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一年級語文 考試大綱
語文考試大綱(2011-12-15 08:31:06)一年級第一學期考試大綱一、考試性質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檢測一年假學生在第一學期中語文學習的合格水平考試。二、考綱根據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浙江省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指導綱要》(試用)和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為依據。三、考試范圍和要求(一) 范圍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六年制一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適當延伸到與程度相當的閱讀讀物及報刊。(二) 要求 測試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以及應用能力,同時,重視對學生書寫習慣的檢測。四、考試內容(一) 基礎知識及運用1、 拼音、漢字(1) 認識四線三格,能准確地在四線三格中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掌握標調規則和音節的拼寫規則。(2) 能區分翹舌音和平舌音,前鼻音和後鼻音。(3) 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漢字筆畫名稱表P148)和筆順規則。(4) 能正確書寫100個四會字(生字表二),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注意間架結構。(5) 能認讀400個二會字(生字表一)能口頭組詞。2、 詞語(1) 積累文中出現的四會字組成的詞語,能默寫,並能適當加以書面運用。(2) 積累文中出現的二會字組成的詞語,能進行適當的口頭、書面運用。(3) 積累常用的反義詞,量詞及疊詞。3、 句子(1) 能讀出陳述句和疑問句的不同語氣。(2) 能模仿例句,補充一些簡單的句子。(二) 閱讀1、 學習使用句號和問號。2、 能閱讀課文段落,並能根據要求找出相關內容。3、 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句和段落。要求背誦積累的——課文:《畫》、《四季》、《小小竹排畫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靜夜思》、《小小的船》、《陽光》、《影子》、《比尾巴》、《我多想去看看》、《自己去吧》、《雪地里的小畫家》園地:P72《園地二》讀讀背背、P87《園地三》讀讀背背、P100《園地四》讀讀背背(三) 寫話能根據一幅畫的畫面內容寫1-2句話,能根據畫面寫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四個要素。五、考試方式採用閉卷筆試,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40分鍾。六、試卷結構1、 題類及佔分比例(1) 基礎知識及運用 約佔65-75分(2) 閱讀理解 約佔15-20分(教材內與教材外佔分比例1:2)(3) 寫話 約佔5-10分(4) 卷面書寫 3分2、 試題難度佔分比例:基本知識與技能試題約佔95%,較難的試題約佔10%3、試捲成績等級換算參考:優秀級:95——100分 良好級:70——94分及格級:60——69分 不及格級:0——59分
『貳』 2015年福建教師招考小學語文考試大綱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5年福建教師招考小學語文考試大綱暫時還沒出來回,但是每年的福答建教師招聘考試都是差不多的你可以直接點擊參考2014年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語文考試大綱來了解更多。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叄』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 是怎樣規定寫字的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責任感和神聖感,打破「師道尊嚴」的聖框。學生是否發揮內學習主體作用於教容師的態度密切相關。一般學生總喜歡笑口常開、和藹可親、幽默善導、寬容賞識的良師,而心底里拒絕神情嚴肅、心胸狹隘、苛刻責備、諷刺挖苦的教師,所以教師更新理念,改變角色非常重要。
『肆』 新版小學語文教學大綱
新版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在網上可以搜索到。甚至還有解析版的。
『伍』 求小學語文數學教學大綱(人教版)
數學教學大綱
一、前言
數學是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
能,是我國公民應當具備的文化素養之一。
小學數學是義務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
從小給學生打好數學的初步基礎,
發展思維能力,
培
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貫徹德、智、體全面
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教學目的
(
1
)
使學生理解、掌握數量關系和幾何圖形的最基礎的知識。
(
2
)
使學生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的能力,培養初步的思維能力和空間
觀念,能夠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
3
)
使學生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要求
使學生獲得有關整數、
小數、
分數、
百分數和比例的基礎知識;
常見的一些數量關系和解
答應用題的方法;
用字母表示數和簡易方程、
量與計量、
簡單幾何圖形、
統計的一些初步知
識。
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數、
小數、
分數的四則運算,
對於其中一些基本的計算,
要達到
一定的熟悉程度,並逐步做到計算方法合理、靈活。具有估算意識和初步的估算能力。
結合有關內容的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猜測,培養學生會進行初步的分析、綜
合、
比較、
抽象、
概括,
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
推理,
逐步學會條理、
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同時注意思維的敏捷和靈活。
使學生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間的數量關系和形體特徵的興趣和意識,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
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觀察、操作、猜測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使學生初步學會
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根據數學的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
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三、教學內容的確定和安排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適應社會和兒展的需要,
小學數學要選擇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必需的、
學生能夠接受的、
最基礎的數學只是作為教
學內容。
考慮到我國地區發展部平衡和學校條件的不同,
在確定必須教學的基礎的內容的同
時,適當安排一些選學內容。
隨著現代計算工具的廣泛使用,應該精簡大數目的筆算和比較復雜的四則混合運算。筆算
加減法以三位數的為主,
一般不超過四位數;
筆算乘法一個乘數不超過兩位數,
另一個乘數
一般不超過三位數;
