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紹馬尾船政文化的作文
2013年12月21日星期六,我們跟隨老師來到福州馬尾船政博物館。在這之前,我對中國的船政可以說是了解的微乎其微,但走進船政博物館,那種感覺,那種歷史遺留下來的碎片,卻把那一幕幕的過去呈現在了我們眼前。
風雲巨變的十九世紀,風雨飄搖的近代中國,面臨數千年之變局,面對數千年未遇之強敵,中華民族從帝國主義堅船利炮的轟響中警醒。船政的誕生,寄託著民族復興的希冀,帶來了藍色的夢想與祈望。然而,清廷的腐敗和歷史的局限,船政雖經一番艱苦創業,最終還是從輝煌走向衰落。孕育中的海軍夢、強國夢,伴隨著那塊沉重的黃龍旗的墜落而破滅。巍巍羅星塔,滔滔馬江水,見證著一個復國強兵夢的悲壯演繹,一段血與火鑄就的榮辱歷程…… 古老的昨天艱難離去,船政在中國近代發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天,船政文化已成為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歷史驕傲,它激勵人們重振雄風,與時俱進,共同致力於中華的崛起。
在參觀完馬尾船政文化博物館後,我才知道造船僅僅是船政的一小部分,切身感受了船政文化的博大精深。 馬尾船政文化博物館是一座以展示中國近代船政發展歷程為主要內容的五層樓博物館,為我們展示了船政的簡介,船政概要、發展,船政科教發展歷程,船政的產業發展以及海軍基地。 走進船政文化博物館,歷史一幕幕的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各大戰爭中出現的巡艦的模型把彷彿我們帶回了激烈殘酷的戰爭當中,震撼之餘,我也明白了如今的和平社會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啊!船政學堂的課程表、學生的筆記本以及各種船政科技令我看到了前人的決心和努力。環顧自己四周豐富的學習資源,我不禁感慨:先輩們在過去簡陋的設施環境中尚且能夠奮發圖強,我們難道不應當向那些偉人看齊,奮發向上,充實自我,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回報那些先去的烈士們?
我帶著沉重的心情走出來,榮辱交加。為中國船政有那樣的先輩們、有那樣的燦爛文化而感到驕傲,同時也為那無辜的犧牲而感到惋惜與心痛。 此次參觀馬尾船政文化,讓我近距離的接觸到了歷史和科技的發展,從中體會了很多、學習了很多。我想我們只有勵志進取、虛心好學、博採眾長、勇於創新、成就最出色的自我,才能回饋社會,報效國家。發奮學習、努力奮斗、薪火相傳,不讓先人們白白犧牲是我們的任務!
2. 一處美麗的風景作文羅星塔
羅星塔位於馬尾港的羅星山頂,為宋代柳七娘所建,現在已經有1000多年了。今天,我們去羅星塔公園游覽。
來到公園入口處,石門兩旁的楹柱上刻著一副對聯:「水漫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這副對聯氣魄雄偉,令人振奮。
接著,我們來到瞭望江亭。亭子的正上方掛著寫有孫中山先生手跡「博愛」的匾額。亭子中間有中山先生的坐像。只見他雙目炯炯有神,注視著滔滔江水,彷彿告訴我們,一定要把馬尾建設成東方良港。
參觀完瞭望江亭,我們來到了船政群雕園。園里有沈葆楨、嚴復、薩鎮冰等人的塑像,他們有的在辦公,有的在讀書,還有的在討論問題。他們個個栩栩如生,真人般大小。這些塑像展現了船政文化的輝煌。
最後,我們來到了羅星塔前。它是一座七層八角的石塔,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巍峨屹立,直插雲霄,塔前有建塔人柳七娘的塑像。高大的羅星塔曾作為航行的燈塔,被外國人稱為「中國塔」。塔的四周花木繁茂,幾株參天的古榕,緊緊相挨,鬱郁蔥蔥,像一座綠色的城牆,環抱著古塔。站在塔頂,可以眺望閩江,只見江面寬闊,江水滔滔,船隻往來如梭。100多年前,就在這羅星塔前面的大江上,中國軍民英勇抗擊法國侵略者,八百烈士用自己的鮮血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烈篇章!羅星塔見證了這段不平凡的歷史。
羅星塔公園,真是閩江口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
