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二種1_12月份開放的花的歌謠
月令花歌,是一種傳統民歌。依月令詠唱當時花品,故稱為月令花歌。
民國《柏鄉內縣志》載當地月令花歌雲容:「一月水仙呈素妝,二月迎春是海棠,三月桃杏花如錦,四月牡丹發濃香,五月榴花紅似火,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葵花傾向日,八月桂花流芬芳,九月菊花如黃金,十月祥錦不凋傷,十一月款冬開偏艷,十二月梅花耐雪霜。」
花月令的來源:
地球繞太陽轉一圈是一年,月球繞地球轉一圈是一個月,這樣繞下來,一年正好十二個月。大概在唐宋之際,每月,人們選取一種當月開的花卉,謂之月令花卉,封為「花盟主」,這十二朵花就叫做「十二月令花」。
《月令篇名》載:「因天時,制人事,天子發號施令,祀神受職,每月異禮,故謂之月令。」意思是將大自然與人的生產生活按月歸類總結,並制定政令以施行。最早的月令相傳源自夏代的《夏小正》。
用花的色形變化、生長狀況來記錄月份,以指導農事花事的「月歷」就叫花月令。民間不同地區有自己的「花月令」,大多通俗易懂。
㈡ 十二個月的花名分別是什麼
一月水仙清水養,二月杏花伸出牆。
三月桃花紅艷艷,四月杜鵑滿山岡。
五月牡丹笑盈盈,六月梔子戴頭上。
七月荷花別樣紅,八月桂花甜又香。
九月菊花傲秋風,十月芙蓉迎寒霜。
十一月山茶初開放,十二月梅花雪裡香!
一月梅花花神:江采蘋
江采蘋,即梅妃,出生於福建莆田江東村,唐玄宗開元中,太監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廣東一帶,見到豐神楚楚、秀骨姍姍的江采蘋,就收她選入宮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寵幸,唐玄宗自得江采蘋,視宮中粉黛如塵土。江采蘋癖愛梅花,所居之處遍植梅樹,唐玄宗戲名曰梅妃。唐玄宗曾當著諸王面稱贊梅妃「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後來因楊貴妃的出現,梅妃失寵,孤寂而終。
二月杏花花神:楊玉環
楊玉環,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天生麗質,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天寶四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遂冊立楊玉環為貴妃。她自入宮以來,遵循封建的宮廷體制,不過問朝廷政治,不插手權力之爭,以自己的嫵媚溫順及過人的音樂才華受到玄宗的百般寵愛,雖曾因妒而觸怒玄宗,以致兩次被送出宮,還在宮中與安祿山有染,但最終玄宗還是難以割捨她。直至安史之亂,唐玄宗僅帶楊貴妃西逃,在馬嵬坡兵諫時,楊貴妃被逼賜死,年方38歲。
三月桃花花神:戈小娥
戈小娥,元順帝之淑姬,酡顏如醉,而膚白似玉,著水彷彿桃花含露,愈增嬌美,帝喻雲:「此夭桃女也」。因呼為「賽桃夫人」。
四月牡丹花神:麗娟
麗娟,西漢武帝所幸宮人。玉肌柔軟,吹氣如蘭,嘗於芝蘭殿旁歌《回風》之曲,庭中樹花為之翻落,是謂「曲庭飛花。」
五月石榴花神:公孫氏
公孫大娘,唐代最傑出的舞蹈家之一,以舞《劍器》而聞名於世。她在繼承傳統劍舞的基礎上,創造了多種《劍器》舞,如《西河劍器》,《劍器渾脫》等。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描敘她的劍舞道:「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據說草聖張旭的狂草書就是從她的劍舞中獲得的靈感。
六月蓮花花神:西施
西施,中國四大美女之首。原名施夷光,諸暨薴蘿山下薴蘿村之浣紗女,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後被圖謀報仇復國的越王勾踐從中國民間選出加以培訓後送與吳王夫差,使其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相傳吳亡後西施隨范蠡駕扁舟泛五湖而去。
七月玉簪花花神:李夫人
李氏,漢武帝後期最寵愛的夫人。宮廷樂師李延年精通音律,頗得武帝歡心,一日作歌「北方有佳人」於武帝前,武帝聞之不禁嘆息說:「世間哪有你所唱的那種佳人?」平陽公主在一邊揣摩得知歌中寓意,趁勢說:「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絕世佳人。」武帝心中一動,立召李氏入宮納其為妃。由此李氏寵冠後宮,號為李夫人。後李夫人病重,至死都不肯讓武帝見她一面,保持住武帝心中她的美好形象,死後宗室得以繼享安泰富貴。
八月桂花花神:綠珠
