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期末復習計劃和目標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一學期的時間就快過去了。進入期末復習階段,我們更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所以我制定了下面這份復習計劃,希望它能幫助我的期末復習。
1、剋制自己貪玩的慾望。到了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刻,每天晚上應適當減少玩兒和娛樂休閑的時間。多拿出些時間來看看書。
2、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課下認真復習(語數英)。上課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要走神,畫出老師說的重點。課下不要光想著玩兒,沒事就拿出自己的書來看一看,回顧一下。
3、每天晚上定時定量復習一個單元(語文)。抓住每一課的重點句子多讀幾遍。要背過這個句子的理解、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還要掌握這個句子的修辭方法,並說一說這里運用比喻或者擬人的修辭方法有什麼好處。還要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發生在哪個時期,借這個故事來贊揚誰,或者贊頌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記一記詞語盤點的詞,背一背日積月累。(數學)背一背這個單元的定義,再做一遍書上的題,還要做一些課外的輔導題,多掌握一些體型。(英語)重點背這個單元的單詞、粗體句子。掌握句式,學會運用。
4、多練筆(語文)。在最後的這幾周時間里,應該多寫寫作文,而且要從多方面入手:寫人、寫景、寫物、寫事、寫讀後感觀後感、縮寫、想像、寫信、看圖作文、發言稿、寫研究報告,總之,可選的主題有太多太多......
這就是我的期末復習計劃,同學們老師們你們還可以給我提出其他好的意見,我會虛心接受。祝願同學們在即將升入小學6年級的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Ⅱ 做為小記者該怎麼做
想當好一名小記者,首先就要學會采訪,然後寫出真實的新聞報道,及時地發表出來,讓公眾及時了解發生在身邊的好人好事、新鮮事、突發事……
事件發生時,要及時地趕到現場對當事人進行采訪,了解事情發生的起因和經過,還要采訪現場的目擊者以及前來處理該事件的相關政府部門的負責人。觀察一定要仔細。
寫新聞報道必須要抓住新聞的六要素:什麼時間when、什麼地點where、什麼事件what、為什麼why、怎樣發生的how和當事人who,即五個w一個h。
然後在寫新聞報道時,一定要客觀、真實、細致、及時進行報道。
我想我能做好以上幾點,再加上自己的認真努力,我們都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校園小記者。
怎樣當個小記者
當好小記者首先要培養新聞敏感
好多同學都很羨慕記者的職業,自己也想當個小記者,好讓自己寫的文章、拍的照片登在報紙上,讓自己的同學、老師、爸爸、媽媽看到,那該多神氣呀。可是,當個小記者並不簡單,記者身上肩負的責任重大,他寫的文章要經得起千百萬讀者的審閱,不能出現一點差錯.所以,你如果有這個美好的願望,從現在就要努力,了解當一名記者的職責和應具備的條件,培養自己的新聞意識,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質。這樣,你才能從今天的小記者,成長為一名真正的記者。
一、什麼是新聞:
1、新聞的定義——新聞是指「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這里包含了三層意思。
(1)「新近發生」,是說新聞發生的時間,一般來講,新聞越新越好。
(2)「事實」是個新聞寫作的邏輯起點。新聞工作的最大特點是用事實說話不能杜撰。
(3)「報道」指選用恰當的新聞體裁通過大眾傳播媒體進行傳播。
以上三個方面是構成新聞定義的基本內容,缺一則不能構成新聞。作為一名小記者,因為受到年齡和校園環境的限制,所以,報道的內容常常是發生在校園內的新聞,是大多數同學都關心的新聞,也有人管這樣的新聞叫做校園新聞。
2、新聞的幾種寫作體裁——新聞體裁有消息、通訊、來信來電、特寫、綜述、新聞評論、新聞攝影等。
二、構成新聞的基本要素及寫作特點:
簡單概括起來,新聞的要素就是五個W和一個H。即「什麼時侯」(when)、「那裡」(where)、「誰」(who)、「是什麼」(why)和「怎麼樣」(how)。聞寫作的特點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真、新、奇、短、精、深。
三、新聞寫作的特點:
1、 真——新聞的真實性,這點是最重要的。有的同學寫作文總愛虛構一些情節,或是模仿別人的文章「照葫蘆畫瓢」。如果說在寫作文時還勉強允許的話,而在新聞中則是大忌,是絕對不允許的,新聞要求絕對真實。
