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一年級入學教育該講些什麼
上課的規則,比如:
1.下課要及時上廁所
2.上課發言要舉手,聲音要大,
3.把東西專保管好屬,
4.別和別人打架,
5.哪些地方不能去,
6.做操時要快靜齊,
7.老師講話,下面要仔細聽,聽清楚要求再去辦事情
8.值日做干凈。
比較雜,就是一些規則和要求,每天都要耳提面命,反復強調。
❷ 請問一年級新生的入學教育怎麼講
如何教育一年級新生
對於小學一年級新生來說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地走過這個轉折點呢。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就算家長工作再忙,也要關注他們在校的學習生活,天天最少也要抽出十分鍾的時間與孩子交流。作為一個老師,我有如下建議。
1、關注學習情緒。
之所以,將關注孩子的情緒放在第一位,是因為我覺得,只有孩子在學校開心了,他才會喜歡學習,漸漸也就有了學習的愛好,漸漸才善於學習。三年前,我教一年級時,就要求學生天天回去給父母講講自己在學校一天的學習、生活情況,說出自己開心與不開心的事情。這樣讓家長與孩子之間養成平等交流的習慣,也便於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況,有利於對症下葯。這樣經常交流,養成習慣後,教育孩子的問題也就化難為易了;最怕的是孩子有什麼事情跟誰都不說,出了什麼事情,家長什麼都不知道,後悔晚矣。所以,每當孩子放學回來的時候,家長可以問問孩子:「今天,你在學校開心嗎?因為什麼事情開心呢?」。假如他不開心,你要要詢問他為何不開心,進而對孩子進行思想上的開導,讓他變得快樂起來,假如需要老師幫助的話,可以及時跟老師交流一下。也可以開始是家長主動詢問,以後最好養成孩子主動與家長交流的習慣。
2、關注學習夥伴。
朋友,是傾訴的對象;朋友,是進步的動力。人是最怕寂寞的動物,小孩子更加需要朋友,而且需要在某個方面比他強的朋友。我沒有強調一定要跟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交朋友。因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是多方面的,不僅僅表現在學習方面。一個孩子的成績好不好,並不是給他帶來朋友的唯一因素,還涉及到性格、為人等因素。所以家長要教會孩子如何在新的集體交更多的好朋友。要了解你的孩子在學校有幾個玩得好的夥伴,那些夥伴的學習、性格、為人等又是怎樣的呢。並且可以與這些夥伴的家長聯系一下,這樣你會更加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就算孩子偶然撒謊了,你很快就會知道的;你還可以從別的家長那裡了解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假如你的孩子沒有夥伴,你更要創造機會讓他多交朋友。
3、關注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會使孩子受益終生。要培養一個好的習慣至少需要21天。家長要注重養成孩子良好的看書、讀書、寫字的學習方面的習慣;還要養成書寫整潔、學習專注、用眼衛生、勞動習慣等行為方面的習慣。如:天天保持看書最少半個小時,讀書要大聲,有感情,眼睛離書本一尺遠,握筆姿勢正確,學習時不開小差,書寫盡量做到不用橡皮擦,天天能幫家裡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掃地、抹飯桌、端碗等)。
4、關注作業完成情況。
學生完成學校的作業就好比家長的工作一樣,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就顯得非常重要。建議孩子一放學回家,先喝點水,吃點水果,就要開始完成家庭作業了。做作業的時候,一個人單獨在一個專門的書桌旁學習,不要打攪他。每學習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休息10分鍾。當孩子碰到不懂的問題,家長千萬不要馬上回答他,要等作業做到最後,實在不會的時候,家長才去幫助他。不光是要讓他養成思考的習慣,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學習的效率。假如,一會兒問:「媽媽這個字怎麼寫啊?」一會兒又問:「爸爸,這道題怎樣做呢?」以後孩子做作業就會很慢,也不會獨立去完成。不過,一年級有的題目中很多字不熟悉,家長也可以採取先把題目都念完,孩子再做題。值得注重的是:有的家長總認為作業太少了,或者有時候作業少了,就給孩子多布置作業,弄得有的孩子想:早點完成作業也沒有用,不如慢點做,進而養成慢慢吞吞完成作業的習慣。在作業少的時候,何不讓孩子放鬆一下呢。順便說一下,上學了,天天最多看電視1小時。
最新部編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教學大綱),可做參考:
2020部編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教學大綱)
❹ 一年級語文課第一節課該怎麼上 安全教育要講的嗎課本的入學教育是不是算正式課上的
第一節課首先是自我介紹和對學生的簡單熟悉
主要是對行為規范的指導比如上課時間的紀律,下課了要馬上去上廁所等等.在笑容中帶一點威嚴,因為紀律是相當重要的.入學准備就是個參考而已
❺ 小學一年級語文入學教育4個課時會不會太多
感覺不會太多吧。因為入學教育是對孩子啟蒙的開始,是規范學習的起點。而且多上幾節課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加了解也可以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感覺四個課時差不多的,不過個人建議還是三個課時比較合適
❻ 一年級小學語文上冊的全部課程
