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閱讀的方法

小學語文閱讀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0-12-23 23:56:14

A. 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技巧和方法

1.首先快速地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體裁,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重點看開頭段,過渡段和結尾段。理清文章的脈絡,不要把時間花在生僻字,難讀懂的句子上。
2.然後,瀏覽文章後的試題,帶著問題再仔細認真的讀一遍文章,確定問題答案所屬的大概段落,從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或總結概括問題的答案。對於文章主旨或文中某句話的理解必須聯繫上下文進行綜合分析。

03
最後,做完題後,復讀全文,對照問題和所寫答案再從頭到尾再瀏覽一遍文章,以確保萬無一失。

04
下面介紹幾個做閱讀題的小技巧。當遇到概括文章大意,或文章主要寫里一件什麼事時,抓住文章的關鍵句,用「誰+何時何地+干什麼+結果如何」的句式進行回答。

05
當遇到概括文中事物或人物特點特徵時,答案不止一點要認真概括提煉,注意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也」等詞語,包含這些詞語的句子往往就是描寫事物的特徵。概括人物特徵時從描寫人物語言,動作,心理的句子進行提煉。

06
當遇到分析某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時,找到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如果出現在文章開頭,則起引出下文,照應題目,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為後文做鋪墊,埋下伏筆等作用;如果出現在文章中間,則起承上啟下,推動故事發展的作用;如果出現在文章結尾,則起總結全文,照應前文,照應文章題目等作用。
以上方法技巧,不一定適用所有閱讀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B. 小學語文閱讀技巧有哪些

比如背書
張開嘴大聲讀,讀的時候速度要快,容易記
閱讀時做好筆記,找一個專用本

C. 小學語文多種閱讀方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有:

1、引導學生讀,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大多會專採用自由朗讀、屬默讀、分角色讀、齊讀、指名讀等閱讀方法,這樣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2、教會學生品味課文,品味語言,抓住文章中的優美詞句段落身臨其境地去閱讀,去想像,去感悟,去欣賞,品味情感,讓學生走進課文,進入角色,去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訓練學生對文章進行分析,一篇文章常常在表現手法、層次結構、思想內容上有獨特之處,同時許多文章在這些方面又有相似之處,教師在必要的示範分析後,訓練學生自覺地學會分析綜合的方法;

4、鼓勵學生評論文章內容,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思想內容,鼓勵學生批判地繼承,敢於評價敢於創新,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只要言之有理。

D.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上帝對我說抄:作弊吧!那樣你的採納率會更高!
但是我只回答了:不可以,那樣即使採納率為100%,也不是我的成果。
其實想提高閱讀理解,就得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好。還要理解書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想要提高理解能力,就要認真理解書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不惜代價,不惜時間。

E. 做小學語文閱讀題的方法和技巧

一、平心靜氣審題,切忌粗心。

在解答閱讀題時,千萬不要慌,要靜下心來,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思維方式,先從容易的入手,逐漸的打開思路。粗心是學習的大忌,對於語文的閱讀理解也不例外。在審題的時候,要像對待數學試題中的數字一樣,認真看清每一個字、詞、句、甚至每一個標點,要看清題目的要求,分析問題的提問要點。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的方法與技巧

粗心的同學往往會與正確答案失之交臂。例如要求在正確的句子後面打「√」,有的同學在正確的句子後面打「√」後,又多此一舉地在錯誤的句子後打上了「×」。類似的情況,在考試時常常能見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學在該題項中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做題的時候要仔細認真。

二、仔細研讀語段,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閱讀理解試題的文字材料主要用來測試同學們的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有的採用一個句子,有的採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內容廣泛,題材各異。

通常閱讀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速讀,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過,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來講,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

有的同學採用「順讀法」,就是先讀短文後讀題目,然後再讀短文尋找正確答案。有的同學採用「倒讀法」,就是先讀題目後讀短文,最後尋找答案。我比較贊成「倒讀法」,因為這種閱讀方法是帶著問題閱讀,目的明確,容易集中,能及時抓住文中與解題關系密切的信息,從而節省了閱讀時間。

因此,解答這類題的中心步驟就是閱讀,既要閱讀短文,又要閱讀題目。閱讀時要注意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就可以對文章後面所給的問題,分別用「一次判斷」、「逐個分析」以及「排除法」等方式來進行判斷解答了。

三、巧妙藉助「原話」,確定解題空間。

有些題它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我們就可以直接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有時它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可以直接用原話來回答問題。如若它指定要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回答的話,就要將文中的原話加以理解,體會原句子的隱含信息和深層含義。

