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語文 人教版 六年級 「有的人」課文
有的人抄
作者:臧克家
----紀念魯迅有感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活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Ⅱ 小學語文書里有哪些人物具有知錯就改的品質
《將相和》:藺相如個機智勇敢、足智多謀、臨危不懼、對友人胸懷寬廣、忍辱退讓的人.廉頗是個知錯就改、豪爽直率的人.
Ⅲ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哪些舍己為人的人
有《橋》的老漢 《金色的魚鉤》的老班長 《豐碑》的軍需處長 《馬背上的小紅軍》中的小紅軍
Ⅳ 小學語文有哪些名師
: 上海特級教師賈志敏 江蘇特級教師於永正、江蘇省特級教師孫雙金 天津市特級教師靳家彥 上海特級教徐善俊 特級教師支玉恆 北京特級教師,竇桂梅
斯霞,女,1910年出生於浙江省諸暨縣斯宅鄉,取名碧霄;8歲時,進族裡辦的"斯民小學"讀書,改為斯霞。1922年考上浙江省杭州女子師范學校讀書,畢業後到紹興第五中學附屬小學任教,1929年轉浙江省嘉興縣集賢小學工作。次年經人介紹到肖山湘湖師范學校工作。婚後轉到南京東區實驗小學教書,不久又轉入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小學部工作。1947年,又回到南京中央大學實驗小學(1952年學校改名南京師范學院附屬小學)工作。1956年被評為南京市先進工作者,小學一級教師,同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並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教群英會。1963年,《江蘇教育》、《人民日報》先後刊登《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報道,著重宣傳介紹斯霞和學生的關系。1973年,江蘇省教育廳調她到省教材編寫組,編寫小學語文教材。1977年底,她回到南師附小,擔任一年級班主任,次年,被評為小學特級教師,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勞動英雄,全國"三八"紅旗手,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她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197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80年辭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職務,次年因病住院,不得不離開了心愛的講台。主要著作有:《斯霞教育經驗選編》、《我的教學生涯》。
霍懋征,女,漢族。中共黨員。1921年9月出生。1943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曾任北京第二試驗小學教師、副校長,至今從教60年。是我國50年代就蜚聲全國教育戰線,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全國首批特級教師,榮獲北京市教育工作者一等獎。多次榮獲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她光榮地被評為中國現代百名教育家之一。霍懋征老師一家三代八人選擇了教師這一光榮職業,1991年這個教師之家當選「全國優秀教育世家」。
霍懋征老師是一位成功的人民教師,她在半個多世紀的教育教學生涯中為我們的基礎教育進行了全方位的教改實踐,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學經驗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
袁瑢(1923-)江蘇南通人。女。交通大學肄業。建國後,歷任上海實驗小學教師、副校長校長,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全國婦聯執委會常委。特級教師。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1983年兩次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1960年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於漪,1929年生,浙江人,1951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系。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全國教育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歷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楊浦中學語文教師、上海第二師范學校校長、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語言學會理事,上海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等職。著有《於漪文集》、《於漪語文教育論集》、《語文教苑耕耘錄》、《語文園地拾穗集》、《學海探珠》、《教你學作文》、《語文教學談藝錄》等,音像教學輔導材料有《於漪語文教學課堂結構精析》、《妙筆生輝》等數十盒。
李吉林,女,1938年5月生,1956年8月畢業於江蘇省南通女子師范,畢業後在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任教。1978年被評為江蘇首批特級教師,現任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長。李吉林老師長期堅持教學改革,創立了情境教育理論體系及操作體系,得到教育部領導及專家的高度評價。出版《訓練語言與發展智力》《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李吉林情境教學詳案精選》等6本專著,發表近二百多篇論文,計300多萬字。這些科研成果先後榮獲國家教委首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家新聞出版暑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等。她主講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電視講座21集,由中國教育電視台通過衛星向華語地區播放,1999年獲全國電化教材師范最高獎。她應邀外出講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歡迎與尊重,是基礎教育界卓有影響的小學教育專家。
支玉恆,1939年生於河北省張家口市,1959年於河北體育學校畢業後在小學上體育課,後由於種種原因,1977年,近40歲時改教語文課。當時他連漢語拼音都認不全,於是虛心地向低年級老教師求教。踢球多年的腳很靈活,而用手寫字卻很費勁,於是苦練三年,無論寫教案、改作業、批作文、寫總結等,均用小楷毛筆書寫。語文教學起步較晚,然而他以勤補缺,刻苦鑽研,終於天道酬勤。他走出了張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為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
