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試卷命題說明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試卷命題說明

發布時間:2020-12-25 20:37:13

❶ 命題到底是什麼反義疑問句都是嗎書上不是說命題的前提是陳述句嗎我的書是人教版選修2-1

反義疑問句不是命題。命題是陳述句。

❷ 人教版五年級作文半命題題目

半命題作文題目大全

一、請以"從此,我不再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④不少於600字。
思路點撥:針對本文題,考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審清題意。"從此"指明了敘述的時間范圍,"不再"表明了寫作的重點應放在"不再怎麼樣"上。二是精心選材。如果考生曾經有過孤獨、悲觀、迷茫、自私、自卑等生活體驗,那麼只要從中選擇最典型的生活素材,就能寫出自我最真切的情感體驗。三是合理布局。要略寫過去,詳寫現在,重點突出轉變之後的情況。
二、請以"________的背後"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④不少於600字。
思路點撥:針對本文題,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補題求精。補題要充分調動生活積累,補出精巧的題目。二是選材求巧。選材要"熟"但要力避"俗",力求選材的多樣性。三是主題求深。確定主題時要深思熟慮,努力拓展,挖掘出深刻的內涵。四是形式求新。寫作時,考生不僅可以憑借自己的積累和特長自由選擇各類文體,還可以採用日記體、鏡頭式、問答式、直播式等創新文體,力求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
三、請以"風雨中,我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④不少於600字。
思路點撥:針對本文題,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精選一則獨特的材料。選擇的材料一定是自己感受最深、最能體現迎戰"風雨"的典型素材。二是構思一篇精巧的文章。在行文時,考生最好採用雙線結構,明寫自然風雨,採用寫實的方式簡筆勾勒;暗寫笑對失敗,迎難而上,挑戰生活。
四、請以"_______的味道"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④不少於600字。
思路點撥:針對本文題,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確定重點。本文題的重點在"味道",那就要通過敘事寫出生活中的一些感受。這種感受用比喻的手法說即是"味道"。二是最好能在文章的結尾總結出從生活中感受到的味道,點出這種味道給人的啟示,在以後生活中還會有怎樣的影響。
五、請以"我想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④不少於600字。
思路點撥:針對本文題,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推敲題眼。本文題的題眼是"想",是"打算、希望"的意思,要抓住"想"字來作文。二是補全題目。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自己最有話可說的內容來補全題目。比如可以補題為"我想得到老師的關愛""我想與你做朋友""我想讓你了解我的心"等。三是選定文體。本文題適合寫抒情性的文章。寫作時要注意把"我"為什麼想、如何想等問題敘述清楚。
六、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當我們喜歡上閱讀的時候,春日的鮮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殘陽,都將走進我們日臻完美的生活。在閱讀中,總會有一些文字,讓我們有所頓悟,引起我們的共鳴。
請以"讀《_______》有感"為題,寫一篇讀後感。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作文;②立意自定;③不少於600字。
思路點撥:針對本文題,考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讀深讀透原文。二是選好最佳切入點。在行文前,考生一定要找出自己感受最深刻、角度最新穎的一個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去深入挖掘。三是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讀"是前提和基礎,但"感"是關鍵,是文章的靈魂所在。所以,考生要圍繞切身體會或生動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試卷閱讀命題意圖怎麼寫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回五官全答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❹ 新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33頁第二個半命題作文是什麼

不知從何時起,每晚洗頭都要掉好一把黑發,粗細長短不一而又同是烏黑的頭回發,密密麻麻地沾在兩答只掌心上,似這一整日的烈日秋風為我剪了個不太透徹的碎發。用水沖洗開,再回手一摸頭,總不至於會空手而回。
南方的秋天,不怎麼秋,到處都長滿了茂盛都不可再冒的常青樹,像我掉發一般規模的落葉在學校里是極為罕見的,永遠的油綠色經久不衰,讓人察覺不到曾有個秋天在耳畔飄過,同是多雨炎熱的南國之秋,似冬夏之間插播的一段不怎麼引人注目的廣告,盛夏一收尾,冬天便來了。
今年的秋天,來得倒轟轟烈烈,電閃雷鳴,風雨交加。苟延殘喘的夏天,還未來得及在西邊天噴吐出最後一抹血紅的夕陽,來自初秋的兩朵巨型烏雲便在藍天下瘋狂地親吻起來,霎時黑暗壓抑籠罩大地,秋風狂濤,把南國之秋特有的溫柔的「嗡嗡」雷聲灌進耳朵里,完全沒有夏雨驚雷的那般盛氣凌人。從一陣一陣的秋風中,也再也聞不到盛夏里驟雨帶來的乾燥水泥地板散發的特有的熱氣。在陽台摸著頭看著落發的我,終於驚悟,今年的秋天,就算是來了吧。可等到烏雲退場時,

