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命生命讀完課文後的感受
今天,我滿懷激情地讀來完了《生命 生命》源這篇文章,它給了我心靈的震撼.
當我讀到求生的飛蛾,和磚縫里的小苗時,讓我領悟到:誰都有求生的慾望,生命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我們珍愛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人生才有意義!
❷ 怎樣寫生命生命的讀後感
《生命 生命》這篇課文講述了三個令人感受到生命力量的片段,一則回是小昆蟲為求生而奮答力掙扎;一則是一顆小瓜子能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沖破堅硬的外殼頑強地生長出來;一則就是我用醫生聽診器聽到了自己的心跳,那震撼的感覺,令我意識到了生命是自己的,要由自己來決定。
是的,生命是自己的,我們可以讓它具有價值、變得光彩萬分,也可以讓它暗淡無光。所以我們要對自己負責,應該好好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的光彩!即便是失敗、跌倒了,也不要害怕和放棄,要勇敢面對,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
可我一想到自己,就覺得十分的慚愧。在以前,當我看到了小螞蟻,都會將這些小生命弄死。而現在我明白了生命的意義,要尊重每一個生命,無論是再小的動物或是植物都不可以隨意地摧殘!我作為一名小學生,一個四肢健全、健健康康的成長著的小學生,就更應該珍惜時光,把握這寶貴的生命。要懷著積極向上的態度,去迎接將會遇到的所有困難和挑戰,並克服和戰勝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向輝煌、才能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活出自己的色彩!
❸ 小學三年級語文李時珍評課稿
說理念:以人為本,關注學生。
新課標說:「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因此力求為學生創設個性化的閱讀空間,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體驗與課本展開零距離的對話,逐步讓學生走進鮮活的文本,感悟文本語言魅力和豐富的人文精神,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說學情:知根知底,因材施教
三年級的學生在識字方面,可以讓他們通過課前預習,課上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教師當堂復習鞏固,來學習文章中的生字。學生們已經學會了預習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字詞並通過閱讀文本,交流,討論,解決問題,感悟真諦。三年級的學生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在學習課文時教師主要起到引導作用,引領學生走進文本。
說教法:以讀為本,以讀促學。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教材訓練為重點,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景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學的重難點。採用多變的手段,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多元化地去探求有趣的知識,嘗試學習的成功,激發學生的潛在的學習熱情。
說學法:自主探究,科學創新
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一步步由淺入深地走進文本,學習作者觀察問題的方法,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達到理解、感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的目的。
說教材:走進文本,潛心研讀。
《李時珍》這篇課文是一篇簡單的人物傳記,講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葯物學家李時珍邊行醫邊研究葯物,用了27年的時間,編寫出《本草綱目》這部葯物書,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事跡。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改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想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認字11個,寫字七個。繼續練習獨立識字。
2利用學過的方法,理解「救死扶傷、解除、志願、鄙視、留心、記載、完善、積累、嚴寒酷暑、品嘗、訪問」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3體會課文通過幾個方面表現李時珍精神品質的寫法。培養學生概括要點,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4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及為人類作出的偉大貢獻。培養學生學習李時珍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李時珍為什麼要重新寫一部完善的葯物書和他怎樣為編書作準備。
說教學課時:2課時
說教學流程:以讀為本,生動課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文中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讀課文。
3、初步學習概括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導語:同學們,中國是文明古國,醫學發達,有著輝煌的成就。
2、出示課件2 望 聞 問 切四字診斷成為中醫診病的瑰寶。大家讀讀圖片上四句話。
3、出示課件3
同學們請看我國古代五位著名的醫生
他們分別是岐伯 張仲景 華佗李時珍 扁鵲。
4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出示課件4 李時珍簡介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我國古代名醫,中醫診斷有個大概的了解,從而為下文學習李時珍學醫,行醫,采葯等事跡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
同學們,課前預習了課文嗎?下面老師檢查同學們預習效果。
1、這篇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請五位同學讀一讀,誰願意來讀?
