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學習語用

小學語文學習語用

發布時間:2020-12-22 23:16:05

1. 小學語文教師常用表揚語

⒈謝謝你,你說得很正確、很清楚。

⒉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我還是要感謝你的勇內氣。

⒊你很有創見,容這非常可貴,請再響亮地說一遍。

4、對!說得很好,我很高興你有這樣的認識,很高興你能說得這么好!

5、我們今天的討論很熱烈,參與的人數也多,說得很有質量,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6、說話,是把自己心裡的想法表達出來,與別人交流。說時要想想,別人能聽得明白嗎?

7、說話是與別人交流,所以要注意儀態,身要正,不扭動,眼要正視對方。對!就是這樣!人在小時候容易糾正不良習慣,養成好習慣。

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麼進行語用訓練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了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從小開始)以上的五次閱讀法以及閱讀的三個步驟都是非常實用的提高語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夠拿去實踐,那麼學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閱讀輔導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對方法,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提高。

3. 小學語文都學什麼內容

、累積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大約有1600個字要會寫。


人教版語文三上教材的生字表二

孩子的每一冊語文書的背後的都有生字表,大致要求是表一的生字是要求會認的,表二的生字都是要求會寫的。

2、能藉助字典獨立識字,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


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必須要掌握

此外,還要給孩子備好一本《新華詞典》,方便在語文學習中使用。

3、能用硬筆熟練地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會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三四年級,一定要讓孩子習慣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書寫,平時要使用正楷寫字。(學校里老師應該也會強調,如果老師沒有強調的話您要給孩子定規矩)同時,這個時候也到了初學毛筆正楷的階段了,如果學校沒有開設書法課的話那麼就可以考慮給孩子找個書法班學習。

再重復一遍:一定要讓孩子習慣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書寫,平時要使用正楷寫字。這是來自一位語文老師的心底的吶喊!

4、寫字的姿勢正確,並且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正確的書寫姿勢對保護孩子的視力影響很大

值得提醒的是:正確的寫字姿勢是需要在孩子的整個學習階段不斷糾正和強調的。不好的寫字姿勢一旦養成習慣,要想糾正過來會十分麻煩。

二、閱讀的內容

1、會默讀、略讀,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默讀和略讀的好處在於能夠幫助孩子提高閱讀的效率。

2、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這個階段的閱讀題目對孩子的理解能力要求不高,但逐漸要求孩子能看懂,並能從整體把握。

3、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能有感情地誦讀優秀詩文。

可以培養孩子在清晨大聲朗讀的習慣,注意:是朗讀,不是唱讀。

4、清楚句號、逗號、冒號、引號的用法。


此階段要強調標點符號的重要性

5、會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和課外閱讀中的精彩語言材料,能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主要有這些篇目:

《詠鵝》、《靜夜思》、《村居》、《贈汪倫》、《蜂》、《古朗月行》、《樂游原》、《望廬山瀑布》、《山行》、《鹿柴》、《春曉》、《登鸛雀樓》、《尋隱者不遇》、《憫農》兩首(其一)、《憫農》兩首(其二)、《賦得古草原送別》、《絕句》、《江畔獨步尋花》、《江雪》、《風》、《所見》、《江上漁者》、《敕勒歌》、《清明》、《小池》、《題西林壁》、《游山西村》、《送元二使安西》、《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過故人庄》、《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惠崇春江曉景》、《涼州詞》、《題臨安邸》、《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楓橋夜泊》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下表是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著名的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推薦的三四年級閱讀書單:


清華附小三四年級推薦書單

三、習作的內容

1、能夠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並且能夠將自己的感受和見聞寫下來。

平時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用便條和書信(在孩子學過這兩種應用文體後)作為傳達信息和溝通感情的工具,周末可以多帶孩子去大自然走一走,並且鼓勵孩子把自己看到的東西寫下來,將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式。

2、初步學會修改作文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習作達到每學年16次左右。

作文每學年16次不太需要家長們操心,學校語文老師都會做要求。但自己學會修改作文中的錯誤的好習慣卻需要家長們逐漸放棄一二年級時事必躬親的習慣,讓孩子自己去學著修改習作並形成習慣,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口語交際的內容

1、能認真傾聽別人講話,知道如何請教別人,禮貌地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能較完整地轉述別人的話。

