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語文書初二下冊的20篇現代文的名稱、作者!!!!!
第一單元
1、《藤來野先生》源 魯迅
2、《我的母親》 胡適
3、《我的第一本書》 牛漢
4、《列夫·托爾斯泰》 茨威格
5、《再塑生命》 海倫·凱勒
第二單元
6、《雪》 魯迅
7、《雷電頌》 郭沫若
8、短文兩篇 巴金
《日》
《月》
9、《海燕》 高爾基
10、組歌(節選) 紀伯倫
《浪之歌》
《雨之歌》
第三單元
11、《敬畏自然》 嚴春友
12、《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吳剛
13、《旅鼠之謎》 位夢華
14、《大雁歸來》 利奧波德
15、《喂——出來》 星新一
第四單元
16、《雲南的歌會》 沈從文
17、《端午的鴨蛋》 汪曾祺
18、《吆喝》 蕭乾
19《春酒》 琦君
20、《俗世奇人》 馮驥才
刷子李
泥人張
② 八年級下學期語文要背的課文,說題目就行,包括現代文 人教版 打出課文序號也行 快!
第7課:雷電頌復的前六制段 第21課:與朱元思書 第21課:與朱元思書
第22課:五柳先生傳 第23課:馬說 第24課:送東陽馬生序
第25課:詩詞曲五首 第26課:小石潭記 第27課:岳陽樓記
第28課:醉翁亭記
③ 八年級下冊語文現代文重點篇目閱讀題
名人傳:
貝多芬要求指揮總排練……自第一幕的二部起,顯然他已經完全聽不見舞台上的演奏了。他大大的減緩演奏;當樂隊跟著他的指揮棒演奏時,歌手們則自顧自的在超前。於是乎,一下子全亂了套了。平常的那位樂隊指揮烏羅夫提議稍事休息,但並未說明緣由;同歌手們交談了幾句以後,演奏重新開始。同樣的混亂再度出現。必須再次停下來。很顯然,不可能在貝多芬的指揮下繼續演出了;但又怎麼同他講呢?沒有誰忍心對他說:「退下吧,可憐的傢伙,你無法指揮了。」貝多芬焦急,煩躁,左顧右盼,努力的想從不同的表情中看出點兒原因來:但大家全都默然無聲。突然,他厲聲喚我。當我走近它的身邊時,他把它的筆記本地給我,示意我寫。我寫下了下面這句話:「我懇求您別繼續指揮了;回去後我將向您說明理由。」他猛地一下跳到下面,沖我嚷叫道:「咱們快走!」他一口氣跑回家來;進的門來,他癱瘓的跌坐在沙發上,雙手掩面:他就這樣一隻待到吃飯。飯桌上,沒法讓他說一句話:一副痛苦不堪,頹喪無力的樣子。晚飯後,當我起身告辭時,他挽留我,向我表示不願一個人待著。我倆分別時,他求我陪他去看在治耳疾方面頗負盛名的那位醫生……在我同貝多芬的全部交往中,我從未看到過有哪一天能同11月里的這致命的一天相比擬的。他的心靈受到打擊,直到死的那一天,他都生活在這個可怕場面的陰影之下。
1.這段文字寫了什麼內容?
2.當貝多芬知道自己演奏失誤時,他有怎樣的反映?(在文中畫出)這是對人物進行什麼描寫?
3.貝多芬當時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的?
4.聯系你的閱讀,請你寫出貝多芬最感動你的一件事。
答案:1,貝多芬耳聾之後受到的打擊
2【他猛地一下跳到下面,沖我嚷叫道:「咱們快走!」他一口氣跑回家來】動作描寫
3無法接受但又必須接受,渴望繼續與音樂為朋,但又有耳聾的限制,十分害怕。
4貝多芬的最後一場演奏會【費黛里奧】。
海底兩萬里:
一、填空:
1、儒勒•凡爾納是 (國家)科幻小說家,他是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認為為「 」。
2、《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的三部曲之二,其餘兩部是: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
3、凡爾納的作品形象誇張地反映了19世紀「 」人們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並成為 現代 小說的先河,我國的科幻小說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啟發和影響。
4、《海底兩萬里》主要講述諾第留斯號(「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凡爾納的小說之所以動人,原因在於 , ,還在於它們是 和 巧妙結合的成果。
5、《海底兩萬里》書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個半即:船長、自然科學家、僕人、捕鯨手,「亞伯拉罕•林肯」號驅逐艦艦長,只在小說開頭部分曇花一現,姑且算半個;
6、《海底兩萬里》中諾第留斯號潛艇是船長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 發電。
7、《海底兩萬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場和 展開過搏鬥,捕鯨手尼德•蘭手刃了一條凶惡的巨鯊;他們在紅海里追捕過一條瀕於絕種的 ,它肉當晚就被端上了餐桌;7、鯊魚 儒艮
8、《海底兩萬里》一書,情節跌宕起伏,懸念叢生,具有強烈的可讀性,而且書中還包含了大量 、 、 、 、 、
方面的知識,小讀者在閱讀引人入勝的歷險故事的同時,還能夠輕松地獲取科學知識。
9、《海底兩萬里》中尼摩船長說了一句話來形容人類的進步:
10、你還知道作者的那些作品?寫出其中幾部: 、
11、故事情節:《海底兩萬里》主要講述 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為在海上看到了一條 ,法國生物學家 最後發現那是一艘名為諾第留斯號的潛艇,並且帶著僕人 和一個捕鯨手,跟隨乘坐這艘潛艇在 做了 的 旅行。
12、主要人物: 是個不明國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島上秘密建造的這艘潛艇不僅 ,而且 ,能夠利用海洋提供能源。他與大陸保持聯系,用 來支援陸地上人們的 。