師:其它同學認真聽,會聽的同學也是會讀書的同學。聽聽這些同學讀的效果。
a學生評價讀書的效果。
b教師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強調集體訂正。
c 開火車讀生字。
d 尋找生字字形異同,提出難寫的字,討論解決。
2、出示課件4 檢查學生自學新詞的情況。
a 賽讀詞語讀准音
診費 鄙視 患者 記載 積累 編寫
疑難病症 對症下葯 嚴寒酷暑 本草綱目
b理解字義.說方法。
(設計意圖:為了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字詞的能力。)
3學會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a下面我們快速看課文,思考每小段寫了什麼?(學生可以多種交流)
b 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不論學生講的多少,全面不全面都可以。
(設計意圖:開放學生思維,發散課文的主題思想,使學生的情緒高漲,進入思維活躍的狀態)
4請一位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討論交流
師小結:這一課主要講了李時珍立志學醫,研究葯物,寫成《本草綱目》的事跡。
(設計意圖:為了培養學生的概括問題的能力。)
三、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收集今天學習的好詞,用喜歡的詞寫幾句話。
3、朗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體會課文中通過事跡表現李時珍精神品質的寫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及為人類作出的偉大貢獻。培養學生學習李時珍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教學過程:
一、 回顧舊知識
師:同學們,誰說說李時珍做了那些事情?
(立志學醫,研究葯物,寫成《本草綱目》)
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三個問題走進文本。
(這一教學設計復習舊知,了解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深入品讀課文
A 、學習一、二段(立志學醫)
1出示課件1 (第一段文字)
大家小聲地讀。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盡情地匯報。教師相機進行評價。
李時珍為什麼要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願?
(窮人沒有錢,李時珍的父子不是為了錢來行醫的,而是為了救死扶傷,為病人解除痛苦。)
教師小結:原來李時珍家世代行醫,父親同情窮人。李時珍從小耳濡目染,醫生能夠為病人解除痛苦,就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願。我們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這一段呢?(用對李時珍敬佩、贊美的語氣來讀)
大家試試讀讀。
(設計意圖:重在讓學生知道高尚醫德:救死扶傷,為病人解除痛苦。而李時珍從小就有一顆為窮人治病的博愛之心。)
2師:據說在那時候行醫被人瞧不起,李時珍父親不願兒子當醫生,可是後來父親怎麼又同意了呢?這里還有著不平常的經歷。同桌一起讀第二段並討論。
交流匯報:哪兒使你最感動?為什麼呢?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提出李時珍留心自學醫學和他學得很好的事例兩句。)
師:你們誇誇李時珍。(真聰明 真棒 )
我們就用這種感情讀這一段。
個別女生讀。學生評價讀的結果。
(設計意圖:在使學生明白李時珍小時侯,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在醫學方面天資聰明能自學成醫生。)
B、學習第三、四段——(研究葯物書)
出示葯方課件(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葯方,了解葯方的葯性葯效要准確無誤。為下文認識舊葯物書的缺點。)
1、師引導:李時珍一面行醫,一面研究葯物。請同學們默讀三、四段思考:李時珍發現舊的葯物書有哪些缺點?用自己的語言,最好用2字來概括一下。
討論交流(不全 不詳 不準)
師:李時珍發現舊的葯物書記錯了葯性葯效時?他想到了什麼?(病人吃錯了葯,那多危險啊!)
誰有感情的讀這一句?
用什麼語氣讀?(擔心的)
於是他決心做一件什麼事情?
(寫一本完善的葯物書。)
(設計意圖:使學生了解舊的葯物書的不足,並且有誤人生命的危險,明白這樣寫李時珍要編一部新的葯物書勢在必行。)
2師:為了編這部書李時珍做了哪些事情?
課件出示自學要求:小組合作學習第四段,用抓住關鍵詞的方法說說講了那些事情?從每件事情中你知道了什麼?可以說說自己的體會感受或想像情境。
交流匯報
(采葯時的艱辛、嘗葯時的苦澀及危險、訪葯時虛心求教。)
我們要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這一段呢?
(讀出李時珍廢寢忘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師范讀這一段,學生聽,體會文中的感情。
(設計意圖:讓學習從粗讀到細讀。從字面意思理解到想像文字深處的內涵。讓學生把握人物的嚴謹的態度和廢寢忘食的工作精神。)
C、學習最後一段。(編成《本草綱目》)
師導:偉大的葯物學家李時珍寫了一部什麼書?
出示課件 本草綱目
1誰來介紹這部書?
2李時珍寫這部書用了多長時間?
3哪些詞語寫出了這部書的偉大?
4你是怎麼知道的?不錯對課文很熟悉啊!
課件出示 最後一段文字
那我們怎樣才讀出這一段的感情呢?(贊美的 驚嘆的語氣讀)學生試讀,指導讀哪些地方要突出,讀重音?
