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評價劉邦或項羽的作文(800字)
生當做人抄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誰說他不是英雄?
問世間西楚霸王誰人能敵?
垓下一役,張良小人卑鄙之極,將楚人老弱婦孺押解到霸王軍寨四面,命其高唱楚歌。使其項軍士氣消弭,虞姬拔劍自刎以勵項王之志;孰料霸王是何等重情重義的漢子!命八千江東子弟各自逃生,但將士們誓死不降,直至全軍覆沒。
垓下一戰後,霸王來到烏江邊,有一位老漁夫願意冒死送他過江,以便他日東山再起,卷土重來。但項羽他不肯,說江東子弟盡命隕於己手,再無顏面見江東父老也!安葬虞姬後,他震臂一呼:「時不我待!」隨折斷手中跟他叱吒疆場多年方天畫戢,放走心愛的烏騅寶馬,拔劍自刎!烏騅見此慘烈之景,悲鳴不已,絕食而亡!自此千百年後烏江邊無數文人墨客無不為其哀娩嘆息!
垓下一役,項羽失敗,但雖敗猶榮!劉邦雖勝,勝之不武
『貳』 家鄉的名人劉邦作文900字
在楚漢戰爭打了4年之後,劉邦終於坐穩了它的大漢江山。由布衣出身的劉邦,憑借一個「誠」贏得了民眾之心,號召之力。偉大領袖毛澤東曾說過: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不錯,劉邦以一個熟悉社會生活,了解百姓心情的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戰勝了貴族出身的項羽。
項羽在敵軍面前表現的無比勇猛,但在劉邦面前卻有些唯唯諾諾了。對於項羽為劉邦擺下的「鴻門宴」,眼看就要成功了,卻又捨不得自己那「大號人的形象」,放過了劉邦。明明已經切斷了劉邦大軍的糧道,只要他鐵下決心,不再放過劉邦,那麼劉邦就不太可能成為後來的「漢高祖」。可項羽不知為什麼,還是沒有致劉邦於困境。就這樣,項羽的「仁慈」再次讓勝利的天平在兩人之間均衡。毛澤東曾說過:項羽是個很優秀的軍事家,但不是個政治家。而劉邦就是一個很高明的政治家。也許,正是劉邦的文韜武略,所以才為後來的西漢王朝200餘年的歷史奠定了基礎。
劉邦的成功一半歸功於他能夠採納四面八方的意見。他在洛陽宮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時也說:論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我不如張良;論治理國家,安撫百姓,管理糧餉,我不如蕭何;論統兵打仗,攻城奪池,我不如韓信。這三人都是當代的人中之傑,我能用他們,這就是我的天下的原因。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卻不用,這就是項羽失敗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一生叱吒風雲的劉邦去世。他與他的子孫們共同創造了大漢朝輝煌的未來,功不可沒!
『叄』 關於劉邦作文的素材
資料
http://ke..com/view/2652.htm
『肆』 我眼中的劉邦作文800
我眼中的英雄劉邦
楚漢之爭,英雄誰屬?
那垓下項羽便是英雄,他劉邦便不是?
