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都江堰游記 作文500字以上700字以下
都江堰游記
去年暑假,我去了四川的許多地方,有記載歷史的武侯祠,有幽靜的的青城山,有詩聖的杜甫草堂,還有二王廟、青羊宮等,但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都江堰。
那天一大清早,我們一行人上了旅行社的車,來到都江堰大門口,這時天才剛剛全亮,導游便帶著我們走了進去。
走了幾十米只見有一個噴泉。它周圍是一個個竹子編的細長的竹簍,裡面全是很大的鵝卵石,一旁還有幾個用木頭做的、繩子固定的像三角架一樣的東西,據說當年李冰父子就是用這兩個東西把水攔住的。噴泉中間還有四五條又粗又長的木樁橫倒在裡面。聽導游說,古時每年都要清理江底的沙石,李冰就是用這木樁做標記,挖到木樁後就不再向下挖了,直到現在江底下都有那樣的木樁。 http://www.BangNiShouji.com
繼續往前,導游帶領我們往魚嘴方向走去,途徑堰功道,它的兩側是十二位建造和保護過都江堰的功臣們的銅像。
我們一直從後向前走,不遠處就先看見了「寶瓶口」,寶瓶口把一座大山分成了兩部分,兩部分之間的水流向內江,另外多餘的水分流到了外江,成都市區的用水多半是內江的水。再向前走就是「飛沙堰」了,它的主要作用是泄洪排沙,內江經過了飛沙堰就很乾凈了。正在我感慨古人的偉大時,不知不覺地來到「魚嘴」了。因為它的前面像一個扁平的魚嘴,因此而得名魚嘴,就是在這個地方把岷江活生生分成了內江和外江。
這次去都江堰,我看到了華夏兒女的聰明才智。他們做了竹簍,將小的石塊捆在一起,增加重量,不至於被水沖走,像三角架的東西則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還有前面我說的把山一分為二,如果要把山慢慢的挖則需要挖很長的時間,但古人知道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先把石頭用火燒了,再立刻澆水,使石頭在迅速收縮時炸裂開來,變成了小石塊,不但方便搬運,而且更加省力,也節省了很多時間。
我真佩服李冰父子的毅力、決心和智慧,我們要學習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
『貳』 仿寫都江堰作文
今天清晨,我們一行五人,驅車前往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游覽。途中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在喜悅的心情內蒙上一層陰影。快到目的地時,雨過天晴,內心感到欣慰。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離堆公園」是宋代的名「花州」,清代為「桑園」園內亭榭錯落有致,古木參天,樹木蒼翠,奇花異草,千姿百態,花香四溢。「離堆」的來歷,是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時,為了把岷江水引到川西,灌溉農田,用人工開鑿了旁邊的一條引水口,將一個山丘和對面連接的玉壘山分離開,形成了一個孤堆而得名。
都江堰由三大工程組成:魚嘴分水堤、飛沙堰和保瓶口。一,「魚嘴分水堤」把岷江分為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排沙,內江引水灌溉。二,「飛沙堰」泄洪水、排沙石、攔春水。枯水季節將岷江水源源不斷地送往灌區,是它的一大特色。三,「保瓶口」是人工開鑿而成的窄而深的梯形引水口,一是引水供下游使用,二是與飛沙堰聯合運用,控制內江洪水不湧入成都平原,使洪水排人外江。這三大主體工程互相依存、互相制約,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川西平原成了「大水不淹,小水不旱」旱澇保收,得名「天府之國」。
李冰父子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修建了都江堰,2200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的效益,造福人類。在科學極不發達的年代,做出這偉大功勛,不可被時代沒滅,人們更不能忘懷,為紀念他們修建了廟宇,「伏龍觀」寄託人們的懷思。我們向祖輩學習他們發奮圖強的精神。搞好學習,才不虧對祖先——我們是勤勞勇敢的中國人!
