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復習百度文庫
總復習的內容很多,而時間是有限的.要搞好總復習工作,必須對教學的現狀作認真的分析,合理地安排好教學時間. 在分析教學的現狀時,除了要學習教學大綱、新《課程標准》外,還要認真地分析學生在前五年所學習的語文基礎知識和讀寫能力的基本要求及其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制訂出總復習的指導思想:以所教教材和新《課程標准》為依據,充分利用現有的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切實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復習,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使優、中、差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一、在總復習中,應該著重復習的內容有: (一.)基礎知識. 1、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工具.要求學生能正確地認讀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正確地書寫大小寫字母;能正確地拼讀音節.要著重復習讀拼音,寫詞語和句子.讀拼音,寫詞語、句子的關鍵,是拼讀後,要先想出語義,然後正確地寫出有關的漢字. 2、漢字.原大綱和新《課程標准》對識字和寫字教學都十分重視.新課程標准中提出小學階段累計要「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所謂認識,就是要能讀准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並能正確地書寫. 3、詞語.詞語是語言的最小單位.掌握的詞語越多,閱讀的速度就快,表達的意思就越正確.要求學生能正確地理解所學詞語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頭和書面中正確地運用.要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的.要注意積累詞彙.新《課程標准》和教材中,對詞語的積累非常重視.要求學生積累的詞彙,主要是指在課文中所學到的詞語. 4、句子.一個句子能清楚地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要求學生掌握四種基本的句式: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認識句子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要能恰當地運用比喻,把話寫得生動一點. 認識復句.要求能用關聯詞語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要能正確地修改病句.病句的類型主要是:用詞不當、句子成分殘缺、前後重復和矛盾等.復習時,要安排修改一段話的練習(標點、字、詞、句等). 擴句和縮句.擴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當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清楚.縮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刪去,使句子簡潔明了.在復習的時候,要講清要求和方法. 5、標點符號.能正確地運用句號、逗號、頓號、冒號、問號、感嘆號、雙引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分號和破折號.標點符號,只要求能正確地運用,不要求說出其作用. (二.)閱讀. 在新《課程標准》中,共提出了11點要求.其主要的是:能藉助詞典,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關於閱讀的要求,作一些說明:(1)句子意思的理解.(2)給自然段劃分層次.(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4)文章的中心思想.復習時,既要提示學生弄清作者的本意,又要尊重學生自己的獨特體驗.(5)體會思想感情.實際上有三種情況:一句話、一段話、全文.有的體會作者的感情,有的是體會文中人物的感情.只要求體會感情的基調.(6)回答問題.要針對問題作答,回答要全面,句子要連貫.問題從性質來看,有三種類型:是什麼?怎麼樣(怎麼寫)?為什麼?從回答問題的要求來看:有的問題的答案必須是求同的,或者說答案是唯一的;有的問題的答案是多元的.如:你讀了以後,受到什麼啟發?這類問題應該是多元的. 背誦.主要是第十二冊課本中要求背誦的課文,課後提出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一般是要求背誦課文中重要的部分.默寫,只指課本中規定的內容. (三.)寫作. 從習作的類型來看,有寫記敘文,也有寫應用文.從習作的形式來看,有記實性的習作,寫自己平時所見、所聞和所想;有想像性的習作,包括看圖作文、續寫等.從習作的內容來看,有寫人、記事(記敘一次活動)、有寫景.從習作的命題形式來看,主要有三種:全命題、半命題、自由命題.不管哪一種命題形式,習作的內容都有一些具體的要求.一定要求學生認真地閱讀習作的題目和習作的所有提示. 二、研究和改進復習的方法,提高復習的效率和質量. 重復是記憶之母.但是復習不是重復練習.簡單的重復是不能奏效的.我們要在復習中,要運用通過科學的分類、比較、遷移等方法,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我打算採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總復習: (一.)綜合性復習 . 1、按照課本編排的順序,逐組課文地進行復習.採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復習,最重要的是要善於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不僅要明確編者選編這一組課文的意圖,而且要找出每篇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2、讀寫結合復習.就是把有關的課文或課外的文章進行歸類,讓學生進行比較性的閱讀,找出這類文章在寫法上的特點.並引導學生把閱讀中學到的有關寫作的知識遷移到寫作上來.讀了有關的文章,就讓學生寫相應的作文. (二.)分類性復習. 從大的方面分,可以分為:基礎知識、閱讀、寫作等三部分.基礎知識部分,就按上面提到五個方面.閱讀部分的分類方法很多,可以從文章的內容來分,也可以從文章的表達方式上分.作文的分類也很多,可以從寫人、記事、寫景和應用文來分,也可以從命題的形式來分. 在進行總復習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兩點: 1、突出重點.從學生的角度看,我們要特別注意差生,多幫助他們一點,從而提高及格率.從整個學習內容來看,閱讀和作文是重點.在閱讀的復習中,詞、句、段的理解是重點.在作文復習中,怎樣把話寫通順是重點.從學生學習的方式來看,探究性的學習是重點.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問題,是探究學習的關鍵. 2、講練結合.在整個復習階段,要以學生自己的復習為主,要以練習為主,但是老師必須作適當的提示、歸納.在一堂課上學生應該有口頭的練習,又有筆頭的練習.