❺ 急求:小學語文命題設計理念。最好能有人教版三四年級期末測試卷及答案

班級: 姓名: 學號: 得分:

同學們,轉眼間又是一個學期,又到了我們收獲的季節了。現在就請打開的智慧的頭腦,來採摘這些豐收的果實吧,記住:只要細心,你就是最棒的!!

基礎知識(54分)
一、 看拼音,寫詞語。(10分)
yú chǔn xī shēng gù zāo tà shuài lǐng
(愚蠢 )(犧牲 ) (固執) (糟蹋)(率領)
biān fu gān zàng wān yán pí bèi jiàn kāng
( 蝙蝠 ) (肝臟 ) (蜿蜒 ) ( 疲憊 ) ( 健康 )
二、我會找出意思相近的幾組對應地寫在括弧里。(6分)
拮據 夢寐以求 器重 贈予 困難 疑惑不解
饋贈 日思夜想 看重 悶悶不樂 迷惑不解 愁眉苦臉
(饋贈)--(贈予) (迷惑不解)--(疑惑不解)
(悶悶不樂)--(愁眉苦臉) (夢寐以求)--(日思夜想)
(困難)--(拮據) (器重)--(看重 )
三、把下面的成語補充完整,並選擇你最喜歡的最少兩個寫一兩句話,贊美一個你心目中的英雄。(11分)
知( 己 )知(彼 ) (神 )出(鬼 )沒 出( )不( )
所( 向 )無(敵 ) 運( 籌 )帷(幄 ) 骨瘦(如 )( 柴 )
聲(東 )擊( 西 ) 花( 繁 )葉(茂 ) ( 爭 )先( )後


四、句子萬花筒。(10分)
1、 面對急需幫助的人,我們怎能袖手旁觀呢?(改成陳述句)
面對急需幫助的人,我們不能袖手旁觀。
2、禮花綻放。(把句子寫具體)
美麗的禮花像花兒一樣綻放 。
2、 湖面很平靜。(改成比喻句)
湖面像鏡子一樣平靜
4、樹葉在嘩啦啦地響。(改成擬人句)

5、紀昌勤學苦練。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用上恰當的關聯詞合成一句話)

五、精彩回放。(17分)
1、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有許多名言,如:
、 。 2、大漠孤煙直, 。這是 代的 寫的詩句。我還能寫出他的詩句 。 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請你為保護黃河設計一則標語:
(2分)
4、關於農業氣象方面的農諺我知道很多,如 。
6、學了本冊書我認識了石油大王哈默、盲女孩安靜、 、
等,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 ,因為
。(5分)
7、早開的紅梅—— ; ——入木三分。課外我還收集了很多歇後語,如 。

快樂閱讀(21分)
安靜的手指悄(qiao qiao)然合攏,( )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 )!睜著眼睛的蝴蝶被一個盲女孩兒( )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 ),安靜的臉上充滿了( )。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 )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1、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用「√」標出。(1分)
2、根據課文內容,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詞語。(3分)
3、把這段話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劃出來,並談談理由。(3分)