賈志敏,上海市人,漢族人,1939年出生。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民進市委普教委員會副主任,民進浦東區委委員。小學高級教師。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已有46個春秋。由於他創造性的勞動,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政府嘉獎。1994年,獲上海市特級教師稱號。1999年「五一」前夕,獲「浦東新區開發建設特殊獎」。2000年獲「浦東名師」稱號。現任上海金蘋果學校小學部校長,浦東新區首屆政協委員。賈志敏同志一生坎坷,幾經磨難。文革期間,賈志敏教師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殘,但是他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矢志不渝。42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他的課堂形成「以學生為主,以訓練為主,以激勵為主」的風格。在作文教學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實」的特色。提任校長以後,他大膽試驗,積極探索,在實施素質教育方面,取得了經驗獲得了成效。1992年,上海電視台錄制的電視系列片《賈老師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錄制的作文教學系列片《錦上添花》相繼在許多省市播出,獲得良好的社會效果。1999年中國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錄制了《賈老師教小學生作文》的光碟並面世,引起了海內外的關注。前年暑假,賈老師應邀赴新加坡為當地華文老師傳授語文教學經驗,並獲得極好的反映。
於永正,男,中共黨員。1962年從徐州師范學校畢業後,就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教研室主任。1985年,於永正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95年,他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於永正同志勇於革新,敢為人先,以語文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為小學素質教育工作帶來了一縷清新的風。他把如何啟迪學生的智慧、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天賦作為主要研究課題,形成了「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情趣、重習慣」的教學特色。在小學作文教學上,他實踐了「言語交際表達訓練」,在全國有較大的影響。中國教育電視台、山西教育電視製作中心、吉林教育電視台將有關教學實況拍成電視片向全國發行,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於永正老師多次應邀赴外省、市講學,他的課和報告受到專家、老師們的贊譽。1992年12月14日—16日,國家教育部在南京專門召開了「於永正語文教學研討會」,推廣於老師的「五重」教學法。於永正同志曾出版《教海漫記》、《於永正課堂教學與經驗》等專著,並在全國、省級報刊、雜志上發表論文多篇。
靳家彥,男,1944年12月生,畢業於天津教育學院中文系。從教38年,現任天津南開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榮獲天津市模範教師、天津市勞動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被國家授予「人民教師」獎章,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學專家。創立「小學語文導讀法」,應邀赴30個省、市及大專院校講學,做示範教學,受到廣泛贊揚。出版《小學語文導讀法》等專著17部,發表《從素質教育的高度教小學語文》等論文200餘篇,多篇獲全國及省市獎。《中國教育報》開辟專欄介紹「靳家彥教育教學藝術」。參加多種教材編寫,培養徒弟20餘名,均取得優異成績。
張化萬,男,江蘇揚州人.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現任杭州市上城區教師進修學校黨支部書記兼副校長,浙江省特級教師協會副會長,全國小學作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現代小學語文>編委會主編,杭州市小語會副理事長.曾榮獲全國曾憲梓先進教師二等獎、浙江省優秀教研員、浙江省十佳校長、區勞動模範、杭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1994年,倡議並參與組織實施了"杭州市上城區跨世紀園丁工程";5次代表浙江省在全國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教學的觀摩會上執教示範課;先後帶出了浙江省最年輕的特級教師曹曉紅、王鶯,培養了全國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省教壇新秀虞大明等一批省內外有相當知名度的優秀教師. 曾在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上示範課,作學術講座;有60餘篇論文發表或獲獎;主編或撰寫<寫好作文的金鑰匙><豬八戒學作文><小學作文教學心理學><小學教育研究入門><小學教師教育科研基礎><小學語文典型課示例>等;出版專著<現代小學寫話與習作教學>;出版<張化萬閱讀教學><張化萬作文教學><中國名師張化萬>等課堂教學錄像資料;主編<浙江省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11、12冊)<現代小學語文><小學語文國情教育補充教材>等教材12本. 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現任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王崧舟校長醉心於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追求。他主張以發展學生的語感素養為核心,從生命成長的高度觀照和深化語文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他的語文課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播出,《語感教學法》入選教育部《中國名師》音像專著工程。他認為「語文素養」就是「人」的素養,「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語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他認為母語應該成為學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綠洲、成為學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風景、成為學生心靈世界中的一股甘泉。他主張語文教學應在繼承傳統的「雙基」教學的前提下,著力加強學生的「語文基礎積累」和「語文基本習慣」的培養;他認為一堂好的閱讀課應該「關愛生命、著眼發展、依學定教、發揚民主、以讀為本、以情感人、強化語感、鼓勵創見、引導質疑、敏於點撥」,並獨創「自讀感悟——開放引導」教學模式。
竇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從教於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副校長),現任清華附小副校長。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研究生課程班畢業。國家九五重點課題語文教材編寫組的編委及編寫人員。國家「十五」課題「現代教學藝術研究」課題組專家組成員。海淀中心學區課程改革領導組副組長。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全國反饋教學研究會理事,吉林省教育學會理事,吉林省青年教師研究會副理事長。從1994年開始搞「語文教學民族化與現代化研究」。具體目標是「繼承工具性,打牢語文基礎;注重人文性,弘揚主體精神;體現民族性,遵循漢語學習規律。」