『貳』 小學語文總復習資料
數學:
2007學年度第二學期六年級數學期中試卷
(考試時間:80分鍾)
一、填空題(每題2分,共36分)
(1) 560千米∶80千米的比值是( ),化成最簡比是( )。
(2) 若甲、乙兩數之比是4∶5,則甲數比乙數少( )%
(3)( )的倒數是它本身。 |x-2|= 4 x是( )或( )。
(4) |x-2|+(y-3)2 = 0,則 xy = ( )。
(5) 若-12 xm+ 1 y4n與3x4y12是同類項,那麼m= ( ),n= ( )。
(6) 6的相反數的13 減去-3的倒數的差是( )。
(7) 當n為自然數時,(-1)2n +(-1) 2n+1= ( )。
(8) -4.5×10 4有( )個有效數字,原數是( )。
(9) 當a= 14 , b= -5時,代數式4b2a+3b 的值等於( )。
(10) 單項式34 x 4y 3是一個( )次單項式,它的系數是( )
(11)一個數增加它的20%以後是360,這個數是( )
(12)一件衣服原售價120元,現打8折出售,比原價便宜( )元。
(13)把2500元存入銀行,定期3年,年利率2.25%,到期銀行需付出( )元。
(14)一項工程,甲隊需10天完成,乙隊需12天完成,甲隊工作效率是乙隊的( )%。
(15)六(1)班昨天出席的有48人,缺席2人,昨天的出席率是( )。
(16)一根電線20米,第一次用去全長的12 ,第二次用去12 米,還剩下( )米。
(17)在一個半徑為4cm的圓內剪去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 )。
(18)將一個弧長是12.56cm的扇形,圍成一個圓錐體,這個圓錐體的底面積是( )cm2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8分)
(19)把2米長的材料,鋸成7段,共用去8分鍾,平均鋸一次用了總時間的( )。
A、17 B、16 C、18 D、14
(20) 78.945用四捨五入法保留3個有效數字的近似值約是( )。
A、78.9 B、79.0 C、78.945 D、79
(21) 一本書,已讀了全書的40% ,剩下的比已讀的多60頁,已讀了( )頁。
A、150 B、40 C、120 D、300
(22)若a、b是有理數,則下列各式正確的是( )
A、若a≠b,則a2≠b2 B、若a>|b|,則a2>b2
C、|a|>|b|,則a>b D、若a2>b2,則a>b
三、計算(每小題4分,共28分)
(23)化簡並求值:5a2-[a2+(5a2-2a)-2(a2-3a)],其中a=-112
(24)334 -513 +156 (25)9.87-578 -0.125
(26)(- 12 + 16 + 18 )×(-0.24) (27) 1735 ÷[7.8 + 58 ×(234 -1.15)]
(28) 412 ×[(- 23 )2-(1- 13 )] - 13 ×[(-2)2 -1]
(29) 已知A=-a2+3b2,B=2a2-ab-12 b2 求多項式2B-A
四、應用題(每題7分,共28分)
(30)有500輛出口摩托車,每輛摩托車22000元,按規定要納稅10%,為鼓勵出口,實際按應征稅額的8折征稅,這批摩托車實際交稅多少元?
(31)打字員打一份稿件,第一天打了總數的25%,第二天打了總數的25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打6頁,這份稿件共有多少頁?
(32)小華看一本書,每天看20頁,6天後還剩全書的40%,這本書有多少頁?
(33)百貨商店以每件240元批進20件大衣,加價40%後出售,售出12件以後,由於天氣轉暖,商店以售價打對折銷售餘下的大衣,問銷完這批大衣,商店是賺了還是虧了?如賺了,賺了多少?