13、《海底兩萬里》描繪的是人們在大海里的種種 ,美妙壯觀的海底充滿了 和 ,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夢想。
14、凡爾納的小說得以廣為流傳,還因為他具有 和 。他筆下的人物都是 、 的人,是 、 的人。
一、填空閱讀答案:1、法國,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的之父」2、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3、 「機器時代」 西方和日本科幻4、構思巧妙、情節驚險,科學與幻想巧妙結合的成果。5、尼莫、 阿龍納斯、 康塞爾、 尼德•蘭,法拉格特,6、海洋 7、鯊魚儒艮(gěn) 8、地理、歷史、生物、物理、地質、氣象 9、「人類進步的實在是太慢了。」10、《氣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環游地球》《機器島》《大木筏》《隱身新娘》等
二、簡答:1、尼摩船長和阿龍納斯在海底環球探險旅行時,經歷了許多險情,請概括出3次險情。
2、請說出尼摩船長與阿龍納斯在海底環球旅行的路線。
3、簡述《海底兩萬里》內容。
4、你認為尼摩船長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5、《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純虛構的科幻小說,你覺得這部書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書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經變成現實,通過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說與科技發展的某些關系嗎?
簡答答案:1、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2、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南極3(略)4、尼摩船長逃避人類,蟄居海底,而又隱隱約約和陸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種特殊聯系。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陰郁、知識淵博、帶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5、①示例:海底世界充滿異國風情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②海底潛艇、人類登月、太空飛行都已成為現實。③科幻小說往往也是科學研究基礎上的的推理和預言。曲折的情節和對海洋知識的介紹,潛水艇、潛水服、電的使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科學的發展。
④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總復習,人教版,課內現代文閱讀,全部答案!
(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1—2段
1.第1段中「似乎」和「確鑿」兩個詞放在一起是否矛盾,為什麼?
因為距離「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了」,所以一開始回憶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達不肯定的語氣;然而兒時的生活很快又歷歷在目了,所以用「確鑿」表達肯定語氣。
2.給第2段劃分層次,用「║」在文中劃中,並說說劃分的依據。
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
第一層概括介紹了百草園有趣的景和物;
第二層重點寫泥牆根一帶的樂趣。
3.在泥牆根一帶可以做哪些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烏、摘覆盆子
4.第2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 」在文中標出。
5.介紹「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這個傳說有何作用?
增添了百草園的神秘色彩,讓景物更有精神內涵,這也是百草園是「我的樂園」的重要原因。
6.品味下列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1)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
生動勾畫出黃蜂飽吸蜜汁時的神態,也符合它肥胖的體態特點。
(2)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
不單寫出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還表現出兒童的羨意。
(3)油蛉在這里低唱, 蟋蟀們在這里彈琴。
運用擬人化的手法,生動活潑的寫出了昆蟲鳴叫聲的和諧悅耳,充滿了童真和童趣。
(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10—24段
1.選文寫了作者在三味書屋讀書時的哪些事情?
拜師行禮,向先生請教「怪哉」,讀書、習字、對課,小園中尋找樂趣,課上做游戲、畫畫。
2.學生問「怪哉」,表現了小孩子什麼心理?先生答「不知道」又表現了什麼心理?
表現了小孩子對稀奇事物好奇的心理。表現了先生排斥、反對學生對書本以外的東西感興趣的守舊心理。
3.用波浪線劃出對先生肖像描寫的語句,說說從肖像可以看出先生怎樣的特點?
質朴和博學
4.從選文看,你覺得先生是個怎樣的人?作者對他有怎樣的情感態度?
