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人教版小學語文單元目標

人教版小學語文單元目標

發布時間:2020-12-24 03:32:19

A.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四單元16課《橋》的課文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文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這座橋梁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

這篇課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在表達方法上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1)構思新穎別致,設置懸念,前後照應。課文先寫老漢將一個小夥子從隊伍里揪出來,讓他排到隊伍的最後;又寫小夥子讓老漢先走,而老漢把小夥子推上了橋,但就在這時木橋塌了,他們二人被洪水吞沒了;最後寫洪水退了以後,一個老太太來祭奠兩個人,一個是她的丈夫,一個是她的兒子。故事到這里戛然而止,直到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漢」和「小夥子」的關系。這雖讓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聯系前文仔細想想,又覺得在「情理之中」。這樣安排結構,達到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2)本文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如,課文開篇就寫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短短的四個字,構成了兩句話,不僅描寫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現出雨水的來勢兇猛,為下文的山洪暴發作了鋪墊。再如,課文最後寫「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這里每句話都單獨成段,語言極為洗練,卻加強了故事的悲壯色彩,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增強表現力。如,「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擋。」「他像一座山。」「老漢凶得像只豹子。」這幾句話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使描寫生動形象,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再如,「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這里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把洪水瘋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繼續引導學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二是幫助學生在讀書思考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難點是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這里把老漢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現了老漢的威嚴、冷靜,與人們在山洪暴發時「驚慌」「瘋了似的」「跌跌撞撞」「亂哄哄」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又寫出了老漢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這座「山」是人們獲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②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這里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不僅形象地寫出了木橋在洪水的沖擊中、在人們的重壓下即將斷裂的危急情景,也為下文寫木橋的轟塌埋下了伏筆。

(2)對詞語的理解。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騰轟鳴,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課文是指洪水來勢兇猛,奔騰呼嘯。

狂奔:迅猛地奔跑。本課是形容洪水奔流而下、勢不可擋。

獰笑:凶惡地笑。本課是形容洪水的兇猛、可憎。

擁戴:擁護推戴。

放肆:(言行)輕率任意,毫無顧忌。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發出聲音。本課是指木橋在洪水的沖擊下發出的響聲。

祭奠:為死去的人舉行儀式,表示追念。

勢不可擋:來勢迅猛,不可阻擋。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穩。

二、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狂奔、獰笑、擁戴、清瘦、沙啞、放肆、豹子、呻吟、攙扶、祭奠、亂哄哄、勢不可擋、跌跌撞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4.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本課,可以由課題入手,激發學生閱讀的慾望。教師上課伊始,可先板書課題,然後回憶以前曾經學過的有關「橋」的課文有哪些,並簡要說一說分別寫的是什麼內容。如,《蘭蘭過橋》寫的是新奇的潛水橋和塑料橋;《趙州橋》介紹的是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寫的是海峽兩岸人民用愛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陸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這篇課文僅用一個字「橋」做題目,作者會寫些什麼呢?這又是一座什麼樣的橋呢?可以讓學生展開想像,大膽地預測文意,然後再去讀課文。這樣做,既能夠通過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有助於培養學生根據題目揣測課文內容的能力。

2.要讓學生先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並談一談自己讀文後的感受,然後圍繞「課文中的老漢是個怎樣的人」細讀課文,畫出描寫老漢的有關語句,在旁邊做簡單的批註,之後與同學交流自己對老漢的認識。

課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悟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因而,在學生對老漢有了一定的認識後,要讓學生畫出課文中令自己感動的句段,談一談原因,然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自己的感動,從而升華對老漢的理解和認識。朗讀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讀出洪水的肆虐,情況的危急,人們的慌亂和老漢的沉著、鎮定。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人物的情感,加深對老漢的理解,並通過朗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從而使學生與作者、文本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3.理解題目的深刻含義,是教學本課的難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理解課文之後再次就題目展開討論,說一說課文為什麼以「橋」做題目,從而深刻體會「橋」所蘊含的深意。之後,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贊美老漢,並盡量使用上「橋」字,如,「老支書,你是村民們跨越死亡的生命橋!」「老支書,你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永遠不會坍塌的橋」。

4.在學生理解、感悟了課文內容之後,還應注意從表達方法這一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和評價。教師可以藉助課後思考第3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評價,讓學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課文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從課文結構的安排、句式特點、語言描寫等多個角度引發思考,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5.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6個,會寫的字有14個,應注意「肆」的聲母是平舌音,「攙、呻」的韻母是翹舌音,「瘋、獰、淌、瞪、膛」的韻母是後鼻音,「呻、攙、奠」的韻母是前鼻音。要求會寫的字,可以讓學生先觀察、後分析、再仿寫。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重點指導,引導學生把字讀正確、寫美觀。

四、教學案例

第 一 課 時

1.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請看老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以前我們學過的有關「橋」的課文,都有哪幾篇?簡要地說一說這幾篇課文分別寫的是什麼內容。

(3)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又會寫些什麼內容呢?請同學們大膽地猜測一下。

2.初讀課文,驗證猜測。

(1)快速讀課文,看一看你剛才的想法與作者所寫的內容有沒有吻合或者相似之處?

