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梳理
一、復習古詩詞
第1課的古詩分析總匯
1、古詩——《獨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寂寞之情。
①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②詩意:許多鳥都高飛遠去,看不見了,一片白雲悠閑的獨自飄遠。此時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夠。
詩句中,盡、孤、獨、閑幾個字表現了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
最後兩句是擬人句,「只有」一詞表現了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之情。
2、古詩——《望洞庭》(唐 劉禹錫)————表達了詩人熱愛和贊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詩句: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②詩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3、詞——《憶江南》(唐 白居易)————表達了詩人贊美和懷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詩句: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②詞意: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這是一首詞,「憶江南」是詞牌名。
「諳」是熟悉的意思,「勝」是超過的意思,「如」是像的意思。「能不憶江南?」採用反問的修辭,很好地表達了詩人對江南美景的懷念之情。
4、古詩名句總匯
①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②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5、古詩修辭手法
①擬人: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②對比: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③比喻:
潭面無風鏡未磨——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詩異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詩人寫的)
2、景物地點同(都屬於江南)
3、詩詞內容同(都寫景,都是寫景抒情的)
異:
1、體裁形式不同(前兩首是詩,後一首是詞)
2、詩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調寫景言意,後兩首熱情頌景抒情。)
3、表現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運用了擬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對比非常強烈。)
7、古詩想像
我獨自坐在敬亭山山中,這里的環境一片幽靜,突然,吱吱喳喳的幾只鳥兒在天空中飛過,越飛越遠,直至無影無蹤。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倆誰也不會覺得厭煩。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秀麗的敬亭山了。
秋天的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邊,遙望洞庭湖,銀色的月光灑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個湖面像籠罩著一層薄紗。朦朧中那君山就像一個放在白銀盤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我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春回大地的時候,百花盛開,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啊,如畫的風景我久已熟悉。每當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碧綠的江水清凈明澈碧如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文學常識、要點
1、獨坐敬亭山──唐 李白 字太白,後人稱為詩仙,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2、望洞庭──唐劉禹錫 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與白居易並稱「劉白」。
3、憶江南──唐白居易 是一首詞,「憶江南」是詞牌名。
4、《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著名作家 葉聖陶 先生寫的,上個學期我們還學過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腳》 。
二、風景特點篇
1、桂林山水——奇秀險、靜清綠
2、雙龍洞——雄偉、驚險、神奇
3、七月的天山——奇妙無比、引人入勝
4、大海——波瀾壯闊
5、西湖——水平如鏡
6、泰山——峰巒雄偉
7、香山——紅葉似火
8、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 甲:第一
9、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小船在碧波盪漾的湖面上行駛, 人好像在畫卷中游覽觀賞一樣。
三、課文心得體會
1、學習了《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的山是多麼的奇秀險,桂林的水是多麼的靜清綠啊!
2、學習了《記金華雙龍洞》,我感受到了雙龍洞是多麼雄偉、驚險、神奇啊!
3、學習了《七月的天山》,我感受到了七月的天山是多麼的奇妙無比,引人入勝啊!
4、課文理解及原文填空。
1、《桂林山水》一文是按總分總的順序寫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居第一位的意思。
大海——波瀾壯闊 西湖——水平如鏡 泰山——峰巒雄偉 香山——紅葉似火
作者用運用了對比的寫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點。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這樣的山指 奇、秀、險 的山,這樣的水指 靜、清、綠 的水。
2、《記金華的雙龍洞》是按游覽的順序寫的。
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
日積月累
(1)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名句
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②幾行紅葉樹,無數夕陽山。(王士禛)
③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
④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辛棄疾)
⑤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
成語故事
手不釋卷——手裡的書捨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鵬程萬里——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①《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②《望天門山》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資料袋與寬頻網
1、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其中東岳泰山為首。
2、五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陽湖、洪澤湖、太湖、巢湖。
四、近義詞、反義詞總匯
一、近義詞
1、觀賞—欣賞 蜿蜒—綿延 精湛—精深 安慰—安撫 耽誤—耽擱 均勻—勻稱
2、款待—接待 鼓動—鼓舞 啟示—啟迪 隱蔽—躲藏 沉寂—寂靜 凶惡--兇狠
3、執行—履行 打破—突破 偶爾—偶然 約摸—大概 流暢—通暢 安靜—寧靜
4、給予—賦予 沉穩—深沉 開闊—廣闊 裝飾—點綴 耀眼—刺眼 違背—違反
二、反義詞
1、前進—後退 擁擠—鬆散 保護--破壞 干凈—骯臟 善良—丑惡 沉重—輕便
2、躊躇—果斷 憂患—安樂 靈巧—呆板 創造—模仿 黝黑—白凈 贊揚—批評
3、平穩—波動 偶爾—經常 安靜—喧嘩 平靜—激動 糟蹋—愛惜 乏味—有趣
4、可愛—可恨 贊許—指責 清涼—悶熱 懷疑—相信 清澈—渾濁 舒暢—郁悶
5、容易—困難 感激—抱怨 承認—抵賴 擴散—聚集 微波—巨浪 聚集—分散
五、多音字詞
悶
mēn
(悶熱)
釘
dīnɡ
(釘子)
看
kān
(看守)
mèn
(悶雷)
dìnɡ
(釘扣子)
kàn
(看見)
稱
chèn
(稱心)
把
bǎ
(一把)
干
ɡān
(干糧)
chēnɡ
(稱呼)
ba
(刀把兒)
ɡàn
(樹干)
劃
huá
(劃船)
樂
yuè
(音樂)
數
shǔ
(數不清)
huà
(計劃)
lè
(快樂)
shù
(數學)
縫
fénɡ
(縫補)
似
sì
(似乎)
佛
fó
(大佛)
fènɡ
(縫隙)
shì
(似的)
fú
(彷彿)
六、詞語歸類
1、形容風景的詞語:山清水秀 鳥語花香 花紅柳綠 春暖花開 風景如畫 百花齊放
2、描寫四季的詞語:春光明媚 春暖花開 驕陽似火 炎炎夏日 秋高氣爽 冰天雪地
3、描寫月亮的詞語:月明人靜月明星稀 花好月圓 皓月當空 月黑風高 明月高照
4、描寫植物的詞語:花紅柳綠 花枝招展 一碧千里 雜草叢生 綠樹成蔭 生機勃勃
5、詞牌名:漁歌子 憶江南 長相思 念奴嬌 水調歌頭
6、意思相同的詞語: 甜蜜、捕捉、尋找、叫喊、呼喚 醫治、解救
7、意思相同的成語: 成千上萬 聚精會神 全神貫注 堅定不移 千言萬語 千呼萬喚
8、含牛的成語: 牛氣沖天 九牛一毛 氣喘如牛 牛刀小試 牛鬼蛇神 牛郎織女
9、形容山的成語:奇峰羅列 連綿不斷 形態萬千 峰巒雄偉 拔地而起 危峰兀立
10、形容水的成語:波瀾壯闊 水平如鏡 清澈見底 波濤洶涌 清波盪漾
七、仿寫句子
仿寫描寫桂林的山的語句。
1、黃山的山真高啊,高得讓你感覺到一種直插雲霄的感覺;黃山的山真陡啊,陡得讓你感覺隨時都會倒下來;黃山的山真奇啊,奇峰羅列,形態萬千,讓你流連忘返。
防寫描寫灕江的水的語句。
2、小溪的水真清啊,清得可見水中的石頭、細沙和魚蝦;小溪的岸真綠啊,綠得像蓋上綠色的毛毯;小溪的物真豐啊,水中小魚小蝦快樂地嬉戲。
3、牡丹花真艷啊,紅得像是燃燒的火焰;牡丹花真香啊,清風輕拂,飄香四溢,沁人心脾;牡丹花真美啊,遠遠望去,她像一位亭亭玉立美麗少女。
時而···時而···時而··
4、六月的天氣,時而風,時而雨,時而涼,時而熱,真是變化多端啊!
