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七十年代小學語文方的筆順怎麼寫
方:[fāng]
筆順
點、橫、橫折鉤、撇
⑵ 70年代的小學語文課本里有古詩嗎如果有,有哪些。
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小學課本語文第一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
目錄
入學教育 漢語拼音 拼音識字 1、熱愛共產黨 2、我愛北京 3、電 4、豐收 5、新村裡 6、我們住在地球上 7、愛惜時間 8、節省鉛筆 9、過馬路 10、你長大了干什麼 11、我們愛老師 12、我自己做 13、認清方向 14、鍛煉 15、小新的手 16、小小的船 17、烏鴉喝水 18、兩頭牛 19、過橋 20、小貓釣魚 21、送雨衣 22、她是誰 23、掃雪 24、小公雞和小鴨子 25、丁丁和小飛機
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小學課本語文第二冊
中小學通用教材小學語文編寫組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78年8月第1版 1981年4月第3版(沒有把版本寫出來的是封底掉了)
目錄
1、春天來了 2、辛勤地勞動 3、好思想好習慣 4、學文化學科學 5、王二小 6、一隻小羊羔 7、明明上學 8、小白兔和小灰兔 9、一粒種子 10、燕子飛回來了 11、認真學習 12、學畫 13、小猴子下山 14、保護牙齒 15、畫 16、我是什麼 17、謎語 18、蔬菜 19、莊稼的好朋友 20、奇妙的「眼睛」 21、上天入地下海 22、楊家嶺的早晨 23、紡線比賽 24、小八路 25、日月潭 26、鋤禾 27、隊里有了新機器 28、我們的老師 29、我選我 30、難忘的潑水節 31、兩個孩子 32、小壁虎借尾巴 33、農夫和蛇 34、坐井觀天 35、撈月亮 36、雷雨 37、要下雨了 38、參觀養雞場 39、大海大海你等著 40、明天還有明天的事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三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目錄
1、我們的教室 2、蔬菜 3、農作物 4、我比去年更快樂 5、上學路上 6、明明上學 7、秋天到 8、熊媽媽收菜 9、溫暖 10、落葉 11、我喜歡 12、想做好事 13、天鵝、梭子魚和蝦 14、藍樹葉 15、一雙手 16、鳥類 17、奇妙的「眼睛」 18、小臟手 19、大熊貓 20、好朋友 21、白頭翁的故事 22、我要的是葫蘆 23、誠實的孩子 24、五彩棉 25、鋤禾 26、一籃稻穗 27、我的家鄉 28、朱德的扁擔 29、楊家嶺的早晨 30、謎語 31、我是什麼 32、撈月亮 33、狼和小羊 34、等一會兒再說 35、狐狸和烏鴉 36、美麗的公雞 37、初冬 38、動物過冬
註:上二年級時從五年制改為六年制,因此六年制課本第3、4冊有些課文與五年制課本第2冊重復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四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2年11月第1版
目錄
1、弟弟問藍天 2、不要從這兒走 3、我要讀書 4、蠶姑娘 5、一粒種子 6、種蓖麻 7、日月潭 8、小壁虎借尾巴 9、小蝦 10、蜜蜂 11、古詩二首(詠鵝、草) 12、鋸是怎樣發明的 13、駱駝和羊 14、魚和潛水艇 15、保護牙齒 16、小蝌蚪找媽媽 17、海龜下蛋 18、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19、數星星的孩子 20、科學的大門 21、蜜蜂引路 22、驕傲的孔雀 23、狐假虎威 24、小馬過河 25、謎語 26、我們也要當紅軍 27、釣魚竿里的秘密 28、難忘的潑水節 29、學畫 30、雷雨 31、精彩的馬戲 32、我的旅行 33、家訪 34、在醫院里 35、我的哥哥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五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目錄
1、望著遠方 2、關懷 3、秘密學習 4、保護小樹苗 5、熒火蟲 6、寓言二則(鄭人買履、刻舟求劍) 7、古詩二首(蠶婦、陶者) 8、稱象 9、黃鸝和山雀 10、小蟲和大船 11、捉魚 12、葡萄溝 1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4、指南針 15、列寧在理發室里 16、劉胡蘭 17、小螞蟻 18、捉青蟲 19、千人糕 20、珊瑚 21、貓頭鷹 22、看月食 23、植物媽媽有辦法 24、采樹種 25、老槐樹 26、找駱駝 27、畫雞蛋 28、養兔日記 29、霧 30、愛因斯坦小時候 31、瑞雪 32、寒號鳥 33、我的爸爸 34、英雄爆破手 35、爸爸的老師 36、跳高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六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目錄
