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可以這樣確定教學目標:
課時1:掃除閱讀障礙(如,生字新詞的認讀)內,能讀通課文容(應多讀幾遍課文,盡量做到讀流利);了解課文的大意(根據年級的教學要求,理清課文的脈絡,即:課文每部分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話去概括.
課時2:根據課文的內容,引導學生去理解、感悟重點段落;學習文中的一些寫作方法、積累好詞佳句(中、高年級);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全文(段落)(這要根據課後的要求去定)
2. 小學語文教案兩課時怎麼寫教學目標
按課時怎麼設定啊,小學高年級的語文,主要是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重難點,第二課時教學目標重難點.有點不清楚,希望得到幫助
3. 小學語文教案分兩課時,第二課時教學目標怎麼寫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抄容是備好課的條件襲,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寫意圖、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4. 小學語文盲人摸象教案怎麼寫教學目標
「盲人摸象」是大家熟悉的寓言,說的是四個盲人以各自摸到的大象的身子、牙齒、腿和尾巴為依據,說大象的形狀像牆,像棍子,像柱子和繩子等,他們都自以為是,爭個不休。這則寓言使人們在忍俊不禁之時,得到啟示:識物、知人,應當力戒「以偏概全」。以後經常用「盲人摸象」來諷諭主觀片面的人。這個成語經常為人引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認識本課的十三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八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盲人摸象」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內涵。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講這個故事。
過程與方法:
1. 反復誦讀,在充分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課文。
2. 展開小組討論,對故事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引導學生認識事物要全面,在全面了解事物的情況之後再下結論。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就妄下結論,要全面觀察,才能有正確的認識。
重難點分析:
1. 學會本課生字詞,分角色朗讀課文。
2. 懂得「盲人摸象」這個成語的意思。
課前准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與設計說明: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象嗎?能不能說一說它們是什麼樣的?
2. 課件展示大象的圖片。
3.學生認真觀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4. 過渡:可是有幾位盲人,他們沒見過大象,也很想知道大象長得什麼樣?於是,他們就用手去摸大象,他們摸到的大象是什麼樣子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教師出示學習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1)認識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順。
(2)盲人們摸到的大象分別是什麼樣子的?
(3)和同學交流你讀文後得到的啟示。
2. 認讀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讀一讀,再集體朗讀,教師要強調要點。
(2)同桌互讀,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3. 指名分段讀文,檢查學生讀通、讀准課文的情況。
4. 學生互相評議。
5. 出示帶生字的重點句子。
一個盲人摸著了象的身子,就說:「我知道了,象原來像一堵牆。」一個盲人摸著了象的牙齒,就說:「象跟又圓又光滑的棍子一樣。」第三個盲人摸著了象的腿,就說:「你們倆說得多不對,象跟柱子差不多。」最後一個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就大叫起來:「你們都錯了!象跟繩子一個樣!」
(1)讀句子。
(2)讀句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讀音再讀。
6. 出示課件,用「與小象交朋友」的方式,檢查學生生字的認讀情況。
在本環節中,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 課件播放課文范讀錄音,學生邊聽邊把四個盲人認為象的樣子的句子在文中勾畫出來。
2. 朗讀第二自然段
(1)填表:課件展示表格
人物摸的部位得出結論
第一個盲人
第二個盲人
第三個盲人
第四個盲人
(2)練慣用「大象的……像……」來說話。
3. 課件展示學習提示。
小組讀第三自然段。
畫出牽象人說的話,讀一讀。
討論、交流:盲人說的對不對?為什麼?他們錯在哪兒里?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故事中的哲理。
4. 配樂分角色朗讀。
四、拓展練習
如果你面對那幾個盲人,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呢?出示課件。
五、課下練習表演課本劇。
在學生練習表演的過程中,教師要加以指導,幫助學生編演。
第二課時
一、表演課本劇。
要求:課前充分准備,有角色分工,能補充部分台詞,表情生動,形象。最好能結合課文內容和個人理解,加入自己再創作的內容。
1. 在小組中進行分工,練習合作表演。
2. 以小組在班上進行表演。
3. 同學互評。
對於這一環節,教師要關注前期准備,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做好充分的准備,既要有故事情節,又要表現出人物特點,突出人物性格,進而彰顯寓言故事中蘊含的深刻哲理。不要讓表演泛化,流於形式。
二、指導生字書寫。
本課生字筆畫較多,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分析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在書寫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字形、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學生試說筆畫筆順。重點指導「象」的第六筆撇;「錯」的金字旁;「爭」的哪一筆最長。
2. 認真描紅、試寫。提醒學生寫字姿勢及握筆姿勢。
3. 實物投影學生寫字作品,師生共同評價,爭當「未來書法家」。
教師要關注學生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筆畫和間架結構不好的及時進行修改。
