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的全部教學分析怎樣
第七單元
《圓明園的毀滅》
1《圓明園的毀滅》一課,首先介紹了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接著介紹了圓明園眾星拱月般的布局、風格各異的建築風格、收藏文物的珍貴,再現了圓明園當年的宏偉壯觀。最後介紹了圓明園毀滅的經過。本文首尾呼應,表達了對祖國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使命感。
2 不可估量(二聲):「估量」是推算、計算的意思。「不可估量」是說圓明園的毀滅損失巨大,無法計算。
玲瓏剔透:「玲瓏」,精緻靈巧;「剔透」,剔除多餘的部分,使透空明晰。「玲瓏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瓏,精緻奇妙。
3 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
中心思想: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強化生字:
字音:
不可估量( liáng ) 灰燼( jìn ) 瑰( guī )寶
玲瓏( lóng )剔( tī)透
形近字組詞:
玲( ) 瓏( ) 瑰( ) 瑤( ) 篷( )
鈴( ) 攏( ) 槐( ) 謠( ) 蓬( )
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損失 ( )的皇家原林 ( )的殿堂
( )的境界 ( )的亭台樓閣 園林藝術的( )
建築藝術的( ) 飽覽( ) 一( )灰燼
( )罪證
近義詞:
珍貴—— 銷毀—— 籠罩—— 宏偉—
反義詞:
毀滅—— 損失—— 熱鬧——
積累四字詞語:
舉世聞名 眾星拱月 玲瓏剔透 亭台樓閣 詩情畫意 天南海北 奇珍異寶
重點句理解:
(1)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句話出現在文章的開頭。作者直抒胸臆,寫出了圓明園的毀滅給中國乃至世界帶來的損失。「不可估量」是說損失巨大,無法計算。圓明園不論在布局上和建築上,還是它所收藏的歷史文物的歷史價值和數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所以說它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2)他們把園里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這段話出現在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之後。「凡是」「統統」說明他們已經把圓明園洗劫一空。「任意」則寫出了他們的瘋狂、野蠻。這段話生動地表現了英法聯軍的貪婪,激起了讀者的強烈憤慨,增強了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總結做這類題的方法:先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再結合文章內容談感受。
研究三、四自然段。
(1)填空背誦:
(2)給第三、四自然段分層,講清層意及第四自然段的承上啟下句。
《狼牙山五壯士》
1、 主要內容: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後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全文記敘的順序可以概括為:接受任務一痛擊敵人一引上絕路一頂峰殲敵一跳下懸崖。
2、強化生字:
綳( běng )得緊緊的
嗖( sōu ) 磨( mò )盤 墜( zhuì )入 骨髓( suǐ)
沉著( zhuó ) 豪邁( mài )
3、形近字組詞:
掄( ) 寇( ) 騎( ) 腔( ) 壯( )
搶( ) 冠( ) 崎( ) 控( ) 狀( )
4、把詞語補充完整:
嘰里呱啦的( ) ( )的口號聲 ( )的地形
滿腔的( ) ( )的山路 渾身的( )
指揮( ) 痛擊( ) 墜落( )
眺望( ) ( )地瞄準
5、近義詞:
掩護— 依託— 豪邁—
6、反義詞:
豪邁—
7、積累四字詞語:
( )腔( )火 ( )釘( )鐵 ( )七( )八
( )高( )下 ( )身( )骨 ( )首( )胸
( )烈( )邁 ( )天 ( )地 ( )強不( )
8、句子理解:
①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後面。
這兩句話表現了五壯士為保護群眾和連隊主力,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不畏犧牲的精神。一個「走」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體現出班長態度之堅定、決定之果斷,飽含著五壯士高昂的鬥志和對人民的深切的愛,表現出崇高的自我犧牲的精神。「斬釘截鐵」比喻處理事情或說話堅定果斷,毫不猶豫。這里,沒有寫其他戰士的語言,只寫他們的內心狀態(「熱血沸騰」)和動作(「緊跟」)。說明他們和班長的想法是一致的。
②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里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
把石頭比作「雹子」說明石頭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這兩句話充分體現出五壯士英勇殺敵的決心和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③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這聲音」指的是五壯士跳崖時呼喊的壯烈豪邁的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充分體現出五壯士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對黨和人民的熱愛與忠誠。這種恨與愛,是五壯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力量之源,是黨所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戰士們的力量之源,也是敵後抗日根據地英雄兒女們的力量之源。這句話充分贊揚了中國人民將抗戰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
9、背誦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10、總結表達方法:按事情發展順序寫;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寫具體;有多個人物時既突出重點人物,又兼顧其他人物等。
23*難忘的一課
