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評估
命題思路與復習建議一、命題的指導思想及試卷的總體設計
1、本次小學六年級教學質量評估是新課程實施六年來的一次總結,是對新課程實施成果的一次檢驗。本次評估將以新課標精神為准則,以人教版六下冊教材為主要內容,重點考察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及綜合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通過質量評估,了解我市小學畢業生的語文素養,從而分析教師的教學行為,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促進我市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2、本次命題將努力體現以下精神:
⑴重視基礎性
夯實基礎,是全面發展的前提。必須十分注重夯實學生語文基礎,重視對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習慣的考查,凸顯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的課程地位。
⑵體現整合性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基礎課程。語文素養的內涵是綜合的,它包含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言積累、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審美情趣、情感態度等等;語文課程的目標是綜合的,包括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語文學習的資源是綜合的。包括課內外、校內外、學科間等等。本次命題在尊重語文課程基本特性——語言性的基礎上,也將注重整合,盡量少出單項孤立的題目,讓學生在知識融會貫通的綜合運用中,顯現自己的綜合語文素養。
⑶強調開放性。
①生活性。「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命題也將傾向於學生的生活實際,重視生活實踐中學習語文。
②靈活性。命題將注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盡量減少對價值不大的記憶類內容的考查。
③實踐性。命題將重視對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檢測,特別注重對具體語境中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以及根據情境需要進行傾訴與表達的能力考查。
3、題型和題量
不出怪、偏題。評估卷分兩大部分,其中基礎題100分,發展題20分。基礎題分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閱讀理解、作文三大板塊,分值分別約佔30%、40%、30%。其中基礎知識重在語文知識的實踐、應用;閱讀主要考察學生理解、感受、評價、欣賞文本語言的能力;作文是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更多關注學生能按要求做到內容具體、文從句順、情真意切的表達。發展題一般為閱讀題,考察學生閱讀理解的深廣度,以及良好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不考純粹的記憶題目。建議學有餘力的學生挑戰自我,做一做。
4、時間和難度。
完成試卷時間為90分鍾。難度系數約為0.85。
二、評價目標
1、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本冊課文沒有安排識字,但要求會寫80個字。(其中「讀讀寫寫」的詞語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的詞語只要求能認讀。)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將適當增加書寫得分比重。)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和書法愛好。(平時考核)
2、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所有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
3.能藉助詞典閱讀(掌握查字典、詞典的方法),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能給語境中的詞語選擇恰當的解釋),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味思想、情感、意蘊),體會其表達效果。
5.在閱讀中揣摩(強調學生自己的體驗、感悟和思考所得)文章的表達順序(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時間順序、空間轉換順序或從上到下、由遠及近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⑴重視每組課文的「導語」,它不僅點明學習專題,激發學習興趣,更是提示學習重點、明確讀寫要點;
⑵重視精讀課文後面的思考練習題,它是落實單元目標的基本抓手;
⑶重視略讀課文前的導語,它不僅承上啟下,而且明確了略讀課文要達成的基本要求。
⑷各組閱讀要點:
第一組:抓住重點句段,聯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並試著在習作中運用。
第二組:了解課文表現出來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民俗特點的。開展調查活動,了解自己身邊的民風民俗。
第三組:緬懷革命先輩,繼承光榮傳統;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情實感,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
第四組: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關心人物的命運。閱讀外國名著。
第五組:把握主要內容,體會科學精神的含義,學慣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閱讀科學家傳記或科普作品。
第六組:感受作者對小學生活的懷念,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感情。會寫臨別贈言,會寫簡單的倡議書、建議書和演講稿(選做)。
6.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如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等)。
7.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掌握一些收集信息的途徑)
9.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基本會使用一些常見的標點符號,如:、,。:;?!《》……「」等。)
10.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有一定數量的優秀詩文積累。)
11.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量約145萬字。)
3、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六下冊習作內容及要求:
⑴《難忘的第一次》:把「第一次」的經歷寫清楚,寫出「第一次」之後獲得的啟示。或選擇身邊一個普通的事物,寫清楚事物的特點和從中得到的感悟;或看漫畫,寫下圖意及想法。