4. 給生字組詞或用生字說一句話。
5. 練習:邊讀邊寫。
三、總結:學完這課讓我們明白了,(出示課件)——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要只片面了解,
就輕易的下結論。
5. 小學語文教案格式
一、抄教學目標
二、教學重點襲、難點
三、教學准備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2、學習新課
a、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b、學習生字詞
c、想想課文講的是件什麼事
d、小組討論、交流。
e、教師相機輔導,理清課文脈絡
3、指導感情朗讀,入情入境
4、小結,拓展延伸
5、布置作業
五、板書設計
6. 小學語文教案
小小竹排畫中游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用自己的方式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 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三個偏旁。 3 、利用生活經驗 、圖片、 聯繫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 、樹木密、 禾苗 、江南、 魚米鄉等詞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認識筆畫 偏旁和生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直接導入。 1、 師:小朋友們坐過竹排嗎?(板書:竹排) (如果有,請他來說一說,再出示課件。如果沒有,就直接出示課件「竹排」。學生看圖理解,隨機正音:排。) 2、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小小竹排畫中游。(指名讀課題,正音。)
二、 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 學生自由讀課文3分鍾,教師巡迴,隨機正音。指名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2、 學生再次讀一遍課文,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3、 四人小組交流問題,能在小組中解決的就直接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待會兒全班交流。
三、 交流問題。(在充分預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提問教師隨機引導。) 詞語方面的問題: 順水流:可以請學生邊讀句子邊用手勢表演,然後自己讀句子做手勢最後共同邊讀邊表演。 樹木密:先請學生說說,再出示課件,讓學生懂得這是指樹木多,枝葉茂盛,一棵挨著一棵。 禾苗:你見過禾苗嗎?(見過,就追問:在什麼地方?是什麼顏色的? 沒見過,就帶孩子們看看禾苗的圖片。)最後,都引出:綠油油。你還見過綠油油的什麼? 江南魚米鄉:課文哪個地方講到魚?那個詞與米有關?(魚兒游,禾苗綠油油)教師介紹。(課件出示)學生讀有關句子。 有關課文的問題: 小竹排在哪裡游?學習最後一句。 為什麼說江南魚米鄉?學習2、3、4句,隨機理解詞語:樹木密、禾苗、綠油油。(方法同上) 為什麼小竹排在畫中游?全班討論,引出江南好風光,就像一幅畫。從而學習2、3、4、5句。隨機理解詞語:樹木密、禾苗、綠油油。(方法同上)
四、再讀課文。 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1、 個別讀。2、同桌讀。3、指名讀。4、全班隨著樂曲齊讀。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開小火車認讀12個生字。 2、游戲:一字開花(口頭擴詞)
二、學習生字、偏旁、筆畫。 1、先出示「日」教師范寫,學生書空。認識筆畫橫折鉤並書寫三個。 2、 引導學生找找「中」的壓線筆,再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筆畫橫折。 3、學生自己書寫「口」,互相評價交流。再寫三個。 4、認識3個偏旁,找找帶有該偏旁的字。(課文中學過的、自己知道的)
三、背誦課文。 指名讀,自由准備,同桌互背,指名背,集體齊背。
四、 擴展延伸 1、出示「綠油油」齊讀,請學生自由說說「綠油油的什麼」。 2、照樣子說說「abb的什麼」,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3、請學生展示搜集的有關旅遊資料和照片,進行介紹,感受祖國山水的美麗。
7. 小學語文教案怎麼寫
《窗前的氣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7個字,會寫8個字,會用「可愛的」「高興地」寫句子,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體會同學之間的真摯情感,懂得珍惜友情.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團結合作能力.
教學准備:課件、氣球字卡、魔方字卡、學生字卡、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黑板上掛著的笑臉氣球)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的黑板上多了什麼?你們喜歡氣球嗎?為什麼?
2、 氣球不僅可以你們這些健康的小朋友帶來快樂,它同樣也給一位生病的小朋友送去了驚喜,想知道他是誰嗎?(貼有窗戶圖片的課題)讓我們一起走進第22課.
二、初讀課文
1、誰來讀讀課題?(多好聽的聲音,像銀鈴一樣.)一起讀讀吧!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3、是的,老師也想知道,就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吧,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到105頁,聽老師范讀課文,注意:要聽准字音.
4、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麼?有病的小朋友是誰?出示「科」(氣球卡片貼黑板上)一起讀,這個字你想怎樣記?關於這個字,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呢,想聽嗎?先告訴老師,「禾」字代表什麼?禾苗長大了是什麼?在很早很早以前,人們沒有稱量穀子重量的工具,就了明了一種斗,後來人們發現用斗來稱量穀子的重量比較的准確,也比較的科學.記住了嗎?「科」字還可以怎樣用?出示「亞」,一起讀,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亞」字是一個象形字,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演變過程:「亞」最開始表示一塊不完整的方形的田地,四邊都缺少一塊,後來變成了這樣,線條比較的清晰,然後就越來越象現在的漢字了,所以「亞」的意思是:不是最好的,是第二好的,你會組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