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生飲食調查報告作文5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對孩子的營養越來越重視的情況下,我們身邊同學中營養過剩的「小胖墩」和營養不足的「小豆芽」竟還是越來越多。原因就是一些家長認為營養就是給孩子多吃雞鴨魚肉,孩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喝什麼就喝什麼,另一些家長則相反,認為孩子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全然不顧孩子的生活特點。小學生時期是人生發育的高峰期,這一時期攝入的營養除了維護機體新陳代謝外,還得適量儲存以保證繼續生長發育的需求。一旦錯過了這一重要時期,將會給身體發育和健康成長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所以,這個假期,我和爸爸媽媽對小學生不良健康飲食的現象,通過查閱資料、詢問身邊的同學和父母等方法進行了調查。
我發現現在的小學生偏食、挑食現象嚴重。有資料顯示,80%小學生不喜歡吃蔬菜,50%小學生不喜歡喝牛奶,吃雞蛋,85%小學生不吃一點肥肉,95%小學生喜歡吃肉類、巧克力、膨化食品,90%小學生吃的食品單一,每天10種都不到,在選擇上口味是孩子們的首選,然後是顏色、形狀,最後才是營養,一般是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人們的飲食習慣不是與身俱來的,主要是由父母自幼培養的,現在小學生流行的偏食與挑食,實際是一種心理障礙,其根源在家庭。一些父母給孩子吃的食物單調,孩子長大後便會對未吃過的或不常吃的食物不喜歡,甚至厭惡。一些家長當著孩子的面說什麼東西好吃,什麼東西不好吃,這也影響孩子的心理行為,漸漸的孩子不良的飲食習慣就形成了。
在這里,我給大家提出一些建議:通過多種渠道對孩子進行飲食教育,要改變飲食觀念:改變孩子喜歡吃什麼為孩子應該吃什麼。作為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每天堅持讓孩子吃多種多營養食品,並不斷添進孩子不喜歡吃的新食物讓孩子試吃。做到營養均衡,打破營養不良,偏食的惡性循環。簡單地說就是: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加點肉,每天一杯奶,雜粗天天有。
⑵ 學生不寫作業調查報告四年級作文400字
一 問題的提出。
最近,同學們有個別的缺作業,,且考試有不及格現象。我們的同專學准備對本班學生完成作業屬和進行課外學習情況分析展開調查。
二 調查方法。
1走訪同學本人。
2 走訪周圍的同學。
三 調查情況整理。
姓名 情況 原因 作業完成情況
李毓雯 優秀 上課注意聽 認真完成
勤學好問
李莎莎 優秀 上課注意聽 認真完成
多看課外書
李寒冰 差 上課不注意聽講 不按時完成
信息渠道 走訪同學
四 結論。
1 因為同學們的自製力很差,如果不及時管教,會產生一種不想寫作業的心理。所以做家長的要及時管教。
2 作為一個學生,只有老師家長的管教是不夠的,還要靠自己。做作業是為了鞏固當天學的新知識。小學生學得快,忘得快,如不及時鞏固,就會忘掉。做了作業,才會使你對剛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所以,做作業並非無用。
3 此外,學生應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應先把作業寫完,再玩一些其他的東西放鬆一下,但不能耽誤學習。
⑶ 小學生家庭調查報告作文的200字
家庭成員:爸爸,媽媽,弟弟和我。
支出情況:
一、每月用水15方,每方水3.5元,每月的水費則是52.5元;每月用電約150°每度電0.71元,每月電費106.5元。天然氣每方約1.4元,每月約用10方,一個月的費用約為14元。
二、每日油鹽醬醋蔬菜副食品等費用約為二十元,一個月即600元。
三、因我家住房是按揭的,總價23萬,所以每月月供1300元。
四、我參加輔導班費用每月為100元,平時零食每月200元;我的午飯錢每周50元,一個月即200元。弟弟寄宿家教家,每月700元。
小計:父母從事室內裝潢設計職業,月收入為5000~6000元,全家人的花銷共計3400元,占總收入的1/2,剩餘2600元,用於儲蓄,作為我和弟弟的教育儲蓄金和家人疾病治療的准備。
這些費用中,有很多是可以節省下來的。例如:水可以以循環利用的方式節約;每次用完電隨手關掉開關;我的伙食費一周並用不了50元,至少可以節省20元;平時零時也應少買.能省的不該浪費。
家用支出的多少,也反映了家庭成員生活習慣的好壞。對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就要避免.今後我們全家人的生活習慣也更應改進。
通過"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綜合性學習,我明白了我們應該有計劃有目標地對待每一筆支出。要盡量地節約,以有限的支出獲取更多。我還了解了一個家庭經濟支出項目很多,除了各項正常運轉之外,還要有計劃的儲蓄,以備將來教育及醫療之用。在這之前,我總認為父母的錢包就向個魔袋,想要多少,就能拿多少,花費的時候也很奢侈,沒有一點金錢來之不易的意識。所以今後在花錢的時候就應多一點理性,少一點任性。