3. 船政文化的作文可以寫記述文嗎就是我去參觀馬尾造船廠。在線等答案。
船政之光「文筆插天,益壯山景色。摟船橫海,弘揚史地光輝。」這便是羅星塔公園的真是寫照。蒼蒼鼓山,泱泱閩水。依山傍水的福州馬尾是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和近代海軍的搖籃。1866年,閩浙總督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了福建船政,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建船廠,造兵艦、學堂、派學童出洋留學等一系列「富國強兵」活動,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中國近代工業技術人才和傑出的海軍戰士。小心地撫摸著每一個歷史足跡,從林則徐虎門硝煙,到中法馬江海戰,清政府800餘水師官兵不幸壯烈殉難,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在這多事之秋英勇犧牲了。他們只有一個目的——保家衛國。他們是時代的英雄,是中國的士兵,更是我們永遠不會忘懷的親人啊!現在,標志著中法馬江海戰遺址的大石依然佇立在岸邊,它的旁邊還有一口大炮,那黑乎乎的炮口正對著敵人——凡是一切想進攻中國的,要阻止!一定要阻止!繞過叢林,便看到了一座石像,她面容祥和,目光依舊望著那一汪海峽,當青春的臉上堆滿皺紋,青絲變成白發,記憶中的紅葉飄飄起又落下,還記得當年的故事嗎?——她輕嘆,嘆世間為何不公?嘆人生苦短,嘆世間兒女情長。是的,無論十年、百年、千年。她都會用她的身軀保護著這神聖的土地。我看見那張沒臉的臉在千年萬年光陰之外向我深情微笑,在生命的彼岸向我頻頻招手。是啊!我將像左宗棠、鄧世昌各位先人,用盡我全部的生命去守護,去熱愛這片土地,因為我是福建人,更是中國人。徐徐晚風吹過,坐在石頭上,夕陽的余暉不時透過雲層,漁船緩緩駛進河灣,漸漸鑽入水霧中,岸邊留下的除了那久久佇立的人兒,還有一塊日漸風化的石像
4. 秋遊作文船政文化博物館。
有人喜歡春暖花開的春季,有人喜歡烈日焦熬的夏天,有人喜歡白雪皚皚的冬天,而我喜歡果實累累的秋天!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郊外秋遊。
我和媽媽一起來到河邊。這里有一排梧桐樹,這些梧桐葉子都變黃了像一片片金子,都打著卷,從遠處看,真象一朵獨一無二的黃金大花,風一吹,葉子就掉了下來,有的掉在地上,象螞蟻的運動場,掉在水裡,象魚兒的大傘。這美麗的梧桐樹旁邊還有幾棵十分精緻的楓樹,這楓樹的葉子紅的似火,這時我情不自禁的想到杜牧的「霜葉紅於二月花」。旁邊還有幾個釣魚的人,他們都十分高興。
接著,我又看見了河中的水。這里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見魚兒在游動。這里的水真綠啊!綠的像一塊碧玉。這里的水時而寬,時而窄,時而快,時而緩,時而變著調子,嘩啦嘩啦的響著,像一支鄉村小曲。
我和媽媽繼續走啊走,來到了山腳下。山腳下的菊花都開了,有龍爪菊,有金杯菊,有岩菊,它們的顏色真多啊!紅似火,粉似霞,黃似金,白似雪。
可我最喜歡的還是龍爪菊。它有碗口那麼大,花瓣向內彎曲,花尖十分刺手,花瓣一層又一層,它十分像一個綉球,摸一摸,花瓣十分細膩、光滑,聞一聞,還有一股淡淡的香草味。
風一吹,我感到我是一朵菊花,蝴蝶飛過告訴我:飛行的秘密。蜜蜂飛過告訴我:采蜜的樂趣。這時,我驚醒過來,我才知道我不是菊花,我是賞花的人。風停了,我和媽媽在這里照相留影。
5. 船政之光的作文
1.船政文化概況
蒼蒼鼓山,泱泱閩水。依山傍水的福州馬尾是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和近代海軍的搖籃。
1842年,西方列強炮火轟開了福州大門。一個多世紀以來,面對血與火的洗煉,福州人沉思、探索、追求、吶喊、拼搏。