是一個方正、嚴肅、淵博、守舊的人。作者對他懷著恭敬之情。
5.分析下列動詞的表達效果。
(1)但在那裡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蠟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
具體地寫出了在小園中尋找到的樂趣,反襯了三味書屋讀書生活的單調和枯燥。
(2)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動詞連用,體現了先生讀書入神,雖有些迂腐,但自得讀書之樂,不失可愛之處。
(三) 《爸爸的花兒落了》54—68段
1.第⑿自然段有兩個空,請選擇正確的詞語填在括弧里。(2分)
A.鎮靜 B.鎮定 C.平靜 D.安靜
2.「我」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9分)
①我聽懂了老高的話,意識到爸爸已不在人世,首先想到:「這里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要承擔起照料弟弟妹妹的責任。
②然後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未有過的鎮定和安靜。
③最後在心裡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3.選文首段「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是一種什麼修辭?在選文中有什麼表達作用?(6分)
反復的修辭手法。表現了我急於見到爸爸,把自己這一天的事情告訴他的急切心情,是一種不祥的預感,也是後文的伏筆。
4.第⑵自然段畫線句屬於什麼描寫?有什麼作用?(4分)
「旁邊的夾竹桃……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
環境描寫,借家庭環境的「靜悄悄」、「夾竹桃花的散散落落」來渲染家中的凄涼,冷寂的氣氛,暗示爸爸已經不在人世。
(四)《最後一課》20—29段
1.選文第(1)段「監獄大門」比喻什麼?「鑰匙」比喻什麼?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6分)
「監獄大門」比喻普魯士侵略者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
「鑰匙」比喻法國語言。
含義:只要掌握祖國語言,就可以激起人們的愛國之心,就能團結起來,打敗普魯士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
2.請分析第(2)段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3分)
原句是——我心裡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表現了他對侵略者禁教法語的卑劣行徑的輕蔑和憎恨,也表現出了他對熱愛祖國的濃烈情感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3.第(6)段中「忽然教堂的鍾敲了十二下」,有什麼特殊含義?(2分)
「鍾聲」意味著最後一節課的結束,從此這所學校將與法語告別。
4.「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這句話表現了小弗郎士對韓麥爾先生怎樣的感情?這句話暗示了韓麥爾先生具有怎樣的高貴品質?(4分)
對韓麥爾先生的理解和尊敬,表現了韓麥爾先生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5.讀⑹—⑾段,用兩個詞語形容韓麥爾先生此時的心情。(4分)
無可奈何 悲痛欲絕
6.寫「法蘭西萬歲」兩個字,要「使出全身的力量」?他為什麼要寫這幾個字?(4分)
①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眷戀和對敵人的憎恨。
②最後幾個字把故事推向高潮,使「最後一課」的主題得到了升華。
7.小弗郎士在回家路上的心理是怎樣的?設想一下,用第一人稱的語氣表達出來。(3分)
(六)《社戲》10—13段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以上文段的內容。(1分)
「我」去看社戲途中的見聞和感受
2.以上文段中的景物描寫具有特色。作者調動了各種感覺器官進行多方面的描寫。請各找出一句寫在下面。(2分)
視覺: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
嗅覺: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
觸覺: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
聽覺:似乎聽到歌吹了
3.揣摩下列語句,回答括弧中的問題。(10分,每個2分)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輕松」和「舒展」表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歡喜輕快的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以「踴躍」寫山有何效果?「我卻還以為船慢」突出了我的什麼心情?)
這是比喻說法,以「踴躍」寫山,將靜的山寫活了,同時也反襯出船行之快。「我卻還以為船慢」突出了我的急於看社戲的急切心情。
(3)飛一般的徑向趙庄前進去了。(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船行之快,反襯出我「急切看社戲的心情。
(4)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後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加點的詞語有什麼表達效果?)
具體地表現了小朋友駕船技術熟練,同時也渲染了去看社戲的一種歡喜輕快的心情。
(5)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這種安排布置說明了什麼?)
說明我是最受優待的,也說明了小夥伴們考慮的細心周到。
(七)《安塞腰鼓》全文
1.選文寫的是表演前的情況,背景是一片高粱地、噝溜溜的南風。人物是茂騰騰的後生。性格是朴實的。神情是沉穩而安靜。而腰鼓則是獃獃地,不曾響過。
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為下文寫腰鼓表演鋪墊蓄勢。
2. 請說說疊詞「茂騰騰、噝溜溜」在此處的作用?(2分)
「茂騰騰、噝溜溜」 疊詞的運用,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後生」們的虎虎生氣和活力以及南風的清爽,表達了作者喜愛、贊賞之情。
3.從文段中可以看出安塞腰鼓的舞姿特點是什麼?請用幾個詞語概括(2分)
壯闊、豪放、火烈
4. 「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復出現,請問它在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3分)
既使文章一詠三嘆,又加強了感情的宣洩,強烈的叩擊著讀者的心弦。
5.在選文中找到並用橫線畫出表現這群後生的一組排比喻句,並指出它們的表達效果是什麼?(3分)
舉例: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表達效果:運用排比的修辭,形象生動的寫出了後生們的虎虎生氣和震撼人心的奇麗舞姿,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強烈的表達了對安塞腰鼓表演和後生們的深深喜愛及贊頌之情。
(八)《貓》16—35段
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他們家養的第三隻貓,第三隻貓有哪些特點?作具體分析。
圍繞形態、性情兩個方面寫出了第三隻貓的可厭可懶惰。(此題要求作具體分析,所以必須引用相關的原文語句。)
2.周家丫頭代表哪一類人,家人對此持什麼態度?
代表那些事不關已,漠不關心的人。家人責怪她
3.不知名的奪小貓的人代表了哪一類人?對此「我」持什麼態度?
