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語文的知識目標只的是哪些目標
第一,漢語拼音。在小學階段,要使學生學會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的音節回;能夠准確答熟練地拼讀音節,有條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節;能默寫聲母,韻母和抄寫音節;低年級學生在寫話時,可以用音節代替沒學過的漢字;認識大寫字母和隔音符號,能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第二,字,詞,句。在小學階段,要使學生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能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並能正確地書寫,運用。掌握句子的基本形式,包括把字句、被字句、遣詞造句、擴句、縮句、句式變換、改換句式、修改病句、關聯詞語、復句與關聯詞語關系、修辭手法、格言、警句、諺語、歇後語、對聯、對仗、迴文等。
第三,標點符號。會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句號,問號,逗號,感嘆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和分號。
第四,工具書使用常識。在小學階段,要教學生學會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並能用數筆畫的方法查難檢字,逐步加快查字典的速度,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第五,文化常識。在小學階段,要求學生了解語文課本中涉及的讀寫知識,包括閱讀古詩、段落、篇章的知識和文章學的知識,及文學知識,科技,史地等文化常識。
八佰伴 精銳 楊老師
『貳』 如何確定小學語文課的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要求循序漸進。學生識字、寫字、詞語這些最基礎的知識需要日積月累,閱讀和寫作更需要一點一點地提高,這就需要教師既要有所教學年段的總目標,還要有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並採用恰當的教學手段落實好教學目標。
一、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
1、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系,加強與其它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協調地發展。
二、教師要制定好每個單元和課時目標
小學語文教材安排非常合理,教材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和不同的內容構建單元,每個學期課本有八個單元。前五個單元都有不同的綜合學習內容,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個部分。
教師要根據單元的這一設計安排好課堂活動,採用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單元目標成為課時目標的指導。課時目標要權衡所教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來制定。單元和單元之間的知識聯系要突出出來,課時之間的承上啟下要做好,教師還要注意知識的適當擴展。
(2)小學語文目標擴展閱讀:
教學目標是關於教學將使學生發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課程目標;二是課堂教學目標;三是教育成才目標。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互動目標。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叄』 小學語文教學三維目標官方解讀
課程標准提出的三維是「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知識與能力目標。「總目標」的6-10條是對課程中知識與能力的具體規定,是「知識和能力」教學的基本依據。我們要深入鑽研新課標,了解新課標中的知識能力要求與舊大綱比較有什麼變化,從而正確把握新課程「知識與能力」的要求。如,閱讀教學,舊大綱要求「能理解主要內容,領會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新課標則要求「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此外,還有閱讀量閱讀速度方面的要求,以及強調積累與語感的培養,這是舊大綱所沒有的。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這是新課標所特有的。「總目標」第五條是有關過程與方法的要求,倡導「探究性學習」,強調在實踐過程中學習。「過程」,重在「親歷」。「識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等,都要讓學生親歷過程,在過程中學習,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應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應伴隨著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情感的體驗,審美的陶冶,如影隨形,而不能游離其外。中外教學史說明,獨立於具體的知識技能學習的「方法」是很難產生遷移的。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現的是語文的人文性,強調的是給學生廣博的文化浸染,內涵比起舊大綱「思想性」目標要豐富得多,深刻得多。「總目標」1-4條是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具體要求,涵蓋傳統的思想教育的精華,以及生命意識、現代意識、多元文化、國際理解和語文學習興趣、信心、習慣的培養。
『肆』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設定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設定如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設定
一、表述具體,適宜操作
陳述教學目標是為了使教師把握教什麼和怎麼教,學生明確學什麼和怎麼學。如果是公開課,還應該使聽課老師能根據教學目標來評價教學過程。因此,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必須建立在科學的教學理念上,建立在對學生學習需要的科學分析上,建立在對教材的准確把握上,做到明確、具體,可操作、可檢測。
例如:蘇教版語文第十冊《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目標最初設定為: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②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重點段落的寫作方法。③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的內心情感。