『叄』 都江堰南橋游記作文
說起去都江堰,我心裡是多麼高興啊!我一心想著都江堰和二王廟,高興得我一晚上都睡不著覺。當我睡覺的時候,做夢都想著都江堰。
早上七點鍾一起床,我穿好衣服,很快地漱口洗臉,然後吃完牛奶和雞蛋,一邊准備去都江堰的用品,一邊等我爸爸開車來接我跟我的婆婆、爺爺和妹妹。我等啊等啊,我等得有點不耐煩了,我打了兩次電話,爸爸告訴我車子已經來了,叫我們趕快下樓。
我爸爸開著車,帶著我們上路了。我們從金堂出發,經過廣漢、彭州,然後到達了都江堰的花果山渡假村。平常我們看的花果山都有孫悟空,可這里沒有,也沒有水簾洞,但我覺得還是很好玩的,因為那裡有我爸爸的很多同學。
後來,我跟我的婆婆、爺爺、媽媽和妹妹到了二王廟,我們買票從後門進了山門,我們一路上看到了美麗的花、綠綠的小草和天上的一隻小老鷹,一些樹已經很老了,有兩百多年以上,我們還看到了古時候打仗的地方。我們又經過一片樹林,來到了一座橋前。這座橋是用木頭和很粗的繩子做成的,分為三個部分,大約有一米左右,橋的三個部分上面有象亭子一樣的東西,上面有一個洞。橋的下面全是石頭,很高,有些坑裡面有水。我們走上去的時候,人不多,可是那橋還是搖搖晃晃的,我以為我們會掉下去,我媽媽告訴我,不要去摸繩子,只要走中間就可以啦。雖然我有些害怕,但我還是輕松地走過了這座橋。
過了橋,我看到一種很奇怪的車子,它的方向盤向前,可是座位是向後面的,方向盤很小,可以座8個人,是用來觀山望景的。我們沒有坐車,走路來到了魚嘴,看到了有些人在搬石頭玩,我在想那些人是怎麼下去的?又怎麼上來?那麼重的石頭怎麼搬得起來呢?我一直沒有想通。
後來,我們又來到一個茶館,我和我媽媽、外公進去看了一下裡面廟子的佛像,媽媽說這里是李冰大成殿,裡面還有古時候留下來的文物,我看到好幾根香,比我們平時用的長多了。
我們游完這些景點,已經下午3點多了,媽媽打電話叫我爸爸把車開過來,我們得回家啦。我今天玩得好開心,我希望爸爸再帶我出去玩兒,爸爸說:「只要你好好學習,就帶你出去玩。如果你不好好學習的話,那就牆壁上掛門簾——沒門兒!」
『肆』 我的家鄉都江堰作文500字
家鄉是每個人心中永遠的淺盤。任何一天街道,一條巷陌,一
個季節都在記憶里留下了道道痕跡,而夏天就是其中一道最深的痕
跡。
夏天在每個人的記憶里都是緊張的、燥熱的,而我的家鄉——
都江堰的夏季卻是另一番景象。
都江堰四面環山,水系發達,空氣濕潤,但夏天一點都不悶熱
。太陽到了這里,彷彿要把大地考熔似的,毒辣辣地照耀著,樹兒
們便撐開巨大的綠傘,肩並肩連成一排和太陽作斗爭。人們一個個
都出來了,邊泡著一杯「青山綠水」茶,邊躲在樹蔭下乘涼。有下
棋的、打牌的、邊聽收音機邊打盹的,還有閑談龍門陣的。孩子們
則不然,這捉捉昆蟲,那爬爬大樹,歡笑聲在原本安靜的環境里碰
撞,竟然引來了調皮的夏風——嘻嘻哈哈地笑著,嗖地一生就從人
們的耳邊跑過,讓人們徹底地感受到了夏季的可愛。
余秋雨先生曾說過:「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水對於夏
季的都江堰是補課缺少的。340公里的岷江浩浩盪盪地奔涌而來
,無數的水珠跳躍、撞擊、重疊、飛濺,構成了一幅動人的水墨畫
。但過了飛沙堰,就立即被這里樸素的人民給征服了,溫柔、馴良
地奔向田野、樹林和城鎮: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最後組合成
了一條條清澈透明的小溪孩子們頑皮地跳入水中,灑水,嬉戲,仿
佛和水有了密不可分的關系。水加快了步伐,如絲帶一般滑過雙腳
,清爽之極。一些大點的孩子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不停地用手撫
摸那輕柔的水流,心中充滿了歡樂;垂柳也爭先恐後把自己的倩影
留給這個夏天。而岷江,不僅灌溉了成都平原,還從歲月的深處緩
緩而來,流向人們的心田……
在夏夜的都江堰,人們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走,喝夜啤酒
去!」的確,在夜晚,夏季的都江堰最熱鬧,炒大蝦、吃烤魚、喝
酒、唱歌、買小吃等等,都構成了都江堰的河邊文化,酒杯碰撞的
清脆聲,店裡炒菜的鍋鏟摩擦聲,河浪拍岸的擊打聲,混合形成了
一曲夏夜交響曲;燈下的河,幽藍深邃,燈間的人,歡樂祥和,燈
上的天,璀璨奪目。走出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每個人
的心間都埋藏著幸福。多麼閑適的夏夜啊!