不顧別人利益自私自利的人。悵然、憤恨、詛罵
4.對第三隻貓的結局「我」的感受是怎樣的?
難過、痛苦、內疚、自責、懊悔
5.文章結尾的三個感嘆句有什麼作用?
強烈地表現了我的悔恨和自責之情
6.為什麼說「我對於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因為我冤苦了這只不能辯訴的動物,內心充滿了內疚和自責
7.「自此,我家永不養貓」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是作者因為自己的過失造成第三隻貓的死亡,痛苦自責後作出的決定,。「我」十分難過,負罪感永遠不能消除,見了貓反而觸發自己靈魂的傷痛,永遠愧對這類生命
8.說說你曾錯怪過別人或被人誤解的事,並說說怎樣才能減少彼此之間的誤解。
(九)《斑羚飛渡》9—12段
1、請你用一句話概括選文第①自然段的內容。
描寫第一對斑羚成功飛渡山澗的全過程
2、找出第一自然段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這時、突然、差不多、同時、瞬間。
3、第①自然段是作者刻畫斑羚形象最精彩的段落,屬於場面描寫,是精彩傳神的飛渡過程,扣人心弦,撼人心魄。
4、第①自然段中畫橫線的句子如果改成」老斑羚自動墜落「,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原文照應前文「就像兩艘宇宙飛船在空中完成了對接一樣」,改動後的句子沒有;原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使老斑羚犧牲得更悲壯,該句則顯得平淡。
5、斑羚飛渡過程有哪些特點?請用原文回答。
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渡
6、請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一些「我」想法的句子,並說說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我」的想法的句子:心想,或許有個別滑頭的老斑羚會從註定死亡的那撥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撥去,但讓我震驚的是,從頭至尾沒有一隻老斑羚調換位置。作用是表達了作者的贊美、敬重之情。
⑤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現代文,課後詞語全部!
第一單元
1、緋紅(fēi hóng) 標致(biāo zhì) 落第(luò dì) 不遜(bù shùn) 詰責(jié zé) 托辭(tuō cí) 油光可鑒(yóu guāng kě jiàn)
抑揚頓挫(yì yá dùn cuò) 深惡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
2、翳(yì) 責罰(zé fá) 氣量(qì liàng) 質問(zhì wèn) 廣漠(guǎng mò)
管束(guǎn shù) 寬恕(kuān shù) 文縐縐(wén zhōu zhōu)
3、幽默(yōu mò) 凄慘(qī cǎn) 奧秘(ào mì) 翻來覆去(fān lái fù qù)
4、黝黑(yǒu hēi) 滯留(zhì liú) 愚鈍(yú dùn) 器宇(qì yǔ) 禁錮(jìn gù) 軒昂(xuān áng) 犀利(xī lì) 侏儒(zhū rú) 酒肆(jiǔ sì) 尷尬(gān gà)
熾熱(chì rè) 粗製濫造(cū zhì làn zào) 藏污納垢(cáng wū nà gòu)
鬱郁寡歡(yù yù guǎ huān) 鶴立雞群(hè lì jī qún) 正襟危坐(zhèng jīn wēi zuò) 頷首低眉(hàn shǒu dī méi) 誠惶誠恐(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無可置疑(wú kě zhì yí)
黯然失色(àn rán shī sè) 廣袤無垠(guǎng mào wú yín)
5、搓捻(cuō niǎn) 企盼(qǐ pàn) 繁衍(fán yǎn) 遷徙(qiān xǐ) 覓食(mì shí) 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 花團錦簇(huā tuán jǐn cù) 美不勝收(měi bù shèng shōu) 繁花似錦(fán huā sì jǐn) 風雲突變(fēng yún tū biàn) 不可名狀(bù kě míng zhuàng)
落英繽紛(luò yīng bīn fēn) 冥思遐想(mí sī xiá xiǎng) 期期艾艾(qī ài)
第二單元
6、博識(bó shí) 美艷(měi yàn) 消釋(xiāo shì) 褪盡(tuì jìn)
凜冽(lǐn liè) 升騰(shēng téng) 脂粉奩(zhī fěn lián)
7、睥睨(pì nì) 污穢(wū huì) 犀利(xī lì) 迸射(bèng shè)
播弄(bō nòng) 虐待(nǜe dài) 雷霆(léi ting) 拖泥帶水(tuō ní dài shuǐ)
9、蒼茫(cāng máng) 膽怯(dǎn qiè) 翡翠(fěi cuì) 精靈(jīng ling) 蜿蜒(wān yán)
10、執拗(zhí niù) 憔悴(qiáo cuì) 饋贈(kuì zèng) 真諦(zhēn dì) 璀璨(cuǐ càn) 鑲嵌(xiāng qiàn) 酷肖(kù xiào) 海誓山盟(hǎi shì shān méng)
長吁短嘆(cháng xū ǎn tàn) 千山萬壑(qiān shān wàn hè) 盛氣凌人(shèng qì líng rén)
第三單元
11、蓬蒿(péng hāo) 咫尺(zhǐ chǐ) 狼藉(láng jí) 吶喊(nà hǎn)
