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語文必修三中韓愈論作文的解釋
我韓愈寫來古文,難道僅僅自是為了古文和現在文章的斷句和文體不一樣嗎?我仰慕古人可是卻無法和他們相見,學習古人的風范,也想了解他們說話方式(這里的標點符號肯定有錯誤);想學習古文的文體,也即是想了解古人的風范啊.
讀書多了就是學習,語言累積就成了文章,可是不是說多就是好的.學習和寫文章是為了了解道理.如果行事得宜,說話適當,雖不吾面(沒有上下文,而且句子不是很通,真的是韓愈的原文?)雖然我沒見過他(的文字),我也知道他是個擅長文章的人.
有人問:寫文章師從誰比較好?我一定仔細的說:最好是學習古代的聖賢.有人這樣問到:古代聖賢(古聖賢人的為書具存,這是什麼,現代漢語?抄錄錯誤?),文字格式都不同,怎麼學習?我也仔細的回答:學習文章中的內在就好了,不用學習他的外在.還有人問:寫文章易懂些好還是晦隱些好?我還是恭謹的回答說:不要管簡單晦澀,符合文章的內容就好.
⑵ 急、 我眼中的韓愈 作文一篇 高分懸賞 600字 謝謝了
《我眼中的韓愈》
韓愈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他領導了中唐時期的古文運動,在散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蘇軾譽為「文起八代之衰」;在詩歌創作方面,針對大歷以來詩人「竊占青山白雲,春風芳草以為己有」的浮盪習氣,「往往涉於齊梁綺靡婉麗」的詩風,自覺地繼承和發揚李白、杜甫在詩歌創作上的業績,力圖恢復盛唐氣象。 韓愈陵園。因此,他在詩歌創作上勇於創造,大膽革新,另闢蹊徑,獨樹一幟,較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現實,成為中唐時期詩壇上一個影響較大的詩人。但是,一些文學史和有關韓愈研究的論著,以反映人民疾苦為評價韓愈詩歌的准則,也就是政治標准第一,因而認為韓愈反映現實的詩歌數量不多,沒有像白居易那樣繼承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意義不大。如游國恩諸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有這樣的意見:「從創作實踐來看,韓愈主要是繼承李白的自由豪放,和杜甫的體格變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藝術傳統,獨立開拓道路。和白居易著重繼承杜甫現實主義精神有所不同。」詹鍈先生《唐詩》也是這樣說的:「在韓愈詩里也有些反映現實的。但這樣的詩數量不多,而且往往和個人的不幸交織在一起,認識不夠深刻。」張燕瑾同志《唐詩選析》認為:「韓愈的詩歌追求奇險,形成了宏偉奇崛和『以文為詩』的特色。但反映社會重大生活內容少,比較膚淺。」類似的意見還有,這里不一一列舉。我以為上述諸先生的論斷值得進一步探討。韓愈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在數量上不及杜甫和白居易,但反映人民疾苦不是評價作家作品的唯一標准,就韓愈而論,他的詩歌既有深切同情人民苦難,揭露統治集團罪惡的篇章,也有不少是反對藩鎮割據,維護國家統一的佳什,更有猛烈抨擊佛、道二教危害之作,還有指斥當權者壓抑人才,抒發懷才不遇的作品。這些都從不同方面較為深刻地反映了中唐時期社會的重大生活,有強烈的戰斗性,應該說也是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
韓愈
http://www.997788.com/7814/auction/102/596240/
http://hi..com/ctguyg/album/item/d30e5eceea18f727b700c8aa.html
相關資料,對你有幫助
望採納
⑶ 韓愈 作為作文素材 最好是評論或者寫好的文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本為聖朝除弊政,敢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自詠》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出生於河陽(今河南孟州)。在韓愈三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就搶先一步死去了,是他的哥哥和嫂嫂在撫養他,韓愈靠喝大嫂的奶水長大。韓愈因為知道自己的小命能夠保住實在不易,學習非常刻苦,終於自學成才。20歲時到長安考進士(相當於現代的公務員考試),三次都沒有考中。到貞元八年(792)第四次參加考試,才登進士第。他曾入汴州(今河南開封)、徐州等地的幕府任閑職。到貞元十八年(802),韓愈已經35歲,在長安任國子監四門博士,從此正式步入仕途。貞元十九年,改任監察御史。因工作需要,他經常到長安城內外明察暗訪,看到老百姓生活非常艱苦,實在是看不過眼,就上書論飢荒,卻因此得罪權貴,被貶到廣東做陽山縣令。元和元年,唐憲宗繼位,因常年高燒無法退熱,偶然發現臣下之中有人姓韓,「韓」就是「寒」,對付高燒最好了,再看他的名,是「愈」,真是什麼病都會痊癒,再看他的字,是「退之」,立刻大喜過望,將他召來身邊降溫退燒。韓愈被召回長安,任國子監博士。元和十二年,隨裴度征討叛亂有出謀劃策之功,自然就陞官了,升任刑部侍郎(相當於現代的中央副部長)。