英雄,不該只逞一時之勇,而應心有全局,心有家國天下!——題記
【壹】
那年他偷眼瞧著嬴政所乘金輦,小小亭長,脫口便是驚人大志:「大丈夫當如是!」
那年芒碭山中,他私放役徒,身後跟著僅僅十幾個人,開始了一場前路未知的豪賭。
是的,他是個賭徒。恰逢亂世,這個血液里時時跳動著不安分因子的閑漢,終於有了大展宏圖的舞台。他賭,但他從不下毫無勝算的賭注。一個成功的賭徒,就是一位博弈者。作為博弈者,揣摩他人內心想法、審度情勢自應無一不能。如今群雄並起,他也該放手一搏。
【貳】
那年他還年少,身長八尺,力能扛鼎,氣壓萬夫。
那年他目視始皇車仗,這位楚將項燕之後,對叔父傲然道:「彼可取而代也。」
那年他獨斬吳中太守帳下衛兵近百,萬夫不當之勇可見一斑。
他還不認識沛縣的小亭長劉季,但他知道,自己是賭桌上的強者,只因手中兵八千,更有為楚滅秦這面大旗。
【叄】
那年他們初次見面,不知道彼此將是未來最大的對手。一個有上萬兵馬,一個還需借兵,實力相差懸殊。暫時摒棄環境條件,他們其實只有些微不同——一個喜歡屠城,另一個則擅長安撫民眾。
這個小小的不同,正悄悄地影響著兩個人之後的發展。
【肆】
當年語帶羨慕感嘆「大丈夫當如是」的他,不曾想有一天會親身體會到雕欄玉砌的優越感。他打心底里留戀這個富麗堂皇的好地方,普通人一輩子的追求,不過如此。但是——耳邊諫言將他拉了回來。關外還有一頭猛虎,身後是四十萬精兵。
約法三章,廢除苛刻秦律,主動示弱,不露野心。這個人既能得了民心,得天下,亦不難。
【伍】
鴻門宴,眼前之人近乎單木倉匹馬而來。計劃天衣無縫,只待刀起頭落。
他一生最大敗筆,便是這一天沒能擒賊擒王。縱使有老謀深算的亞父范增又如何?縱使手握精兵又如何?縱使武藝高強可以一敵百又如何?傲是他頭上隱於暗處的命運之刃,這天,它殺了他。
他的傲有道理。那個人曾經的卑微與弱小,至今仍在他眼前。這樣的一個人,有什麼理由與自己相比?有什麼能力能威脅到自己?他不信。所以該被殺的人帶著冷汗強作鎮定逃出生天,他卻帶著輕蔑的笑毫不回頭墜入萬劫不復。
什麼「無心殺季真仁度」,他只是押錯了算好的注,從這一步,滿盤皆輸。
燒殺搶掠,阿房一炬。沖天的火舌舔紅了半邊天的盛景,對這個徒具勇猛的莽夫,未嘗不是最有殺傷力的嘲諷。
【陸】
彭城一戰,他幾乎輸得血本無歸。幸得楚軍糧盡,追擊兵力薄弱,又兼離間范項,才有了鴻溝和議。
似乎形勢很是不利。然而之前的此消彼長,「漢有天下大半,楚兵罷食盡」已經形成。
撕毀合約,乘虛而入,這樣的舉動在很多人看來是小人之舉。可是,於戰爭而言,又怎能分得清誰對誰錯?論體恤百姓,論心懷大局,論用人得當,高下已分,陰險狡詐,暗中出手,也只是智計過人的體現罷了。
【柒】
漢王五路大軍困霸王於垓下,十萬楚軍被完全合圍,糧草斷絕。成敗已定,縱使霸王如何勇武,也殺不散層層烏雲般的漢軍。四面楚歌中,霸王只有作歌哀嘆當年勇,美人濺血斷香魂。
最後一戰,霸王以一人之力殺數百漢軍,因不願回江東損失顏面,自刎於烏江邊,算的是個英雄之舉了。
嘆只嘆,英雄本應為大將,何苦逞能做帝王。
【尾聲】
項羽,將門之後,力能舉鼎,然自刎烏江畔。
劉邦,出身普通,年少無為。卻開創大漢朝。
英雄不只是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不只是在意個人得失,還是用人得當眼光長遠。有勇有謀,進退有度。如同下棋不只顧眼前廝殺,而是總比對手多想一步,顧及大局。這就是劉邦,這才是我欣賞的英雄。