小練筆
一、仿段《桂林山水》:
我喜愛甲天下的桂林水,喜愛水平如鏡的西湖水,但我更愛朝夕相見的家門前的小溪。小溪的水真清啊,清得可見水中的石頭、細沙和魚蝦;小溪的岸真綠啊,綠得像蓋上綠色的毛毯,青草根根,綠葉附在其間,像人工把它們鋪成的一樣;小溪的物真豐啊,水中滿是魚蝦,河魚箭般穿梭,鯽魚緩緩喝水,小蝦自在嬉戲……偶爾用撈機一撈,魚蝦就在網內活蹦亂跳。
我看見過十里飄香的桂花,欣賞過嬌艷迷人的玫瑰,卻從沒看見過這么雍容華貴的牡丹。牡丹花真艷啊,紅得像是燃燒的火焰,粉的宛如夕陽天邊的晚霞,白的猶如那潔白晶瑩的雪花;牡丹花真香啊,清風輕拂,飄香四溢,沁人心脾;牡丹花真美啊,遠遠望去,她亭亭玉立,姿態婀娜,好似一個妙齡少女,永遠那麼美麗,永遠那麼婀娜。
2. 語文說課稿中學情分析,小學三、四年級學生學情分析(身心特點,基礎能力)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勤於動腦,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有敢於質疑和樂於釋疑的習慣,自主求知的慾望和能力都比較強。但在創新能力、概括、思維方面存在不足,如想像力會不自覺地受到思維定勢的約束,在感情朗讀的同時不能完全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等。
學情分析
剖析學生習作心理 通曉學生優勢不足
1、從習作心理方面來剖析,小學四年級的兒童是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時刻,已經具有一定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和低年級學生相比具有比較強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學生在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都有了較好的提高,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動手操作的能力。四年級的小學生對事物依然保持著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他們喜歡在自己的探索中獲取知識,喜歡在玩中學,喜歡在做中學,喜歡在想中學,喜歡在用中學。所以,本單元的作文教學應從學生身邊最為常見但又不為重視的現象入手,培養學生用正確的價值觀去看待周圍的事物,就是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如指導學生到菜市場或商場觀察體驗一次生活,了解以誠待人的內涵,然後寫一篇日記,談談自己的體會等。
2、從習作習慣方面來概括,四年級的小學生對周邊的事物產生著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學習願望,但不能自覺地從生活中進行學習,也不能很好地把語文知識用於生活中。在學習的方式上,存在著單一式的學習,缺乏合作學習的習慣,不能做到與人交流,與人對話。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對於課文中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可能很感興趣,但很可能忽略對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因此教師要循循善誘,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詞語,從而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3、從習作思維的角度來考慮,四年級學生正處在辨證思維萌芽期,學生辨證分析能力不夠完善,概括水平較低。因此,本單元的作文教學,要充分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練習,自主地述說,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都為之一顫,為他們點燃心中的一盞明燈,讓他們學有所獲。
4、從習作技巧方面來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已經知道觀察的重要,已經完成了作文起步練習,能夠獨立地寫一篇小文章。但是寫作技巧尚不成熟,描寫人物的方法,描寫生活細節的技巧等尚不熟練。因此,我們應該結合課文的教學,設計一些小練筆活動。比如觀察一次人物對話,寫一個片段,注意描寫人物說話時的神態變化;再如親身做一件以誠待人的事情,指導學生注意描述生活的細節等等。
5、從習作評價的方面來觀察,四年級的小學生喜歡受到表揚或贊美,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有時是很幼稚的見解。對於一些優秀的作文片段,往往只是知道很好,但不明白為什麼好,好在哪裡。教學中應該抓住作文的亮點,引導學生學會評價。使小學生明白細節描寫的妙處,明白描寫人物的方式方法。
3.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40篇。這些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由扶到放的設計思路。
教材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閱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本冊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2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為了便於復習檢測,每組課文後安排有「詞語盤點」欄目,包括「讀讀寫寫」「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是由精讀課文中會讀會寫的詞語組成;「讀讀記記」是由精讀和略讀課文中要求認識的詞語組成。另外,教材後附有兩個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200個;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200個,以供復習總結之用。
本冊注音有下面幾種情況: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導語、課後練習、資料袋、閱讀鏈接、語文園地里不認識的字,只在全冊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後面出現均不注音。選讀課文出現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弧標出;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弧標出。為了便於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隨文注音,並在教師教學用書中加以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編寫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現就本冊幾個主要方面作重點介紹。
(一)專題組元,整合教材
本冊教材的編排方式仍然是專題組元型。專題內容新穎、豐富,內涵深刻,富有人文氣息,同時也體現了語文學習的特點。比如,熱愛生命專題,從對自然萬物生命勃發的感悟,到對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對學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大自然的啟示專題,則從生物、自然與人類的關系,給人類的啟迪,提出對生存環境的思考,比前幾冊相關專題內容更深入,具有豐富的思考價值。
根據課標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瑣,突出重點,加強整合」的要求,本冊在編寫中加強了整合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在本冊八個單元導語中,提示學習內容,點明專題,布置學習的任務。在內容上,力求啟發閱讀興趣,引導單元學習;在語言敘述上,體現文學色彩,強調感染力。比如,第一單元,「祖國的千山萬水是那麼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連綿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藍天的雪峰,那……」用詩一般的語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畫面,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嚮往之情。
2.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系和整合。