語文:
一、看拼音寫詞語。
piāo yì hǔ pò wēn wén ěr yǎ dī shuǐ bú lòu
( ) ( ) ( ) ( )
yù ɡǎn yù hán rán méi zhī jí bīnɡ qīnɡ yù jié
( ) ( ) ( ) ( )
二、給「啊」選擇正確的讀音,將序號填在括弧里。
啊:①ā ②na ③ya ④wa
1、啊!我愛你,中國! ( )
2、這是一本多漂亮的書啊! ( )
3、灕江的水真清啊! ( )
4、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 )
三、對對子。
天對__________ 盛夏對__________ 綠葉對__________
高對__________ 北國對__________ 和平對__________
四、用修改符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說話不禮貌的人是不文明的行為。
2、經常閱讀課外書,能夠豐富和提高閱讀能力。
3、通過老師的教育,使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五、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連貫通順的一段話,在括弧里標上序號。( )那些有價值的書籍,他總是想盡辦法找來讀。
( )讀過後要說出自己的意見。
( )至於沒有價值的書,他從來不去讀。
( )讀的時候,十分認真。
( )列寧對於書籍的選擇是很嚴格的。
( )例如這本書什麼時候寫的,為什麼要這樣寫,中心思想在哪 里等等,都要弄個一清二楚,才肯放手。
( )在他的房間里,那些無聊的書籍一本也找不出來。
六、請填空。
1、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_______________是她寬廣的胸懷,__________________是她飄逸的長發,__________________是她明亮的眸子,__________________是她甜蜜的絮語……
2、《早》是一篇精美的___________,通過對三味書屋的陳設、蠟梅花以及_________________的描述,教育人們要__________________,
學習魯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七、閱讀理解。
(一)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岩,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盪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這段話選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段話中的省略號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繫上下文,「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釋為____________;「或 方或長」的「或」可以解釋為____________。
4、孔子說「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有四點,分別是因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條軍毯
1942年2月,我們護送劉少奇同志到山東去。開始的幾天,每天露宿,我們都給少奇同志安排住處,可是少奇同志總是等戰士們都有住處,才走進自己 的屋子。後來一到宿營地,我們就給戰士們安排住處,讓他們早點休息,為的是減輕少奇同志的勞累。誰知道這樣辦更使少奇同志(擔心 操心 關心)了,他親自給戰士們安排住處,把好點的房子都給了他們住,自己住在最簡陋的房子里。
有一天晚上,少奇同志住在一間農具棚里,農具棚沒門,只好掛上一條破毯子擋風。二月的夜晚非常冷,北風吹起毯子,灌進屋裡。我睡在另一間棚子里,怕少奇著 涼,就披上衣服去看他。我走到棚子前面,看見破毯子洞里漏出一道微弱的光。朝里一望,少奇同志正在燭光下看書。他看了一會兒,放下書,搓一搓凍僵的手,看 著卷著身子睡在他身旁的警衛員,就把蓋在自己腿上的一件大衣輕輕的蓋在警衛員身上。我看到這情景(感動 激昂 激動)的直想喊:「少奇同志,您的健康要緊啊!」但是我怕驚動了少奇同志,沒有喊。
少奇同志看見我,放下書問:「怎麼還沒睡?」
我點了點頭,把軍毯蓋在少奇同志的腿上。少奇同志(推讓 推手 謙讓)了半天才收下。我很高興,回來看看戰士們都睡得挺好,就睡下了。我雖然少蓋了一條軍毯,身上有點涼,心裡卻熱乎乎的。
我慢慢的睡著了,蒙矓中覺得越睡越暖和。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原來給少奇同志的送去的那條軍毯仍舊蓋在我身上。我去問值班的少兵,才知道我剛睡著,少奇同志就把軍毯給我蓋上了。
我去見少奇同志,少奇沒提軍毯的事情,頭一句就問:「戰士們睡得好嗎?」
我回答說:「睡得很好。」少奇同志點了點頭,笑了。
1、在文中括弧內選一個最恰當的詞語,用「√」畫出來。
2、聯繫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簡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蒙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的段意是( ),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弧內。
(1)少奇同志每到宿營地總是關心戰士們的宿營情況。
(2)少奇同志每到宿營地總是住最簡陋的房子。
(3)我們護送少奇同志到山東去的路上每天為少奇同志安排住處。
4、從本文第二自然段到結束,找出三處能表現少奇同志對戰士關懷 的地方,分別簡要地寫出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講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反映了少奇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質。
八、習作。
題目:那是一次 的嘗試
提示:
1、「嘗試」也就是試一試,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實踐活動。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然而,不管怎樣,它都會使你有所發現,有所感悟。請選取你在生活中曾經歷的一次嘗試,把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記敘文。
『叄』 怎樣復習小學語文
最先復習的是基礎部分:生字(組成詞聽寫)
課文(把要背的課文先背一邊,再默版寫)權
然後復習高一層的部分:閱讀(多多練習,掌握方法,舉一反三)
最後復習考試時分最多的:作文(記好寫作要領,考試時可以把以前寫過的文章抄上去。有時一篇文章在不同的題目下可以改一小部分,就可以變得緊貼題目而不扣分)
其餘再看你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再自己稍加堅固
回答完畢,希望對你有用
『肆』 小學語文如何復習的方法
「過度」復習法。
「過度」就是增加復習的時間和次數,使之超過一般的限度,從而強化大腦神經達到牢固記憶的一種方法,這是經過專家實驗而得到的一種科學的復習方法。實驗證明,以熟記為目的的復習,過度復習到150%可取的最佳效果,這里所說的「度」指剛好能記住復習內容所需要的時間和次數。
綱要復習法。
所謂綱要復習法就是要抓住課文要點,提綱挈領的進行復習,語文學習的主要材料是文章,一篇文章中涉及的知識是多方面的,學習時不能把學習的知識全都涉及到要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安排,突出重點,其餘則可暫時跳過。
循環復習法。
這是針對遺忘的特點,將學習的新舊知識搭配起來,在復習新學知識的同時也復習些相應的舊知識,使學的知識在遺忘之前不斷得到復現,不斷給予鞏固,從而形成一種循環往復的過程,一般是一課進行一個小循環,一個單元進行一個稍大點的循環,期中或期末進行一個大循環。
思路復習法。
通過疏通思路,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以達到系統掌握知識的復習方法。這種方法的指導思想在於,不把復習看成是單純的鞏固記憶,而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拓展知識面,疏通思路,把新知識融會到已有知識的體系中,從而使知識系統化。
『伍』 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復習
時光飛逝,這個學期已過半,總復習又成為我們老師的工作重點。作為老師,我們把總復習都看的很重,每天又是考卷,又是評價,又是後進生的輔導,真是搞得學生整天埋在題海中,教師也沒有半點喘息的時間。好的復習課就像一篇優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怎樣在這有限的黃金復習時間達到這樣的效果呢?如何上好復習課?我認為復習過程中教師的「教」是至關重要的。不僅關繫到學生復習的效率和質量,而且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能力的提高。這里的「教」不是單一的老師講解,注入式的滿堂灌,而是學生在教師不斷變化的教學組織過程中鞏固積累的語言,靈活運用語言,自由順暢地表達思想與情感。以下是我對於小學語文畢業復習的幾點構想,旨在改革復習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減輕課業負擔,以實現復習的省時高效。
一、首先,我們要讓學生明確什麼是復習?復習的意義是什麼?