⑵把調查了解到的民風民俗進行整理,寫成一篇習作。
⑶以《我的理想》為題,寫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麼,為什麼有這樣的理想,以及准備怎樣實現自己的理想。寫時能注意運用其他學科的材料。
⑷寫一寫自己經歷或了解到的自我保護的事,或寫《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
⑸自由選題、自由表達,要求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
⑹會寫臨別贈言,會寫簡單的倡議書、建議書和演講稿(選做)。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書信、通知、啟事等)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如:、,。:;?!《》……「」等。)
6.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7.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40分鍾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4、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六下冊口語交際內容及要求(略)
5、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六下冊綜合性學習內容及要求(略)
三、幾個問題說明
1、關於單元專題。每一個專題從單元導語到課後思考題,從口語交際•習作到回顧•拓展,各個部分都力求凸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總結、拓展、交流,整組教材乃至於全冊教材成為互相聯系的整體。要重視單元整組教學。
2、關於「古詩詞背誦單元」及「綜合復習」單元。「古詩詞背誦單元」的要求就是讀讀背背(能默寫),粗知大意;「綜合復習」單元是幫助學生利用小學階段所積累和習得的各種方法融會貫通,綜合運用,是一個「語文綜合練習」,不是考試內容。
3、關於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要求基本上為「粗知大意」,主要是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引導為輔,不宜講得過細過透,能完成導語目標即可。
4、關於「日積月累」。要求能背誦(默寫),並知道大致意思。
5、關於課外閱讀。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將適當考察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但一般不會單獨指向某一篇章。
6、關於「綜合性學習」。將根據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內容,適當考察一些基本的綜合性學習的過程、方法、成果。
四、提高復習課效率的建議
1、明確目標,認真研讀。本次復習以《課程標准》提出的第三學段目標為綱,要十分重視語文基礎和應用。教師要認真研讀《課程標准》提出的總目標和第三學段目標,認真研讀六下冊教參說明,認真研讀教材(單元導語、課後練習、略讀課導語、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等)。目標清楚,復習才能心裡有數。沒有必要大面積回顧五、六年級內容;沒有必要硬記課外閱讀的內容;沒有必要過度深挖,把知識搞得支離破碎;沒有必要把外來的卷子當成至寶,毫無選擇地塞給學生;也沒有必要苦教苦學,搞得師生均十分緊張。
2、點面結合,重點突出。要根據學生知能狀況,有針對性地制訂復習計劃。復習課不要面面俱到,以至於浮光掠影,效率低下。一般一堂課確定一個復習重點。重點可以根據單元目標或教材知識點來確定。
3、精心備課,多向互動。學生的語文素養必須在語文實踐中才能得到提高,教師要精心備課,課堂上要讓學生多參與語文實踐活動。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多向互動提高復習效率。不搞題海戰術,不搞大量抄寫,否則易束縛學生思維,引起逆反情緒,反而勞而無功。
4、體現整合,重在應用。學習語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生活中更好地使用語文。不要單純講知識,學能力,人為地把它們割裂開來,要注重整合。要指導學生在具體語境中靈活運用語文。
5、加強交流,提高效率。平行班之間要多交流如何提高復習效率的經驗,復習期間要注意避免對學生增負加壓的現象發生。
⑵ 小學語文素養涵蓋的兩個內容是什麼
一、命題原則
1.有利於展示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風范,體現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根據教育部當前關於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走內涵質量建設之路的總體要求,體現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3.有利於進一步學習、貫徹《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推進國家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推廣普通話。
4.兼顧不同地區教師的實際狀況,注意命題的綜合性和普適性,有利於地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5.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強調運用教育原理和規律解決實際問題,不提倡死記硬背。
6.命題體現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應具備的基本素養,考查內容涵蓋一般素養和專業素養,以考查專業素養為主。
二、命題范圍
1. 掌握漢語拼音、語言文字規范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
命題說明:
本項主要考查:《漢語拼音方案》的基本內容;漢語拼音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漢字統一部首表(草案)》《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標點符號用法》《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等文件所涉及的國家關於語言文字規范的相關內容;有關語言文字運用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例題及解析:
判斷題。
韻母ü跟聲母j,q,x,n,l拼的時候,ü上兩點可以省略,寫成ju,qu,xu,nu,lu。( )
解析:正確答案為「錯」。韻母ü跟聲母n,l拼的時候,ü上兩點不能省略。
簡述題。
「出發」與「發出」字序調換了,詞義也不相同了。把它們同時用在一句話里——「七連長向戰士們發出了出發的命令。」是不是很有趣?請任意選擇下面的一組詞語,模仿例句說一句話。
(1)報警、警報 (2)舞伴、伴舞 (3)當家、家當
解析:只要能用上一組里的兩個詞語,所說的話意思正確即可。
2.了解基本的文學常識,具備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
命題說明:
了解中外文學及文學史的基本常識,如:文學史上的一些重要流派;各個時期最主要的文學樣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及他們的主要作品;文學作品中最基本的一些表現手法等。熟記《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中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的70首古詩,能知其大意、體會其感情。具體命題則限定於「課標」附錄的序號為單數的35首古詩。