http://wzxjinzhaixiaoxue.blog.163.com/blog/static/8461987320098710261749/<這網站有>《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分析 芮孝方一、指導思想:《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以第三次全教會《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為依據,致力於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在語文方面奠定基礎。二、改革重點:1.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2.教材內容體現時代精神。3.教材編排符合語文學習規律。4.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5.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 三、教材編排:本冊教科書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教材的開頭是入學教育,用四幅圖,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了解學習常規。然後是漢語拼音部分,共13課,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70個常用字。而後是識字一10篇課文,識字二又10篇課文。兩個識字單元各4課,每課認字12~14個。20篇課文分作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系。在每個單元之後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6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後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全冊要求認識400個常用字,寫其中100個筆畫簡單的字。等等………………
❼ 一年級入學常規教育教案
一年級新生進行入學教育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上課要遵守紀律,做到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不玩東西,發言要舉手。
2、會說「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3、學會正確的坐姿。
(二)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讓學生懂得上課要遵守紀律,會說「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2、教學難點:學會正確的坐、立、舉手、讀書及的握筆寫字的姿勢。
(三)教學過程
一、回憶參觀,榜樣教育。
1、回憶參觀:老師已經帶大家去參觀了高年級大哥哥、大姐姐的上課情況,誰來說說他們是怎樣上課的?
2、小結:大哥哥、大姐姐上課遵守紀律,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二、指導看圖,練習說話。
1、引入:那麼我們先來看看,圖上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2、看圖:⑴圖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麼?⑵丁丁在干什麼?他這樣做對嗎?為什麼?⑶冬冬正在對丁丁說什麼?⑷圖上哪些小朋友專心聽講?他們是怎麼做的?
3、說話訓練。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⑴跟師講。⑵自由講。⑶指名練說。⑷開火車練講。
三、小結評比,樹立榜樣。
1、表揚本節課專心聽講的學生,發紅花。
2、自己回憶前幾節課的表現,專心聽講的同學自己站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四、學習正確的坐姿。
1、回憶引入:
⑴小朋友在幼兒園里上哪些課?時間長嗎?他們是怎樣上課的?
⑵現在,我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在小學上課可跟幼兒不一樣,一節課要上四十分鍾,上午、下午都有課,不過並不是每節課都坐在教室里上。在教室里上課進,小朋友不能亂走、亂動、亂說,也不能吃東西,要坐得好好的。那麼,上課時該怎麼坐呢?
2、學習坐姿:
⑴看圖說說:(示圖2)圖上的小朋友是怎麼坐的?
⑵老師小結:凳子離開桌子一定距離,身子坐正,眼睛看前面,兩只小手放在大腿上,可不能隨便玩書包帶、褲子或裙子,兩只小腳要放平。
⑶教師示範,學生模仿,巡迴檢查,及時糾正學生的不正當姿勢。
3、比賽練習:
⑴與圖上的小朋友比一比,誰坐得好。
⑵同桌比一比。
⑶大組比一比。
⑷與老師比一比。
4、創設情境練一練坐姿。
⑴引入:每一堂課開始都有鈴聲,叫上課鈴。上課鈴一響,大家都要坐得端端正正,靜靜地等老師來上課。
⑵學兒歌:
鈴聲響,進課堂,
課本鉛筆放得好,
靜等老師來上課,
比比哪個坐得好。
跟師念兩遍。
⑶念完兒歌練一練。
五、小結,學兒歌。
這節課,我們知道上課的時候要專心聽講,並且學會了正確的坐姿,希望大家爭做認真上課的好孩子。
學兒歌:
我是小學生,
上課小手放得好,
小腳並並攏,
身子坐得正。
小眼睛仔細看,
小耳朵專心聽,
說話先舉手,
才是好學生。
邊念邊做動作。
❽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1
❾ 小學一年級的入學教育該做到那些工作
孩子的日常行為規范教育以及班集體教育非常重要。
慢慢來,多看看多聽內聽多討教討教老容教師、優秀教師是怎麼做的。
別人給你提供的工作計劃啊那隻是針對他們的孩子的,你的孩子還要多觀察、多相處。
俗話說,什麼師傅什麼徒弟~~~
多向優秀教師請教,加上自己的作風和特點,讓你帶的學生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