元和十四年,無聊的唐憲宗派人迎佛骨入宮。韓愈看到當時民不聊生,昏君根本不管,只記著念佛,實在看不慣昏君的做法,就上書力諫道:「所謂佛骨,只不過是一堆白骨,若它真的很神,就讓它把災禍給我吧!」於是大怒之中的昏君高燒不退,高血壓使他面紅耳赤,昏頭脹腦欠缺考慮,就說:「好你個韓昌黎,不必佛骨降災,我就可遂了你心願!」於是將他貶到潮州做刺史。真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韓愈騎著瘦馬,跋山涉水,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東游來到了潮州。此地環境非常惡劣,當地百姓說話無人能懂,在韓愈聽來簡直是鳥叫。
有一天,韓愈聽判官秦濟說郡西有怪物出沒,吃掉了不少百姓和牛羊,就獨自騎著他那匹瘦馬來到郡西的湫水河邊。突然,一條數丈長的大鱷魚將他掀翻在地,一口吞掉了瘦馬的大部,吃飽之後假惺惺地流下了鱷淚,然後意猶未盡,向他張大嘴巴,只見尖利潔白的牙齒閃著寒光,接著五百多條大鱷陸續前來聚餐,很大聲地嚼著馬骨,不懷好意地斜睨著韓愈。韓愈耳中聽著「咔嚓咔嚓」的咬骨聲,頭皮開始發麻,兩腿同時發抖,戰戰兢兢地開口說道:「兄弟我來自昌黎郡的名門望族,名叫韓愈,字退之,請多關照。只不知鱷魚兄用什麼牌子的牙膏……」鱷魚們聽慣了當地百姓的鳥叫,現在聽了正宗的普通話,覺得別有一番風味,就靜靜地聽他說話。原來,按鱷魚們的習慣,食物在發出聲音時是不便於下嘴吃掉的,據說會得胃病,所以就耐心聽著,每隔兩分鍾點一下頭,也不插嘴。韓愈見了,越發吃驚,只好硬著頭皮與它們神聊,天南海北,無所不談。鱷魚們被他聊得昏昏欲睡,看韓昌黎的樣子要說完話還很需要漫長的時間,先得採取一個舒服的姿勢才能與韓愈耗下去,於是順勢把長嘴伸出,擱於河石上。由於韓愈那低八度的男音有催眠作用,鱷魚們竟然就此呼呼睡去。韓愈驚魂甫定,見此良機,豈有不逃之理?於是立刻說了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然後逃回了家。第二天,韓愈休息夠了,帶著判官秦濟,烤了一頭乳豬,再烤了一頭老羊,投於湫水河中,當著眾鱷之面提筆寫下一篇名震鱷魚的《祭鱷文》,一共五百多字,號稱一個字嚇走一條鱷。韓愈寫畢,用他那慣有的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大聲朗讀一遍,感動得全河鱷魚流淚不已,掉頭就走,東入大海,大約決心從此改邪歸正、發誓做條好鱷魚了。突然,韓愈發現腳下有東西一動,原來還有一條小鱷,旁邊還有一隻裂開的鱷蛋殼。原來它剛出殼就看到韓愈,按照動物的本能,出生第一眼看到什麼就把什麼當作父母,看來它是把韓愈當作父母了,仰頭嗷嗷待哺。韓愈想起自己三歲時父母雙亡的事,不禁善心大發,將它捧回家中,以麵包、饅頭之類飼養,竟然將之養活。小鱷與韓愈成了好朋友,只是身材毫不見長,大小與烏龜無異。韓愈忽發奇想,將它與當地烏龜雜交,不久生下了許多渾身長刺的烏龜,就取名為鱷龜,然後大量養殖,最後偷偷拿到市場上叫賣,不料特別好賣,韓昌黎的鱷龜很快就成了響當當的品牌,市場上的人指定要昌黎牌的,結果讓韓愈大賺了一筆。他用這筆錢到長安活動了一下,希望調回長安。
元和十五年,高燒一直不退的憲宗死去,繼位的是穆宗,果然將他調回了長安,轉任兵部侍郎,韓愈就把鱷龜們送給了潮州人民養著,但他們技術不過關,鱷龜中除了少量東渡大海在美國留種之外全都死光了。韓愈回長安時也帶著那隻小鱷魚,平時放在腰間的百寶袋中,秘而不宣,無人知曉。
那時剛好鎮州兵變,殺死了州長田弘正,私立王廷湊為州長。昏君的兒子穆宗倒是不昏,馬上令韓愈前往招安。韓愈到了鎮州,在操場上集合參加過兵變的所有軍民。不料,眾軍民一擁而上,抓住了韓愈,揚言擇日將他殺死。小鱷急忙逃出,到了附近鱷洞之中,用鱷語召集當地諸鱷前來助陣,兵變的軍民被圍,無人敢動,特別是偽州長王廷湊嚇得魂飛魄散、面無人色,就此歸順朝廷,再不敢言叛。以後韓愈地位逐步上升,官至吏部侍郎,故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韓愈在57歲時逝世,謚號是「文」,人稱「韓文公」。當年養鱷龜的地方還有潮州百姓立的祠,名為「韓文公祠」,裡面有一個胡須稀少、尖嘴猴腮、奇形怪狀的韓愈塑像。據說凡是讀書應考之人,預先前往參拜燒香就必能「下筆如有神助」,也不知是否確然如此靈驗,猜想可能是無稽之談。
⑷ 韓愈要死要活範式作文
公元769年,風和日麗的一天,母親把兩歲的韓愈叫到病床前。
「寶貝,我可能要不行了,以後,就換你爸來照顧你。你要好好聽他話,敢淘氣我晚上到夢里來找你算賬!」
小韓同學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他驚訝地發現,一向面癱的父親,此刻眼裡全是淚水。
一年後,父親把三歲的韓愈叫到病床前。
「寶貝,我可能要不行了。以後,就換你哥來照顧你。你要好好聽他話,敢淘氣我晚上到夢里來找你算賬!」
小韓同學一回生二回熟地點了點頭,不出所料,一向面癱的哥哥,此刻眼裡全是淚水。
九年過去了,終於輪到哥哥把十二歲的韓愈叫到病床前。
「寶貝,我可能要不行了。以後,就換你嫂嫂來照顧你。你要好好聽她話,敢淘氣我……」
「到夢里來找我算賬。你們有完沒完!我淘的那點氣,你們一個人還算不完嗎,非要組一個team!嚶嚶嚶……」
在嫂嫂的撫養下,小韓同學磕磕絆絆地長大了。他學習刻苦,成績突出,寫作文是一把好手。眼看嫂嫂一個弱女子,用細瘦的肩膀艱難支撐著全家生計,他就在心裡默默發誓:待我才華及腰,替你分擔可好?
歷來官員遭貶,詩里難免會有幾句凄苦之詞,可像韓愈這樣要死要活的,也算少見。韓愈一把老骨頭雖然最後沒有埋葬在瘴江邊上,他年僅十二歲的小女兒卻病死在南下途中,被幾把枯草隨意掩埋。
日落黃昏後,南方天空特有的潮濕陰郁,如同一塊幽暗的破布罩在韓愈頭頂,放眼望去,一絲光亮也不見了。
奮斗半生,難道,就是這樣的結局嗎?
十
經過一百多天的車馬勞頓,白發蒼蒼的潮州刺史韓愈終於到了自己的新轄區。
長安的車水馬龍、燦爛繁華,彷彿一個虛弱的氣泡,被風一吹就消失在破碎虛空。觸目所及,只有幾條冷冷清清的街道,一排排低矮破敗的屋檐。整個衙門里,幾乎就找不出一個會說普通話的工作人員。隨你怎麼問,他都說我母雞啊。(韓愈怒了:你們這早上負責打鳴的是什麼動物?答:母雞啊。)
媽蛋,這什麼鬼地方,老子要回長安!