『伍』 語文作文,關於劉邦項羽的議論文,800 字
項羽出身高貴,而劉邦出身低微。項羽是英雄而劉邦是梟雄。按理說,我應該欣賞項羽,但是,我卻欣賞劉邦。
項羽有「匹夫之勇」和「婦人之仁」,這兩個充滿了矛盾的缺點。他強壯,勇猛,所向披靡。他渴望戰斗,渴望和對方的主帥戰斗。喜歡單打獨斗,喜歡斗勇。這也就是項羽的匹夫之勇。他不適合當一個主帥,而適合當一個沖鋒陷陣的將軍。
項羽的仁而愛人也是公認的,為什麼沒有傲慢罵人的劉邦得人心呢?這就歸功於他的「婦人之仁」。人家劉邦派人攻打城池,誰打下來的,就賜給誰,而項羽,只是在平時噓寒問暖飯。但是,在攻下城池的時候,項羽卻掌握在自己手裡,不肯分人。比起陞官發財,分地封爵,噓寒問暖算什麼呢?所以,又引出了項羽另一個缺點——小家子氣。
當時項羽佔領了咸陽,只是搶掠了一番又回老家了。放著現成的皇帝不做,又回去坐他的楚霸王去了。項羽卻覺得,如果有錢了不會老家去,豈不是衣錦夜行,誰看得見?由此可見,怪不得有人說楚人不過是沐猴而冠。
項羽也因為他的小家子氣和小心眼,導致許多得力干將都離開他投靠劉邦去了。韓信,陳平,范增,鍾離昧……哪一個不是出色的謀士?而項羽很幸運的擁有這么多能乾的人,卻不會用人。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沒錯,項羽的種種做法,導致了他的失敗。
劉邦雖然自己沒什麼本事,卻會用人,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出色的領袖。韓信,陳平,張良,蕭何……一個個為他所用;項羽能忍,公元前206年劉邦進入咸陽,那麼多的金銀珠寶,但是張良一勸說,他毅然決然的退出寢宮;劉邦大方,誰攻下的地盤就歸誰;劉邦不拘小節,為成大事從車上把自己的孩子推下來;劉邦不清高,他錯了就會道歉,是英雄就贊賞。不管是敵還是友。
我欣賞梟雄,所以我欣賞劉邦,欣賞曹操。英雄必然不能成功,因為他們有太多的兒女情長,有太多的「規矩」。成大事者就應該不拘小節,為成功而不擇手段。
『陸』 800字話題作文:關於劉邦和項羽的事跡
項羽的心理十分脆弱,經不起重大壓力的考驗,也是缺乏領導者素質的體現。項羽有一句名言:「富貴不回故鄉,等於錦衣夜行,有誰知道?」充分暴露了這傢伙的虛榮與淺薄。回故鄉干什麼?無非是向家鄉父老炫耀一下,他項羽出息了,活得有點人模狗樣了!正因為這個心理作怪,造成後來他失敗時無顏見江東父老,經不起失敗和挫折的打擊,心理處於崩潰的邊緣。而一個偉人的成長與誕生,沒有無數次失敗和挫折的歷練,幾乎是不可能的。劉邦就不同了,在楚漢力量對比懸殊的時候,在項羽把他分封到漢中的時候,在他老父親被項羽殺害的時候,都沒有動搖他的意志和信心。
由於項羽的角色定位不高,決定了他走得不可能太遠。
從對自己的角色定位來看,項羽的最高目標也就是西楚霸王,沒有更高的視野。從他分封諸王後就萬事大吉可見一斑。這一點和劉邦就不一樣。如果說劉邦剛剛起家的時候對前途還很模糊的話,攻入咸陽推翻秦朝後,其野心變得逐漸清晰起來。那就是:霸有天下!
因為他沒有象劉邦那樣把天下看作他自己的,所以他一路上坑降卒、焚宮室,所過之處無不殘滅,破壞有餘,建設不足,好多做法不得民心。如果他視天下為已有,東西是自己的東西,百姓是自己的百姓,他怎能不多一點悲憫情懷,怎能不多一點愛惜心理呢?他看到秦宮室大火三個月不滅,難道就那麼心安理得嗎?