為了體現單元整合,加強在精讀與略讀課文中間的聯系。本冊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安排有「連接語」,這段文字承上啟下,內容突出,過渡自然,明確地提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體現由精讀到略讀的閱讀訓練過程,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形成的整體感更強。
3.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單元整合不僅在課文內容上,還體現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學習活動上。本冊教材繼續加強專題內學習活動的整合,力求設計的各項活動貫通、嚴密。本冊繼續在每組課文後安排「詞語盤點」,就本組課文所學生詞進行歸納總結,以便學生自查自測、復習鞏固之用。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作文、日積月累、寬頻網(安排在第一、四單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單元)等,圍繞專題內容,各項活動一以貫之: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復習、拓展、交流,整組教材乃至於全冊教材成為互相聯系的整體,全面推進語文各項能力的訓練。
(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新課程理念
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著力點。本冊教材繼續安排兩次綜合性學習,一個安排在「大自然的啟示」專題中,要求觀察大自然現象或搜集資料、調查訪問,交流從中的發現或得到的啟發;也可以做做實驗或搞搞小發明。一個安排在「田園生活」專題,了解鄉村景物和人們的生活。編排方式是:導語點出活動的內容及要求;第一篇課文後具體提出活動方式的建議;「語文園地」中憑借「口語交際」、「習作」進行交流,在「展示台」中展示成果。隨著學生主體活動能力的增強,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較之三年級,本冊減去了「綜合性學習提示」,在活動過程中,不再對學生作進一步提醒和促進。
根據教材的編排,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指導要著重抓好三個環節:一是通過布置,使學生明確任務,知道要做些什麼,該怎麼做;二是在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心,該怎麼做;二是在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心、了解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表揚好的做法,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三是採用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作為中年級的最後一冊,本冊仍然採用第一人稱「我」的語言敘述方式,繼續強調自主學習意識。同時,為了體現文本交流,精讀課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現,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質疑問難能力。泡泡的內容大致有:引導學生理解詞句及課文內容的;引導想像的;體會文章結構特點的;引導課外閱讀的等等。
「我的發現」是自主學習方式的重要體現,在本冊共安排8次。在內容安排上繼續體現中年級的特點,引導學生認識、了解一些語言現象,初步掌握一些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分別是:認識排比句、養成留心觀察和勤動筆的習慣、體會副詞的表達效果、體會比喻句表達的感情色彩、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認識擬人句、了解雙引號的作用、學習怎樣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本冊精讀課文一般安排三道題:第一題,引導朗讀、背誦,重視語言的積累;第二題,側重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第三題,加強詞句訓練。有的課文後設計了選做題。為了加強自主學習意識,本冊仍以學習夥伴的語言方式,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提問題、談感受、討論交流,以便讓學生把自主學習化作經常的行動和習慣。本冊在理解內容深度上、閱讀方法的要求上,較前幾冊均有所提高。
(四)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根據課程標准精神,語文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本冊課後繼續安排「資料袋」,在課文背景或相關知識上,增加了深度和廣度。語文園地的「寬頻網」安排在一、四組、引導學生搜集有關祖國五嶽和五大淡水湖的資料以及了解有關戰爭給人類造成災難的事實和英雄人物的事跡,拓展知識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單元,作為綜合活動的組成部分,交流認識大自然和感受農村生活的活動成果。「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詩名句、諺語、成語等,「趣味語文」中的《說「信」》《趣聯巧對》,「成語故事」中的《鵬程萬里》《手不釋卷》,集中安排以古代傳統文化為主的內容,在趣味閱讀、輕松記背中,積累語言,感受中華文化的優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國的民間故事。這些都為豐富學習、拓展學習開辟了資源空間。
三、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全面達到中年級的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教材內容與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教學
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它是閱讀習作的基礎。由於中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識字方式上可以做進一步的調整。
對於認識的字,由於精讀和略讀課文中的生字都注音,學生認字並不困難,可以讓學生自學完成。老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檢查,可以對多音字、難讀準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導。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選讀課文中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為的是讓學生在閱讀中自主識字,自查字典讀准確,培養獨立識字能力。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課外閱讀,通過各種渠道主動識字,擴大識字量並養成獨立識字的習慣。
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中,隨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中,老師可以就難寫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點指導,引導學生用識字規律認記生字。課內要留有一定的寫字時間,指導學生寫好筆畫、筆順,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間架結構,把字寫端正、寫美觀,提高寫字的速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學生的寫字練習重在求質。對於要寫的生字、精讀課文中出現的新詞,老師引導學生隨時抄寫,及時聽寫檢測。也可以說「詞語盤點」中的詞語,進行復習鞏固。
對於書寫練習,除課堂生字學習指導外,主要憑借本冊的鋼筆字和毛筆字寫字教材,進行指導和書寫訓練,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和愛好。
(二)閱讀教學
本冊既要完成中年級閱讀學習目標,又為高年級的閱讀作準備,在教學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習的重要階段,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讀課文數量將逐漸減少,略讀課文的數量則逐漸增加。
1.精讀課文的教學
(1)指導朗讀、默讀。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本冊教學仍要重視朗讀訓練。