(2)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

(3)我們平時在讀文章的時候,要養成一個習慣,看見題目後先想一想這篇文章可能會寫些什麼,如果讓我來寫,我會怎樣寫。如果能夠堅持這樣做,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會提高得更快。

(4)再次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正確,句子讀通順。遇見不理解的詞語可以通過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決,也可以向學習夥伴請教。

(5)檢查生字認讀和課文朗讀情況,對存在問題予以指導。

3.細讀課文,探究人物。

(1)想一想課文中的老漢是個怎樣的人,畫出描寫老漢的有關語句,在旁邊做上批註。

(2)與小組同學進行交流,互相補充完善。

(3)組織全班交流。你認為老漢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麼。請同學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

(4)課文在寫「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小夥子被洪水吞沒了」時,「老漢似乎要喊什麼」,想一想:老漢要喊什麼呢?

4.布置作業:抄寫生字詞。

第 二 課 時

1.聽寫詞語。

2.感情讀文,升華感受。

(1)課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動?畫出有關語句,並在旁邊寫上你感動的原因。試著把你的感動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先說自己在哪些地方深受感動,為什麼感動,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並說一說自己為什麼這樣讀。組織學生共同評議。

(4)指名有感情朗讀全文。

3.研讀課文,學習寫法。

(1)這篇課文感人至深,震撼人心。除了內容的原因外,還因為作者在表達方法上的獨具匠心。請同學們再來認真讀讀課文,看一看作者在表達上都有哪些特點,比一比誰的發現多。

(2)小組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一小組的發現多。

(3)各小組推薦代表匯報本組「新發現」,教師可以圍繞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探究發現、歸納總結。

探究問題1作者為什麼要到結尾才點明「老漢」和「小夥子」的關系?你認為這樣安排結構有什麼好處?

探究問題2文中多處描寫了大雨和洪水,把這些語句找出來,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

探究問題3這篇課文很多句子很有特點,你發現了什麼,這樣寫給人一種怎樣的感覺?

4.交流收獲,總結提高。

學習課文之後,你有哪些收獲?可以從思想內容上談,也可以從表達方法上談。

5.布置作業。

寫一篇讀後感。

B.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復習目標

一、積累運用:(23分)1、下列加點詞語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A倜儻.(tǎng)秕.谷(bǐ)攛.掇(cuān)氣沖斗.牛(dǒu)B祈.禱(qǐ)赫.然(hè)元勛.(xūn)迥.乎不同(jiǒng)C亘古(gèn)厭惡.(wù)喧.鬧(xuān)熱情澎湃.(bài)D重荷.(hè)木屐.(jī)默契.(qiè)慷慨淋漓.(lí)2、指出下列詞語中的4個錯別並改正。(4分)群蟻排衙鞠躬盡粹疏疏朗朗鋒芒必露一返既往知恩圖報參次不齊人跡罕至3、下列下點的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⑪仰之彌.高(更加)讕語..:沒有根據的話⑫氣沖鬥牛..:(星宿名,泛指天空)義憤填膺.:肚子⑬躊躇..:猶豫鮮.為人知:少⑭警報迭.起:(屢次)瀝.盡心血:(滴)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⑪《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用了夾敘夾議的方法記述了聞一多先生的事跡,表現出他說做統一,表裡如一的高尚人格,贊揚了他為國家、為民主的獻身精神。⑫《未選擇的路》一文中作者重點寫自己選擇了很少留下旅人足跡的路,以表現自己不隨波逐流,勇於向困難挑戰的獨立人格。⑬《社戲》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刻畫了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⑭《音樂巨人貝多芬》敘述了貝多芬的生活狀況及精神狀態,展現了他內心世界,贊頌了他獨特的氣質和堅強的個性。5、根據課文內容填空:(8分)⑪有詩雲:「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木蘭詩》中有相似的詩句是:,。⑫夜發清溪向三峽,。⑬現在卻常是憂郁。,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⑭卒之為眾人,。6、下列一段話有三處語病,找出來並修改。(3分)現代社會需要具有綜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們在日常學習中應重視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②我們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培養交往能力,以免將來走入社會不被淘汰。③我們的老師為了培養我們的這些能力,可真是廢寢忘食,處心積慮。①句的修改:②句的修改:③句的修改:7、名著閱讀(2分)《水滸》中敘述了好漢「大鬧野豬林」,「逼上樑山」的故事。(填人名)二、閱讀理解:(47分)(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13分)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有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8、本段寫景的重點是什麼?(用原文中一句話來回答)(2分)9、這段景物描寫扣住了景物各自的特點。描寫菜畦、桑葚,突出了它們的,描寫皂莢樹,石井欄,突出了它們的;描寫蟋蟀、油蛉,突出了它們的;描寫覆盆子則突出了它的味道。(3分)10、描寫泥牆根一帶的趣味敘述了四件事,請概括這四件事,(每件事不超過6個字)(4分)11、哪一句運用了聯想手法?(2分)12、這段文字所表達的中心是:(2分)A百草園的動物五彩繽紛B百草園的生活豐富多彩C百草園的自然景物豐富多彩D百草園的各個角落美麗如畫(二)善良的種子(17分)朱成玉①父親常駐說,只要人幫人,世界上就沒有窮人。②父親不捨得花錢,是村裡有名的「摳王」,可是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從來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盡量去幫助。記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費給了一個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回家。不知情的鄉鄰以為父親又是為了節約路費,「摳王」的名號在村裡愈發叫得響亮了。③父親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顧的對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時節,父親和幾個鄉鄰去城裡買種子。買完種子後,父親的兜里還剩下100多塊錢,他沒花,還午飯都沒捨得吃,就和幾個鄉鄰急匆匆地坐上了回鄉下的客車。大概是買票的時候,他兜里的那張100元的票子被人瞄上了,再翻口袋的時候,那張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飛了。在那個年代,100塊錢不小的數目,可以買很多東西呢。父親急得滿頭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確定錢丟了之後,父親感到眼前一黑,差點暈倒過去。車上人很多,父親看著滿車廂的人,感覺每一個人都像是偷錢的人。④父親正在心裡痛罵自己粗心大意的時候,聽到車上有個女人聲嘶力竭地尖叫:「我的種子丟了,你們誰看到我的種子了?那可是我家裡一年的種子啊„„」⑤那個丟了種子的女人在那裡不停地抽泣,她說她把種子放在站點,自己去解了個手,就這這小會兒工夫,種子咋就沒影了呢。她說她家裡死了男人,里里外外都靠她一個人支撐著,她命苦啊。她呼天搶地。車里的人都紛紛對這個丟了種子的人表示同情,紛紛譴責那個偷種子的缺德人,他斷了窮人家的活路。⑥「不管咋的,先上車再說吧。」父親勸她,忘了自己也是個遭遇了盜賊的人。⑦父親向同來的鄉鄰要了個空袋子,放到那個女人手裡。他解開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個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裝種子,一邊捧一邊說:「你少種點,我也少種點,日子總能挺過去的。」與父親同來的鄉鄰,看到父親所作所為,也都紛紛打開袋子,往那人的空袋子里捧種子。不一會兒,那個空袋子就鼓了起來,彷彿吃飽飯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也不知說什麼好,一個勁地要給父親和鄉鄰磕頭。父親說:「誰還沒有個難處,都幫一把就挺過去了。」⑧滿車廂的人都親眼目睹著父親的小小善舉,他們不知道父親的心靈剛剛經歷的創痛。父親也自始自終