這些關乎孩子的語言能力,但更多地其實關乎孩子的禮貌和修養,是很值得我們花功夫去培養的。

2、能較生動地講故事,講清自己看到的事物。

可以多鼓勵孩子講講自己讀過的書籍里的故事或者是在生活中見到的事物。

五、綜合性學習的內容

能細心觀察並如實記錄、會搜集資料、有團隊合作意識、會利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

這幾個方面在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加以培養,綜合性學習的內容更加強調孩子的綜合素養。

三四年級的語文學習內容比起一二年級來還是多了不少,趕緊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家的娃娃完成得怎麼樣了吧!也許正因為如此,三四年級也被稱為小學語文學習的「分水嶺」,學得扎實的孩子在後一階段的學習中會越來越順,相反的,沒有適應的學生可能會在以後的學習中越來越吃力!家有孩子讀三四年級的家長們,一定要在孩子的語文學習上多加關注。

4. 學習漢語基礎對於今後的小學語文教學有什麼作用

漢語基礎包括漢語的語音、詞彙、漢字和語法以及語用方面的知識,學習漢語基專礎為學屬習者打好基礎,就好比建房子,先要打好地基一個道理,地基打得深牢靠,房子才能建得穩固,才可以建高樓。
滿意請點擊「採納為滿意答案「

5. 小學語文課堂怎樣進行語用教學

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貫穿於中小學的教學之中。然而我國的語文教學,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現狀,教師花的精力不少,學生學習的時間也不少,但是卻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原因為何,原因就在於語文教學尚停留在語形、語法和語義的教學上,而不是真正落腳在語用教學上。
也正因為中國語文教學的現狀令人堪憂,教學方向指向不明,因此2011年小學語文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目標和語文課程性質進行了重新定位,這個定位中非常鮮明地突出了「語言文字運用」,強調語文課程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標是「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也就是說要突出「語用教學」。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語用教學呢?
一、重視朗讀感悟
我國有句話叫作「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一句話道出了閱讀對於語言運用的重要性。語言的運用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需要長期的閱讀積累,原因就在於「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只有通過不斷的閱讀,才能逐步加深對詞義、句義的理解,才能掌握各種修辭的妙處,才能真正感受文章的美感,才能識透語境,掌握語言文字運用的妙處。筆者在教學中,一直非常重視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體味語言的運用。
二、教會學生品析
中國漢語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文字的運用,有著很深的奧妙,一句話為什麼這樣說?好在哪,為什麼不能換一種說法,不好在哪?,一句詩為什麼要用著一個字,為什麼不能換一個字。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在語境中掌握語言文字的運用。在教學中,筆者經常帶領學生分析文章或詩詞中詞句的運用,引導學生感受坐著的語言運用的不俗之處。比如在教授古詩二首《鳥鳴澗》、《暮江吟》時,首先讓學生讀詩,然後帶領學生一起走進詩句美麗的意境,一起分析詩歌的表現手法,筆者問道:「王維的詩歌一向被譽為詩中有畫,讀完王維的《鳥鳴澗》後,你們感受到一副怎樣的畫面呢?」,有的同學說:「感受到一幅秋天夜深人靜的畫面」,「對,整首詩突出了一個『靜』,但是作者卻是以動襯靜,那位同學能舉例告訴老師詩中如何以動襯靜呢?」,「老師,詩中寫道『桂花落』、『月出』、『鳥鳴』」,「非常好,這就是這首詩歌最獨到之處,也是千古流傳之處,作者處處在動,然而整首詩卻給人以靜的感覺,大家要學習這種表現手法」。在教授《暮江吟》時,筆者又問學生:「誰能找一個字,代替『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字啊,有的同學說「照」字,有的同學說「灑」字,有的同學說「映」字,筆者然後又引導學生說「你們覺得用哪個字好?」,學生都不約而同說「鋪」字,筆者告訴同學:「對,詩中說道是『殘陽』,因此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象「鋪」在江上,很形象,所以在寫作時,我們也應該結合不同的語境進行用詞」。通過引領學生分析,讓學生感受到詩歌的美之所在。
三、引導學生模仿
古今中外,很多作家的經歷告訴我們:寫作可以模仿,對於小學生而言,正是語文打功底的時候,作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模仿課本中精彩的語句,模仿作者的表現手法,引導學生在模仿中進行遣詞造句,提升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比如在學習《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在第三小節教師就會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拓展仿寫:小朋友,蟈蟈的歌聲還會把婆婆帶到哪裡呢?照著書上的句子能試著編編詩歌嗎?
歌聲會,看到 。
歌聲會,看到 。
生可能會寫:歌聲會把帶您帶回草原,看到一群群牛羊。
生也可能會寫:歌聲會領您走進樹林里去,聽到小鳥們唧唧喳喳地歡叫聲。
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文字的應用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積極地去思考、去探索、去總結語用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只有想方設法在點點滴滴中滲透「語用」,才能讓語文教學之路越走越寬。