我的家鄉都江堰是如此得迷人,那裡的夏天時我心中最美好的
記憶!
『伍』 作文關於都江堰水的作文 散文
都江堰抄只是一個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用血汗創造的奇跡.我原來以為它只有水美,卻沒有想到那兒的水美,山美,樹美,人更美.
我們沿著山路拾級而上,路邊綠樹成蔭,花木繁茂,知了的叫聲連成一片,加上山下的小溪流水潺潺,山上鬱郁蔥蔥,好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我們先來到半山腰的二王廟.那裡還沒有正式開放,可爐子里的蠟燭滴下來的蠟油已經有了一水桶,似乎永遠都不會結住.
我們又沿著小路來到了安瀾索橋,看著搖搖欲墜的橋,橋下急匆匆的內江水,江面上還不時捲起一個又一個旋渦,看著就令人膽寒,使人望而生畏.我扶著搖搖晃晃的橋攔,一步一步前進,不平穩的木橋都令遊客像是在跳舞.
『陸』 三年級都江堰地名作文400字
暑假,我們一家來到了四川。四川的景點有很多,如:峨眉山、樂山大佛、蜀南竹海和回李答庄……其中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都江堰了。
剛到都江堰,呈現在我眼前的是許多銅像,導游說:「這些都是曾修建過都江堰的十個大人物。」導游又向我們大家說道:「都江堰是個偉大的水利工程,大家一定要在這留念。」
我們繼續往前走。一會兒,我就看見養活千千萬萬個成都人民的都江堰!雖然觀景亭已被地震震倒,可大家依然興致勃勃。都江堰分為魚頭、魚身、魚尾三大部分。魚尾將一部分垃圾清除,再把水帶入魚身。魚身有兩條通道,一條是將水流入魚頭,另一條是李冰經過熱脹冷縮的原理將一座大山切成了兩半,把剩下的垃圾排走。切成了兩半的山:一半大一半小,小的山孤零零的站在水中央,因此人們叫它「孤島」又叫「水瓶島」。導游又開口了:「李冰修建都江堰用了23年,而「孤島」與大山分開就用了8年。」魚頭的水一高一低形成了一個大大的S型,將水最後一次分類,就給成都人民送上了人類不可缺少的東西——水。
都江堰真美啊!有空你們一定要去都江堰看看哦!
『柒』 都江堰的來歷作文100字
都江堰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位於成都的岷江上,是秦國時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一大早,我們成都出發,經過兩個小時的路程,就到了都江堰。當我們到達時,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細雨,雨中的都江堰另有一番美景,江面上水霧蒙蒙,就像一位披著紗巾的少女。一進大門,沿著石板路往裡走,路的兩邊立著各個時期修建、維護都江堰的功臣的雕像,有李冰、李二郎、諸葛亮。。。。。。走進陳列室,這里陳列著從兩千多年前到現在都江堰的各種珍貴的歷史資料和文物,並介紹了都江堰的三大神奇的三大工程:魚嘴、寶瓶口、飛沙堰。
走出陳列室,遠遠的就聽見轟隆隆的水流聲,順著台階登上亭子,就看到了「寶瓶口」。「寶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觀察水位的「水則」,它是李冰帶領廣大民眾用了8年時間,用火燒、水澆、人橇的辦法,從堅硬的岩石上鑿開一個大口子,修建而成。它使從上游流下多餘的水從這里分流,減少了水災的發生。從上面往下看,它就像一個花瓶的口,因此就叫「寶瓶口」。
出了「寶瓶口」,經過一座橋,我們就到了「飛沙堰」,在古代「飛沙堰」是用籠篼卵石堆砌而成,現在已用混凝土築成,它主要功能是把從上游沖下來的沙石排走,它能排走的石頭最大能達到一噸左右,起到防洪排沙減災的作用。再往前走,就到了「魚嘴」,「魚嘴」是三大工程之首,它呈三角形,就像魚的嘴一樣,它也是人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它把滔滔江水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站在「魚嘴」的前端,遠遠望去,洶涌的江水一瀉而下,經過「魚嘴」的分流後,水流就變得平穩和緩慢了。到這里,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全部游覽完了。三大工程相輔相成,密切配合,既保證了灌區的用水需要,又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洪災的威脅,成為古代世界史上科學治水的偉大創舉。
看著這么壯觀巨大的工程,在科學技術還不發達的兩千多年前,全靠人們的雙手建造,這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幹。下午,我戀戀不舍離開了都江堰,路上我想:我們中華民族真不愧為一個有著燦爛文化遺產的偉大民族!