1、鄧媽媽補睡衣 2、在延安中央醫院 3、我們就從這里出發 4、做風車的故事 5、群鳥學藝 6、捏雞蛋 7、古詩二首(梅花、春曉) 8、會飛的水 9、富饒的西沙群島 10、生物角 11、寓言二則(農夫和蛇、畫蛇添足) 12、會搖尾巴的狼 13、野兔 14、挖泉水 15、爬山虎的腳 16、翠鳥 17、三隻蟈蟈 18、刺蝟 19、西瓜弟兄 20、「你們想錯了」 21、給自己寫信的人 22、老鷹捉小雞 23、大海的歌 24、荷花 25、雨 26、一個粗瓷大碗 27、大雪山 28、人橋 29、新襯衫 30、三味書屋 31、南京長江大橋 32、保衛黃河 33、為人民歌唱 34、小交通員 35、我的弟弟 36、亮亮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七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2年6月第1版 1984年6月第2版
目錄
1、列寧和衛兵 2、帽子的秘密 3、向日葵笑了 4、趕牛 5、海底世界 6、壁虎 7、珍貴的動物 8、小青蛙 9、古詩二首(登鸛雀樓、江上漁者) 10、趙州橋 11、人民大會堂 12、海濱小城 13、寓言二則(自相矛盾、掩耳盜鈴) 14、喇叭花 15、吃蟲的植物 16、我的「小花鹿」 17、一定要爭氣 18、李時珍 19、愛迪生 20、太空梭 21、金魚 22、鸕鷀 23、我和姐姐爭冠軍 24、課間十分鍾 25、爺爺的儉朴生活 26、手術台就是陣地 27、羅盛教 28、爺爺 29、驚弓之鳥 30、神筆馬良 31、 打獵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八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目錄
1、燕子 2、瀑布 3、放風箏 4、一次科技活動 5、珍貴的教科書 6、一個降落傘包 7、黃繼光 8、堵決口 9、江南山區的春光 10、美麗的小興安嶺 11、蛇寶石 12、參觀劉家峽水電站 13、蝙蝠和雷達 14、試航 15、撈鐵牛 16、買綢帶 17、寓言二則(守株待兔、亡羊補牢) 18、麻雀 19、沙漠里的船 20、松鼠 21、東郭先生和狼 22、臭水浜成了林蔭道 23、威尼斯的小艇 24、我愛故鄉的楊梅 25、古詩二首(早發白帝城、絕句) 26、西門豹 27、獵人海力布 28、視死如歸 29、革命烈士詩二首(就義詩、把牢底坐穿) 30、一個蘋果 31、第一次跳傘
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九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4年6月第1版
目錄
1、海上日出 2、鄉村的傍晚 3、井 4、赤壁之戰 5、古詩四首 6、寓言三則 7、勞動的開端 8、雷鋒日記 9、趕集 10、帳篷 11、南泥灣開荒 12、一次有意義的活動 13、太陽 14、鯨 15、貓 16、一對小瓷鵝 17、草地夜行 18、第二十四號船 19、趕羊 20、在炮兵陣地上 21、避雨 22、高大的背影 23、偉大的友誼 24、古詩四首 25、唐打虎 26、小木船 27、十里長接送總理 28、再見了,親人 29、心願 30、我和獅子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十冊(試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4年11月第1版
目錄
1、桂林山水 2、記金華的雙龍洞 3、鳥的天堂 4、月光曲 5、挑山工 6、蟋蟀的住宅 7、寓言三則 8、繁星 9、飼養員趙大叔 10、董存瑞捨身炸碉堡 11、雨夜 12、春花 13、黃河象 14、蛇與莊稼 15、火燒雲 16、雷雨 17、古詩四首 18、草船借箭 19、晏子使楚 20、插秧比賽 21、小音樂家揚科 22、諾言 23、老牛 24、跳水 25、飛奪瀘定橋 26、狼牙山五壯士 27、送西瓜 28、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29、古詩四首 30、復活節的夜晚
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十一冊(試行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學語文教材聯合編寫組編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4年6月第1版
目錄
1、一夜的工作 2、落花生 3、給顏黎民的信 4、再寄小讀者 5、古詩四首 6、天然動物園漫遊記 7、游善卷洞 8、開國大典 9、突破烏江天險 10、革命烈士詩二首 11、釣魚能手 12、古詩四首 13、我家門前的柿子樹 14、埃及金字塔見聞 15、我的戰友邱少雲 16、江姐 17、小英雄雨來 18、學弈 19、金色的魚鉤 20、長征 21、我的心事 22、少年閏土 23、大倉老師 24、將相和 25、憶鐵人 26、林海 27、松坊溪的冬天 28、第一場雪全日制六年制小學課本語文第十二冊(試用本)
目錄