因為他滿足於做個西楚霸王,所以當秦朝滅亡天下已定,他按照自己的意願和原則分封完諸侯以後,就准備做個太平官來,這無疑是小地主式的倒退行為。他不知道即使他願意過這種小國寡民的日子,人家劉邦還不願意呢!所以這邊滅秦的戰火剛剛熄滅,新一輪銷煙又重新燃起了!其間,他多次要求和劉邦分疆而治,劉邦報之的,只能是一陣冷笑!
因為他急於做西楚霸王,所以他迫不及待地把天下所共的盟主楚懷王殺掉,弄得民怨沸騰。曹操還知道挾天子以令諸侯,西楚霸王的智商和曹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矣!沒有了盟主,天下人憑什麼要聽你項羽的?你覺得自己的拳頭硬一點就可以威震群雄了?項羽這一敗招,正好被劉邦利用。劉邦借題發揮,披麻戴孝為楚懷王發喪,號召天下諸侯興師問罪,項羽就變得非常被動了。
項羽雖然也和劉邦一樣籠略人心,想與群雄共享天下,為此不惜分裂疆而治,除自封為霸王外,一口氣封了近二十個諸侯王。但是,這些按照他的個人意志一廂情願分封出來的諸侯國,是極不穩定的。劉邦就非常不情願,那些沒有得到封賞的更是心懷不滿。尤其失誤的是,這些諸侯王之間缺乏統一的約束,沒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規范他們的尊卑次序。西楚霸王和其他諸侯王之間,諸侯王與諸侯王之間,沒有上下級隸屬關系,整個天下被項羽劃分為近20個類似於中世紀德意志式的小公國。這種獨聯體似的諸侯國之間誰也不服誰,利害沖突在所難免。其他人暫且不說,項羽想把羽翼逐漸豐滿的劉邦困死在關中,這對與野心勃勃的漢王來說,有這種可能嗎?
項羽的狹隘性格還表現在他的不能容人。他不僅無法象劉邦那樣籠略人才,為已所用,自己的手下也因為他的傲慢、猜疑與短視而一個個離他而去,連對他忠心耿耿的亞父范增也被他活活氣死了!試想:如果鴻門宴上聽范增的計策,還會有後來的大漢王朝嗎?項羽有許多這樣致劉邦於死地進而奪取天下的機會,都在彈指之間被他輕易地葬送了!這個愚蠢的傢伙臨死前還想逞匹夫之勇,單槍匹馬沖入漢軍之中猛殺一通,想以此博得手下的贊賞,不亦悲夫!要是敝人在場的話,只能向他投以可憐同情的目光。一介武夫呵!
項羽,作為楚國大將項燕的侄子,名門之後,眼光和見識應該略高於當時的其他草莽英雄。項羽的實力,一度也是其他豪傑無法相比的。在滅秦的戰場上,項羽更是名符其實的主力軍,消滅了秦朝的大部分武裝力量。應該說,在推翻秦朝這一系統工程中,他的功勞是最大的。可惜他沒笑到最後,天下被地痞流氓式的泗水亭長奪去了,虧不虧?虧!
然而,項羽這樣的性格,也只能有這樣的命運。即使沒有劉邦,也會有張邦、王邦、喬邦冒出來,又何虧乎?項羽至死也不醒悟,竟然說是上天亡他,不亦惑乎!