C.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教學目標應該怎麼設置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制定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因為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處於核心位置,它決定著教學行為,不僅是教學的出發點而且是教學的歸屬,同時還是教學評價的依據,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調控功能。倘若確立教學目標這個環節出了毛病,必將導致教學活動的偏差或失誤。因此,必須十分重視目標制定這項工作。制定教學目標有以下依據:1.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國家頒布的文件,它規定了學科教學的目的、任務、內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編寫教材、進行教學、評價教學質量的依據,當然,也是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一方面,我們編制的所有目標不應當超綱,另一方面,全部目標的合成,也不能低於大綱的總體要求。2.教學內容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教學內容也有不同的教學要求。要吃透教材,把握編者意圖,順著編者思路去設計教學目標,要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去考慮目標的側重點。比如初中語文教材是按單元編排的,每個單元冠有「單元提示」,在其簡短的文字中,已將學習該單元的要求作了交代。在教讀課文的課題下面,印有該課的「訓練重點」,在自讀課文的「自讀提示」中也作了類似的說明。這些材料都不是閑言廢語,它們已把編者的意圖告訴了我們。在編寫教學目標時,要緊扣這些文字,努力用具體的目標來落實其要求,並把它們當作中心目標或重點目標來對待。3.學生實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脫離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對學生年齡特點和實際學習能力必須予以充分考慮,在重視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要適當照顧「兩頭」,即對學得較快與學得較慢的學生因材施教。

D.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分析的總體目標是什麼

我今年正好教到二年級哦,那麼首先我建議你去看課標,教材編寫就是按照課標進行,課標很好的向我們詮釋了二年級學生所應達到的目標

低年級課標要求如下: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應以馬克思主義和教育科學理論(調換詞序)為指導,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敗得失,借鑒國外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語文課程應為提高學生道德品質(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二、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同時,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繼承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並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當密切關注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現實生活的變化,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目標,開發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形成相對穩定而又靈活的實施機制,不斷地自我調節、更新發展。

三、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1.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之下,按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這四個學段,分別提出「階段目標」,體現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

2.課程目標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學段相互聯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3.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第一學段為「寫話」,第二、第三學段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系,加強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協調地發展。

4.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部分,對教科書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學、評價等,提出了實施的原則、方法和策略,也為具體實施留有創造的空間。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階段目標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左右,其中800(-1000)個左右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寫字姿勢要正確,字要寫得規范、端正、整潔,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學習獨立識字。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用音序檢字法查字典。(部首)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

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5.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原10條,現7條,更緊湊)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改「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原: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閱讀全文

與人教版小學語文單元目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