1866年(清同治五年),閩浙總督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了福建船政,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建船廠、造兵艦、制飛機、辦學堂、引人才、派學童出洋留學等一系列「富國強兵」活動,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中國近代工業技術人才和傑出的海軍將士。他們曾先後活躍在近代中國的軍事、文化、科技、外交、經濟等各個領域,緊跟當時世界先進國家的步伐,推動了中國造船、電燈、電信、鐵路交通、飛機製造等近代工業的誕生與發展。他們引進西方先進科技,傳播中西文化,促進了中國近代化進程。他們直面強敵,談判桌上據理力爭,疆場上浴血奮戰,慷慨捐軀。林則徐、嚴復、詹天佑、鄧世昌等一代民族精英和愛國志士第一次讓世界了解了福州人的骨氣、智慧和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雖因時代局限,福州馬尾福建船政的輝煌只延續了40多年。但在歷史的彈指揮間,卻展現了近代中國先進科技、高等教育、工業製造、西方經典文化翻譯傳播等豐碩成果,孕育了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進思想,折射出中華民族特有的礪志進取、虛心好學、博採眾長、勇於創新、忠心報國的傳統文化神韻,為此,我們將之稱為「船政文化」。它是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歷史驕傲,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瑰寶。今天挖掘、整理、研究船政文化,發揚光大船政文化精華,營造再掀閩江開放潮、推動福州大發展的良好文化氛圍,有著深遠的意義。
[編輯本段]2.船政文化內涵及主要精神
文化通常指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福建船政事業歷時近百年,成效卓著、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福建船政文化既是特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同時又給予巨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並隨著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有其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個性。
1、中國近代史上洋務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船政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第一次引進西方科學技術的嘗試,也是中國學校以西方現代科學知識教育學生的開始。堪稱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中國官僚機構與近代工業企業、科技文化教育相結合的有機體。是中國最早最大的官辦船廠和船政學堂。
3、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先驅。福建船政是當時遠東規模最大、影響最深、設備最完整的造船基地。
4、近代中國培養科技隊伍的基地。船政學堂是中國人自己辦的第一所近代性質的高等學校,也是中國第一所科技海軍學校,培養了大批造船和航海以及其它相關人才。船政局產生了中國早期無產階級和一批熟練的技術工人。
5、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福建船政局製造出一艘艘兵商輪船,組建起中國近代第一支艦隊;船政學堂培養了許許多多海軍人才,成為北洋、南洋、福建、廣東水師各級將領的供應基地,直接推動了中國近代海軍的創建與發展。
6、中國航空業的搖籃。福建船政創建了中國第一家正規的飛機製造廠,自行設計製造出中國首批達到當時國際水平的飛機;創辦了中國第一所飛潛學校,培養了第一批航空工程人才。
7、中國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船政文化所體現的自立自強、開放革新、學習進取等等精神,世代傳承,永放光芒。
以上僅是船政文化豐富內涵的主要體現。至於船政文化外延,更是涵蓋社會政治經濟方方面面,聯系廣泛。此次船政文化研討會已徵集海內外專家學者不少論文。還有許多問題需要不斷研究、深入探討,傳承創新,更好為現實發展服務。船政文化名稱,可根據不同場合和需要,冠以馬尾、福州、福建或中國馬尾,以區別於滬、津。