(二)
星期天,媽媽帶我上街。我特意拿出生日時姑姑送給我的扣花戴在胸前。這扣花可真漂亮,一顆顆晶瑩的水晶石鑲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動一動,「金孔雀」就閃閃發光,非常惹人喜愛。
街上( ),商場的人更多。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才擠進櫃台。正當我被( )的衣料吸引時,肩膀被推了一下。我氣得猛一回頭,沖著推我的那人嚷道:「擠什麼?」沒想到那人不但不惱,反而微笑著對我點點頭,用手指著我的前胸,嘴裡一個勁地「啊,啊……」並招手要我出去。我低頭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沒了!」
我不耐煩地擠出人群。只見那人大約三十來歲,個子不高,眯著一雙不太有神的眼睛。他一見我便迫不及待地將手中的一件東西送到眼前。我接過扣花定睛一看,咦?這難道不是我丟的那枚扣花嗎?我氣呼呼地問:「你這人怎麼隨便拿我的扣花?」那人見我發火,嘴裡一個勁兒地「 啊,啊……」 臉上現出焦急的神情。他一會兒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會兒又彎腰走幾步,做出撿東西的樣子,好像要告訴我什麼。看他的表情和動作,我明白了他是個聾啞人,是他拾到了我被擠掉的扣花,並交還(hai huan)給我,可我竟……
「芳芳,你怎麼站著發呆?」媽媽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我忙( ),人呢?我還沒有感謝他呢,他卻不見了。
我隨媽媽走出商場,一邊走一邊找那個人,希望看到那雙不太有神的眼睛。多麼可敬的聾啞人啊!那( )的高貴品質深深打動了我的心。然而我沒有找見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濕的扣花在陽光照射下熠熠閃光,顯得更加美麗。
1、給短文加個題目。(1分)
2.把下面的詞語准確地填寫在文中的( )里。(2分)
人山人海 拾金不昧 五顏六色 四下環顧
3.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2分)
大約:___________________ 發呆: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畫線句子中找出描寫那個人的動作詞。(2分)
6.「是他拾到了我被擠掉的扣花,並交還給我,可我竟……」*2分)
①把省略號的意思補充出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這里用省略號表達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一想,假如「我」後來又恰恰碰到了那位聾啞人,「我」會怎麼說,怎麼做呢?請寫一段話。(5分)

妙筆生花(25分)
四年的學校生活,你一定經歷過不少事情,有愉快的,有不高興的,有感到委屈的,有……,選擇一件你最想告訴別人的事情寫下來,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題目自擬。要選我啊 贊同1| 評論