本冊的朗讀要求,一般安排在課後練習第一題。教師可以根據要求,給學生以充分的讀書時間,多讀少講。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中學習、思考,讀中理解內容,體悟感情,增強語感。
本冊的默讀,要在學生不出聲、不指讀、不動嘴唇的基礎上,加快默讀速度的訓練。默讀比朗讀的速度快,更利於訓練思維,要培養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默讀後要有自己的感受,並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教師可以組織相應的討論交流活動。默讀能力的提高要有個訓練的過程,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默讀,循序漸進地提高默讀要求,把訓練落在實處,不能急於求成或流於形式。
(2)精讀詞句,積累語言。
詞句訓練是精讀課文的主要內容。本冊教學要繼續研讀詞句意思,結合聯想和想像,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積累詞句,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本冊課後練習中對詞句的學習和積累,採用了靈活的、有一定彈性的安排,比如,背誦你喜歡的部分,把你喜歡的語句寫下來。這一編排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思想,教學中要加強檢查、交流,將訓練落到實處。
(3)精讀內容、領悟思想感情。
理解課文內容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方面。教學本冊教材,要根據課文的內容及文體特點,利用課後習題、文中泡泡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和感情。精讀課文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一是要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二是閱讀中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思考並展開聯想和想像,還要對閱讀的內容加以分析和歸納,進一步理清課文的條理和思路,從而體會課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三是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情入境地讀課文,把自己的感情納入到課文的人物和情節中去,了解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還要在教師重點講解和與同學閱讀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後,教師還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示閱讀思路,用圈點、批註、勾畫等方法,讀、思、記課文中需重點領悟的部分。
本冊要重點教會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閱讀方法,這項內容在語文園地八「交流平台」中,它以對話形式,滲透閱讀中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教師可引導學生把交流平台中提示的方法,加以擴展練習,運用到閱讀學習中去。
在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教學中,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的過程,並得出結論。教師可做重點指導和點撥,不可用現成的結論代替學生的思考。同時,尊重學生的理解和獨特體驗,允許學生有其他合理的選擇。
2.略讀課文的教學
本冊安排了15篇略讀課文,根據葉聖陶提出的「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讀教學要求與精讀要求不同。
略讀課文的教學,一是內容上,理解內容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閱讀中進一步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連接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後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教學中還可以結合課文中泡泡的內容,提示學生思考,比如,《萬年牢》中「課文中三處提到了『萬年牢』,這中間有什麼聯系呢」是有關課文內容的理解題目,可以作為引領全文學習的思考題。
3.選讀課文的教學
本冊教材後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內容基本與單元對應,供學生自學完成。這類課文屬選擇性學習,教學上不宜統一要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程度和個體情況,決定是否選用。選用時,可以按課文內容分別插入相關專題單元閱讀,也可以作為期末綜合復習材料,集中安排閱讀,讓學生課外獨立閱讀完成。教師可以提出要求並酌情檢查,通過引導和交流促進閱讀。對主動閱讀的學生,要予以鼓勵,激發學生更多、更廣泛地課外閱讀。
(三)「語文園地」教學
本冊安排8次口語交際。分別是:「走,我們去春遊」「以誠待人的事情」「大自然的啟示」「小小新聞發布會」「熱愛生命的故事」「鄉村生活」「我敬佩的一個人」「向你推薦一本書」。其中,「大自然的啟示」「鄉村生活」作為口語交際,是「綜合性學習」的一部分。其他6次是結合專題內容,從學生生活和思想實際出發而安排的話題,比如,策劃春遊,真誠地對待人和事,對生命的了解和熱愛等,都是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內容,學生有話可說,能夠彼此交際。這些話題中,有的以獨白語訓練為主,如,小小新聞發布會,也有的以交際訓練為主,如「走,我們去春遊」,更多的是兩者相結合的訓練。
本冊口語交際教學,既要重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特別要在學生口語表達中隨機訓練和規范,循序漸進提高口語表達水平。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
要根據話題內容,設計導入方式,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練習,有話可說,有話愛說。另外鼓勵學生表達,不要打斷學生講話時的思路,引導學生暢快地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訓練學生思維能力。
2.交際中,注重語言的規范和指導。
教師可以在語言表達的准確生動上、內容豐富上和思維清晰上給學生以指導,使學生的口語表達在指導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指導還要有層次性,循序漸進地提出表達要求。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口語交際的不足,就共同的問題及時講解,隨時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還可有針對性地點撥糾正。
在互動交流中,注意讓學生學會傾聽,要聽明白別人講的主要意思是什麼,還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有不同意見與同學商討。討論時,把自己的意思說清楚,一個說完後,另一個再說,不要中途打斷別人的說話,要尊重別人的發言。
3.面向全體,訓練到位。
教學要面向每一個人,不能留有教學的死角。要想辦法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人人都有鍛煉的機會,在雙向或多向的互動中活躍思維,逐步提高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可以根據話題內容,採取多種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可以採取同桌互說,指名說,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擴大口語交際的「面」與「量」。教師要特別關注雙向互說,了解每一個人語言表達中存在的問題,並隨機進行指導。
4.把口語訓練延伸到日常活動中去。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和語文活動中,在回答問題、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口語表達情況,隨時糾正口語交際中存在的問題。此外,還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與他人交流,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養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
5.引導評價,提高語言能力。