官員到任,照例要給皇帝上一道奏章匯報思想。幾個月前寫《論佛骨表》的時候,韓愈是多麼的意氣風發霸氣側漏啊,可這回,他再不敢了。
臣某言:臣以狂妄戇愚,不識禮度,上表陳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萬死猶輕。
內個,上次論佛骨那事,是在下錯了,是在下沒有學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陛下哀臣愚忠,恕臣狂直……以臣為潮州刺史。既免刑誅,又獲祿食,聖恩宏大,天地莫量,破腦刳心,豈足為謝!
陛下大人有大量,我無以為報,給你一顆小心心吧!
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
你看你快看,我給你跪了還不行嘛。
整篇奏章的核心思想一共是三點:1.陛下英明神武宇宙最帥,不接受反駁。2.在下知道錯了,在下年老體弱,這破地方實在沒法呆啊。3.你就可憐可憐我放我回去吧,我保證我以後從頭到腳都是正能量,天天給你寫《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好不好?
為了表示悔過自新,韓愈甚至還做了一件很有信號意義的事。
他剛到潮州,就召見了當地高僧大顛和尚,並且留住不讓走,一聊就是十多天。
如此用心良苦,能否金石為開?
收到韓愈奏章後,憲宗說了這么一段話:昨得韓愈到潮州表,因思其所諫佛骨事,大是愛我,我豈不知?然愈為人臣,不當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
諫迎佛骨是因為愛我,我會不知道嗎?可你特么說我信佛就會短命,是幾個意思?
十一
因為服食各種奇怪丹葯,憲宗皇帝的身體越來越紊亂,脾氣也越來越暴戾。他動不動就因為一點小事把身邊的宦官推出午門發盒飯,導致宮中氣氛極其緊張。
公元820年二月,兩個宦官先下手為強,殺死了四十三歲的憲宗皇帝。
此時,距離韓愈諫迎佛骨,恰好一年。
(韓愈:我說什麼來著……
憲宗:來人!給我撕爛這個烏鴉嘴!來人!來人!怎麼沒人理我……
韓愈:咦,我怎麼打了個噴嚏……)
新繼位的穆宗皇帝是韓愈的死忠粉,他很快把韓愈召回京城,給了他一堆重要崗位: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如果不是穆宗短命,在位僅有四年,韓愈當宰相那就是灑灑水的事。
歲老豈能充上駟,力微當自慎前程。不知何故翻驤首,牽過關門妄一鳴。
這是韓愈晚年寫的一首小詩《入關詠馬》,翻譯成大家熟悉的詩句就是: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韓愈人生最後一次「壯心不已」的高光時刻,出現在公元822年的初春。
此前一年,成德發生叛亂(是的,藩鎮叛亂這事就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沒完沒了),大將王庭湊殺節度使田弘正,並且派兵圍了旁邊的深州。朝廷派裴度率軍征討,卻沒討到什麼便宜。
朝廷沒辦法:行行行,以後你就是新任成德節度使了,現在,可以從深州撤兵了嗎?
韓愈以兵部侍郎的身份被任命為宣慰使,去成德與叛軍斡旋。
這個命令簡直就是肉包子打狗(韓愈:討厭,誰是肉包子!王庭湊:誰是狗!),所以韓愈剛出發,穆宗就後悔了。派快馬追上去跟韓愈說:你到成德邊境遛一圈就行,不用真的深入敵營。
韓愈卻大義凜然:去就去,誰怕誰?
叛軍迎接韓愈的場面果然很嚇人,各種猛男劍拔弩張,凶神惡煞。然而,韓愈隨便動了動嘴,就把對方囂張的氣焰壓了下去。
「造反很酷是吧?佔地為王很威風是吧?誰還沒個又酷又威風的時候啊!但是拜託看長遠一點!我就問你們一句話:安祿山、史思明、李希烈、朱滔、朱泚、吳元濟、李師道,這些人當初也都很酷很威風,可是現在,他們的子子孫孫現在都在哪?」
叛軍將士一下子有點懵:「好像……都不在了……」
「那劉悟、李祐這些一開始造反後來歸順朝廷的人,他們的子子孫孫呢?」
「好像……都活得挺好,都在當大官……」
「現在你們知道該怎麼做了嗎?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你們是想囂張一時,還是世世代代有官做,有肉吃?」
叛軍將士默默放下了手中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戈鎲棍槊棒矛耙,眼前這個胖乎乎的小老頭讓他們突然有種無法直視的感覺。
「退下!你們都給我退下!我來和韓大人聊聊。」這下輪到王庭湊有點慌。想給的下馬威沒給到,整個軍心反倒都被說動搖了。
談判的結果,是王庭湊答應從深州撤兵,朝廷大大長臉。一場風波因為韓愈的有勇有謀而暫告一個段落。
十二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晚春》)
當人間草木的紅紫芳菲達到登峰造極的境地,距離春天的衰老歸去也就不遠了。
公元824年,韓愈因病在長安去世,享年五十七歲。
那一夜,北風卷地,墜葉紛紛,路上行人步履匆忙。很少有人注意到,璀璨夜空中突有一顆大星,悄然黯淡下去。一個永遠無法填補的窟窿,就這樣難看地留在了長安城上空,千萬人的頭頂。
⑸ 我眼中的韓愈 作文素材(韓愈生平事跡,精神品質
韓愈幼年苦讀成才,對文學的貢獻很大
⑹ 高中論文:韓愈對潮州文化的影響 1000字的`
中唐時韓愈貶放潮州,對潮州歷史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潮州是目前為數不多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而潮州之能成為歷史文化名城,就離不開韓愈。甚至可以說,沒有韓愈,就沒有潮州的現在。本文擬就韓愈謫潮對潮州民俗生活與群體心理的影響作一粗淺的論述,以求正於方家。
一、三大效應:韓愈對潮州民俗生活與群體心理發生影響的主要原因
一般而言,一個貶臣逐客如果能夠贏得貶地人們永久的崇敬與懷念,從而對貶地民俗生活與群體心理發生影響,往往離不開這樣三個因素:
A 棠陰效應:貶官在貶地積極有為,如召公施以惠政,造福一方,贏得當地士庶的永久懷念;
B 名人效應:貶官本身是一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文化名人(詩豪、文豪或名藝術家等);
C 宣傳效應:貶官身後得到他人的推崇宣傳。