(一)復習的概念
復習就是將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避免遺忘。
(二)復習的意義有三點:
1、復習是一種強化。
課堂上教師講的知識,對於學生來說並不是學完之後就能記住和理解的。復習則是一個克服遺忘、強化理解的過程,復習的越及時、越連貫、越系統,學過的知識就鞏固得越扎實。
2、復習也是重新學習。
學生在復習的時候,可以把平時學到的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完整化。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由於受教學進度的限制較為零散、雜亂,通過復習可以把許多知識系統化。另外,復習也是對以前學過的知識的重新認識,從這個角度講,復習也是重新學習的過程。它也可以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
3、復習可以彌補教學的薄弱環節。
教師平時沒有講明白的地方或者在某個環節出現疏漏,通過復習可以查缺補漏,使薄弱環節得到加強。
我們明確了復習的意義後,知道小考的復習時間有限、任務重、要求高,所以還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指導復習工作,將復習落到實處。
二、制定復習計劃
如何才能將復習落到實處呢?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制訂復習計劃,認真備好復習課,研究復習方法,提高復習課質量。
(一)在制定復習計劃之前,對《課標》制定的本年級的各項要求要了如指掌。從教材整體性出發,吃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特點,尤其是單元訓練重點和學生知識、能力的薄弱點,從多層次、多角度認識重點與難點知識,以求解題時不會遇到大的障礙;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差異,要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和發展。
(二)復習計劃可制定為先系統復習後歸類復習。
1、系統復習。一天一單元。對本單元課文逐課進行復習。復習期間一天至少兩課時,復習要有側重點,重點課文可多用些時間,非重點課文可少用些時間,可自行調控,把時間安排好。
2、歸類復習。在系統復習之後應留有三到五天的時間進行歸類復習,將本冊書的知識點進行歸類梳理。
在制定復習計劃時,要合理安排時間:共有多少復習時間?有哪些復習內容?每天復習哪些內容?時間夠不夠用?學生每天應達到什麼目標?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老師在備課時就可以一、先定復習目標,這一天的教學任務是什麼,要讓學生達到什麼程度。二、把這一天的復習內容進行羅列,每一課時進行哪些內容,重點復習什麼內容。三、復習反饋:今天的復習哪些知識點學生掌握好哪些掌握不好,如何彌補?哪些學生需要補課等等。
三、復習時
(一)基礎知識的復習
1、拼音的復習。平時可以把我們語文書上的重點詞語用「看拼音寫詞語」的形式設置練習給學生做,但這就會導致有部分學生不懂拼音根據詞語聯想的方法猜出答案的,那這樣我們老師更多的還是要個別輔導了。
2、字詞的復習。我們六年級要求學生掌握的更多的還是成語,在成語積累方面,我們平時老師在教學時就要多留心每一個成語,因為很多成語它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平時教學時也要指導學生多留心,多找出各種規律的成語,然後叫學生去仿寫,去背誦,這樣詞彙就豐富了。
3、句子的復習。主要是各種句型的改寫。我們老師在平時教學時,我認為更多的還是教會學生常用的一些方法,這方法就好比是數學中的公式套用了,比如在教學陳述句與反問句的互換時,可以這樣教學生方法—分三步走:1、反問詞的加減;2、否定詞的加減;3、標點的互換。在這三步中,決定句子意思的又是第二步,所以第二步的改寫又顯得更為重要了。如果學生能記住這方法,並進行這類的專題訓練,相信學生對這類題目就更加地得心應手了。句子的改寫中,難點可能就是仿寫句子了,由於受學生的寫作能力的限制,很多學生既不能從例句的構句方式入手,肚裡又沒多少好詞佳句,想像力又不夠豐富,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老師更多地就是設置相應的習題,多練,在講解時,老師就要多運用分解句子的方法,讓學生養成去原句中找規律,練多了,學生的思維就開闊起來了,知識就豐富起來了。
(二)有關閱讀的復習
閱讀復習可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課內閱讀的復習,第二步是課外閱讀的復習
『陸』 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語文復習
期末考試即將到來,同學們一定在忙著備考,可是這備考也是需要合適的復習資料的。
一、指導思想
1、明確復習課的目的。復習課是為了幫助xiaoxue.chazidian.com學生系統地整理所學過的知識,使遺忘的內容得以重視,薄弱的環節得以鞏固,涵蓋著全部教學內容。
2、復習課過程要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愛、進步與成功,會讓他們更有復習的動力。卡耐基說過:「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
3、復習課要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拓寬學生參與的渠道,調動學生復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復習的興趣。
