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要背的文言文,課後的古詩詞。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文言文原文、翻譯
5《傷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翻譯:
金溪鄉民方仲永,世代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一天)忽然哭叫著要這些東西。他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向鄰居借來給了他,他立即寫下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詩以奉養父母,團結同一宗族的人為主旨,傳給全鄉的秀才欣賞他的詩作。從此指定題才叫他寫詩,他立刻寫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處。同縣的人認為他才能奇特,漸漸地請他父親去做客,有的人用錢求他題詩。他的父親以此為有利可圖,每天牽著仲永四處拜訪本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到這件事已經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老家,在舅舅家看到了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叫他作詩,不能和以前聽到的情況相當。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鄉,又到了舅舅家,問仲永的情況,(舅舅)說:「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先生說:「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 明,如此有才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成為平凡的人;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意思是比普通人還要不如)」
15《孫權勸學》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翻譯:
起初,孫權對呂蒙說道:「你現在當權掌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為理由推託。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忙,比得上我嗎?我常常讀書,自認為很有好處。」於是呂蒙開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與呂蒙討論事情,非常驚奇地說:「你如今的才幹謀略,不再是過去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對於有抱負的人,分別了數日後,就應當用新的眼光看待,長兄為什麼認清事物這么晚呢!」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好友後離開。
20《口技》
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翻譯:
京城裡有個擅長口技的人。正趕上大宴賓客,在大廳的東北角安放一個八尺長的屏障,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障里,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個醒木罷了。客人們圍繞而坐。一會兒,只聽見屏障裡面醒木一拍,全場靜悄悄的,沒有敢大聲說話的。
遠遠地聽到深巷裡狗叫,就有一個婦人被驚醒,打呵欠,伸懶腰,她的丈夫說夢話。接著,小孩子也醒了,大聲哭著。丈夫也醒了。婦人撫摸著孩子餵奶,小孩含著奶頭哭,婦人一面拍著孩子,一面輕聲哼唱著哄他入睡。又有一個大孩子醒了,連續不斷地說個不停。在這個時候,婦人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嘴裡哄孩子的哼唱聲,小孩子含著奶頭啼哭的聲音,大孩子剛剛醒來的聲音,丈夫大聲呵斥大孩子的聲音,同時發出來,各種妙處都具備。全場的客人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看,微笑著,默默地贊嘆,認為表演得好極了。
不久,丈夫打鼾的聲音響起來了,婦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隱隱約約地聽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聲音,盆子等器具翻倒傾斜的聲音,婦人在睡夢里的咳嗽聲。客人們聽到這里,心情稍微放鬆了些,漸漸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一個人大聲呼叫「起火啦」,丈夫起來大聲呼叫,婦人也起來大聲呼叫。兩個小孩子一齊哭了起來。一會兒,成百上千人大聲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條狗汪汪地叫。中間夾雜著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發出爆裂的聲音,呼呼的風聲,千百種聲音一齊響了起來;又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聲音,眾人拉塌燃燒著的房屋時一齊用力的呼喊聲,搶救東西的聲音,潑水的聲音。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的。即使一個人有上百隻手,每隻手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來;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每張嘴裡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來啊。在這種情況下,客人們沒有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揚起袖子露出手臂,兩條大腿哆嗦打抖,幾乎想要搶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障一看裡面,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25《短文兩篇》
原文:
《誇父逐日》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共工怒觸不周山》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翻譯:
誇父與太陽賽跑,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口渴,想要喝水,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往北去大湖喝水。沒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丟棄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從前,共工和顓頊爭做皇帝,(共工於戰中大敗)憤怒地撞擊不周山,支撐天的柱子折了,系掛地的繩子斷了。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所以太陽月亮星宿向西北移動。地向東南方塌陷,所以江湖流水、泥沙向東南方流去。
30《狼》
原文: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翻譯:
一個屠戶傍晚回家,擔中的肉賣光了,只有剩下的骨頭。途中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屠戶害怕,把骨頭扔給它們。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隨。屠夫又把骨頭扔給它們,後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光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夫非常困窘,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在打麥場里堆積柴草,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著屠夫。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很悠閑。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幾刀殺死狼。屠夫剛想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另一隻狼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從柴草堆中打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後面。身子已
經鑽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後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殺死了狼。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夕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
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② 2017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要求背誦的古詩文
1.春
2.古代詩歌四首(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回凈沙秋思)