綠珠,傳說原姓梁,生在白州境內的雙角山下,善吹笛。巨富石崇為交趾采訪使時,慕名向當地太守求綠珠以歸,太守開價珍珠一斗,石崇一甩手以明珠十斛換得了綠珠,遂有「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之句。石崇為人驕奢張揚,卻極寵綠珠。後石崇依附的朝廷勢力賈謐被誅,石崇被免職,一直覬覦綠珠的孫秀向石崇索要綠珠被拒,於是進言當權的趙王倫誅殺石崇。殺兵至,石崇對綠珠嘆息說:「我今為卿獲罪矣。」綠珠流淚道:「願效死於君前。」於是墜樓而死。
九月菊花花神:梁紅玉
梁紅玉,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妻,其人見識不凡,膽略過人。曾星夜抱子馳馬奔赴秀州知會韓世忠回京城勤王,平定苗傅等人的叛亂,得封安國夫人。韓世忠與金國大將金兀術大戰於黃天盪,梁紅玉一身戎裝親於戰艦之上擊鼓助威,進而大獲全勝。後宋高宗聽信秦檜讒言,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名將岳飛,為之抱不平的韓世忠也被罷去兵權,被封為成安郡王。韓世忠憤然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死後夫妻合葬於蘇堤靈岩山下。
十月芙蓉花神:貂蟬
貂蟬,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府的歌女。時董卓禍亂京城,王允於是設下連環計: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獻於董卓。呂布對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閃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趁機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後人謂此曰:「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十一月山茶花花神:王昭君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人。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傳因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自此一直無緣君面。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呼韓邪單於亡故,昭君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繼嫁予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
十二月水仙花神:甄宓
甄宓,生於漢光和五年,三歲失父,九歲喜書,視字輒識。十餘歲時,天下動亂,又逢飢饉,甄家廣有儲谷,甄宓勸母親將穀物賑濟親族鄰里,廣施恩惠,得舉家稱善。漢獻帝建安年間,袁紹之子袁熙聘娶甄宓為妻。及曹操平定冀州,攻破鄴城,曹丕納其為夫人,生曹睿及東鄉公主。黃初元年曹丕在洛陽登基,史稱魏文帝,漢獻帝進獻郭氏、李氏為嬪妃,二妃受寵,甄後失意,有怨言,曹丕大怒,於黃初二年六月派人賜死甄後,葬於鄴城。魏明帝曹睿即位後,謚她為文昭皇後。
㈢ 十二個月花開的歌謠
月令花歌,是一種傳統民歌。依月令詠唱當時花品,故稱為月令花歌。
民國《柏鄉縣志》載當地月令花歌雲:
一月水仙呈素妝;
二月迎春是海棠;
三月桃杏花如錦;
四月牡丹發濃香;
五月榴花紅似火;
六月荷花滿池塘;
七月葵花傾向日;
八月桂花流芬芳;
九月菊花如黃金;
十月祥錦不凋傷;
十一月款冬開偏艷;
十二月梅花耐雪霜。
(3)小學語文課本十二個月花名歌謠擴展閱讀:
養花十二月歌
正月天寒不出房,須防泥燥致干傷。盆籩干透泥離殼,極妙段澆生腐漿。
二月春分微透風,須澆河水兩三盅。花盆大小宜斟酌,莫向花澆盆內中。
三月春和日暖時,蘭花風露用心思,東風雖大全無礙,西北狂風宜避之。
四月清和真好養,不拘雷雨卻無妨,若遠久雨安檐下,風透微微便不傷。
五月太陽微似火,夜澆早曬三時藏,蔭過午後交申酉,新透萌芽便不傷。
六月炎炎早晚澆,行根透發起新苗,若還苗瘦如何治,秘授仙傳人乳澆。
七月天時初立秋,新根受旺長苗頭,盆中若見根泥結,鬆土還宜用指尖。
八月中秋霜露濃,須將草汁滿盆中,根強葉壯秋顆透,還發新花便不同。
九月重陽風漸寒,盆中泥面不宜干,勸君多灑多濡露,自有新顆土面竄。
十月小春寒與熱,慎防風雨及嚴霜,天和須向窗前曬,天冷還宜暖屋藏。
子月天寒莫出房,溫和還要閉風窗,最宜松?鋪盆面,否則棉花亦可良。
臘月天時緊閉窗,極寒極凍用銀缸,盆中干透微澆水,四面勾開中勿傷。
㈣ 有誰知道十二個月的花名