唐代貶謫潮州的中央大員可謂多矣,如張元素、唐臨、常懷德、盧怡、李皋、常袞、楊嗣復、李德裕、李宗閔等都曾貶逐潮州。但他們基本上沒有在潮人心靈世界中占據一席之地,也沒有留下什麼可供後人觀瞻的文化遺跡。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他們不具備這三大效應:或在貶潮期間無大作為,影響微微。 如果為官一任,不能造福一方,無論如何也不會為當地人士所認同,所懷念;或雖為中央大員,卻文名、詩名不高。所以,他們在貶所只能是匆匆過客,很快就被「雨打風吹去」,消失在歷史的深處了。
韓愈則與之不同。韓愈之於潮州,完全具備了這三大效應。因而,他地位雖不如曾高居相位的李德裕輩,貶居潮州的時間也很短,僅七個多月,卻贏得了不朽的聲名,永遠活在世世代代潮人的生活世界之中。當然,不僅僅是潮人尊崇韓愈,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尊韓」幾乎是唐宋以來中國歷代文人士子的共同心理,這不是個別的、局部的甚至也不是地域性的問題,而是一個歷時性的全國性的突出文化現象。但相對而言,在全國范圍內,恐怕很少有一個地方的人象潮州人那樣崇敬韓愈、神化韓愈,以致民俗生活與群體心理都為之受到了深刻而又深遠的影響。
韓愈是大名鼎鼎的詩人、古文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在當世已享有盛名,因而他所到之處,自然容易引起他人的關注與尊敬。而實際上,在韓愈未到潮州之前,韓文就已流傳到了潮州,潮人進士趙德就曾在「蓬茨中手持目覽,飢食渴飲」,並為之「沛然滿飽」而自發把韓文編錄成集了①。韓愈的「名人效應」於此可見一斑。
韓愈之能為潮人永久崇敬,尤其與宋代仕潮官吏的尊韓和其他文化名人的推崇與宣傳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宋哲宗時,王滌知潮州,把刺史堂後的韓文公祠遷至城南七里處,並專門約請名滿天下的蘇東坡撰寫碑文,東坡因而寫成《韓文公廟碑》的千古名文,文章高屋建瓴,高度評價了韓愈,這對潮州以至全國性的尊韓發生了巨大影響。此外,歷代仕潮官吏尊韓學韓,也對潮人崇拜韓愈起著推波助瀾的巨大作用。對此,著名學者饒宗頤先生早在《宋代潮州的韓學》一文中有過細致而精闢的論述②,庄義青先生也在其近著《宋代的潮州》一書中進行過詳細的闡述。茲不贅述。
眾所周知,韓愈之治潮惠政,主要有驅鱷除害、關心農桑、贖放奴婢、延師興學等方面。當韓愈貶來潮州之時,潮州正處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潮州自古以來,遠離中原,僻處嶺外,交通不便,形成一個帶有封閉性的地理文化圈。唐杜佑《通典》雲:「五嶺之南,人雜夷獠,不知禮義……是以漢室常罷棄之。」到唐代,當中原文明已高度發達的時候,潮州大部分地區還仍然處在荒涼落後的狀態之中。因而潮州成為當時貶臣逐客的棄置之所。有唐一代,在韓愈之前,先後有不少中央官員如張元素、唐臨、常懷德、盧怡、李皋、常袞等謫放潮州。他們把中原文化禮俗某種程度地傳播到了潮州。當時潮州固然土廣人稀,落後荒僻,但社會已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文化教育亦已有了一定的根基。自韓愈貶潮之後,潮州的社會歷史則加快前進的步伐,到了宋代,潮州人口迅速增多,由唐元和年間的一萬零三百二十四戶,猛增到北宋元豐年間的七萬四千六百八十二戶與南宋淳祜年間的一十三萬五千九百九十八戶③。隨著人口激增,潮州的經濟文化也迅速發展,並逐步趕上了中原和江淮地區的發展水平。可見,韓愈恰好是在潮州歷史發展的一個關鍵點上貶到了潮州。潮州當時的歷史發展,正需要文明的火焰燒去蠻荒落後,代表中原文化的傑出人物韓愈,恰逢其時,貶來潮州,奮發有為,德化潮州。這大約是一種歷史的因緣吧;而潮人之尊韓,應該也離不開這個因緣。
二、韓愈對潮州民俗生活與潮人群體心理的深刻影響
現代民俗學認為,民俗作為文化現象,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社會普遍傳承的風尚和喜好,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世界和文化生活④。就其整體而言,民俗又是一種歷時性的文化創造與文化積淀。而一個地域的民情風俗,則反映著該地域人們的獨特心理。現代民俗學的思想為我們研究韓愈貶潮與潮州民俗生活的建構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韓愈對潮州生活世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潮州市區今有「昌黎路」,有「昌黎小學」。人們為一條路、為一個學校起名,決非隨意而為,它往往反映著命名者的特定的文化心態。以韓愈的號命名,其作為一個民俗文化事象,就反映著潮人對韓愈的懷念與崇敬。在昌黎路中段今潮州博物館前有巍峨的石牌坊,它建於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坊額題著「昌黎舊治」、「嶺海名邦」八字,既表達了潮人對韓愈的懷念與贊譽。又流露出潮人因有文化名流韓愈治潮而產生的自豪之情。潮州西湖公園內涵碧樓後面山坡上有一「景韓亭」,亭內正壁中有據說是韓愈所書而由清代潮州知府龍為霖主持摹刻的《白鸚鵡賦》石碑。潮州北郊韓江北堤旁還建有「祭鱷台」,等等。潮人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紀念韓愈,與此同時,潮人自己的生活世界也因此增添了幾處勝跡,增添了許多歷史文化的內涵。
尤值一提的是潮州有一永久性的紀念韓愈的勝地韓文公祠。潮州韓文公祠始建於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遷至韓山。後幾經變遷,幾經修葺,歷八百年而香火不斷。它是我國現存紀念韓愈的一座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該祠之修建與存在,作為一突出的民俗事象,對潮州生活世界的影響極大。它寄託著潮人的崇韓心理,又是旅遊觀光或進行歷史文化教育的極好場所。不管過去還是現時代的潮人,都喜歡到韓文公祠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這已成了一種下意識的習慣,一種風氣。在某種意義上,該祠可視為潮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凡是到潮州來的達官貴人與一般的海內外遊客,都要慕名參觀瞻仰。
由以上文字,足可見出韓愈對潮州生活世界的影響之大。但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韓愈對潮州民俗生活尤其是潮人群體心理建構的深層的隱性的影響。