4、復習課的主動權要交給學生。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要更深沉。
二、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查字典小學
根據五年級同學平時學習的情況分析:大部分同學對字詞掌握地較好。句式的變化只有少數同學掌握不夠好,修辭的運用部分同學不夠靈活掌握,獨立閱讀只是不能很好地把握,拓展性的只是抓不住重點,寫作方面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不會運用靈活多樣的寫作方面也不出內容等。
三、復習目標:
基礎知識版塊
1、生字詞:掌握本冊要求學生學會的150個生字。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正確書寫。
2、詞語:理解常用的詞語並學習運用,主動積累課文中出現的四字詞語和成語,正確認讀,正確書寫,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詞語並學習運用。
3、多音字:結合課文的朗讀,讀准多音字。對課文中帶【】的多音字,要重點復習。
4、句子:語句通順,表達清楚。根據要求寫句子。
5、讀讀背背:能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段落、古詩詞。熟記積累運用中要求讀背的詞語、名言警句、諺語,歇後語、古詩詞。
閱讀版塊:
1、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鍾不少於300字。
2、能讀懂程度適合的文章。
3、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揣摩詞句的意思。
4、能把握文章的敘述順序,領悟表達方法。
5、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6、能聯繫上下文,生活實際,背景資料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7、能結合閱讀資料,聯系生活實際獨立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8、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間隔號的不同用法。
習作版塊:
1、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2、能按一定的順序寫,根據表達需要分段敘述。
3、做到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4、書寫規范,不用塗改液。
5、養成想清楚再寫和寫後認真修改的習慣。
四、復習措施:
新理念:即減少頭緒,加強綜合,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運用語言,著力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三、復習措施:
新內容:即依據大修訂教科書,並適當想課外拓展,以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為經,以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語文實踐為緯,組織復習內容。
新教法:即從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出發,從課文入手,引導學生主動復習,多讀書,多積累,精做題,做好題,舉一反三,掌握規律。
五、復習方法:
分為:聽寫訓練、基礎知識、積累運用、閱讀、寫作等五個部分。
1、聽寫訓練、基礎知識穿插在每節課中進行復習。
2、積累運用總結出題型重在平時的練習。
3、閱讀部分的分類方法很多,可以從文章內容來分,也可以從文章的表達方式上分。
4、作文的分類也很多,可以從寫人、記事、寫景和應用來分,也可以從命題的形式來分。
在進行總復習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兩點:
1、突出重點。從學生的角度看,我們要特別注意差生,多幫助他們一點,從而提高及格率。從整個學習內容看,閱讀和作文是重點。在閱讀的復習中,詞、句、段的理解是重點。在作文復習中,怎樣把話寫通順,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是重點。從學生的學習方式來看,探究性學習是重點。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關鍵。
2、講練結合。在整個復習階段,以引導、歸納練習為主,在一堂課上學生應該有口頭的練習,又有筆頭的練養。
『柒』 談談如何上好小學語文復習課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復習課
對小學語文復習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作為「溫故而知新」的復習課是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而設計的一種特定的教學形式。它不僅有鞏固知識, 訓練能力的功能,更有「溫故」和「知新」的要求。這里的「知新」就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
那麼,語文復習課如何進行才能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呢?