⑷ 小學生的學習態度的調查報告作文400字百度作業幫
關於小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便於教師根據實際表現與認識,進行合理引導與幫助 二、研究方法 (一)調查方法。 問卷法:學生問卷。 訪談法:師生座談會。 觀察法:查看學生作業、到教室聽課 定量、定性分析。 (二)調查時間、對象與范圍。 1、時間:2014.6 2、對象與范圍:廈門路小學三——六年級的部分學生 三、調查結果 (一)學習態度方面。 在調查問卷中有四道題目是關於學生學習態度的調查: 1、上課時,老師提出問題之後,你是怎樣表現得呢? 在350份調查問卷中,有56%的學生是積極參加的,有41%的學生表現一般,還有3%的學生不參加。 2、在課堂小組合作交流中,你的表現怎樣?(A積極發表意見;B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C不參與) 3、課堂上你會認真傾聽同學回答問題或老師講解嗎?(A會;B有時會;C不會) 從以上的兩道(2、3題)問卷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認真傾聽」,但在小組交流中積極發表意見的學生為數不多。 以上的三個方面,問卷結果和我們的聽課觀察結果基本一致:學生聽課率還比較高,大部分學生聽課都比較認真,而踴躍舉手回答問題、積極發言的學生不多;主動參加各種學習活動和被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學生基本上是各佔一半。以上這些方面,低年級的學生比高年級的學生,城區小學的學生比山區小學的學生表現會好一些。 在學習態度方面,通過和老師的交談還了解到:勤學好問的學生在一班中大約佔五分二,一些學生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和刻苦精神。 調查問卷的最後一道題目是: 你最喜歡哪一門學科的老師?(A語文;B數學;C英語;D美術;E音樂;F體育;G其他)本題目目的是想了解學生的興趣情況。從調查問卷和我們的訪談中了解到,學生最喜歡的學科不一定就是主科,而是他們最喜歡的老師任教的哪一個科。學生之所以喜歡這個學科的老師,是因為這個老師的課上得好,生動、有趣。
(二)學習習慣方面。
調查結果表明:小學生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有90%以上的學生在「課堂練習能獨立思考完成後等候展示思維過程」(「等待同學或老師說了再做」的學生只佔10%);90%的學生能獨立完成各科教師布置的課後作業」;有80%的學生有看課外書的習慣;大部分學生具有良好的傾聽習慣等。
但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學生作業習慣普遍比較差。
我們檢查了學生的語文、數學作業,其中有學生的作業大部分做得比較好,還有的學生作業質量普遍比較差,表現在字跡不端正,隨意塗改,不整潔,正確率不高。聽課觀察:寫字的姿勢不正確,頭趴得低,作業本斜放,握筆很低,大拇指壓著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學生不多。
2、預習、復習習慣尚未「定型」。
調查問卷顯示,做到「經常預習、復習」的學生佔27%,「有時預習、復習」的學生佔52%,「老師布置就會預習和復習」的學生佔21%。通過我們與老師、學生的交談,了解到的情況也基本如此。這就充分地說明了學生能自覺對學科內容進行預習、復習的習慣尚未形成。
3、缺乏提出問題、獨立思考的習慣。
聽課觀察:例如語文課,教師要求讀完課文後提出問題或發表自已的意見,但能主動地提出問題、發表意見的學生為數不多,大部分學生都是等待,一旦老師提問便「沉默是金」。有的課堂上表面熱鬧,有問有答,實際情況是除了幾個優秀的學生能回答老師的問題外,不少學生都是等待其他同學或老師的答案,或是隨聲附和,自己根本不動腦筋思考問題。
四、原因分析
1、教師忽視對學生學習態度的關注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根據觀察和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關心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往往忽視對學生學習態度的關注,遇到學習態度不好的學生時,常常會推給班主任或家長,而很少主動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納入自己的工作計劃中,更少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系統培養。多數教師重視的都是學習結果(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造成一定的影響。