福建船政為後人留下諸多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有諸多傳統精神值得發揚光大。
一、民族自強。19世紀中葉,列強侵華勢力擴張使「神威遠震」的「天朝上國」向外國人屈膝妥協,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有識之士莫不為之痛心疾首,謀求富國強兵之道。「師夷長技以制夷」、「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治水師不可;欲整治水師,非設局監造輪船不可」、「買船有受外國支配之弊,只有造輪船才能奪彼族所恃」、「船政之興衰在於人才的培養」等主張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革新圖強的呼聲愈來愈高。福建船政正是在這樣歷史背景下創辦的。船政員工以其堅韌不拔的民族自強精神,艱苦創業,開拓革新,創造了許多曠古未有的光輝業績。不僅製造出中國近代海軍的第一批軍艦、組建了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艦隊,製造出中國第一批飛機,而且創辦了船政學堂,培養了一大批工程技術人才、社會科學人才,翻譯西方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西方學術著作《天演論》,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對外開放和中國近代化進程。
二、崇尚科學。在興建船政之前,左宗棠就考慮如何培養人才,以應需要,建議設立「藝局」。沈葆楨高瞻遠矚認為:船政根本在於學堂,船政前途的興衰在於人才的培養。建廠之初就創辦「求是堂藝局」,不久改稱船政學堂,分前學堂、後學堂。後又增設繪事院、藝圃,民國二年船政學堂分出福州海軍製造學校、福州海軍學校、藝圃改稱福州海軍藝術學校,繪事院改稱繪算所。1917年設福州海軍飛潛學校、後藝術學校改為勤工學校,增設福建省林森高級商船職業學校。1946年勤工、商船二校合並,改稱福建省立高級航空機械商船職業學校,為中國近代的造船、航海、文化、天文、航空、鐵路、機械等培養大批科技人才。1867年建成船政衙門,沈葆楨特地寫了一副楹聯懸掛在大門:「且慢道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即此是格致關頭,認真下手處;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須從鬼神屋漏,仔細捫心來」,以此激勵廣大員工勤奮進取,認真刻苦學習格物致知的科學道理。船政引進西方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行政管理層層負責、處處把關,要求行政管理人員必須熟悉洋務。
三、對外開放。林則徐是我國近代史上「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左宗棠、沈葆楨等人更明白知夷才能制夷的道理,既重視社會經濟的改造,更重視近代西方最新科技成就的吸收,採取「請進來,送出去」的舉措,把開放意識化為扎實的行動。「請進來」就是以高價購買、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以高薪聘請洋教習,實行「拿來主義」。先後聘用日意格、德克碑為正、副監督,共81名洋師、洋匠。聘用過程始終在堅持「獨立自主、權操在我」原則的同時,注重發揮外籍專家的作用。對表現優秀的洋教習一再續聘,而不能勝任者則斷然解僱遣返。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注重與中國國情結合,有所繼承和創新。「送出去」即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從船政學堂畢業生中選出天資穎異、學有根柢者赴法、英等西方國家深究造船駛船、練兵制勝之理。學成而歸,報效國家。事實說明,「拿來主義」對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起到了事半而功倍的效用。據有關資料,從1877年船政派第一批留學生至今,全國先後派遣留學生已達100多萬名,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造就了一批批中華民族精英。