出示課件中強調的詞語
大家再讀讀?個別男生讀讀。
(設計意圖:使學生知道《本草綱目》這部著作偉大的醫學價值。這充分肯定說明了李時珍取得了偉大的成果。)
三、拓展延伸
師:李時珍從立志行醫、研究實踐、到寫成本草綱目。這部偉大的葯物書的完成無不滲透著他的心血和汗水。我們想想這本書從明朝到現在多少中醫依據它治癒多少病人啊!李時珍為人類的醫學做出的貢獻有多麼大啊!我們從李時珍身上學到那些優秀的品質呢?
學生從不同的點展現自己的感悟都可以。
出示課件12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整篇文章中,較豐滿的體會人物的思想,讓學生受到啟發,從而更好的學習他人優點,做好自己。)
四、課後作業:
觀察生活,在觀察中發現有趣的事兒。(寫一篇短文)(設計意圖:讓學生學以致用。)
板書設計:
李時珍
偉大的醫學家和葯物學家
立 志: 為窮人治病 (偉大)
學 醫: 處處留心 暗自記葯方(觀察)
發 現: 不全 不詳 不準(不完善的)
寫 書: 采葯 嘗葯 問葯(
《本草綱目》: 中國古代的網路全書
教學反思:
如何讓學生走進文本深處?在第一課時學習後,學生初步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及正確流利地讀課文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合作學習,討論深層次的問題。這三個問題:1、立志學醫、2、研究葯物、3、社會實踐。每一問題抓住關鍵的句子加深理解。在第四段中,李時珍采葯、嘗葯、問葯三件事中,你體會到了什麼?然後根據自己經驗對訪葯進行對話訓練。由於李時珍的不懈努力,因此才編寫成了偉大著作《本草綱目》,從而讓學生明白功夫不負有心人的道理。正如課標說:「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個問題板塊採用不同模式進行。第一板塊自己小聲讀,學生發現知識,提出不懂的問題,解決問題,最後指導感情朗讀。第二板塊師用過渡句引導生默讀思考舊的葯物書不足。提出「病人吃錯葯多危險」關鍵句,從而讓學生明白李時珍為什麼要編一本新的葯物書。進入全文的重點段第四段。出示自主合作探究要求。了解李時珍是怎樣采葯,嘗葯,訪葯的。第三板塊抓住《本草綱目》這個關鍵的書名,課件出示它讓學生說說相關的語句,怎樣完成這本書及它的價值。
有效發揮多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才能上完這樣一課內涵深厚的課文。古代中醫及古代名醫的了解。葯方的簡介。實踐活動的圖片等等課件直觀有效的幫助學生對這些遙遠的知識熟悉掌握。
思考:如何讓學生自己質疑解難?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研究發現學生學習的規律。
附:
李時珍
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葯物學家。他家世代行醫,父親給窮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李時珍親眼看到醫生能夠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痛苦,就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願。
那時候,行醫是被人鄙視的行業,李時珍的父親不願兒子當醫生,但是李時珍卻處處留心向父親學習,還暗自記下了不少葯方。有一回,父親給人看病,病人患的是一各疑難病症,父親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葯方。李時珍輕聲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症良葯。從此以後,父親同意他學醫了,他二十二歲就開始給人看病。
李時珍一面行醫,一面研究葯物,他發現舊的葯物書有不少缺點,許多有用的葯物沒有記載;有些葯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性狀和生長情況;還有一些葯物記錯了葯性和葯效。他想,病人吃錯了葯,那多危險啊!於是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葯物書。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而且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葯。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葯的名山,他有時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許多葯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葯性和葯效。他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千百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幾年以後,他回到湖北蘄春老家,開始寫書。他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終於編寫成了一部著名的葯物書——《本草綱目》。這部書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九百種葯物,是中葯書中的一部偉大著作。
❹ 生命生命的課堂實錄
《生命,生命》課堂實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與文本對話,感悟作者思想,珍愛生命,思考人生意義。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
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9課《生命 生命》(板書 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初讀,我們了解到,課文共寫了三個事例「飛蛾求生」「瓜苗生長」「心臟跳動」。這節課,我們進一步共同學習,想一想,這三個事例引發了作者關於「生命」的哪些思考?課題為什麼要出現反復?
二、交流學習事例1
1.師: 誰先來讀第一個小故事?其他同學邊聽邊找感覺,你認為哪一幕最令你震撼?請你劃出來。
2.師: 你為什麼感到震撼?(板:渴望)
師: 同學們,伸出手來,小小的飛蛾,大大的手掌,稍一用力,〈輔助動作〉你想說什麼?(生還的機會渺茫,飛蛾弱小)
師:如果你就是那隻握在別人手中的飛蛾,你會想什麼?(放開我,我要活下去!救命!)
