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蘇教版識字1筆畫怎麼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9種筆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誦讀,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了解畫的是什麼地方,有什麼景物,憑借形象的畫面展開想像,獲得整體感知。
2、指導誦讀課文,指導學生利用田字格寫好漢字。
教學准備:1、彩色圖片。2、生字詞卡片。3、田字格黑板。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把課文讀通順。
2、理解課文詩歌的意思,指導背誦。
3、認識並書寫基本筆畫。
一、 看圖導入:
1、 看圖說話:小朋友們,這幅圖很美,請你們先向遠處看,看到了什麼?(遠處有山,有樹,有亭子,還有房子)再看看近處有什麼?(有許多紅花)這幅圖畫的是什麼地方?
2、 書上有一首小詩把圖上的小山村寫了下來,出示:
一 去 二 三 里,
煙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只 花。
二、初讀韻文:
我的十分鍾:
1、自己拿起書來,認真地把課文讀一讀,遇到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兩遍,直到讀准讀通為止。
2、四人小組互相讀一讀,提醒大家容易讀錯的字音。
3、[出示] 韻文
(1)有沒有什麼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學生提醒,小老師帶讀。
(2)指名讀,正音。
(3)開火車讀,藉助漢語拼音將韻文讀通讀順,掌握字音。
三、讀課文,理解詩意:
1、齊讀課文。
2、一眼望去二三里的地方,你看到了什麼?
出示: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1)指導朗讀,注意詞兒連著讀。
(2)師范讀,啟發學生講述:「二三里」是說路途不遠;「煙村」是有人居住;「四五家」是指人家不多。
(3)指名有感情朗讀。
3、 除了這些你還看到了什麼?
出示: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六七座」是指有幾座亭台,「八九十枝花」,是指有許多枝花。你覺得美嗎?
(2)指導朗讀,注意詞兒連著讀。
4、 配樂朗讀,邊聽邊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覺得這個山村怎樣?
指導學生按從遠到近的順序說說。
5、 學生練習背誦,一邊背一邊想像山村的畫面。
四、學習筆畫:
1、這課學的生字都認識了嗎?(出示生字卡片。)我們「開火車」來讀。
2、如果把漢字看成一座座形象各異的小房子的話,那麼構成漢字小房子的磚頭就是筆畫。(出示筆畫「點」。)這個筆畫叫什麼?猜猜看?
3、出示「雨點」圖。)看,這個筆畫「點」像什麼? 還像什麼呢?
4、小雨點頭尖肚子圓,看老師寫「點」。你們寫兩個試試。
5、教師利用「笛子」、「樹干」、「竹葉」、「孔雀」等形象幫助學生學習筆畫「橫」、「豎」、「撇」、「捺」,鼓勵學生想像這些筆畫還像什麼。再讓學生寫寫這些筆畫。
6、 剛才同學們學得很認真。下面老師要變個魔術。(學生睜圓了眼睛。)看,這是什麼?(拿出膠線擺成「豎」。) 生:豎。
7、看好,要變了!(老師彎折膠線,成「豎彎」。)這是什麼筆畫,猜猜看! 生:豎彎!豎彎!
8、教師繼續利用膠線在筆畫「橫、豎」基礎上,彎折變化出筆畫「橫折」、「豎彎鉤」、「橫折彎鉤」,讓學生記名稱,並寫寫筆畫。
9、教師要注意范寫,讓學生感受筆畫書寫時的起筆、運筆和收筆。
10、再讓學生充分利用習字冊描紅和臨寫。
五、練習設計:
1、熟讀、背誦課文的詩歌。
2、練習書寫基本筆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鞏固背誦課文,啟發想像山村的美麗景色。
2、 指導寫字。
一、 檢查復習:
1、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
2、背誦課文。
二、指導說話:
1、啟發想像,看圖:當我們來到郊外,一眼望去,你看到了什麼?請你從遠到近說說。
2、練習說幾句完整的話。
三、指導寫字:
1、出示基本筆畫,指名說,鞏固復習。
2、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引導學生利用筆畫、形象、生活經驗來記生字。如「六」,可引導學生擺個造型,使學生感受到「點」像小孩頭,「橫」像伸開的手臂,「撇」、「點」像叉開的雙腳。記「十」可問學生,你在生活中什麼地方見過「十」?)