四、改革創新。福建船政創辦過程,在當時傳統封建制度和封閉鎖國思想禁錮下,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壓力、困難可想而知。船政創業者堅持改革創新,義無反顧。「以一簣為始基,從古天下無難事;致九譯之新法,於今中國有聖人」,堅定自信,催人奮進。以新知識來教育學生,更派出大批優秀畢業生到西方汲取新知。注重實踐,背離傳統科舉制度之道,使學生學以致用,成為有用之才。以「生死以之」的決心,知難而上,排除來自統治階級內部及英、法列強等外部的種種非議、刁難、掣肘、阻撓、破壞,克服腐敗的官僚體制、經費匱乏、缺乏經驗等種種困難,使福建船政取得令世人矚目的績效。正如光緒元年左宗棠奉命議奏所陳:「中國輪船局分設閩、滬,閩局所設船、鐵諸廠,華匠能以機器造機器,華人能通西法作船主,滬局所不如」。
五、學以致用。學習新法,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講求實效。首先是重視新知育才,船政學堂先後開辦製造(造船)、繪圖(設計)、藝圃(技工)、駕駛、輪機、電訊等專業,形成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學製造者學法文和造船需要的基礎數學、物理、解析幾何、微積分、機械學以及重學、水力學、材料力學、製造、制機等課程。學駕駛者學習英文和駕駛需要的算術、幾何、代數、三角、航海天文、航海理論、地理、駕駛學、御風、測量、演放魚雷等;學管輪者另授汽理、行船汽機、機器畫法、機器實習、修定魚雷等。藝圃是專門培養初級技術和管理人員的技工學校,藝徒半工半讀,主要學習語文、算術、幾何、機械作圖等。同時,重視實踐,如學駕駛者在理論學習三年後經考核轉入練船,實踐科目有航海術、炮術、指揮等航海技能。先後配置「福星」、「建威」、「揚武」號等練船專供學生實習,洋員教其駕駛,由海口、近洋而遠洋,「凡水火之分度、礁沙之夷險、風信之徵驗、桅柁之將迎,皆令即所習聞者,印之實境,熟極巧生」。學用結合使船政學生基本掌握了製造、航海技術,因而在大批洋師匠如約回國後,船政「可不用洋匠而能造,不用洋人而能駕」。
六、追求卓越。以育才為例,主要包括:(1)精選生員。每次招生採用「廣報精收」的辦法,考選十分嚴格。(2)嚴選教師。學堂開辦初期「延致熟習中外語言、文學洋師」,請了不少外籍語言、專業教師。1879年後逐漸改由最優秀的留學生如嚴復、鄭清濂、魏瀚等擔任。要求為師者不單在課堂上「授道解惑」,更在思想的品德、志向、學問、作風、儀表、體魄、奉獻等諸方面作出好榜樣。(3)嚴正風紀。對學生思想教育抓得很緊,管理極嚴。學生稍有違規,小則記過,大者斥革;每三月一考,成績一等賞銀,三等記惰,兩次三等責戒,三次斥出,學員淘汰率極高。(4)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鍛煉相結合。對實習課的要求也十分嚴格。因此,船政學堂生員勤奮學習、刻苦鑽研蔚為風氣。一位參觀過船政學堂的法國工程師贊嘆:「他們把敏捷的思維、堅韌不拔的精神、永遠渴望成功的思想,全都用在學習上,這體現了中國人的特點」。即使到了國外留學也依然如此。如1877年首批12名留英海軍生,留學三年全都成績良好,令外國士官生吃驚。結業評結中:嚴宗光(嚴復)「考試屢優」,蔣超英「造詣最深」,劉步蟾、林曾泰「成績優異」,何心川、方伯謙、林永升、葉祖珪、薩鎮冰「於行軍布陣及一切戰法無不諳練」,黃建勛、林穎啟、江懋祉「專心學習」,1879年先後學成歸國,服務海軍建設。