師:飛蛾的生命這么渺小,況且生命才只有幾天,這么微不足道的生命不如放棄吧,何必苦苦掙扎?(不,我要生存,哪怕只多活一分鍾)
3.師:我有個想法:把「那樣強烈!那樣鮮明!」改成「那樣強烈和鮮明」不是更簡潔嗎?師、生對比讀。(不行,「那樣強烈!那樣鮮明!」生命的力量更強烈)
4. 師:男同學,用你們洪亮的聲音替這只可敬的小飛蛾表達它求生的渴望吧!
5.師:現在你明白課題中反復的用法嗎?(震驚、贊嘆)怎麼讀?(勇氣 渴望)
三、學習事例2
1.師:「一句話、一顆心」。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讀後談談哪一個句子讓你感到特別震驚,劃出來說說原因。
2.師:一連使用了兩個「竟」字,說明什麼?(出乎意料,絲毫沒有想到)
師:為什麼,哪顆種子不發芽呀,用得著這么大驚小怪的嗎?
師:困難?什麼困難?你怎麼能知道?(上下文:紮根磚縫而非泥土,神奇!沒有陽光,「陽光、空氣、水」可是植物生長三大要素啊,哪怕有一線光明也要長,神奇!是「掉」而非「種」,神奇!難怪用了兩個「竟」字!讀)
3.師: 在這么困難的條件下,瓜苗害怕嗎,退縮嗎?(不!冒!沖!不屈!茁壯!)字理分析比較:屈→茁 讀「不屈向上,茁壯成長」
師:同學們,合上手,閉上眼,假如你就是那粒香瓜子,會怎麼想?(我要出去迎接光明,我要長!)
師:小芽,別長了,你沒有肥沃的土壤,沒有溫暖的陽光,你會夭折的,你能活幾天呀!(珍惜我的生命,只要有一絲光明,一線希望,哪怕只活幾天,我也快樂無憾!)
師:冰心老人也曾說過:「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這才是生命的意義和真諦呀! 同學們,讓我們帶著勇敢、帶著頑強、帶著敬意讀。
4.回 讀課題:生命 生命(頑強 力量)
四、學習事例3
1. 師: 一隻小小的飛蛾,一粒小小的種子,可以為了爭得一寸光陰、一線生機而頑強拼搏著。那麼,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又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呢?
2.師:請每個同學把右手搭在左手的靜脈上,體驗脈搏的跳動。你感受到了嗎?叭嗒、叭嗒,這就是脈搏的跳動,生命的躍動。閉上眼,在聽診器中這聲音擴大十倍、二十倍,這沉穩的跳動給你震撼了嗎?
3. 師:「一句話、一顆心」。作者聽到心跳,產生了這樣的思考「好好地使用生活,白白地糟蹋」。誰來讀讀這句話?
4.聯繫上下文,理解「好好地使用生活,白白地糟蹋」。
5. 師:把這兩句話連起來,杏林子告訴我們的是:如果對自己負責,就要……如果對……,就可能……,用「如果……就……」的句式說說你的理解。
6.了解杏林子嗎?出示文字課件——
杏林子,本名劉俠,12歲染上類風濕關節炎,在長達50年的病痛、煎熬中,她全身關節損壞,曾因病變而呼吸困難,一度有生命危險。在輪椅上,杏林子用兩個手指硬是寫下了四十多個劇本散文。
7.知道了杏林子的資料,你想對杏林子說什麼?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 師:怎樣對生命負責呢?默讀第5自然段,劃下關鍵詞句。(無限價值 珍惜 光彩有力)
2. 師:杏林子是這樣決心的,她是怎樣做的呢?(屏幕)對於杏林子來講,生命的意義僅僅是活著嗎?還有什麼?
3.師: 讓我們隨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一起來感受生命的光彩吧!(看屏幕)
4.師:學了課文,摸著你們跳動的心臟,舒展你們健全的四肢,睜大你們明亮的眼睛,談談你們對生命有什麼感受呢?