美國現代社會科學著名學者薩姆納(1840 1910)有《民俗》一書,在其理論體系中,有一個最基本的概念:行為方式。他認為,人生活著,總是有各種各樣的需要希望得到滿足。為滿足需要,就得採取一定的行為方式。對行為方式進行優選,就很容易養成個人的習慣;而群體對同一行為方式的反復則形成風俗。他指出,「每一個人都受惠於其他人的經驗,因而大家都趨向於被證明為合宜的行為方式。終至大家都採取達到同一目的的同一方式,這樣,活動方式就轉化成了風俗,成了集體現象。
韓愈對潮人民俗生活與群體心理建構的隱性的深層的影響,直接與他治潮之惠政聯系在一起。
韓愈治潮惠政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驅鱷除害。這對潮人的民俗生活影響甚巨。驅鱷除害事,在新舊唐書中皆有記載。《新唐書·韓愈傳》雲:「初,愈至潮州,問民疾苦,皆曰惡溪有鱷魚,食民畜產且盡,民以是窮。數日,愈自往視之。令其屬秦濟以一羊一豚投溪水。」韓愈並寫了《鱷魚文》而「祝之」,「祝之夕,暴風震電起溪中,數日,水盡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無鱷魚患」。對韓愈祭鱷一事,後世向來有兩種不同的態度。一些文人士大夫持批評的態度。宋王安石在《送潮州呂使君》詩中告誡當時的潮州太守呂說:「不必移鱷魚,詭怪以疑民。」明確表示韓愈祭鱷為「詭怪」之事。近人郭朋在《隋唐佛教》中則認為,韓愈簡直就是中國古代的唐·吉訶德,演出了一出「無聊的鬧劇」。與之相反,千百年來,更多的一些文人學士、潮州歷任太守及佐僚都對韓愈驅鱷稱頌備至,蘇軾肯定韓愈「能馴鱷魚之暴」⑥,明宜德年間潮州知府王源《增修韓祠之記》中稱頌韓愈「存恤孤煢,逐遠惡物」;清代楚州人周玉衡則在《謁韓文公祠》詩中說:「驅鱷文章非異術,化民詩禮亦丹心」;……至於潮州的民眾與學人則更抱贊賞與感激的態度。潮州當代學者曾楚楠肯定說,雖然憑一紙文章不可能根治鱷害,但韓愈驅鱷卻富有積極意義,而韓愈「作為 一個被貶官員,置個人憂愁、不幸於度外,為了解除民瘼,剛上任即『詢吏民疾苦』,並訴諸行動,形諸文字的動機和行為,理所當然地會得到人們的肯定和贊揚」。因此,驅鱷行動成為宋代以後潮人尊韓的一項重要內容⑦。清乾隆間人李調元在《題韓祠詩》中寫道:「官吏尚鐫鸚鵡字,兒童能誦鱷魚文。」這二句詩,即道出韓愈祭鱷事在潮州生活世界中的傳播之廣、影響之深。在韓祠正堂東側石柱上,鐫刻著清道光年間潮州知府覺羅祿昌的一付聯語:
闢佛累千言,雪嶺藍關,從此儒風開海嶠
到官才八月,潮平鱷渚,於今香火遍瀛洲
「香火遍瀛洲」五字,即表明韓愈在潮人生活世界中的深遠影響。
韓愈治潮惠政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高度重視文化教育。貶來潮州不久,韓愈就寫了《潮州請置鄉校牒》,他認為,治理國家,「不如以德禮為先,而輔之以政刑也。夫欲用德禮,未有不由學校師弟子者。」於是,他一方面薦舉地方俊彥趙德主持州學,一方面花大力氣興辦鄉校。辦學缺資金,韓愈就「出已俸百千以為舉本,收其贏余,以給學生廚饌」⑧。百千之數,大致相當於韓愈八個多月的俸祿,也就是說,韓愈為興辦學校,把其治潮州八月的所有俸祿,都捐了出來。這正是重義輕利的古君子之風的體現。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韓愈的興學,決定性地影響了後來歷代治潮者對自己行為方式的優化選擇。蘇軾在《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中說,「朝散郎王君滌來守是邦,凡所以養士治民者,一以公為師。」而實際上,不獨王滌治潮以韓愈為師,兩宋所有蒞潮官吏,都崇奉韓愈,歷任州刺史及州郡長官之佐僚,也都無不以韓愈為師⑨。薩姆納指出:「風俗是一致的行動歷時地造成的。」⑩尊韓奉韓,以興學為首務,確乎已成為自昌黎之後歷代蒞潮官吏的不約而同的一種習慣,一種集體現象。
韓愈興辦學校,同時薦舉當地俊彥主持州學,這也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滋潤了潮人的群體性格。潮人向以聰明靈活、善於經商著稱,在外地人眼裡,潮人無異於中國的「猶太人」。然而,如果對潮人的認識僅止於此,那就是片面的了。只要深入潮人生活世界,你就能深切感受到潮人群體性格的方方面面,尤其能感受到潮人好學崇文的風氣。這種好學崇文風氣的形成,追根溯源,則直接得益於韓愈當年的興學。早在北宋,蘇軾就已指出:「始潮人未知學,公命進士趙德為之師,由是潮之士篤於文行,至於今號稱易治。」(1l)。南宋乾道年間潮州太守曾造也說,潮州文物之富,始於唐而盛於宋,「爰自昌黎韓公以儒學興化,故其風聲氣習,傳之益久而益光大」(12)。這些話,明確揭示出好學愛文不僅是潮人個人性的習慣,而且已成為潮人群體行為方式的優化選擇,成為一種有地域色彩的風氣。
潮州有所謂八景,其中有一景曰「韓祠橡木」。橡木,亦稱韓木,傳說為韓愈手植,今已不存,但「潮人想慕者,久而彌殷」(13)。自宋以來,關於韓木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民俗傳說:韓祠橡木開花之繁稀,預示著潮州士子登科人數之多寡。宋代潮人王大寶《韓木贊》即記載了韓木花開「兆先機」的神異傳說:「(韓木)遇春則華,或紅或白,簇簇附枝,如桃狀而小。每值士議春官,邦人以卜登第之祥,其來舊矣。紹聖四年丁丑開盛,傾城賞之,未幾捷報三人,蓋比前數多也。繼是榜不乏人,繁稀如之。」這個民俗事象是韓愈以儒學興化直接結出的果實。王大寶分析道:「公刺是邦,命師訓業,綿綿厥後,三百餘年。士風日盛,效祥於木,理之宜然。」這幾句話,表明在韓愈影響下潮州養成了多麼濃厚的愛文好學的「士風」。南家王十朋《曾潮州到郡未幾,首修韓文公廟,次建貢闈,可謂知化本矣。某因讀韓公別趙子詩,用韻以寄》詩「至今潮陽人,比屋皆詩書」,即是這種風氣的生動寫照。曾有這樣一個記載:宋孝宗問王大寶曰:「潮風俗如何?」大寶則以「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習尚至今」對之。(l4)這種好學崇文之風習一直綿延到現代。筆者自湘入潮,已寓居潮州五年,頗為深切地感受到,潮州好學愛文、尊師重教之風確乎比其他地方濃郁。詩詞書畫這些傳統的文學藝術,在潮州民間有著深厚的基礎,往往一些貌不驚人的人能隨口吟誦韓愈的詩文;而一些個體戶老闆則往往能舞文弄墨,吟詩作賦。有一位企業家不僅加入了中華詩詞學會,而且還由中華詩詞學會為他出版了一部頗有份量的詩集。一定地域的民俗事象及其群體性格,一般都負載著千百年歷史的深厚文化資源。潮州的這種人文傳統,這種民情風俗,正因為遙接著綿延著韓愈當年以儒學興化的古風,總使人感到其中氤氳著一種深厚的歷史文化蘊涵。