關注自己表達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能有效地提高口語表達水平。教學中可隨時引導學生開展評價,本冊可就聽人說話能否把握主要內容,說話能否清楚明白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進行評價。學生在參與評價過程中,逐步提高判斷正誤、優劣的能力,並養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習慣。
(四)習作教學
本冊習作在「語文園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為完整的習作訓練;此外,結合課文學習,安排3次小練筆,作為片斷練習。
8次分別是寫校園景、物、事,寫自己的心裡話,寫大自然中的觀察和發現,看圖寫想像,寫熱愛生命的人和事,寫鄉村生活的感受,寫敬佩的一個人及自由表達。其中,大自然中的觀察和發現,熱愛生命的人和事,鄉村生活的感受,我敬佩的一個人,這四項內容是說、寫合一安排;其他四項是說、寫分開安排。這8次習作訓練有以下特點:
1.拓寬題材范圍,給學生習作開辟選擇的空間
拓寬習作的范圍,讓學生有內容可寫,充分體現在本冊習作編寫中。在八個選題中,每一個都提供了多項內容的選擇,增加學生寫的自由度。比如,「語文園地一」的校園寫景,寫物,也可以寫校園中發生的事。「語文園地二」的寫心裡話,可以對父母說、對小夥伴說、對鄰居說,也可以對其他人說。「語文園地六」,既可以寫鄉村景物,也可以寫鄉村生活;對於在城市生活成大的孩子,還可以寫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鄉村生活及鄉村的人和事。「語文園地八」的自由表達,選擇的餘地更大,可以盡情選擇自己想寫的內容,寫故事、童話、寓言,寫自己的希望和夢想,還可以寫自己關注的人和事等。這八個專題中,包括有寫人、寫事、寫景物、寫生活、寫感想、寫體會等。每個學生都有內容可寫,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
2.寫實、想像等多種作文類型
為了體現課標提出的「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本冊除了內容上拓寬習作的范圍,在形式上,也提供了多種習作類型。有寫實的,就是自己觀察和看到的人、景、事、物;也有寫想像的,有看圖想像、寫童話故事等。寫實是為了讓學生從生活的真實出發,寫出自己的所想、所見、所感、所做,培養學生的觀察和認識能力;寫想像,是為了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想像能力。還有提供材料寫作文,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思考、作文,比如,「語文園地五」提供有關熱愛生命、救助生命的人和事例,以及自然世界中植物頑強生長的資料,供學生選擇使用,豐富了作文的寫作形式。
3.重視習作後的交流和評改
評改和交流,是學寫作文、提高習作水平的重要方面。同時,也能促進學生「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本冊從這一基點出發,在習作安排中,大都提出了交流和評改的要求,比如,「語文園地二」的寫心裡話,要求「寫完以後可以讀給對方人聽,再根據別人的意見改一改」。本冊側重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以及其他有明顯錯誤的地方。
習作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1.啟發引導,讓學生樂寫、愛寫,對寫充滿興趣
課程標准中年級提出:「讓學生樂於書面表達」,本冊仍然從培養寫作興趣、降低寫的難度入手,讓學生不受文體、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寫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專題學習,讓學生把在閱讀中積累的語言材料、學到的表達方式,運用到習作中去。還可以靈活處理「口語交際」和「習作」部分,可以先習作,後交際;也可以先交際,後習作,根據教學實際靈活安排,目的是讓學生樂寫、愛寫。在教學上可以採取各種方式啟發引導,讓學生對作文充滿興趣:可以設置情境,啟發想像;可以激發生活經驗和情感,讓學生有話可說,引發寫的沖動;還可以引導觀察,發現生活情趣,引起學生寫的熱情和願望。
寫的時候,不要有寫法上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不受形式的束縛,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時的寫下來,讓學生感到寫就是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實、內容具體,養成良好的習作習慣
寫真實、寫具體是小學階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導時,要鼓勵學生如實表達,比如,寫敬佩的一個人,可以引導學生從真實的生活中觀察尋找。習作時,要讓學生寫真話、寫實話、寫心裡話,不寫假話、空話和套話。在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寫具體。此外,要讓學生用自己語言表達,提倡朴實、自然的語言風格,教師可以通過評價引導正確的文風。
本冊的「看圖想像」和「編童話故事」是想像作文練習。想像作文同樣要鼓勵學生真實的想像,而不是不著邊際的胡想亂造,老師要引導學生合理的想像。
3.讓學生經常練筆,養成勤動筆的習慣。
「小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經常性的練習活動。本冊內安排了3次小練筆,分別是「想像人物的表現」「讀課文後的感受」「想像周圍人的議論」。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設制情境,尋找寫的契入點,讓學生有興趣寫、樂於寫,比如,《中彩那天》車開走後的情景想像,可以讓學生從實際可能出發,想像人物各自的語言、動作和表情。老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及教學時間,隨時安排適於學生的練筆內容。「小練筆」以學生自主練習為主,練習的時間宜短而快。教師不宜拔高要求,當作語文園地中的「習作」來對待。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經常練筆,當作日常要求,鼓勵學生隨時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記在日記本中。
4.習作交流和評價,重在鼓勵。
教學中的交流評價主要體現在:寫前交流中,互相啟發思路;習作後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寫法,加深對自己習作的認識;講評作文中,互相激勵,提高習作水平。習作的交流評價重在鼓勵學生的習作熱情和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以鼓勵為主,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始終以樂觀和愉悅的心情來寫作文。
4. 四年級語文學情分析
摘錄:明月如霜
六年畢業總復習之閱讀篇 (一)
一、知識要點.
(一)童話故事的特點。
童話是運用想像、幻想和誇張等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和智慧教育的一種文學體裁。它有如下特點:
1、內容適合兒童的情趣和愛好。2、幻想豐富奇特,情節曲折奇妙。3、語言淺顯生動。4、擬人化的描寫。
(二)寓言故事的特點。
寓言是借用比較短小、淺顯的故事來表達比較重要、深刻的道理的一種文學體裁。1、篇幅短小,但寓意十分深刻。2、大都帶有諷刺性和勸喻性。
(三)常見的構段方式。
(1)順承式。自然段中的每句話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或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步步寫的。句子的前後順序不能調換的段式。如《飛機遇險的時候》 飛機飛得又快又穩。穿過雲層,可以看到積雪的山峰層層疊疊,好像波濤洶涌的大海。 II 突然,飛機遇到一股強烈的寒流,機翼和螺旋槳上都結了了冰,而且越結越厚。不大一會兒,機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飛機像凍僵了似的,沉甸甸的往下墜,還失去了平衡。機翼掠過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著山尖了,情況十分嚴重。 II 機長命令機械師打開艙門,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減輕飛機的重量,還要大家背上降落傘包,做好跳傘的准備。
(2)總分式。(或分總式、總分總式)這種構段方式,一般把段落分為總述和分述兩部分。總述包含著分述,分述緊扣著總述,成並列的的幾點(或幾個方面)來描述。如:
海里的動物,已經知道的大約有三萬種。它們各有各的活動方法。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游幾時公里,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火車還快。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還有些貝類自己不動,能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海底世界》)
這一段主要說海底的動物種類多,活動的方法不一樣。全段六句,前兩句總述「海里的動物種類多,活動方法不一樣」(層意);後四句分述「五種動物活動的方法」(層意)。可分兩層,第二層的四句話成並列關系。
(3)並列式。在一個自然段中,對一個事物或一種現象、一個道理等,從幾個方面、幾個部分或幾個角度加以敘述或說明。無主無從,層次可以調換。但一般說來,作者也考慮、推敲了邏輯關系。如: 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誇「好香」,這使我們全家都感到驕傲。//趕到曇花開放的時候,約幾位朋友來看看,更有秉燭夜遊的味道??曇花總是在夜裡開放。//花分根了,一棵分為幾棵,就贈給朋友們一些;看著友人拿著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裡自然特別喜歡。(《養花》)這里按「誇花」「賞花」「贈花」(層意)分為三層,它們之間是並列、平行的關系,不分主次。
(4)轉折式。這種自然段的敘述,是由一個方向轉到另一個方向,使意義相反或對立。段中常見「可是」「卻」「但是」「然而」等詞語。如: 這時候,邱少雲只要從火里跳出來,就地大幾個滾,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撲滅。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過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戰友。但是這樣一來,我們就會被山頭上的敵人發覺,我們整個班,我們身後的整個潛伏部隊,都會遭到重大的損失,這一次作戰計劃就全部落空了(《我的戰友邱少雲》)這一段共三句話,分為兩層。前兩句寫「我想撲滅邱少雲身上的烈火」(層意)。前後意思樹立,段中用了「但是」這個表示轉折的詞語。
(5)因果式(或果因式,因果因式、果因果式)這種結構形式的自然,一般都是幾句說話原因,幾句說話結果。只是作者根據需要,安排因果順序不一:有的原因在前,有的結果在前。段中常用「因為、由於、因此、所以」等詞語表示。如: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富饒的西沙群島》)這段中有三句話,前兩句說「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層意),是果;後一句說「海底高低不平」(層意),是因。所以分兩層,果在前,因在後,文中有「因為」一詞提示。
(6)除此之外,還有選擇式 、共個式、補充式(概括具體式)、主線插入式等等。
然而,我們在閱讀中很少遇到某種單純的構段方式。大多數自然段都是由多種結構結合或穿插起來組成的。
六年畢業總復習之閱讀篇 (二)
二、閱讀方法
(一)劃分段落的方法。(寫作順序)
(1)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段。按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果繼續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分段。如《飛奪瀘定橋》一課,我們首先可以按照奪橋的原因、經過和結果把文章劃分為三個部分。奪橋經過這一部分又可按「搶時間」和「奪天險」分為兩個部分。所以全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可以分為四個大段。
(2)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分段。時間階段性明顯,時間線索清晰的文章,可以按時間的變化分段。如《我的戰友邱少雲》一課,開頭交代了這次戰斗的目的,接著按「天還沒亮時」「中午」「黃昏時候」三個時間階段分別寫出了「潛伏」「犧牲」「殲敵」的具體情況。這篇課文按照時間變化的線索就應當分為四段。
(3)按空間方位的變換分段。寫景狀物的文章,多從不同的方位進行敘寫,分段時就應當按方位的變換來劃分。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可以按照「從金華出發?路上景色?雙龍洞奇景」地點變化分為三段。也可以將「雙龍洞奇景」一部分,再按地點變化,分為「外洞?孔隙?內洞?出洞」幾部分,全文可分為6段。
(4)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分段。(材料的性質)。有的文章,把相同的或相關的材料加以歸類,放在一個或幾個相鄰的自然段里,使它們共同表現文章中心的一個側面,這樣的文章,就應當按材料的性質來分段。如《勞動最有滋味》一課,作者從「勞動使人得到樂趣」「勞動使我們窮人骨頭硬,有自信心」「勞動會使我們的心思細膩」三個方面,說明勞動是最有滋味的事。因此,按材料的性質可以把全文分為三段。
(5)按所敘述事件之間的關系分段(敘述的內容)有的文章是從幾個方面介紹某一事物的,這樣的文章可以按照敘述的不同內容進行分段。如《黃河象》一課,首先介紹了黃河象骨骼化石的樣子和特點;接著講科學家對這頭黃河象化石來歷的假想;最後講人們挖掘這具象化石。按照敘述內容的變化,本課可以分為三段。
(6)按人物的行動或感情變化分段。在以寫人為主的文章,人物的行動或感情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這樣的文章可以按人物行動或感情變化的線索來分段。如《窮人》一課,先寫桑娜在海上起風暴的夜晚,焦急地等待著出海捕魚的丈夫歸來;接著寫桑娜去看望生病的鄰居西蒙,發現西蒙病死了,便把她的兩個孩子抱回自己的家裡;最後寫漁夫出海歸來,桑娜把西蒙死的消息告訴了他,漁夫主動提出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過來撫養。因此,本文按人物行動的變化可以分為三段。
(二)概括段意的常用方法。
(1)摘錄原句法。總分段式一般用總述句作為段意。因果段式一般抓「果」。如「弟弟學習很認真,也很刻苦。他懂得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革命勝利了,還要建設新中國。」本段段意就可用第一句話來進行概括。
(2)理解歸納法。並列關系的小段採用合並法,順承關系的小段採用取主舍次法。
(3)提問整理法。這種方法往往適用於敘述一件事情或描述一個人的自然段落。概括段意先要看清這段寫的是誰,在何時何地干什麼,或者是誰,怎麼樣。
(三) 分析寫作順序。
1、順敘。就是按照事物發展的時間先後的順序來敘述,也就是按事情發展進程的先後敘述。這種敘述方法容易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在順敘中也有以下幾種情況:
(1)按時間先後順序敘述。
(2)按地點轉移的順序敘述。
(3)按事物特點的幾個方面來敘述。
2、倒敘。倒敘就是把事情的結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來寫,然後再按事情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可以造成懸念,引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突出重點,造成深刻的印象。
3、插敘。插敘就是在敘述事情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插入一段有關的事情。插敘是為了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有時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對某種情況產生的緣由或某一事物的來歷作補充性的追敘。有時是為了對事情中某一清潔作注釋、說明。
4、補敘。補敘是對所敘述的人物、事件、情節等做簡短的補充說明。補敘和插敘的區別是:插敘往往是在敘述過程中暫時中斷情節,插入另外一件事,而補敘則是用簡短的話對前面所敘述的人或事做一些補充交代。補敘的特點是:前後必須有過渡的話,如果去掉補敘,前後內容仍然可以銜接起來。
5、分敘。分敘也叫平敘,就是敘述同一時間內不同地點的事物和發展過程。
(四)怎樣歸納中心思想
作者寫文章,總有一定目的,他想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歌頌什麼,鞭笞什麼,或說明一件事物,或明確一個道理,或表達一種情感等等,這些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概括中心思想,一般包括「寫什麼」和「為什麼寫」兩方面的內容,「寫什麼」指的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在記敘文中主要是指描寫的人物、事物、景物等;「為什麼寫」指的是作者的寫作目的。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五種:
(1) 分析題目。有些文章的題目是畫龍點睛之筆,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分析題目必須弄清題目的意思,判斷出題目的中心詞和關鍵詞,再看看文章是如何圍繞題目記敘內容、展開情節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又是如何從題目得到體現的。
