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研討會

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研討會

發布時間:2020-12-26 15:27:20

『壹』 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必須與所教學科專業相符嗎如技術職務是小學語文,但卻教學其他學科,到時評審其他學科的

小學教師職稱評定不必須與所教學科專業相符,學校因實際情況有時會安排教其它專學科。

但職稱晉屬級的職稱證上必須要與教師資格證上學科一樣。

(1)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研討會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師水平評價基本標准條件

一、擁護黨的領導,胸懷祖國,熱愛人民,遵守憲法和法律,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牢固樹立愛與責任的意識,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二、具備相應的教師資格及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在教育教學一線任教,切實履行教師崗位職責和義務。

三、身心健康。所謂身心健康就是人的內心世界與客觀環境的一種平衡關系,是自我與他人之間的一種良好關系的維持,即不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獲得和確保,還要自我實現,具有為他人的健康服務的能力。

『貳』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與各學科融合

葛慧玲(周口市紡織路小學,河南 周口 466000)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10)08A-0263-01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針對這一要求,怎樣把各學科滲透到語文中去呢?筆者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嘗試。 一、語文教學中融入音樂 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對於凈化孩子的心靈,陶冶性情,自然地形成良好完美的性格具有不可低估的功能。愛因斯坦就是在音樂中發展了自己的理想和夢想。羅曼·羅蘭也是在音樂的海洋中發展了他的思維,獲取了創作的源泉。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嘗試從下面幾個方面運用音樂輔助教學。 1.恰當運用名曲,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生好玩、易動,課間常做一些運動量較大的活動,上課後一時難以安靜下來。這時我設計「請你欣賞」的環節,讓學生聽一些節奏明快、優美動聽、刺激性不強的音樂,如小提琴曲、鋼琴曲、長笛曲等。這樣不但起到轉移興奮、鎮靜安撫的作用,而且能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美育教育。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兒童的腦神經易疲勞,有意注意能力較低,20幾分鍾的學習注意力已很難集中。這時我又讓學生聽一些節奏緩慢、勻稱而庄嚴能給人以舒適安寧感的樂曲,如舒曼的《夢幻曲》、門德爾松的《春之聲》等,同時讓學生或默讀課文或做鞏固練習。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效果較理想。 2.運用音樂,啟發想像。 音樂也是一門富於幻想的學科。利用音樂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海底世界》一課中,在進入拓展練習環節時,我要求學生以《海底見聞》為題寫一則短文。同時,我是這樣運用音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想像的:邊放課文錄音,邊放一曲有海浪、海鳥、海底動物叫聲的自然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這樣他們彷彿置身於茫茫大海中,看到了五彩斑斕的景色,摸到了形狀各異的礦石,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之後,再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想寫下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語文教學融入美術 繪畫對孩子的最大好處是可以豐富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美術,則可把課文中平淡的語言描述化為形象生動的圖形,學生在這過程中既理解了課文知識,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和想像能力。 1.以圖激趣。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即在授課時將一幅幅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掛圖展示出來,或在上課時根據授課內容,邊講邊作一些簡筆畫,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文,在導入新課時,就用投影顯示圓明園被毀滅後殘垣斷壁、破損不堪的景象,再通過聲情並茂的談話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圓明園曾經是一座建築宏偉、收藏著無數珍奇異寶的皇家園林,卻在8天之內化為一片灰燼。到底誰是罪魁禍首呢?此時學生處於「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效果極佳。 2.以圖誘說。圖畫的直觀性在幫助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在看圖說話、作文、編故事時可以應用。如指導二年級的看圖編故事《小鴨子得救了》時,通過電腦顯示畫面,再引導學生觀察,展開合理想像,誘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3.以圖導思。教材中的插圖除了畫面上能看出的意思,往往還包含著深刻的「弦外音」。教學時,引導學生藉助畫面深入思考,配合文章重點段的描述,以領悟文章中心。如《豐碑》一文的教學,文中插圖可與第七自然段文字結合教學,用投影顯示畫面、文字,然後指導學生透過軍需處長的神態、動作、衣著等深入剖析,聯繫上下文描寫,體會天氣之「冷」及軍需處長為了革命,勇於犧牲的精神。 4.以圖促寫。即讓學生在作畫中學寫,在讀文中學畫。例如學生在學習美術第五冊《玩具》一課時,語文教師可同美術教師聯系,在學習畫玩具後布置學生為自己美麗的玩具配上一篇小作文,題為《我喜歡的玩具》。又如在學習《美麗的公雞》一文後,教師可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畫筆,畫畫「我心中最美麗的公雞」,看誰畫得最美(外表、姿態、行為……)。 三、語文教學中融入自然學科 清華大學教授吳文虎說過: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實踐環節不夠,使我們培養的學生動手能力不強。而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對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更是少之又少。在教學中對「是什麼」講的多而「為什麼」講的少,這種教學不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如引入小實驗這一方法,既可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又可以培養他們合作、協同的精神。 在教《趙州橋》這課時,學生在預習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50多米長的橋,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怎麼支撐得起那麼長的橋面呢?如不做成拱形可以嗎?」為體現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問題意識」,我指導學生做了一個小實驗。先讓學生准備一張長方形的畫紙和兩塊小木塊,之後讓學生把小木塊放在兩邊,再把畫紙平鋪其上,然後把橡皮放在紙中間,當放到兩塊時紙便完全陷下去了。第二次,讓學生把兩木塊稍移近固定住,再把畫紙彎曲呈拱形,兩頭分別頂在木塊上,然後將兩塊橡皮放在頂部,紙不會凹陷,放三塊橡皮仍不會凹陷。實驗後,我讓學生根據所提問題組織討論,並說說從中懂得了什麼?學生很快便得出了結論:拱形橋比平面橋能承受更大的重量。學生雖不懂其中的力學原理,但已為他們的繼續學習設置了懸念,也培養了他們主動探索的精神。