三、由人到神:韓愈在潮州的神化
蘇軾在《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中說:「潮人之事公也,飲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禱焉。」確實,早在宋代,韓愈就被潮人請上了神壇,連帶所致,韓愈的侄孫因護送韓愈有功,也成了八仙之一的韓湘子。韓愈不僅在士人農工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而且也成為商界奉祀的神靈。蘇州現存的、立於康熙初年的《潮州會館記》雲:「我潮州會館……敬祀靈祜關聖帝君、天後聖母、觀音大士。已復買東西旁屋,別祀昌黎韓夫子。」曾楚楠先生指出:「商務組織中尊關帝、祀天後、拜觀音,到處皆然而奉祀韓夫子,實為潮商所獨有。」(15)可見,在潮州民俗世界中,韓愈已不復是歷史人物,儼然已是一個神話人物。神話本是遠古人類集體心理的文化載體,但在某些特殊的歷史人文環境中,非神話時代同樣能夠產生新的神話。而在中國神話的家族中,把現實中的真人史實加以神秘化以及神聖化,則是神話產生的一個重要方面。許多歷史人物,如秦代的李冰、三國時代的關羽、宋代的岳飛、包丞等等,就都是被神秘化神聖化而從人的地位提升到神的地位,成為被祭祀崇拜的偶像,成了神話化的史實人物。象關羽,本是一歷史人物,由於他身上所集中體現的忠、義、勇、剛等傳統的特殊文化內涵,不僅符合廣大民眾生活世界中不能缺少的思想文化信仰之需要,而且也適應封建統治階級加強思想文化統治的需要,因此,在中國後期封建社會中,關公由一歷史人物而被提升為神 「武聖」、「關帝」。但韓愈之在潮州成為神話人物,與關公不同。關公之成為神話人物,雖然離不開下層民眾的崇拜,而更主要還是因為歷代統治者出於統治的需要而不斷加封與宣傳。韓文公之成為神話人物,則主要出自潮人的崇韓之心。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遠謫八千里來到潮州以後,韓愈就成了潮人心靈世界與民俗世界中的永遠的神祗。在潮州歷代的生活世界中,韓愈驅鱷及其許多與韓愈有關的民間故事一直被流播著、傳頌著,也一直不斷被豐富著,從而演變成了非神話時代的新神話。茲再舉二例:
1、「走馬牽堤」。相傳惡溪(今潮州韓江)兩岸原無堤壩,時有水患。韓愈抵潮以後,率領百姓築堤。他先騎馬沿溪岸勘測地界,下屬則跟在馬後,按他指定的路線插上竹竿作為標志。到了山跟前的終點,竹竿還未用完,便順手撒在山上。隔天,在插過竹竿的地段,突然出現一道高大堅實的大堤。從此,洶涌的水流就被堤壩和高山擋住,而終端的山坡則長出茂密的竹子,山名也改為「竹竿山」(16)。
2、八仙造湘子橋。湘子橋為我國四大古橋之一。始建於北宋乾道年間(1171年),向以「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梁舟合一的「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著名。關於此橋之修建,在潮州流傳著這樣一個優美的民間傳說:韓愈驅殺鱷魚之後,請來侄孫韓湘子與廣濟和尚,各從一邊江岸向江心比賽造橋,佛道施法,工程順利,不想工程快要煞尾時,因故停工待料,江心處未能壘石架橋。廣濟和尚只好請來十八羅漢,迅速把橋墩築好。韓湘子則叫來「八仙」中其他七位道友,施法相助。何仙姑先掰了幾片蓮花,撒在江上,頓時化作十八隻梭船;曹國舅拿出植板,放在梭船上,當作橋板;鐵拐李解下腰帶將十八隻梭船串起,並系於東西兩座石墩上,這樣就造成了一座獨特的橋。(17)
德國現代著名哲學家恩斯特·卡西爾指出:「神話本身並非是一大堆原始的迷信和粗陋的妄想,它絕不是亂七八糟的東西,因為它具有一個系統或概念的形式。」(18)如果完全以理性的眼光來看,神話也許荒唐無稽。但對於產生此神話的純朴民間大眾來說,這一點也不荒唐,而是嚴肅的事實。神話並非出於個人的創作,而是一個民族集團或一個地域群體的心理和觀念的呈現。民族集團或地域群體所信以為實的神話內容,也即是構成民族信仰或群體信仰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文所說的群體信仰是指一個地域群體所共有的思想觀、人生觀、世界觀的整體反映,也是較之個人的宗教信仰更強有力的地域性共識或共同體規則。群體信仰的產生,並不是由理性的自覺而形成的,它是一個群體在長期的歷史經驗與文化傳統的累積中形成的共同觀念,並蘊藏著一種庄嚴肅穆的情感態度。把這種觀念與情感投射到生活世界中,就產生了民俗事象與民俗儀禮,也產生了神話。(19)蘇軾說:潮人對韓愈「獨信之深、思之至」,出於對韓愈的一種深厚的感激、崇敬的心理,潮人把韓愈由人神化為神,這正整體性地折射出潮人的觀念世界與心靈世界;而潮州的民俗生活也因此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潮人陳億先生曾以詩的形式概括了神化人物韓愈的幾個民俗故事,充分表達了潮人對韓愈的崇敬之情:「判石牽堤說有神,赤誠育得滿園春。韓渠千載留恩澤,社戲笙歌究有因。」(20)
趙朴初老《訪韓文公祠口占》說韓愈「不虛南謫八千里,贏得江山都姓韓」。作為貶臣逐客的韓愈,能夠對潮州民俗生活與與潮人群體心理發生如此深遠巨大的影響,確實是一個富有意味的話題。
⑺ 關於韓愈的作文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孟縣)人。唐代散文學兼詩人。性秉直,居官仍不改其性,故屢被貶。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都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為了整頓舊時秩序和振興儒道統而提供學習古文,又為了宣傳古道而寫作古文。他對古方創作的要求是,「必出入於仁義」,「詞必已出」、「文從字順各識職」(《南陽樊紹述墓誌銘》)、「唯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師其意不師其辭」(《答劉正夫書》)。因忠於古文,其成果頗碩,《原毀》、《進學解》、《送李願歸盤谷序》、《送孟東野序》、《雜說》、《祭十二郎文》、《張中丞傳後敘》等都是優秀作品。在詩歌方面,他推崇陳子昂、李白和杜甫,是韓孟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詩,或反映時事,或寫中下層文士的政治失意和個人遭遇,都很有特色,如《汴州亂》,《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山石》、《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等。古詩往往規模宏大,才氣縱橫,氣勢雄偉。為了矯正大歷詩的平庸、熟俗,他探索了詩歌發展的新路。不過象《陸渾山火》、《南山》、《石鼓歌》、《月蝕》等,故意搜集險怪,過分散文化、議論化,有傷詩意。生平詳見《新唐書》卷一七六。有《韓昌黎集》。