一、檢測:摸清知識能力現狀。
要在復習時避免無效信息的重復傳授、無效訓練的簡單重復,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和訓練,就必須在復習課前採取測驗、考查、提問,或通過座談、個別了解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根據反饋來的信息 ,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復習課教學方案。一位二年級老師在第三冊教材教學結束後,結合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編制了一份檢測試卷,在批閱試卷時發現學生對按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得還不夠:對聲母在字典中的位置是清楚的,但對韻母的順序,或聲韻母相同、聲調不同的字如何查檢,都不大搞得清楚。了解到這個情況後,這位老師在復習課上邊示範邊介紹具體的檢字方法,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供一些有特點的字,讓學生現場練習查檢,於是全班同學都掌握了音序檢字的方法。雖然這位老師講述的是過去講授過的內容,但由於訓練內 容是新的,學生查檢字的水平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二、貫通:建立系統的知能體系。
語文課是以課文和單元作為結構單位的。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採用「段段清」的做法,一篇課文教學結束馬上又轉入下一篇課文的教學,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和訓練的能力是呈相對的一個個點狀或塊狀的,沒能形成大 綱所規定的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的網路。語文期末復習課則應以教學大綱為指導,對一個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訓練,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和掌握系統的知識體系,訓練和提高所規定的能力。例如三年級上學期已進入作文訓練,第五冊教材中安排了八次作文訓練:有看圖寫話,有狀物,有敘事,有記人,還有練寫通知。每次作前指導,教師一般都只是就該次作文訓練的要求講些與本次作文相關的知識,做些必要的引導,滿足於把作文寫出來就行了,而在復習課上,有人誤認為作文沒有什麼可復習的。其實,復習是提高學生綜合作文能力的重要一步。為了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師應居高臨下,對本學期八次作文訓練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系 統的歸納、總結,讓學生從總體上回顧本學期作文的特點,重點講述小學記敘文寫作中的「觀察——說話—— 寫話」的規律,結合學生寫作的實際解析各類作文的標題、開頭、正文、結尾的寫作知識和要求。這樣,經過 融會貫通的復習,學生對本學期所講授的知識和訓練的水平顯然會比復習前要提高一步。
三、補缺:彌補過去教學的不足。
由於教師對課文和單元所規定的教學重點和任務的理解不同,對教學內容的處理也可能是不同的,在平時教學中,有一些該講的內容沒講是在所難免的。雖然在學生作業和輔導時教師已知道這些缺漏,因為要趕教學 進度,有些也沒有或來不及補充講解。復習課上針對這些缺漏必須予以補充,以求得學生對知識點的全面掌握。
四、比較:促使認識的深化。
在「溫故」中「知新」,並不是僅僅靠機械性重復就可以做到的,有些要通過比較來辨別才能達到目的。上復習課不在於老師不停嘴地講多少,而在於如何引導學生把舊知識與舊知識、舊知識與新知識、新知識與新知識按教學和復習的需要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發現其中的差異,從而獲取新的知識、訓練新的能力。
五、強化:提高訓練的深度。
訓練是復習課的主要教學活動形式。那些題海戰術、「炒冷飯」、機械性重復訓練等等,是訓練中的弊端。怎樣才能在復習課的訓練中提高復習效率呢?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進行段的 復習和訓練時,除了進行一般的段落層次劃分訓練外,教者還必須深入講析分段的一般方法:諸如按事情發展順序劃分、按時間先後劃分、按地點或空間位置變換劃分、按總分關系劃分、按材料性質劃分等。接著,讓學生根據這些方法進行劃分段落的訓練,然後讓學生說說是用什麼方法劃分的,還要求學生說出各段落之間的關系,每一段與文章主題的關系等等。這樣的訓練不僅能讓學生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同時還可以克服學生在劃分段落時存在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六、拓寬:多側面地講解相關知識。
復習課要重溫過去所學過的知識,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因為復習要體現提高的原則,所以這種重溫又不能是機械的、簡單的重復,而應以原有知識為基礎向外拓寬。平時的講讀課教學由於受教學內容和目標、時 間的限制,不能隨意拓寬,而復習課上因為經過多篇課文教學,多個知識點的講解,已具備了拓寬的條件。例如擴句、縮句是小學語文訓練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平時訓練時有些東西具有隻能意會不易言傳的成分,復習課 上則必須進行拓寬性講解。例如作為主語、賓語前面的定語,謂語前面的狀語和後面的補語,以及一個中心詞前面可以分別加上多個定語或狀語的知識,則應結合具體實例,用小學生能理解的話進行講析。待學生基本掌 握了這些知識之後,才能保證學生做擴句和縮句的練習,得出來的答案不是懵出來的。事實上,學生進行擴句和縮句練習的水平也只有在這種拓寬性練習中得到提高。
七、升華:提高原有教學層次。
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對知識的傳授往往是滿足於教材所涉及的內容,有些教師還常常就文論文、就知識論知識,學生能正確解答訓練題目就算完成任務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有時還停留在感性階段。復習課的 教學則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完成這種由感性向理性的升華。例如在平時的講讀課文和閱讀課文教學時,教師傳授了一些閱讀理解的方法並訓練了一些閱讀理解的能力,但是因為還沒有升華到理性的高度,學生在實際的閱讀理解時往往還只是憑經驗。在復習課上教者則有必要結合獨立閱讀課文、自讀課本和練習與測試中的閱讀習題的訓練,幫助學生總結閱讀、理解的有關學習方法,像初讀了解文章的概貌,再讀理解文章的結構,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精讀體會思想感情,重讀思考和解決相應的問題等等方法。在這些方法的指導下,再引導學生聯系實際,進行閱讀和理解的實踐。從而使過去的那種閱讀和理解的水平、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八、分層: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