筆算除法除數不超過兩位數。
四則混合運算以兩步的為主,
一般不超過
三步。
在低年級教學基本口算的基礎上,中、高年級要適當加強口算訓練。
分數四則計算(不包括帶分數)以分子、分母比較簡單的和大部分可以口算的為主。
估算在日場
生活中有有廣泛的應用,在各年級應適當加強估算。
應用提選材要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
呈現形式多樣化,
除文字敘述外,
還可以用表格、
圖
畫、
對話等方式,
適當安排一些多餘條件或開放性的問題。
用算術方法解
「
反敘
」
應用題只作
為思考題。整數、小數應用題最多不超過三步;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不超過兩步。
量與計量,採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
幾何初步知識的內容應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遵循兒童的認識規律,
按照立體一平面一
立體的順序安排,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等實際活動,認識常見的簡單的幾何形體的
特徵,會計算它們的周長、面積和體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求積計算的數據不應過繁。
組合圖形作為選學內容,
只限於兩個圖形的組合。
幾何形體要從低年級起逐步認識,
合理安
排。
統計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
要結合有關內容,
使學生了解數據的搜集、
整
理、分析的過程,逐步看懂並會解釋簡單的統計圖表,對於繪制統計圖表的要求不宜過高。
學一些用字母表示數和簡易方程,
有利於培養抽象概括能力,
也可以為進一步中學數學作為
必要的准備。
簡易方程的內容只講到
ax±
b=c, ax±
bx=c.
列方程解應用題,
一般直接設未知數。
結合有關知識的教學,適當滲透集合、函數等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安排教學內容要注意留有餘地,
增加靈活性。
在編排時要根據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
學生的
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
循序漸進,
螺旋上升,
處理好數和形的關系以及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關
系,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建立合理的教材結構。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
每學期至少安排一次數學實踐活動。
各年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
六年制小學
一年級(
每周四課時
)
教學內容
(一)
數與計算
(
1
)
20
以內數的認識。加法和減法。
整數。數的組成、順序、大小、讀法和寫法。加法和減法。
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式題。
(
2
)
100
以內數的認識。加法和減法。
整數。個位、十位。數的順序、大小、讀法和寫法。
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兩步計算的加減式題。
(二)
量與計量
鍾面的認識和簡單計算。
(三)
幾何初步知識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認識。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直觀認識。
(四)
應用題
比較容易的加法、減法一步計算的應用題。
(五)
實踐活動
選擇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內容。例如根據本班難、女生人數,每組人數分布情況,想到哪些
數學問題。
教學要求
1
、
通過數不同物體的個數,
逐步抽象出數。
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掌握
10
以內數的組成。
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
、
認識計數單位
「
一
」
和
「
十
」
,
初步理解個位、
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
熟練地數
100
以內
的數,會讀、寫
100
以內的數。掌握
100
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
100
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
100
以內數的大小。
3
、
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加、減法算式中和部分的名稱,加法和減法的關系。熟練地口
算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
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
減一位數。
會計算加減法兩步式題。
4
、
認識鍾面,會看整時。認識人民幣。知道
1
元
=10
角,
1
角
=10
分。要愛護人民幣。
5
、
認識鍾面,會看整時。認識人民。知道
1
元
=10
角,
1
角
=10
分。要愛護人民幣。
6
、
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
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註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
7
、
培養學生認真做題、計算正確,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
、
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年級(每周
5
課時)
(一)數與計算
(
1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加、減法豎式。兩步計算的加減式題。
(
2
)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
乘法的初步認識。乘法口訣。乘法豎式。
除法的初步認識。用乘法口訣求商。除法豎式。有餘數除法。兩步計算的式題。
(
3
)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整數。百位、千位、萬位。數的讀法、寫法和大小比較。
(
4
)加法和減法。
加法,減法。連加法。加法驗算,用加法驗算減法。
(
5
)混合計算。
先乘除後加減。兩步計算的式題。小括弧。
(二)量與計量
時、分、秒的認識。
米、分米、厘米的認識和簡單計算。
千克(公斤)的認識。
(三)幾何初步知識。
直線和線段的初步認識。
角的初步認識。直角。
(四)應用題
加法和減法一步計算的應用題。
乘法和除法一步計算的應用題。
比較容易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六)
實踐活動
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內容。例如調查家中本周各項消費的開支情況,想到哪些數學問題。
教學要求
1
、
認識計數單位
「
百
」「
千
」
和
「
萬
」
,
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掌握萬以內的
數位順序,會讀數、寫數,會比較數的大小。
2
、
掌握加、減法的筆演算法則。會用豎式計算比較簡單的連加式題。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
數加、減兩位數(和在
100
以內),會口算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和幾百幾十加、減整百
或整十的數,
會用交換加數的位置驗算加法和用加法驗算減法。
初步培養學生檢查和驗算的
習慣。
3
、
知道乘、除法的含義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知道乘法
口訣是怎樣得來的,