⑻ 求一篇以《夢韓愈》為題的高中作文
前段時間在閣樓里翻找以前的資料。不經意間,一本書被我翻了出來。由於積壓甚久,上面覆蓋了薄薄的一層灰。我掏出紙巾,輕輕拂去灰塵,書的封面赫然印著六個紅色大字:昌黎先生文集。我如獲至寶,興奮地跑下樓,險些跌倒。
晚上,我躺在床上,開始看起來。韓愈真不愧是大文豪,文章高人一等。我合上書心想:要是我有他的一半才華就好了!想著想著,我漸漸進入了夢鄉……
咦,這是哪裡啊?我向四周看了看方才知道,我回到了唐朝。可這早已不是盛唐時期,我居然置身於潮州,正在一家茶館飲茶。
這時,一位長者騎著一頭瘦弱的毛驢緩緩進入城中。我定睛一看:這不是大文豪韓愈嗎,他怎麼來潮州了?
為探究竟,我上前攔住了他。「你是何人?為何要攔我?」我連忙向他道歉:「對不起,請問您是昌黎先生嗎?」他下了驢,走到我身邊說:「是的,你是何許人也?怎麼知道我?」我向四周看了看說:「此地不是講話之處,先生可隨晚生到對面客棧一談?」沒想到他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來到客棧客房,等店小二離開後,我對韓愈說:「昌黎先生莫怪,晚生是21世紀人士,據祖譜記載,我是先生您的後人,因佩服先生您的才華,方穿越時空來此相會!」
韓愈聽後,仰天長笑:「想不到我韓某人還有後人在世,真是可喜可賀啊!」我問他:「先生何故來此地啊?」豪爽的他,情緒頓時失落了幾分。從他口中,我才得知:原來公元819年,唐憲宗迎佛骨入朝,韓愈極力進諫,因此觸怒了唐憲宗,被貶於此地,擔任此地刺史。這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更可悲的是,他被押解出京後,家眷也被趕出了長安,年僅12歲的女兒也慘死在驛道旁。
聽了這些,我勸他說:「先生不必因此而難過,重新振作起來,笑對人生!」他聽後點了點頭。我對他說:「先生可否送晚生一幅字,小生不勝感激。」
此時的韓愈又豪爽起來:「拿筆來!」我取來筆墨紙硯置於桌上,他揮毫寫下如下大字: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寫完後,他走到我面前,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方才聽你說,你是我的後代,我心中甚喜。但有一點,你要記住:不要因為我是你的祖宗,你就不好好學了,只有你有成就了,才無愧做我的子孫。你說你來自21世紀,我想,你所處的時代比我所處的時代好上幾百倍,所以你要好好把握現在的時光去飽覽群書,做一個卓爾不群的人,希望你能成功!」我使勁點了點頭……
叮鈴鈴……我猛然驚醒。啊!原來是一個夢。窗外的太陽已升老高,新的一天已經來到,老祖宗的話語還在我的耳畔回響:
飽覽群書,做一個卓爾不群的人!
⑼ 我眼中的韓愈800字作文
《我眼中的韓愈》
韓愈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他領導了中唐時期的古文運動,在散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蘇軾譽為「文起八代之衰」;在詩歌創作方面,針對大歷以來詩人「竊占青山白雲,春風芳草以為己有」的浮盪習氣,「往往涉於齊梁綺靡婉麗」的詩風,自覺地繼承和發揚李白、杜甫在詩歌創作上的業績,力圖恢復盛唐氣象。 韓愈陵園。因此,他在詩歌創作上勇於創造,大膽革新,另闢蹊徑,獨樹一幟,較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現實,成為中唐時期詩壇上一個影響較大的詩人。但是,一些文學史和有關韓愈研究的論著,以反映人民疾苦為評價韓愈詩歌的准則,也就是政治標准第一,因而認為韓愈反映現實的詩歌數量不多,沒有像白居易那樣繼承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意義不大。如游國恩諸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有這樣的意見:「從創作實踐來看,韓愈主要是繼承李白的自由豪放,和杜甫的體格變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藝術傳統,獨立開拓道路。和白居易著重繼承杜甫現實主義精神有所不同。」詹鍈先生《唐詩》也是這樣說的:「在韓愈詩里也有些反映現實的。但這樣的詩數量不多,而且往往和個人的不幸交織在一起,認識不夠深刻。」張燕瑾同志《唐詩選析》認為:「韓愈的詩歌追求奇險,形成了宏偉奇崛和『以文為詩』的特色。但反映社會重大生活內容少,比較膚淺。」類似的意見還有,這里不一一列舉。我以為上述諸先生的論斷值得進一步探討。韓愈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在數量上不及杜甫和白居易,但反映人民疾苦不是評價作家作品的唯一標准,就韓愈而論,他的詩歌既有深切同情人民苦難,揭露統治集團罪惡的篇章,也有不少是反對藩鎮割據,維護國家統一的佳什,更有猛烈抨擊佛、道二教危害之作,還有指斥當權者壓抑人才,抒發懷才不遇的作品。這些都從不同方面較為深刻地反映了中唐時期社會的重大生活,有強烈的戰斗性,應該說也是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
韓愈
⑽ 韓愈作文
走近韓愈
歷史的車輪還在滾滾向前,負載著千秋滄桑,世態炎涼。幾千年的旅程,是一條崎嶇漫長的路。途中那些被淹沒的凡庸俗子,包括太多的文人志士,隨著時代鍾聲的
消,匿,宛如一陣清煙,煙消雲散,抹不下一筆痕跡,可是,唐宋八大家作為這一旅途中的嬌寵兒,卻在歷史的長卷上博得了一席之地,並將自己的名字鑄入了光輝
的史冊中。而韓愈作為其中的一朵絢爛的奇葩,更是遐邇聞名。他的詩,他的文,他的胸襟,他的抱負,都不失是我們深入探討且經久不衰的話題。
最
先接觸韓愈是從一首《左遷藍關示侄孫湘》開始,讀罷此詩的人,都能從中看穿這是詩人遭貶後的憤滿之作。而伴隨來的一系列問題又恰巧為我們更深層次了解韓愈