從上述教學目標的表述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怎樣朗讀才算是有感情的朗讀?本課時要達到什麼程度?「學習重點段落的寫作方法」到底是學習什麼寫法呢?「我的內心情感」到底又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在目標的敘述上明顯存在含糊不清、籠統不具體的不足。認真思考後,我又重新設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在園子里無憂無慮的快樂和自在。②學習生字新詞,重點識記「帽」的字形,理解「土窩」「溜平」等詞的意思,學會區別「種」「溜」「桿」等多音字的不同讀音。③學習文中第13自然段利用排比、擬人的手法借景抒情的寫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披文入境,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與親密無間的祖孫情。②感受蕭紅語言的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產生閱讀蕭紅其他作品的願望。
二、立足學情,兼顧學段
例如:閱讀教學中「聯繫上下文解詞」的教學目標,在第一學段定位為「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提出的學習目標是「了解」;在第二學段則是「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提出了「理解詞意」「體會關鍵詞句的作用」等要求;到了第三學段則是「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逐步提出了「推想詞意」「體會表達效果」的目標要求,這樣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最終實現「具有獨立閱讀能力」的總目標。因此,我們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既要著眼於學段目標的達成,又要考慮原有目標的基礎,兼顧與下一個學段目標的接軌,提倡「學期備課」「單元備課」與「課時備課」相結合,對課程目標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對學段目標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有助於我們了解編者的意圖,明確所教內容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從而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三、著眼文本,注重取捨
教學目標除了要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各年段的要求,具體、可操作外,還要根據每一篇課文的具體情況來設定。每一篇課文要有所側重,訓練扎實,一課一得,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如《明天,我們畢業》側重於朗讀,在讀中體會同學們對母校、對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水》側重於品讀文中的幾個場景,感悟缺水之苦與得水之樂,了解反襯的寫法;《早》側重於在品梅花與品魯迅的對比閱讀中,學習借物喻人的方法。有的教材適合讀的訓練,有的教材適合寫的訓練,而有的則適合想像練說。然而每一篇課文由於教師的理解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教法。教無定法,但一定要有章法。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一些做法,對於教學目標的制定我們還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地研究、反思、歸納、總結,讓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優化課堂教學。
『伍』 小學語文年段目標是什麼
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這份教學目標,則是教師在鑽研教材、分析教材以及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制定的字詞教學、朗讀教學、語言實踐、閱讀教學和情意目標,清楚地呈現出本堂課的教學任務;每一項目標的表述都相當具體,以第2項語言實踐目標為例,教師在表述時明確指出了進行語言實踐的條件——理解、積累詞語;行為——寫一段話;標准——介紹海鷗集體營救同伴的場面。情意目標定位在「感受動物和人一樣也是有感情的」,符合學生認知水平。)
一、編制目標的步驟
1、確定學習結果。
2、界定條件。
3、陳述標準的水平。
二、目標的有效表述
(一)教學目標的兩種表述方法
1、教育目標:
從教師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標。
(把教師作為主體)
u舉例:「使學生掌握…知識」
「教會學生…技能」
「培養學生…能力(習慣)」
2、學習目標:
從學生學習的角度提出的目標。
(把學生作為主體)
◆舉例:「能夠……」
「學會……」
「懂得……」
(二)有效行為目標的陳述。
1、行為目標——以學生外在行動的形式來表述。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教育目標應當描述在單元和學程完成之後,學生應能夠做(或產生)什麼,或者學生應具備哪些特徵。」
2、有效行為目標的陳述應包括三個基本要素:
(1)說明具體的行為。
(操作性動詞,如「識記」、「說一說」、「寫出」等。)
(2)說明產生上述行為的條件。
(3)指出評定上述行為的標准。
案例四:《齊白石與李苦禪》教學目標說明。
總之,我們在備課時要擺脫對教參的過分依賴,潛心鑽研教材,用心分析學生,樹立宏觀關照,整體教學的意識,才能避免教學目標的瑣碎、繁多,制定出明確、集中、適切的,真正行之有效的行為目標,避免教學的隨意性,使教學目標能夠有效地指導我們的教學行為。
三、各年級有效行為目標例舉
一年級:《玩皮球》教學目標(新教材第一冊第28課)
1、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識記本課生字「玩、球、猴、拍」;
(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通過教師板演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玩」的筆順。
(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2、朗讀兒歌能做到不添字,漏字;在朗讀中初步了解兒歌內容。
(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3、能模仿兒歌中的「我來拍拍皮球,(皮球怎麼樣)」說一句話。
(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4、能認識、讀准復韻母au、ou、iu及它們的四聲,練習拼讀帶有這幾個韻母的音節。
(行為條件)(行為標准)(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二年級:《小兔和樹的對話》(新教材第三冊第38課)
1、能在閱讀中識記課文中的7個生字。重點讀准「素、產、減、仍」的音,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套」的筆順。
(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2、在閱讀中體會小兔看見楓樹、樺樹、松樹的樹葉秋天不同的樣子時的心情,並在教師的指導下讀出這些句子的不同語氣。
(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3、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了解秋天楓樹、樺樹、松樹樹葉的變化,並大致了解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能根據提示連貫地說一說。