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心中只裝著教案,沒有注意調控課堂紀律,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久而久之,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有的教師教法比較陳舊,如「滿堂灌」、「填鴨式」等,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確立,課堂氛圍不夠民主、和諧,致使學生長期處於被動的接受狀態,學生沒有提問、沒有思考的時間,也沒有發言的機會。有的教師教學設計不合理或不正確,這樣也會影響學生的聽課習慣,如:提問不明確,啟發性不強,問題質量差等,學生不知從何答起或回答不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規則、參與方法不明確,討論的問題交待不清等,致使學生無所適從。有的教師不注意自身的示範作用,如:教師在課堂上隨手畫圓,畫出的圓似圓非圓;要求學生
⑸ 學生完成作業調查報告怎麼寫400字作文
校園春色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春天的校園自然也是一派萬紫千紅的景象。
走進校園專,首先映入屬你眼簾的就是那片清脆的松柏,它們就像守護花園的衛士一樣守在那裡,綠油油的草坪充滿了生機,好像每根草上都有一個生命在跳動。小花園里,各式各樣的花都睡醒了,爭先恐後地盡情開放,有黃色的,紅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爭艷,五彩繽紛。我們班正對著這個小花園,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校園里一陣陣朗朗的讀書聲,伴隨著一陣陣拂面的春風,風中帶著誘人的花香,令人陶醉。路邊的小樹沐浴著日光浴正茁壯地生長著。春風撫摸著花朵,花朵竟然得意忘形,跳起了溫柔的華爾茲——春風之歌。太陽公公眨著眼睛,好像在問:「孩子們,你們在開舞會嗎?怎麼不邀請公公我去呀。
⑹ 小學生如何度過周末的調查報告 作文
又到星期六了,我們小學生,有些在做運動,有的在做游戲,有的在玩電腦,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在學習還有的在做家務。
我走訪了英東中學小學生家,我去他們家的時候,大多是都在看電視,也有一些小學生在玩電腦,玩電腦的時間2.3個小時,其次有一小部分學生在學習,還有個別小學生在做家務。
分析
在我走訪他們家的過程中,我可以看出大部分小學生喜歡玩而討厭學習。也有少數小學生雖然喜歡玩,但他們不討厭學習,他們能夠完成作業後才出去玩。
結論
小學生不喜歡學習的情況主要有:
1.他們有一些題目不會做,而且不動腦筋思考和不問爸爸、媽媽,也有一些小學生覺得學習很費勁。
2.有些同學只覺得玩很快樂,而討厭學習。
3.有些同學喜歡學習,可是他們的作業要等到星期天才做。
建議
針對同學們這些不喜歡學習知識的習慣,我以下有幾點建議:
1.制定一個小學生周末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
2.學習之餘,多運動,比如:打球、踢毽子、跑步、拉雙桿……
3.題目不會的可以問爸爸、媽媽或者查電腦。
4.玩電腦最多玩一個小時。
5.要多看課外書,不要只顧著玩。
⑺ 官關於小學生作業完成的調查報告作文的開頭
我的來調查報告五年級(4)班晏祖自豪為了了解我生活的環境,我決定來一次調查行動。下面就是我的調查結果。河水變成了綠色我在我居住的小區後面看見一條綠色的河,真奇怪。我趕忙問住在這里的一位叔叔,這是怎麼了?他說:「工廠的廢水、人們的生活污水不經過處理就排放到河內,污染了水質,時間長了,水就發臭、發綠,一到夏天,綠頭蒼蠅、長腿蚊子嗡嗡亂飛,怕人呀……」說到這里,他重重地嘆了口氣。樹林沒了我來到田野里。怪了,我上次來這里,這里還有好多樹呢,現在咋就沒有了?原來,這里的人們需要傢具,他們就把樹都砍光了!唉,做傢具是對的,但這樣光砍樹不種樹,也不行呀!況且樹林里還住著小動物們,它們怎麼辦呢?回來後,我組織起我的小夥伴們,對人們進行了環保宣傳,呼籲人們保護環境,共同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⑻ 小學有關調查報告的作文8篇
過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是我國的傳統,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著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家枕下的紅包也越來越鼓了,那麼大家又是如何對待和使用壓歲錢的呢,我和朱令儀進行了合作調查,以下是我們的調查報告。
一. 調查目的:了解中小學生獲得壓歲錢的情況,客觀地作出評價,並提出中肯的建議。
二.調查時間:2007年2月18日~20日(大年初一至初三)
三.調查地點:1.家中2.學校3.社區
四.調查對象:20名中小學生
五.調查方法:1.電話采訪2.上網查詢
六.調查問題:1.你今年獲得了多少壓歲錢?去年呢?
2.你的壓歲錢來源有哪些?請分別說出來源父母、親戚、長輩、其他各多少?
3.你計劃如何消費你的壓歲錢?請分別說出你計劃在買書、捐款、遊玩、其他各多少?
4.你對今年壓歲錢的滿意度是多少(用百分比表示)
5.你的壓歲錢的實際消費是多少?