1 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作者在台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台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台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2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簡短而又深刻的話貫穿全文,反復出現,每一次都伴隨著一段情節,都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章的線索,又是情感的主線,集中體現了台灣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
24*最後一分鍾
1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訴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後一分鍾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2 澳門回歸時間:1999年12月1日 3 叩問:真誠熱切地詢問。
2.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我的發現中引號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引號的作用:
1、表示引用的部分
2、表示特定稱謂
3、表示特殊含義,需要強調
4、表示否定和諷刺
5、表示著重論述的對象
6、特殊疑問表示否定
引號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說的話完整地記錄下來,分三種情形,例如:
1、丫姑折斷幾枝扔下來,邊叫我的小名兒邊說①:「先喂飽你!」
2、「哎呀,真是美極了!」皇帝說②,「我十分滿意!」
3、「怕什麼!海的美就在這里!」我說道。③
說明:例1是說話人在前,說話在後的情形,例2是說話人在中間,此前此後都是他說的話的情形,例3是說話人在後面,前面是他所說的話。上述三個例句中的①②③處分別用冒號、逗號和句號,這是由引號所引發的固定搭配,不能變動。
間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話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隨語意拈來放在自己的話中的引用。這類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難發現它是引用。例如:
4、適當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豈但「你管得著嗎」,而且是順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5、現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的那樣,「形神兼備,充滿生機」。
6、唐朝的張嘉貞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為」。
由4、5、6我們可以看出,跟引回號在一起的句號或逗號,都要放到引回號之後。如此相對照,直接引用是完整地明引某人原文,句號或逗號等打在引回號之前。
一般地說,起引號跟引回號要成對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著一段地直接引用時,中間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號,該段段尾卻不用引回號。
例如某人說了五段話,則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號,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卻不用回引號,回引號只用在第五段末。另外,引號裡面又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裡面一層用單引號。例如:
7、我聽見韓麥爾先生對我說:「唉,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現在那些傢伙就有理由對我們說了:『怎麼?你們還自己說是法國人呢,你們連自己的語言都不會說,不會寫!……』不過,可憐的小弗郎士,這也並不是你一個人的過錯。」
引號除了引用外,還具有強調的作用,例如:
8、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
9、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
另外,引號還有反語的效果,用來表示諷刺和嘲笑。例如:
10、他們(指友邦人士)的維持他們的「秩序」的監獄,就撕掉了他們的「文明」的面具。
例10中的引號,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標榜,其實一點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話正說,具有嘲笑的客觀效果。
3.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園地七口語交際,主題: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隻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築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後於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籲在古老版圖上回盪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於古人,後無愧於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就有拚命硬乾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樑,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樑,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樑,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樑,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回看歷史 振我中華》。 歷史的風,吹翻起六十八年前的那一頁。在我的眼前,歷歷浮現出,那冰雪覆蓋的1935年,那悲痛歲月里的冷嗖嗖的日子。日本帝國主義大肆張開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華的心臟:華北大地;而此時,卑怯可笑的國民黨政府,卻居然畏於帝國主義的淫威,准備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來滿足一時的苟且偷安。 