(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標准)(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條件)(行為標准)(行為動詞)
三年級:《旅行家樹》教學目標(新教材第五冊第18課)
1、能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華麗、秀麗、婀娜多姿、寸草不生、肅然起敬、肥沃、貧瘠」,並積累這些詞語。
(行為條件)(行為標准)(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標准)(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2、能在熟讀感悟的基礎上,藉助圖片或板書,運用積累的課文中的詞語介紹旅行家樹的外形特點、生活環境。
(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3、能通過閱讀了解到旅行家樹樹名的由來,並能感受到作者對旅行家樹的敬佩之情。
(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四年級:《觀潮》教學目標(新教材第七冊第27課)
1、通過品讀課文第五節,感受到錢塘江大潮湧潮時的奇特景象,能有感情地朗讀第五節,並嘗試背誦。
(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標准)(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標准)
2、通過教師范讀,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問題意識;並通過資料的補充,引導學生釋疑。
(行為條件)(行為標准)(行為條件)(行為標准)
3、能運用各種方法理解並積累課後詞語,嘗試運用所積累的詞語寫句、概括段意。
(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五年級:《齊白石與李苦禪》教學目標(新教材第九冊第11課)
1、能獨立學會不認識的字;能運用各種方法理解「仰慕、憨厚、賞識、志存高遠、馳騁」等詞語;並積累這些詞語。
(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2、能有感情朗讀課文中的重點段落;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君子必自重,人始重之」的意思;能通過對重點句段的研讀了解感受齊白石的人品。
(行為標准)(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3、能在簡要說出課文記敘的兩件事的基礎上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標准)
『陸』 怎麼寫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過程是由對象、目標、策略和評價四要素組成,其中,目標占據著核心地專位。因為教學目標屬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回歸點。教學目標的制訂是否准確清晰,不僅影響著教學過程的展開,很大程度上也牽制了最終的學習效果。教學目標是制定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評價和修改教學方案的依據,也表明了學生通過教學應達到的最低標准,因此反思目標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非常必要。教學中遇到的難題是如何確定一課的教學目標,又如何有效地實施教學目標。教師就必須徹底改變思想,准確確定教學目標。那麼,課堂教學究竟該如何准確確定、落實教學目標呢?對於這個問題,我結合教學實踐作簡單的分析。
『柒』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怎麼寫
我認為可以這樣確定教學目標:
課時1:掃除閱讀障礙(如,生字新詞的認讀)內,能讀通課文容(應多讀幾遍課文,盡量做到讀流利);了解課文的大意(根據年級的教學要求,理清課文的脈絡,即:課文每部分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話去概括.
課時2:根據課文的內容,引導學生去理解、感悟重點段落;學習文中的一些寫作方法、積累好詞佳句(中、高年級);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全文(段落)(這要根據課後的要求去定)
『捌』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是什麼
1、主張「和諧」。在語文教育的價值追求上注重工具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和諧統一;在語文教育過程中注重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關系的和諧統一;在閱讀體驗上注重尊重兒童獨特見解和遵循文本特點的和諧統一;在教學手段應用上注重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的和諧統一。
2、主張「本真」。語文教育應基於本真的兒童,應真正從兒童需要出發,遵循兒童認知特點,聯系兒童生活世界;語文教育應追求本真的課堂,教學目標應當切實,教學過程應當真實,教學風格應當朴實。
(8)小學語文目標擴展閱讀:
語文教學要貫徹終身教育思想,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放到重要地位。語文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們正是通過聽、說、讀、寫,與外部世界(自然、他人、社會)進行交流,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內心世界,開拓精神的自由空間,開發自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在未來的信息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社會發展加速,人們的職業、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呈現出多變性和多樣化的特點,終身學習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素養。因此,語文教學要從以知識積累為取向,轉向以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為取向,立足於促進學生一生的可持續發展。
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喜歡語文,學會學習語文,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玖』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達成哪些目標
