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高中作文里可以拿來做例子的人物

高中作文里可以拿來做例子的人物

發布時間:2021-01-13 20:07:25

⑴ 用事件凸顯人物個性的作文(800字,高中作文

認識我是您的榮幸

饒雲燕

謙者的口頭禪「認識您是我的榮幸」。可我偏要說:「認識我是您的榮幸。」怎麼樣?嘗到我的辣味了吧!
圓胖圓胖的臉蛋,鼻子上架著一副變色近視眼鏡,淡淡的眉毛下一雙大大的眼睛,短而齊的鼻子,簸箕大的嘴巴。若瞪您一眼呀,准會嚇掉您三分魂。這,就是我的「肖像」。
十六歲的我是本班的團支部組織委員——其實,這工作我一竅不通。不過,我倒是很樂意為大家服務。
我的性格開朗,有很多朋友。別擔心,不是狐朋狗友。若您願意,我們也可以成為朋友的。怎麼樣,您願意嗎?
我有許多缺點,愛哭鼻子啦,愛發火啦,愛嘻嘻哈哈啦 ……家裡只有我一棵獨苗,爸爸媽媽很疼我,如果誰想欺侮我呀,他得先准備好幾張手絹!干什麼用?哇啦哇啦哭的時候好擦眼淚呀!我是反欺侮的能手,不獲「全勝」是不會收兵的。我還愛和同學們打打鬧鬧,東跳西竄,常常鬧得雞犬不寧。挨了打便尖叫:「媽呀!」您和我在一起呀,夠您「享受」的。
不要光看我愛哭,沒志氣。在球場上我可是個「巾幗英雄」。我十一歲(小學四年級)開始學球,從小學五年級到現在,一直是校女子籃球的主力隊員。如果您看到球場上有個穿著白球衣,露著大半截胳膊的女孩,您只管扯著嗓子大叫:「饒你不死!」(這是我的綽號,別再去告訴別人了。)因為,那女孩準是我。
吹口哨也是我的特長。凡是我會唱的歌,都能吹,而且聲音「嘹亮」。若是「興致」來了,便亂吹一氣,不管是否影響了別人。因此,和我相處,得事先准備好棉花,到時,好用來塞耳朵。
我喜歡讀小說,三毛啦,瓊瑤啦,岑凱倫啦……常常使我如痴如醉,廢寢忘食。為此,我吃足了苦頭,視力下降,耽誤了學習,受父母老師的責備。但也因為這樣,我的作文較理想。也許在您的眼裡,不過是一些「貓符」,可我是視為珍寶的。在初二的一次考試中,三十分的作文我得了二十九分,在本年級和三年級引起轟動(作文是初三年級老師批改的),接著在縣教研室舉辦的作文競賽中,我又榮獲二等獎。於是,同學老師都認為我是個「作文能人」。就是這兩次成功,我自己都感到詫異,憑自己的感覺,我的作文水平沒有那麼高。唉,也許是陰差陽錯吧!
我喜歡穿男孩子的衣服,可媽媽不給買。以後我有錢呀,一定穿個夠!以前,我的頭發都是男式頭,有的同學便叫我「假小子」,為了擺脫這個「美譽」,我只好違心地留了長發。
喂,和我相處,您還得小心胳膊,我最喜歡咬別人的手臂了。您可別說我是「dog」,我畢竟只有兩條腿呀!
我啰嗦了半天,噢,還忘了告訴您,我的普通話講得很好,您不信?那我馬上試試!
聽了這些,您算是有些了解我了,若想進一步了解的話,交個朋友吧!如果您和我交了朋友,我會給您帶來無盡的歡樂:吹牛,聊天,逗樂……即使是吵吵鬧鬧,也保你哈哈大笑。若您遇到困難了,別忘了還有一個熱心助人的我。什麼事一找我,准行!
認識我是您的榮幸,真的。

⑵ 高中作文萬能人物

當把目標想像成指路明燈,為自己尋找一個挑戰者,如果這樣做的話,你會發現你的版成績會突飛猛進的增長權,你的臉上笑容永掛,理由很簡單,這就是有了目標的效果.因為你有了目標,所以你有了前進的動力!是它讓你鼓起勇氣,讓你有了必勝的信心,那麼你的目標是否又換了一個,在沉浮動靜皆人生.而我們卻常用一種效益坐標來判別人生的狀況.前進為正,後退為負,上升為優,下沉為劣.其實,人生遠比這個坐標復雜,進退沉浮所含的人生情趣也遠不是正負優劣的單一.
有目標的人是活得有意義的人,能看重人生本身這一過程並把握住過程的人是活得充實而真實的人——「沒白活一輩子!」應該是目的和過程兩方面都有質量.目的好說,志存高遠,從省事開始,人們就會得到理想的教育.然而許多人活了一輩子,到頭來,還沒有得到人生過程的樂趣,沒有享受人生,這是一種生命自覺與自省的缺乏.沉浮動靜皆人生,體悟每種境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失沉浮皆是人生所獲的賜予.