學生的情況比較復雜,由於他們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受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他們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對教師所教學的知識的接受程度、訓練能力的層次也必然是參差不齊的。因此,復習課上對學生要按不同層次要求,分別對待,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
九、遷移:推動綜合能力訓練。
遷移,是以對過去教學內容和訓練能力的復習為基礎,向新的復習內容遷移,向其他方向擴展。這種復習方法是一種充分調動學生復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能力的做法。復習課實踐顯示,使用遷移 的復習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看圖學文是貫穿於小語整個教材的文體,其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課文的教學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復習課上教師則需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看圖學文的學習方法,然 後把這種方法遷移到其他看圖學文課文的復習上來,指導自我復習。實際上,學生完成這種遷移之後,不僅所需復習的知識、思想、內容得到了復習,而且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想像能力都能得以提高。此外 ,看圖學文的復習還可以向看圖說話寫話、看圖作文遷移,用看圖學文中所學得的觀察、想像、寫作方法去指導看圖、說話、寫話和作文。這種復習已不是一篇課文或單項知識的復習,而是轉向對一個網路知識的復習和 綜合能力的訓練。這種復習不僅在訓練程度,而且在訓練角度上都得到了加強。
『捌』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復習經典法則
習作和閱讀的復習也可放在復習開始,這樣對後面的閱讀、習作的復習起一定的指導作用,對試卷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記錄,再對試卷進行講評,讓學生對試卷中的知識和試題進行評價,在學生的評價過程中讓學生學會了拿上一張試卷先干什麼以及如何審題、如何做題,而是進行了拓展,把積累運用中的成語和學生一起復習了一遍,並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這樣的成語嗎?進行了拓展,我們應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復習方法要多樣
4、總結參加本次活動的收獲。
習作和閱讀的復習也可放在復習開始,這樣對後面的閱讀、習作的復習起一定的指導作用。
4、綜合練習。主要是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可做一些綜合性的試卷,但要在課內完成,老師統一閱卷,對試卷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記錄,在分析清楚了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之後,再對試卷進行講評。老師在講評試卷時一定要對每一題的問題、這些問題出在哪些學生身上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在講評試卷時才更有針對性。在講評試卷時老師應該注重方法的指導,聽了一位老師的試卷講評課,老師就特別注重方法的指導,課上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對試卷中的知識和試題進行評價,在學生的評價過程中讓學生學會了拿上一張試卷先干什麼以及如何審題、如何做題。對具體題的講評不是局限在答案上,而是進行了拓展,起到了舉一反三的作用。如:第三題把成語補充完整。老師在學生讀完題目之後,說說你想說些什麼?學生發現這些成語是積累運用四中的成語,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的字義是相對的,於是老師讓學生打開書,把積累運用中的成語和學生一起復習了一遍,並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這樣的成語嗎?進行了拓展。
四、注意事項:
1、注意突出重點
一學期所學內容較多,面面俱到不太可能,我們應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突出重點,有效提高學生成績。復習方法要多樣,新教材每一單元都是以專題組織教材內容,所以我們在復習的過程中還應該站在單元的高度,以專題的形式來復習,加強知識的整合。這就對我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老師更要熟讀教材和教師用書,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從而更好地組織學生進行專題復習。
2、以生為本,營造寬松的復習氛圍。
要擺正師生的角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興 趣,創造寬松的復習氛圍,增進與學生間的交流。在復習過程中,老師切忌布置過多的家庭作業。家庭作業一定要少而精,如果可以最好不布置。因為學生在學校已經復習了一天的知識很疲憊了,如果得不到良好的休息,第二天的復習效果可想而知。老師可以採用一些激勵
性的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一天學習任務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學生可以沒有家庭作業,這對於多數學生來說很有誘惑力,他們會積極認真地完成當天的復習任務,學習起來就不會那麼被動了。
3、 更關心重視基礎薄弱的同學
復習內容都是學習過的做過的,對於好學生而言,復習期間,輕松而愉快,練習完成得也很快,所以我們應把關心重點放在差生身上,耐心幫助他們,使每個同學通過復習都有較大的進步。 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老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以鼓勵表揚為主,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在與家長的溝通中,切忌只講孩子的缺點而不說優點。做為家長每次與老師交流聽到的都是批評與問題,時間長了家長對孩子也會漸漸失去信心,如果我們在與家長交流中先把孩子的優點放大,說說孩子有進步的方面,再說如果孩子能在某方面做得再好些就更好了,然後教給家長幫助孩子進步的方法,與家長達成共識,這樣才能讓家長更好地配合我們的工作。
4、優化復習資源,避免題海戰術。 布置給學生的試卷老師一定先自己做,對試題進行精選。
5、加強考前指導,充分發揮潛能。
以上內容只是復習中最基本的一些做法,老師們在自己復習工作中可以有自己的創新和特點,這些都需要老師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研究、不斷積累,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適合本班學生的復習方法。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復習
時光飛逝,一個學期即將結束,總復習又成為我們老師的工作重點。
作為老師,我們把期末階段的總復習都看的很重,每天又是考卷,又是評價,又是後進生的輔導。真是搞的學生整天埋在題海中,教師也沒有半點喘息的時間。那麼,怎樣提高期末復習的效率?如何上好復習課?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麼是復習?復習的意義是什麼?