5. 師:再讀課題(激動、快樂、驕傲、感謝)
六、總結,讀板書。
板書設計:
飛蛾求生之渴望,
瓜苗生長之頑強。
生命 生命 心臟跳動之沉穩,
價值無限之光芒。
❺ 讀了生命生命這篇課文有什麼感受
讀了《生命生命》這一課,讓我明白了許多。起初,我不明白怎麼珍惜生命,但是讀專完屬了,我明白了生命就是活在的意義。
讀了「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啊!」這一句,彷彿我也感受到那種生命力,種子不怕困難,用自己的嫩芽沖破就堅硬無比的外殼,不受周圍環境的干擾,它知道自己生長在一個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但它並不難過,而是勇敢地面對,雖然只活了幾個小時,但是我很敬佩它那種不屈的精神。
「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從句話我聯想到那些失業人士,他們都認為自己已經不能再走進這個社會,而自行了斷,一死了之。我想對他們說:「你們不能不愛惜生命,應該愛惜生命。敗了,也應該自己站起來,應該充實自己,重新再來,用不放棄!
一想到自己,覺得很慚愧。以前,我看見一隻小螞蟻都要把這條小生命弄死。現在,每當我發現有一隻螞蟻在咬我,想弄死它的時候,就想起它畢竟也是一條小生命啊!我打消了這個念頭,輕輕把它放到地上,讓它回到自己的家。
學了這篇課文,讓我懂得了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不能放棄生命,我應該珍惜生命,我必須對自己負責,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
❻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十八課生命生命,讀後感悟
今天,我們來學習了17課,《生命源生命》學了這一課我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我體會到了:生命是短暫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我們要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通過不懈的努力去創造無限的生命價值。或是像作者那樣對自己負責,好好的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
讀完了《生命生命》這篇文章,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因為他給了我一種心靈的震撼,那就是:珍愛我們的生命吧!珍惜時間吧!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
當讀到「飛蛾求生」「磚縫里的瓜子苗」時,那掙扎的飛蛾頑強生長的小苗,讓我感悟到:凡是生物都有頑強的求生慾望,都極其珍視自己的生命。不管外界環境怎樣危險,它們都沒有放棄求生的努力,小小的昆蟲瘦弱的瓜苗也如此,更何況人類呢?
我雖然身體欠佳,但我要讓我的人生充滿五彩繽紛的色彩。
❼ 小學四年級作文第十九課生命生命的400字讀後感怎麼寫
天,我們學習了杏林子的文章《生命 生命》這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寫的是杏林版子見到了我們不常權見到得有意義的事情。這一篇文章讓我感到震驚、震撼!
我知道,杏林子是一個殘疾人,因為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而導致頭不能轉,全身都不能動。只有手指能夠動彈,其他地方根本不能動彈一下。
杏林子的這篇文章《生命 生命》一共舉了三個句子,讓杏林子感到十分震驚。
在第二段講訴的是杏林子,在寫稿子的時候捉住了那隻在台燈下面的飛蛾的是作書時的事情。一隻小飛娥在打擾著杏林子的創作,杏林子把那隻小飛娥給捉住了。
小飛娥極力的掙扎著,想人虎口逃生,杏林子卻把這只飛蛾給放了。
杏林子這樣的人有很多很多,像雷鋒、張海迪......我也要好好學習,長大當一個有用的人民作家!
❽ 我想把學了《生命生命》這篇課文感受寫下束
《生抄命 生命》讀後感襲
我讀了台灣女作家杏林子的文章《生命 生命》,獲益良多。
在《生命 生命》這篇文章中,作者通過動物(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植物(香瓜種子頑強生長)、人(聽自己心跳體會出生命的重要)三個事例,引出了對的生命的思考,向我們展示了生命的意義:生命雖然短暫,但我們要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這使我想到了張海迪,她下身癱瘓了。但她仍不屈地面對生活,學會了四種語言,還出了書,是個非常優秀的人才,從她身上,體現了生命的價值。
我又想起了我們班上個別的同學:不愛學習、經常遲到、不交作業,這樣是不對的。我們有好好的身體,我們有沒有好好的使用它?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樣才不會讓生命白白流失!
我也要端正我的學習態度。我要認真完成作業,以後要認真聽課,好好復習,寫作業時,字體認真工整,這才對得起自己。
生命是有限的,可是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就讓我們從熱愛生活、認真學習,做對人有益的事,這就是生命的價值!
❾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十九課生命 生命」的教學案例
19、生命 生命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 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感悟人生的意義。
3、 培養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觀。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2、 領悟作者對生命所持的態度。
教學准備:
老師:
1、 課件
2、 有關生命的事例
3、 音樂
4、 有關生命的名言
學生:
1、 生活中有關生命的事例
2、 收集有關生命的名人故事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 導入新課
1、作者圖片
師:上一節課我們初步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作者杏林子是個身患絕症的小女孩。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她的文章《生命 生命》。
2、讀題
師: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讀題。
A:生命?生命 C:生命,生命……
B:生命!生命! D:生命?生命……
3、 師: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板書)
二、感情入手 突破重點
(一)、師:在這三個事例中,哪一則事例令你感受最深?