⑶ 求人物例子 作文中可以用到的

看書幫助比較大
中華上下五千年
百家講壇也不錯
上網網路搜索列印下來也ok
祝學習順利,滿意請採納

⑷ 作文備考:高中課文經典人物素材運用例談

[作文備考:高中課文經典人物素材運用例談]
高中課文經典人物素材運用例談
在高中課本中,我們要接觸不少的經典歷史文化名人,如孔子、孟子、莊子、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等,他們是精神的高峰,思想的清泉,作文備考:高中課文經典人物素材運用例談。對於他們,我們可從人生經歷概括總結入手,掌握其重要經歷,特別是著名事跡和散落的軼事,還要分析其生平行為所包含的人生意義。另外,還要熟記並理解他們每個人最著名的言論(名言、詩句等),並弄清其包蘊的思想價值。運用時,要有意識地把話題同與之適應的名人行為經歷結合起來,通過歷史文化名人多向度的豐富人生,揭示其精神價值與生活意義。以舉莊子為例,加以說明。
課文中的「莊子」
(1)在一個文化屈從權勢的傳統中,莊子是一棵孤獨的樹,是一棵孤獨地在深夜看守心靈月亮的樹。
(2)一部《莊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對人類的「憐憫」。
(3)莊子心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悲慨萬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4)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千歲矣。王中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出自(鮑鵬山《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5)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人可以像鵬一樣解脫物理世界的束縛,而找到自己生命的真正自在與自由)
(6)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
——出自《逍遙游》
【運用角度】
角度一:從「自由」「孤獨」角度談人生「境界」
角度二:從「淡泊」角度談生活態度
角度三:從「精神歸宿」「品質」「節操」「尊嚴」等化用材料;
角度四:闡述與「魅力」「智慧」「個性」「真人」等相關的話題。
角度五:可以談「堅守」「選擇」等議點。
【運用方法與示例】
「暗引法」示例:
有明鏡,活得超然。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他能馮虛御風,他是聖人,是神人。身居青山笑王侯,他扔下了秕谷足以塑成堯,塑成任何明君,他超然了。心中的真理,化作明鏡,倒映了他一身神清氣爽。(2004年湖北高考優秀作文《心有明鏡》節選)
溫馨提示:課內素材的運用,可用摘引法。摘引,可明引,也可暗引。最好是根據所寫內容,將所引內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馮虛御風」「聖人」「神人」,都是莊子著作中的詞句,可經作者組合,就成了極富內涵與文採的美段。
「評析法」示例:
是否還能記起那個視楚國相位持竿不顧、依然決定曳尾於塗中的莊子?這個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擁有舉世的才華,然而卻不肯向權勢顯貴屈服,一生過著清貧飄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勸他入世,期望他能為祖國為社會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業?是的,所有人都希望如此,作文素材《作文備考:高中課文經典人物素材運用例談》。然而,莊子他認為自己就是一棵樹、一棵捍衛心靈月亮的樹,如果你硬要將他拔起,種在污穢的社會泥土裡,他將立刻枯萎死亡。就讓他永遠地做一棵樹吧,他身邊會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著他。(2004年重慶高考優秀作文《菊花飄香的時節》節選)
溫馨提示:評析法,要注意評析的核心,應同所寫的文章精神一致,比如這一段話,評析的重心就是莊子的放棄富貴,守住高潔。
「感悟法」示例:
莊周先生,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等可愛的人物,散發著一種難以言盡的人格魅力。很難用一種中規中矩的評價來概括他的一生,我們未嘗不可說,莊周是個特立獨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師,是故事大王,是邏輯學家,是心理醫生,是窮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視權貴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隱士,是悲天憫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絕的辯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園詩人,是經常援引神話的無神論者,是喜歡異想天開的理想主義者,是濮水邊的漁翁,是田間的歌者。這一切,都不足以窺見他生前的點點滴滴。他本人也自命不凡,在他眼底下,凡夫俗子就如一窩嘰嘰喳喳、跳躍撲騰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豬玀,文人學士則如爭吵不休的猴子。讀讀他筆下大鵬和小鳥的比喻,河伯與海神的對話,以及井底之蛙的設喻,便可見他的胸襟。(《忙裡偷閑讀莊子》節選)
溫馨提示:「感悟」,即所感所悟,寫感悟,是寫自己的感受,更是寫自己的思考。
「引申法」示例:
也許,我們並不能像莊子那樣,有一種看透世俗的泰然,以及一副泥濘中亦可的大無畏……雖然我們不能達到偉人的高度,卻可以構建自己的伊甸園。
構建精神的伊甸園——這是我們發自內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養深厚的人文素養,不僅會讓你變得深刻,更會使你出類拔萃!
溫馨提示:運用引申法,要注意由課內的人物材料得出引申點,引申點其實就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觀點。
【運用性優秀例文】
一蓑煙草任江平
時間的流逝,淡滌舊跡,僅留下微漠的平淡與悲哀。濮水之邊,你翩然而去,僅留下楚使的瞠目與嘆息。
或喜甜甘之味,或愛亦苦亦甜的刺激,誰人如你———莊子,淡泊一切,與道合而為一,只偏執著那淡淡的清白。
當一種美,美得讓人無所適從,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當一種平淡,淡得讓人無從品味,也只好嘆之惜之,贊之賞之。你甘於淡泊,樂於平淡,自得於平淡,只願在夢中化蝶而逍遙,只願隨那盤旋而上的鵬者浮游於天地,不願累於國事,不願牽絆於塵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飴的淡淡而香的礦泉之水,給人以絕境逢生,給人以平靜致遠,給人以超脫外物,我想要觸及你的衣襟,卻在指尖碰觸了清而澈,涼而柔的泉水,原是這般滋味。
無奈我擺脫不了那甜的誘惑,忘卻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只好在無路可走之時,望見你那平靜如水的雙眸,澄澈至極,悠悠遠遠,望斷天涯路。
我以為你是孤獨的,你卻告訴我「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誼,惠子的離去並未換來你的嗥啕此類,原來你早已看透了生死,望穿了紅塵。何以贊美你的平淡,我早已詞窮。
念往昔,繁華競逐。你依舊逍遙游於世外,參透大自然的無窮。世界不過是你的主觀產物,甚至你了解了河魚之樂,蝶舞之愉,螳螂之負,搖曳而去,穿梭於泥潭之中,何去在乎那權勢之爭,誰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氤氳之間,明月可掇,你在清風夜唳之中獨自守望那明月,以至於在人們高枕無憂之時那皓白之月不會迷失———只因你這顆平淡的心相追逐。世人笑你瘋癲,你淡漠的眼神卻攝人無語,恍然大悟你淡淡的泉水般的哲理如此深邃,你卻早已悠然飄遠。
對你唯有驚鴻一瞥,卻窺見了一種平淡致遠的處世態度,淡罷,淡罷,絕不為萬物所主宰,我獨逍遙於濯濁之外,蟬蛻去拖累,只願抱明月而長終。江邊一蓑煙草,一片縞素。
教我如何追尋你的步伐,那美至於無所適從的精髓;教我如何觸及你的衣襟,那平淡而超然的態度。
這便是你吧,淡淡如泉水,你偏執的追逐,泉邊那飄揚的一片縞素,是為你而起的飄渺之歌。(2008年福建高考滿分作文,考生:邢雅潔)
溫馨提示:
這篇滿分作文最成功的地方在於邢雅潔對莊子的境界有較深的感悟,否則,通過一個人的人生境界來闡釋一個「淡泊」的哲理,很容易落入俗套,或成為人物事跡的介紹而難見新意。作者借大量的莊子寓言和經過提煉的語言,萃取精華,裰合成文,顯得富有文采和大氣,很好地展現了一個高中生的語言素養。
面對2008年福建高考作文題,邢雅潔由材料中的買的飲料的不同,類比聯想到了生活中的三類人的不同的生活追求與生活態度,一是「享受生活」型,一是「在奮斗中享受」型,三是「平淡生活」型。可貴的是邢雅潔沒有簡單作文,而是聯想到了課文中的文化名人「莊子」,盛贊莊子平淡而超然的態度。
〔作文備考:高中課文經典人物素材運用例談〕【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⑸ 高中作文萬能正反例子的經典人物素材

一、萬能議論素材精選之杜甫

1
、從你的一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中,我讀出了你的心
胸之開闊,襟懷之豁達,志向之高遠,我讀懂了站在山頂上的身姿才
是瀟灑,
把眾山飽覽於眼底的感覺才是快樂。
於是從此我便有了凌雲
的志向,於是在我自己的心中,便有了一種充滿了自信的豪爽。

2
、當一句

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一次又一次地浮現在眼
底,
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個身著用怨恨織成的衣衫,
用愁苦覆蓋臉
面的你、
你的腳步里透著沉重,你的舉止中飽含壓抑,你的每一個表
情都充滿了對世道的無奈與不滿、
令你愁苦的不是自己的窘迫,
而是
百姓生活的艱難
;
令你擔憂的不是自家的一日三餐,而是整個國家的
危難、於是,在我心目中,

無私



偉大

兩詞已悄悄的跟定了你。
我為你的才高八斗卻不得重用感到惋惜,
我因你的凌雲壯志得不到施
展而感嘆
;
既然上帝塑造了一個才華橫溢的你,又為什麼讓你在悲哀
無奈中死去
?
既然你帶著不凡的氣質來到世間,卻又為什麼只因貧困
就匆匆離開人世
?
皆大悲哀
!
3
、他的一生都被流亡,被生活放逐,又被苦難追趕。他甚至還
不曾抓住盛唐的最後一縷餘光,
就被離亂的秋風,
吹往落木蕭蕭的江
畔。