我感到了賣國者的卑鄙與可恥。 中華民族,你,陷於內憂外困之中,你的尊嚴倍受挑畔,你的軀體將被蹂躪。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總是默默企盼:企盼奇跡誕生;在這樣的時刻,我們總是默默祈禱:祈禱我們的民族,能夠轉危為安,能夠走出泥濘與困境,驅散開這漫漫的黑雲。而讓我,讓我們所有中國人最感驕傲的事情是:我們從來沒有失望過一次。在倍受屈辱的民族的背後,總有我們中華的優秀兒女挺身而起。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6000憤怒的北平人們走上街頭,高舉著正義的旗幟,奔走呼告,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戰,向怯弱的賣國宣戰。 我為你們感到驕傲,我們優秀的中華兒女,你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我們民族的脊樑;如果,如果我們的民族,沒有你,它的生命將是如何的暗淡,它將會走向何等可怕的深淵啊!你以你堅毅不撓的行動,告訴所有的居心可怕的人們:中國人是不可辱的,中華民族是不可辱的。中國人將為國而聲、為國而戰、甚至為國而死。 我也知道了,中國因你而精彩。你使我想起了,志在維新、視死如歸的譚嗣同;你使我想起了,拋妻別子、不憚前驅的林覺民;你使我想起了,東渡扶桑、救國救民的秋瑾;你使我想起了,棄醫從文、療救民心的魯迅;你使我想起了所有為我們中華的獨立崛起,探索著、痛苦著並奉獻著的人們。使我想起了,陳毅元帥如是說,「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從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到中俄戰爭,從《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到《馬關條約》,重若苦海的苦難,漫漫修遠的長路,並沒有使東方巨人從此消亡的緣故,正是因為在你們啊,我們民族最可愛的人,正是你們這些以天下事為已任的仁人志士,所組成浴血奮戰洪流,攬起狂瀾,吹響起我們民族的歷史的新的紀元。. 雖然,我們古老的中國像一艘擱淺的大船,盡管沉重,盡管緩慢,但依然還堅挺著前進的風帆。 同學們,為國而聲、為國而戰、甚至為國而死,才是一個人最大的驕傲;誰如果在心裡沒有自己的祖國,誰就不屬於人類。 同學們,當你佇足於雄偉蜿蜒的萬里長城之上,當你止步於滾滾東去的黃河之邊,當你靜立在煙波浩渺的渤海之濱,當你注視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之時,你的心中是否感慨難平,是否熱情奔涌?同學們,切莫以為只有生在亂世才好為國分憂。欲報國何須生於亂世,又何止在沙場上拼殺?同學們,我們是初開的鮮花,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的戰場便是這足下的土地,用我們百倍的努力,學得知識、學得能力,然後用自己強健的雙手開創一片輝煌的事業。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如此,都能把自己事業與理想,和我們的民族相融,那麼我們的中華民族將不再是可辱的,將會成為能以昂然身姿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員。 讓我們為振興我們的中華拼搏吧。要知道振興中華是我們每位同學義不容辭的職責,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告訴自己吧,我們的心屬於祖國。
4.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習作範文
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發生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事。讓我記憶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在我7歲的那一年拔多生牙的事。
在一個周六的清晨,當我還在睡夢中時,媽媽就站在床邊不停地喊道:「小懶蟲,快起床,快起床,媽媽今天跟牙科醫生約好了,帶你去看看那顆多生的牙。」我一聽媽媽的話,嚇得把頭埋進了被窩里不出來。媽媽一邊笑一邊安慰我,說道:「沒關系,有媽媽陪著你,不要害怕。」於是,我急忙起床,洗漱完畢,吃過早餐,就和媽媽一起去了醫院。
當我踏進醫院的大門時,我的心裡就開始「砰砰」直跳,我心想:醫生會不會把我的多生的牙拔掉呢?拔牙會不會很疼呢?拔完牙會不會流很多血呢?我是不是會變得很醜呢……想著想著,我和媽媽就來了牙科診室,見到了專家嚴大夫。我說了一句:「大夫你好!」嚴大夫笑眯眯的對我說:「好孩子,你就是你媽媽打電話說話的那個孩子吧!」「是」「那趕快過來吧!讓我看看你的牙。」於是,我坐到躺椅上。只見大夫拿起治牙的工具,開始給我檢查牙齒,只聽見嚴大夫對我媽媽說:「她這個多生的牙必須拔掉。」我嚇出了一身冷汗。「大夫我這顆牙不拔不行么?」「這顆牙必須拔掉,否則就會影響後面的生長。」「哎,沒辦法了,只好把掉了。」只見嚴大夫拿了一個注射器和一把不銹鋼的大鉗子。我急忙說:「大夫,您這是要幹嘛呀?要給我打針么?」「不,不打針,只是再給你拔牙之前,打一針麻醉劑,以減輕你的疼痛。」我閉上眼睛,嚴大夫開始給我往牙齦上注射麻醉劑,我忽然覺得嘴鼓起來了,話也不會說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嚇死我了。嚴大夫見了,就跟我嘮起了學校發生的事情。我知道,他這樣是為了減輕我的心理壓力。嚴大夫一邊嘴裡說著話一邊對我說:「好了,拔下來了,你覺得疼了么?「哎,還真不疼!」「孩子用牙把葯棉咬住,以免流血過多。」「哎,終於拔完了,雖然拔牙只有短暫的幾分鍾,但是對我來說卻是如此漫長。」
我想對同學們說,拔牙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必須經歷的一件事情,只要我們勇敢的去面對它,心裡就不會有任何壓力
5. 小學四年級語文園地七日積月累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有志氣的人只要堅持不懈,事情終究會取得成功。《後漢專書》共九十屬卷,是南宋范曄所作。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意思是說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壞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進學解》,意思是說,學業的精深,在於勤奮刻苦,學業的荒廢,在於嬉戲游樂;道德行為的成功在於深思熟慮,敗毀在於因循苟且。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是東晉文學家、田園詩人陶淵明的《雜詩》八首之一,感嘆時間一去不復返,勉勵人們應抓緊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