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語文題(排列句子)
( 3)當聲波震動耳鼓時,振動就被傳導到基底膜。
( 2)蝙蝠飛行時利用它特有的喉頭內產生高頻率的超聲波容,通過口或鼻孔向外發出。
( 1)蝙蝠的耳很特殊,其耳蝸內有基底膜。
( 4)超聲波遇到物體後反射回來,又被蝙蝠的耳朵接收。
( 5)刺激膜上的神經細胞,使神經元產生電脈沖,從而眼神經纖維傳遞到大腦。
(6 )蝙蝠據此判定目標及其距離:是食物,捕食之;是障礙,躲避之。
2.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蝙蝠和雷達》以文代文教案
知識與技能: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回飛蛾、蚊子、避答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和要點。
3、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
過程與方法:
1、採用朗讀、默讀、瀏覽、跳讀等方式,圈點勾畫、質疑探究。
2、搜集並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與要點。
教學難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
教具:教學課件。
時間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提題導入。
1.(課件出示蝙蝠圖)師:看,這是什麼?伸出手,我們一起來寫寫它的名字。(板書:蝙蝠)這兩個字都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生字,我們不僅要注意它們的讀音(板書:biān fú),還要注意它們的書寫,要寫得左窄右寬,字要寫得勻稱整潔。一起來叫叫它的名字吧!
2.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你所了解的蝙蝠?
3.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蝙蝠的記憶第二自然段寫了什麼事
蝙蝠的記憶第二自然段寫,蝙蝠慢慢的有記憶了。
4. 2019年四年級上冊語文書第6課蝙蝠和雷達根據全文提一個問題可以提什麼
《蝙蝠和雷達》課文中,可以提問: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麼關系呢?回答:雷達正內是人們通過觀容察蝙蝠的行為研究而來的。
雷達是利用極短的無線電波進行探測的裝置。無線電波傳播時遇到障礙物就能反射回來,雷達就根據這個原理,把無線電波發射出去再用接收裝置接收反射回來的無線電波。
這樣就可以測定目標的方向、距離、大小等,接收的電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測目標的影像。雷達在使用上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廣泛應用在軍事、天文、氣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4)蝙蝠小學語文擴展閱讀:
內容簡介
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它一邊飛,一邊從嘴裡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叫做超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見的,蝙蝠的耳朵卻能聽見。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顯示在熒光屏上。駕駛員從雷達的熒光屏上,能夠看清楚前方有沒有障礙物,所以飛機在夜裡飛行也十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