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七十年代小學語文課文

七十年代小學語文課文

發布時間:2020-12-25 03:51:33

① 小學生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作者及寫作背景

作者是趙宗成、朱明元。

背景是寫作者興致勃勃地來到錢塘江邊,他被眼前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的場面深深震撼著,他彷彿看到了大自然與人類文明的巧妙結合...觀潮結束後。

他回想起洶涌的潮水發出滔天巨響、岸邊的看潮的人群齊聲驚嘆,他的內心以為那震撼人心的場景深深觸動......終於,他再也不能忍受內心的平靜,一定要把這壯觀場面記錄下來!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觀潮》

作品別名 《喜看今日錢塘潮》

創作年代 現代

作品出處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作者趙宗成、朱明元

課文原文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農歷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據說這里是觀潮最好的地方。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寬闊的錢塘江橫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後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鎮海古塔、中山亭和觀潮台屹立在江邊。遠處,幾座小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麼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盪盪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餘波還在漫天卷地般涌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過了好久,錢塘江才恢復了平靜。看看堤下,江水已經漲了兩丈來高了。

(1)七十年代小學語文課文擴展閱讀

課文分析

《觀潮》在文中,作者不但運用比喻、形容、襯托等方法直接描繪了潮水洶涌澎湃、雷霆萬鈞的情狀和聲威,還從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地表現了大潮的奇特。這樣直接描寫和間接烘托將錢塘秋潮這一天下奇觀,生動形象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參考資料

網路-觀潮(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

② 尋找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小學語文課本

去舊書市場

③ 70年代小學語文里:我們偉大祖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求此文出處

《中國名山》-序

④ 五十年代小學語文課本中一首詩巜八月的營火》還有人記得嗎

《八月的營火》

《八月的營火》 少年兒童出版社1956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王白水繪圖,馬如瑾裝幀,無責任編輯大名,開本787×1092,字數2萬,印數100000冊,34頁,定價0.14元。

邵題

■肖躍華

該書第一篇《毛主席開的甜水井》作於1951年7月,曾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少年兒童節目廣播,次年刊於《中國少年報》。《八月的營火》原題《七月的營火》,收入此書並作為書名時正值反胡風運動之後,而「七月」是胡風主編的詩叢、文叢之名,其作者均以「七月派」罪名淪為「胡風反革命分子」,故臨時將書名改為《八月的營火》了。

邵先生函復蔣風教授「不要再選」的這首詩,比我小學時學過的課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文字優美多了。雖然詩中也有「太陽只照白天不照夜晚,毛主席日夜把人照亮」這樣的詩句,但這是十八歲青年詩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代表著當時廣大翻身人民的意願。「詞壇巨匠」喬羽先生曾這么對我說過:我們那個時候完全相信自己是國家的主人,意氣風發建設新中國,對毛主席和共產黨充滿了樸素的無產階級革命感情。邵先生歷經反右派斗爭和文化大革命後,對個人迷信有了清醒認識,思想上不再盲從。

胡風(1902-1985)原名張光人,湖北蘄春人,抗日戰爭爆發後長期擔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領導工作,通過編輯出版「七月」雜志、「七月詩叢」、「七月文叢」等,推出了艾青、田間、鄒荻帆、阿壠、路翎等一大批青年作家、詩人。解放後,胡風因文藝理論之爭受到政治批判。1955年5月1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將其逮捕。「胡風反革命集團」案先後有二千一百多人受到牽連,其中九十二人被捕,六十二人被隔離審查,七十三人被停職反省。1980年至1988年,中共中央三次下達決定始為這場大規模的文字獄徹底平反。

此書為北京圖書館舊藏,編號520596,2014年2月15日從北京市昌平區沫若書店購得,九成品相,一口價一百九十六元,孔夫子舊書網上只有這唯一選擇。

【邵 題】

這部薄薄的兒童詩集首印十萬,後來似又加印過三萬冊,是我詩文集單行本印數最大的。共收詩五首,都帶一定敘事性,這怕也是為中高年級小學生寫詩的訣竅之一。其中前三首,皆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少兒節目應時而作。頭一篇更是配合建黨三十年宣傳的,然客觀上為個人迷信推波助瀾,多年前函復蔣風教授:在選編拙詩給孩子們時,請不要再選這首詩了。

邵燕祥為躍華所淘舊書題。

⑤ 小時候的你夢想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小時候我的夢想是當老師,可能今生都無法實現了。在慢慢長大了以後,很多人的目標都是賺到更多的錢,大多數的人都忘了自己曾經的夢想了。

