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一年級語文書的尺寸是什麼
小學一年級語文書是32開的。常規的32開本尺寸是:184mm x 130mm。
課本一般一共兩種規格專:一是寬15厘米屬,高20.5厘米,二是寬21厘米,高30厘米。紙張尺寸是指折頁機配頁機能夠支持紙張的尺寸范圍,一般包括一個最大的尺寸和一個最小尺寸,一般用紙張的規格來表示。如果大於或者小於這個尺寸范圍的紙張,產品則無法對其進行折頁和配頁。
(1)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書24頁擴展閱讀:
開本按照尺寸的大小,通常分三種類型:大型開本、中型開本和小型開本。以787×1092的紙來說,12開以上為大型開本,16~36開為中型開本,40開以下為小型開本,但以文字為主的書籍一般為中型開本。
開本形狀除6開、12開、20開、24開、40開近似正方形外,其餘均為比例不等的長方形,分別適用於性質和用途不同的各類書籍。
『貳』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改版了嗎
改了,先學一些漢字,再學拼音,目前紙質版教材還沒出,但是電子版已經有了
『叄』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電子書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網站,裡面有全部的電子書,只是不知道怎樣下載,可以一頁一頁的保存。
『肆』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有哪些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有:
一、詠鵝
唐代: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釋義:白天鵝啊白天鵝,脖頸彎彎,向天歡叫。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二、江南
兩漢:佚名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釋義: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三、畫
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釋義: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處卻聽不到水的聲音。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斗艷,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四、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釋義: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卻仍有勞苦農民被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五、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釋義: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把它稱為白玉盤。又懷疑是瑤台仙鏡,飛在夜空青雲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著雙腳嗎?月中的桂樹為什麼長得圓圓的?白兔搗成的仙葯,到底是給誰吃的呢?
蟾蜍把圓月啃食得殘缺不全,皎潔的月兒因此晦暗不明。後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天上人間免卻災難清明安寧。月亮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沒有什麼可看的不如遠遠走開吧。心懷憂慮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慘悲傷讓我肝腸寸斷。
六、風
唐代: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釋義:風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伍』 一年級下冊部編版人教版語文電子課本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zy/kbjiaocai/tb1x/
打開就是你要的那個課本的電子版。這個網站很有保障。
而且,你還內可以把它列印下來。容
『陸』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本擬人句
1.向日葵不斷地面向太陽公公做運動。
2.花兒隨風舞蹈。
3.花兒在風中笑彎了腰。
4.春尚淺,幾處山頂上的梅花卻掙扎著吐出紅苞來。
5.小草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仰望著慈眉善目的太陽。
『柒』 人教版 小學語文課本有多少頁
一年級上冊148頁,
一年級上冊148頁,
一年級上冊回148頁,
一年級下冊178頁,
二年答級上冊186頁,
二年級下冊170頁,
三年級上冊170頁,
三年級下冊172頁,
四年級上冊185頁,
四年級下冊186頁,
五年級上冊184頁,
五年級下冊193頁,
六年級上冊174頁,
六年級下冊174頁.
謝謝採納。
『捌』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電子課本教材(全本) (1)
綠野千鶴小說合集,
陳星擁有心燈
曾經的不曾畏懼
她只有一個目的:她的兒子在里邊
所幸,青春會有感傷,也會迎接朝陽
『玖』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書中的古詩
《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回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答亮,醒來時只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繽紛的落花。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煙霧般地凝聚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陶醉了。村裡的孩子們放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泉眼很愛惜地讓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風光的柔和。
鮮嫩的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就已經有蜻蜓落在它的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