熟悉全部乘法口訣,
能夠熟練地用口訣求積、求商。
熟練地計算除數是
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4
、
初步掌握混合運算順序,會計算兩步式題。認識小括弧。
5
、
認識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知道
1
米、
1
厘米的實際長度。知道
1
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會進行長度的簡單計算。
6
、
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公斤)秒,初步建立
1
千克的質量觀念。
7
、
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
1
時
=60
分,
1
分
=60
秒。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
觀念。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8
、
初步認識直線和線段,會量線段的長度和畫線段(限整厘米)。
9
、
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尺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10
、
會解答加、減、乘、除一步計算的應用題。會分部列式解答比較容易的兩步計
算的應用題。
11
、
通過實踐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三年級(每周
5
課時)
教學內容
(一)
數與計算
(
1
)
一位數的乘、除法。
一個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另一個乘數一般不超過三位數)。
0
的乘法。連乘。除數是一位
數的除法。
0
除以一個數。用乘法驗算除法。連除。
(
2
)
兩位數的乘、除法。
一個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
(另一個乘數一般不超過三位數)
。
乘數末尾有
0
的簡便演算法。
乘
法驗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連乘、連除的簡便演算法。
(
3
)
四則混合運算。
三步計算的式題。小括弧的使用。
(
4
)
分數的初步認識。
分數的初步認識,讀法和寫法。看圖比較分數的大小。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二)
量與計量
千米(公里)、毫米的認識和簡單計算。
噸、克的認識和簡單計算。
面積單位。
(三)
幾何初步知識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平行四邊形的直觀認識。
面積的含義。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四)
應用題
常見的數量關系。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五)
實踐活動
聯系周圍事物組織活動。例如記錄
10
天內的天氣情況,分類整理,並作簡單分析。
教學要求
1
、
掌握一位數乘、除多位數(一般不超過三位數)的筆演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
會用乘法驗算除法(包括有餘數的除法)。
2
、
掌握兩位數的乘、除法的筆演算法則,會筆算乘除法。會用交換乘數的位置驗算乘法。
會口算一位數乘、除兩位數(積在
100
以內)。會口算乘數、除數是整十數的乘、除法。學
會一些簡便演算法。
3
、
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會計算三步式題。會使用小括弧。
4
、
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初步學會計算簡單
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5
、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公里)、毫米。知道
1
千米
=1000
米。
1
厘米
=10
毫米。認識質量
單位噸、克,知道
1
噸
=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克。會進行長度和質量的簡單計算。
6
、
初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
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7
、
知道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建立
1
平方米、
1
平方分米、
1
平方厘米的面積觀念。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8
、
掌握常見的數量關系。學會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9
、
通過實踐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四年級(每周
5
課時)
教學內容
(一)
數與計算
(
1
)
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計數單位
「
十萬
」「
百萬
」「
千萬
」
。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數的
大小比較。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
(
2
)
加法和減法。
接近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法的簡單演算法。
加、減法算式中個部分之間的關系。求未知數
X
。
(
3
)乘法和除法。
積的變化。商不變的性質。被除數和除數末尾有
0
的簡便演算法。
乘數接近整十、整百的簡便演算法。
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求未知數
X
。
(
4
)大數目估算。算盤或計算器的介紹。
(
5
)四則混合計算。
中括弧。三步計算的式題。
(
6
)整數及其四則運算的關系和運算定律。
自然數與整數。十進制計數法。讀法和寫法。
四則運算的意義。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系。整除和有餘數的除法。
運算定律。簡便運算。
(
7
)小數的意義、性質,加法和減法。
小數的意義、性質。小數大小的比較。小數點移位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小數的近似值。
加法和減法。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二)
量與計量
年、月、日。平年、閏年。世紀。
24
小時計時法。
角的度量。
面積單位。
(三)
幾何初步知識
直線的測定。測量距離(工具側、步測、目測)。
射線。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周角。垂線。畫垂線。平行線。畫平行線。
三角形的特徵。三角形的內角和。
(四)
統計初步知識
簡單數據整理。簡單統計圖表的初步認識。平均數的意義。求簡單的平均數。
(五)
應用題
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解答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六)
實踐活動
聯系周圍事物組織活動。
例如假期里,
學生小組組織一次考察活動,
根據預算,
每人需交納
活動費多少元。
教學要求
1
、
認識計數單位
「
十萬
」「
百萬
」「
千萬
」
,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多位數。認
識自然數和整數。會根據要求把一個數用四捨五入法省略尾數,寫出近似數。
2
、
會口算整萬數的加、減法。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學會接近整十、整百數的加、
減法的簡便演算法,
能夠靈活地進行計算。
初步掌握加、
減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會根
據這種關系求未知數
x.