小時候我們可以什麼都不想,把自己喜歡的職業當成自己的夢想。但當我們長大了以後,我們要考慮自己的生活,也要為了我們的父母和未來的生活考慮,太多的生活壓力讓我們難以抉擇,我們也離小時候的自己越來越遠了。

⑥ 七十年代語文課文在時代的列車上

筆者小學時,有一篇課文《桃子該由誰摘》,是毛澤東寫的.課文開頭就問:「抗戰勝利的果實應該屬誰--這要問桃樹是誰栽的,誰挑水澆的」;接著說:「蔣介石蹲在山上一擔水也不挑,現在他卻手伸得老長老長的要摘桃子」;又說:「他消極抗戰,積極反共,是人民抗戰的絆腳石.」
眾所周知,抗戰時,蔣介石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和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亦即領導全中國人民抗戰的最高領袖,並且得到國際社會尤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所一致公認的.毛說蔣「一擔水也不挑」,但八年全面抗戰畢竟結出了勝利果實,那麼,究竟桃子最該由誰來摘?又究竟是誰「消極抗戰」、「卻手伸得老長老長的要摘桃子」?六十多年來,歷史學家們已有不少精闢的學術專著,而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史學界乃至官方,也陸續有了一些比較實事求是的說法.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的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國民黨與共產黨開始和一九三七年七月蘆溝橋事變,中國人民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八月下旬,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改編為政府軍--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九月中,按照全國戰區作戰序列,八路軍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仍稱八路軍),下轄三個師六個旅和一個後方總留守處.一九三八年一月,中共又組成了新四軍(相當於八路軍的師),下轄四個支隊(相當於旅).
原中共紅軍的軍級以上主要軍事幹部共三十六人,改編為國軍後,按照當時的國軍官階,副旅長以上軍官一般都是少將軍銜,也就是說,這三十六人都是八路軍或新四軍里少將以上的主要將領.一場戰爭,十支軍隊,除了統帥部在後方運籌帷幄,其主要和優秀的將領,按理基本上都應身在戰區和前線,以便就近直接指揮所部作戰.但是,除了小部份逃、亡、病、被俘者和一直堅持在前方的四名將領,大部份人則早的在一九三九年、最晚的也於一九四三年,就全都陸陸續續地先後因為駐守後方和參與大生產、工作、學習、整風、開會等而返回了延安,並且幾乎都未回前方(除了王震南下),結果終於等到了一九四五年八月的抗戰勝利!當然,陸續返回延安並留下的,還遠遠不止上述之數.
日軍敗局已定中共急忙「搶桃」 中共的延安整風運動是從一九四二年四月初開始的.
在全國軍民尤其是在正面戰場上國軍兄弟仍與日寇浴血奮戰、捐軀殉國的烽火歲月里,中共各中央局和分局、各抗日根據地的黨政軍主要領導幹部,幾乎都先後返回了延安,參加了這為期整整三年的黨內「運動」.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整風運動結束;四月二十三日,中共接著召開「七大」,六月十一日,「七大」亦已落幕;但直至八月初,中共大部份黨政軍高級幹部仍然雲集延安.毛澤東在八月四日給鄂豫皖邊區黨委的電報中也仍然這樣判斷:「估計日寇明冬可能失敗,還有一年時間供你們做准備工作」(《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二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二月第一版).這時,還在「穩坐釣魚船」的毛大帥尚未著急,其他人又用得著焦急么?
然而風雲突變.美國於八月六日和九日在日本投下兩個原子彈,蘇聯也於八日對日本宣戰,日軍侵華戰爭頓成敗局.這時,中共馬上積極、忙活起來了.九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十一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日本投降後我黨任務的決定》:「各地應將我軍大部迅速集中,脫離分散游擊狀態,分甲乙丙三等組成團或旅或師,變成超地方性的正規兵團,集中行動--」(見《八路軍》中共黨史出版社二○○五年七月第一版).游擊隊變成了正規軍,小部隊變成了大兵團,但有了兵,還要有各戰區的統帥和帶兵的戰將,於是,也就有了當年一場中共革命史上的「超級精英大空運」.
各路主將紛紛趕去爭奪天下 據大陸公開出版史料的披露,此事的具體日期是八月二十五日、亦即日本宣布投降後十天,當時毛澤東正為怎樣才能最快地把已在延安養精蓄銳多年的中共領導幹部尤其軍隊主要將領緊急送到各地與國軍爭搶地盤而頭痛,機會卻竟從天而降、送上門來了:美軍兩架運輸機到延安接回駐延安美軍觀察組人員.「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幾天後,鄧小平(晉冀魯豫軍區政委)和劉伯承等二十餘人乘坐美軍運輸機,由延安急返太行山前線」(《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第二卷》,解放軍出版社二○○七年八月第一版).其實,同機的二十餘人中,還有林彪、陳毅、陳賡、蕭勁光、陳再道、太行軍區司令員秦基偉等一批共軍高級將領.其中,返太行山八路軍前方總部的只是劉、鄧、陳賡、陳再道和秦,而林彪和陳毅等在太行著陸後,還須轉赴山東.但尚未走到山東,林、蕭和幾位政治局委員中途又即奉令改奔山海關,去與國軍搶占東北了.而搭另一架「順風機」飛回晉察冀軍區的,則有聶榮臻、蕭克、羅瑞卿和劉瀾濤(二人均為該軍區副政委)等(據《聶榮臻回憶錄》).上面所提到的人,僅是乘飛機走的小部份.總之,此前一直留在延安蓄勢待發的共軍將帥,這時就紛紛如猛虎下山,重率已迅速集中起來的舊部,披星戴月、馬不停蹄地趕赴准備與國軍爭奪天下的各個戰場.其實,這些情節,大陸許多革命回憶錄里都不乏具體生動的描述,例如著名的軍事紀實作品《雪白血紅》.僅從一個側面,已可見微而知著:桃子究竟該由誰來摘?其實答案已自在人心--不必提起八年抗戰中,包括壯烈殉國的二百零六位少將旅長以上將領在內的三百二十一萬多名傷亡的忠勇國軍了!