僅供參考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強調的是對基礎知識點,學習過程中一些必須解決的問題的把握,如字音、字形等等。我國語文教學對這項目標的達成一直非常重視,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針對生字學習,較為適用和有一定創新意義的的就有:拼音識字法、字族識字法、集中識字法、分散識字法等。每一項創舉都積聚了數位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實踐證明,這些教學經驗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雖不能說是做到了盡善盡美,但畢竟在一定時空范圍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產生了深刻而久遠的影響。再比如背誦,掌握了大意背誦法、關聯詞背誦法、押韻背誦法、分段背誦法等等,無一不凝結著教育工作著極大的心力。可以說,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知識與能力這項目標的達成情況最令人滿意,積累的經驗也極為豐富,現階段受重視的程度也最高。因此在該項目標的達成過程中,要做到充分運用已有優秀成果的同時,再積極探索創新,爭取為該項目標的達成再添成果。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相對於「知識與能力」目標來說,過程與方法目標的達成情況就不太令人滿意了。建國初期啟動的幾套語文教材對該目標較為漠視。近年來雖然提倡的呼聲漸高,但實際效果恐怕仍不盡如人意。
素質教育強調人對於方法的掌握,應「授漁」,而非「授魚」。因此教學過程是多樣進行的。學生領會教材內容是運用了哪種形式,哪幾種方法日益成為教學科研的熱點。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仍然在普遍採用傳統的教授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極少參與教學活動,或即使參加了也處於次要地位。這樣一來,過程與方法的單一化、模式化就不可避免了。其後果教學效果差,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遠遠達不到教師的期望值。為了適應教學工作的要求,扭轉傳統教學中的不好局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覺得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
1、 以學生為主體教學觀念的真正實行。
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引導者,而不應該處於教學的中心位置。在具體的閱讀教學活動中的展開過程中,教師可創設相關情境,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激情,引導學生以良好的狀態進入學習活動。如針對某一篇課文或某一段文章,教師可採用啟發法去誘導學生領會大意,發現問題,思考字、詞的運、上下文句子的銜接、表層意義和潛在意義的關系等等問題。這十分有利於學生思維品質的鍛煉。通過一系列相關訓練,當面對新文章,思考已變為習慣時,相應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也就在學生心中了。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有趣,教學效果好,何樂而不為呢?
2、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運用
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則學生在學習中必然是自主的,應自主去學習,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盡而去創造。傳統教學思想甚至摒棄合作的學習方式,認為學生相互合作是浪費時間,不會有多少實質性的收獲。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教學觀念。合作是有利於問題的提出,每個人思考問題的角度是有差異的,這樣幾個學生在一起合作探討一個問題,就會有幾種不同的提法,非常有利於學生思辨能力的拓展提升。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也會得以錘煉,無形中培養了尊重、友愛等品質。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三個維度中一項要求較高的目標,同時它也是一個隱性顯現的目標,制定時難以做到完全的量化和精準的要求,所用限定詞往往有較大的意義活動空間。因此其本身在達成上就具有一定的先天難度,較難把握。達成效果的檢測也無直接式較明顯的手段、方式。但無可否認的是,語文教育作為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必須達成。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然束縛在應試教育的框架下,語文教學中一篇富有深刻感情內涵的課文被演繹的呆板平滯,繁瑣的邏輯和「拼版式」的段落充斥在課堂教學中,教材情感的挖掘較為膚淺,學生的學習情感更是極少被調動。現階段語文教學成就之所以仍然不甚明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項目標的達成情況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缺乏情感因素的教學是難以激起學生內心體驗的,至於聯系生活,回歸生活等等更是難以實際了。如此一來,語文的人文性特徵就無從顯現,語文教學就難以說是成功的。針對以上分析,筆者認為下述幾點應能為局面的改觀起一點作用:
1、 挖掘教材情感因素,激發學生對教材的情感慾望。
現行小學閱讀教材內容豐富,題材范圍涉及天文、地理、歷史、人物、情感等許多方面。它們都是作者情感上的產物,凝結著作者的思考和探索。但同時,一方面因為小學生生活積淀不夠豐富,理解存在困難;另一方面教材的情感因素也多數隱藏在文章之中,需要挖掘才能賞析,才能引起共鳴。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分析教材,深刻領悟其中蘊含的情感,並力求結合小學生實際對情感作出分類,如道德感因素、理智感因素、美感因素等。教師應針對不同情感採取不同教學方式引領學生進入深度學習,教學內容蘊含情感因素,教師也應該在教學中滲透著自己的情感。
2、 情感產生在一定的情況下,要在教學中達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挖掘教材中蘊有的情感。進行情感教學,就必須還原、再現文章情感產生的具體情境,教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情境,激活學生想像力,既是培養學生想像力的一種有效方式,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在創造能力,可由教師、學生共同完成情境的創造。但針對小學生形象思維明顯強於抽象思維的特點,過多採取語言描述難免會產生單調感,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影響教學效果。因此也可配合使用音樂法,圖像法等,以具體可感的事物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領會情感。
總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新時期教育目標及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應緊緊抓住三個維度來制定教學目標,並在實際教學中採用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均衡地予以落實,培養新時期所需要的真正的素質型人才。
『拾』 小學語文的目標是什麼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
一、總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