3
、
會用交換乘數的位置驗算乘法。知道商不變的性質。會口算乘數、除數是整百數的乘、
除法。
學會一些簡便演算法。
初步掌握乘、
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會根據這種關系求
未知數
X
。
4
、
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受到辯證唯
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能應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會進行帶有中括弧的四則運算。
5
、
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筆算(對位數個數的限制與整
數加、減法相同)和簡單的口算。
6
、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平年與閏年以及各月的天數。會用
24
小時計時法表示
時刻。
7
、
認識射線和角,知道角的大小,會量角器量角和按照指定的度數畫角。初步認識垂線
和平行線,會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垂線、平行線、長方形和正方形。掌握三角形的特徵。知道
三角形內角和。
8
、
認識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初步學會用測量工具在地面上測定直線和測
量較短的距離。
9
、
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圖表。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會求簡單的平均數。通過統計材料,使學生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
10
、
會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會解答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11
、
結合解題和計算,進一步培養學生檢查和驗算的習慣,認真負責的態度。
12
、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五年級(每周
5
課時)
教學內容
(一)
數與計算
(
1
)
數的整除。
能被
2
、
5
、
3
整除的數的特徵。奇數和偶數,質數和合數。
100
以內質數表。分解質因數。
約數和倍數。公約數和公倍數。求最大公約數。求最小公倍數。
(
2
)
小數的乘法和除法。
乘法和除法。積和商的近似值。循環小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不
超過三步)
(
3
)
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計算或探索有關規律。
(
4
)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分數大小的比較,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真分數和假分數。帶分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通分。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
5
)
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分數加、減法運算(不含帶分數)。加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分
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二)
代數初步知識
用字母表示數。簡易方程
(ax±
b=c,ax±
bx=c
)
.
列方程解應用題。
(三)
量與計量
體積單位。
單名數和復名數(計算面積或體積一般不使用復名數)
(四)
幾何初步知識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組合圖形。
長方行和正方形的特徵。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的含義,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五)
統計初步知識
數據的收集和分類整理。簡單的統計表。根據收集的數據求平均數。
(六)
應用題
相遇問題。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七) 實踐活動
聯系學生所接觸到的社會情況組織活動。例如調查某月10家住戶水、電、燃氣費和 房租分別交納的錢數或10家農戶各種農作物的年產量,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教學要求 1、 知道整除、約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徵。會分解質因數(一般不超過兩位數)。會求最大公約數(限兩個數的)和最小公倍數(不要求綜合運用以上概念)。
2、 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除法筆算(對位數個數的限制與整數乘除法相同)和簡單的口算。會用四捨五入法截取積、商的近似值。會進行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不超過三步)。 3、 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正確地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會口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4、 會用字母表示數、常見的數量關系、運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
5、 掌握常用的計量單位和單位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名數與復名數的互化。
6、 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行的特徵。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7、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知道體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8、 初步學會收集數據和分類整理,會填寫簡單的統計表。會根據收集的數據求平均數。通過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
9、 會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應用題。能初步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10、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數學意識。 六年級(每周5課時) 教學內容
(一) 數與計算
(1) 分數的乘法和除法。
分數乘法的意義。分數乘法。乘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倒數。 分數除法的意義。分數除法。 (2)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3) 百分數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
(二) 比和比例
比的意義和性質。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解比例。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三) 幾何初步知識