⑦ 下列語句摘自不同時期小學語文課本第一課的內容,其中屬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是 A.毛主席,像太陽,

D

⑧ 七十年代的小學語文課文中有一篇發生在 黑龍江佳木斯市的課文,好像是馬受驚了什麼的,誰知道是什麼課文

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第2回

⑨ 七十年代小學語文課文武漢長江大橋的課文

清晨,我來到南京長江大橋.今天的天氣格外好,萬里碧空飄著朵朵白雲。大橋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十分壯麗。波浪滾滾的江水中,9個巨大的橋墩穩穩地托住橋身。

正橋連接著22孔引橋,彷彿一條鋼鐵巨龍卧在大江上面。大橋分兩層,底下一層是火車道,鋪著雙軌,上面一層是公路,公路兩邊是人行道。寬闊的公路上,行人車輛穿梭似的來來往往。

我沿著人行道,走近正橋。兩座雄偉的工農兵塑像左右挺立。塑像後面,聳立著兩個高大的橋頭堡,頂端的一面面紅旗,映著陽光,十分艷麗。正橋筆直的公路上,一對對玉蘭花燈柱,像等候檢閱的隊伍,站得整整齊齊。

我手扶著橋欄桿,站在大橋上,遠望江面,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隨著波浪時起時伏,側耳傾聽,一列列火車鳴著汽笛,從腳下呼嘯而過。滔滔的江水浩浩盪盪,奔向大海。自古稱作天塹的長江,被我們征服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此文出自人教版小學語文《南京長江大橋》

(9)七十年代小學語文課文擴展閱讀


武漢長江大橋於1955年9月1日動工興建;於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於1957年10月15日通車運營。

武漢長江大橋西起楚琴立交,上跨長江水道,東至中山路;線路全長1670米,主橋全長1156米;上層橋面為雙向四車道城市主幹道,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下層為雙線鐵軌,設計速度160千米/小時;總投資額為1.38億人民幣。

民國2年(1913年),在詹天佑的支持下,國立北京大學(現北京大學)工科德國籍教授喬治·米勒帶領夏昌熾、李文驥等13名土木門學生,到武漢來對長江大橋橋址進行初步勘測和設計大橋的實習;雖此次規劃未獲得實行,但其選址被歷史證明為十分適宜,與此後幾次規劃選址基本相同。

民國18年(1929年),國民政府成立武漢特別市政府,而劉文島就任武漢特別市市長後,再次邀請華德爾來華,研商武漢長江建橋之事,可惜由於建橋耗資巨大而無下文,加之國民政府正忙於應付內部軍事派系斗爭,包括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等內戰,無暇顧及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

⑩ 70年代的小學語文課本里有古詩嗎如果有,有哪些。

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小學課本語文第一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
目錄
入學教育 漢語拼音 拼音識字 1、熱愛共產黨 2、我愛北京 3、電 4、豐收 5、新村裡 6、我們住在地球上 7、愛惜時間 8、節省鉛筆 9、過馬路 10、你長大了干什麼 11、我們愛老師 12、我自己做 13、認清方向 14、鍛煉 15、小新的手 16、小小的船 17、烏鴉喝水 18、兩頭牛 19、過橋 20、小貓釣魚 21、送雨衣 22、她是誰 23、掃雪 24、小公雞和小鴨子 25、丁丁和小飛機