的人格搭起了橋梁。韓愈銀何事觸怒了皇上?韓愈怎會有如此大的膽量去頂撞皇上?韓愈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物?…我想,通過了解這些內容,不光對我們理解這首
絕唱,即對我們了解韓愈的人格品行也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根據有關資料查閱,韓愈之所以遭貶的緣故在於:
唐憲宗李純為求長生不老之道,曾幾度
迎佛骨入宮供奉。韓愈當時為刑部侍郎,寫了著名的《論佛骨表》,反對憲宗迎佛骨,從而觸怒了先皇,欲處以死刑,經裴度等人說情,才倖免一死。死罪可恕,活
罪難逃,韓愈就此被貶潮州。已步入人生暮年的他,如何經受得起漫漫遠程的折磨,可是甚至聖旨已下,在掙扎也是無濟於事。太多的酸楚,太多的無奈,壓抑在韓
愈的心髓深處,得不到的宣洩絲毫釋放宣洩。就在韓愈抵達離京師不遠的藍田縣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同行,給爺爺做伴。韓愈就在這一瞬間,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
的千古絕唱。
細嚼本詩的文字語言,每一筆,每一處,都無不傾吐著韓愈凄楚難言的激憤之情。「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
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簡簡單單56個字, 將遭貶的前前後後都詳盡的梳理了一番.首聯中寫
自己獲罪遭貶的原因.「朝奏」 與「夕貶」形成強烈的對比呼應.反襯出了意外獲罪情況之急速.頷聯「路八千」由貶謫之遠反映了獲罪之重。頷聯也在另一方面
也體現了韓愈剛正不阿的品質和對國家忠心耿耿的一片赤子之心。韓愈明知道自己進諫不免會遭到急風驟雨的下場,但為了替帝王除去政治弊端,為了朝廷的興盛,
即使殘年身處逆境也在所不惜。言詞情情懇懇,當然也不乏充斥些許怨憤之情。在頸聯中韓愈借「雲橫」「雪擁」,描述了路途的艱險,藉助於景抒寫了心中的抑
郁,悲憤及前途的渺茫的痛楚。威廉更是扣人心弦,令人心寒。當然,本詩可以純粹理解為韓愈遭貶後的憤慨之作,可韓愈在悲憤的情感基調上又不失筆勢縱橫,境
界開闊的氣象特徵。從此也可看出一代偉大詩人韓愈的胸襟之廣闊。
上面著重從韓愈的詩為材料來走進韓愈,聆聽韓愈。下邊我想以韓愈的文章作為墊石,進一步去解讀韓愈,了解韓愈。
一
篇《師說》響遍大江南北,韓愈的人格魅力及對社會那份深深的責任感也盡現其內。直至今日,「使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的 思想精髓仍在影響著人們的學習生
活。《師說》的基本精神與「古文運動」中的「文以載重」的思想是一致的。它的思想意義在於它繼承和發展了前人關於師道的觀點,是有創見的,它是韓愈教育思
想的精髓,為我國教育史提供了新的比較進步的見解。《師說》這篇文章雖然只有456個字,但它精湛的思想卻一直影響著歷代教育工作者,是我國古代教育史中
珍貴的教育文獻。是一份寶貴的教育遺產。《師說》中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我國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地對教
師的職責進行了論述。這個論述從韓愈作《師說》起至今一直在啟示著教師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天職,這個論斷的生命力就在於韓愈的很大程度上提示了教師的職責
這一客觀真理。韓愈所說的「傳道」當然指的是傳儒家之道,傳儒家修身、齊家治國評天下之道。授業是指講古文六藝之類的儒家經典,受到文化知識方面的教育。
解惑則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解答學生在「道」與「業」兩方面的疑。善於思考的人們在這時都會產生質疑,韓愈為何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師說》不是他送給學生李
蟠的一篇說理性文章嗎?這就需要我們從師說的背景去分析,進而去探索韓愈寫作的目的。
唐德宗貞元18年社會上存在著嚴重的「恥學於師」的風氣,而
且,這種風氣已從魏晉始流傳幾百年了,「師道之不聞也久矣」,當時韓愈剛進國子監當四門博士,面對這種不良風氣,為恢復師道,不僅自己抗顏為師,並做《師
說》,對師道作了精闢的論述。當時柳宗元評論說:在「師道不存的情況下,唯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而韓愈作此篇
的目的在於闡述師的作用,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准。全文通過批判恥於學師,廢棄尊師重道傳統,看不起百工技人的社會現狀,提出了一系列精闢的
帶有民主性精華的教育思想。毋庸置疑,韓愈在當時引來了社會各階層人士的非議,可是他依舊頂著世人鄙薄的眼光及壓力,堅持著自己的為師之道。韓愈的人格魅
力也就在於此。
總之,韓愈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文人。他的一生始終以天下為已任,始終奉行「達則兼濟天下」,似乎從來也沒有甘
心「窮則獨善其身」的地位。所以,他雖然遭到被貶山陽令和潮州刺史等幾次重大打擊,然而並不恢心頹廢,報國之志不流,仍然關注人民的疾苦,他既有非常偉大
的超乎常人的一面,又有敢於為天下先,敢於言常人所不敢言的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的偉岸氣節。韓愈一生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斗,這種精神,可以說是留給後人的
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韓愈的政治品德,是儒家師徒的基本內容,使其成為一代師表,他在文學和哲學上的成就及才華使其教育思想大放異彩,開啟了宋明理學的前
導。他的教育思想流傳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們學習、研討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