皇帝和宮城已在側身時漸次遠去。十年客居,連同遲開的牡丹,
一起被經年的雨水沖淡。
當百姓的血淚最終融匯於戰火,
天地間只剩
下踉蹌的步履,
輾轉於破碎的山河。
輾轉於飢餓和病痛,
展轉於旅途
的滿目瘡痍的憂愁。異鄉的屋頂灑滿月光和露水,
露從今夜白,
白發
連著秋草。而秋草,秋草瑟縮於一個人的消瘦。

只有草堂在蜀中等他,
這世間唯一的棲息地,
將在宿命中迎來一
個漂泊者的孤獨靈魂。
他不再是一個詩人,
他只是一個丈夫,一個父
親,在妻子無助的淚眼裡,承受著稚子新亡的巨大哀傷。

並承受著命運,
或被命運擺弄的結局。
一個用身軀支撐著王朝的
人,卻被堂上墜落的瓦片擊傷,一個一生熱愛祖國的人,
始終被祖國
遺棄。

沒有什麼再能夠拯救,包括筆端的千萬間廣廈,也將註定坍倒。
所有的淚水朝向一個襤褸者滂沱

但他已無法看見一個時代的輝煌。
最終依賴於歌吟,
也最終於湮
沒於歌吟。

4
、當讀罷你的《春夜喜雨》,我發現,原來在你的人生中還有
愉悅歡樂,
是啊,你是熱愛生命的,熱愛自然中的一點一滴,但黑暗
的社會世道偏偏摧毀了你平靜的心,
世道不允許你有快樂,
戰爭不同
意你活得灑脫,
一切的一切切斷了你與快樂之間的繩索,
更是悲哀至
極。

你是如此遙遠又是如此逼近,
你是如此神秘又是如此平凡,
你用
悲苦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卻在用詩章延續著自己的生命、
在你的人生
之路上,
憂愁、
痛苦把你的人生道路弄得坎坷荊棘,但你留在文學史

上的印跡卻是處處充滿了鮮花與贊語。
無奈,
憤恨磨滅了你生活的信
念,但你的不朽的靈魂因你的詩而永遠有青春活力。

二、萬能議論素材精選之屈原

1
、泱泱詩海平平仄仄的源頭是離騷,他的每一首詩都是一粒飽
滿的種子,
播進土壤就會長出一棵橘樹,
一莖綠荷一兜靈芝一朵蘭花,
帶著他襟袖間兩千年前遙遠的芬芳。

他的詩是淋漓的血液
/
和著淚水的苦澀,一滴沾唇便讓人永遠保
持清醒
/
而不是美酒
/
讓濁世在慘笑中,醉倒
……

他的詩是烈火
/
卻燒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荊棘林里一行漫長的跋
涉,彎彎曲曲尋找一個光明的出口,
他將自己的肝膽燃成燈油,
又磨
成墨汁,寫下舊時代濃黑的咒語。

他的詩歌在那個時代遭到嘲笑,甚至圍攻而今卻成了一面旗幟,
在人類精神的上空飛揚、
生動,
龍的傳人說:
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
!
2


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就是這樣一個詩人,
憂國憂民。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就是這樣一個
史官,信念堅強。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屈原就是這
樣一個勇士,鬥志昂揚。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
就是這樣一個英雄,不畏強暴。

不管歷史如何嬗變,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
自從屈原投入汩羅江的
那一刻起,
他在楚國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澱了,
就註定他的靈魂
將得到洗練和超度,割之不斷、揮之不去,
進而升華成為一個偉大的
民族精神。時至今日,

屈原

已經不是尚且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那個

⑹ 高中作文中經常用到的人物舉例

拿破崙
華盛頓
屈原
陶淵明
李清照
李嘉誠
張居正
奧巴馬
海明威
以上是最典型的,舉例要做到融會貫通
要兼顧古今中外,要深刻了解人物平生
要做到信手拈來的高超境界。
希望這些能幫上忙,是我的一點心得

⑺ 高中作文用的人物素材

例子關鍵要看怎麼用,分析深刻,熟例子一樣出好文章。量固然重要,質才是核心。要多讀,更要有選擇地精讀。認真理解,反復琢磨,細致消化,最後實現轉化生成。下面都是與高中課本相關的素材,仔細研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
◆海子,原名查海生,人們習慣稱他為「北大詩人海子」,1964年出生在安徽懷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畢業後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卧軌自殺。他曾長期不被人理解,但他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史上一位全力沖擊文學與生命的詩人。他在極端貧困、單調的環境下創作了將近200萬字的詩歌、小說、戲劇、論文。
◆海子一生短暫卻成就卓著,是當代學院派新詩人的代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是他的抒情短詩中的佳作。 這首詩共三章。第一章虛構一幅自由獨立、遠離塵世喧囂的生活圖景,一股清新潮潤的氣息撲面而來。 第二、三章表達對親情友情的珍惜,一股溫暖甜美的氣息撲面而來。這首詩兩次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都表達美好的情感。在人生觀、價值觀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於墮入塵世成為俗人。詩人心懷始而熱情開放,終而收合封閉。表明海子這首詩在情感的清純、明凈、世俗化的背後蘊蓄著某些復雜性、矛盾性的東西。 ;「面朝大海」本來是面對空曠、虛無,但海子獨具慧眼,竟然看出了「春暖花開」 ,「春暖花開」是詩人的「心畫」,是夢想的溫柔之鄉,寄託著詩人無限渺遠的情思遐想。
◆孤獨寂寞是人類一個永恆的話題,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既是詩人也是海子生前好友的西川說:「對於我們,海子是一個天才,而對於他自己,則他永遠是一個孤獨的『王』,一個『物質的短暫情人』,一個『鄉村知識分子』。」 他的孤獨並不是社會疏遠了他,而是在他受挫後他有意識的自我封閉自己,把這種寂寞和孤獨轉移到詩歌創作中去,開辟自己的精神烏托邦,這一點常人是不理解的。在他的房間里,你找不到電視機、錄音機,甚至收音機。他在貧窮、單調與孤獨中寫作,他既不會跳舞、游泳,也不會騎自行車,這是一個真實的海子。他認為,詩就是把自由和寂寞還給人類的東西。在其絕命前寫下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這是海子在絕望之際對戀人的祝願:「給每一條小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他把幸福留給了他人,而自己忍受的是莫名的不可排除的孤獨和寂寞,這就是海子。封閉的自己,平時與人交往不多,現實的壓抑,加上幾次都與愛情擦肩而過, 使得他更像一個孤獨的孩子。海子實則是一個孤獨的吟唱者,一個內心空靈的詩人,表面上他孤獨,但他通過寫詩,構建著詩歌大廈,獨自品享著寂寞的美麗,他又是一個精神的富足者,永遠沉湎於自己想像中的精神家園。思想者總是孤獨的,一個人的思想越是深刻,他就越難在生活中找到知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清醒,往往意味著痛苦!
◆海子的抒情短詩具有一種超越時空和侵入人血液和靈魂的巨大力量,加上其身世經歷的悲劇性,更促使了其短詩的不朽。可以這樣說,1989年3月26日海子的離去,標志著中國當代詩歌純粹歌詠時代的終結。直至今天,我們也沒有看到比海子的抒情詩更純粹的抒情詩出現。

