻吟,作文的質量是不言而喻的。讓學生多體味生活,充實他們的寫作素材,當然是一種積極可取的方法。但並不是每個小學生都有時間、機會能走出家門和校門去感受外邊的世界。那麼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感受生活的寫作內容。於老師解決的就是學生寫作內容問題。當然於老師整堂課通過建立一種和諧的對話關系,跟學生創設了一種平等對話的氛圍,也是這節課獲得成功的關鍵。
王崧舟的《親情測試》(見《語文教學通訊·小學刊》2007.1)一課既沒有向學生傳授具體的寫作知識,也沒有對學生的寫作提出什麼具體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做了以下幾件事:
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干凈的紙;
在紙上寫下你最愛的五個人;
拿起筆來,劃掉其中一個;
再劃掉一個;
再劃掉一個;
最後再痛苦地選擇一下,劃掉兩個中一個。
課堂上除了有限的幾次師生對話外,教師更多地是讓學生體驗,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整堂課三分之二的時間教師用來解決寫作內容問題。也正是有了寫作內容的充實,在剩下不多的時間內,學生一個個才思敏捷,寫出了一篇篇讓人潸然淚下的文章。
由王崧舟老師的《親情測試》所引發的社會爭議我們暫且不說,從寫作內容的角度上看,王老師的課通過情意的創設,疏遠了現實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產生了一種與生活的「陌生化」感受,使得寫作內容與學生的情感體驗合二為一,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慾望。從教學內容分析,這種作文課應該是值得提倡的。
Ⅷ 作文課《難忘的一件小事》評課
11月 30日那天,艷陽高照,作為一名小記者我高興地參加了半島小記者團寫作指專導活動。
這天屬下午,我帶上我的鉛筆、小本子就出發了。到了那裡,簽完到後我進入教室,一會兒老師來了就開始講課了。
首先,老師講在動手的時候,你們會想到哪些詞語 ,我舉起我的小手說道:晃、扒、搖……老師接下來問的問題,我都很好地回答了上來。
老師今天講了好多好多動詞的用法,還讓我們在課堂上寫一篇《急性子與慢性子》作文並讓同學們表演呢!今天我學會了好多知識,收獲非常大,真是太棒啦!
Ⅸ 初中語文寫作公開教研課《怎樣描寫景物》教案反思評課記錄
聽了這兩位老師的課,覺得她們都能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來教學。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回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還規定:「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藉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課標》還指出:要充分發揮師生在雙方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答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