圓的認識。圓周率。畫圓。圓的周長和面積。扇形的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圓柱的認識。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圓錐的認識。圓錐的體積。球和球的半徑、直徑的初步認識。 (四) 統計初步知識 統計表。
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五) 應用題
分數應用題(包括工程問題)。百分數的實際應用(包括發芽率、合格率、利率、稅率等的計算)。比例尺。按比例分配。 (六) 實踐活動
聯系學生所接觸到的社會情況組織活動。例如就家中的卧室,畫一個平面圖。 (七) 整理和復習 教學要求
1、 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演算法則。會計算分數乘、除法。會口算簡單的分數乘、除法。會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不超過三步)。
2、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知道百分數在實際中的應用。會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 3、 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會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通過比例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受到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4、 認識圓。會畫圓。掌握圓的周長和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5、 認識圓柱和圓錐。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6、 會製作簡單的統計表,利用作圖紙繪制簡單的統計圖。會對統計圖表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使學生受到國情教育。繪制統計圖表要注意整潔、美觀。
7、 會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最多不超過兩步)。會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會看地圖上的比例尺。
8、 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數學與社會的聯系,進一步感受數學的應用。 9、 通過系統的整理和復習,鞏固和加深理解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夠比較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會按照題目的具體情況選擇簡便的解答方法,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關於教學要求用語的說明
有關知識的教學要求分為知道、理解、掌握、應用四個層次。
知道:是指對所學的知識有感性的、初步的認識,能夠說出它指的是什麼,並能識別它。
表述詞還有
「
認識
」
等。
理解:是指對所學的知識有一些理性的認識,能夠用語言表述它的確切含義,知道它的用
途,知道它和其他知識間的聯系和區別。
掌握:
是指在理解的基礎上,
能夠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
判斷或計算,
能說明一些道理。
應用:是指能夠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表述詞還有
「
運用
」
。
有關技能的教學要求分為會、比較熟練、熟練三個層次。
會:是指能夠按照規定的方式、方法進行測量、畫圖、製作和正確的計算等教學活動。
比較熟練:是指對讀數、寫數、口算、筆算等,通過訓練達到正確、比較迅速的程度。
熟練:是指對讀數、寫數、口算、筆算等,通過訓練達到正確、迅速的程度。有時還能選擇
簡便的方法,合理、靈活地計算,從而形成能力。
『陸』 浙江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語文考試大綱哪裡有的下載
浙江省教師招聘考試考試大綱
小 學 語 文
I.考試性質
浙江省教師招聘考試是為全省教育行政部門招聘教師而進行的選拔性考試, 其目的是為教育行政部門錄用教師提供智育方面的參考。各地根據考生的考試成績,結合面試情況,按已確定的招聘計劃,從教師應有的素質、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擇優錄取。因此,全省教師招聘考試應當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II.考試目標與能力要求
一、小學語文教師招聘考試的目標
1.考查考生對於小學語文基本知識的掌握與應用情況。
2.考查考生在大學學習期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關專業知識掌握情況。
3.考查考生對於小學語文課程知識與教學技能了解與應用情況。
二、小學語文教師招聘考試的能力要求
1.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1~6年級)規定的知識范圍內,比較全面測試考生的語文能力。
2.高等教育對應於小學教學的內容在教育部關於高等院校現代漢語課程、古代文學課程、現當代文學課程及外國文學課程的要求所規定的知識范圍內,測試考生發必要的漢語基礎知識與文學基礎知識。
3.「課程與教學」內容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所闡明的理論知識及「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基本知識的范圍內。
4.上述三方面知識內容共有六種能力要求,即識記、理解、分析、鑒賞、應用和創新,並表現為六個層級。
A.識記 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B.理解 指領會並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 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鑒賞 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E.應用 指對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為基礎,主要表現為語文知識的應用(寫作)和教學技能的應用(案例分析與教學設計)。
F.創新 指探討疑難問題,具有獨到之見;摸索教學方法,能夠另闢蹊徑。這是對各種知識、技能加以融會貫通而形成的高級能力。
對A、B、C、D、E、F六個能力層級都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III.考試內容
一、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
(一)漢語拼音
1.3500常用漢字的准確標注拼音 (能力層級:A)
(二)漢字
2.3500個常用漢字筆順筆畫的正確書寫 (能力層級:E)
3.詞句中錯別字的辨別和改正 (能力層級:B,E)
(三)詞語
4.常用詞語(意義、感情色彩等)的准確理解 (能力層級:B)
5.常用詞語(包括成語、熟語等)的正確運用 (能力層級:E)
(四)句子
6.句子形式根據表達需要的變換 (能力層級:E)
7. 修飾句子常用方法的准確掌握和運用 (能力層級:B,E)
(常用方法指: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
8.常見類型病句的病因查找並正確修改 (能力層級:B,E)
(常見類型的病句指: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詞序不對;形容不當;重復羅嗦;前後矛盾;不合邏輯。)
9.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 (能力層級:E)
(標點符號指:頓號,逗號,分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書名號,引號,破折號,省略號。)
(五)閱讀
10.指定課文的背誦 (參考篇目見附錄Ⅰ。能力層級:A)
11.課文段落和層次的劃分 (能力層級:B)