2、《我與地壇(節選)》(史鐵生)
◆史鐵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響應號召由北京赴陝西務農,因積勞致殘下肢癱瘓,後返回北京潛心於文學創作,現為專業作家。作品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歡樹》等等。《我與地壇》(1991)是作者對自我在過去十年

寫作在內容、思想、形式和寫作行為本身進行解剖,為寫下去(活下去)尋找理由。「我從雙腿殘疾的那天,開始想到寫作。孰料這殘疾死心塌地一輩子都不想離開我,這樣,它便每時每刻都向我提出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活著?——這可能就是我的寫作動機。就是說,要為活著找到充分的理由。」
◆史鐵生曾這樣解釋自己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姓名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的生著,以便不斷的去看它。不是不斷的去看這些文字,而是藉助這些蹣跚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著的心魂,看這心魂的可能與去向。」這段話也是對他作品的最好的詮釋。
◆在這個荒蕪的園子里,作者化了幾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對生命的思考和解讀。這一過程是艱苦的,但也是必要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作者經歷了哪些肉體上的掙扎和心靈上的洗禮。且看史鐵生對生與死的思考,他認為:「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就是說,死
是目的,生便是過程,所以,史鐵生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了「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這樣告訴別人,「人有時候太看重了我們要回到虛無里去,結果忘了我們本來從虛無里來」。在他的另一首詩歌里,史鐵生這樣寫到: 「午後,如果陽光靜寂/ 你是否能聽/ 往日已歸去哪裡?/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極處 時間被忽略在存在中 / 生死同一」 「生死同一」,即過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種回歸。史鐵生眼裡的死,有著回家的溫馨。
◆史鐵生能夠領悟生命的內涵,首先,在於他戰勝了自己的殘疾。前面說過,史鐵生最崇拜的明星是卡爾?劉易斯,但他們見面的時候,史鐵生卻沒有絲毫卑怯的陰影。因為他意識到每個人都是有局限的,9秒99的卡爾?劉易斯也不例外。而此後卡爾?劉易斯輸給了約翰遜。在《我的夢想》中,史鐵生說,「後來知道,跑進9秒79的約翰遜戰勝卡爾?劉易斯是服用了興奮劑,對此,我們該說什麼呢?約翰遜的故鄉牙買加的人們這樣說,『約翰遜什麼時候願意回來,我們都會歡迎他,不管他做錯了什麼事,他都是牙買加的兒子。』這幾句話讓我感動至深。難道我們不該對靈魂有了殘疾的人給予更多的同情和愛嗎?」在這里,史鐵生深刻的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局限,而且還有比肉體殘疾更嚴重的靈魂殘疾的人,他們更需要同情和撫慰。因此,史鐵生終於從殘疾的陰影里走出來。記得原野在《人生》一詩中這樣寫道: 人生,從自己的哭聲中開始, 在別人的淚水中結束。 這中間的時光,就叫做幸福;人活著, 當哭則哭, 聲音不悲不苦, 為國為民啼出血路。 人死了,讓別人灑下誠實的淚, 數一數,那是人生價值的珍珠。 詩人用了朴實的言辭道出了生命的真諦。人這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或長或短,自有論道。而貫穿其中的生命的意義卻是每個人畢生的追求。史鐵生在這里也給提出一個重要的論題,人應該怎樣戰勝自己的苦難,開始對生命意義的探求。
◆2002年,史鐵生獲得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那段授獎詞也許是對他最精當的概括:「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

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由史鐵生的小說《命若琴弦》的電影《邊走邊唱》,電影中有一句經典的台詞貫穿始終:「千弦斷,天眼開。」這句話的背景是盲人琴師的師傅說過,彈斷的第1000根琴弦能帶來光明。盲人對於光明的渴望,殘疾了雙腿的人對於行走的渴望,從來不會停止,在史鐵的作品裡,我們始終能夠讀到這樣的渴望,他從來沒有掩飾過。

3、《我有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
◆1963年8月28日,華盛頓特區組織了一次二十五萬人的集會,要求種族平等。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萬的黑人發表了這篇演說詞,立即舉世聞名。他講話沒有講話稿,他把自已對前途的看法,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告訴了雲集的聽眾,這就是「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國一位重要的政治領袖。曾獲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他為美國黑人的政治權利而斗爭,從而為世界其他地區樹立了榜樣。他帶給人們的啟示是黑人不應該被隔離,而應受到像其他人一樣的待遇,而且應該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張的核心是非暴力主義。1929年,馬丁?路德?金誕生於美國東南部的喬治亞洲的亞特蘭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師的兒子。1948年他大學畢業,擔任教會的牧師。當時在南部各州.黑人還沒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雖然美國在1865年學結束了奴隸制,然而南部各州.通過了它們自已的法律,繼續把白人和黑人分開。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飯店。醫院。公共汽車和火車里都有為黑人設置的隔離區,且南部各州的黑人沒有選舉權。畢業後相信,可以通過和平革命達到社會變革的目的,而不通過戰爭和殺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國黑人,給他們平等到的權利。1964年他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他將全部獎金(54,600美元)獻給了自由運動。1964年通過了新的民權法案,規定凡是接受美國政府資助的組織都必須平等地對待黑人。1965年一項新的選舉權法案成這法律.從那以後,所有黑人都享有選舉權。其思想對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美國政府確定從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金的誕辰為1月15日)為全國紀念日。從1987年起金的誕辰亦為聯合國的紀念日之一。
◆夢想是生命的織錦;人到了沒有夢想的時候,也就是生命力完全衰竭的時候。沒有夢想的生活是黯淡的、貧乏的、空虛的生活。對生活的熱情期望、勇敢追求和執著信念,作為青春的遺產留在心中。所以,人一定要有夢想,並且要為之不斷努力。從美國追求平等權利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到我國古代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再到近代革命的先軀孫中山先生的「以天下為己任」都告訴我們,成功背後都有夢想的支撐。
◆國家的興衰安危,牽動著每個愛國者的心。國難當頭,觸龍挺身而出——說趙太後。觸龍針對趙太後的心理狀態採用了一整套「迂迴戰術」,動之以情,喻之以理,最終說服了趙太後。很多人贊嘆觸龍高超的勸說藝術,若止於此,僅得皮毛耳!透過那高超的勸說藝術,我們還應看到觸龍那種以滿腔的熱情和主人翁的態度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為國排憂解難的精神。憑著這種精神,他讓太後懂得了「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道理。這才是最終打動太後的原因,也才是我們學習此文的最大收獲。 因「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才有了屈原的路漫漫而上下求索;才有了蘇武牧羊的動人故事;才有了班超的投筆從戎,岳飛的精忠報國;才有了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月干膽兩昆侖」…… 懂得了「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我們才能教育我們的子女、學生,當個人利益和祖國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要擺正個人、集體和國家的關系,要舍私利而全大局,聽從祖國的召喚。