我們的祖先,確實是個愛花的民族,花卉與其生活息息相關。古人曾有將十二個回月(農歷答)各以一當令花名代稱的用法:一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薔薇;五月榴花;六月荷花;七月葵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山茶;臘月蠟梅。
由於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氣候、物候相關頗大,所列花歷不一定和當地氣候完全符合,但所定花歷,卻是約定俗成,為世人普遍認可,例如人稱「杏月」,必定是二月,「菊月」必指九月,「荷月」必定是六月,決無別解,不會產生誤會。
㈤ 摘抄1到12月份花名歌謠
正月梅花香又香,梅品高潔,自古倍受文人志士之青睞,有詩贊曰:不染堂皇別有神,群芳搖落有清新。潔如魏晉之間士,魂入秦皇以上人。聞議綠珠殊絕世,笑談飛燕一歸真。不須遜雪三分白,疏影暗香已報春。
二月蘭花盆裡裝,蘭花素雅,有妙手仁心,蕙質蘭心之譽,李白詠蘭花: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三月桃花連十里,陽春三月,桃花遍地開放,處處粉紅似火,春意盎然,杜甫有詩《江畔獨步尋花》贊桃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四月薔薇靠短牆,薔薇花顏色多,分布廣。高駢《山亭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五月石榴紅似火,農家小院有一棵、兩棵石榴樹,或甜的,或酸的,花開時似火焰灼灼燃燒,朱熹題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六月荷花滿池塘,荷花譽為花中君子,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殊榮,李商隱有荷花贊,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唯有綠葉紅菡萏,舒捲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七月梔子頭上戴,南朝梁蕭綱,《詠梔子花》,素華偏可喜,的的半臨池。疑為霜裹葉,復類雪封枝。日斜光隱見,風遠影和離。
八月丹桂滿枝黃,八月桂花遍地開,有金桂飄香之說,清人張雲璈《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
九月菊花初開放,九月菊花黃,不是春光更勝春光,菊花不畏風霜,傲然挺立。曹雪芹《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饒籬欹石自沉者。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元《菊花》:秋絲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十月芙蓉正上妝,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有凌波仙子稱號,水仙花亭亭玉立清香四溢,楊萬里有詩贊嘆,韻絕香仍絕,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為名。開處誰為伴?蕭然不可親。雪宮孤異影,水殿四無人。
十二月臘梅雪裡藏,冰枝嫩綠,花色秀美,清香遠溢。宋鄭剛中《臘梅》,縞衣仙子變新裝,淺染春前一樣黃。不肯皎然爭臘雪,只將孤艷付幽香。
每個月份的代表性花:
一、傲雪斗霜的梅花
二、國色天香的牡丹
三、千姿百態的菊花
四、天下第一香的蘭花
五、花中皇後的月季
六、花中西施的杜鵑
七、富麗堂皇的山茶花
八、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
九、十里飄香的桂花
十、凌波仙子的水仙。
㈥ 求小學語文課本中有關十二個月份花開的歌謠
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本,全文如下:
正月山茶滿盆開,二月迎春初開放,三月桃花紅十里,四月牡丹國色香,五月石榴紅似火,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滿枝香,九月菊花姿百態,十月芙蓉正上妝,冬月水仙案頭供,臘月寒梅斗冰霜。
(6)小學語文課本十二個月花名歌謠擴展閱讀:
花的意義:
梅花:梅枝幹蒼勁挺秀,寧折不彎,沖破冰雪為人們帶來早春的氣息,象徵剛強不屈的意志。
牡丹:花大色艷,國色天香,雍容華貴,素稱「花中之王」,古人視其為榮華富貴的象徵。
菊花:菊色彩繽紛,又風韻多姿,或雍容端莊,或幽靜含情,或熱烈奔放,又有畫意詩情的雅號。
山茶 :茶花英勇頑強 ,能「爛紅如火雪中開」,又是「雪裡開花到春曉」,而且團團簇簇,競相怒放,一片爛漫,可「曾將傾國比名花」,因此,被人們譽為富麗堂皇的象徵。