1、工人代表 2、十六年前的回憶 3、梅山腳下 4、養花 5、貝殼 6、動物的遠游 7、草原 8、詹天佑 9、凡卡 10、夜鶯之歌 11、中條山的風 12、古詩四首 13、景陽岡 14、觀刈麥 15、魯班學藝 16、賣火柴的小女孩 17、窮人 18、鵪鶉 19、螳螂捕蟬 20、奇異的琥珀 21、冬眠 22、馬 23、小站 24、別了,我可愛的中國 25、三人行 26、渡船 27、彩色的翅膀
⑶ 尋找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小學語文課本
去舊書市場
⑷ 七十年代小學語文課文武漢長江大橋的課文
清晨,我來到南京長江大橋.今天的天氣格外好,萬里碧空飄著朵朵白雲。大橋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十分壯麗。波浪滾滾的江水中,9個巨大的橋墩穩穩地托住橋身。
正橋連接著22孔引橋,彷彿一條鋼鐵巨龍卧在大江上面。大橋分兩層,底下一層是火車道,鋪著雙軌,上面一層是公路,公路兩邊是人行道。寬闊的公路上,行人車輛穿梭似的來來往往。
我沿著人行道,走近正橋。兩座雄偉的工農兵塑像左右挺立。塑像後面,聳立著兩個高大的橋頭堡,頂端的一面面紅旗,映著陽光,十分艷麗。正橋筆直的公路上,一對對玉蘭花燈柱,像等候檢閱的隊伍,站得整整齊齊。
我手扶著橋欄桿,站在大橋上,遠望江面,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隨著波浪時起時伏,側耳傾聽,一列列火車鳴著汽笛,從腳下呼嘯而過。滔滔的江水浩浩盪盪,奔向大海。自古稱作天塹的長江,被我們征服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此文出自人教版小學語文《南京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於1955年9月1日動工興建;於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於1957年10月15日通車運營。
武漢長江大橋西起楚琴立交,上跨長江水道,東至中山路;線路全長1670米,主橋全長1156米;上層橋面為雙向四車道城市主幹道,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下層為雙線鐵軌,設計速度160千米/小時;總投資額為1.38億人民幣。
民國2年(1913年),在詹天佑的支持下,國立北京大學(現北京大學)工科德國籍教授喬治·米勒帶領夏昌熾、李文驥等13名土木門學生,到武漢來對長江大橋橋址進行初步勘測和設計大橋的實習;雖此次規劃未獲得實行,但其選址被歷史證明為十分適宜,與此後幾次規劃選址基本相同。
民國18年(1929年),國民政府成立武漢特別市政府,而劉文島就任武漢特別市市長後,再次邀請華德爾來華,研商武漢長江建橋之事,可惜由於建橋耗資巨大而無下文,加之國民政府正忙於應付內部軍事派系斗爭,包括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等內戰,無暇顧及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
⑸ 70年代小學語文里:我們偉大祖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求此文出處
《中國名山》-序
⑹ 七十年代的小學語文課文中有一篇發生在 黑龍江佳木斯市的課文,好像是馬受驚了什麼的,誰知道是什麼課文
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第2回
⑺ 列夫托爾斯泰簡介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托爾斯泰出生於貴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學 ,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
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
托爾斯泰著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幾部被視作經典的長篇小說,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高爾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在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中,他還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政治運動有著深刻影響。
(7)70年代小學語文內容擴展閱讀
托爾斯泰的作品中有著烏托邦思想,主要表現為反抗暴力與奴役,反對土地私有制度,反對崇尚資本主義物質文明和「進化論」,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義務和合理的生命法則,回返健康的農耕生活,通過人人的勞動和道德實踐建立起充滿兄弟情誼,平等、和諧、友愛的屬於全人類的人間「天國」。