3、《勸學》(荀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高爾基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名言。這都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可以說,人的一生都處在不斷的學習中,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這種無意識的本能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這一點,古人已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兩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勸學》就精闢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及學習應有的方法、態度。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代表人物,同早於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他對儒家的復古保守傾向有所揚棄,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注意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教育功能的重要,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進步。
◆環境的影響與習俗的熏陶。荀子認為,人所處的環境與風俗對人性也有巨大的影響,他舉例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勸學》)因此,荀子十分強調社會風氣與習俗的重要性,他說「習俗移志,安久移質」《儒效》),即認為社會習俗與風氣不但可以改變人們的思想,甚至由於人們安於所習而可能變化其本性,即所謂的「注錯習俗,所以化性也」。(《儒效》)
◆他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深入,學思精通則知之明, "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認為思是學與行之間的關鍵,學不思者則不明。因此,他認為理想的"大儒"不止是博學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斷能力。"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積"的過程是漸進的過程,因為知識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斷培養與提高的過程。荀子認為用心專一, "鍥而不舍"是進學修德的有效方法。學習是積累過程,需要有恆心。所謂"善假於物,即善於學會利用前人己經積累的知識和工具,才能學有成效、學有創新的意思。

4、魯迅的作品 在生命里與魯迅相遇
(一) 以前曾經有意識疏遠魯迅,以為他遙不可及,不食人間煙火。自從閱讀蕭紅的《魯迅:深刻與偉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之後,對魯迅油然而生沖動。其實魯迅也是一個平凡人,他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一個丈夫,一個兒子,一個父親。 緣於他的平和,緣於他對劉和珍的描寫,他不再是一個神,而是我心目中的朋友。從相遇魯迅,在生命里與魯迅相遇,在心靈里永駐「始終微笑著,態度很和藹」——這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知人論世。不想探究他悲傷的內心世界,也不想捕捉他靈魂深處的叛逆,只想平和地觸摸他的心靈,感知他豐厚的感情世界。 他可以大手筆,手拿銳利的匕首直逼敵人的心臟;也可以風花雪月般地給許廣平寫纏綿悱惻的情書;也可以風情萬種、柔情蜜意地享受家庭的溫馨與浪漫;也可以深情地與兒子海嬰盡情享受天倫之樂;還可以如慈父般諄諄教誨他的女弟子蕭紅,誨人不倦地指導她完成《生死場》……我靜靜地聆聽他喘息,直到1936年他因肺病離開了人世。 如果我能有幸與魯迅成為朋友,我一定做他的諍友:忠告他少吸煙,多保重身體,精心呵護他的心靈;如果有幸在生命里與她再次相遇,我一定拜他為恩師……
(二) 尊敬的魯迅先生:您好! 我是您忠實的讀者,已經拜讀過您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以及書信,對您由衷地敬佩。請允許我冒昧地尊稱您為恩師,可以嗎? 也許有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女人頭發長見識短;女人要遵從「三從四德」;學做一個淑女……其實殊不知這世界變化快。女人已經可以支撐半個天!當今的社會「誰說女子不如男」!因為世易時移嘛! 傾聽您的諄諄教誨,在您作品中徜徉,如沐春風,您的忠言好似春風化雨:還是做一條小溪吧!它清澈見底;倘若是爛泥潭,誰知道他有多深呢!您平易近人的態度,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心懷感恩之心。學會與人為善,深明事理。您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青年必勝於老年。您親自上街替青年人縫補靴子:這讓您有親和力,真是古道柔腸啊!您的人格魅力浸染了我的思想,凈化了我的心靈。與您在生命里相遇,您既是良師,同時又是益友。亦師亦友。多年師生成朋友! 傾注了我全部身心投入地愛一次,閱讀你的著作,讓我飽覽人生百態,讓我綻放智慧之光。大師,魯迅! 大師級作家,就應該具備恢宏的氣概,著作等身,作品經過大浪淘沙,能夠讓人心靈受到震撼。為人師,就應該用人格魅力征服學生;因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腹有詩書氣自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深深地景仰魯迅。在生命的長河裡,有幸與魯迅相遇,您給我的生命注入了鮮活和智慧,讓我飽蘸深情,喚醒沉睡中的國人,砸碎那間鐵屋,掙脫枷鎖,走出禁錮。 我為您吶喊!
5、《裝在套子里的人》(契訶夫)
◆法國思想家帕斯爾說「人只是一隻蘆葦,是宇宙間最脆弱的東西。但人是一隻會思想的蘆葦」。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宇宙間任何一件東西都能置人於死地,然而人卻成了萬物的主宰,這正是因為人有一顆會思想的靈魂,人因為思想而高貴。然而當人的思想被關在一個籠子里而失去了飛翔的自由時,人還是「人」嗎?
◆在《裝在套子里的人》中,契科夫塑造了一個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想做一個純粹的現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別里科夫。別里科夫的可悲之處在於,他千方百計地想要隱藏自己,用一層一層的套子,而卻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些隱藏,反而將他醒目地暴露在了眾人的面前,當他已經被異化成套子的時候,這件套子卻又彷彿成了那一撮白色,使得他在別人眼中成了一個異類,被身邊的人所擠壓所排斥,直到期最終走向墳墓——一個永遠的套子。
◆別里科夫是在華連卡的笑聲里走回家,並從此走上人生的不歸之路的,事實上,華連卡的笑沒有一點敵意,就象一個小孩子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而情不自禁地發出笑聲一樣。而在別里科夫看來,那些人所久久期盼的喜劇的高潮終於出現了,很快地,他的從樓梯上滾下來的尷尬場面就將完全地曝露在眾人的眼光里,淹沒在無窮無盡的嘲笑中,這正是別里科夫想要逃避的一切,而他現在的確已無路可逃。在卡夫卡的《變形記》中,被異化成甲殼蟲的格利高爾在生命的最後依然充滿溫情的回想著人間的一切,他知道自己的死對自己和家人都是一種解脫,他對拋棄自己的親人仍然有著無盡的眷戀,可是別里科夫的世界的盡頭彌漫的全是恐懼和絕望。我們以前看到的只是別里科夫作為沙皇的一名忠實的走狗,對他身邊人的思想進行鉗制,卻忽略了身邊的這些人對別里科夫的敵意和冷嘲熱諷也是造成別里科夫的死因,正如魯迅先生的《孔乙已》中那些短衣幫對孔乙已的一次一次的嘲笑最終將其推向死亡的悲慘境地一樣。

6.《米諾斯的維納斯》
◆「人的殘缺證明了神的完美。當你覺得自己是殘缺的,而有一個不殘缺的比照著的時候,神就存在了。(史鐵生)

◆余秋雨在《廢墟》中說,『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一種事物過於完美,就給人不真實,就脫離了大眾的實際,與人們意念中的感覺不切合。而殘缺美是一種幻想美,一種彌補美,一種在心靈里重塑的藝術。」

◆讓人產生同情的事物是否就是美的事物呢?答案是否定的,山之美,美在其高峻;河之美,美在其秀麗;海之美,美在其壯闊……所有這些事物能夠引發人類的情感,有崇敬,有仰慕,有依戀……是下位對上位、低位對高位的須仰視之情感,同情則相反,是上位對下位、高位對低位的惻隱和憐憫之情,說得過分一點,同情意味著施捨。

◆孟子曾說「充實而有光輝」謂之美,維納斯沒有身體各部位驚人的協調,沒有豐腴、溫暖的肌膚,沒有優美的曲線,就不可能成為美的典型;更重要的是,她無意識間丟失的雙臂,激起了所有觀賞者的無窮的遐想,完成了「一次從特殊轉向普遍的毫不矯揉造作的飛躍」,這就是「空靈」。 藝術是「充實」與「空靈」的完美結合。維納斯之所以成為世界十大雕像,就在於此。