12.段落大意和文章中心的概括 (能力層級:B)
13.文章主要內容的理解把握 (能力層級:B)
14.作者思想觀點的分析評價 (能力層級:C)
二、 高等教育對應於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
(一)中外文學史
1.古今中外文學(特別是兒童文學)史上標志性作家、作品的正確掌握 (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見附錄Ⅰ和Ⅱ,下同。能力層級:A,B)
2.古今中外著名兒童文學作品的理解與分析 (能力層級:B,C)
(重要母題或主題、主要人物、寫作手法、藝術特色以及社會影響或文學史地位的理解與分析等)
3.古今中外著名兒童文學作品(片段)的分析和鑒賞 (能力層級:C,D)
(主要指作品的微觀分析,包括作品的開篇和結尾藝術,角色和情節的安排,背景的設置,情感基調和色彩之間的關系,兒童品味的賞析,作品的美學賞析或語言學賞析等)
(二)現代漢語
1.現代漢語基本概念的正確理解和掌握 (能力層級: A,B)
(現代漢語基本概念主要是指現代漢語、普通話、音節、變調、造字法、語素、義項、基本詞彙和一般詞彙、詞類、短語、句類、辭格等)
2. 現代漢語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 (能力層級:B,C)
(現代漢語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現代漢語的特點,語音的性質,普通話的聲韻拼合規律,音節的拼寫規則,文字的性質和作用,漢字的起源、特點和作用,漢字規范的要求,糾正錯別字的方法,成語的特徵、來源、構造和運用,詞彙的發展變化途徑,辭格的綜合運用等)
(三)兒童文學
1.兒童文學基本概念的正確理解和掌握 (能力層級: A,B)
(兒童文學基本概念主要是指兒童文學、文學母題、童話、寓言、兒歌、兒童小說、兒童科學文藝、兒童戲劇文學、兒童影視、兒童文學批評等)
2.兒童文學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 (能力層級: B,C)
(兒童文學基本原理包括兒童文學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兒童文學的美學特徵,兒童讀者的年齡特徵,兒童文學的三大基本母題,兒歌與兒童詩的異同,童話的發展與藝術特徵,寓言的發展與藝術特徵,兒童小說與兒童故事的異同,兒童科學文藝的發展與藝術特徵,圖畫文學的作用和藝術特徵,兒童戲劇、影視的舞台呈現點及其基本類型,兒童欣賞方式的特殊性,兒童文學批評的性質、意義與標准,中外兒童文學的特點等)
三、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內容
(一)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基礎知識(識記A,理解B)
1.小學語文課程基礎知識
⑴語文課程性質、理念的掌握
⑵小學語文課程設計的理解
(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語文課程的必修、選修模塊設計)
⑶小學語文課程目標的掌握
(小學語文課程總目標;小學各學段語文課程目標)
⑷語文校本課程概念的掌握
2.語文教學基礎知識
⑴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掌握
(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討論法、練習法等常規教學方法的特點及其功能;朗讀、背誦、聽寫、默寫等常見語文教學方法的特點及其功能)
⑵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種類、特點與功能的掌握
(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
(二)語文教學基本能力(分析C,應用E,創新F)
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與運作能力
能根據所提供的教學文本、教學任務進行書面設計,或者對有關教學案例進行評析。
⑴語文教學目標的確立:確立合理的教學目標並規范地加以表述
⑵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確定與教學重難點的選擇
⑶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與教學媒體的恰當選用
⑷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的合理設計
(設計課堂導入語;設計課堂結束語;設計板書;設計教學活動;設計課堂教學提問;課堂偶發事件的處理;設計課堂作業)
2.小學語文教學指導與評價能力
⑴小學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
(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
⑵小學語文學習能力的評價
⑶小學語文測試的設計與評價
Ⅳ.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限定用時150分鍾。
二、試題類型
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鑒賞題、案例分析題、技能應用題等。
三、試卷內容與賦分
1.小學語文教學內容30分
2.高等教育對應於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30分
3.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內容40分
Ⅴ.例卷
附錄:
Ⅰ.小學古詩詞背誦參考篇目(24首)
長歌行(百川東到海) 漢樂府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白居易
憶江南 白居易
回鄉偶書 賀知章
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 杜牧
涼州詞 王之煥
春曉(春眠不覺曉)孟浩然
楓橋夜泊 張繼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商山早行 溫庭筠
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賈島
烏衣巷 劉禹錫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梅花(牆角數枝梅) 王安石
菩薩蠻 書江西遣口壁 辛棄疾
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陸游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於謙
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 龔自珍
Ⅱ.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
(一)古代文學作家、作品
《詩經》(《關雎》《蒹葭》《氓》《碩鼠》《七月》)
孔子《論語》
孟子《孟子》
司馬遷《陳涉世家》
陶淵明《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園田居》《飲酒》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
孟浩然《過故人庄》《春曉》《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王維《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渡荊門送別》《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杜甫《望岳》《春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樓》《江南逢李龜年》
韓愈《馬說》《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劉禹錫《陋室銘》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賣炭翁》
柳宗元《捕蛇者說》《黔之驢》《江雪》
杜牧《江南春絕句》《清明》《泊秦淮》《秋夕》
范仲淹《岳陽樓記》《漁家傲•秋思》
歐陽修《醉翁亭記》