有些題目則需要結合全文內容的隱含信息,經過縝密的思考,尋求完美的答案。語文試題

F. 小學語文閱讀有哪些方法

一、引導學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大多會採用自由朗讀、默讀、分角色讀、齊讀、指名讀等閱讀方法,這樣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真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我覺得不妨試試以下方法:1、通讀,整體感知課文。2、掃描,把握重點,做到心中有數。3、精讀,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自己喜歡的句段,及自己不懂的地方,圈點批註。4、摘抄,把文中寫得最好的詞句段落摘錄下來。如《荔枝》一文,學生通過這樣學,對課文內容就悟得更深。
二、教會學生「品」。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品味課文。1、品味語言,抓住文章中的優美詞句段落身臨其境地去閱讀,去想像,去感悟,去欣賞。2、品味情感,讓學生走進課文,進入角色,去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我的戰友邱少雲》,體會邱少雲被火包圍著作者的心情時,我先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假如你就是作者,你看到自己的戰友被火燒死的情形,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然後再閱讀作者心裡難過的這段話,這樣讀者自然和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共鳴。
三、訓練學生「析」。一篇文章常常在表現手法、層次結構、思想內容上有獨特之處,同時許多文章在這些方面又有相似之處。所以教師在必要的示範分析後,訓練學生自覺地學會分析綜合的方法。如《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只有一個地球》、《宇宙生命之謎》,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方面分析後,學生得到「漁」了就會照貓畫虎了。
四、鼓勵學生「評」。我們在閱讀、品味、分析後,還可以鼓勵學生大膽評論。「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思想內容,鼓勵學生批判地繼承,敢於評價敢於創新,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只要言之有理。
總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只要多動腦筋,大膽創新,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靈活運用以上四種方法,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G. 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方法有哪些

小學生課外閱讀是學生為興趣而自主獲取信息的一種學習途徑,課外閱讀主要是學生為需要而閱讀,為實用而閱讀,它關注的是文章的內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如今小學生課外閱讀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課外閱讀則是指教材以外的輔助性閱讀、自主選擇的各種作品的閱讀,這種閱讀大多是在課外由學生獨立完成,下面我談談小學生課外閱讀的一些個人體會。

一、課外閱讀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經常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為他們今後習作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課內閱讀除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側重的就是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方法的指導是必須的,但要掌握這種閱讀方法,還要通過大量的閱讀,並形成一種習慣。學生在運用多種閱讀的同時自身要理解,理解之後必須能夠運用,知識是必要的,但是這種知識必須成為習慣。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點在『知』,而終極點在『行』,能夠達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了這種生活的能力。」因此,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課外閱讀實踐中逐步養成。

二、教予課外閱讀方法。
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調動起來了,但光有興趣而毫無目的、不求方法地在茫茫書海中「瀟灑走一回」,我想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課外閱讀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常有家長反映:老師,我給孩子買了許多書,而他也都喜歡看,可怎麼就沒覺得他各方面能力地提高呢?我想問題大多由於學生的閱讀方法不對。因此,我們教師應教予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不僅愛讀書,而且會讀書,從書中汲取所需的營養。
1、指導精讀。就是說在每句閱讀時,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課堂上教師就已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談感受。對於課外閱讀,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課上所學得方法加以運用,養成認真有效閱讀的好習慣。
2、指導速讀。在現代社會當中,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3、指導寫讀書筆記。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作文准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目前許多學生將讀書筆記作為一項硬性任務,我想我們可以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鮮活一些,比如做成賀卡、書簽等,這樣閱讀就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4、朗讀和默讀朗讀,也叫誦讀,這是一個將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言語的過程。朗讀把「目視」與「口讀」結合起來,聽讀並舉,聲情並茂,有利於理解、體驗和記憶,便於培養語感,一般詩詞文賦的閱讀多用此法。默讀是不出聲地目視。文字元號通過視覺直映大腦,為大腦提供思維材料。默讀的視覺廣度大,閱讀速度快。默讀可以重復看,反復看,有助於理解。由於閱讀時默默無聲,更利於思考。除詩歌以外一般閱讀多用此法;在查閱資料,閱讀報刊,以及在理解性閱讀、研究性閱讀中也廣泛使用默讀法。學生在默讀時,如果經常伴有標劃、批註、摘錄、做筆記、列提綱、畫圖表等筆頭活動,會更有助於提高閱讀效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閱讀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