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用的是哪一版
小學語文蘇教版,數學人教版
B.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五年級電子課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是www.pep.com打開這個網站,找到裡面小學語文,再找五年級,回上下兩冊的電子課本都有答!
C. 小學語文課本有人教版和什麼版本
有:人教課標版 蘇教國標版 人教大綱版 北師大版 浙教義務版 西師大版 滬教版 語文S版 冀教版 鄂教版 教科版 長春版 語文A版 湘教版 北京版 等等
D. 95年人教版全日制小學六年制語文課本是第幾套
95年人教版全日制小學六年制語文課本是第九套。
1990年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九年義務教育實驗教材出版。這是人教版第八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1992年8月,國家教委發布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共24科教學大綱(試用)。
1993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新大綱重新編寫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開始供應全國。這是人教版第九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前後共使用了十幾年。
(4)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課本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教材發展歷史:
1951年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編寫或修訂的中小學教材出版,在全國正式使用。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版」)第一套全國通用的小學語文教材。第一套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較為簡單,內容中很多是關於毛澤東的,常常開篇就是毛主席祝詞。
1961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的十年制中小學教材開始向全國供應。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此後,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始進行十二年制教材的研究、准備工作。1963年秋,新編各科課本的第一冊在全國正式供應。這是人教版第四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
1982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出版的十二年制中小學教科書開始向全國供應。這是人教版第六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
1987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新頒布教學大綱,對中小學教材進行全面修訂、改編後開始陸續出版。這是人教版第七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
2001年1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發布《關於啟動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通知》,全國的基礎教育開始實行「課程改革」,實行「課程改革」後,各出版社都可以編寫教材,各地也可以選用不同的教材教學。
E. 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中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一共有5部,分別為:
1、《母雞》,是小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6課
2、《貓》,是小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5課
3、《草原》,是小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1課
4、《北京的春節》,是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6課
5、《養花》,是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綜合復習
《母雞》是滿人老舍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為尊敬,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
《貓》是老舍創作的一篇狀物散文,發表於《新觀察》1959年第16期。該文描述的是老舍的家貓,其形象在老舍的筆下栩栩如生,摯情躍然紙上,表達了作者愛貓至深是有緣由的。該篇文章已選入人教版小學課本四年級。
《草原》是現代詩人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課文主要講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蒙漢聯歡圖。作者在最後引用了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抒發了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和對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北京的春節》是現代作家老舍1951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繪了一幅幅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現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美好,同時對比新舊社會的春節,突出了新社會移風易俗、春節過得歡樂而健康,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贊美。全文充滿北京味兒的朴實語言,陳述樸素自然,不事雕琢,流暢通達,又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養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順序,層層遞進,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5)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課本擴展閱讀:
《養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順序,層層遞進,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解放後,老舍不再需要花瓶了,他有了一個小花園。1950年,老舍搬進了北京一座小四合院。從此老舍就和夫人在院子里養起了菊花,一共養了100多種,300多棵。每到秋天花朵爭奇斗艷,真可以舉辦個小菊展了。這就是老舍著名散文《養花》一文提到的情景。
F. 為什麼找不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學-高中的語文電子課本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培訓里能找到
電子課本
。
G. 金波的作品錄入小學語文課本(人教版)的有哪些(1~6年級)
《我們去看海》被選入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用目光傾聽》被選入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及鄂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1、《我們去看海》
《我們去看海》是金波創作的一首現代詩。
全文:
走啊,一起走,我們去看海
海風已吹進我們的心中
耳邊已響起潮聲澎湃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們的夢
海的胸懷如此的寬大
海的家園如此的富足
海是我們的另一個家
看見海,就像走進了寶庫
我們在海的懷抱里跳躍
歌聲笑聲濺起鮮亮的花朵
海在我們的懷抱里歡笑
潮起潮落都有動聽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著熱情的歌曲
去看海,有讀不完的生命啟迪
2、《用目光傾聽》
《用目光傾聽》是金波創作的一首現代詩。
全文:
媽媽說過一句最平常的話:聽別人說話,你要望著對方。
這句話一直伴隨著我長大,讓我學會了如何與別人交往。
聽別人說話是一種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誠。
當我和別人交談的時候,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傾聽。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子,我的「窗子」永遠明亮燦爛。
真誠的目光勝似千言萬語,目光傳送的是溫暖的春天。
媽媽一句話教會我生活,她真誠的目光至今仍照耀著我。
(7)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課本擴展閱讀:
金波五十年代中期開始文學創作。在北京師范學院學習期間(1958年)創作歌詞《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譜曲後,向全國推廣傳唱,並收入音樂教材。
截止到目前為止,出版詩集《回聲》、《會飛的花朵》、《我的雪人》、《紅蘋果》、《在我和你之間》、《紅蜻蜓》、《林中月夜》、《帶雨的花》、《風中的樹》、《我們去看海》、《迷路的孩子》、《其實沒有風吹過》、《其實我是一條魚》、《陽光沒有聲音》等二十餘部;
童話集《小樹葉童話》、《金波童話》、《金海螺小屋》、《蘋果小人的奇遇》、《影子人》、《眼睛樹》、《追蹤小綠人》、《又見小綠人》、《烏丟丟的奇遇》、《花瓣兒魚》;
散文集《媽媽的愛》、《等你敲門》、《感謝往事》、《心往哪裡飛》、《尋找幸運花瓣兒》;
歌詞集《林中的鳥聲》、《金波詩詞歌曲集》,評論集《追尋小精靈》、《幼兒的啟蒙文學》,選集《金波兒童詩選》、《金波作品精選》、《金波兒童文學作品選》以及幼兒文學讀物等約七十餘冊。
此外,還發表了歌詞作品和歌詞評論約三百餘首(篇)。《金波作品精選》中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選入初一人教版語文教材29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