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幫忙找一下九年級下冊語文19課20課21課的課文
19課——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惡(wù),所惡(wù)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wù)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為(wéi)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bì)患而有不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wù)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dān)食(shi),一豆羹(gēng),得之則生,弗(fú)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爾而與之,乞人不屑(xiè)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wèi)宮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識窮乏者得(dé)我與(yú)?鄉(xià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wèi)宮室之美為(wéi)之;鄉(xià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qiè)之奉為(wéi)之;鄉(xià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wèi)所識窮乏者得(dé)我而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20 ——《莊子》故事兩則
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xiàng)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fú)鵷雛(yuān chú)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lǐ)泉不飲。於是鴟(chī)得腐鼠,鵷雛(yuān chú)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國嚇我邪(yé)?」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原文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háo)梁之上。莊子曰:「鯈(tiáo)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21—— 曹劌論戰
曹劌論戰
曹劌論戰(庄公十年)
【原文】
十年春,齊帥伐我①。公將戰(2),曹劌請見(3)。其鄉人曰(4):「肉食者謀之⑤,又何間焉(6)?」劌曰:「肉食者鄙③,未能遠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③,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⑤, 必以信(11)。」對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 雖不能察,必以情(14)。」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15),戰於長勺(16)。公將鼓之(17),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18)。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③,登軾而望之(20),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間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21),再而衰(22),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23),故逐之。」
B.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第20課,
你把提發上來我給你做
C. 九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課本第20課是什麼
武松在「來三碗不過岡」自酒店連喝了十八碗酒,不相信有老虎。武松走了一程,酒力發作,就躺在石頭上睡一覺。
忽然,亂樹叢中跳出了一隻老虎,武松翻身起來。武松一閃,老虎把腰垮一掀,武松閃在一邊,老虎大吼一聲,用尾巴一剪,武松又閃在一邊,這時,老虎的勁泄了一半,武松掄起哨棒向老虎劈去,但打在了樹上,斷了。
老虎又撲過來,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扔開哨棒,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了一會兒,打得老虎七竅出血,又拿起哨棒打了一氣,老虎被 武松打死了。
D. 人教版歷史初三下冊20課筆記
這個筆記的內容建議你直接把這個筆記拿出去進行同抄就行。
E. 初一下冊語文20課課件
課件傳不上去,你可以上下面的網站查找,多得很。前三個是免費的。
上3e網;中國課件網;無憂無慮中學語文網;中學學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