王安石《元日》《泊船瓜州》《登飛來峰》《傷仲永》
蘇軾《題西林壁》《水調歌頭》《江城子•密州出獵》《浣溪沙》
李清照《如夢令》《武陵春》《聲聲慢》
陸游《書憤》《示兒》《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卜運算元•詠梅》
辛棄疾《西江月》《破陣子》《清平樂•村居》
文天祥《正氣歌》《過零丁洋》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施耐庵《水滸》
羅貫中《三國演義》
吳承恩《西遊記》
(二)現代文學作家、作品
魯迅《葯》《祝福》
巴金《家》
老舍《茶館》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孫犁《荷花澱》
沈從文《邊城》《湘行散記》
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
戴望舒《雨巷》
周作人《自己的園地》
林語堂《談中西文化》
梁實秋《雅舍》
豐子愷《緣緣堂隨筆》
(三)當代文學作家、作品
舒婷《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
海子《海子的詩》
余華:《活著》《許三觀賣血記》
莫言《紅高粱》《透明的紅蘿卜》
蘇童《米》《妻妾成群》
阿城《棋王》
韓少功《爸爸爸》
鐵凝《哦 香雪》
王安憶《長恨歌》
賈平凹《臘月•正月》
余秋雨《文化苦旅》
(四)外國文學作家、作品
荷馬《伊利亞特》《奧德賽》
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羅米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塞萬提斯《堂吉柯德》
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雨果《巴黎聖母院》
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
托爾斯泰《復活》
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托弗》
海明威《老人與海》《太陽照樣升起》
艾略特《荒原》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細雪》
泰戈爾《新月集》《飛鳥集》
譚恩美《喜福會》
(五)兒童文學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
《安徒生童話》
《格林童話》
《一千零一夜》
笛福《魯濱遜漂流記》
林格倫《長襪子皮皮》
科洛迪《木偶奇遇記》
卡羅爾《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金斯利《水孩子》
米爾恩《小熊維尼歷險記》
蒙格瑪麗《紅頭發安妮》
詹姆斯•巴里《彼得•潘》
埃里希•凱斯特納《會飛的教室》
伊迪絲•內斯比特《五個孩子和一個怪物》
埃克多•馬洛《苦兒流浪記》
約翰娜•斯比麗《小海蒂》
拉迪亞德•吉卜林《叢林之書》
馬克•吐溫《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芬歷險記》
亞米契斯《愛的教育》
弗蘭克•鮑姆《綠野仙蹤》
休•洛夫廷《杜里特醫生》
伯內特《秘密花園》
斯佩里《勇敢的心》
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
葉聖陶《稻草人》
張天翼《寶葫蘆的秘密》
周作人《希臘神話故事》
冰心《寄小讀者》
金江《烏鴉兄弟》
洪汛濤《神筆馬良》
柯岩《帽子的秘密》
金波《推開窗子看見你》
林煥彰《妹妹的紅雨鞋》
董宏猷《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
高洪波《我喜歡你,狐狸》
沈石溪《狼王夢》
周銳《拿蒼蠅拍的紅桃王子》
秦文君《男生賈里》
黃蓓佳《我要做好孩子》
古今中外兒童歌謠
Ⅲ.例卷參考答案
『柒』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 是怎樣規定寫字的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在小學階段,要使學生認識常用漢字三千個左右,其中要求掌握二千五百個左右。前三年完成大部分識字任務(認識二千四百個左右,其中百分之八十要求掌握)。
在識字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夠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學過的詞要能正確的讀、寫,懂得意思,大部分會用。
識字教學要改進方法,提高質量。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要在語言環境中教學識字,把字的音、形、義緊密的結合起來。學過的字要力求在閱讀和寫作中經常運用,使學和用結合起來。
漢語拼音是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要充分發揮漢語拼音的作用。小學一二年級教學漢語拼音,以後各年級都要重視漢語拼音的復習鞏固,繼續用它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
教給學生查字典是培養語文自學能力的重要措施,必須予以重視。要教學生學會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並會用數筆畫的方法查檢難字,逐步提高查字典的速度,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訓練。在寫字教學中,要認真教給學生寫字的基本知識,
認識哪三千個和掌握哪二千五百個常用漢字,可根據教材和教學實際具體安排,這次大綱不作統一規定。
使學生掌握漢字的各種筆畫、結構和書寫方法。要由易到難的進行寫字教學。
要教學生學會寫鉛筆字、鋼筆字。學會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要教學生學習寫毛筆字。學會正確的執筆、運筆的方法和寫字姿勢。字要寫得正確、勻稱、干凈。從描紅、仿影到臨帖,逐步培養學生寫毛筆字的能力。
要使學生認識寫字訓練的重要意義,自覺的下功夫練習,養成認真寫字的習慣。
教師要起示範作用,板書和批語的字要寫得規范、工整。
在識字教學改革實驗中,要注意不能增加學生負擔。
教學大綱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規定學校各門學科的目的的任務、教材綱目和教學實施的指導性文件。它以綱要的形式,規定各門學科的知識、能力的范圍和結構,體現了國家對各科教材與教學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各門學科的課程水平及課程結構。
教學大綱一般有說明和正文兩部分組成。每門學科的教學大綱既是本門學科的課程標准,又是本門學科教學的基本。
教學大綱有四個方面的功能即教學大綱是編寫教科書的依據,是進行教學的依據,是評定學生學習成績的依據,是評估教師教學質量的依據。
一、建國以來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
建國至今,我國一共頒布了一個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五部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他們是1952年《小學語文課程暫行標准(修訂草案)》,1956年《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1963年《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1986年《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1992年《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
(一)1956年《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
由說明和「教學大綱」兩部分組成。這部大綱是學習蘇聯的產物,它的特點:第一,專辟一部分講漢語教學,讓兒童在語言實踐中認識和運用語言規律等對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語言教學有指導意義。第二,閱讀教學採取講談法,把語文課講的詳而又詳,這對加強閱讀教學有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導致了後來把語文課講成文學課、閱讀教學進行串講串問,繁瑣分析課文內容的弊端。但它還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教學大綱,也是迄今為止最詳盡的教學大綱。