1、師:選擇自己最受感動的事例在小組里展開學習。
在學習中要注意以下要求。
要求:(指名讀)
A、 找一找 找出你認為重要的詞句
B、 讀一讀 在讀中思考
C、 議一議 把自己的體會交流一下
D、 品一品 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2、學生開展合作交流共同學習
(二)、感受入手 自由發表
1、師:請願意的站起來說?(任意點擊三段文字,其中的重點句也任意點擊出現)
2、學生匯報:
三、品讀句子 加深理解
師:大家感受真深,讓我們找小夥伴或在座的老師,讀一讀你最受感動的一則事例,讓他們評一評。請注意要有禮貌哦!(播放音樂) 四、小結事例 深入體會
1、播放三個事例的片段,老師旁說。
師:讓我們再次回顧三個事例。
一則:掙扎中的飛蛾,讓我們知道生之慾望,明白生命的意義。
二則:頑強的香瓜子,讓我們知道生命的力量,明白生命的價值。
三則:砰砰的心跳聲,讓我們知道要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義。
2、此時此刻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
3、師:讓我們帶著感情把這三個事例再讀一遍。
4、老師小結
師:生命無處不在,生命充滿美好和力量,但生命是短暫的也是寶貴的,而且也是唯一的。每個人都活得不一樣。
師:那作者追求的是怎樣的生命?
3、引導學習最後一段
A、出示最後一段B、師:請讀課文最後一段
C、師:體會到什麼?
五、舉例說明 加深體驗
1、師:作者杏林子做到了,為了寫作,她在腿上架著一塊木版,用發抖的兩個手指頭夾著筆寫字,沒寫一筆就像舉著千百萬斤一樣,同時還忍受著身上巨大的痛苦。就這樣,她寫出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說、傳記、劇本,成為了著名的作家,人們稱她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還被評為「台灣十大傑出女青年。」不但這樣,她還熱心幫助其他殘疾人,用自己的精神照亮了其他人的道路!一直勇敢地活到59歲,雖然她去世了,但她的精神永遠激勵下一代的人。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2、播放有關圖片,老師旁說。
A圖:鄧麗華 以聾啞之軀舞出生命!
B圖:輪椅生命阻擋不了她對生命的熱愛!
C圖:雙耳失聰的貝多芬,用自己頑強的毅力譜寫出不朽的樂章。
3、師:在生活中你們又知道那些例子?(誰願意可以出來說)
六、自身入手 指導生活
1、師出示名言
雷鋒曾說過:「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2、指名學生讀名言
3、師:雷鋒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實踐自己的諾言。在實際生活,你又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4、學生談自己的體會
5、出示名言
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長久的。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七、全文總結 布置作業
1、師:文章可以結束,但生命的長河是永無止境的。願每一位同學都珍愛生命,珍惜時間,讓人生更有意義。
2、布置作業:寫一則讀後感,題目自擬,字數不限。
如:人生的啟迪
??讀《生命生命》有感
板書:
19、生命 生命
珍愛 生命
珍惜 時間
讓人生更有意義
❿ 小學生四年級下冊語文19課生命生命感受不少於300字怎麼寫
讀《生命 生命》有感
讀了台灣女作家杏林子的文章《生命 生命專》,我屬獲益良多。
在《生命 生命》這篇文章中,作者通過動物(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植物(香瓜種子頑強生長)、人(聽自己心跳體會出生命的重要)三個事例,引出了對的生命的思考,向我們展示了生命的意義:生命雖然短暫,但我們要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這使我想到了張海迪,她下身癱瘓了。但她仍不屈地面對生活,學會了四種語言,還出了書,是個非常優秀的人才,從她身上,體現了生命的價值。
我又想起了我們班上個別的同學:不愛學習、經常遲到、不交作業,這樣是不對的。我們有好好的身體,我們有沒有好好的使用它?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樣才不會讓生命白白流失!
我也要端正我的學習態度。我要認真完成作業,以後要認真聽課,好好復習,寫作業時,字體認真工整,這才對得起自己。
生命是有限的,可是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就讓我們從熱愛生活、認真學習,做對人有益的事,這就是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