『叄』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關於學科教學,你怎樣看待

理解能力、閱讀能力、聽力、記憶力、寫作和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養孩子的朗誦興趣,提高孩子們的朗誦能力非常重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希望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滿腹詩書,才華橫溢,人人都能成為一名小小朗誦者。接一個新班,我就給孩子們定了一個明確的培養目標就是讓孩子們學語文可以學有所獲,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達到這一目標的一個途徑就是朗誦,而朗誦的前提是正確流利的朗讀,朗讀達標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讀准確、讀流利、讀出感情」是小學生讀課文的基本標准,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講這三個標准操作性不是很好把握,仍然感到不是很清楚。因此,確立學期學年朗讀標准就顯得尤為重要,達到標準的即為達標。對此,確立的如下朗讀達標標准:讀准確,聲音響亮,讀出自信;讀流利,不磕絆,讀出流暢;有感情,抑揚頓挫,讀出自己。評分標准:滿分為10分,出現一次磕絆或錯字減一分。達標分為8分以上。操作模式如下:公布朗讀達標的標准,讓孩子們根據標准加強練習;確立達標時間,第一次達標活動為小組同學互查。公布結果,讓孩子們根據結果,查缺補漏,並提供二次達標機會。讓孩子們明確了朗讀怎麼樣才算好,勤加練習,就能達標。隨著年級的提高,達標標准會逐步提高,達標內容也會逐步變化。最後爭取達到朗誦的目標。

朗讀,我們在行動。每日一誦,讓孩子們樹立朗誦意識。每天讀一首古詩,張嘴就要注意語氣、咬字、停頓、節奏等,怎麼朗誦才能感人,才能感動自己,讓自己的朗誦更加富有感染力。藉助「為你誦讀」APP模仿讀,每天一首,從「走近李白」「走近杜甫」到經典詩詞,孩子們每天浸潤在經典的世界裡,模仿之而心嚮往之,將自己的作品傳到qq群里,每天的qq群就成了一場班級經典詩詞朗誦會,跟著名家讀經典,讓自己更加優秀。

朗誦,我們在行動。「百篇小古文,百日背誦」雙百讀經典活動,開啟經典積累新節奏。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齡段能接受祖國源頭文化的熏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並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