3、教師播放音樂,讓學生調整呼吸,放鬆手指,開始寫字。因為第一次開始寫漢字,教師可加強范寫,特別是對較難的字如「四」、「五」等要注意范寫。要保證學生充足的寫字時間。引導學生描一個,臨一個之後,要自己對照一下範字。
四、延伸拓展,課內外遷移:
我的十分鍾:
1、交流自己知道的有關數字的成語。
2、小組學習的《詠雪詩》
五、練習設計:
1、練習寫生字。
2、收集朗讀帶有數字的兒歌。
板書設計:
識字1
一 去 二 三 里,
煙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只 花。
B. 小學一年級語文主要學習什麼內容啊
習慣、拼音、筆畫、識字、閱讀。
一、習慣
聽的習慣。
當前我國課堂教學方式,普遍以教師講授為主。尤其是小學教育,教師講得多,而且非常具體、細致。這就要求一年級新生首先要過「聽力關」。
講的習慣。
由於部分家長和老師不重視幼兒「講話」能力的開發,很多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低下,不能完整、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長期下去,可能會導致孩子心理失衡,造成一定的心理封閉。
看的習慣。
這里我所強調的「看」,主要是指「看書」。現在的孩子看電視時間過多,必須加以限制;同時,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書本上來。家長要引導孩子自己看書,除了對課本進行正常的預習、復習外,還要擴大孩子的閱讀面。
做的習慣。
盡管現在各學校都在努力減輕中小學生的學業負擔,但適度的作業是必須的。通過作業,可以及時了解、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家長要讓孩子嚴格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
二、拼音
學會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的音節;能夠准確、熟練地拼讀音節,有條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節。能默寫聲母、韻母和抄寫音節,認識大寫字母和隔音符號,能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三、筆畫
筆畫通常是指組成漢字且不間斷的各種形狀的點和線,如橫(一)、豎(丨)、撇(丿)、點(丶)、折(乛)等,它是構成漢字字形的最小連筆單位。
筆畫有時也指筆畫數,如字書前有漢字筆畫索引。表示這兩種意思時「筆畫」亦可作「筆劃」,但目下規范作「筆畫」。此外,筆畫還指用筆繪制的圖畫,此義項一般用在古籍中,現時人們不常用或不用。
四、識字
認識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腦中與抽象化的文字聯系起來。識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識字法,階梯想像識字法,隨文識字法等等。
五、閱讀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並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它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視覺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圖片,也包括符號、公式、圖表等。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閱讀可以改變思想,從而可能改變命運。
C. 漢字的基本筆畫小學一年級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案
雪花紛紛揚揚,飄飄灑灑地下來了,它們像一隻只可愛的小精靈,好像是仙女專精心雕屬刻,送給冬天的禮物。
雪花飛到了千奇百怪的高山哥哥的肩上,使高山哥哥變得更加有魅力了.雪花飄到了愛打扮的果樹妹妹身上,送給果樹妹妹一瓶雪花潤膚霜,使果樹妹妹更加可愛迷人.雪花跳到了誠實的小麥先生身上,為正凍得瑟瑟發抖的小麥先生蓋上一層厚厚地棉被.雪花落到了慈祥地大地母親的懷抱,為大地母親披上一層潔白的地毯.
雪停了,人們在雪中留下的腳印就像一串串和諧美好的音符,它們在演奏著一首冬天的贊歌.向四周望望,沒有人在掃雪,可能是人們不想破壞著美好的景色吧!
雪!你是潔白的象徵,你是冬天的精靈.你凈化了人們的心靈,美化了環境.我愛你雪,世界因你而精彩!
D. 小學一年級語文筆畫順序歌是怎麼唱的
漢字筆畫順序的口訣為:
(1)先橫後豎:十。
(2)先撇後捺:八。
(3)從上到下:二。
(4)從左到右:刂。
(5)先外後里:句。
(6)先外後里再封口:國。
(7)先中間後兩邊
E.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需要教筆順嗎
小學一年級學習生字需要教筆順。
在小學低年級段(一、二年級)識字教學中,回漢字的基本筆答畫、筆順,都是必須的教學內容。
在一年級上學期初學寫字時,學生就應該了解筆順的基本規則,在不斷地學習中,逐步實踐、運用,達到熟練掌握。
在識字教學中,利用偏旁部首加部件組成的生字,偏旁部首已經學過的可以忽略不講,對於新的部件和偏旁部首要講清筆順,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筆順,按正確筆順書寫。
由於低年級學習生字時,基礎沒打好。 在高年級出現了很多筆順出錯的現象,因此低年級教學生字要特別強調,讓學生按正確筆順書寫。
F. 小學一年級語文筆畫口訣
橫:起筆稍重行筆輕,稍稍按下再收筆。
懸針豎:起筆稍重行筆輕,收筆出鋒畫出尖。
垂露豎:起筆稍重行筆輕,稍稍按下再收筆。
斜撇:起筆稍重左下行,由重到輕要出尖。
豎撇:起筆稍重向下行,行至大半向左下。。。