(二)1963年《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
這部大綱的特點是:
(1)明確提出「語文是學好各門知識和從事各種工作的基本工具。」第一次明確了語文學科這一工具性的特點,回答了語文學科的性質問題。
(2)強調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重視「雙基」是1963年大綱的又一顯著特點。大綱規定,在小學階段「使學生認識3500個常用漢字」,「在一二年級教學生掌握半數左右」。這個識字量,是建國以來也是迄今為止幾部大綱規定的最大識字量。
(3)提出選文要體現文道統一,教學要貫徹思想內容和語言文字不可分割的原則,這部大綱把語文教學重新引向正確的軌道,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重要作用。
(三)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
這部大綱包括前言、正文和各年級教學要求三大部分。它既是教育事業撥亂反正、語文教學正本清源的結果,又是對建國以來28年語文教學經驗的初步總結。其中對生字提出兩種不同要求、課文分為三類,兩三課之後安排基礎訓練的教材編排方法注重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教學思想,體現了時代要求。
(四)1992年《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
自1986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國家教委著手制訂義務教育各科教學大綱,於1992年頒布供全國試用。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共六章。第一章「前言」,第二章「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第三章「教學內容和教學提示」,第四章「課外活動」,第五章「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主要問題」,第六章「各年級的具體教學要求」。
這部大綱從制訂到頒布,歷時六年之久。大綱制訂的過程,集中了全國小學語文教育界的智慧,吸收了方方面面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有一些新的特點:
(1)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思想,表現在對學科性質、語文教學的意義、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思想、方法的闡述中。如,從語文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上明確提出教學目的。
(2)面向全體學生,適當降低語文教學要求,表現在把小學階段的識字量調整為「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適當降低作文要求等方面。
(3)各年級教學要求規定的明確、具體。每個年級按「漢語拼音」「識字、寫字」「聽話、說話」「閱讀」「作文」五個方面提出20條教學要求。
(4)調整了大綱結構。增加「課外活動」一章。以適應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和教科書實行「一綱多本」的需要。這部大綱是我國頒布的第一部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它對於在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以及推進語文課程、教材、教學方法的改革,有著重大作用和深遠意義。
『捌』 教師資格證筆試都考什麼內容阿我是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內容:科目一:綜合素質;科目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大綱(2科):《綜合素質考試大綱》、《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 。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採用多種類型試題,強化能力考核。題型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其中,非選擇題包括簡答題、論述題、解答題、材料分析題、課例點評題、診斷題、辨析題、教學設計題、活動設計題。筆試各科目均採用紙筆方式。筆試各科考試時間均為120分鍾。
教育部考試中心為筆試、面試均合格考生,提供《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該證明是申請教師資格認定的必要條件。
(8)小學語文考編大綱擴展閱讀:
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報名方式
考試實行網上報名。考生可在報名期間登錄教育部考試中心網站(www.neea.cn),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項目主頁,按照欄目指引進行網上報名。省級教育考試機構負責考生網上報名、繳費,審查和確認考生信息。
准考證列印
准考證格式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規定。考生可在正式考試前一周登錄教育部考試中心網站,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項目主頁網上報名系統,自行下載並列印准考證。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教育考試網-考試介紹
『玖』 國家小學語文教師編制考試究竟考哪幾門
國家小學語文教師編制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兩部分,其中筆試的考試科目為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這兩個考試科目。
教育部考試中心根據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標准,制定各科考試大綱。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大綱規定了考試內容和要求、試卷結構、題型示例等,是考生學習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大綱是《綜合素質考試大綱》、《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
(9)小學語文考編大綱擴展閱讀
國家小學語文教師編制考試的技巧:
1、夯實基礎。首先你得了解關於語文學科專業知識大框架,有些題目掌握了做題方法和技巧的,事半功倍,同時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把每一周,每一天甚至每個小時都要安排計算好。
2、進階提升。這個階段需要做大量的試題,前期可以分模塊針對性復習,鞏固基礎。後期要做歷年試題及模擬題,在做題時要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把做題速度提上去,這樣才能適應考場上的時間,得到更高的分值。
3、沖刺提升。到了這個階段,需要好好反思下自己,明確自己的不足,問問自己遇到了什麼題,是一定能夠拿分的,這就意味著考試的時候,並非是把所有的題都做完,把自己會做的、保證能得分的基礎題都做完,也能夠得到理想的成績。
『拾』 誰有長沙縣小學語文教師招聘歷年試卷啊,誰有考題大綱,學科知識包括哪些,教學設計考嘛
筆試范圍:以考所報學科高中知識為主,部分涉及高等教育所學知識內容;科學科目以小學科學教材涉及的相關知識為主,部分涉及高等教育所學相關知識。
都要靠自己去認真復習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