從19世紀60年代起,他的作品開始在英、德等國翻譯出版。19世紀70至80年代之交以《戰爭與和平》的法譯本出版獲得國際上第一流作家的聲譽,成為當時歐美的「俄國熱」的主要對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國最早論述他的評論家,都承認他的現實主義創作對自己國家文學的振興作用。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成長的進步作家法朗士、羅曼·羅蘭、亨利希·曼和托馬斯·曼、德萊塞、伯納·蕭、高爾斯華綏以及其他歐美作家和亞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
在中國,1900年就出現評價他的文字,1907年譯價過他的「宗教小說」(《主與仆》及民間故事)。1913年、1917年先後有《復活》(譯名《心獄》)和《安娜·卡列尼娜》(譯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譯本。「五四」前後,托爾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譯成中文。
⑻ 老舍的寫作風格
老舍的寫作風格是朴實、 幽默, 俗而能雅,清淺中有韻味,從而表現出作家獨具的個性色彩。
1、語言風格,老舍的語言俗白精緻,雅俗共賞。老舍說:「沒有一位語言藝術大師是脫離群眾的,也沒有一位這樣的大師是記錄人民語言,而不給它加工的。」因此,作品中人物語言是加提煉過的北京白話。其作品語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細的思考與研究的基礎上。
2、創作題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於市民生活。他善於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後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鬥中,在新的歷史潮流沖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
3、文學思想,老舍沒有堅定單純的文學立場,他的文藝思想是搖擺不定的,但是他傾向於從感情角度看文學,認為「使人欣喜是藝術的目的」,「文學是認識生命的,解釋生命的」。同時老舍認為「文以氣為主」強調表達自我為主,不使文學變成傳道的教科書。
4、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來自狄更斯等英國文學家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內蘊的「京味」。
幽默風趣,是老舍作品語言的總體風格特色。他認為:「文字要生動有趣,必須利用幽默⋯⋯假荇乾燥、晦澀、無趣,是文藝的致命傷;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因此,老舍的小說、戲劇,散文等也都充滿了幽默風趣色彩。
(8)70年代小學語文內容擴展閱讀:
老舍的文學思想成分復雜,現代文學史中無產階級文學和資產階級文學的斗爭里,他的派別色彩不明顯,雖然他對左派的革命領導文學的藝術指導方式及其他藝術和思想上的主張頗有微詞。同時老舍也未曾加入蘇汶和梁實秋等人的第三派----不認為文學至死都是自由的。
他的文學思想的基調是強調文學的自由表達,同時認為文學對社會的作用是不期然而然的和遠期的。
但是由於受到時代的影響,老舍也曾一度向文學的實用性靠近,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發展,藝術家的他又感到不適,於是又重新呼喚並實踐文學的自由表達和藝術性,在此期間其文學思想也出現了反復和震盪。
因此而言老舍沒有堅定單純的文學立場,他的文藝思想是搖擺不定的,但是他傾向於從感情角度看文學,認為「使人欣喜是藝術的目的」,「文學是認識生命的,解釋生命的」。同時老舍認為「文以氣為主」強調表達自我為主,不使文學變成傳道的教科書。
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正紅旗人,本名舒慶春,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朴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1966年8月24日,中國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紅衛兵的暴力批鬥,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盡。1978年初,老捨得到平反,恢復了「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⑼ 我有一批七十年代出版的小學和初中教材包括語文.數學.物理.....及連環畫戰國老舊書,准備處理,誰需要買
無語 你盜了圖書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