❻ 請您評價七年級人教版生物期末命題取向

語文教學中人格滲透研究
湖南省宜章縣第七中學 羅桂英
語文教學,即語言、文字教學。
語文教學,不能局限於課堂教學,而應樹立大語文的新觀念,把家庭、學校、社會當作語文教學的大課堂,使學生學到精粹的、活生生的語言,並接受人格美的熏陶。
語文教學進行人格滲透,在很多人看來,這是無稽之談,風馬牛不相及。果真如此嗎?非也。語文教學的核心,實質就在於人格的滲透。
幾十年來,語文教學中的人格滲透漸漸被人淡忘。語文(語言、文字)成了一眼枯井,一片荒漠,語文教學者成了枯井的贊頌者,荒漠的炫耀者,人們不能真正汲取語文的甘露,人性扭曲了,關系惡化了,矛盾復雜了,國民素質下降了,民族落後了,國家動盪不安了。如再不還語文教學本來面目——人格滲透,語文會更虛偽,人類會更虛偽,世界也會更虛偽。
近年來,國家教委一再強調積極推行素質教育,黨中央、國務院在提出「以法治國」的主張後,又提出「以德治國」的主張,這是明智之舉,但如不培養國民高尚的人格,也只會成一句空話。
語文教學中進行人格滲透,對人格素質的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我就此略作研究。
一、語文本身帶有人格烙印
要充分認識語文教學中的人格滲透,首先還得從研究語文本身入手,因為語文本身帶有人格烙印。如果在教學中將這一方面置之不理,無疑是掩人耳目,屬於虛偽的教學。
1、語言中的人格烙印
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其產生的歷史悠久,具體時間已無法考證。語言是在人類的長期勞動中形成的。人類在群體勞動中,生活中,相互間互通情感,互通思想,再加上上肢解放出來後,直立行走,喉結加長,音符增多,藉助手勢、氣息、神態表情達意的方式變化了,人類開始藉助復雜多變的音符交流,語言也就產生了。最初的語言非常簡單,也不帶有人格成分。
後來,語言如何打上人格烙印呢?
人類在不斷生產勞動的同時,語音符號也逐漸復雜起來,以致形成各種不同的語言類別,相同或相似的語言類別的人自然結合在一起,形成較穩定的,完整的語言系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人類的組合中,思想、情感、人格相通的,很容易結合。因此說,語言本身帶有人格烙印。時至今日,語言類別千千萬萬,有「十里不同音」的說法,正由於我們華夏民族語言豐富,各語言系統又折射出不同的人格美,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傳統美德方得以長盛不衰。
2、文字中的人格烙印
文字的出現,相對語言而言,要晚很長時間。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最主要的標志,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發展的里程碑。
文字的產生與語言一樣,孕育於人類的勞動實踐。人類各群體形成了,事務多起來,大腦容不下來了。後來有人試著用圖形將它們記下來,最初是將這些圖形畫在地下,但因難以久存,於是有人發明將圖形刻入甲骨,甲骨文也就產生了,這是文字的雛形。
古人創造文字,最初只作審美之用,他們只想將天地萬物刻於器物,以供欣賞,這些粗製圖形不斷演變,逐漸固定下來,代表特定的事與物。
文字產生後,即與語言融合在一起,共同發展。文字不再是事物的簡單特指,范圍越來越廣泛,人類又發明出表示人的思想感情的文字元號,自此,文字本身深深地打上了人格烙印。
我國的語言、文字與國外的語言、文字相比,最明顯的區別就在於我國語言、文字打下人格烙印,也正因為這一點,我們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
因此,語文教學必須重視人格的滲透,因為語言、文字產生的最終階段,均打上人格烙印。
二、近百年來語文教學中人格滲透存在的問題
自語言、文字產生後,語文教學隨即產生。最初,語文教學保持著純朴的教學思想,只想通過語文教學認識簡單的事物。後來,人、事復雜了,語言、文字亦進步了,於是語文教學更多的偏重於人事,通過語文教學的人格滲透,維護人類的健康發展,這種教學思想一直延續了好幾千年。
然而,近百年來,語文教學出現大的轉向,轉向語言、文字的研究上,既不注重語言的品味、積累,也不注重文字的運用,更不注重語文教學中的人格滲透。
1903年,廢科舉,興新學,設立了獨立的語文科,廢除文言,興白話,拋棄祖國優秀的文化,源頭活水斷流,以致文學作品內容平庸,缺乏人文精神,缺少人格教育,可謂罪之起源。「五四」運動後,語文教學追求科學化,分單元教學。各單元分別設定教學目標、文法、文選、練習,將語文教學肢解開來,弄得支離破碎,語文教學走入死胡同,語文教學中的人格滲透成為空白。
建國後,語文教學偏離語文本身方向,只停留在文章的時代背景,生字詞,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方法等知識的傳授上,不用說語文的其它功能不能發揮,單是語文最基本的交際工具功能也未體現出來,又怎能談得上人格滲透呢?
近二十年來,語文教學茫然無所歸,於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改革。然而,改革家們並非針對語文教學核心內容進行改革,他們只就語文知識的教學技巧進行移花接木,目的只有一個,提高語文考試成績,因為語文考試重在語文知識。如果說某位改革家膽敢輕視語文的考試成績而從事語文教學的實質改革,人們則會認為他不務正業。因此,語文改革中滲透人格教育,是得不償失的,是浪費時間的。
縱觀近百年語文教育史,不禁令人心寒,語文教學已失去了它的真面目——人格滲透。
三、明確人格滲透在語文教學中的首要地位
人們常說,我與某人有共同語言,這語言並非簡單的語音符號,而是指思想、人格。我們的語文教學目的就是通過人格滲透使人類產生更多的共同語言,以確保人類的永恆生存與發展。因此說,人格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居首要地位。
《大學》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教育先行者孔子提出:敬父母,親兄弟,愛幼小,然後學習。韓愈亦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明道在先。朱熹認為:理為第一,然後氣,然後物。可見,明白事理比獲取知識更為重要。
凡大德,通達之人,其身不敗,名不裂,作不朽。古往今來,先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文獻,這不只是文字元號的保存,更重要的是思想、人格、靈魂的寶藏。我們學習它,首要任務即領悟其實質內容。因此,拋棄人格滲透的語文教學非語文教學,甚至可以說是虛偽之舉,它將給人類、社會帶來非常殘酷的教訓。
近百年來,語文教學脫離人格滲透,以至國民素質每況愈下,我們民族長期形成的人格美不能繼承與發揚,一切隨心所欲,無章可循,優秀的人格基因漸漸失去,人們自甘落後。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質勝文則野」,正因我們優秀的文明漸失,內在之野性漸盛,社會矛盾復雜化了,國家法令,制度雖層出不窮,然很多隻是虛設,不能暢行,人們虛偽了,野蠻了,真善美的痕跡少見了。
要徹底扭轉目前出現的諸多異常現象,唯有明確人格滲透在語文教學中的首要地位方可根本解決。

閱讀全文

與人教版九年級語文試卷命題說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