(一) 復習的概念
復習就是將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避免遺忘。
(二)復習的意義有三點:
1、復習是一種強化。
課堂上教師講的知識,對於學生來說並不是學完之後就能記住和理解的。復習則是一個克服遺忘、強化理解的過程,復習的越及時、越連貫、越系統,學過的知識就鞏固得越扎實。
學生在復習的時候,可以把平時學到的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完整化。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由於受時間和課節的限制較為零散、雜亂,通過復習可以把許多知識系統化。另外,復習也是對以前學過的知識的重新認識,從這個角度講,復習也是重新學習的過程。它也可以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
3、復習可以彌補教學的薄弱環節。
教師平時沒有講明白的地方或者在某個環節出現疏漏,通過復習可以查缺補漏,使薄弱環節得到加強。 我們明確了復習的意義後,知道期末的總復習時間長、任務重、要求高,所以還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指導復習工作,將復習落到實處。
二、制定復習計劃。
如何才能將復習落到實處呢?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制訂復習計劃,認真備好復習課,精心設計教案,研究復習方法,提高復習課質量。
(一)在制定復習計劃之前,要做到三學習三理解一分析:一是學習《課程標准》。對《課標》制定的本年級的各項要求,要了如指掌:理解其中的每一項標准、尺度、重難點。如:知識要點、能力考查、閱讀的項目、寫作的要求、口語交際的要求。二是學習《克拉瑪依市小學語文期末考試評價方案》。理解《考試評價方案》中的評價項目、內容及方式。三是學習教材及教師用書。理解作者的編排意圖,理解每一項知識與新課標的關系。從教材整體性出發,按知識體系或按章節單元,抓住重點與難點,考慮復習目標,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整體性把握,進一步對重點與難點知識進行加深與拓寬,從多層次、多角度認識重點與難點知識,以求解題時不會遇到大的障礙。一分析:分析學生的學情,依據學生實際。所謂學生實際就是對學生的認知和能力要了解,對學生的求知心理特點要掌握。既要研究學生的群體,又要研究學生的個體。尤其要對基礎好的和基礎差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目標要求,要因材施教,使他們各有所得。實際教
學活動中,就某一節課的目標而言應有所側重,不要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要有計劃地將課堂復習目標重點定位在認知、能力、情感的某一方面,從而保證學生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
(二)制定復習計劃。復習計劃可制定為先系統復習後歸類復習。
1、系統復習。一天一單元。對本單元課文逐課進行復習。復習期間一天至少兩課時,等一課時可進行精讀課文的復習,第二課時進行略讀課文及學習園地的復習。復習要有側重點,重點課文可多用些時間,非重點課文可少用些時間,可自行調控,把時間安排好。
2、歸類復習。在系統復習之後應留有三到五天的時間進行歸類復習,將本冊書的知識點進行歸類梳理 在制定復習計劃時,要合理安排時間:共有多少復習時間?有哪些復習內容?每天復習哪些內容?時間夠不夠用?學生每天應達到什麼目標?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老師在備課時就可以一、先定復習目標,這一天的教學任務是什麼,要讓學生達到什麼程度。二、把這一天的復習內容進行羅列,每一課時進行哪些內容,重點復習什麼內容。三、復習反饋:今天的復習哪些知識點學生掌握好哪些掌握不好,如何彌補?哪些學生需要補課等等。
達到目標的學生今天的任務完成,可不布置家庭作業或給這部分好學生布置些提高作業,如課外閱讀等。未達到目標的學生老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補課。(例舉一個復習計劃的例子。)
三、明確復習內容掌握復習方法。
(一)、系統復習。內容為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學習園地。
1、精讀課文主要以生字詞、背誦、本課知識點(課後習題、作者及時代背景、對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進行預設閱讀習題)為主。
生字詞:以《語文教師用書》學習目標中給出的詞語為主,可採用課前預習(明天要復習第一單元的內容,今天晚上的家庭作業就可以讓學生先自己復習這部分內容,老師第二天聽寫、默寫,全對的同學可以不寫家庭作業或發小紅花進行獎勵等等。)上課前五分鍾聽寫本單元的詞語,低、中年級由老師批改,高年級可讓學生同桌互批下課訂正。對聽寫中普遍存在的錯字,老師一定要在全班進行強調,找到識記和區分這些易錯字的方法和竅門。
背誦:要求背誦的部分,除讓學生會背,老師可出一些按課文內容填空的試卷讓學生練習,從而達到不僅要求學生會背還要會寫。可利用早讀課的時間,在學生熟背的基礎上留五分鍾時間寫,一次寫的內容不易過多,對填寫中錯得多的字也要進行集體訂正。
本課知識點主要包括:課後習題、作者及時代背景、對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進行預設閱讀習題等 課後習題:這是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可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復習鞏固,重點題可布置成課堂作業。除課後習題外,本課還有一些知識點,老師在課前一定要認真研讀教師用書,把本課的知識點羅列到教案上,課上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復習鞏固。對於一些重要的知識點,老師可多化些時間講實、講透。
"對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進行預設閱讀習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上課前認真備課,結合本單位的重點課文及訓練重點進行分析,預設一些題型讓學生用學過的學習方法進行訓練,從而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如:三年級上冊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可從春、夏、秋、冬的描寫中任選一段,讓學生說說作者都描寫了哪些景物?為什麼要寫這些景物?從而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當然,在制定復習計劃時,各年段的側重點是不同的。一、二、三年級以基礎知識為主,四、五、六年級以作文、閱讀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