◆美是一種發現, 美在心靈, 人有悲觀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熱愛生活,熱愛藝術, 可怕的不是軀體的殘缺,而是靈魂的醜陋。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題都城南庄》(動人之處在於留下的遺憾和懸念)

◆清岡卓行並不是殘缺美的首創者。我國古代早就有相關的論述,老子雲「大音無聲,大象無形」,即是說最大的樂聲聽來反而無音響,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形跡。

◆環肥燕瘦西子病,可她們都是歷史上有名的美人。為什麼呢? 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間凄美的愛情故事能夠流傳至今,成為千古絕唱。為什麼呢? 英國王妃黛安娜如流星般逝去曾令多少人為之悲痛惋惜,可是也有人說,王妃的早逝也是一種美。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缺憾也是一種美。

◆美國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曾經創作了一個被稱為最短的科幻小說的作品,只有一句話:「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例文◆ 《殘缺之美》

有時候,我甚至相信:只有殘缺的東西才是美麗的。 我看著斷樹殘樁,枯枝敗葉;看著舊寺的斑鍾頹牆;我看著深深庭院里的一蓑積草;看著一個沉默 老人走街串巷拾破爛;看著一個有缺口的酒瓶,或一隻被踩扁了的易拉罐在地上默默地滾動又停止。每當我看到這一切,我總是很專注地凝視他們,直到把他們望到很遠很遠的境界中去。 我不知道這些為什麼,但我確確實實地相信,這一切更為真實,更為深刻,雖然是那樣的平常、那麼落魄,甚至有些狼狽。 他們或許是從光艷十足無可挑剔的顛峰,驟然落地,或是慢慢落下,慢慢沉澱,慢慢變形,然後走進我的視野,走到輝煌不再的今天。 我不知道他們曾經怎樣的美麗過,所以我無法說出他們的美麗。也因此,我沉沉地沉醉於這種不可捉摸、不可溯源的美麗之中,挖掘著他們絢麗的往昔。將這兩種狀態拉至眼前,不禁黯然淚下。這不可解釋的一切蘊含著多少難以訴說的悲歡離合,蘊含著多少滄桑,世事中永恆的感傷和無限的蒼涼啊! 殘缺的事物就這樣印滿了重重疊疊的生命的影跡,那麼沉厚,卻又那麼美麗。 我看著單戀者在心愛人的新婚之夜執花立在雨中,看著喜悅滿足的人忽然沮喪失落,失寵明星凄然一笑,官場失意者獨品清茶,韶華已逝者對鏡愁思;我聽著蒼顏白發的老人憶起發黃的青春,冷峻孤傲者懺悔錯過的愛情,英雄暮年時痛訴孤獨落寞。哪怕我對眼前的人一無所知,我也一定會相信:「這些曾經美好,現在依然美好的靈魂,在經歷辛酸與苦難以及難以觸懷的人事和情緒後,將會在生命中刻下最深的記憶。」 真正經歷傷痛的人,才算出真正活過。黛玉的美在於她沒沒能實現的刻骨銘心的愛情,三毛的美在於她歷盡滄桑後即一剎那的明徹與超脫,梵高的美在於用金黃的刀子讓他在光明中不停感到巨痛,貝多芬的美則是在失聰後用黑白鍵撞擊出生命的悲壯文章。如果說生活中的殘缺讓平凡者泄漏出生命的光點,那麼這些優秀的靈魄則如銀色的禮花,開滿了我們頭頂的天空,讓人雀躍與敬仰。 這些悲哀而持久的美麗,直接觸動了我心靈中最柔軟的部分,讓我隨他們流淚,歡笑或沉默——那是一種多麼讓人心悸的快感啊! 沒有多少人知道這種殘缺之美是種怎樣別致的幸福和快樂,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種殘缺的美是如何細細密密地布滿我們門前的田野和草場,如同今夜細細密密的月光。 是誰說過,一朵花的美麗在於她的綻放,而綻放的花正是花心的殘破啊! 簡評:本文用細膩、優美而富有哲理性的語言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悟。真正的生活並不完美,而正視它,勇敢地去面對他,努力尋找生活的美,才是健康的生活態度。這樣人們在世間所做的一切才是自助而不是自欺。我們要面地現實,而不應逃避。我們知道一切事情的改變都是正常的,而許許多多是人力不能改變的,那麼就找一點最優最美的東西吧,努力把他們挑出來,寫下來,留到記憶里。這樣就算是世間的事物都改變了,那些東西無法精確地描繪出來,但也會留下一種永遠的美麗、永遠的希望。

⑻ 在中考寫作文時 我可以拿動漫的人物來做例子嗎

讓一個作文66分的姐姐告訴你,最(ji )好(de)還(yi)是(ding)不要的!!就像不能用神話和傳說的故事做例子一樣,老師們不會認同的……%這是應試,孩子記得不可以啊!

⑼ 高考作文中可以用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做事例嗎

可以,當然可以,我高考前背了不少作文,很多就是舉得就是文學作品中的例子,比如《傲慢與偏見》裡面的達西和伊麗莎白,你的例子舉得不錯。

⑽ 求高中作文800字左右,標題是"行為決定位置",要原創有人物事例的議論...

人們在拍照時,都十分注意選擇一個好的角度.拿拍攝人像來說,可以正面拍,可以側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選擇一個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神態,這對攝影者來說,至關重要.
作文也同攝影一樣,要講究角度.先擇什麼樣的用度來表現文章的主題,往往能決定一篇文章的優劣和成敗.

記得文學巨匠茅盾逝世時,有一個班級的老師布置大家寫隨筆紀念.不少同學落筆前沒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選擇.結果文章不是議論空泛,就是缺乏新意;而有一篇題
為(最後的「作品」)的感想文章,選擇了茅盾在「生命的彌留之際正式向黨提出請求,希望成為一個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這一側面,展開議論,把茅盾在最後
時刻「給黨中央的信」,著作是他一生創作的大量優秀文學作品的繼續,別具匠心稱之為」最後的『作品』」.深情地贊揚了這位偉大的文學巨匠用「熱血和信念」
執著地追求真理的高潔志向.由於角度選得好,使這篇隨筆在同類文章中脫穎而出,顯得極有新意.
由此看來,要寫好一篇文章,根據題意要求去選擇最佳角度,是忽視不得的.命題議論文雖然規定了議論的「范圍」,但並沒有規定寫作的角度,角度抓得好,文章一起筆便引人入勝.能顯示出對所議論事物的不同一般的見解.

前面說過,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種寫作角度,打開思路之後,也就要選擇自己認為最佳的寫作角度入議,這和命題作文選擇寫作角度的道理是相同
的.那麼,怎樣選擇最佳的寫作角度呢?關鍵是:要從自我出發,選擇能深刻揭示題意、有社會價值、自己有真切體會並能給人以啟迪的寫作角度.所謂「從自我出
發」,就是選擇的寫作角度一定是自己有話可說,有理可論的,不能感到陌生,以至心中無數,言不由衷.
具體地說,最佳寫作用度還要符合兩個要求:

首先,角度要小.選擇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廣,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談.角度小,集中一點,走筆成文,效果就好.上面提到的《最後的「作品」》,就抓
住了茅盾臨終前寫的「入黨申請書」這個角度,深入議論,而不去泛泛而論茅盾一生中的許多事跡.這樣,文章角度很小,主題卻很集中,而且由小見大,從中折射
出茅盾光輝的一生,立意十分深刻.