(2) 分析中心句。中心句,也就是表現文章中心的句子。閱讀時,先要抓住這些關鍵的中心句;然後在理解中心句的意思,看看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那些內容,重點寫了什麼;最後用簡潔貼切的語言把中心思想概括出來。
(3) 分析主要情節。文章的主要情節就是文章的重點段落,而中心思想往往體現在主要情節中。因此,運用這種方法首先要找出文章的主要情節,然後再抓住其中的重點語句,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4) 分析主要人物。因為文章中主要人物身上所表現出的思想品格和精神面貌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的體現,因此,在分析主要人物時,必須注意文中對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性格和品質特徵的描寫,特別是要注意文章對人物的思想品質特點的刻畫。只有把文章內容與人和物的分析結合起來考慮,才能把握住中心思想。
(5)分析文章中的議論和抒情。有些文章,在記敘中穿插了一些抒情和議論部分,對於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很有幫助的。此外,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還可根據文章的體裁,抓住規律進行。如:寫人的文章從思想品質上概括;敘事的文章從事情的意義上概括;寫景的文章從抒發的感情上概括;說明的道理、揭示的規律上概括。
(五)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1、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
採用這種方法,首先要熟讀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內容,並在反復讀中找出句子的關鍵詞語。其次,要聯繫上下文找出文中與關鍵詞有聯系的句子,體會這些句子對關鍵詞的表達作用,弄清關鍵詞的本義及其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從而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
2、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理解句子不能脫離語言環境,只有聯繫上下文,多問幾個「為什麼」,從課文的內在聯系入手,層層深入,才可以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通過貫穿前後,上下聯系,層層分析,就會由淺層次的認識發展到深層次的理解,准確地把握句子的含義及其所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內外聯系,理解句子的含義。
所謂「內外聯系」是指在理解句子意思時要圍繞句子的關鍵點,將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相聯系,進行必要的思維補充,產生具體感受,領悟句子的含義。
(六)怎樣給短文加題目。
題目如同文章的眼睛。給文章加題目應做到:准確、簡潔、醒目。給短文加題目,可採用如下方法:
(1) 用點明文章中心思想的詞語作題目。如《別了,我愛的中國》《為人民服務》。
(2) 用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一個詞語作題目。如《草地夜行》《魯班學藝》。
(3) 用貫穿全文的線索作題目。如《一個蘋果》《一簸箕垃圾》。
(4) 用與文章內容密切相關的特定時間、地點作題目。如:《在仙台》《鄉村的傍晚》。
(5) 用與文章中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做題目。如《詹天佑》《糶米》。
六年畢業總復習之閱讀篇 (三)
三、領悟表達方法
(一)抓住事物的特點。無論是人、事,還是物、景,都有不同的特點。只有抓住特點寫,才能使讀者對事物留下清楚的印象。
(二)分清文章的主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緊密聯系的,讀課文時,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抓住主要的認真閱讀可以使我們加深對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也可以從中學到表達中心思想的方法。
(三)弄清文章的詳寫與略寫。詳寫,就是根據表現中心思想的需要,把重要的材料寫得具體、詳盡。詳寫的作用在於使所敘述的事件得到充分的表現,通過細膩的描寫,極力渲染、烘托中心或氣氛。把次要材料寫得概括些、簡略些,這就是略寫。分清主次,有詳有略,才能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在寫文章時,對人物在一定環境中的心理狀態和思想活動的描寫,叫做心理描寫。心理描寫能描述人物心靈深處的活動,對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刻畫人物形象,開掘文章的思想,深化中心,有重要作用。
(五)注意對事物的靜態與動態的描寫。靜態指事物處於靜止不動的狀態,如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等。動態指事物處於活動發展變化時的狀態,如鳥在飛、水在流、人在活動等。寫文章要注意靜態與動態的描寫,如果對比著描寫,一動一靜,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
(六)分辨事物和聯想。聯想是想像的一種形式,是作者對已經掌握的生動素材進行改造和生發,從而創造形象的主要手段。閱讀時注意分辨事物和聯想,就能按照作者的思路,准確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七)注意合理想像的內容。在已有材料和觀念的基礎上,經過新的組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思維過程就是想像。這樣文章內容更具體,更感人。
(八)注意文章的細節。細節描寫是對事件發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行為、動作以及環境等一些細微而又有典型意義的情節所做的細膩、具體的描寫,一般多指在細小的環節發面所做的描繪。要使人物刻畫得有聲有色,有血有肉,有立體感,細節描寫是不可缺少的。
(九)注意文章的過渡。過渡是指上下文之間的連貫銜接,是篇章結構里不可缺少的部分。需要加過渡文字的地方常常是:內容轉折的地方,敘述與議論、倒敘與順敘、順敘與插敘相轉折的地方,論述問題時由總述到分述或由分述到總述的地方。過渡的方式一般有三種:1、前後相鄰的兩層意思或上下段意思跳躍不大,可用過渡詞語:因此、那麼、但是、不過、由此可見、總而言之等。2、前後兩層意思或上下兩段意思跳躍或轉折較大,一般用過渡句。3、文章前後兩部分內容都較復雜,兩部分之間的意思跨度或轉折很大則需要用承上啟下的段落來過渡。
(十)注意文章的前後照應。照應是指前後映襯,上下互相呼應。也就是前面講過的內容,後面有著落;後面要講的內容,前面有適當的提示或交代。恰當地運用照應手法,既有助於揭示文章前後內容聯系,使文章線索清晰,前後連貫,又可使文章顯得緊湊、嚴密還能引起讀者的思索與回味,有助於突出主題。常見的照應方式有三種:1、開頭和結尾的照應,可使文章顯得完整。2、行文中的照應。這種行文中的此呼彼應,可使讀者感到文中有緊密的內在聯系。3、文章與標題的照應,這種照應,使文章內容處處緊扣題目,文題緊密聯系。
5.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習作學情分析
太夫人誕生啊啊我的愛的
6.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學情分析及說課模板
http://www.shuoke8.cn/soft/show.asp?id=4503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桂花雨》 未知 2008-04-22 143
· 《桂花雨》說課、教學設計尊敬的各位老師,你們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桂花雨》。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
http://www.shuoke8.cn/soft/show.asp?id=2665
人教版第八冊《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未知 2008-03-31 79
· 在讀中眷注生命――人教版第八冊《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一、把握聯系,領悟教材這是人教版第八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對侵略行徑的無比仇恨,圍...