孫建鋒,男,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骨幹教師培訓對象。曾獲江蘇乍小學語文說課比賽一等獎,江蘇省「教海探航徵文」比賽一等獎;近年來,他應邀到山東,河南,浙江,江西,內蒙古等地上課,課堂教學扎實,靈活,富有創意,深受一線教師的喜愛。在《小學語文教師》《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河北教育》等刊物發表文章60餘篇,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吉春亞,全國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中文本科學歷。1964年生於美麗的太湖南岸,那「千山千水千秀才」的江浙人文沃土孕育的了她的聰慧靈氣,再加上她博採眾長、開拓進取,使她教學自成一派——帶有濃濃「語文味」的且不乏詩情畫意的「言語學習型」的教學風格。吉老師有很強的科研能力,曾主持和參與「語文思維訓練」和「小學學科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等6項省級課題,其成果獲得全國小語會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等多項榮譽,並由國家出版社出版。北京小學,是北京市最好的一所小學。吉春亞老師就是這所學校的唯一特級教師。
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吳江市盛澤實驗小學校長、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從教以來,潛心研究素質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致力於小學語文組塊教學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綜合、走向運用」的教學新理念。曾先後在《人民教育》等報刊雜志發表教學論文100多篇,著有《智慧教學》一書。1995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榮獲江蘇省「紅杉樹」園丁獎金獎,1999年被評為江蘇省名教師,2001年榮獲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2002年獲第五屆全國「十傑教師」提名。
孫雙金,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曾榮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江蘇省小學語文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事跡收入《江蘇教育名人錄》、《中國當代教育名人錄》和《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精品錄》。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200多篇文章,出版了《孫雙金語文教學藝術》和中華名師叢書《美麗課堂》等專著。
盛新鳳,女,1970年生。著名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中學高級教師,任教於浙江省湖州市湖師附小,大學本科畢業,中共黨員,湖州市第四屆政協委員。她潛心研究,碩果累累,先後獨立進行了多項國家、省市級課題的研究。30多項研究成果和論文公開發表,80多次在省內外公開示範教學,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城市。事跡曾多次被《語文教學通訊》、《小學教學設計》、《浙江教工》、《湖州日報》、湖州電視台「奉獻」、「關注」欄目等報刊雜志、新聞媒體作專題報導。出版個人教學專著《構建詩意的語文課堂》。
虞大明,男, 1972年4月出生,中學高級教師,省教壇新秀。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副校長。1995年5月獲浙江省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一等獎,同年10月代表浙江省參加全國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榮獲一等獎;1999年獲浙江省首屆學科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2004年榮獲浙江省首屆中小學教師才藝大賽金獎;2004年被評為上城區首屆特級教師。工作10餘年來,一直以開拓、創新、勤奮的態度實踐著「用心成長,享受課堂」的理想與追求。應邀拍攝「名師講壇」、「中國名師」專輯,出版發行。應邀赴全國各地講學百餘次,獲廣泛好評。2003年出版個人第一本著作《走過10年——我的語文教學求索之路》,參與主編《新班級教育的實踐探索》。10餘年來共有30餘篇論文發表或獲獎。
Ⅳ 誰有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有的人》作者資料
臧克家來像
臧克家自 (1905—2004)現當代傑出詩人,著名作家、編輯家、文學家。山東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筆名孫荃、何嘉,是詩人聞一多先生的高徒。他自幼受祖父、父親影響,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詩文基礎。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烙印》,這是他最具影響的作品。這部詩集真摯朴實地表現了中國農村1925年首次在全國性刊物《語絲》上發表作品,署名少全。這個時期,創作了《難民》《老馬》以及長詩《罪惡的黑手》等詩篇,描寫了舊中國農民忍辱負重的悲苦生活。建國後,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詩,其中《有的人》《毛主席向著黃河笑》等作品,多次被選入人教版小學生語文課本的6年級教材。
Ⅵ 北師大小學語文1~6年級所有名人名言,諺語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2.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3.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
4.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年級上冊
1、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5「字與拼音(一)」)
3、登鸛雀樓
(唐)王之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8「字與拼音(四)」)
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10「太陽與月亮」《語文天地》「讀一讀,背一背」)
5、鋤禾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5「勞動」)
6、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16「冬天」《語文天地》「讀一讀,背一背」)
[本冊共6首]
一年級下冊
7、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家園」《語文天地》讀一讀背一背)
8、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春天」《語文天地》讀背)
9、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5「動物」《語文天地》讀背)
10、鳥
(唐)白居易
誰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
子在巢中望母歸。
(6「愛護」《語文天地》讀背)
11、春夜喜雨(節選)
(唐朝)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0「雨」《語文天地》讀背)