例題及解析:
選擇題。
下面詩句中哪句詩與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描述的情景是同一季節?( )
A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B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C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D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解析:本題應選C。A、B、D的季節分別是冬天、秋天、夏天。
選擇題。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濫竽充數」等成語都出自《韓非子》,該書作者韓非是戰國時期哪一家學術流派的主要代表?( )
A 道家 B 法家 C 兵家 D 墨家
解析:本題應選B。 《韓非子》的作者韓非是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3.熟悉《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的主要內容,准確把握「課標」的基本理念。
命題說明:
本項主要考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中關於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基本理念,語文課程目標(重點是階段目標,第四學段除外)的基本內容,「實施建議」中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的核心觀點。
例題及解析:
選擇題。
「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這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在( )學段的閱讀教學要求中提出來的。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D 第四
解析:本題應選C。
簡答題。
課標在「教學建議」強調指出:「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請簡要談談你對此建議的理解。
解析:
(1)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超量的機械的做題練習,不但無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而且可能適得其反。
(2)「多讀書,好讀書」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興趣。
(3)「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有助於學生吸收人類的優秀文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審美情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健全人格等。
4.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分析、評價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案例。了解語文課程與教學的相關理論,把握漢語文教學的特點和規律,解決語文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命題說明:
了解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及語文課程與教學的相關理論,能運用上述原理分析、評價所提供的具體案例;針對具體教學情境,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觀點和方法。本項考查形式主要是簡述題,選手只要根據題目要求答出要點即可,不直接考基本概念。
例題及解析:
簡述題。
著名特級教師斯霞在教學「滅」字時,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杯里點燃一根蠟燭,然後在杯口蓋上一塊玻璃,火漸漸熄滅了。試用恰當的教學理論來解釋、分析這一教例。
解析:
(1) 針對會意字的特點,有助於學生對字義的了解和字形的識記。
(2)形象生動的直觀演示,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簡述題。
於漪老師在教「宇宙里有幾千萬萬顆星星」這句話時,一學生問「萬萬等於多少」,結果引來鬨笑。有學生說「萬萬就等於億」。於老師隨即追問:「既然如此,為什麼用『萬萬』而不用『億』?」沉默了片刻,有學生認為,用「萬萬」聽起來更響亮,而且「萬萬」好像比「億」多。他的回答又引來一片鬨笑。但於老師當即予以肯定:「你實際上發現了漢語修辭中的一個規律,字的重復可產生兩個效果,一是聽得清楚,二是強調數量多。」這時,大家都用欽佩的目光看著那兩個學生。
請就此教學片斷談談你的認識。
解析:
(1)於老師及時關注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性資源,合理、恰當地利用問題或「錯誤」,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益。
(2)對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兩位學生,於老師巧妙地尋求答案的「合理性」,及時保護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3)於老師具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字功底,所以能從容應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意外」,因學定教,順學而導,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5.領會《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有關精神。了解《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教育法律法規的基本內容。
命題說明:
本項主要考查從事教育工作應具備的相應道德規范及法律素養,涵蓋教育教學中所涉及的相關道德規范、法律常識以及自覺應用法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規范及法律為考核重點。
例題及解析:
選擇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 )的公民。
A 未滿十四周歲
B 八到十六周歲
C 未滿十六周歲
D 未滿十八周歲
解析:本題應選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章第二條明確指出:「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6. 明確當前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了解近期國內外的重要時事和社會熱點。
命題說明:
了解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基本理論觀點。了解近期發生的國內外的重要時事和社會熱點。
例題及解析:
選擇題。
海峽兩岸實現「三通」,是指哪「三通」?