http://www.shuoke8.cn/soft/show.asp?id=2658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 尊嚴說課稿 未知 2008-03-31 55
· 尊嚴說課稿一,說教材《尊嚴》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2單元第七課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從文章內容體會思想.本篇課文描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
http://www.shuoke8.cn/soft/list.asp?classid=437
《蟋蟀的住宅》第二課時 說課設計 未知 2008-08-15 3
· 四年級語文上冊《蟋蟀的住宅》第二課時說課設計第一部分說教材一、教材簡析從教材編排來看,本冊有兩個訓練重點: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蟋蟀的住宅》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爬山虎的腳》說課 未知 2008-08-15 2
· 四年級語文上冊《爬山虎的腳》說課方案一、緊扣特點說教材。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第6課《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學習課文1-5自然段。《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設計 未知 2008-08-15 2
·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設計1 《數星星的孩子》是浙江省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文章。這—單元的課文一般都是介紹一些自然科學常識的。《數星星的孩子》雖然也提到有關這方面的知識,但我認為...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三味書屋》說課設計 未知 2008-08-15 2
· 《三味書屋》說課設計 一、教材分析 我說的是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七單元第二課《三味書屋》。這篇課文具體介紹了三味書屋內部的陳設和魯迅童年時期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好學的事跡。全文共3段。第1段指明三...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貓》說課設計 未知 2008-08-15 1
· 《貓》說課設計從「文本課程」到「體驗課程」——《貓》說課設計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春天的雨點》說課設計 未知 2008-08-15 2
· 《春天的雨點》說課設計 教材分析 《春天的雨點》是義務教材第八冊第四單元的一篇寫人記敘文。文章記敘了烏漢娜老師為上課走神的學生達麗瑪補課並護送她回家的事,贊揚了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這位學生的祟高的...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登山》說課稿 人教版 未知 2008-08-15 2
· 《登山》說課設計 說教材 《登山》是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八冊中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記述列寧隱居在普羅寧,有一天,為了看日出主動走了一條危險的近路。下山時,為了鍛煉意志,他仍舊走那條小路...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驚弓之鳥》說課設計 未知 2008-08-15 2
· 《驚弓之鳥》說課設計 《驚弓之鳥》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8冊第10課。這是一則成語故事,講的是古時候魏國一位有名的射手更贏不用搭箭,居需拉弓,便使天上飛過的一隻大雁掉下來的事。從中反映出...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說茶》說課設計 未知 2008-08-15 2
· 《說茶》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 《說茶》是省編義務教材第七冊的第二十四課。本課的閱讀重點仍然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課文介紹了我國是茶的故鄉,還介紹了茶葉的種類,喝茶的好處及中國茶具的質...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說茶》第二課時說課設計 未知 2008-08-15 2
· 《說茶》第二課時說課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第八冊第三單元第3篇課文。課文介紹了我國是茶的故鄉,介紹了茶葉的種類、喝茶的好處及中國茶具的質地和造型,是一篇知識性很強的小品文。課文中有...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觀潮》說課設計 未知 2008-08-15 1
· 《觀潮》第二課時說課設計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觀潮》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景象,...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秋遊景山》 說課 未知 2008-08-15 1
· 《秋遊景山》說課設計 落實語文工具性,加強語文情感性,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素質化的兩大基點。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語文工具性和情感性的訓練在實踐中往往倚輕倚重,很難得到較好的統一。或是突出了工具...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少年聶耳》說課 未知 2008-08-15 2
· 《少年聶耳》第二課時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理解 1.教材特色。 《少年聶耳》是浙江省編的義務教育教材第二單元中的一課。這是一篇記事寫人的文章。作者懷著對我國傑出的音樂家聶耳的祟敬心情,用簡潔明...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小鎮的早晨》第一課時說課設計 未知 2008-08-15 2
· 《小鎮的早晨》第一課時說課設計 今天我說的《小鎮的早晨》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第六單元的閱讀訓練重點是學會用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閱讀課文。這篇課文描寫了蠶鄉小鎮早晨...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萬年牢說課材料及教學設計 四年級語文說課 未知 2008-08-13 2
· 萬年牢說課材料當初選擇《萬年牢》出於三點考慮:一是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沒有在這樣公開的場合上略讀課文,我需要嘗試。二是因為網上沒有發現這篇課文的課堂實錄,一些教學設計也都是非常簡單的,而我需要的是...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真實的高度》說課及教案 人教版第七冊語文說課 未知 2008-07-31 12
· 《真實的高度》課前說課人教版第7冊選學課文《7真實的高度》主要內容:課文記敘了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不依靠父親大仲馬的盛名,堅持以自己的真才實學進行文學創作,最終以《茶花女》問鼎文壇的感人故事。本堂課的教...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泊船瓜洲》說課設計 未知 2008-05-14 61
· 《泊船瓜洲》說課設計這首詩通過描寫詩人泊船於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時的所見、所思、所感,表達了作者思鄉、愛鄉和急於返鄉鎮的心境。詩句語言凝煉,意境優美,同時反映了作者對家鄉的深切懷念和熱愛。由此可見,本文...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7. 四年級下學期語文園地五學情分析
熱愛生命大家都知道,在世界萬物中,唯有生命最為珍貴,沒有生命就沒有一切,版失去權生命,就失去自我,失去生活的權利,我們要熱愛生命。一粒種子,一隻螞蟻,都是聯系著一條小小的生命,在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中,是人類用一顆熱愛生命的恆心,編制了一條文明的生命之河。自強不息的海倫·凱勒終身殘疾,殘而不廢的劉俠,雙耳失聰卻創作出世界名曲的貝多芬,都在向我們訴說著生命的真諦。是什麼力量讓他們變得偉大?有什麼力量讓他們自強不息?我,是生命,是生命那火一般的力量,讓對他們而言不公平的命運變得熠熠生輝。生命是一種神秘的力量,說它脆弱它就像薄冰一樣不堪一擊,說它堅強,它又如大山一般堅忍不拔。海倫·凱勒是一位雙耳失聰、雙目失明的不幸的殘疾人,但她憑著自己堅強的毅力和信念,憑著對生命的熱愛,先後掌握了四門外語,成為哈佛大學的一名殘疾學生,你能不說這是生命的奇跡嗎?生命是短暫的,我們去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用短暫的生命,繪出一副絢麗多彩的畫!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