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小學課本語文第二冊
中小學通用教材小學語文編寫組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78年8月第1版 1981年4月第3版(沒有把版本寫出來的是封底掉了)
目錄
1、春天來了 2、辛勤地勞動 3、好思想好習慣 4、學文化學科學 5、王二小 6、一隻小羊羔 7、明明上學 8、小白兔和小灰兔 9、一粒種子 10、燕子飛回來了 11、認真學習 12、學畫 13、小猴子下山 14、保護牙齒 15、畫 16、我是什麼 17、謎語 18、蔬菜 19、莊稼的好朋友 20、奇妙的「眼睛」 21、上天入地下海 22、楊家嶺的早晨 23、紡線比賽 24、小八路 25、日月潭 26、鋤禾 27、隊里有了新機器 28、我們的老師 29、我選我 30、難忘的潑水節 31、兩個孩子 32、小壁虎借尾巴 33、農夫和蛇 34、坐井觀天 35、撈月亮 36、雷雨 37、要下雨了 38、參觀養雞場 39、大海大海你等著 40、明天還有明天的事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三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目錄
1、我們的教室 2、蔬菜 3、農作物 4、我比去年更快樂 5、上學路上 6、明明上學 7、秋天到 8、熊媽媽收菜 9、溫暖 10、落葉 11、我喜歡 12、想做好事 13、天鵝、梭子魚和蝦 14、藍樹葉 15、一雙手 16、鳥類 17、奇妙的「眼睛」 18、小臟手 19、大熊貓 20、好朋友 21、白頭翁的故事 22、我要的是葫蘆 23、誠實的孩子 24、五彩棉 25、鋤禾 26、一籃稻穗 27、我的家鄉 28、朱德的扁擔 29、楊家嶺的早晨 30、謎語 31、我是什麼 32、撈月亮 33、狼和小羊 34、等一會兒再說 35、狐狸和烏鴉 36、美麗的公雞 37、初冬 38、動物過冬
註:上二年級時從五年制改為六年制,因此六年制課本第3、4冊有些課文與五年制課本第2冊重復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四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2年11月第1版
目錄
1、弟弟問藍天 2、不要從這兒走 3、我要讀書 4、蠶姑娘 5、一粒種子 6、種蓖麻 7、日月潭 8、小壁虎借尾巴 9、小蝦 10、蜜蜂 11、古詩二首(詠鵝、草) 12、鋸是怎樣發明的 13、駱駝和羊 14、魚和潛水艇 15、保護牙齒 16、小蝌蚪找媽媽 17、海龜下蛋 18、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19、數星星的孩子 20、科學的大門 21、蜜蜂引路 22、驕傲的孔雀 23、狐假虎威 24、小馬過河 25、謎語 26、我們也要當紅軍 27、釣魚竿里的秘密 28、難忘的潑水節 29、學畫 30、雷雨 31、精彩的馬戲 32、我的旅行 33、家訪 34、在醫院里 35、我的哥哥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五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目錄
1、望著遠方 2、關懷 3、秘密學習 4、保護小樹苗 5、熒火蟲 6、寓言二則(鄭人買履、刻舟求劍) 7、古詩二首(蠶婦、陶者) 8、稱象 9、黃鸝和山雀 10、小蟲和大船 11、捉魚 12、葡萄溝 1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4、指南針 15、列寧在理發室里 16、劉胡蘭 17、小螞蟻 18、捉青蟲 19、千人糕 20、珊瑚 21、貓頭鷹 22、看月食 23、植物媽媽有辦法 24、采樹種 25、老槐樹 26、找駱駝 27、畫雞蛋 28、養兔日記 29、霧 30、愛因斯坦小時候 31、瑞雪 32、寒號鳥 33、我的爸爸 34、英雄爆破手 35、爸爸的老師 36、跳高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六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目錄
1、鄧媽媽補睡衣 2、在延安中央醫院 3、我們就從這里出發 4、做風車的故事 5、群鳥學藝 6、捏雞蛋 7、古詩二首(梅花、春曉) 8、會飛的水 9、富饒的西沙群島 10、生物角 11、寓言二則(農夫和蛇、畫蛇添足) 12、會搖尾巴的狼 13、野兔 14、挖泉水 15、爬山虎的腳 16、翠鳥 17、三隻蟈蟈 18、刺蝟 19、西瓜弟兄 20、「你們想錯了」 21、給自己寫信的人 22、老鷹捉小雞 23、大海的歌 24、荷花 25、雨 26、一個粗瓷大碗 27、大雪山 28、人橋 29、新襯衫 30、三味書屋 31、南京長江大橋 32、保衛黃河 33、為人民歌唱 34、小交通員 35、我的弟弟 36、亮亮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七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2年6月第1版 1984年6月第2版