2、新——兩層意思,一是指剛發生的新鮮事;二是指老事情新角度,由這個角度所揭示出來的新內容。
3、 奇——指特殊。找不一樣的地方,比如,我們報道一般的學校新聞比較多了,讓人也有看關慣了聽膩了的感受。那麼能不能報道一下特殊的學校,像盲童學校、弱智學校、聾啞學校的學生是怎樣生活、學習的;他們的想法和學習成績;他們的老師為他們所作出的奉獻;他們的幸福與苦惱等。
4、短——指文章的篇幅要短,要求抓住主要特點,重點突出,簡明扼要。
5、 精——指文章語言精煉,不講廢話,用不著敘述的地方不用敘述,用不著解釋的地方不用解釋,一句話能說清楚的不說兩句話,能用一個詞語來表達的就少用句子。
6、 深——指稿件所揭示的問題要有深度,一條新聞報道的深淺度和它的價值大小,就看記者通過信息反映事物的本質程度如何,小記者在學習寫作時,要多觀察、多思考,在逐步提高的基礎上,寫出一些能引起人們關注的有一定深度的好新聞。
四、新聞的幾種方法:
1、觀察法——作為一名小記者,要有一雙「新聞眼「。每到一個地方都要留心觀察周圍的環境,觀察人和事,看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或出現了那些變化,然後經過思考、分析,判斷是否有新聞。
2、 聆聽法——作為一名小記者,要長著一對「新聞耳」。除了每天要注意看電視、聽廣播之外,還要注意聆聽老師、同學和家人的談話,有時從他們的談話中就能挖掘出一些反映人民思想動態的新聞。
3、調查法——作為一名小記者,應該學會搞調查。調查是手段,不是目的,調查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同學們在想什麼,關心什麼,有哪些熱門話題,他們有什麼願望、追求、憂傷與歡樂,他們對什麼最感興趣等等。調查之前可以制定一個調查提綱,有目的地深入到同學中間,以各種形式開展調查活動,以獲取第一手材料。
4、挖掘法——這里講的有兩種情況,一是本來就是新聞,還是追根究底地挖出潛在的新聞,從一條小消息,經過深入了解,搞出一條大的新聞。二是本來從座談或采訪中沒有找到新聞線索,通過深挖,挖出一條有影響的新聞來。
5、追蹤法——這里是指抓住一條新聞線索,經過追蹤采訪,作連續報道。這樣的報道更完整更充實,有時很能吸引讀者。
6、開拓法——從字面理解就是開拓新領域,也可以理解為選擇新角度。總之,就是要沖破原有的框框或模式,使我們報道的范圍更寬、面更廣,這主要對已經有了一些經驗的小記者而言。
7、交友法——作為一名小記者應努力多交一些朋友,這樣,通過朋友之間的交往,便可以了解許多自己這個年齡段以外的人和事。
8、閱覽法——也有人稱之為收集資料法,就是在平時讀報、聽廣播、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受到啟發,觸類旁通,從報紙上的莫一消息,引發你對自己身邊發生的莫一事情的關注或興趣,經過采訪寫出新聞;有時甚至不用采訪都能清清楚楚記起有關的事情。
以上列舉了八種獲取新聞線索的方法。當然不只是這八種,還可以例舉出一些。但對小記者來說,能學會這八種,並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相信你不會覺得自己身邊沒有新聞,也不會覺得沒什麼可寫或不知寫什麼了。只要自己勤奮、努力,一定能時常找到新聞線索,也能時常寫出好的文章。
五、怎樣培養自己的新聞敏感:
1、國家大事 2、關注自己身邊小事 3、開動腦筋,勤於思考 4、學會抓住「新聞眼」 5、學會利用新聞線索 6、新聞是「跑」出來的 7、學會挖新聞 8、新聞也需要策劃。
六、當好小記者要學會新聞采訪
( 1 ) 采訪的特點——采訪是寫作的基礎。記者就好比是工廠的采購員,要到社會上去「采購」大量優質的「原材料」——新聞素材,經過「加工」——寫作,才能製造出「產品——新聞稿。
( 2 ) 采訪有時間的限制——新聞報道要及時、准確,所以特別強調時效性,要求在截稿時間之內完成采訪、寫作、發稿任務。如果拖到截稿時間之後,早已時過境遷,大家都知道的事就不能再叫「新聞「。
( 3 )有明確的目的——記者采訪,是圍繞新聞報道的中心,去採集出來,對有關人員進行訪問,它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
七、采訪的方法:
1、「一對一」式方法——「一對一」式采訪是記者必備的「常規武器」它的好處很明顯:(1)記者可以迅速而直接地從采訪對象哪裡,獲得所需的新聞材料。
2、記者可以隨時提問,交談比交深入、具體。
3、「 一對多」式采訪——一個記者采訪多個對象,它的好處在於:(1)能搜集較多的新聞材料(2)幾個采訪對象一起接待記者,比較放鬆,氣氛容易融洽、和諧。
4、「多對一」式采訪——多個小記者共同采訪一個人它的好處就是:(1)幾個同學一起采訪,有利於克服采訪時的緊張情緒,可以使氣氛輕松愉快(2)有利於相互補充提問,補充筆記,獲得真實全面的材料。
八、采訪前要精心准備:
1、有明確報道思想
2、悉采訪對象的基本情況
3、采訪提綱;
範例:
「手拉手地球村」大型公益活動采訪提綱
1、報道思想:
通過對活動的采訪,報道同學們在活動中的典型事跡,表現同學們關注社會、關愛環境的思想境界。
2、采訪順序:
第一步:采訪「手拉手地球村」活動的主辦者——了解背景資料。(1)是否是首次舉辦這類活動?(2)為什麼要舉辦這次活動?(3)活動的方式和內容包括那些?