在5?12大地震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的7月20日的早晨,我們一家滿懷沉重的心情來到了震後的都江堰,那裡讓我感受到了地震對人們的危害有多麼大,給人們帶來的損失有多麼大,但這些都壓不垮我們四川人民的。
我在車上看見好多高樓大廈到處都是裂縫,甚至有些房子都倒塌了,變成了廢墟,人們在忙著清理廢墟,我還看見不少人還住在帳篷里,人們臉上少了很多笑容。我還聽一位買面的老闆說:「石油街那裡震得慘不忍睹,當時房子得搖晃聲、倒塌聲,人們的呼救聲、哭喊聲、呻吟聲……混成一片。」我可以想像地震當時的情形,我心裡好難受,我深深的感到自己生在成都的幸運。
不過還好的是都江堰古代水利遺址受到的影響還不是很大,還可以讓遊客領略我國古代人民的偉大。還有那裡的災民已經開始了生產自救,重建美好家園,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都江堰又將變成一座美麗的最佳旅遊城市。
您們好!
我是小導游——李隆方舟。今天,我帶大家參觀世界水利名都——都江堰。
在距天府明珠——成都約四十八公里的地方,座落著一座空氣清新、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古城——我的家鄉都江堰市。在都江堰市的城西,有座古老而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它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悠久、唯一留存、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在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李冰任蜀郡太守,他為民造福,排除洪災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2000多年以來,李冰父子鑿離堆,開堰建渠為天府之國帶來的福澤一直為世人所崇敬、感激。
都江堰主要由魚嘴分水堤、寶瓶引水口、飛沙溢洪道三個主要部份組成。它科學地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三者首尾相接,互相照應,渾然天成,巧奪天工。
當二千五百年前人們修築都江堰水利工程時,在岷江河的江心填築土石,築成分水堤,堤的前端是橢圓形的「魚嘴」形狀,人們叫它「魚嘴」,江流流過將奔騰而來的岷江一分為二,分為內江和外江,左邊是內江,右邊是外江。內江用於引流灌溉,外江為原始河床。在分水堤的中段,人們有竹籠裝石干砌卵石「榪槎」、「羊圈」為堰,修建了「飛沙堰」,在夏季讓多餘的洪水和大量泥沙自動排外江,這樣就能有效地控制內江的流量,即保證了灌溉,又避免了水患和泥沙的危害。
飛沙堰的下游是寶瓶口,寶瓶口是人工開鑿的一通山峽,當時那裡是一座山,在沒有炸葯的情況下李冰父子帶領人們靠用火柴將堅硬的子母礫岩燒燙,然後冷水澆潑,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使岩石一點點鬆散,分裂剝落,經過長期的鑿掘,才打了引水通道「寶瓶口」。使玉壘山山腳的末端與母體分離,形成了著名的「離堆」。有了寶瓶口,玉壘山被一分為二,其間留出20米的入水口,內江水從百米之寬的河道通向寶瓶口,平水季節奔流而過,高峰時節則節節升高,不加節制的水流不斷上升,一涌而入,成都平原就會遭受洪澇災害。此間正是由於飛沙堰下寶瓶口的相互結合,洶涌的波濤將從飛沙堰溢出,成都平原從此以後既澆灌又安然無恙。
飛沙溢洪道的作用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緊急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飛沙」巧妙地利用虎頭岩等的頂拖作用將上游帶來的泥沙和卵石,以及重達數百公斤的巨石,從這里拋入外江,確保內江通暢。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後,成都平原從此不再受洪水之災,而且增加了農田灌溉面積,使之成為了稻穀飄香的天府之國。
2000多年前建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規模宏大,技術高超,是中華民族卓越的偉大創造,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璀燦明珠。我只有認真學習,不斷積累科學知識,接過李冰古老的水文化旗幟,去創造,去開拓!
