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小學語文板書設計(三四年級)
分幾大段寫出來。先寫課題
2.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板書設計應具備哪些特點
一、閱讀技能。語文教師需要有較高的閱讀技能,每個語文教師天天都要進行大量的閱讀:鑽研課文,看參考書,看學生的各種作業,讀報刊,學習各種文件和專業進修材料等,還要指導學生閱讀,教給他們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這樣,語文教師沒有較高的閱讀技能是不能很好地擔負起教學任務的。 語文教師要善於從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實際出發,准確地辨文字、釋詞語、析句子、分段落、理篇章、歸主旨、探文法,能運用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思想方法,恰如其分、切中肯綮地對文章思想內容、風格特點等方面進行鑒別、欣賞和評價;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根據需要把貯存的各種知識靈活提取使用。 語文教師應具有熟練地掌握各種閱讀方式的技能。能作朗讀示範,聲調、重音、停頓語氣都能很好地掌握;默讀的方法正確,在數量、質量上都高於一般人,能靈活地運用精讀、略讀、瀏覽、跳讀等閱讀方式。同時具有較高的分析文章的能力。能分析內容較深的形式復雜的各類文章。還要具有熟練地查閱各種語文工具書和參考書的能力。語文教師工作要求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准確無誤,還要隨時運用各類知識,因此需要常查工具書和常翻各種參考書,迅速而准確地從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二、說話技能。語文教師的口頭表達技能至關重要。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說普通話,力求標准、熟練,語文教師應該是語言大師。因此,不善於口頭表達,不能掌握教師語言的人,盡管滿腔學問也當不好教師,語文教師尤其需要較高的說話能力,因為語文教學有培養學生說話能力的任務,而且,不善於口頭表達的人是很難指導好學生的口頭表達的。 三、書面表達技能。教師要教會學生寫作文,教師自身必須具有豐厚的寫作素養,必須掌握寫作規律,通曉訓練程序,精於執教之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語文教師只有會寫、善寫,用自己的寫帶動學生去寫,才能體會寫作的甘苦,向學生提出恰當的要求,才能切實有效地指導學生寫作,才能在批改、講評寫作時,抓住關鍵,批在點子上,改在關鍵處。較高的寫作技能還可以幫助教師對課文的寫作方法作出中肯的分析,使教學語言更加精煉。在積累材料、總結工作過程中,不會因為寫作水平低而感到困難。總之,它有利於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3.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方案(人教版)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以游戲為主線「活」化課堂教學——《aieiui》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專
《ai ei ui》是義屬務教材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拼音部分第9課,是復韻母教學的起始課。因此,復韻母的字母組成和發音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應突出對學生學習漢語拼音興趣的培養。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因此,把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應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創新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自始至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認讀漢字、普通話的重要工具,但學習起來有些枯燥乏味,易引起學生厭學情緒。《語文課程標准》中的「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因此,本堂課的設計,我就讓游戲貫穿整個課堂為孩子們營造了良好的樂學氛圍,從而激活了孩子們的思維,使孩子們在會心的笑聲中動手動腦,合作探究。
4. 語文說課 板書設計怎樣去說呢
說課過程還是要自信些,還要禮貌和謙虛,然後有條理一些,要在你對教材吃透的前提下去說,所以教參和教材要看熟,那種感覺就是你要跟別人解說那堂課應該怎麼上,還要重點突出你的亮點。
程序大概是:
一、簡析教材
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憑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教師要吃透教材、簡析教材內容、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
①教材內容部分要求說明講稿內容的科目、冊數,所在單元或章節;②教學內容是什麼?包含哪些知識點;③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後的聯系;④教學大綱對這部分內容的要求是什麼;⑤教學目標的確定,一般從知識目標、智能目標、德育目標幾個方面來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的確定,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容,它的確定要遵循大綱、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教學的難點是學生學習時困難所在,它是依據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而定。
二、闡述教法
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樣運用教材,引導學生搞 好學習,這是教法問題。教學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寫說課稿時應簡要地說明:①教法的總體構造及依據;②具體採用了哪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理由;③所用的教具、學具。教學實踐證明,一堂課根據教材特點選用幾種不同才教法結合使用,可增強教學效果。
三、指導學法
學法包括「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習方法的指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在擬定時應突出地說明:①學法指導的重點及依據;②學法指導的具體安排及實施途徑;③教給學生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概說教學程序
這部分內容實際就是課堂教學設計,但要與流水賬式的條款羅列區別開,既要有具體步驟安排,又要把針對性的理論依據闡述融會其中。
擬定時應科學地闡述:①課前預習准備情況;②完整的教學程序(主要是:怎樣鋪墊、如何導入、新課怎 樣進行、練習設計安排、如何小結、時間如何支配、如何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加大課堂的密度、強化認知效果);③扼要說明作業布置和板書設計;④教學過程中雙邊活動的組織及調控反饋措施;⑤教學方法、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學法指導的落實;⑥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及各項教學目的的實現。
在撰寫時應重點講清楚每個環節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論依據,還要做到前後呼應,使前三個方面內容落實到實處。
五、教學效果分析
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深廣度的估計,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狀況的估計。
說課活動分課前說課和課後說課兩種形式,不淪是劉前說課還是課後說課上述內容必須闡述清楚。課前說課還應說疑點,說明在備課中自己拿不準的疑點,求教於其他教師。課後說課還應包括「學生學得怎樣」的教學效果評估。
撰寫說課稿不必拘泥於固定、呆板的模式。可以分塊寫清,按部分闡述;可以按照整體構思融為一體,綜合論述。另外,在語言表述上,既要把問題論述清楚,又切忌過長,避免陳詞濫調,泛泛而談,力求言簡意駭,文詞准確,語言針對性強。要做到這些,並非易事,還需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多下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