朗誦,我們在行動。朗誦展示讓孩子們找到朗誦自信。只學了方法,自己會朗誦了還不夠,還要敢於在大眾面前展示。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詩詞朗誦會,讓孩子們不斷得到鍛煉。班裡的小小朗誦家逐漸增多,朗誦愛好者層出不窮。

朗誦作為一門語言表現藝術形式,涵蓋了口語表達、經典積累、肢體表達等方面。這些都需要一個長時間不斷練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堅持,需要不斷激勵自己,需要不斷變換形式。讓朗誦成為自己的一種愛好,愛上朗誦。經過一學年的努力,班級里愛好朗誦的孩子越來越多,必將更好地推動孩子們愛好讀書,愛好寫作,愛上語文這一門學科

『肆』 如何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科技教育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專正確的屬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當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務,應當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在日常教學工作之中.」因此,教師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除了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育的和諧發展.

『伍』 學科教學語文和小學教育研究生哪個更好就業

1. 現在來很多地方都是公開自招聘。除了學歷還需筆試、面試和試講等。其實面試和試講是非常重要的。看你適不適合作一個老師。
關鍵是地域,如發達地區和大城市則會有難度。不管是什麼專業,研究生就業主要看各人的機會和能力。民辦學校一般本科學歷就可以進去了。
2、就業看機會,但到初高中任教肯定不是問題,因為中學都需要語文老師,只是去什麼地方的什麼學校的問題。
3、研究生比本科高一個層次,優勢比本科明顯。

『陸』 小學語文學科中怎樣落實核心素養

一、核心素養的教學意義
北師大肖川教授認為:「從學科角度講,要為素養而教(用學科教人),學科及其教學是為學生素養服務的,而不是為學科而教,把教學局限於狹隘的學科本位中,過分地注重本學科的知識與內容,任務和要求,這樣將十分不利於培養視野開闊、才思敏捷並具有豐富文化素養和哲學氣質的人才。」實際上,任何學科知識就其結構而言,都可以分為表層結構(表層意義)和深層結構(深層意義)。表層意義就是語言文字元號所直接表述的學科內容(概念、命題、理論)(內涵和意義),深層意義是蘊含在學科知識內容和意義之中或背後的精神、價值、方法論、生活意義(文化意義)。表層結構和意義的存在方式是顯性的、邏輯的(系統的)、主線的。深層結構和意義的存在方式則是隱性的、滲透的(分散的)、暗線的。但它是學生素養形成和發展的根本(決定性的東西)。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不是僅僅為了獲得學科的若干知識、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時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生成與提升。學科教學要有文化意義、思維意義、價值意義,即人的意義!
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遺憾的是,在我們中小學,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學生學科知識掌握得很熟練很牢固,解題能力也很強,但是你跟他相處,馬上就會感受到他身上缺了什麼東西,這東西就是素養!學科教學要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知識豐富、思維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靈自由的人。

二、學校教育要重點培養學生三大核心素養
我們把閱讀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看成學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我們也把正確的價值觀、科學(先進)的思維方式和優秀(良好)的品格(品性)看成是學生的三大核心素養。
價值觀是一個人心靈的風向標(管「心」的)。一個人首先應該對什麼是有價值的,什麼是有意義的、好的、對的,什麼東西是值得追求的、堅守的、效仿的,有正確的基本的認識和判斷,這是為人之根本(是人的觀念系統的「根目錄」,其他觀念都是「子目錄」),學校教育若不在這上面紮根,就會迷失方向,人的素養就會有根本的缺陷。

『柒』 2018年中小學繼續教育小學語文作業:我們應該語文學科教學著重培養學生那些能力

理解能力、閱讀能力、聽力、記憶力、寫作和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捌』 小學教育和學科教學語文研究生哪個更好就業啊

1. 現在很多地方都是公開招聘。除了學歷還需筆試、面試和試講版等。其實面試和試講是非常權重要的。看你適不適合作一個老師。
關鍵是地域,如發達地區和大城市則會有難度。不管是什麼專業,研究生就業主要看各人的機會和能力。民辦學校一般本科學歷就可以進去了。
2、就業看機會,但到初高中任教肯定不是問題,因為中學都需要語文老師,只是去什麼地方的什麼學校的問題。
3、研究生比本科高一個層次,優勢比本科明顯。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研討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