女士們、先生們,剛才簡單地介紹了三大主體工程,現在請大家隨我前往天然氧吧——「都江堰」去吧!
『捌』 關於都江堰的水文化的作文
都江堰只是一個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用血汗創造的奇跡.我原來以為它只有水美,卻沒有想到那兒的水美,山美,樹美,人更美.
我們沿著山路拾級而上,路邊綠樹成蔭,花木繁茂,知了的叫聲連成一片,加上山下的小溪流水潺潺,山上鬱郁蔥蔥,好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我們先來到半山腰的二王廟.那裡還沒有正式開放,可爐子里的蠟燭滴下來的蠟油已經有了一水桶,似乎永遠都不會結住.
我們又沿著小路來到了安瀾索橋,看著搖搖欲墜的橋,橋下急匆匆的內江水,江面上還不時捲起一個又一個旋渦,看著就令人膽寒,使人望而生畏.我扶著搖搖晃晃的橋攔,一步一步前進,不平穩的木橋都令遊客像是在跳舞.
在一條小河邊,人們都在喂魚,我也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喂魚吃餅干.起先只有兩三條在吃,後來那幾條向同伴望瞭望,好像在說:"快來吃,這兒食物."於是,魚就多了起來.
我放一塊餅干,鯉魚們就爭來爭去.它們一個趴在一個的背上,努力去爭吃餅干,餅干被哪一條幸運魚吃掉了,魚兒就會擠到它身邊來.這鯉魚也真怪!我把餅干放下去,它們就圍攏起來,里一層,放一層,上一層,下一層,總共有十多層,多像一朵艷麗的鯉魚花啊!
有一次,我放了一塊較大的餅干,有一條魚把它銜住了,因為太大,不能一口吞下.只好餡著,又一條魚游過來了,也銜住了餅干,兩條魚爭來爭去,魚尾巴甩起的水花把我的手也濺濕了,最後兩條魚沒吃到,倒被另一條大魚一口吞下大餅干.
我喜愛都江堰,愛它的山水美;我敬畏都江堰,畏它的水急橋搖,我崇敬都江堰,敬它的浩大,與建造者的偉大.
『玖』 都江堰名勝古跡作文四百字
我的家鄉----都江堰
我的家鄉在都江堰。這里風景優美,四季宜人,是著名的版旅權游度假休閑勝地。
在都江堰,這里有「青城天下幽」的道教聖地—青城山;有「灌口水分開沃野」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2500年前,李冰率領人們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它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魚嘴,飛沙堰,寶瓶口。魚嘴因形似魚的嘴巴而得名,它主要起分水作用;飛沙堰是利用河流彎道地形之便,在豐水期把從山上沖下的河沙石頭拋出河道,以免淤塞河道;寶瓶口則是河水進入千里沃野的進水口,因形似瓶口而得名。
夏天是都江堰最熱鬧的季節。城市因水利工程而得天獨厚,穿寶瓶口而過的岷江水在城裡一分為五。涼爽的河風吹拂下,真是涼爽極了。每到傍晚,尤其是星期五下午,成群的車流魚貫來到都江堰,河邊頓時熱鬧起來了。人們或劃拳喝酒,或三五一群,喝著茶聊著天,真是愜意極了。
夜晚的都江堰更為美麗。大街上,燈火通明;河岸邊,霓虹燈閃爍。走進熱鬧的人群中,就好像走進了一個人間仙境。
『拾』 都江堰風景作文。
青城山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邊緣都江堰風景區內 東距成都68公里 距都江堰僅10多公里.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 林木青翠 四季常青 諸峰環峙 狀若城廓 故名青城山 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青城之幽素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1940年前後 當代國畫大師張大千舉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宮.他尋幽探勝 潑墨弄清彩 作品愈千幅 還篆刻圖章一方 自號"青城客".六十年代 張大千在遠隔重洋的巴西聖保羅畫民巨幅《青城山全圖》 供自己及家人臥遊.晚年自雲:"看山還故鄉青" "而今能畫不能歸" 終身對故鄉青城仙山充滿著眷戀之情. 青城山上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 道教發源地之一.傳說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於青城山 並在此羽化.此後 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祖山 全國各地歷代天師均來青城山朝拜祖庭.