自不量力(zì bù liàng lì) 相形見絀(xiāng xíng jiàn chù)
精巧絕倫(jīng qiǎo jué lún) 美味佳餚(měi wèi jiā yáo)
12、蕭瑟(xiāo sè) 和煦(hé xù) 乾涸(gān hé) 吞噬(tūn shì)
裸露(luǒ lòu) 戈壁灘(gē bì tān) 滄海桑田(cāng hǎi sāng tián)
13、媲美(pì měi) 挑釁(tiǎo xìn) 鼠目寸光(shǔ mù cùn guāng)
14、緘默(jiān mò) 狩獵(shòu liè) 凋零(diāo líng) 滑翔(huá xiáng)
目空一切(mù kōng yī qiè)
15、哂笑(shěn xiào) 拍板(pāi bǎn) 牟取(móu qǔ) 黑咕隆咚(hēi gū lóng dōng)
顫顫巍巍(chàn chàn wēi wēi) 莫衷一是(mò zhōng yī shì) 胸有成竹(xiōng yǒu chéng zhú)
不容置疑(bù róng zhì yí) 慷慨大方(kāng kǎi dà fāng)
一視同仁(yī shì tong rén) 任勞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
第四單元
16、蹲踞(dūn jù) 酬和(chóu hè ) 熹微(xī wēi) 譬喻(pì yù) 淳樸(chún pǔ) 即物起興(jí wù qǐ xìng) 引經據典(yǐn jīng jù diǎn)
悠遊自在(yōu yóu zì zài) 龍吟鳳噦(lóng yín fèng huì)
17、腌(yān) 門楣(mén méi) 籍貫(jí guàn) 城隍廟(chéng huáng miào)
肅然起敬(sù rán qǐ jìng) 囊螢映雪(náng yíng yìng xuě)
18、囿(yòu) 鈸(bó) 招徠(zhāo lái) 鐵鉉(tiě xuàn) 餑餑(bō bō)
秫秸稈(shú jiē gǎn) 隨機應變(suí jī yìng biàn) 合轍押韻(hé zhé yā yùn)
油嘴滑舌(yóu zuǐ huá shé)
19、家醅(pēi) 一馬當先(yī mǎ dāng xiān) 顧名思義(gù míng sī yì)
20、怵(chù) 摳(kōu) 逢場作戲(féng chǎng zuò xì)
八面玲瓏(bā miàn líng long) 看風使舵(kàn fēng shǐ ò)
左右逢源(zuǒ yòu féng yuán) 孤陋寡聞(gū lòu guǎ wén)
人情練達(rén qíng liàn dá)
⑥ 求七年級(上)語文(人教版)課內現代文閱讀專項訓練 和課外的 答案!!!!!!
杜甫詩三首•綜合能力測試
一、給下列詞語注音
岱( ) 眥( ) 簪( ) 逾( )
二、文學常識填空
1.杜甫(712~770),字________,別號________,朝偉大的________詩人。
2.杜甫的詩作在總體上反映了________朝由________而________的變化過程,號稱「詩史」。
3.《 》寫於所謂「開元盛世」,其時詩人才二十四五歲;《 》和《 》則寫於「安史之亂」前期,詩人已到中年。
三、默寫
1.岱宗夫如何?________。
2.________,渾欲不勝簪。
3.暮投石壕村,________。________,老婦出門看。
4.夜久語聲絕,________。天明登前途,________。
四、解釋下列句中加粗詞語
造化鍾神秀( ) 決眥( )
家書抵萬金( )( ) 渾欲不勝簪( )
五、閱讀
①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②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⑤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⑥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1.解釋下列詞語。
附書至( ) 新戰死( ) 未去( ) 猶得( )
2.形似字注音並組詞。
(1)戍( )________ 戌( )________ 戎( )________
(2)衰( )________ 哀( )________ 衷( )________
3.為選段劃分為三層,並概括出層意。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4.用原文回答問題。
(1)說明兵役之苛酷:________________
(2)說明戰爭之慘烈:________________(3)說明戰爭破壞嚴重:________________
(4)表現老婦喪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______________
(5)能概括全詩內容的:________________
5.本段文字正面描寫老婦人「致詞」,層層訴說、凄苦至極,側面寫
「________」,揭示主題。
六、閱讀下詩,回答問題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註:劍外:四川劍閣以南,指梓州一帶。唐朝都城長安在劍閣東北。當時以長安為中心,所以劍閣以南稱劍外。薊北:現在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一帶。那裡當時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
1.解釋下列詞語。
(1)妻子:
(2)縱酒:
2.詩中哪句點明了「聞訊」的地點?
3.詩中哪個詞語揭示了全詩的主題?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思想感情?