七、愛國忘我。這不僅表現在船政創業者恃「生死以之」精神開拓革新、艱苦創業,更表現在歷次抗擊外來侵略者戰斗中以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奮勇殺敵、視死如歸。1874年沈葆楨親率福建艦隊赴台,在日軍武裝侵略面前以堅定的愛國精神與堅強的武裝實力,逼貪得無厭的日侵略軍退出台灣,保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並開始了台灣的近代化進程。1884年甲申中法海戰,船政學生參戰25人中捐軀18人;水師犧牲的6位艦長中有5位是船政學堂畢業的青年人;留學歸來的船政學堂畢業生楊兆楠、薛有福、黃季良等一批參戰青年也在戰斗中獻身。1894年甲午中日海戰中船政學堂畢業生為國捐軀的不少,如鄧世昌、林永升等管帶(艦長)。值得一提的是甲午戰敗,清廷李鴻章等為尋覓可以為已脫罪卸責之說詞,改寫戰報,捏造戰情,羅織在前方浴血奮戰之下屬以代罪。這方面已有不少史實記載及研究資料為含冤者辯誣,「官書多妄,野史多誣」之說法可謂入木三分。1938年抗日戰爭在保衛武漢大會戰中,中山艦(原名「永豐」)官兵與敵機奮戰到底,16名將士壯烈殉國。艦長薩師俊在指揮台中彈,在自己腿被炸斷、手臂重傷的情況下仍堅守崗位繼續指揮,高呼:全艦官兵努力殺敵,誓與本艦共存亡!他們大義凜然、浩氣長存,不愧為民族的脊樑,永遠值得後人懷念。
八、當好表率。福建船政的創辦者尤其是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精明干練,處事果斷,以身作則,公正廉明,成為僚屬的楷模。他的過人之處在於:(1)具有強烈的愛國心和責任感。處處表現以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為重,堅定走民族開放和民族自強之路,沒有顧及個人寵辱得失。(2)在艱難的環境中埋頭苦幹。務實開拓,有膽有識,獎懲嚴明。(3)嚴守中華傳統美德,廉潔自律、光明磊落,令人景仰。左宗棠在後來致總理衙門書中稱:「閩局之有成,賴幼丹(沈葆楨,字幼丹)中丞清強忠實,能得華洋之心,總司其上,而朴干之官紳員弁分效奔走於下」。語不驚人,卻道出了領導者當好表率的十分重要作用。
[編輯本段]3.船政學堂畢業生歷史名人
由船政學堂畢業的部分歷史名人:
前學堂: 魏翰(造船專家、民國時任海軍造船總監、福州船政局長)。
後學堂: 劉步蟾;鄧世昌;嚴復;羅豐祿;詹天佑;林永升;林泰曾;葉祖珪;薩鎮冰。
6. 參觀福州馬尾博物館的感受,寫作文400左邊
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位於福州市馬尾區昭忠路馬限山東麓,北馬江海戰烈士墓地(福州昭忠祠)為鄰。該館依山而建,為五層建築,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正面造型為兩艘乘風破浪的戰艦,氣勢磅礴,頗具現代建築風格。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為中國第一個以船政為主題的博物館。本館展覽通過大量珍貴文物、圖片、模型以及各種模擬場景,運用聲、光、電等現代手段展示了中國船政在近代中國先進科技、新式教育、工業製造、西方經典文化翻譯傳播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體現了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進思想,折射出中華民族特有的礪志進取、虛心好學、博採眾長、勇於創新、忠心報國的傳統文化神韻。 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我們跟隨老師來到福州馬尾船政博物館。我們的參觀點有三個,首先是馬尾船政文化博物館,然後是馬江海戰紀念館,又稱「昭忠祠」,最後是羅星塔公園。 據史料記載:馬尾是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和近代海軍的搖籃,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始於一八六六年閩浙總督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建福建船政局。在博物館里受熏陶,我驚嘆於馬尾船政的諸多第一:建造出第一艘木殼兵、商船「萬年清」號;第一艘巡海快船「開濟」號; 第一艘鋼甲 巡洋艦「平遠」號第一艘魚雷快艇「建威」號;製造出海軍航空兵第 一批國產飛機;第一所近代海軍學校「海軍陸戰講武堂」;送出第一批留學生;第一個引進國外技術專家;組成中國第一支海軍艦隊。福州船政還曾是亞洲最大的造船基地。當年的船政學堂,早已使用外語授課及用原文書本。教授內容學、術並重,在當時的中國是最為現代化、最為西化的學校。如此看來,如今不少學校的雙語教學,也比百年前的船政學堂進步不了多少。 