『柒』 關於漢高祖劉邦的作文有哪些
劉邦(前256—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史稱漢高祖,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
劉邦年輕時游手好閑,30多歲才當了泗水亭長。秦二世二年(前209年)九月,繼陳勝、吳廣起義(參見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戰爭)後兩個月,劉邦與蕭何、曹參等也殺死沛縣縣令,舉行起義。先投靠項梁、項羽起義軍,推翻秦王朝後,又與項羽「爭權天下」,進行了為期五年的楚漢戰爭,於公元前202年打敗項羽軍。
劉邦由一個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小官,何以成為西漢的開國皇帝?其妙策無他,就在於會用人。劉邦登基後不久,一次大宴群臣。他問群臣道:「請大家說說,朕何故得天下,項羽何故失天下?」大臣中有人答道:「陛下平時待人有點粗暴無禮,似不如項王寬仁。但派人攻城略地,有封有賞,能與天下人同其利。項王忌賢妒能,戰勝不賞功,得地不分利,所以將士不肯盡力,因此失掉了天下。」劉邦聽了,笑道:「爾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楚漢得失原因須從用人上說起。運籌策劃,預見長遠,朕不如張良,主持政務,保證供應,朕不如蕭何;帶兵打仗,戰取攻守,朕不如韓信。這三人是當今豪傑,朕能依靠他們,所以能得天下。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尚不能用,所以被我打敗了。」群臣聽了,都表示敬服。
劉邦所言,基本符合實際。五年的楚漢戰爭中,劉邦屢遭挫敗。他本人曾12次受重傷,幾次被活捉,但他依靠張良、蕭何、韓信等人,屢敗屢起,終於以弱勝強,取得最後勝利。統觀之,劉邦用人,通常根據不同的形勢,採取不同的策略。這從他對韓信的態度和使用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來。
『捌』 關於劉邦的800字作文議論文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翻開一頁頁泛黃的歷史史冊,名垂千古之人何其多,背負千古罵名依舊不少。然而使我永遠記於心中的人從來只有一個。他就是漢高祖--劉邦。劉邦,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小人,為了皇位不擇手段,逼死英雄。得天下後,殺死功臣;有人說他能正確認識自己,識時務,且知人善任;還有人說他有一顆仁心,是一個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的好皇帝。
無論如何我最佩服的始終是劉邦,他最後活了下來,贏得天下,成為了一代名帝,不是嗎?劉邦自稱赤帝的兒子,領導民眾舉起了反秦大旗。項羽決定和劉邦一起西進關中。劉邦步步西進,大破秦兵。後來,劉邦先進了關中。鴻門宴之後,項羽劉邦勢不兩立。楚漢之爭開始了。垓下一戰中劉邦重創楚軍,逼項籍自刎於烏江,終於結束了為期4年的楚漢戰爭。劉邦稱帝,建立漢朝。為鞏固王權,劉邦殺死了眾多「功臣」。在政治上,廢除秦朝的苛法。與民約法三章,封存府庫,對百姓秋毫無犯,深得民心。在法律思想上,以教化為主,刑罰為輔,達到寬柔相濟,嚴松相當的統治效果。在經濟上,劉邦廢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減輕人民的負擔,釋放奴婢,解放生產力,打壓唯利是圖的商人。劉邦使百姓得以生息,民心得以凝聚,國家得以鞏固。我心目中的劉邦,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項羽之死,不是他所願,是項羽的「骨氣」讓他自己自刎於烏江畔;「功臣」之死,不是他所願,是「功臣」們過於囂張讓他們走上絕路;小人之名,亦不是他所願,沒有他的謀略哪來我們今日的大好河山?他以仁義治國,使迫於秦王朝苛政的人民走上了幸福的道路;他開創了文景之治,為之後的反匈奴戰役奠定了基礎;他使四分五裂的中國統一起來,加強了民族凝聚力為中華名族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他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漢室王朝,令各國人民敬仰和懷念,讓中國在世界史上留下了永不褪色的一筆。