其次,角度要新.所謂「新」,就是不落俗套.我們說,對同一個問題和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闡述,見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寫出來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
兒見過,這除了材料陳舊之外,主要是寫作角度不新,無法議論出新意來.必須明白,只有從新的角度觀察事物,才能發現事物的新的特點,從新的角度分析事物,
才能獲得對事理的新的認識.

有一位同學讀了課文《失街亭》以後,就「斬馬謖」的情節發表看法,寫了《從孔明斬馬謖談起》的讀後感,由於選擇了「孔明用人」的寫作角度,文中提出了「與
其執法如山在後,不如任人唯賢在前」的主張,對「識才、薦才」問題發表了頗有新意的見解,這就比論述「驕者必敗」之類眾所周知的道理新鮮多了.

自然,議論要出新意,需要我們有深刻的思想,同時在語言上也要有新的創造,力求達到「創意造言,皆不相師」的境界;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如果對「執法如山」
和「任人唯賢」的含意一知半解,對兩者的聯系似懂非懂,要想在「失街亭」的問題上發表有新意的議論,也是很困難的.
角度小和角度新,是衡量最佳寫作角度的兩個標准.由於打開思路後,會發現多種寫作角度,因此,要確定最佳角度,還必須對可以入題的角度進行比較篩選.例如:
魯迅先生曾說:「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過,不過不好吃、所以後人不吃了.像這種人我們當極端感謝的.」

這段材料可以選擇下面幾個角度展開議論:1創新需要勇士,要敢於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2探索會有失敗,失敗者也值得感謝.3對創新者的成果,應該不斷發
展和完善.比較一下,角度1和3顯得太大,「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和「創新者的成果」議論起來容易流於空泛;角度1還顯得缺乏新意,這類議論已經見得不少
了;角度2不僅小而集中,而且頗有新意.以材料作「引子」,圍繞「探索會有失敗」展開議論,重點是「感謝失敗者」.能講出「感謝」的道理並令人信服,無疑
是對「探索精神」的有力支持和促進,這比一般情況下「感謝勝利者」的意義要深刻得多了.這樣比較一番,篩選一下,最佳寫作角度也就不難確定了
如同拍照角度並無固定模式一樣,寫作角度的選擇和確定也要運用眼力,「獨辟蹊徑」.高明的攝影師善於尋找理想的角度,拍出人物的千姿百態,如果我們精心選擇寫作角度,也就不愁文章不展露新姿.
如何作到開門見山提論點
不少議論文往往因「事」生「議」.在表現形式上,文章開頭總是援引事例,而後展開議論.象《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反對自由主義》等文章開門見山提出論點,在中學生的作文中是十分罕見的.開門見山提出論點,旗幟鮮明,立論醒目.下面三段文字就具有這樣的特色:
(1)
學習要打好基礎.「根深才能葉茂」,就是說的打基礎的重要性.司馬遷如果不在年輕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能寫出流傳千古的《史記》嗎?達·芬奇小時候
如果不在「畫蛋」上狠下功夫,後來能成為繪畫的一代宗師嗎?愛因斯但幼年時缺少聰明才智,但他發揚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
練基本功,終於攀登上科學的高峰.古往今來,無數有成就的學者、專家,都用自己的經歷,雄辯地作了證明!
(2)「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意味著什麼?那就是犧牲.這種犧牲,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普天下的人民,因而崇高而偉大!這種犧牲,不是為了私利,而是為了國家的公利,因而可與日月爭輝!犧牲的是名利、地位乃至生命,但贏得的卻是國家的興旺、人民的敬仰.
(3)
不適當的、不適時宜的褒貶,都足以損害一個人,尤其是過早的贊譽.一次歌唱大獎賽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報刊上把獲獎的年輕選手稱為「唱歌明星」、「著名
歌唱家」;戴上這樣的桂冠的參賽者,有的甚至還是在中學里念書的學生!我很納悶,這樣的宣揚、對青年的思想進步和藝術成長會帶來什麼好處呢?上述三段文字
的劃線部分就是論點.我們說,議論文的開端起筆,要為全文輔展文路.清人唐彪在《讀書作文譜》中雲:「通篇之綱領在首一段,首段得勢,則通篇皆佳.」把自
己的真知灼見提煉成論點,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開宗明義,起領全文,就能造成一種氣勢;也利於暢通文思,圍繞論點展開議論;這時促成「遇篇皆佳」的作
用,確實是不可小視的.
那麼,如何做到開門見山提論點呢?
首先,必須根據題意要求和對議論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闢的卓見,並形
成判斷,已提煉出了文章的論點.也就是說,下筆前已經成竹在胸,心中有底.如第一段文字,作者對論述的中心已經十分明確,並且從司馬遷、達·芬奇、愛因斯
但的材料中提煉出了「學習要打好基礎」的中心論點;如第二段文字,作者已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名言中悟得了「那就是犧牲」的啟示;如
第三段文字,作者目睹報刊上給年輕選手戴上了許多不恰當的「桂冠」的現象,深切感到問題的嚴重性在於「不適當的、不適時宜的褒貶,都足以損害一個人,尤其
是過早的贊譽」.正因為「胸有成竹」,對議論對象已經形成了明確的見解.並且確認見解符合題意或提供的材料的含義,有議論的價值,才使開門見山提出論點有
了可靠的保證.如果面對論題或議論對象,還沒有引出感想或提煉、概括不出論點,要做到「開門見山」又怎麼可能呢?」
其次,要改變自己的行文習慣,
開頭第一句話不用敘述語言,而用議論語言.即是用表示明確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斷句,一下子打開「議論」的口子.有些同學寫慣了記敘丈,在議論文中也往往
出現大段記敘文字,尤其不善於文章起筆就申述論點,擺出議論的架勢;有些同學下筆前胸無成竹,不管寫什麼議論文,總是以記事開頭,甚至大段記敘完畢之後,
才托腮凝神思考應提出什麼論點;上述行文習慣對寫好議論文妨礙極大,如不改變是無法做到開門見山、立論鮮明的.
自然,用事例開頭的「一事一議」的
寫法,「事」在前,「議」在後,也是議論義的一種布局,但這類布局較為常見,掌握起來相對容易一些,而開門見山提出論點,對我們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如上
面提到的一、三兩段起筆文字,如果作者事先在頭腦里還沒有形成明確的判斷,或者沿襲自己習慣的行文方式,就往往會變成這樣的開端:(1)我國大史學家司馬
遷,年輕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終於寫出了流傳千古的《史記》;義大利名畫家達·芬奇,小時候在「畫蛋」上狠下功夫,終於成為繪畫的一代宗師;偉大的
物理學家愛因斯但,幼年時缺少聰明才智,但他發揚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練基本功,終於攀登上科學的高峰……(2)每次歌
唱大獎賽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報刊上把獲獎的年輕選手稱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這樣的桂冠的參賽者,有的甚至還是中學里念書的學生!我很
納悶,這樣的宣揚,對青年的思想進步和藝術成長有什麼好處呢?
一篇議論文,除中心論點外,還要有對中心論點起證明、補充和發揮作用的分論點.分論
點是由中心論點統率並為中心論點服務的.我們所說的「開門見山提出論點」,除了首段起筆外,還要求在展開論證後,將每一個分論點分別放在自然段的開頭提
出.例如證明中心論點有三個分論點,那麼,這三個分論點就按其邏輯順序依次在三個自然段的開頭提出來,這樣就使文章在論證過程中,分論點的位置十分鮮明,
也就為整篇文章立論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下面舉一篇短論作例:
聞過不跳
聞過不跳.這對實施輿論監督,關系極大.在我們這個封建意識還比較濃厚的國家,領導也好,群眾也好,其民主意識的培養,彼此都需要一個過程.要求每個領導者「聞過則喜」,「聞善言則拜」,標准太高,不現實,不如暫提「聞過不跳」為好.