12、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12「朋友」《語文天地》讀背)
13、長歌行(節錄)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3「時間」)
[本冊共7首]
二年級上冊
14、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1「秋天」《語文天地》讀背)
15、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2「丁丁冬冬學識字(一)」
讀一讀背一背)
16、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3「祖國」《語文天地》讀背)
附:三字經(節選)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
親師友,習禮儀。
(10「考驗」《語文天地》讀背)
17、風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18、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14「畫」《語文天地》讀背)
19、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5「玩具和游戲」《語文天地》讀背)
20、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未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16「歲月」《語文天地》讀背)
[本冊共7首古詩]
二年級下冊
21、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4「植物」《語文天地》讀背)
22、華山
(宋)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5「青青的山」《語文天地》讀背)
23、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8「遠行」)
2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12「清清的水」《語文天地》讀背)
25、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13「快樂的生活」《語文天地》讀背)
26、塞下曲
(唐)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14「小英雄」《語文天地》讀背)
27、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16「夏天」《語文天地》讀背)
三年級上冊
28、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29、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1「色彩」《語文天地》讀背)
30、贈花卿
(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
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31、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聲音」《語文天地》讀背)
32、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3「祖國在我心中」《語文天地》讀背)
3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4「塞北江南」《語文天地》讀背)
3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8「成長的經歷」《語文天地》讀背)
35、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9「幻想和想像」《語文天地》讀一讀背一背)
36、元旦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12「過年」)
[本冊共9首]
三年級下冊
37、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禮物」《語文天地》讀背)
38、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2「春天的腳步」《語文天地》讀背)
39、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40、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6「奇妙的石頭」《語文天地》讀背)
41、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42、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7「特產」讀背)
43、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1「書信」《語文天地》讀一讀)
[本山共7首]
四年級上冊
44、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45、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2「明月」《古詩二首》)
46、西江月
(南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4「收獲」《語文天地》「讀一讀」)
47、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蕭。
(5「橋」《語文天地》「讀一讀」)
[本冊共4首古詩]
四年級下冊
48、蘭溪棹歌
(唐)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
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鯉魚來上灘。
49、桃花溪
(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2「春潮」《語文天地》「讀一讀」)
50、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51、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3「花」《古詩二首》)
52、吳興雜詩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
散作千溪遍萬家。
深處種菱淺種稻,
不深不淺種荷花。
(3「花」《語文天地》「讀一讀」)
53、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54、舟夜書所見
(清)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
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
散作滿河星。
(8「舟船」《語文天地》「讀一讀」)
[本冊共7首古詩]
五年級上冊
55、房兵曹胡馬
(唐)杜甫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56、馬詩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1「馬」《古詩二首》)
57、、浪淘沙
(唐)白居易
白浪茫茫與海連,
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
遂令東海變桑田。
58、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6「水」《古詩二首》)