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麼進行語用訓練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了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從小開始)以上的五次閱讀法以及閱讀的三個步驟都是非常實用的提高語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夠拿去實踐,那麼學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閱讀輔導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對方法,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提高。

7. 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巧用評價語

在現實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語言常常是「是的」、「正確」、「你真回棒」、「不錯」、「好極了答」、「答得很好」、「是嗎」等,這些評價語言不僅過於單一、籠統,而且缺乏針對性與激勵性。好在哪兒,不足在哪兒,從教師的評價中很難找到答案,更無法讓學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巧妙運用評價性語言

8.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用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要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突出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通過閱讀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智力、陶冶學生的情操。一堂高效的閱讀課,不但能讓學生在文本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之美,得到情感的熏陶,更能讓學生獲得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並重。那麼,如何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學體驗來談談個人的一點兒淺見。一、認真解讀文本,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認真准確地解讀文本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語文教師實施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准確理解文本,從而提高閱讀能力的基本要求。教師對文本進行深入的鑽研,能夠真正的解讀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題思想和語言的運用等,就可以輕松地駕馭課堂,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生成的問題。正所謂有了精心的預設,才會有精彩的生成。二、激發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石德國教育學家第多斯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因此,教師要應用自己智慧的火種,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學有關的能夠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和諧的對話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從而引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最終促進學生深化對作品的理解,真正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那麼,該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從以下幾點進行了嘗試:(1)每天利用課前5分鍾的時間,讓學生講故事或背成語。(2)課外閱讀課時幫學生選擇一些容易理解且感興趣的閱讀書籍。(3)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在班內開展一些朗讀小競賽等。(4)精心設計導課。三、提倡個性化閱讀,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核心。《語文課程標准》中特別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讀是語文教學的必經之法,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閱讀教學可以不斷提升學生對教材文字的自主理解、自我體驗、自由感悟,許多不同的體驗正是在多樣化的閱讀中得以生成的。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學生自讀、互讀後進行交流。他們不但說出了侵略者的罪惡行徑,也體會出了當時統治者的無能,還了解了祖國有珍貴的文化遺產等。學生也按照自己的理解,採用不同的語氣去讀、去悟,課堂效果比預期的還好。四、巧妙設問,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古人道:「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又雲:「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巧妙設問,質疑問難是學習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質疑的方法,讓學生的質疑問難成為課堂的源頭活水,給課堂注入新鮮血液,帶來活力。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我一般遵循如下 「三步曲」:先學會提出一般性問題,然後逐步過渡到會對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問題」,進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問題。在教學中巧妙設問讓學生充分地質疑問難,有利於創新閱讀教學方法、優化閱讀教學過程、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五、以「情」為導,讀悟寫結合,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重視學生的閱讀實踐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點,在閱讀教學中就必須處理好朗讀與感悟,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做到以「情」為導,讀悟結合,讀寫結合。 1、以「情」為導,讀中品悟,積累內化語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閱讀,對文章內容的感悟更深,語言文字的訓練就更有效,結合語言想像的畫面更清晰,課堂學習的質量就更高。讀即朗讀,悟即品悟,朗讀和品悟相輔相成。熟讀、精讀之後,方可在心中感悟到語言的藝術之魅力。在教學中,我採用「讀書三步曲」,首先要求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第二步則是讀出情感;第三則要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這樣層層深入引導學生讀書,實現了師生與文本、與作者心靈交流,這樣的讀才有實效。在教學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五課《迷人的九寨溝》時,我設計了如下合作細讀、整體感悟的教學過程: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自主學習,了解九寨溝迷人在什麼地方。接著,四人小組合作展開研討,小組長帶領組員根據各自初讀課文的體會,說說「九寨溝真是迷人的人間仙境」的理由,一起讀讀有關句子或段落,讀後由小組成員簡單評議。最後,全班集體交流、反饋學習成果。 2、讀寫結合,拓展延伸。閱讀是寫作之母。我們的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從對課文的品讀上積累寫作素材,從教材中學會作文方法,使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學習語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