七.調查過程:我和朱令儀進行了分工調查,每人調查十人。主要是採取電話采訪的形式,調查對象主要是同學、朋友和親戚。我還採取了網路調查的方式。我和朱令儀調查完後再匯總到一起,由我製成表格。在調查過程中,我們倆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有些同學的壓歲錢還未拿完,有些同學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壓歲錢等,但這些困難都被我們一一克服了。
八.調查結果:(一)這次調查2007年最少壓歲錢為400元,最高為2600元,平均值為1066.11元;2006年最低為400元,最高為2800元,平均值為1088.89元。
(二)2007年中學生的壓歲錢平均值為882.78元,2006年壓歲錢的平均值為930.56元。 2007年小學生壓歲錢平均值為1650元,2006年平均值為1425元。
(三)中小學生的壓歲錢主要來源於自己的親戚,一般來源於父母的比較少,而且每年的數額較固定。來源於長輩(爺爺輩)的變化較小,但 每年還是有一些波動。
(四) 2007年中學生的滿意度為77.72%,2006年為76.94%;2007年小學生的滿意度為90%,2006年為80%。大家2007年的滿意度都高於2006年。
(五)小學生的壓歲錢明顯高於中學生,因為中學生已經長大了,家長和親戚給得也較以前少了,而且自己也不好意思再要那麼多壓歲錢。
(六)大部分小學生的壓歲錢都存起來和用來交學費,而中學生的壓歲錢則是用來買書、遊玩,並且一部分存起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七)只有少數同學的壓歲錢沒有結余,其他大部分同學都有80%的結余。
(八)50%的同學表示願意拿出一部分錢捐款,30%的同學表示沒有考慮過,另外20%的同學堅決不願意捐款。
九.調查結論:
1.大家的壓歲錢數額日益增多,並與自己原本的家庭背景基本相符。這固然體現了社會經濟的不斷繁榮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已卓有成效。但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助長了攀比之風,且壓歲錢之間懸殊太大,有些同學還養成了浪費的壞習慣。
2.壓歲錢主要來源於親戚,說明登門拜年的中華傳統仍然頗為流行,這點值得我們高興,但這既增加了親戚的負擔,也增加了我們父母的負擔,親戚給我們壓歲錢,父母就要給我們的表兄表妹、堂姐堂弟壓歲錢,而且如果親戚很多的話,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3.大家對自己的壓歲錢都比較滿意,能拿到壓歲錢當然值得高興。但壓歲錢的數額越高,滿意度就越高。說明大家高興的還不是壓歲錢帶給我們的親情與感動,而是可以用壓歲錢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4.大家隨著年齡的增長,壓歲錢越來越少,說明長輩們已經看到了我們的成長,可喜可賀啊!大家要正確地認識和對待這個問題,而不是為自己壓歲錢的減少而傷心難過。
5.大家的壓歲錢的使用都比較科學,基本沒有浪費的現象,說明大家都有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而且在壓歲錢的使用上,也變得更主動,說明我們已有了支配自己財產的能力,希望大家再接再厲。
6.將壓歲錢拿出來一部分捐款,我們認為是壓歲錢使用中比較有意義的事,但有一部分的同學卻不願意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希望這些同學能提高思想覺悟,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十.建議:①壓歲錢在我國傳統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一年只有一次,所以不可不給。但各位家長應斟酌自己家庭的基本情況,適量的給予壓歲錢,以免助長攀比、浪費之風。
②我們已經基本有了使用自己壓歲錢的能力,家長不應該再讓我們把壓歲錢全部上交,在我們的調查中,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如果家長實在不放心,可以給我們一小部分的壓歲錢自己使用,培養我們的理財能力。
③大家要把壓歲錢當作一種親情的體現,無論多少,都是心意。不要對壓歲錢的數額過分在意,正確地對待和使用壓歲錢。
④建立自己的心願集,平時就把自己想完成卻不能完成的願望記下來,到了使用壓歲錢時,從心願集里選取有意義且可以實現的願望,滿足自己舊年的心願。
⑤建立自己的賬目,記錄自己用錢的各項數據,更好地使用我們的壓歲錢
⑼ 小學生調查報告作文400字
現在,我發來現有許多小學生總會帶一些自零花錢來小賣部里去買零食……可是,這些同學的零花錢是從哪裡來的呢?因此我為此事作了一份調查報告。
調查
我調查了一些同學們,他們有的說:「是壓歲錢。」有的說:「是早餐省下的。」可是,這些同學說的是真的假?我決定去問問這些同學的家長。他們有的回答:「我沒有給她錢呀!」也有的回答:「怪不得我給他坐車錢,他還是那麼晚才回來。」根據我的調查,我發現去偷爸爸媽媽的有百分之二十,騙爸媽的有百分之五十,其他的同學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
1、他們大多數是因家長給他們在學校訂學習資料的錢「節約」出來在買外面的零食。
2、有些同學是去偷或騙爸媽的錢。
結論
1、爸爸媽媽給他們的搭車錢,他們卻用來買些零食。
2、過年的壓歲錢用來上網吧,打游戲機等。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他們手上的錢,大部分都不是父母給他們的,而是他們自己偷的或騙的。
建議
小學生從小就有這種不良習慣,會影響小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希望家長得把這件事管理一下,不能再讓小學生發生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