3.世說新語兩答則(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
4.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二段
5.論語十二章
6.課外古詩詞誦讀(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龜年,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夜上受降城聞敵)
7.紀念白求恩最後一段
8.誡子書
9.狼
10.詩二首(天上的街市,太陽船)
11.穿井得一人,杞人憂天
12.課外古詩詞誦讀(秋詞其一,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潼關)
③ 七年級下冊語文必背古詩文
1 木蘭詩
2 竹里館/王維
3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4 逢入京使/岑參
5 晚春/韓愈
6 陋室銘/劉禹回錫
7 愛蓮說/周敦頤答
8 登幽州台歌/陳子昂
9 望岳/杜甫
10 登飛來峰/王安石
11 游山西村/陸游
12 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
13 河中石獸/紀昀
14 泊秦淮/杜牧
15 賈生/李商隱
16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楊萬里
17 約客/趙師秀
④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必背古詩文有哪些
(一)、課內古詩背誦
【觀滄海】(曹操"東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灣"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棄疾"南宋)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頭忽見。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元)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二)、課外古詩詞背誦
【龜雖壽】(曹操 東漢)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庄】(孟浩然"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唐)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隱"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杜牧"唐)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南宋)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夢令】(李清照"南宋)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朱熹"南宋)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⑤ 七年級下冊語文需要背的古詩詞
山中雜詩
吳 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竹里館
王 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逢入京使
岑 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約 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 詩
趙 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 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響。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⑥ 七年級語文上下冊都有哪些要背的古詩詞
上冊:
1、觀滄海
2、次北固山下
3、錢塘胡春行
4、西江月
5、天凈沙 秋思
6、龜雖壽
7、過故人庄
8、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9、泊秦淮
10、浣溪沙(晏殊的)
11、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12、如夢令
13、觀書有感
14、題破山寺後禪院
15、夜雨寄北
下冊
1、木蘭詩
2、山中雜詩
3、竹里館
4、峨眉山月歌
5、春夜洛城聞笛
6、逢入京使
7、滁州西澗
8、江南逢李龜年
9、送靈澈上人
10、約客
11、論詩
⑦ 寫出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下冊後面30首的必背古詩詞的名字
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
1、《次北固山下》 王灣(唐)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描寫時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著時光的流逝,蘊含自然理趣)。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思鄉)。
2、《赤壁》 杜牧(唐)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以美女命運象徵國家的命運)。
3、浣溪沙 蘇軾(北宋)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反用白居易的詩句「聽唱黃雞與百日」,熱愛生活,曠達樂觀。)
4、《十五夜望月》 王建(唐)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思鄉)。
5、《水調歌頭》蘇軾(北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哲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祝願)。
6、《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唐)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春景)。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7、《西江月》 辛棄疾(南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夏景)。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8、《秋詞》 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
霄(秋景)。
9、《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10、《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層次美、曲折美)。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鍾磬音。
11、《雪梅》 盧梅坡(宋)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12、《霜月》 李商隱(唐)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13、《故人庄》 孟浩然(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4、《游山西村》 陸游(南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淳樸)。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哲理)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5、《一剪梅》 李清照(南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6、《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7、《三峽》 酈道元(北魏)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早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8、《論語》八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9、《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浪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0、《絕句》 志南和尚(南宋)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⑧ 人教版語文書七年級下冊所有的古詩
新版的和舊版的古詩一樣!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內里出。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容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青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
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希望你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