4.詩人聽到消息後,百感交集。詩中是如何描述這一點的?試做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一、dài zì zān yú
二、1.子美;少陵野老;唐;現實主義 2.唐;盛;衰 3.望岳;春望;石壕吏三、1.齊魯青未了 2.白頭搔更短 3.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 4.如聞泣幽咽;獨與老翁別
四、鍾:聚集; 眥:眼角; 書:信; 抵:值; 渾:簡直。
五、1.書:信;新:最近;去:離開;猶得:還能夠。 2.(1)戍shù,戍守;戌xū,壬戌;戎róng,戎馬一生。 (2)衰shuāi,衰老;哀āi,悲哀;衷zhōng,無動於衷。3.①②③‖④⑤‖⑥第一層:三男戍邊,二男戰死。第二層:家中情況。第三層:老婦自請服役。 4.(1)三男鄴城戍 (2)二男新戰死 (3)出入無完裙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5)聽婦前致詞 5.安史之亂
六、1.(1)妻子和兒女 (2)縱情飲酒 2.劍外忽傳收薊北 3.「收薊北」;抒發了詩人欣喜若狂的心情,表現了詩人渴望國家統一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當詩人一聽「收薊北」的消息後,「初聞涕淚滿衣裳」——歡喜得淚流滿面,以淚寫喜,更是喜極而泣、悲喜交集的最生動的寫照。「漫卷詩書喜欲狂」——由流喜淚而呈喜態,寫出了此時此刻詩人內心難以用語言表達的狂喜之情。「白日放歌須縱酒」——由呈喜態而放聲高歌、縱酒痛飲。「青春作伴好還鄉」——這里由欣喜若狂到迫切思歸。最後兩句仍然寫「還鄉」,是想像中具體的回家路線,更讓人想見詩人歸心似箭的急切而喜悅的心情。全詩喜始喜終,一貫到底,給人以強烈的快意。
一、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夾(jiā)岸 舍(shě)船 豁(huò)然開朗 屋舍(shè) 儼(yǎn)然 阡(qiān)陌(mò) 種(zhòng)作 衣著(zhuó) 垂髫(tiáo) 便要(yāo)還家 咸(xián)來 邑(yì)人 語(yù)雲 詣(yì)太守 劉子驥(jì)
二、 解釋下列加點詞。
1.緣溪行: 沿著,順著 2. 夾岸: 兩岸.夾,在兩旁 3. 落英繽紛: 落花;繁多的樣子 4. 豁然開朗:開闊明亮的樣子。 5.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 6. 桑竹之屬:類。 7.黃發垂髫:老人和小孩。 8.阡陌交通:田間小路。 9.怡然自樂:歡樂愉快的樣子。 10. 欣然規往:計劃。
三、分別寫出下列詞語的古義和今義。
【鮮美】古義:鮮艷美麗。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交通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妻子】古義:妻子兒女。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義:不管(表條件關系連詞)
【不足】古義:不值得。 今義:不夠。
三、 比較解釋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思。
【為】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 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
【志】處處志之:做記號 尋向所志:標記,記號
【尋】尋向所志:尋找 尋病終:不久
【及】及郡下:到了 由表及裡:到達
【遂】遂迷:終於 後遂無問津者:於是,就
【乃】乃不知有漢:竟然 見漁人,乃大驚:於是,就
屠乃奔倚其下: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其】欲窮其林:這,那 既出,得其船:他,代漁人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他,代漁人
四、 翻譯句子
1.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走,忘記了路程的遠近。
2.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夾著溪流兩岸,長達幾百走,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香草鮮艷美麗,墜落的花瓣繁多交雜。
3.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漁人很驚異這種美景。繼續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盡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
5.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老人和小孩都悠閑愉快,自得其樂。
6.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桃源中人看見漁人,於是很驚奇,問漁人從哪裡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
7.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他們自己說前代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候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寫出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再從這里出去過,於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
8.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
9.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這漁人一件件為他們詳細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那些人聽罷都感嘆惋惜。
10.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說啊。
五、 理解默寫
1.本文中描寫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環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寧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3.本文中明顯了桃花源人安居樂業/和平幸福的境況(或:明顯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4.本文最能體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交代桃花源的人來歷的句子是: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六、問題理解
1.第一段描寫桃花林又什麼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麗的氣氛,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寫桃花源的美好做鋪墊。
2. 寫出文章的整體思路。 (漁人)發現桃源、訪問桃源、離開桃源。
3. 為什麼村人「見漁人,乃大驚」?
村人對陌生人出現感到驚異,表明桃花源與世隔絕很久。
4. 桃花源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狀況、精神狀態怎樣?
①自然環境:美麗富饒;②社會環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狀況:安居樂業;④精神狀態:自由快樂。
5.「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從文中可推斷漁人向桃花源中人說了什麼?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會動亂,人民生活痛苦。
6.作者為什麼要寫劉子驥尋訪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給桃花源增添奇異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隱含了作者無力改變社會現實的無奈。
7.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樣的特點?(作者追求的是怎樣的生活?)
環境優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風淳樸;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自食其力,安居樂業,和平安寧的理想社會。
8.作者為什麼要虛構一個與現實對立的美好世界?