第二步:采訪參加「手拉手地球村」活動的幾位同學——獲得現場材料。
(1)怎樣參加這次活動?(2)有什麼收獲和感受?(3)今後還將怎麼做?
第三步:采訪現場參加活動的部分領導——深化報道思想。(1)舉辦這類活動的意義是什麼?(2)怎樣讓全社會都來參與環保行動?
3、采訪時間:
(1)先用半天時間采訪主辦者,完成第一步;
(2)再用半天到活動現場采訪同學和領導人,完成第二、三步。
4、新聞稿體裁:通訊
5、寫稿時間:共兩天
(1)整理筆記:一天
(2)寫新聞稿:一天
這樣,小記者可以在活動的第三天發稿,保證了稿件及時刊發。
4、的采訪物品:
(1)證件類:「小記者胸卡」或「小記者證「是小記者采訪的有效證件。
(2)綱:這是我們采訪活動的「路線圖」,它會帶領我們一步步有條不紊地進行采訪。
(3) 采訪包:采訪包是小記者采訪時所背的專用包,裡面應該放些什麼東西呢?筆、采訪本,當然不可缺,有條件的可以配錄音機或采訪機,喜歡攝影的還可以帶上照相機。
九、采訪時要全力投入
(一)迅速進入角色:
(1)采訪長輩時,應直截了當、禮貌大方
(2)采訪同輩時,應活潑親切,會調節氣氛。
(二)提問是關鍵:
1、提問的四種方法:
(1)正面問:——提問時開門見山、直截了當,不繞圈子,這就是正面問。
(2)側面問:——如果正面問時,得不到好的回答,就可以採用側面問的方法,幫助采訪對象回憶、聯想,問出真實、具體的新聞材料。
(3)反面問:——有時候,采訪對象會不太情願接受記者采訪,有的因為謙虛不願談,有的因為有想法不敢談等等。對於這些情況,記者可以採取一種反面問的方法,有意刺激一下采訪對象,引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從「要我談」變為「我要談」。
(4)追問法:——就是根據采訪對象回答的一個情節、一件事情或其他材料,緊追不舍地問下去,一層層地挖掘出最真實的新聞材料。
2、提問時的注意事項:
(1)一次只問一個問題。
(2)提問要短不要長。
(3)提問要多問「為什麼」
提問是采訪的關鍵,方法和技巧都不難掌握。只要我們善於學習、實踐和總結,就能練就一個敏感的「新聞腦」打開采訪對象的「話匣子」「挖」出我們想要知道的信息和材料,提高采訪的質量。
十、當場做筆記:
1、筆記的內容——(1)記要點。(2)記疑問點。(3)記錄下采訪對象的有特點、有個性的語言。(4)記錄下觀察到的情景。(5)記想到的。
十一、采訪後要及時整理:
1、儀表自然,著裝整潔。
2、善於傾聽、交流。
3、排除干擾,全神貫註:(1)注意運用目光交流。(2)學會不被干擾打斷
思路
十二、采訪後要及時整理:
1、整理要及時:——采訪一結束,就要抓住印象最深的「記憶的黃金時段」立刻整理記錄。
2、整理的內容:——整理筆記、整理錄音、核實材料。
3、充分發揮筆記的作用:——寫好新聞搞、積累新資料。
建議想學習小記者知識的同學到當地書店購買由科學普及出版社,朱炳昌、周江榮主編《怎樣當個小記者》這本書,以便更好更系統的學習小記者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