張道陵 原名張陵 客居四川 學道於鶴鳴山中 依據《太平經》造作道書 自稱出於太上老君口授 並根據巴蜀地區少數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 奉老子為教主 以《道德經》為經典 創立了五斗米道 又稱天師道 被後世尊為天師 改其名為張道陵.青城山分前、後山.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 約15平方公里 景色優美 文物古跡眾多 主要景點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後山總面積100平方公里 水秀、林幽、山雄、蔚為奇觀 主要景點有金壁天倉、聖母洞、山泉霧潭、白雲群洞、天橋奇景等.古人記述中 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說.自古以來 人們以"幽"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 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於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 不假雕飾 與山林岩泉融為一體 體現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堪稱青城山特色的還有日出、雲海、聖燈三大自然奇觀.其中聖燈(又稱神燈)尤為奇特.上清宮是觀賞聖燈的最佳觀景處.每逢雨後天晴的夏日 夜幕降臨後 在上清宮附近的聖燈亭內可見山中光亮點點 閃爍飄盪 少時三、五盞 忽生忽滅 多時成百上千 山谷一時燦若星漢.傳說是"神仙都會"青城山的神仙們 朝賀張天師時點亮的燈籠 稱為聖燈.實際上 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燒的自然景象.前山景點 建福宮:座落於丈人峰下 山門左側.始建於唐代 後經歷代多次修復 現僅存兩殿三院.建福宮築於峭壁之下 氣度非凡.其左側是明慶府王妃遺址 西行1千米 即至岩石聳立 雲霧繚繞的"天然圖畫".宋代詩人范大曾在此為宋帝祈禱 皇帝特授名為"瑞慶建福宮".詩人陸游有詩描寫當時的確良建福宮是"黃金篆書榜金門 夾道巨竹屯蒼雲.岩嶺劃若天地分 千柱眈眈在其垠" 觀宮內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慶符王妃的梳妝台遺址 以及壁畫、楹聯等文物.天然圖畫位於建福宮與天師洞之間 海拔893米 兩峰夾峙.遊人至此 可見亭閣矗立於蒼崖立壁、綠蔭濃翠之間 如置身畫中.亭閣後是常有丹鶴成群 唳於山間的駐鶴庄;右有橫石卧於兩山之間的懸崖上 被稱為"天仙橋" 傳為仙人聚會游戲處.天師洞 自建福宮北行兩公里即至青城主廟--天師洞.天師洞始建於隋朝大業年間 三面環山 一面臨澗 古樹參天 古分幽靜.相傳東漢末年張道陵曾在此講經傳道.觀內正殿為"三清殿" 殿後有黃帝祠和天師洞等古跡.天師洞右下角有一小殿 名三皇殿 內有軒轅、伏羲、神農石像.洞門前有一株古銀杏樹 高約50餘米 胸圍7.06米、直徑2.24米.據說乃張天師手植 樹齡已達兩千餘年.1943年夏 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曾來青城山寫生.他在天師洞獨居一室 先後創作了屈原《九歌》中的插圖《國殤》、《山鬼》等多幅作品 送給青城道士的《奔馬》和《天馬》圖 已製成石刻陳列.祖師殿 位於天師洞右後側山腰間 出天師洞過訪寧橋即到.祖師殿又名真武官 創建於唐代.唐代詩人杜光庭、薛昌 宋代張愈均在此隱居.唐壑宗的女兒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 以求成仙.該殿環境幽靜 殿內在真武祖師、呂洞賓、鐵拐李等神仙塑像及八仙圖壁畫、詩文刻石等.朝陽洞 位於主峰老霄頂岩腳 洞口正對東方 深廣數丈 可容百人 傳為寧封丈人棲息處.清人黃雲鴿曾在此結茅而居 並撰聯曰:"天遙紅日近 地厭繹宮寬".近代畫家徐悲鴻也曾在此撰聯:"空洞親迎光照耀 蒼崖時有鳳來儀".上清宮 位於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頂約500米的半坡上.始建於晉代 現存廟宇為清同治年間所建 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 宮門"上清宮"三字由蔣介石題寅.宮內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 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經》五千言木刻 還有麻姑池、鴛鴦井等傳說遺跡……上清宮後為老霄頂、建有呼應亭、是賞觀日出、神燈和雲海奇觀的絕佳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