這就是劉邦,我最喜歡最敬佩的歷史人物,一個被人罵為小人的千古一帝。當開創盛世的傳奇成為一頁頁歷史史冊時,他早已遠去,但他那絕世的風采依舊傲然於天地之間,依然留在了每一個被他的風采所折服的人們心中
『玖』 我喜歡劉邦作文
我最喜歡的人物--劉邦
古人雲:學詩使人聰慧,讀史使人明智,邏輯推理使人莊重,作文 我最喜歡的人物--劉邦。最近我讀了司馬遷的《鴻門宴》,受益匪淺,我對劉邦這個人物也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
起初,我只知道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是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之一,後來打敗了項羽而建立漢朝。
他的成功一是因為他能拉攏人,當項伯來告訴張良,項羽要在第二天清早攻打沛公時,劉邦先是以兄待之,後又約為婚姻竭盡全力拉攏項伯,讓他在項羽面前替自己說好話,說他不敢妄自稱王,最終項伯答應了他的請求,為他贏得了先機。
他的成功二是因為他的勇氣,他第二天清早親自帶領一行人來鴻門赴宴,那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說明劉邦做事果斷,不畏懼項羽,就在氣勢上壓倒了項羽。
他的成功三是因為他的能屈能伸,在鴻門宴上,他先是極力為自己辯護,說自己所做的一切籍吏民,封府庫,遣將守關都是為了項羽,是等待項羽來一起入關。
他的成功四是因為他能用人,在鴻門宴前,他先是聽計於張良,拉住項伯這根救命稻草。後又在鴻門宴上裝孫子,讓項羽放自己一馬,又因為樊噲的出色表現,使他逃過一劫。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鴻門宴是楚漢項爭的轉折點,鴻門宴前,項羽兵力強大,擁兵四十萬,劉邦只有區區十萬,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可鴻門宴後,劉邦先是立誅殺曹無傷,清除了內奸,又緊緊依靠蕭何,張良,韓信,上下齊心協力,通過四年多時間的艱苦努力,終於在垓下徹底消滅了項羽主力軍,完成了建國大業。事後,他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決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劉邦奪得江山的原因。他成為一代帝王一點也不偶然。
『拾』 作文(我心目中的劉邦)
所謂「成王敗寇」應該是封建等級制度的產物。
劉邦,無論出身如何低微,無論才能如何,千百年後的今天已無人去細細追究了,大多數人只記得他是漢高祖,締造了一個大漢王朝,成了人人稱贊的大英雄。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秦末的亂世中,出現了無數逐鹿中原的野心家,這也許就是「英雄」。很幸運,劉邦成了其中的一員,而且是群雄中的最終勝利者,是笑著看別人哭的「英雄」。
而我卻想,人們把劉邦的形象弄錯了,他是一個人,不是一個神,更不是一個魔。
亂世確實出英雄,然而英雄是人類品質的一種升華,是一個近乎神的形象,他們只屬於天堂,亂世中他們只會是曇花一現,繼而就回到真正屬於他們的地方了。
亂世中更多的應該是奸雄,戰亂風雲中,時時腥風血雨,打打殺殺。如果沒有狠毒的手段,很難想像怎樣去和別人爭斗,怎樣在危機四伏的社會中存活。奸雄應該就是混世魔王吧,可以輕易的爬上顛峰,但畢竟人魔不兩立,摔下來時也會摔得很慘吧!
劉邦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奸雄,因為他屬於人,他是一代梟雄。這也註定了他可以征服他的同類。
梟雄應是多面化的形象,他有奸雄一樣問鼎天下的野心和能力,有英雄一樣的氣魄和仁愛天下的大度,盡管這些他無法做到完美,但這種結合卻是完美的。劉邦屬於這種完美的結合,他可以憑借自己的野心和能力建立自己的基業,也可以憑借自己的氣魄和大度經營自己的基業。這就是所謂的「王者風范」。
人中之王,談何容易,我們總是把自己帶入一個誤區,我們過高的估量了自己,把自己當作了神,或是一味的放縱自己,讓自己淪落成一個魔。也難怪,一個時期,人中之王是少之又少,而神、魔卻降臨到不屬於他的世界,這也許就是一種歷史走向。
總之,劉邦在我心中是一個人,一個人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