走進船政文化博物館,歷史一幕幕的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各大戰爭中出現的巡艦的模型把彷彿我們帶回了激烈殘酷的戰爭當中,震撼之餘,我也明白了如今的和平社會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啊!船政學堂的課程表、學生的筆記本以及各種船政科技令我看到了前人的決心和努力。環顧自己四周豐富的學習資源,我不禁感慨:先輩們在過去簡陋的設施環境中尚且能夠奮發圖強,我們難道不應當向那些偉人看齊,奮發向上,充實自我,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回報那些先去的烈士們。 參觀完船政博物館後,我們就參觀下一個地方----昭忠祠。迎面而來的是一幅巨大的畫屏,畫面展現了當年誓守海疆的將士為保衛國土進行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海戰場景。畫面上,火光沖天,硝煙滾滾,英勇的將士奮不顧身,捨命抗擊法國侵略者,閃現了同 仇敵愾的光焰。 西廂及廊廡陳列著大炮、炮弱、令旗、馬刀、佩劍、雙鉤松、被炸毀 的大炮碎片,還有烈士的遺書、遺物等。墓陵後壁,青山如屏。墓後有條蜿蜒而上的登山古道,我們拾級而上,便到了馬限山炮台遺址。山巔平台上,古炮台已修復一新。望著這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令人盪氣回腸的壯烈歷史場面,讓人重溫了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一頁,也警示著後人「落後就要挨打」的慘訓。 吃完午飯後,我們參觀最後一個地點---羅星塔公園。羅星塔三江交匯,水深可泊巨輪。洞中涼爽可人,鄭和常與部屬在此下棋消遣,人稱「三寶洞」。 山上有鄭成功古堡城寨及清初羅星塔遺址,新建有兒童游樂場、鴿子場、潮江樓、服務部等。山側有一名木,叫「中國塔榕」是福州十 大古榕之一,鬱郁 蒼蒼,見證了船政的興衰、馬江海戰的全過程 。山北側有「羅基高程基準面」,過去東南各省測定航道及潮水水位都以羅星塔零點(羅零)為深度准面(海拔原點)。零點平常都在水下,不易見到,後在高處另刻標志,叫「羅基」。 2003年5月10日被中國(福州)首屆榕樹節評為福州十大古榕之一,它歷史悠久,是船政文化中法馬江海戰的見證者。 下午一點,我們集合回校。在車上,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當今,我國日益強盛,但我們不能沾沾自喜,不能忘記我們民族的發展史,更確切地說是一部的恥辱史和血淚史,「以史為鑒,可以知更替」,一個不知道自己歷史的民族後代是一個無比羞恥的後代,一個不能擔負 起自己歷史責任的民族後代是愚昧的後代。我們今天來到這里,不僅僅是來參觀遊玩,打發大把的時間。我們大學生要更加體會責任與使命的意義。光輝的思想和精神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是不能白流的,歷史的長河裡,閃耀著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繼承、發揚、廣大,是我們中華民族永不丟棄的遺產。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紅旗。幾代人的夢想,幾代人無怨無悔的付出,換的我們今朝發展的機會。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大學期間,汲取各方面知識,學好專業知識,為自己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7. 有關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的讀後感 作文(450字)
2013年12月21日星期六,我們跟隨老師來到福州馬尾船政博物館。在這之前,我對中國的船政可以說是了解的微乎其微,但走進船政博物館,那種感覺,那種歷史遺留下來的碎片,卻把那一幕幕的過去呈現在了我們眼前。