(本冊共4首)
五年級下冊
59、秋浦歌
(唐)李白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60、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5「勞動」《古詩二首》)
61、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峰上尋千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62、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自在此山中。
(8「角度」《古詩二首》)
63、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64、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10「我們去旅行」「拓展閱讀」)
[本冊共6首古詩]
六年級上冊
65、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66、浪淘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第三主題單元「母親河」)
67、十五從軍征
(漢)《樂府詩集》
十五從軍征,
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
「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
松柏冢壘壘。」
兔從狗竇入,
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雜樹,
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做飯,
采葵持做羹。
羹飯一時熟,
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
淚落沾我衣。
68、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第7主題單元「戰爭」)
69、墨竹圖題詩
(清)鄭板橋
衙齋卧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70、蒼松怪石圖題詩
(清)李方膺(楊州八怪之一)
君不見,歲之寒,
何處求芳草。
又不見,松之喬,
青青復矯矯。
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
直干壯山嶽,秀色無等倫。
飽歷風與霜,千年方未已。
擁護天闕高且堅,
迥干春風碧雲里。
71、墨梅圖題詩
(元)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第8主題單元「歲寒三友」)
六年級下冊
72、四時田園雜興(一)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73、四時田園雜興(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惟有蜻蜓蛺蝶飛。
(第1主題單元「樂趣」,「日積月累」提示要求背)
74、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燕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7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氵邑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Ⅶ 小學語文課文拓展閱讀有些人的主要講一件什麼事
請問是幾年級的課外拓展閱讀!?比如五年級拓展閱讀中的《我的老師》記敘了作者兒童時代生活在老師身邊的七件小事,表現了蔡老師對學生的熱愛,抒發了作者對溫婉敦厚的蔡老師的摯愛!!
Ⅷ 小學語文人物描寫方法有哪些
一、細觀察
要寫好人物外貌,關鍵在於平時仔細觀察。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職業、年齡、教養、習慣、生活經歷、家庭環境、身體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不同職業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區別,如舞蹈演員的腿較粗而四肢修長;舉重運動員往往比較壯實;漁民則膚色較黑,腳趾因長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張開。
人的教養不同,也往往能從外貌上看出來,有教養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講話文縐縐的,且條理清楚;沒有教養的人坐著站著東倒西歪,說話粗魯而無條理。
即便是同樣的部位在不同的人身上也會有所不同,如嬰兒的手綿軟飽滿,老人的手青筋凸露,拿筆桿子的人中指會磨出繭子,吸煙的人食指和中指被熏得發黑,彈琴的人手指修長而靈巧,搬運工的手粗糙而有力……凡此種種,我們要仔細觀察,並用准確的語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確地描寫出來。
二、有順序
如果你想從多方面寫人物的外貌,那就應該排排隊,先寫長相還是先寫身材,先寫表情還是先寫穿著。如果只從一方面來寫,也要按一定順序,比如,寫人物的長相或者穿著,可以按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寫,也可以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寫。
描寫人物外貌切忌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給人眉毛鬍子一把抓的感覺。
建議同學們學一點繪畫素描的基本方法,先捕捉人物總貌,勾勒輪廓,再重點觀察,局部細描。
三、抓特徵
為避免出現「千人一面」的毛病,在描寫人物時,我們要善於抓住其顯著的外貌特徵,准確描繪,這樣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為鮮明。以下兩段文字相信你一看就能知道寫的是誰。
1)他,有一張白凈消瘦的面孔、一頭烏黑濃密的短發和一雙翠綠明亮的眼睛,戴著一副用許多透明膠帶粘在一起的圓框眼鏡,他對自己的外表最喜歡的就是額頭上那道閃電似的淡淡的疤痕。
2)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雲鞋皆相稱,一雙怪眼似明星。
這兩個小片段描寫的對象就是大家非常喜歡的哈利·波特和孫悟空,作者正是抓住了他們顯著的外貌特徵,只粗疏幾筆就勾勒出了人物的輪廓。
有時候,我們根據表述的需要,也可以把外貌描寫的重頭戲放在人物的某個部位,集中筆墨,精心描繪,這樣往往能寫出新意來。例如:寫好人物的眼睛。
大文豪魯迅就說過:「要極省儉地畫出一個人的外貌,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我以為這話是極對的,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
四、顯性格
外貌描寫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突顯人物性格,所以,在你習作的小鏡頭里,不僅要拍下靜態的外貌——肖像,更應抓住動態的外貌——神態,因為它們可是人們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喲!
我們在進行外貌描寫時一定要注意與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相結合,通過捕捉人物的外部特徵,探索人物的心靈,從而更好地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徵,寫出鮮活的人物形象來。
總之,外貌描寫不算難,仔細觀察是基礎,抓住特徵是關鍵,理清順序細描繪,突出性格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