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人民的願望;對美好生活嚮往,對黑暗社會批判。
《陋室銘》《愛蓮說》練習設計
[ 2005-9-20 17:39:00 | By: zyj1112 ]
22短文兩篇
一、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德馨( ) 苔痕( ) 鴻儒( ) 案牘( ) 西蜀( ) 蕃( ) 淤泥( ) 濯清漣( ) 褻( )鮮有聞( )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讀音或解釋有誤的一項(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lòu簡陋)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hóng大)
C濯清漣而不妖(ér卻) D香遠益清(yì好處)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
(3)可愛者甚蕃( ) (4)濯清漣而不妖( )
(5)亭亭凈植 ( ) (6)宜乎眾矣 ( )
(7)無案牘之勞形( ) (8)無絲竹之亂耳( )
4、下列句子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 )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D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5、下列與課文不一致的是( )
A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D予謂菊,花之君子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6、選出對下面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
(1)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
A對於菊花來說,花中的隱士啊。 B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
C我說菊花是花中的隱士 D菊花,即所謂花中的隱士
(2)何陋之有?( )
A有什麼地方簡陋呢? B哪些地方簡陋呢?
C簡陋又有什麼呢? D有什麼簡陋的呢?
7、根據課文默寫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2)中通外直, ,香遠益清, 。
(3)可以 , 。無絲竹之亂耳, 。
(4)菊之愛, 。
8、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愛蓮說》選自《 》作者 , 代哲學家。
(2)《陋室銘》作者是 朝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 或者 的文字,後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 的。
(3)「說」「銘」是古代一種文體,請你再舉出二例與之相類似的文體。
二、教材探究
1、《陋室銘》一文中,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陋室的?
2、作者為什麼先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3、用原文語句回答
(1)文章描寫「陋室」環境的句子是: 。
(2)表現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
(3)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4)與「惟吾德馨」相呼應的句子是: 。
4、文章結尾引用孔子的一句話有什麼作用?
5、文章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達的「惟吾德馨」的道理?
7、《愛蓮說》一文中「而」字出現較多,請你找出兩例「而」為轉折關系的實例
A: B:
8、文中作者歌頌的是蓮花,卻幾次提到了菊、牡丹,其用意是什麼?
9、用原文語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2)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
(3)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的句子是 。;
(4)比喻君子志潔高廉,儀態端正,令人敬重(清高)的句子是; 。
10、文中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蓮」比喻象徵的哪三種人?
11、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態度?
12、作者把「蓮」比作君子,那麼作者認為君子應該是怎樣的人?
13、本文描寫「蓮」的語句形象、生動,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寫出二句描寫「蓮花」的詩句
三、讀寫鏈接
作者在《短文兩篇》中,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用「蓮」自比,聯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寫出你最喜愛的一種花,並進行生動形象的描繪,同時還要寫出你喜愛的原因
《陋室銘》《愛蓮說》練習答案
[ 2005-9-20 17:57:00 | By: zyj1112 ]
22、短文兩篇
一、
1、xīn tái rú dú shǔ fán yū zhuó xiè xiǎn
2、D
3、(1)這(2)沒有學問的人(3)多(4)洗滌(5)立(6)應當(7)使……勞累(8)奏樂的聲音
4、A
5、D
6、(1)B(2)D
7、略
8、(1)《周元公集》、周敦頤、宋(2)唐、劉禹錫、警戒自己、稱述功德,用韻(3)表、記
二、
1、三個方面,從陋室的環境、陋室里的人及陋室里主人的活動三方面來描寫的。
2、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引出陋室
3、(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3)惟吾德馨(4)何陋之有
4、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況,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抱負
5、通過對陋室的描寫,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6、如: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我們應要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多參加有意義的活動,多閱讀一些健康的書籍,開闊視野,陶冶自己的情操,不做低級無聊之事等/(圍繞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方面來談即可)
7、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漣而不妖
8、以菊的隱逸、牡丹的富貴來襯托蓮花的種種美德
9、(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香遠益清
(3)中通外直
(4)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0、菊花比喻成隱士,牡丹比喻成富貴的人;蓮花比喻成君子
11、表達作者不慕富貴,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12、品德高尚的人(或具體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以)
13、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頭。B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三、略。點撥:寫出植物本身的特點及給你帶來的啟示、原因。
⑦ 八年級下冊語文重點現代文復習提綱
八年級下冊文言文總復習
與朱元思書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答案
1、 風煙俱凈 俱:全,都
2、 從流飄盪 從:隨著
3、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縹碧:青白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比得過
奔:飛奔的馬
5、負勢競上 負:憑依
6、蟬則千轉不窮 轉:通「囀」 叫