荷花 :周濂溪的《愛蓮說》中調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人計為一贊美荷花的高貴品格,就賦予它清白、純潔的象徵。
桂花: 楊萬里詩曰:「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後來洪適吟詩又對桂花作了高度評價說:「誰為花王定等差,清芳瑞合佩金犀……只道幽香聞十里,絕知芳譽亘子鄉」,由此桂花便成為光榮的象徵。
水仙 :「翠柏黃冠白玉英」,又是冰肌玉骨,飄逸瀟灑,亭亭玉立,凌波微步,故有「凌波仙子」之美稱。
㈦ 十二月花的花名歌
十二月花的花名歌:
正月山茶滿盆開,二月迎春初開放。三月桃花紅十專里,四月牡丹國色香。五屬月石榴紅似火,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滿枝香。九月菊花姿百態,十月芙蓉正上妝。冬月水仙案上供,臘月寒梅斗冰霜。
花卉,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是用來描繪欣賞的植物的統稱,喜陽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許多種類。典型的花,在一個有限生長的短軸上,著生花萼、花瓣和產生生殖細胞的雄蕊與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組成,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長得也各種各樣,有香味或無香味等。
㈧ 十二月花名歌
1、正月里來鬧元宵,水仙花兒開得早,敬德月下訪白袍。
昔日有個薛將軍,龍門縣里去投軍;可恨奸賊張士貴,把他封為火頭軍;
大功滿了千千萬,小功一概記不清;污泥河裡救唐君,無心插柳柳成蔭。
2、二月里來是花朝,迎春花兒把春報,昔日關公保皇嫂。老爺一世是忠良,千里路上保皇娘;
出五關來斬六將,古城壕邊斬蔡陽;張飛打坐城樓上,兄弟相會淚汪汪。
3、三月里來是清明,桃花杏花紅瑩瑩,昔日霸王亂點兵。楚霸韜略不多強,有眼不辯椽和梁;
胸窄無有容人量,謀士良將都跑光;韓信張良保劉邦,立逼霸王喪烏江。
4、四月里來四月八,柿子開花顛倒掛,斬將封神姜子牙。子牙背榜下崑山,手拿打神鞭一根;
坐騎四不像,腰系捆仙繩;神機妙算顯其能,保的武王坐龍廷。
5、五月里來五月五,石榴開花滿山谷,畫虎畫皮難畫骨。
昔日龐涓與孫臏,同師學法一條心;好似親兄弟,同胞共母生;
龐涓後來起疑心,嫉妒孫臏動刀兵;好友變成大仇人,知人知面不知心。
6、六月里來熱難當,葵花朵朵向太陽,湘子修行終南山。
指望夫妻同久長,誰知湘子不回鄉;撇下林英守空房,每日思夫淚汪汪。
7、七月里來七月七,茄子開花紫色的, 天河牛郎來隔離。
王母娘娘耍野蠻,強行拆散好姻緣; 一道天河隔兩岸,牛良織女難團圓。
8、八月里來是中秋,池中荷花香悠悠,張飛保駕劉皇叔。
丈八長矛拿在手,大戰曹兵雄赳赳;大喊三聲如雷吼,洛陽河裡水倒流。
9、九月里來是重陽,百樣菊花滿園香,無道昏君殷紂王。紂王寵愛蘇娘娘,害死多少忠良將;
比干丞相剜心死,又剜楊忍目一雙;冤死多少好忠良,黃氏父子反朝剛。
10、十月里來吹冷風,花園惟有月月紅,昔日有個小羅通。
丁山西征把兵動,羅通英勇打先鋒; 羅家輩輩是英雄,力保唐朝建大功。
11、冬月里來立了冬,百花凋謝無影蹤,孔明築壇祭東風。
七星寶劍在手中,祭風經文口中誦; 絕不留情戰東風,火燒戰船滿江紅。
12、臘月里來整一年,梅花傲雪枝頭占,藍橋擔水藍玉連。 二人站在橋頭邊,悄語低言談姻緣;
陰差陽錯斷了線,恩愛夫妻不團圓; 唱歌師傅這里唱,聽歌君子記心間;
我唱花名多得很,還有幾多沒唱完; 你若感覺夠新鮮,聽我再唱白蛇傳。
㈨ 花名歌謠是什麼
花名歌謠是: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蘭花盆裡裝,三月桃花連十里,四內月薔薇靠短牆,五月容石榴紅似火,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梔子頭上戴,八月丹桂滿枝黃,九月菊花初開放,十月芙蓉正上妝,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臘梅雪裡藏。
㈩ 十二月花歌有哪些
十二月花名歌抄
正月梅花香又香
二月蘭花盆中裝
三月桃化紅十里
四月薔薇靠短牆
五月石榴紅似火
六月荷花滿池塘
七月梔子頭上戴
八月桂花滿樹黃
九月菊花初開放
十月芙蓉正上妝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
十二月臘梅雪中香
十二月花歌描述的是花兒們一年的的花季。其中梅花最為顯眼。北宋詩人王安石也稱贊不絕。
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梅花》。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