A 通航、通婚、通郵
B 通婚、通商、通郵
C 通航、通郵、通訊
D 通航、通郵、通商
解析:本題應選D。和台灣地區實現「三通」,這是兩岸關系發展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
7. 了解自然、社會、人文等領域的其他基本常識。
命題說明:
本項主要考查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與小學語文教學息息相關的自然、社會、人文等方面的常識。
例題及解析:
選擇題。
下列簡稱正確的是?( )
A江蘇簡稱「蘇」;雲南簡稱「雲」
B貴州簡稱「貴」;山西簡稱「西」
C新疆簡稱「疆」;海南簡稱「瓊」
D湖南簡稱「鄂」;湖北簡稱「冀」
解析:正確答案是A。值得注意的是雲南省的簡稱是「滇」或「雲」,貴州省的簡稱是「黔」或「貴」。
三、答題流程
試題包括選擇、判斷、連線、填空、簡述等題型,共15分。試題按組編號,1-4題為客觀題,只需選答3題,每題3分;第5題為必答的簡述題,6分。
具體答題流程為:1.現場選號;2.限時答題;3.現場評分。
⑶ 如何評價小學語文標點符號的命題
次的成長,一次次的學會,一次次的看透。
快樂是人人都渴望的心情,但他們版都權不知道,其實他們都擁有,沒有快樂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快樂對於成長是不可缺少的催生劑,也只有快樂能充實一個人的成長。如果說一個人沒有煩惱只有快樂,那我可以說那不是真正的快樂。就像有黑就有白,有黑暗就有光明一樣。快樂和煩惱是2個靈魂,只有當一個靈魂照撤另一個靈魂的時候,才能真正飛升到那唯一的美好。
成長中的快樂——你是否錯過……
當00:00的鍾聲敲響的那一刻,就意味著我們張大了一歲。「張大了,要乖哦。」曾經的話語時時在耳邊響起,那麼熟悉,而又那麼陌生。對呀,現在的我們已經不是那個總會哭泣的小孩了。成長的過程中,
⑷ 淺談小學語文如何命題
(一)、注重趣味性抄——讓命題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情境化)
1、試題設計,力求生動有趣。
2、版面設計,力爭圖文並茂。
(二)、體現工具性——讓命題折射知識的價值(生活化)
1、注重語言的積累
2、拓展語言方法的運用
(三)、孕育人文性——讓命題洋溢關懷之情(人文化)
1、賦予試卷以人文情調
2、設計蘊含人文關懷的試題
(四)、尊重差異性——給命題增添操作的靈活性(靈動化)
1、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2、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
(五)、關注開放性——讓命題啟迪創新的思維(開放化)
1、注重遷移
2、加強整合
3、鏈接生活
⑸ 小學語文教學命題中存在哪些問題有何對策
課件可以復生動、形象的描述各種教制學問題,增加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但它畢竟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近年來,它卻因為部分教師的不當適用由配角的身份搖身變成了課堂中的主角,主要表現為:信息超量,學生只能在五彩繽紛的信息包圍之中「如痴如醉」;整個課件都是已有的問題和「標准答案」,學生只能在課件的框架內戴著鐐銬跳舞;大量的動畫和音響,學生「樂不思課」,沖淡了對學習重點、難點的關注。
⑹ 當前小學語文命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科學性(試卷內容的科學性及命題的編排的科學性)
全面性,專也就是基礎屬性(全面體現各項基礎,體現基礎的綜合型特點)
人文性
創造性
試卷的質量標准:信度、難度、區分度、效度(衡量考試結果與預定要達到的考試目標相符合的程度)
文字表達:文字表達太過啰嗦
表述信息不明確
表述思路不清
填空題空格不合適
選擇題:意義表述不完整
題干存在閱讀理解的障礙
題干指向的知識點不重要
判斷題:題型選擇不合適
敘述不當
缺乏判斷深度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⑺ 小學語文命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科學性(試卷內容的科學性及命題的編排的科學性)全面性,也就是基礎性(全面體現各項基礎,體現基礎的綜合型特點)人文性創造性試卷的質量標准:信度、難度、區分度、效度(衡量考試結果與預定要達到的考試目標相符合的程度)文字表達:文字表達太過啰嗦 表述信息不明確 表述思路不清填空題空格不合適選擇題:意義表述不完整 題干存在閱讀理解的障礙 題干指向的知識點不重要 判斷題:題型選擇不合適 敘述不當 缺乏判斷深度
⑻ 小學語文試卷如何命題
一、研究下課程標准
二、研究教學目標
三、確定考察方向
四、確定試題類型
五、確定分值比重
六、制定試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