7、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到
息:平息
8、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經綸:經營
反:通「返」 返回
9、橫柯上蔽 柯:樹干
八年級下冊:送東陽馬生序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答案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致:買
2、援疑質理
援:提出
質:詢問
3、益慕聖賢之道 慕:仰慕
4、俟其欣悅 俟:等到
5、滕人持湯沃灌,以衾以覆 湯:熱水
覆:蒙蓋
6、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再:兩頓
7、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走:跑
逾約:超過期限
8、四支僵勁不能動 支:通「肢」 肢體
9、同捨生皆被綺綉 被:通「報」 穿著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答案
1、造飲輒盡 造:一來
2、簞瓢屢空,宴如也 如:若
3、茲若人之儔乎 儔:類
4、不戚戚於貧賤 戚戚:憂愁
5、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許:地方
6、每有會意 會:領會
7、親舊知其如此 舊:朋友們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
八年級下冊:馬說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答案
1、策之不以其道 策:駕馭
道:方法
2、執策而臨之 策:鞭子
臨:對著
3、其真無馬邪 其:難道
4、其真不知馬也 其:恐怕
5、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餐
石: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
6、食之不能盡其材 食:喂
材:才能
7、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是:這樣
8、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且:尚且
等:一樣
9、 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 表現出來
10、故雖有名馬 雖:即使
11、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麼
千里:日行千里
山水篇
八年級下冊:小石潭記------唐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詞語:
1. 水尤清冽 尤:格外。
2.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道:道路。見:出現。
3. 為坻,為嶼,為嵁 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不平的岩石。
4. 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大約。
5. 佁然不動 佁然:獃獃的樣子。
6.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居:停留。
7. 隸而從者 隸:跟從。
8.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9. 下見小潭 下:在下面。
10. 日光下澈 下:往下。
11. 皆若空游無所依 空:在空中。
12.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斗:像北斗星一樣。蛇:像蛇那樣。
13. 其岸勢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
14. 似與游者相樂 樂:逗樂。
15. 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凄:使-----凄涼。寒:使-----寒冷。
16. 記之而去 去:離開。
八年級下冊:岳陽樓記-----范仲淹(宋)
1)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謫:封建官員降職或遠調
2) 越明年 越:到了
3)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乃:於是。制:規模。
4)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於:在;其:它的。
5) 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我;以:來。
6) 予觀夫巴陵勝狀 夫:那。勝狀:勝景。
7) 銜遠山,吞長江 銜:銜接。
8) 橫無際涯,朝暉夕陰 涯:邊。暉:日光。
9)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大觀:雄偉景象。
10) 前人之述備矣 述:描述。備:詳盡
11)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然則:既然這樣,那麼……。極:盡。
12) 遷客騷人 遷客:降職遠調的人;騷人:詩人。
13) 霪雨霏霏 霪雨:連綿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
14) 連月不開 開:放晴。國:京城。
15) 薄暮冥冥;去國懷鄉 薄:迫近。去:離開。
16) 春和景明;沙鷗翔集 景:日光。集:棲止。
17) 岸芷汀蘭;此樂何極 芷: 小草;汀:小洲。極:窮盡。
18) 寵辱偕忘 寵:榮耀。偕:一起。
19) 把酒臨風 把:持。
20)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
21) 或異兩者之為 或:或許。為:指兩種心情。
22) 廟堂:在朝廷上做官。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
23)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先:在……之前。後:在……之後
24) 微斯人(登斯樓也),吾誰與歸 微:沒有;斯:這。歸:歸依。
25) 若夫:像那。 至若:至於。 嗟乎:唉。
26) 不以物喜 以:因為。心曠神怡 怡:愉快。
八年級下冊:醉翁亭記------歐陽修(宋)
一、詞語解釋:
1. 環滁皆山也;環而攻之 環:環繞。環:包圍。
2.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樣子。秀:秀麗。
3. 瀉出於兩峰之間者 瀉:飛瀉。
4. 翼然臨於泉上者 翼然: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臨:靠近。
5. 名之者誰 名:給……命名。
6. 飲少輒醉 輒:就。
7.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8.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託。
9. 雲歸而岩穴暝 歸:聚集。
10.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歸:回家。從:跟從。
11. 吾誰與歸 歸:歸依。
12.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芳:香花。秀:繁榮滋長。
13. 至於負者歌於途 負者:背著東西的人。
14. 休於樹 於:在。
15. 山餚野蔌 餚:野味。蔌:菜蔬。
16. 宴酣之樂 酣:盡興的喝酒。
17. 非絲非竹 絲:弦樂器。竹:管樂器。
18. 弈者勝 弈:下棋。
19. 觥籌交錯 觥:酒杯。籌:酒籌。
20. 頹然乎其間者 頹然:醉醺醺的樣子。乎:於。
21. 樹林陰翳 翳:遮蓋。
22. 鳴聲上下 上:樹的上部。下:樹的下部。
23. 太守謂誰 謂:是。
滿井游記
1. 惡能無紀 惡:怎樣。紀:通「記」,記載。
2. 凍風時作 作:起。
3. 局促一室之內 局促:拘束。
4. 波色乍明,鱗浪層層 乍:初。
5. 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 乍:突然。
6. 柔梢披風 披:分散。
7. 毛羽鱗鬣之間 鱗:指魚類和爬行類動物。鬣:指馬一類動物。
8. 夫能不以游墮事 墮:耽誤。
9. 麥田淺鬣寸許 鬣:像獸頸上的長毛一樣。
10.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 泉:用泉水煮。茗:煮茶。罍:端著酒杯。蹇:騎驢。
11. 而此地適與余近 適: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