目錄
1、列寧和衛兵 2、帽子的秘密 3、向日葵笑了 4、趕牛 5、海底世界 6、壁虎 7、珍貴的動物 8、小青蛙 9、古詩二首(登鸛雀樓、江上漁者) 10、趙州橋 11、人民大會堂 12、海濱小城 13、寓言二則(自相矛盾、掩耳盜鈴) 14、喇叭花 15、吃蟲的植物 16、我的「小花鹿」 17、一定要爭氣 18、李時珍 19、愛迪生 20、太空梭 21、金魚 22、鸕鷀 23、我和姐姐爭冠軍 24、課間十分鍾 25、爺爺的儉朴生活 26、手術台就是陣地 27、羅盛教 28、爺爺 29、驚弓之鳥 30、神筆馬良 31、 打獵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八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目錄
1、燕子 2、瀑布 3、放風箏 4、一次科技活動 5、珍貴的教科書 6、一個降落傘包 7、黃繼光 8、堵決口 9、江南山區的春光 10、美麗的小興安嶺 11、蛇寶石 12、參觀劉家峽水電站 13、蝙蝠和雷達 14、試航 15、撈鐵牛 16、買綢帶 17、寓言二則(守株待兔、亡羊補牢) 18、麻雀 19、沙漠里的船 20、松鼠 21、東郭先生和狼 22、臭水浜成了林蔭道 23、威尼斯的小艇 24、我愛故鄉的楊梅 25、古詩二首(早發白帝城、絕句) 26、西門豹 27、獵人海力布 28、視死如歸 29、革命烈士詩二首(就義詩、把牢底坐穿) 30、一個蘋果 31、第一次跳傘
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九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4年6月第1版
目錄
1、海上日出 2、鄉村的傍晚 3、井 4、赤壁之戰 5、古詩四首 6、寓言三則 7、勞動的開端 8、雷鋒日記 9、趕集 10、帳篷 11、南泥灣開荒 12、一次有意義的活動 13、太陽 14、鯨 15、貓 16、一對小瓷鵝 17、草地夜行 18、第二十四號船 19、趕羊 20、在炮兵陣地上 21、避雨 22、高大的背影 23、偉大的友誼 24、古詩四首 25、唐打虎 26、小木船 27、十里長接送總理 28、再見了,親人 29、心願 30、我和獅子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十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4年11月第1版
目錄
1、桂林山水 2、記金華的雙龍洞 3、鳥的天堂 4、月光曲 5、挑山工 6、蟋蟀的住宅 7、寓言三則 8、繁星 9、飼養員趙大叔 10、董存瑞捨身炸碉堡 11、雨夜 12、春花 13、黃河象 14、蛇與莊稼 15、火燒雲 16、雷雨 17、古詩四首 18、草船借箭 19、晏子使楚 20、插秧比賽 21、小音樂家揚科 22、諾言 23、老牛 24、跳水 25、飛奪瀘定橋 26、狼牙山五壯士 27、送西瓜 28、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29、古詩四首 30、復活節的夜晚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十一冊(試行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4年6月第1版
目錄
1、一夜的工作 2、落花生 3、給顏黎民的信 4、再寄小讀者 5、古詩四首 6、天然動物園漫遊記 7、游善卷洞 8、開國大典 9、突破烏江天險 10、革命烈士詩二首 11、釣魚能手 12、古詩四首 13、我家門前的柿子樹 14、埃及金字塔見聞 15、我的戰友邱少雲 16、江姐 17、小英雄雨來 18、學弈 19、金色的魚鉤 20、長征 21、我的心事 22、少年閏土 23、大倉老師 24、將相和 25、憶鐵人 26、林海 27、松坊溪的冬天 28、第一場雪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十二冊(試用本)
目錄
1、工人代表 2、十六年前的回憶 3、梅山腳下 4、養花 5、貝殼 6、動物的遠游 7、草原 8、詹天佑 9、凡卡 10、夜鶯之歌 11、中條山的風 12、古詩四首 13、景陽岡 14、觀刈麥 15、魯班學藝 16、賣火柴的小女孩 17、窮人 18、鵪鶉 19、螳螂捕蟬 20、奇異的琥珀 21、冬眠 22、馬 23、小站 24、別了,我可愛的中國 25、三人行 26、渡船 27、彩色的翅膀

與七十年代小學語文課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
© Arrange www.teachbao.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