風雲巨變的十九世紀,風雨飄搖的近代中國,面臨數千年之變局,面對數千年未遇之強敵,中華民族從帝國主義堅船利炮的轟響中警醒。船政的誕生,寄託著民族復興的希冀,帶來了藍色的夢想與祈望。然而,清廷的腐敗和歷史的局限,船政雖經一番艱苦創業,最終還是從輝煌走向衰落。孕育中的海軍夢、強國夢,伴隨著那塊沉重的黃龍旗的墜落而破滅。巍巍羅星塔,滔滔馬江水,見證著一個復國強兵夢的悲壯演繹,一段血與火鑄就的榮辱歷程…… 古老的昨天艱難離去,船政在中國近代發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天,船政文化已成為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歷史驕傲,它激勵人們重振雄風,與時俱進,共同致力於中華的崛起。
在參觀完馬尾船政文化博物館後,我才知道造船僅僅是船政的一小部分,切身感受了船政文化的博大精深。 馬尾船政文化博物館是一座以展示中國近代船政發展歷程為主要內容的五層樓博物館,為我們展示了船政的簡介,船政概要、發展,船政科教發展歷程,船政的產業發展以及海軍基地。 走進船政文化博物館,歷史一幕幕的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各大戰爭中出現的巡艦的模型把彷彿我們帶回了激烈殘酷的戰爭當中,震撼之餘,我也明白了如今的和平社會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啊!船政學堂的課程表、學生的筆記本以及各種船政科技令我看到了前人的決心和努力。環顧自己四周豐富的學習資源,我不禁感慨:先輩們在過去簡陋的設施環境中尚且能夠奮發圖強,我們難道不應當向那些偉人看齊,奮發向上,充實自我,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回報那些先去的烈士們?
我帶著沉重的心情走出來,榮辱交加。為中國船政有那樣的先輩們、有那樣的燦爛文化而感到驕傲,同時也為那無辜的犧牲而感到惋惜與心痛。 此次參觀馬尾船政文化,讓我近距離的接觸到了歷史和科技的發展,從中體會了很多、學習了很多。我想我們只有勵志進取、虛心好學、博採眾長、勇於創新、成就最出色的自我,才能回饋社會,報效國家。發奮學習、努力奮斗、薪火相傳,不讓先人們白白犧牲是我們的任務!
8. 有關船政文化的作文
船政之光
「文筆插天,益壯山景色。摟船橫海,弘揚史地光輝。」這便是羅星塔公園的真是寫照。蒼蒼鼓山,泱泱閩水。依山傍水的福州
馬尾是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和近代海軍的搖籃。
1866年,閩浙總督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了福建船政,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建船廠,造兵艦、辦學堂、派學童出洋留學等一系列
「富國強兵」活動,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中國近代工業技術人才和傑出的海軍戰士。
小心地撫摸著每一個歷史足跡,從林則徐虎門硝煙,到中法馬江海戰,清政府800餘水師官兵不幸壯烈殉難,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啊,在這多事之秋英勇犧牲了。他們只有一個目的——保家衛國。
他們是時代的英雄,是中國的士兵,更是我們永遠不會忘懷的親人啊!現在,標志著中法馬江海戰遺址的大石依然佇立在岸
邊,它的旁邊還有一口大炮,那黑乎乎的炮口正對著敵人——凡是一切想進攻中國的,要阻止!一定要阻止!
繞過叢林,便看到了一座石像,她面容祥和,目光依舊望著那一汪海峽,當青春的臉上堆滿皺紋,青絲變成白發,記憶中的
紅葉飄飄起又落下,還記得當年的故事嗎?——她輕嘆,嘆世間為何不公?嘆人生苦短,嘆世間兒女情長。是的,無論十年、
百年、千年。她都會用她的身軀保護著這神聖的土地。
我看見那張沒臉的臉在千年萬年光陰之外向我深情微笑,在生命的彼岸向我頻頻招手。是啊!我將像左宗棠、鄧世昌各位先
人,用盡我全部的生命去守護,去熱愛這片土地,因為我是福建人,更是中國人。
徐徐晚風吹過,坐在石頭上,夕陽的余暉不時透過雲層,漁船緩緩駛進河灣,漸漸鑽入水霧中,岸邊留下的除了那久久佇立
的人兒,還有一塊日漸風化的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