謂標准低,做到也不易.聞過即跳的事,今天並不少見.老虎的屁股,即使你摸得再輕,它也會跳起來的.跳,說明什麼?不外乎,批評喪失了他的「尊嚴」,或者
批評不盡合乎事實,或者批評正好點到他的「穴道」.無論哪種情況,跳,都不是好對策.它既不能裝飾尊嚴,提高威信,也不能用來澄清事實,更不能用來掩蓋錯
誤,只會暴露自己心胸偏狹,辦法不多.
不跳非塞耳,從善促反思.提倡聞過不跳,絕非聞過之後,兩耳塞豆,不理不睬;或者消極按捺,「硬著頭皮
頂」;甚至伺機報復「秋後算賬」;後一種不跳,曾造成過極為惡劣的影響,歷史已經懲罰了這類「不跳」的「算賬派」.聞過不跳,則是希望「不跳」之後,促進
反思,從善如流,從批評中吸取動力和活力,進而把黨和人民交給自己負責的那部分工作搞得好些.(原載《解放日報》拾風文有改動)

這篇短論的中心論點是首段首句:「聞過不跳」.這是根據實施輿論監督的實際情沉,從「聞過則喜』』這一成語中引申出來的富有新意的見解,開門見山提出來,
十分鮮明醒目.接下去提出了兩個分論點:一是「莫謂標准低,做到也不易」;二是「不跳非塞耳,從善促反思」.依次在每一自然段開頭提出,不僅證明、補充和
發揮了中心論點,使議論得以展開並達到-一定的深度,而且分論點的位置突出,在所屬的自然段中也是「開門見山」,無疑起了使文章立論更加發人深省的作用.
結合具體材料發表議論,關鍵在於從材料中提煉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同樣能做到「開門見山」.請看下面一篇文章:
這樣的會風好

風是黨風的一種表現,搞四化建設,必須提倡好的會風.九月二十二日上午,魯迅誕生一百周年紀念委員會舉行全體委員會議.八時半,紀念委員會秘書長陳荒煤同
志就來到會場.不到九時,紀念委員會主任委員鄧穎超同志也提前到會.她和部分委員親切地談了一會兒話,然後就座,宣布會議開始.她說這次會議有兩個議程,
一是由秘書長作報告,二是請委員們討論.她自己首先對紀念活動提出了具體意見,也對委員們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位委員作了簡短發言.過了一會兒,鄧穎超同
志問:「還有意見沒有?」會上沒有人再要求發言.她就宣布:「沒有意見就散會,開短會!」這時是上午九時四十五分.會雖短,卻解決了問題.這個會議的會風
好,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地方.
第一是會議主持人准時到會.開會,應該有雷厲風行的作風,規定什麼時候開會,就什麼時候到會.所有與會者、包括主持
會議的領導人都不能例外.八點開會九點來,寅時開會卯時到,這種鬆鬆垮垮、懶懶散散的惡習應該糾正.不顧與會者等候多時,主持人自己姍姍來遲的作風也要克
服.領導帶好頭,不僅是有群眾觀點的表現,而且有利於同與會者一起,形成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好作風.
第二是報告人作有準備的發言.無論開什麼會,都要講求成效,講求質量.會前必須作好充分准備.會前不作準備,會上信口開河,漫無邊際地談山海經,使與會者不得要領,就很難研究和解決問題.我們應當提倡:領導者要做有準備的報告(應該自己動手,而不勞秘書代辦).

三是說短話,開短會.上述會議時間很短,總共不到一小時,話多則長,話少則短,不拖拉,不耗時間.我們很需要這種作風.現在大家任務很重,事情很多,要通
過開各種會議,討論問題,研究問題.但不能把過多的時間,用在會議上.會議,因其內容不同,有的需要長,有的需要短,但無論如何,都應該盡可能求短些,更
短些.魯迅講話、寫文章,就主張盡可能短.我們應當學習魯迅,也應當提倡:寧可把長會縮成短會,決不將短會拉成長會!
提倡好的會風,糾正不良的會風,應該是整頓黨風中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內容.(原載《人民日報)葛瓊文)

和《聞過不跳》不同,這篇文章有一個開會的具體材料,作者對感性材料進行分析,上升到理性認識,提煉出「會風是黨風的一種表現,摘四化建設,必須提倡好的
會風」這一中心論點,開門見山提出來,然後用開會的材料作例證,接下去作者小結一筆:這個會議的會風好.又從中提煉出三個分論點:「第一是主持人准時到
會」、「第二是報告人作有準備的發言」,「第三是說短話、開短會」,依次在每一自然段的開頭亮出,使讀者一目瞭然,明確了會風好的具體內容和標准,從而使
全篇立論更加鮮明.顯而易見,這就是「開門見山」的作用和效果了.
要做到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就需要我們在下筆前構思好論點提綱,應注意三點:一是注意論點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確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之間是否統率和被統率的關系;三是分論點之間是否具有內在的邏輯聯系.構思成熟後,就可以鋪紙展筆了.
例如《「庖丁解牛」的啟示》論點提綱:
中心論點:實踐出真知,不斷總結經驗,掌握事物的規律,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分論點:
(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於學習,尋找規律.
(2)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總結經驗,掌握規律.
(3)要運用規律,揚長避短,勇於克服困難,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批評的「藝術」》論點提綱:
中心論點:批評要取得效果,必須講究批評的「藝術」.
分論點:
(1)批評必須注意界限和分寸,該批評的進行批評,不該批評的不亂批評.
(2)批評,必須把握住被批評者的性格.
(3)批評,還必須注意尊重被批評者的人格.
(4)講究批評的「藝術」,才能打開被批評者心靈的大門,使被批評者心悅誠服,從而真正提高思想覺悟.
下筆前疏理好論點提綱,作文時,思路就不會阻塞,行文也不會捉襟見肘,做到「開門見山』』也就從容不迫了.

當然,文章的布局方式多種多樣,提出論點的方法也遠不止一種.但學會了文章起筆提出中心論點和下面自然段的首句提出分論點的寫作方法,就掌握了議論文如何
發揮論點的威力的一種技巧.而根據題意和議論實際的需要,靈活熟練地運用這種開門見山提出論點的方法,對我們寫好議論文來說,是有著很大的實用價值的.

閱讀全文

與高中作文里可以拿來做例子的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